三年级语文:同课异构《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精选4篇)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精选4篇)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精选4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精选4篇)导语:一份好的教学设计让你得课程有条不紊,同时也会让你得课程效率提高。

接下来我为你们带来《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希望你们宠爱!《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奇妙品质。

3、能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自己编小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奇妙品质。

教具:挂图一份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上一节课,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过年了,()送给()、()和()一份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消逝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提出疑问,导入新课消逝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日我们连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1、请小伴侣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2)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3)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阅历。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法?(2)你从小猴身上发觉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慧,还很有远见。

)[体现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阅历,做事有远见的优点而打下基础。

]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欢乐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板书:迫不及待)(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

《三袋麦子》优秀教学设计

《三袋麦子》优秀教学设计

《三袋麦子》优秀教学设计《三袋麦子》教学设计3篇引导语: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整理的《三袋麦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理念:简洁高效、有情有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三袋麦子》,教师指导学生写“麦”字。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达到读正确、流利。

2、检查读本课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区别“防”和“访”的读音。

3、检查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整体感知默读思考,这个故事围绕“三袋麦子”,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9课——《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检查读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想听大家读课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呀?指名读。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读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小猴)三、精读课文过渡: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他们收到麦子后,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又怎么样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1、指导分角色读课文(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指名读第2自然段,随即指导学生看文中插图:贪吃的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口水都流下来了,开心地喊道,他会怎么喊呢?请大家都来读一读。

请你再来读。

注意他的话中有两个感叹号,说明他非常开心,再读。

是啊,语言有温度,标点也含情。

这两个感叹号说明了小猪太高兴、太开心了!我们一起读。

请这位同学继续读。

理解“迫不及待”,大家想一想,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想到自己最爱吃的白面馒头和烙饼,他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这些食品时的心情怎样?(急迫地不能再等待了)这就是文中的“迫不及待”。

三袋麦子教案

三袋麦子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三袋麦子教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学设计《三袋麦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情趣昂然的童话故事。

主要讲在新年前夕,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三只小动物处理方法不同,引发人们的思考。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凸现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也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了现代人的理念。

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将一个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讲述这个故事,体会三只动物不同的品格。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续编结尾。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小猪、小牛、小猴对一口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式,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法设计:指导朗读、引导思考学法设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朗读体悟教学准备:小猪、小牛、小猴头饰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以前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2、那我来说一句台词,你们猜猜是出自哪个故事——“魔镜啊魔镜,魔镜,请你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芝麻,芝麻,开门吧!”3、是啊,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读后,总有一些东西会印在你的脑海里,可能是一个人物,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幅插图。

《三袋麦子》这篇童话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呢?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三袋麦子》。

4、(引读第一节)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三袋麦子》教案三篇

《三袋麦子》教案三篇

《三袋麦子》教案三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在节日里你们最希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谁)送(什么)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

土地爷爷说今天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旧知,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精讲课文。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读全文。

要求:大声朗读,读准确,读连贯。

2、读熟后再快速地默读课文,网络课件出示教学要求,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下列三个问题。

并找出描写小猪的句子,用“_”划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划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划出来。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他们的心情如何?分别是怎么想的?(2)、他们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结果怎样?(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3、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教学设计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特别是形近字、难写字的读写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式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开始时,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谜语导入等方式,引起学生对麦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2.生字词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本课生字词时,可能会遇到形近字、难写字等问题,影响他们的书写和记忆。
3.情感体验: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有限,可能难以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勤劳、智慧等价值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
1.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思考和总结。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读、复述、表演等,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麦子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麦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麦子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于麦子的有趣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学生打开课本,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三袋麦子》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3.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
(三)学生小组讨论

《三袋麦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袋麦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探索 。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01
02
03
故事导入
讲述与麦子有关的故事, 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 文主题。
提问导入
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 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
图片导入
展示麦子的图片,让学生 观察并描述,为课文学习 做铺垫。
课文讲解
《三袋麦子》小学三 年级语文教案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学准备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课后拓展与延伸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能够熟练地阅读课文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 小猪、小牛和小猴的 不同做法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 文内容,感受小猪、小牛和小猴
的不同性格特点。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 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
力。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入 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情
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 的劳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 学生认识到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
初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 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讲解生字词
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 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
分析课文
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引 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 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 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2篇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2篇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4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式,懂得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能讲述这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三、教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猪、小牛、小猴、土地爷爷头饰各一。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方法以教扶放的教学思路,指导学习结构相似的段落。

