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考试中医方剂学

合集下载

中医全科医学中级考试(中医妇科学)

中医全科医学中级考试(中医妇科学)
痰湿阻滞
豁痰祛湿 调气活血调经
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
四、痛经
气滞血瘀
理气化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
寒湿凝滞
温经散寒除湿 化瘀止痛
少腹逐瘀汤
阳虚内寒
温经暖宫止痛
温经汤
湿热瘀阻
清热除湿 化瘀止痛
清热调经汤
气血虚弱
益气补血止痛
圣愈汤
肝肾虚损
益肾养肝 缓急止痛
调肝汤或益肾调经汤
五、月经前后诸证
经行乳房胀痛
肝气郁滞
疏肝解郁 理气止痛
柴胡舒肝散逍遥散
肝肾阴虚
滋肾养肝 通络止痛
一贯煎
经行头痛
血虚证
养血益气 通络止痛
八珍汤
阴虚阳亢
滋阴潜阳 平肝止痛
杞菊地黄丸
血瘀证
活血化瘀 通窍止痛
通窍活血汤
痰浊上扰
健脾化湿除痰
半夏白术天麻汤
肝火证
清热平肝息风
羚羊钩藤汤
经行吐衄
肝经郁火
疏肝清热 引血下行
清肝阴经汤
肺肾阴虚
滋阴润肺 引血下行
胎漏 胎动不安
肾虚证
补肾固冲 益气安胎
寿胎丸 安奠二天丸
滋肾育胎丸
气血虚弱
补气养血 固肾安胎
胎元饮
血热证
清热凉血 养血安胎
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或当归散
血瘀证
活血消癥 固冲安胎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异位妊娠
常见产后病
产后
恶露不绝
气虚证
补气摄血
补中益气汤
血热证
养阴清热止血
保阴煎
血瘀证
活血化瘀止血
生化汤
产后身痛

中级考试,方剂学总结

中级考试,方剂学总结

走窜痛指痛处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

其中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者,常称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肢体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者,常称为游走痛,多见于风湿痹痛。

口淡指口中乏味,舌上味觉减退。

多为脾胃虚寒证,由于脾虚不化水湿,寒湿内停,上泛于口所致。

口涩指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感觉。

每多与舌燥同时出现。

为燥热伤津,或脏腑阳热偏盛,气火上逆所致。

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多属阴证。

常见于癫病、痴呆等,多由忧思气结,津凝为痰,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

五色主病: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黄色,主脾虚、湿证;青色,主寒证、痛证、气滞、血瘀、惊风;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问题是关于病人的面色,所以应分清善色和恶色。

若状如鱼口,张口气直,但出不入则属于肺气将绝上下口唇紧聚为.口撮颈前结喉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者,称为"瘿瘤"。

多因肝郁气结,脾虚痰凝所致,或因水土失调,痰气搏结所致。

喘是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症状,甚则鼻翼扇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哮指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的症状。

滑脉的脉象特征是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往来之间有一种回旋前进的感觉。

主痰饮、食滞、实热等病证。

滑脉也是青壮年的常脉、妇人的孕脉。

舌强硬而舌色红绛少津属,邪热炽盛白苔主表证、寒证。

黄苔主热证、里证。

灰黑苔主里热和里寒的重症阳邪亢盛、暑邪亢盛、阴液亏损、风热袭表都为热证,阳气亏损为寒证由于感邪性质的差异,致病的病理因素不同,一级病邪侵袭、停留部位的差异,因而证候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很难以哪几个症状作为实证的代表。

临床一般畏寒,得衣近火则减多属虚证,恶寒添衣加被不减属于实证。

病性辨证的内容有辨六淫证候、辨气血证候、辨津液证候、辨阴阳虚损证以及辨情志证候。

卫气营血辨证不属于病性辨证的内容心主血,肝藏血,所以血虚证主要指心血虚证和肝血虚证。

中级考试方剂学题库

中级考试方剂学题库

方剂中级考试题库1.在配伍上体现一则养肝血以宁心神,一则清内热以除虚烦的方是( )A.酸枣仁汤B.朱砂安神丸C.天王补心丹D.归脾汤E.安宫牛黄丸正确答案为:A2.组成中含有朱砂和酸枣仁的方剂为()A.朱砂安神丸B.酸枣仁汤C.归脾汤D.炙甘草汤E.天王补心丹正确答案为:E3.因肝血不足而致虚烦失眠,咽干口燥,头目眩晕,脉细数者,治宜用( )A.天王补心丹B.归脾汤C.酸枣仁汤D.朱砂安神丸E.炙甘草汤正确答案为:C4.在药物配伍上体现“一补一润一敛”之特点的方是( )A.四君子汤B.参苓白术散C.生脉散D.四逆汤E.玉屏风散正确答案为:C5.下列何方的药物配合中体现了滋阴药与清热降火药相配,培本清源,两者兼顾的配伍特点?A.黄连解毒汤B.左归丸C.大补阴丸D.炙甘草汤E.六味地黄丸正确答案为:C6.下列何方的药物配伍,体现了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要特点()A.六味地黄丸B.肾气丸C.一贯煎D.百合固金汤E.地黄饮子正确答案为:E7.补中益气汤的组方配伍特点主要是()A.补气与健脾配用B.补气与养血配用C.补气与燥湿配用D.补气与升提配用E.补气与理气配用正确答案为:D8.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用量比例为()A.5:1B.5:2C.7:1D.2:1E.6:1正确答案为:A9.炙甘草汤中桂枝,生姜的作用为()A.温经散寒B.温肾暖脾C.温阳化气D.温阳通脉E.温阳利水正确答案为:D10.肾气丸中桂枝,附子的配伍意义主要是()A.温肾暖脾,扶助阳气B.温通经脉,以助血行C.助阳散寒,以除痼冷D.温补肾阳,散寒止痛E.温补肾阳,生化肾气正确答案为:E11.炙甘草汤中用量最重的药是()A.炙甘草B.干地黄C.生地D.人参E.麦冬正确答案为:B12.完带汤中重用()以健脾益气止带。

