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申论作文结尾写作方法技巧
2020最新公务员申论写作技巧:抓住考官眼球,写好文章结尾
![2020最新公务员申论写作技巧:抓住考官眼球,写好文章结尾](https://img.taocdn.com/s3/m/da32f874ed630b1c58eeb536.png)
一、结尾的要求简短简洁,120字左右;回扣主题,至少出现1次主题词;拔高升华。
二、结尾的基本方法阐述背景式阐述背景式是结尾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常规不难,且上手较快。
【基本思路】阐述背景(说明主题的重要性)+联系上下文分析(分论点角度与结尾角度不同更佳)+升华(立足中心思想)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产业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的新常态下,只有让节奏慢下来,效率提上去,才能以劳逸结合的作息方式来有效支撑工作效率、劳动价值和生活质量的同步提升;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空间换时间,以速度换质量,才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进入一个科学高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新阶段。
让我们以守为攻,以慢为进,在慢下来的过程获取不竭的动力!三、结尾的优化方法升华的标准根据“立意”的大小来判定,以下是判定方法:1. 若立意的角度是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等具体的角度,则角度小,此时,结尾的升华可以向该角度的最大化去升华。
比如:文化,即建设文化强国;经济,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即建设美丽中国;社会,即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等。
2. 若立意的角度较为宏观,即分论点为上述“社会、文化、经济、生态”内容,则立意角度大,此时,结尾的升华可以往一些较大的方向去实施。
比如:四个全面、强国建设、中国梦、复兴梦等。
一、个性化表述引人入胜开头一段文字当中,第一句话也决定着第一印象,个性化的表述写作往往更能引人入胜。
如排比式开头:能增强文章气势,奠定文章宏伟基调;引言式开头:彰显个人积累,准确切入话题;时间式开头:运用时间跨度,奠定写作基调,吸引考官青睐。
可参照范文: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
(引言式开头,彰显积累,同时准确切入“诚信”话题)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信用关系的日益透明和不断扩大为基础的,没有诚信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是个人立身的根本。
申论作文结尾公式大全
![申论作文结尾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e24ab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f.png)
申论作文结尾公式大全
结尾是一篇作文的收尾部分,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结尾公式:
1. 总结回顾法
总结回顾文章的主要观点、论据或内容,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给出一个总结性的陈述。
2. 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法
通过提出合理的建议或展望未来的情景,为文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3. 引用名言警句法
引用与主题相关的名言或警句,引发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4. 比喻或类比法
通过比喻或类比的手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
5. 反问引发思考法
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主题的思考,提高文章的引导性和思考性。
6. 进一步阐述重要性或影响法
进一步阐述主题的重要性或对社会、个人的影响,使读者对主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7. 用例子或事实佐证法
通过引用具体的例子或事实,对主题进行佐证,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8. 引发反思或启示法
通过引发读者的反思或给予启示,让读者对主题产生更深入的思考。
9. 结合个人经历或见闻法
结合个人经历或见闻,对主题进行个性化的阐述,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10. 结语法
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或意味深长的话语作为结尾,给读者直接打动,使文章流露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2020年7月整理)申论结尾参考.doc
![(2020年7月整理)申论结尾参考.doc](https://img.taocdn.com/s3/m/fef8135c4afe04a1b171de60.png)
申论文章的结尾一般不建议超过150字,总的来说只需要四句话:第一句话为引出结尾;第二句话为该篇文章主题的意义或对策;第三句话为文章的分论点同义转述;第四句话为文章主题的升华。
1、阐述背景式结尾基本思路:阐述背景+联系主题分析(意义或对策)+升华【例】国家的形象是一国名片,当前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国际形象不断攀升,但是国人出行仍存在许多乱象,令人忧思。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强国战略,更需要我们学习礼仪,树立自觉的公民意识、提高民族素质,进而弘扬民族文化。
2、比喻式结尾基本思路:个性化表述+联系主题分析(意义或对策)+升华【例】礼仪似一碗茶,需细细品味;礼仪似一味药,需细细煎熬;礼仪似一盘棋,需仔细斟酌。
礼仪的重要性不仅体现的个人更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
当下中国,只有学礼、懂礼、知礼、守礼,才能更好地树立大国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精神。
3、案例式结尾基本思路:罗列案例+联系主题分析(意义或对策)+升华【例】刚刚结束的湖南抗洪,子弟兵们不惧艰险不怕苦难,其突出的表现无不体现出中国人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千古美德,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进而激发了时代的精气神。
这正是我们传统的“礼”,只有我们学好“礼”才能更好地树立大国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精神。
4、释义式结尾基本思路:解释主题+联系主题分析(意义或对策)+升华【例】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不宁”,指做人没有理解就不能更好的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获得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
学习“礼”,关乎个人、关乎成事、关乎国家。
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正处于历史的洪流中,所以我们要加强学习,重拾中国文化中的“礼”,重立中国的大国范儿。
结尾5……(主题)作为中国“渐进式”改革艰难前行的缩影,是我们今日无法回避的挑战。
退缩是懦夫的表现,应战是勇者的胆魄。
“知难不难”,迎难而上,唯有……(总论点),以大无畏的气魄做到……(分论点);才能杜绝……的历史轮回,走上……的发展正轨!【原文】交通困境作为中国“渐进式”改革艰难前行的缩影,是我们今日无法回避的挑战。
申论作文十种结尾模板
![申论作文十种结尾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48b0f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a.png)