以扣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激发学生思考三个小动物是如何处理麦子的,谁的做法好?在完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注重读出各动物的个性。

在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上,练习讲述故事。

第一课时(略)课前板书:21、三袋麦子小猪吃光小牛保存小猴播种下了地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听写后出示课件(礼物保存防止粮食神秘收获拜访迫不及待)学生自我订正。

2、指名说说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二、学习第二部分1、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

他先到小猪家,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猪图),他们见面是一副怎样的情景,谁来说说。

2、指名说说图意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同学们自由轻声读第六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4、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讨论、教师板书理解疑难点(板书:憨厚可爱)抓住小猪的言行来体会憨厚可爱,指导读好小猪的言与行。

5、有感情齐读第六自然段6、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第六自然段的?出示课件(学习方法:⑴观察图画,说说图意;⑵读读课文,找找难点;⑶读读议议,体会品质;⑷感情朗读,加强体会。

)7、下面我们就按照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七自然段⑴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牛图),指名说说图意。

⑵读读第七自然段找找疑难点⑶读读议议,体会小牛节俭的品质(板书:节俭)⑷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8、现在,我们自己按照学习方法学习第八、九自然段,出示课件(土地爷爷拜访小猴图)9、大家看,老师这儿板书应该写什么?(板书:聪明能干)谁能当好土地爷爷来夸夸小猴?指导读好土地爷爷的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三袋麦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三袋麦子》。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一只小猪、小鸟和猫三个动物分别得到了一袋麦子,他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对待麦子,得到不同结果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故事的理解。

难点:故事寓意的学生体会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麦子实物等。

学具: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农村麦田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三袋麦子》与麦子有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讲解分析(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跟随故事的发展,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分析故事寓意。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3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三袋麦子小猪:吃了睡,睡了吃小鸟:种在田里,孵小鸟猫:埋在土里,发芽生长七、作业设计(1)小猪、小鸟和猫分别得到了多少麦子?(2)他们是如何对待麦子的?(3)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1)小猪得到了一袋麦子,小鸟得到了一袋麦子,猫得到了一袋麦子。

(2)小猪吃了睡,睡了吃;小鸟把麦子种在田里,孵小鸟;猫把麦子埋在土里,发芽生长。

(3)我认为他们的做法不正确。

小猪只知道吃,不知道珍惜;小鸟虽然有创意,但没有考虑到麦子的用途;猫虽然有想法,但没有实际行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珍惜麦子,合理利用。

2. 想象一下,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麦子,你会如何对待它?请用文字或者图画的形式展示你的想法。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角色的行为和心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方法的实践。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掌握。

2. 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和推理。

3. 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的协调和组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4. 角色扮演所需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相互交流阅读体会,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记忆。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拓展。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析角色行为和心理。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注意情感表达和台词的准确性。

(3)学生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

6. 小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强调珍惜粮食、分享助人的重要性。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思考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3)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懂得分享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思考过程。

(2)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小组讨论表格。

4. 相关情景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麦子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思考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5.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故事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2. 拓展作业:(1)观察家人或朋友如何分享食物,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2)尝试创新一种麦子的食用方法,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互动。

三袋麦子语文教案

三袋麦子语文教案

三袋麦子语文教案1.1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麦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粮食和生命的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1.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1.3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将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三袋麦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梗概讲述一个关于三袋麦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麦子的生长过程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2.1.1 故事背景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老农民,他种了一片麦子。

2.1.2 故事经过老农民把麦子收割回家,把麦子装进了三个袋子。

有一天,他发现一只小鸟飞进了其中一个袋子,他把小鸟赶出去,但小鸟把麦子弄洒了一些。

老农民觉得小鸟可怜,就把另外两个袋子的麦子分了一些给小鸟。

2.1.3 故事结果第二年,老农民发现那只小鸟带来了另外两只小鸟,它们在老农民的麦田里帮忙捉虫、浇水。

老农民的麦子收成非常好。

2.2 知识点2.2.1 麦子的生长过程麦子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2.2 粮食的来之不易农民辛苦耕种,经历风雨,才能收获粮食。

2.2.3 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节约粮食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

三、教学内容3.1 故事讲述让学生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3.1.1 学生听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学生认真倾听。

3.1.2 学生分享感受学生分享听完故事的感受,教师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3.1.3 学生理解故事道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即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麦子的生长过程,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4.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听故事、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麦子的生长过程,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课文《三袋麦子》的内容,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能正确朗读全文,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问题的回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学生阅读、课堂讨论、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勤劳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格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和朗读课文,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2.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打开课件,播放一段插入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然后提问:大家都知道麦子可以做成面粉,为什么麦子可以变成面粉呢?2.呈现新课(2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三袋麦子》的标题,并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教师阅读课文,重点解释生词和解析句子结构。