A.苍术、白术B.山药、苍术C.山药、白术D.山药、陈皮E.白术、砂仁正确答案为:C13.患者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治宜用( )A.青蒿鳖甲汤B.清骨散C.六味地黄丸D.一贯煎E.大补阴丸正确答案为:E14.用药配合组方体现补气固冲以治其本,收涩止血以治其标特点的方是()A.完带汤B.固冲汤C.泰山磐石散D.归脾汤1E.固经丸正确答案为:B15.固涩剂的适应症,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热病汗出B.血热崩漏C.肺虚久咳D.火动遗精E.伤食泻痢正确答案为:C16.主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的方剂是()A.真人养脏汤B.四神丸C.理中丸D.黄土汤E.小建中汤正确答案为:B17.患者诸虚不足,身常汗出,夜卧尤甚,久而不止,心悸惊惕,短气烦倦,治宜用()A.当归六黄汤B.牡砺散C.玉屏风散D.生脉散E.桂枝汤正确答案为:B18.下列何方的配伍体现了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和解为主,兼和胃气()A.小柴胡汤B.蒿芩清胆汤C.逍遥散D.大柴胡汤E.葛根芩连汤正确答案为:A19.四逆散中柴胡配枳实体现了下列何项配伍()A.散收B.寒热C.刚柔D.升降E.疏清正确答案为:D20.逍遥散的配伍体现了()A.气血兼顾,肝脾同调B.阴阳双补,肝脾同调C.气血兼顾,心脾同调D.气阴双补,肺肾同治E.气血兼顾,心肝同调正确答案为:A21.痛泻要方中白芍与白术的配伍体现了()A.培土生金B.补土荣木C.土中泻木D.实则泻其子E.金水相生正确答案为:C22.组成中不含甘草的方剂为()A.小柴胡汤B.蒿芩清胆汤C.逍遥散D.痛泻要方E.四逆散正确答案为:D23.除()外,以下均属小柴胡汤的主治证候。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考试 中医方剂学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考试  中医方剂学
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7
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手足冷,煎服此方乐陶陶。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阳和汤7
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补益剂
补气
四君子汤4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饵。
益气健脾
六君子汤6
行气解郁
枳实薤白桂枝汤
半夏厚朴汤5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天台乌药散8
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柴胡疏肝散7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清营凉血
清营汤9
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犀角地黄汤4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痊。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4
三黄的栀(侄)子。
泻火解毒
仙方活命饮13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
丹参饮中用檀香,砂仁合用成妙方,血瘀气滞两相结,心胃诸痛用之良。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温经汤12
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少腹逐瘀汤10
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宫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中医全科学中级考试

中医全科学中级考试

中医全科学中级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下列哪项不是小蓟饮子的药物组成?()A. 滑石B. 大黄C. 生地D. 当归E. 淡竹叶正确答案:B具有清热生津、止呕、除烦功效的药物是?()A. 大青叶B. 鱼腥草C. 夏枯草D. 蒲公英E. 芦根正确答案:E《素问·气穴论》中称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 经别B. 经筋C. 别络D. 浮络E. 孙络正确答案:E真武汤与实脾散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 茯苓、干姜、附子B. 白术、干姜、附子C. 白术、茯苓、附子D. 甘草、茯苓、干姜E. 甘草、茯苓、附子(重复选项,应为误植)正确答案:C具有泻下、清肝、杀虫功效的药物是?()A. 番泻叶B. 大黄C. 芒硝D. 甘遂E. 芦荟正确答案:E(后续题目继续覆盖中医全科学中级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每题均提供五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下列哪些药物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A. 牡丹皮B. 赤芍C. 生地D. 黄芩E. 栀子正确答案:A, B, C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八法的范畴?()A. 汗B. 吐C. 下D. 和E. 温正确答案:A, B, C, D, E(后续题目继续覆盖中医全科学中级考试的相关知识点,每题提供多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所有正确答案。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简述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即阴和阳。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是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用于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请列举并简述三种常用的解表方剂及其主要功效。

参考答案:麻黄汤:主要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中医全科中级考试用书

中医全科中级考试用书

中医全科中级考试用书
以下是中医全科中级考试常用的参考书目:
1. 《针灸学》- 刘新痛:内容详实,包含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经络、穴位以及各种针灸技法的操作方法与应用。

2. 《方剂学》- 邱绍奇:系统地介绍了中医方剂的理论基础、
分类、制剂方法以及各种方剂的临床应用。

3. 《中药学》- 杨益民:包含了中药学的基本知识、中药的药
性归经、药材的采集加工与储藏方法,以及各种中药方剂的应用。

4. 《中医法律法规》- 葛晓明: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相关法律法
规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医师的执业资格、中医机构的管理等方面。

5. 《中医诊断学》- 陈九明:详细介绍了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巧,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的应用与分析。

6. 《中医内科学》- 张志华:涵盖了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
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方法,包括了各种常见病与多发病的临床应用。

7. 《中医外科学》- 赖海昕:介绍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
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方法,包括了各种常见的外科疾病的临床应用。

8. 《中医儿科学》- 许宽: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方法,包括了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临床应用。

这些参考书可以作为复习备考的参考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但请注意,最好结合具体考试要求和教材来选择学习和备考材料。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302)专业知识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302)专业知识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302)专业知识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四诊合参D. 治病求本2、在中医脉诊中,下列哪种脉象主表证?A. 浮脉B. 沉脉C. 迟脉D. 数脉3、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诊断中的“八纲辨证”?A. 寒B. 热C. 虚D. 瘀4、题干:患者,男,4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腰痛,劳累后加重,伴有腰部酸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以下哪种治疗方法最适宜?A. 活血化瘀B. 祛风除湿C. 温经散寒D. 补肾壮腰5、根据《黄帝内经》理论,人体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理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情志变化B. 饮食习惯C. 四时阴阳D. 劳逸结合E. 居住环境6、在中医诊断学中,哪一种脉象常与肝胆湿热相关?A. 弦脉B. 滑脉C. 细数脉D. 濡脉E. 迟脉7、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学中“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A. 寒热B. 表里C. 阴阳D. 气血8、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种脉象提示“心肾不交”?A. 滑脉B. 数脉C. 结脉D. 代脉9、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中医诊断中的“虚劳”范畴?A、气血两虚B、肝肾阴虚C、脾肾阳虚D、肺燥咳嗽 10、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治疗原则中的“急则治标”?A、先处理疼痛症状B、先治疗发热引起的昏迷C、先处理出血症状D、先治疗慢性病11、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泄泻3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平素饮食不节,劳累后症状加重。

查体: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和白细胞,潜血试验阳性。

根据以上症状和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A. 溃疡性结肠炎B. 阿米巴痢疾C. 慢性细菌性痢疾D. 慢性肠炎12、患者,女性,35岁,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状就诊。

患者平素工作压力大,性情急躁。

主治医师—方剂学

主治医师—方剂学

主治医师—方剂学一、解表剂(一)、辛温解表:1、麻黄汤2、桂枝汤3、小青龙汤4、九味羌活汤5、加味香薷饮(二)、辛凉解表:1、银翘散2、桑菊饮3、麻杏石甘汤5、败毒散6、再造散7、升麻葛根汤8、柴葛解肌汤(三)、扶正解表:1、加减葳蕤汤2、麻黄附子细辛汤3、参苏饮二、泻下剂(一)、寒下:1、大承气汤2、大黄牡丹汤3、大陷胸汤(二)、温下:1、温脾汤2、大黄附子汤(三)、润下:1、济川煎2、麻子仁丸(四)、逐水:1、十枣汤2、舟车丸(五)、攻补兼施:1、黄龙汤2、新加黄龙汤3、增液承气汤三、和解剂(一)、和解少阳:1、小柴胡汤2、蒿芩清胆汤3、达原饮(二)、调和肝脾:1、四逆散2、逍遥散3、痛泻要方(三)、调和肠胃:1、半夏泻心汤四、清热剂(一)、清气分热:1、白虎汤2、竹叶石膏汤(二)、清营血热:1、清营汤2、犀角地黄汤(三)、清热解毒:1、清瘟败毒饮2、凉膈散3、普济消毒饮4、仙方活命饮5、黄连解毒汤6、五味消毒饮7、四妙勇安汤8、牛蒡解肌汤(四)、清脏腑热:1、龙胆泻肝汤2、左金丸3、泻白散4、清胃散5、玉女煎6、芍药汤7、白头翁汤8、导赤散9、苇茎汤(五)、清虚热:1、青蒿鳖甲汤2、清骨散3、秦艽鳖甲散4、当归六黄汤五、祛暑剂(一)、祛暑解表:1、新加香薷饮(二)、清暑益气:1、清暑益气汤(三)、祛暑利湿:1、清络饮2、六一散3、桂苓甘露饮六、温里剂(一)、温中祛寒:1、理中丸2、小建中汤3、吴茱萸汤4、大建中汤(二)、回阳救逆:1、四逆汤2、回阳救急汤(三)、温经散寒:1、当归四逆汤2、阳和汤3、黄芪桂枝物汤七、表里双解剂(一)解表攻里:1、大柴胡汤2、防风通圣散(二)解表清里:1、葛根黄芩黄龙汤2、石膏汤(三)解表温里:1、五积散八、补益剂(一)、补气:1、四君子汤2、参苓白术散3、完带汤4、补中益气汤5、玉屏风散6、生脉散(二)、补血:1、四物汤2、归脾汤3、当归补血汤4、内补黄芪汤(三)、气血双补:1、灸甘草汤2、泰山磐石散(四)、补阴:1、六味地黄丸2、一贯煎3、补肺阿胶汤4、大补阴丸5、虎潜丸6、左归丸(五)、补阳:1、肾气丸2、地黄饮子3、右归丸九、固涩剂(一)、固表止汗:1、牡蛎散(二)、敛肺止咳:1、九仙散(三)涩肠固脱:1、真人养脏汤2、四神丸(四)、涩精止遗:1、桑螵蛸散2、金锁固精丸3、缩泉丸(五)、固崩止带:1、固冲汤2、固经丸十、安神丸:(一)、重镇安神:1、朱砂安神丸2、珍珠母丸3、磁朱丸(二)、滋养安神:1、天王补心汤2、酸枣仁汤3、甘麦大枣汤、十一、理气剂(一)、行气:1、半夏厚朴汤2、瓜蒌薤白白酒汤3、枳实薤白桂枝汤4、天台乌药汤5、暖肝煎6、枳实消痞丸7、越鞠丸8、金铃子散9、厚朴温中汤10、橘核丸(二)、降气:1、苏子降气汤2、定喘汤3、旋覆代赭汤4、橘皮竹茹汤十二、理血剂(一)、活血化瘀:1、桃核承气汤2、复元活血汤3、血府逐瘀汤4、温经汤5、生化汤6、补阳还物汤7、七厘散8、失笑散9、桂枝茯苓丸10、活络效灵丹11、大黄蛰虫丸(二)、止血:1、小蓟饮子2、槐花散3、咳血方4、黄土汤5、十灰散6、胶艾汤十三、治风剂(一)、疏散外风:1、大秦艽汤2、川芎茶调散3、消风散4、牵正散5、小活络丹(二)、平熄内风:1、羚角钩藤汤2、镇肝熄风汤3、大定风珠4、天麻钩藤饮5、阿胶鸡子黄汤十四、治燥剂(一)、清宣外燥:1、杏苏散2、清燥救肺汤3、桑杏汤4、增液汤(二)、滋阴润燥:1、养阴清肺汤2、麦门冬汤3、百合固金汤4、玉液汤5、琼玉膏十五、祛湿剂(一)、化湿和胃:1、平胃散2、藿香正气散(二)、清热祛湿:1、三仁汤2、茵陈蒿汤3、连朴饮4、八正散5、甘露消毒丹(三)、利水渗湿:1、五苓散2、猪苓汤3、防己黄芪汤4、五皮散(四)、温化水湿:1、真武汤2、苓桂术甘汤3、实脾散4、萆薢分清饮(五)、祛风胜湿:1、羌活胜湿汤2、独活寄生汤十六、祛痰剂(一)、燥湿化痰:1、二陈汤2、温胆汤(二)、清热化痰:1、清气化痰丸2、小陷胸汤(三)、润燥化痰:1、贝母瓜蒌散(四)、温化寒痰:1、三子养亲汤(五)、化痰息风:1、半夏白术天麻汤2、止嗽散十七、消食化积(一)、消食化滞:1、保和丸2、木香槟榔丸3、枳实导滞丸(二)、健脾消食:1、健脾丸2、枳术丸3、枳实消痞丸十八、驱虫剂:1、乌梅丸2、肥儿丸十九、开窍剂:1、安宫牛黄丸2、紫雪丸3、至宝丹4、苏合香丸二十:其它:1、犀黄丸。