例如:教师:请大家看第一段,有什么生词?学生:麦子。

教师:很好,麦子是一种庄稼,可以做成面粉。

请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梳理知识(10分钟)(1)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遇到了什么问题?(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知识。

例如:教师:请大家看第二段,有什么句子结构?学生:三袋麦子。

教师:很好,这是复数结构。

请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4.拓展运用(20分钟)(1)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请大家分组讨论。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报告结果。

(3)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们有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5)学生回答问题。

5.达标检测(15分钟)(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关键字?(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三袋麦子》优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

《三袋麦子》优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

《三袋麦子》优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理念:简洁高效、有情有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三袋麦子》,教师指导学生写“麦”字。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达到读正确、流利。

2、检查读本课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区别“防”和“访”的读音。

3、检查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整体感知默读思考,这个故事围绕“三袋麦子”,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9课——《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检查读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想听大家读课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呀?指名读。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读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小猴)三、精读课文过渡: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他们收到麦子后,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又怎么样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1、指导分角色读课文(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指名读第2自然段,随即指导学生看文中插图:贪吃的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口水都流下来了,开心地喊道,他会怎么喊呢?请大家都来读一读。

请你再来读。

注意他的话中有两个感叹号,说明他非常开心,再读。

是啊,语言有温度,标点也含情。

这两个感叹号说明了小猪太高兴、太开心了!我们一起读。

请这位同学继续读。

理解“迫不及待”,大家想一想,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想到自己最爱吃的白面馒头和烙饼,他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这些食品时的心情怎样?(急迫地不能再等待了)这就是文中的“迫不及待”。

请你再读,读出小猪的迫不及待。

小猪收到麦子后,是怎么做的?(板书:磨成面粉)小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随即指导心想时说的话,他是在心里想,不是再说,老师范读,学生练读,原生读。

同课异构《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三袋麦子》教学设计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组内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实验,为的是将大家的智慧全部地展示出来,同时也是为了使得大家更好地去进行教学的思考。

我们这次选取的文本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三袋麦子》。

全文共9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

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讲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

第五至第九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土地爷爷一年后看到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处理的结果,作出了不同的评价。

课文呢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并没有多少的难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实也并不存在多少的困难。

这样一个比较普通但内涵却较为深刻的文章怎样才能上出特色?上出自我风格的课堂效果呢?我们组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做了一定的交流。

我个人认为,对于一篇文本的理解与思考,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只是我们在设计流程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文本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应、把握。

我同时还提出另外的一个考虑:每位教师每个学期都有自己的小课题的研究,那么在进行教学思考、设计的时候为什么不将这点考虑进去呢?如果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将文本的内容与自己从事的研究相互结合起来,生成的东西可能会更多,收获也可能会更多。

我们三个人(董霞、吴赟兰)都在本组的语文课题的研究(引导三年级学生起步的探究)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思考。

董霞觉得,作为三年级是中年段的起始年级,学生在阅读文本自我解读能力还较为低下的时候,有必要要让学生学会想象,于是她考虑的是“让学生学会想象”。

吴赟兰老师则认为中年段的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做到有序,于是确定强抓“让学生学会有序表达”。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

我在接触中年段学生的时候,深深地感受到来自家长,来自学生自身,来自课标要求,来自长远的一个考虑。

我们的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了那么久的时间,花费了那么大的精力,到头来,他们居然仅仅是知道了几篇文章的内容,对于积累(自我的借鉴,直至达成积累),学生往往忽视了。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背景介绍教材:《三袋麦子》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并能够准确阅读《三袋麦子》的故事内容。

2.能够根据故事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能够表演、朗读故事。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材:《三袋麦子》2.PPT课件或教学素材(包括故事图片、故事问题等)3.学生课前习题作业纸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编写一道与故事相关的综合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习阅读(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三袋麦子》的故事背景,并向学生展示相关故事图片。

2.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解读故事内容。

问题与讨论(10分钟)1.教师提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并请学生互相讨论并回答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答案,并给予肯定或指导。

表演与朗读(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表演故事。

2.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并互相观看和点评。

拓展活动(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并设计该场景的新结局。

2.学生们互相分享并表演自己设计的结局。

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整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回答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2.学生们进行自我反思,包括对自己的学习表现的评价,以及对今后学习的计划和目标的设定。