中级考试 方剂

中级考试 方剂

方剂与治法治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汗: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使在表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

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兼有表证吐:通过引起呕吐,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排出的治法。

下: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痰结等有形积滞从二便排出的治法。

和:通过和解或调和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解除温:通过温阳、祛寒或回阳等作用,使寒祛阳复,用治里寒证的治法。

“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清:通过清热、泻火、凉血方法,以治疗里热证的方法。

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等。

“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消: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及驱虫方法,对气血痰食水虫等所成的有形之邪,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坚者削之”,“结者散之”补: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损,给以补养的治法。

“虚则补之”组成1、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

二是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和烈性。

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的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

4、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的组成变化:药味增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剂型更换变化。

一解表剂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治疗表证的方剂,同称为解表剂。

用途解表剂主要用于六淫病邪侵袭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

注意事项1、煎煮不宜太久。

2、解表剂一般宜温服,服后取汗,以遍身微汗为佳,不可发汗太过,也不可发汗不彻。

(因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易耗气伤阴,甚则造成亡阴亡阳的危候。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方剂学)复习笔记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方剂学)复习笔记

一、解表剂(一)辛温解表1.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

3.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4.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白芍、半夏、炙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

5.止嗽散(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荆芥、陈皮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

6.香苏散(香附、紫苏、叶甘草、陈皮):疏散风寒理气和中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二)辛凉解表1.银翘散(银花连翘、卜荷、牛蒡子、芥穗、淡豆豉、芦根、竹叶、桔梗、生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

2.桑菊饮(桑叶、菊花、卜荷、杏仁、桔梗、连翘、生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石膏、杏仁、炙草):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4.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葛根、柴胡、羌活、白芷、黄芩、石膏、桔梗、白芍、大枣草):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三)扶正解表1.败毒散(羌活、独活、川芎、柴胡、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生姜、卜荷、甘草):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2.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哑。

3.加减葳蕤汤(生葳蕤、生葱、白桔梗、东白微、淡豆豉、苏卜荷、炙草、红枣):滋阴解表、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二、泻下剂(一)寒下1.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发狂等。

2.大黄牡丹汤(大黄、丹皮、芒硝、桃仁、冬瓜仁):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温热瘀滞证。

(二)温下1.温脾汤(附子、大黄、芒硝、干姜、人参、当归草):攻下冷积、温补脾阳、阳虚寒积证。

2.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寒积里实证。

(三)泻下1.麻子仁丸(麻子仁、杏仁、芍药、大黄、枳实、厚朴、蜂蜜):润肠泄热、行气通便、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65)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65)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65)(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B1题型1. 平胃散的功用是A. 温中行气,燥湿除满B.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C.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D.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E. 温化痰饮,健脾利湿2. 二陈汤主治A. 湿痰咳嗽B. 痰热咳嗽C. 燥痰咳嗽D. 寒痰咳嗽E. 风痰上扰证3. 实脾散属于A. 化湿和胃类B. 清热祛湿类C. 利水渗湿类D. 温化水湿类E. 补气类4. 猪苓汤主治证见A. 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苔黄腻,脉滑数B. 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舌红苔微黄,脉细数C. 小便不利,汗出恶风,身重,舌淡苔白,脉浮D. 小便频数,自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E. 小便混浊,尿有余沥,苔黄腻5. 温胆汤中君药是A. 半夏B. 橘红C. 茯苓D. 白术E. 生姜6. 平胃散主治A. 脾胃虚寒证B. 脾胃气虚证C. 脾虚夹湿证D. 湿阻脾胃证E. 脾虚食停证7. 实脾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 芍药、大腹子B. 白术、炮附子C. 生姜、草豆蔻D. 肉桂、炮干姜E. 桂枝、茯苓皮8. 八正散的功效是A. 清热凉血,利水通淋B.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C. 利水清热,养阴生津D.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E. 清心利水养阴9. 以上方剂中兼有养阴作用的是A. 真武汤B. 实脾散C. 苓桂术甘汤D. 五苓散E. 猪苓汤10. 苇茎汤和大黄牡丹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 桃仁B. 通草C. 芦根D. 大黄E. 薏苡仁11. 萆薢分清饮主治A. 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B. 阳虚水泛证C.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D. 肝胆湿热下注,带下黄臭E. 虚寒白浊12. 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A. 温中行气,燥湿除满B.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C.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D.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E. 温化痰饮,健脾利湿13. 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A. 湿痰咳嗽B. 痰热咳嗽C. 燥痰咳嗽D. 寒痰咳嗽E. 风痰上扰证14. 平胃散与完带汤中均含有A. 苍术、陈皮B. 白术、陈皮C. 白芍、茯苓D. 厚朴、苍术E. 白术、苍术15. 实脾散的组成内含有A. 生附子、干姜、白芍B. 炮附子、生姜、白芍C. 木瓜、木香、白术D. 木通、木香、白术E. 炮附子、干姜、白芍16. 苓桂术甘汤中君药是A. 半夏B. 橘红C. 茯苓D. 白术E. 生姜17. 理中丸主治A. 脾胃虚寒证B. 脾胃气虚证C. 脾虚夹湿证D. 湿阻脾胃证E. 脾虚食停证18. 真武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 芍药、大腹子B. 白术、炮附子C. 生姜、草豆蔻D. 肉桂、炮干姜E. 桂枝、茯苓皮19. 小蓟饮子的功效是A. 清热凉血,利水通淋B.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C. 利水清热,养阴生津D.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E. 清心利水养阴20. 以上方剂中兼有解表作用的是A. 真武汤B. 实脾散C. 苓桂术甘汤D. 五苓散E. 猪苓汤21. 苇茎汤和三仁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 桃仁B. 通草C. 芦根D. 大黄E. 薏苡仁22. 既能温阳化饮,又可健脾利湿的方剂是A. 实脾散B. 五苓散C. 防己黄芪汤D. 苓桂术甘汤E. 真武汤23. 小便白浊,频数无度,自如米泔,凝如膏糊者,治宜用A. 导赤散B. 八正散C. 萆薢分清饮D. 小蓟饮子E. 猪苓汤24. 清气化痰丸主治A. 湿痰咳嗽B. 痰热咳嗽C. 燥痰咳嗽D. 寒痰咳嗽E. 风痰上扰证25. 藿香正气散与完带汤中均含有A. 苍术、陈皮B. 白术、陈皮C. 白芍、茯苓D. 厚朴、苍术E. 白术、苍术26. 真武汤的组成内含有A. 生附子、干姜、白芍B. 炮附子、生姜、白芍C. 木瓜、木香、白术D. 木通、木香、白术E. 炮附子、干姜、白芍27. 川芎茶调散的组成中含有A. 川芎、荆芥、白芷、防风B. 独活、川芎、细辛、防风C. 川芎、细辛、白芷、秦艽D. 川芎、荆芥、秦艽、独活E. 羌活、川芎、秦艽、细辛28. 小蓟饮子与三仁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 木通泽泻B. 生地当归C. 滑石竹叶D. 竹叶山栀E. 滑石车前子29. 甘露消毒丹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 石菖蒲、益智仁B. 石菖蒲、飞滑石C. 白通草、飞滑石D. 石菖蒲、制半夏E. 石菖蒲、草果仁30. 实脾散的功效是A.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B.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C.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D. 温阳利水E.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31. 五苓散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A. 茯苓B. 猪苓C. 白术D. 阿胶E. 泽泻32. 厚朴温中汤的主治证候是A. 脾胃虚寒证B. 肝胃虚寒证C. 湿滞脾胃证D. 脾胃寒湿气滞证E. 肝经寒凝气滞证33. 既能益气祛风,又可健脾利水的方剂是A. 实脾散B. 五苓散C. 防己黄芪汤D. 苓桂术甘汤E. 真武汤34. 尿色浑赤,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最宜选用的方是A. 导赤散B. 八正散C. 萆薢分清饮D. 小蓟饮子E. 猪苓汤35.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的功用是A. 解表化饮B. 利水渗湿C. 温阳利水D. 温肾壮阳E. 温脾胜湿36. 三仁汤与甘露消毒丹均可治A. 外感风寒B. 湿滞脾胃D. 湿热内蕴E. 阳虚痰饮37. 当归拈痛汤中的君药是A. 茵陈、当归B. 茵陈、羌活C. 茵陈、黄芩、滑石D. 茵陈、藿香、连翘E. 茵陈、滑石、白蔻38. 独活寄生汤的组成中含有A. 川芎、荆芥、白芷、防风B. 独活、川芎、细辛、防风C. 川芎、细辛、白芷、秦艽D. 川芎、荆芥、秦艽、独活E. 羌活、川芎、秦艽、细辛39. 