课后作业1.学生个人完成课后习题作业纸。

2.学生整理并朗读《三袋麦子》的故事。

教学评价1.检查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表演表现。

2.评价学生对故事理解的准确性和对问题的回答的正确性。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三袋麦子》,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表演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我们相信学生们将在这堂课中获得知识的同时,成长为更加自信和合作的小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同课异构《三袋麦子》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组内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实验,为的是将大家的智慧全部地展示出来,同时也是为了使得大家更好地去进行教学的思考。

我们这次选取的文本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三袋麦子》。

全文共9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

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讲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

第五至第九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土地爷爷一年后看到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处理的结果,作出了不同的评价。

课文呢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并没有多少的难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实也并不存在多少的困难。

这样一个比较普通但内涵却较为深刻的文章怎样才能上出特色?上出自我风格的课堂效果呢?我们组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做了一定的交流。

我个人认为,对于一篇文本的理解与思考,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只是我们在设计流程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文本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应、把握。

我同时还提出另外的一个考虑:每位教师每个学期都有自己的小课题的研究,那么在进行教学思考、设计的时候为什么不将这点考虑进去呢?如果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将文本的内容与自己从事的研究相互结合起来,生成的东西可能会更多,收获也可能会更多。

我们三个人(董霞、吴赟兰)都在本组的语文课题的研究(引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的探究)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思考。

董霞觉得,作为三年级是中年段的起始年级,学生在阅读文本自我解读能力还较为低下的时候,有必要要让学生学会想象,于是她考虑的是“让学生学会想象”。

吴赟兰老师则认为中年段的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做到有序,于是确定强抓“让学生学会有序表达”。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

我在接触中年段学生的时候,深深地感受到来自家长,来自学生自身,来自课标要求,来自长远的一个考虑。

我们的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了那么久的时间,花费了那么大的精力,到头来,他们居然仅仅是知道了几篇文章的内容,对于积累(自我的借鉴,直至达成积累),学生往往忽视了。

所以我制定校课题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将文本的内容转化成他们自身的一种积累:“让学生学会模仿”。

我在教授《三袋麦子》之前,对文本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阅读,同时也做了自我的点滴思考,对于课时的划分我也做了一个简单的确定:第一课时:1、学习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大意。

2、学习第一至四自然段,学习语文的表达方式,感知三人的选择。

第二课时:1、继续学习课文,从内容上了解到三人选择之后的结局。

2、从三人的选择来得出“只有耕耘,才有收获”的道理。

师:(板书:麦),同学们,请随我一起来书写这个字。

(同时书写好“麦子”)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粮食作物,当你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可以用词或句子来表达。

生:我想到了五谷丰登。

师:是的!这是一个麦子丰收的季节。

生:我想到了稻谷满仓。

师:是呀!麦子有了收获,有了许许多多。

生:我想到了金黄一片。

师:想的真好!到了收获的季节,到处都是金黄的一片。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麦子有关的童话故事(补充完整“三袋麦子”)。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自由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学生自由阅读,在阅读完之后,他们都拿出自己的笔进行着圈划、记录)【本单元衔接了第二单元的内容来进行的。

第二单元学习的都是写景的课文,其中《北大荒的秋天》是典型的描写秋天景色的。

加上“练习2”中的四个成语也是跟秋天的景色有关,于是我在设计时,有意地将“麦子”与秋天丰收的景色联系起来,同时也是为了使文本“接近”学生,达到开篇与积累“双赢”的效果。

在布置学生进行初读的时候,我提出的要求是最基本与最基础的要求。

这也是为了让三年级学生能够适应阅读的基本要求来进行“阅读”。

】师:要想读懂课文,我们必须要读准字音,谁来读一读课文中的二类字和一类字。

(我指名朗读,同时注意讲解个别字的读音)师:请大家将笔拿出来,我们来认真地书写一下生字。

(学生进行描红,同时我在一旁进行着“写字歌”的指点,告诫学生写字姿势的注意点。

在学生结束之后,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食”“仍”的笔划、笔顺的规范)师:请大家再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并且将所在的句子多读读。

注意要读通。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着朗读)师:生字词会读了吗?(生答“会”)我来检查一下。

(出示生词)麦子馒头烙饼食品一份保存防止搬到拜访告诉开心太棒迫不及待兴奋憨厚聪明师: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我朗读)下面谁来读第一行?(指名读,评价一下读音)大家看这一行的词语:“麦子”可以做成(学生接答“馒头”“烙饼”),对呀!这两样都是(生接“食品”),注意这里只有“一份”。