小蓟饮子与龙胆泻肝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 木通泽泻B. 生地当归C. 滑石竹叶D. 竹叶山栀E. 滑石车前子40. 萆薢分清饮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 石菖蒲、益智仁B. 石菖蒲、飞滑石C. 白通草、飞滑石D. 石菖蒲、制半夏E. 石菖蒲、草果仁41. 真武汤的功效是A.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B.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C.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D. 温阳利水E.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42. 猪苓汤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A. 茯苓B. 猪苓C. 白术D. 阿胶E. 泽泻43. 平胃散的主治证候是A. 脾胃虚寒证B. 肝胃虚寒证C. 湿滞脾胃证D. 脾胃寒湿气滞证E. 肝经寒凝气滞证44. 三仁汤主治B. 湿热淋证C.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湿重于热D. 湿温时疫,湿热并重E. 湿热霍乱45. 能温阳健脾,又可行气利水的方剂是A. 实脾散B. 五苓散C. 防己黄芪汤D. 苓桂术甘汤E. 真武汤46.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口舌生疮。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78)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78)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78)(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以滋养肺肾,止咳化痰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A. 养阴清肺汤B. 生脉饮C. 清燥救肺汤D. 麦门冬汤E. 百合固金汤2. 清燥救肺汤的功效是A. 滋阴润肺B. 滋养肺胃C. 清燥润肺D. 清热润肺E. 轻宣燥热3. 下列何项不是麦门冬汤的功用A. 养血B. 润肺C. 益胃D. 降逆E. 下气4. 养阴清肺汤主治证的病因病机是A. 阴虚燥热,复感疫毒B. 痰热内蕴,复感风寒C.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D. 肺胃阴虚,气火上逆E. 燥热伤肺,灼津成痰5. 以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A. 杏苏散B. 桑杏汤C. 养阴清肺汤D. 增液汤E. 清燥救肺汤6. 桑杏汤与桑菊饮中共有的药物是A. 桑叶、甘草B. 苏叶、桑叶C. 桔梗、桑叶D. 橘皮、杏仁E. 杏仁、桑叶7. 组成药物中有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玉竹的方剂是A. 养阴清肺汤B. 益胃汤C. 麦门冬汤D. 增液汤E. 百合固金汤8. 清燥救肺汤中体现"损其肺气,益其气"的药物是A. 人参、甘草B. 麦冬C. 人参、阿胶D. 甘草、桑叶E. 甘草、胡麻仁9. 燥在中者,多责之于A. 脾B. 胃C. 肝D. 肠E. 胆10. 组成药物为细生地、玄参、麦冬的方剂是A. 生化汤B. 益胃汤C. 地黄饮子D. 增液汤E. 麦门冬汤11. 主治肺胃阴虚之肺痿的方剂是A. 养阴清肺汤B. 百合固金汤C. 清燥救肺汤D. 杏苏散E. 麦门冬汤12. 清燥救肺汤组成中不包括下列哪组药物A. 桑叶、人参B. 桑叶、麦冬C. 桑叶、菊花D. 人参、麦冬E. 人参、杏仁13. 患者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治宜用A. 桑杏汤B. 清燥救肺汤C. 麦门冬汤D. 竹叶石膏汤E. 养阴清肺汤14. 百合固金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 生地枳壳B. 玄参桔梗C. 杏仁胡麻D. 麦冬生姜E. 白芍阿胶15. 组成药物中含有白芍、玄参、麦冬的方剂是A. 地黄饮子B. 益胃汤C. 麦门冬汤D. 增液汤E. 养阴清肺汤16. 外感温燥,治宜选用A. 桑杏汤B. 清燥救肺汤C. 杏苏散D. 麦门冬汤E. 养阴清肺汤17. 方药配伍寓有"培土生金"之意的方剂是A. 百合固金汤B. 麦门冬汤C. 归脾汤D. 养阴清肺汤E. 清燥救肺汤18. 下列何项不是百合固金汤的药物组成A. 沙参B. 熟地C. 生地D. 麦冬E. 当归19. 桑杏汤与桑菊饮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 桑叶甘草B. 桑叶杏仁C. 桔梗甘草D. 桔梗杏仁E. 薄荷栀子20. 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杏苏散的组成药物A. 半夏、生姜B. 橘皮、前胡C. 荆芥、防风D. 枳壳、桔梗E. 茯苓、甘草21. 主治白喉的方剂是A. 养阴清肺汤B. 清燥救肺汤C. 麦门冬汤D. 百合固金汤E. 桑杏汤22. 增液汤的药物组成是A. 人参、麦冬、生地B. 人参、天冬、生地C. 沙参、麦冬、生地D. 玄参、麦冬、生地E. 人参、麦冬、熟地23. 百合固金汤的主治症状中,有A. 干呕头痛B. 吞酸吐苦C. 咽喉燥痛D. 心动悸E. 足膝疼热24. 麦门冬汤原方中麦冬与半夏的用量比例是A. 7:1B. 6:1C. 5:1D. 4:1E. 3:125. 清燥救肺汤原方配伍用量最大的药物是A. 石膏B. 麦冬C. 人参D. 阿胶E. 桑叶26. 麦门冬汤中麦冬与半夏的配伍比例是A. 3:1B. 4:1C. 5:1D. 6:1E. 7:127. 杏苏散的君药有A. 半夏B. 茯苓C. 陈皮D. 杏仁E. 枇杷叶28. 麦门冬汤的功用是A.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B. 清养肺胃,降逆下气C. 化痰散饮,和胃降逆D.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E. 益气滋阴,固肾止渴29. 养阴清肺汤与百合固金汤两方均含有的药物是A. 生地、玄参B. 贝母、薄荷C. 当归、白芍D. 桔梗、丹皮E. 熟地、甘草30. 外感凉燥,治宜选用A. 桑杏汤B. 清燥救肺汤C. 杏苏散D. 麦门冬汤E. 养阴清肺汤31. 下列何项不是杏苏散的功用A. 解表B. 理肺C. 清热D. 化痰E. 轻宣凉燥B1题型1. 桑杏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 茯苓B. 川贝C. 瓜蒌D. 白果E. 栀皮2. 治疗肺胃阴虚之肺痿,宜用A. 玉液汤B. 炙甘草汤C. 麦门冬汤D. 养阴清肺汤E. 清燥救肺汤3. 治疗虚劳肺痿,首选的方剂是A. 麦门冬汤B. 养阴清肺汤C. 清燥救肺汤D. 炙甘草汤E. 生脉散4. 清燥救肺汤证的病机为A. 肺肾阴亏,虚火灼金B. 木火刑金C. 温燥犯肺,气阴两伤D. 阴虚蕴热,复感疫毒,毒热熏蒸,津液被灼E. 胃虚有热,津液不足,气火上进,灼伤肺津5. 治阴虚肺瘿咳逆的主要方剂是A. 养阴清肺汤B. 百合固金汤D. 清燥救肺汤E. 贝母瓜蒌散6. 定喘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 茯苓B. 川贝C. 瓜蒌D. 白果E. 栀皮7. 治疗气阴两亏之肺痿,宜用A. 玉液汤B. 炙甘草汤C. 麦门冬汤D. 养阴清肺汤E. 清燥救肺汤8. 桑杏汤中含有的药物是A. 川贝B. 浙贝C. 前胡D. 白前E. 瓜蒌9. 桑杏汤主治A. 外感凉燥证B. 外感温燥证C. 温燥伤肺证D. 肺痿证E. 白喉10. 麦门冬汤证的病机为A. 肺肾阴亏,虚火灼金B. 木火刑金C. 温燥犯肺,气阴两伤D. 阴虚蕴热,复感疫毒,毒热熏蒸,津液被灼E. 胃虚有热,津液不足,气火上进,灼伤肺津11. 组成中既有生地,又有熟地的方剂是A. 百合固金汤B. 完带汤C. 养阴清肺汤D. 参苓白术散E. 五苓散12. 治疗外感凉燥的代表方剂是A. 清燥救肺汤B. 贝母瓜蒌散C. 杏苏散D. 桑菊饮E. 桑杏汤13. 患者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止
气行
半夏厚朴
5汤天台乌药散8柴胡疏肝散7苏降气汤子7肉

定喘气9汤旋覆代赭7汤桃承核汤气5血府逐瘀11汤补还阳五汤7复元血活8汤化生6汤桂枝茯苓丸6笑失散3丹饮参3温经汤12少腹瘀汤逐1
0二十理血剂

血化瘀
通窍活血汤9咳血方6蓟饮小子01黄汤土槐7散花5芎川茶散调9秦艽大1汤6角羚藤钩1汤镇肝熄风0汤2 1麻天钩饮藤1杏苏1散11桑杏汤7麦冬汤门6合百金固汤0灸甘草汤10 1胃散6平香正藿散气3 1陈茵蒿汤3八散正8+ 1仁三汤8五苓散5猪芩汤5苓桂甘汤术4真武汤5脾实散10萆分清解饮独4寄活汤生1 5二汤陈4+2茯丸苓+4
两二钱血虚发热口烦,,脉大渴而虚此宜煎。气补生归脾血用术参汤芪,归草茯远神随,志枣木香龙酸眼,煎肉加枣姜心益,脾益气补血健脾,养双补气血八心汤珍,君四物合成四方,加煎枣姜调卫营,血气虚服亏康。之气补血益甘灸汤参姜草,麦桂生冬地麻大仁,枣阿胶加酒大,虚服肺痿效如劳。神滋阴养,温血阳脉六味复黄地益肝,茱薯肾丹泽地苓。山药更专加知柏八成味,虚火阴自可煎。养旺明阴加杞菊目,滋补肾阴滋降阴火滋肾肝养明目
温பைடு நூலகம்
中寒祛回救阳逆温经寒
散小
中汤6建吴萸茱汤4四逆汤3当归逆四汤7阳汤和7四君子4汤六子君汤香砂6君六汤8子异功散5苓参术白散10中益补汤气8玉屏风3生散散脉3四汤物
4
气补
参苓白术豆陈扁山,药莲甘薏仁砂桔梗上浮,兼保,肺汤枣调服益脾。益神气健脾,渗湿泻止补益中气芪术,升柴陈参当归草,身劳虚内伤独擅功,治阳亦处虚感。补因益中,升阳气陷举屏玉风散最有灵芪,防术鼎足形,风表汗虚易感冒,药虽多相效畏相成益。固气止表生汗脉味与麦人参,保肺心治清淫暑气少汗多兼,渴,口危病脉绝煎急斟。气益生津,敛阴汗止四地物与归芍芎,血家百此方病,通带经产俱可治胎加,运减用胸中。补血在和血当归血东补笺垣黄芪,一归
通窍1凭好麝全,桃香大枣红老葱,姜芎川酒黄芍虚药,里表通第一方。活经通血窍咳方血诃中收子瓜蒌海,山栀投,粉黛蜜丸口噙化青,嗽咳血痰之服。瘳清肝宁肺,凉止血血蓟饮小子蒲藕,黄通滑石生木襄,归草黑地淡栀叶,血淋热竹服之结良。凉止血血利,水通淋黄土汤用地芩,黄术附胶阿甘尝草,温健阳脾摄能,便血崩血服漏之。康温阳
补窍阳阴阳双补
3
八表固止汗、涩肠固脱固涩精止遗涩剂固崩止带九镇安重神安神补养神安十剂凉开开窍温开剂十、一理剂气