(再集体朗读一遍)师:第二行,谁愿意来读?(指名朗读)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它们都是描写哪个方面的呢?生:描写人物动作的。

师:是的!请集体读一读。

(生读)师:我再同学来读读第三行。

(生读)这些词又有什么规律呢?生:都是表示开心、高兴方面的。

师:不错!第四行谁来读?(再指名)这两个词是形容哪个方面的呢?生:表示人物品质的。

师:你能再举两个例吗?生:活泼、机灵。

师:真不错!大家集体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生集体朗读)【生字生词仍旧是三年级的一个教学重点,特别是“读好书”“写好字”。

对于理解生词,我思考了许多,课标中有这样的阐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词语的理解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单单将词语孤立出来理解,那就失去了词语本身的意义,所以我操作了两个程序:一是让学生在文中划出生词,在学生对词语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后,我又出示了一个的词串,让学生在我事先设定的词串语境中感知词语的意思。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无形中获得了许多。

】师:对于生词同学们学习得不错,课文谁愿意来读一读呢?(指名朗读课文)对于他们的朗读同学们还有哪些需要说明的吗?(学生进行一定的评议)师:大家说得很好,谁知道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有哪些?生: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小猴。

师:对!你通过朗读之后,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吗?(出示填空题)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小猪();小牛();小猴()。

(学生相互之间协商、交流)生: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受;小猴把麦种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许多。

【中年段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有这样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有一个事实:三年级学生才刚刚从低年段走入中年段,刚刚从识字、认字转到对“阅读”,他们对于文本的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与加强,这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所以,教师为了减缓学生理解上的坡度,为了给学生以学习方法、能力的借鉴,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填空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跳一跳”即“够得着”。

这也是为了让学生构建“整体—部分”的阅读理解能力。

】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既然是故事,那么必定有一个“起因”,谁来告诉我们大家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师:请你用“因为……所以……”来说明呢?生:因为快要过年了,所以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师:这里的“各”是什么意思呢?生:是“分别”的意思。

生:是“每个”的意思。

师:这里的“一份节日礼物”是指什么?生:就是指“一口袋麦子”。

师:这样来看,“一份节日礼物”就是指“一口袋麦子”,“一口袋麦子”就是指“一份节日礼物”。

生:对!师:哦!这里的破折号起的作用就是——生:解释、说明。

【这里设计的意图主要是想让学生把握住“故事”的来龙去脉的解释说明。

让学生在进行“因为”“所以”的句式的训练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述方式,也是为了使学生在表词达意上有一个思想上的认识。

但是以“因为……所以……”的形式在这里的操作是妥当呢?】师:他们三人收到了这份节日礼物,各自有哪些反应呢?请读一读课文的二到四自然段,并且划出重点关键字词。

(学生自我阅读并且圈划、交流)生:小猪拿到后,他的表现是这样的: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吧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看喊做)师:小猪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开心!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生:他“看着”“开心地喊着”“太棒啦”。

师:还有吗?生:他拿到麦子之后是“迫不及待”的。

师: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呢?生:急切得不能再等待了。

师:是呀!他非常急切,也非常开心,所以“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都有哪些食品呢?生:馒头、烙饼……(指读学生朗读,同时提示“开心”)生:小牛拿到麦子后,“看了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呀”,并且“保存”,而且“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看想搬)师:小牛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开心。

(同时学生也找出相应的字词,并且有感情地朗读,相互评议)师:小猪、小牛的表现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呢?生:相同的是他们对这袋麦子都非常开心。

生:小猪看到的麦子是黄灿灿的,小牛看到的是颗粒饱满的。

生:小猪是做成食品吃了,小牛是保存了起来。

师:那么小猴是怎么处理的呢?生:他觉得面前的这袋麦子是上等的麦种,便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师:上等的麦子是怎样的麦子呢?生:是黄灿灿的。

生:是颗粒饱满的。

生:应该是黄灿灿的,并且是颗粒饱满的。

师:作者有没有将小猴的表现描写具体呢?生:没有。

师:(出示:它看到的麦子,想,说,又做。

)(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提示进行写作)【在处理这个部分的时候,我是将三人的行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在分自然段理解的时候是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再把三个行为联系起来,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一是小猪、小牛和小猴处理一袋麦子的方式的异同,二是内化课文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这样让学生在学中“仿”,在写中得到自我对文本理解能力上的提升。

】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