散蛎3真人养脏1汤0桑蛸螵散固冲8 1汤0砂朱安丸神5天王补心丹1酸枣仁汤45按宫牛黄丸合香苏越鞠丸5丸枳薤实白枝汤桂
蛎散牡内用芪黄小,麻根合用麦,宜虚自卫或盗汗,汗固表收见涩奇效。气益表,固敛止阴汗真人养脏诃壳粟肉蔻,当桂归香木,芍参甘为涩术,剂肛脱痢早久煎尝。肠止涩,温泻中补虚桑螵蛸治便散数参苓龙骨,同壳龟菖蒲,远当归志,入肾宁补心忘却。健调心补肾涩精,止遗固冲汤中用术芪,牡龙萸茜芍草,倍子海蛸棕榈炭,崩施中中总能医漏益。健脾气固冲摄,朱砂血安神东垣方归,连甘合地黄,草忡不寐心烦怔乱,清养阴热可复。重康镇神安,心清火泻天补王心柏枣用,二冬五味三与参当,生地砂归梗桔远,志茯工养苓神。滋养阴,补血心安神枣酸升先煮二汤茯,知两二用之良芎,甘二一调相,服剂安后然梦入。乡养血安,神热除清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考试中医方剂学
全科学(医医中)类级考试中类分小类方名麻黄汤
4桂汤枝5九羌味活汤新9加香薷饮5小青汤龙8止嗽散7银散翘10桑菊饮8
医方中学剂功效主治
方歌
黄麻汤中用枝桂杏仁甘草,四施般发,恶热头项痛,寒而喘汗无服之。宜汗发表,解宣肺平桂喘汤治枝阳风,太药芍甘姜草枣,同肌发表解调卫营表虚有,汗为此。功解肌发表,和营卫调九味活羌用防,风辛苍芷细川芎,黄芩生地与甘同,草经分治宜变论通。发汗湿祛,兼里清热物香三豆薷先朴,寒散化功效湿,兼若银翘豆益花易新加香,祛暑薷煎祛。暑解表清热化湿,青小汤龙最功,风寒束表饮有停,胸辛甘草夏五和,姜味桂麻黄药芍。解表散寒同温肺化,饮嗽止散内用梗,紫桔荆菀芥百部,白陈前甘共为末,姜汤草调止嗽频。服宣肺利,气风疏止银翘散主咳上疴,竹焦叶荆豉牛荷薄,甘桔芦凉解根法,疏风热清无过。辛凉煮表透清热解,桑菊毒中桔杏翘,饮根甘芦草荷薄,饶疏肺清轻卫剂,宣温风嗽咳之消服。风清热,宣疏止肺咳伤麻杏寒甘石汤,出而喘法汗度,辛凉良泄宣能肺清定喘除热,效力彰。辛凉宣肺清,热平喘陶氏柴葛肌解汤邪在,阳三势热张芩芍,桔羌甘芷活石,大膏枣与生。解姜肌清热阎氏麻葛根升汤芍,甘药草成方,麻合初期疹不透,解发肌透此为疹良解肌透。疹人败毒茯苓草参枳,柴前羌独芎,桔薄荷许姜三片少时行感,有奇冒。功散寒祛湿,益气表解防败荆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独芎,羌薄少许姜三荷,时行感冒有奇功片。发汗表解散,风湿祛参饮苏内用陈皮,枳前胡半壳齐,夏干木香甘葛桔,气虚外茯最感宜相。益气解表,理化气痰加减葳用白薇,蕤豆生豉桔姜随梗,枣薄荷草八味共,阴滋汗发功可。滋慰解表阴承气汤用硝大黄配,伍朴泻力强枳痞,满实四症燥见,下峻结热此宜。方下峻结金匮大黄热丹牡汤桃,瓜子芒硝仁,肠痈初襄起腹痛,苔按黄脉数服之康泻热。瘀破,散消结肿匮大金附子黄,汤细散寒辛止良,冷积内结成实证,痛功专下妙温非常。温散寒里通便止痛温脾参,与干附姜,草当甘归硝大,寒热并行治寒黄积,脐绞结痛非腹。常攻下寒,积补脾温济阳归川膝肉苁,泽泻升蓉麻枳壳,从虚肾亏肠中燥,津通寓补于法堪宗。肾益温,精润通肠便麻子中小承气,杏仁仁芍和白蜜,胃蜂津枯便热解难,肠通便润方宜此。润泻肠,热气通便黄龙汤行朴硝枳黄,参归甘枣生姜桔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力效。攻下强热,益结气血十养枣水逐效甚,夸大戟甘与遂芜花悬,饮内胸停胁痛大,肿腹满无恙。用攻
越鞠烦治丸般郁六气,血火痰湿食,因苍香附芎兼曲,气栀郁舒畅痛伸闷。气解郁行夏厚半朴气痰,茯苓疏生姜共苏紫,枣加煎名四同,痰凝气滞七能皆除。行气散结,降逆化天台乌药痰木茴,巴香豆制楝槟青,行气姜疏止疼痛,寒疝
肝腹痛良是方行。气肝,散疏止痛寒柴胡肝芍川芎疏,壳枳陈草皮附香疏肝行气,兼血,胁肋活痛疼皆能除。肝疏解,郁行气痛苏子止降气夏归半,前胡朴桂姜草,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桂。肉降气平喘,祛痰咳止定喘白果麻与,款冬黄半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夏草,外痰热寒喘尝。哮肺降宣气清,热痰化旋覆代用赭人,参半姜夏甘枣临,大重镇逆咸以痞,软鞭痞噫力气禁能。降逆化,益痰和胃气桃核承五气施般甘,草黄硝桂枝,瘀并互结小腹胀,如狂热血功最蓄。奇血下瘀破府当血归生地桃红花,甘壳赤芍草,柴芎桔胡膝等牛,化血下不行劳。作活祛血瘀行,止气痛补阳五赤芍芎还归,通尾佐地龙,经两四黄芪主为药血中瘀,用滞红桃。补活血气通络元活复汤柴胡,血花粉归当甲俱山,仁桃花大黄红,损草瘀伤血煎去。活酒血祛瘀,疏通肝络生化是汤后产方归芎,草桃炮酒姜,消瘀活功偏血擅止,痛温效亦经彰化。生瘀新温,止经痛匮金枝茯桂丸,苓桃芍药仁和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徵块胎可安。活,血化,瘀消缓癥块失笑脂灵蒲黄同等,为散量酽冲,瘀醋滞腹心时痛作,瘀止痛祛奇功有。血活祛瘀,结止散痛丹饮参中用香,檀仁合用砂妙成,血方气瘀两相滞结心,胃诸用痛良。之活血瘀,祛气止痛温行汤经用萸芎吴归芍,桂丹姜夏,冬草参脾益养血,胶经重调在暖宫。胞经散温,祛寒养血少瘀腹香茴炒姜与,元灵脂没胡芎,蒲黄当宫赤芍桂药调经,子种第方一。活血祛瘀,温经痛
止痢青鳖甲蒿知丹,地热自阴仔来细,辨夜热凉无汗出早,阴养热透之服。安养阴透热一六散滑石草用,暑清湿有功效,利元碧益与鸡玉,砂苏黛薄加之荷。好清暑利湿氏清暑王益汤,气治中暑气善伤,阴参洋冬荷瓜斛,连翠竹知甘梗襄。母暑益气清养阴生津清骨,用散银柴,胡连秦艽鳖胡甲,地骨青蒿扶母知,骨草劳蒸热保无虞。清虚,退骨热蒸当六黄二归地黄,芩芪柏连共尝,煎滋阴泻火兼顾,表阴虚火盗汗良旺。滋泻阴火,固止汗表
健脾,血养血止槐散花治肠用风侧,柏芥枳荆壳,为末等充米分饮下,宽肠血凉风逐。功清凉肠血,疏风气行芎茶调散荆防,川辛芷薄荷甘羌草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能悉。康疏风痛止大秦汤羌艽独防芎芷,辛芩二黄,地膏归石芍甘芩,术邪散见可风尝。通祛清风,热养血活俞氏血羚钩角汤藤桑菊茯,鲜神黄地,贝草茹竹同芍药,风内动肝煎急。尝凉肝风,增熄液舒筋肝镇熄风芍天冬玄参,蛎赭牡供,茵麦膝龟草龙川,肝风楝内动奇功有镇肝熄风。滋,潜阴阳天麻钩藤石决明,仲杜牛桑膝生,栀寄子黄益母草,茯芩夜神安交神。宁平熄风肝清,热活血杏苏散内夏前,枳桔陈草苓姜枣,研宣温润轻治凉燥咳,痰化止病自痊。轻宣凉燥,肺理化痰杏桑中汤贝宜象沙,参豉与梨皮,栀干咳鼻燥脉大,辛右甘润凉燥能。医宣轻温燥麦门冬汤用参,人草粳米半枣存,肺夏咳逆痿虚因,火益胃津此生方。润珍益肺胃,逆下降气百固合金二黄,地参玄母贝甘藏,麦冬桔芍当药配,归咳痰喘血肺家。伤滋肾保肺,咳化痰灸止草汤甘姜参桂麦,生冬大麻地,大仁阿胶加枣酒服,虚劳肺痿效神如。阴养血滋温,阳脉平复散用胃朴皮陈苍术,草甘姜枣齐燥湿运脾,除满,胀胃和中调此方宜。湿燥运脾,行和胃气藿香气大腹苏正甘,陈苓术朴桔俱夏曲白芷,姜加,枣感岚瘴伤并驱。解表能湿,理气和化中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大子滑黄研石。热利清退黄湿八正木与通前车,扁大黄蓄滑石,甘草研瞿兼栀子麦,加煎灯痛淋蠲草。热泻清火利水通淋,仁杏三薏蔻苡,仁朴白通滑夏伦,水用甘竹扬百遍,澜湿初起温法堪遵。宣畅气,清利机热湿五苓治太阳散府泽,泻白与二术,温苓化阳添桂枝,气便解表利治水。停利水湿,渗温化阳猪气汤芩猪用苓茯,泻泽石阿胶滑,小并不利便兼烦渴,利养水热阴亦。平利水清养热阴苓术桂化甘剂,饮温化饮又健脾,饮邪阳逆胸上胁,满水饮下悸眩行去。温化阳饮,脾健利湿真武壮肾中阳,汤苓茯芍术生附姜,阴腹痛少有水,气悸眩瞬惕保安。康温阳水利脾苓术与木实,瓜草木甘香腹大加草果,姜兼厚附,朴寒虚水阴堪夸。效温健阳脾,气行水利解萆清分石菖蒲,萆乌解益药智俱或,茯益苓盐煎,通心固肾浊精驱服。温暖下元,利湿浊化独寄生艽防辛活芎归,芍桂地均苓,仲牛杜膝人参草,冷顽痹屈能风伸祛。湿止风益肝痛肾补血气二陈用汤夏陈半,益以茯甘苓草臣利气,中燥湿和,煎痰生姜与乌加。燥梅化痰湿理气,和中指迷苓茯半丸,风硝枳壳姜夏下,汤脘停痰中臂肩痛,行痰气消
、四清热
剂方活仙饮命13龙泻肝汤胆1 0清胃散5葛根芩连4泻白(汤)肺散4苇茎汤4芍药汤玉女9 5煎头翁汤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