申论作文十种结尾模板一、总结归纳。
申论作文结尾的模板之一是总结归纳。
在文章的最后,可以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要观点,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使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展望未来。
申论作文结尾的模板之二是展望未来。
在文章的结尾,可以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和预测,指出问题的解决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展望未来,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引导他们对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三、引用名言。
申论作文结尾的模板之三是引用名言。
在文章的结尾,可以引用一些有影响力的名言或者经典语句,来强调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通过引用名言,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更深的共鸣和认同。
四、提出建议。
申论作文结尾的模板之四是提出建议。
在文章的结尾,可以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指出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通过提出建议,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启发,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五、强调重要性。
申论作文结尾的模板之五是强调重要性。
在文章的结尾,可以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
通过强调重要性,可以让读者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引起他们对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六、呼吁行动。
申论作文结尾的模板之六是呼吁行动。
在文章的结尾,可以呼吁读者采取行动,号召大家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倡议。
通过呼吁行动,可以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实际的行动和实践。
七、反问引发思考。
申论作文结尾的模板之七是反问引发思考。
在文章的结尾,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来引发读者的思考,提出一些深刻的问题和疑问。
通过反问引发思考,可以激发读者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八、感情表达。
申论作文结尾的模板之八是感情表达。
在文章的结尾,可以适当表达一些个人的情感和情绪,表达对问题的关注和担忧。
申论考试作文结尾指导
![申论考试作文结尾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76fa9c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2.png)
申论考试作文结尾指导在公职类考试中,文章写作一直占据半壁江山,学习议论文写作一直是考试中的重点。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申论考试作文结尾指导,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申论考试作文结尾指导一、查找问题,对症下药好的结尾既能收束全文,又能适度升华让你的文章增色添彩。
然而,考生在写作进程中常常不重视结尾,导致写作存在问题,文章显现“烂尾”的情形。
第一,时间掌控不公道。
考试还剩五分钟才开始写结尾,时间仓促、心里紧张,已经顾不上前文是什么内容了,结果就是结尾有点前后不一致。
第二,过于冗长。
结尾主要是收束全文、适度升华,大约120字左右就可以,但部分考生文章字数没有到达要求,所以在结尾部分展开论述,很明显有凑字数的嫌疑。
第三,过度升华。
部分考生结尾部分的升华简单背诵一些好词句,直接套用,殊不知“万能”常常是一种“无能”。
例如:结尾最后一句话常显现“……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伟力”。
二、掌控方法,灵活运用1.写作思路:论述背景+总结全文+适度升华示例:“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词,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更舒服、更舒心的生活。
【以“智慧城市”引出城市发展,点明城市建设这一主题】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与城市建设理念暗合。
【结合题干,总结全文】也就是说,城市治理者不仅要重视“造景”更要借此“化人”,方能实现智慧城市、智能生活的安稳、有序发展。
【牢牢环绕着城市建设进行适度升华】2.写作思路:个性化表述(比喻、排比、案例、引言等)+总结全文+适度升华示例1:想象力犹如浩渺宇宙中突然闪现的流星,光辉耀眼;犹如刀光剑影中迸发的火花,热情猛烈。
【环绕主题词“想象力”,进行比喻句的表述】机械化、智能化的今天,想象力在敢于批评、不断质疑的科学精神中,在永无止境、无穷美丽的艺术寻求中,在特殊奇妙、古朴典雅的古老文化中。
【文章三个分论点的再次论述】汲取想象力的智慧源泉,启航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申论大作文的结尾写作“三技巧”
![申论大作文的结尾写作“三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0cae646c850ad02de80417d.png)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申论大作文的结尾写作“三技巧”华图教育李贺申论文章的结尾关键是要言简意赅,情真意切,给人回味,同时还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申论文章的结尾写作技巧。
一、展望式结尾。
即在结尾中针对现实或号召,或建议,或启发,总在对读者有一种感召或期待,从而激发读者起而响应,付诸行动。
例一: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既是有竞争关系,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
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合作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经济早日复苏都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信只要我们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携手共进,就一定可以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例二: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以最低的成本,最开放的态度,最健全的制度来为我们的民众提供水,来征收水的费用,无论水价是高是低,我们公众都是会理解会接受的。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下,在自来水公司的高度自觉下,在政府部门的良好和有效的管理的之下,解决好用水问题指日可待。
二、警醒式结尾。
即在文章结尾中进行告诫和提示,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起到警示的作用。
例一: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的推脱,抱怨,而应该积极主动的承担。
面对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问题也不能只想依靠别人或者自己,要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加强各方的合作。
网络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加强合作我们还刚刚起步。
例二:我们现代社会有一种新的迷信,对科学的迷信,对技术的迷信。
这种迷信使人相信——通过技术带来的问题技术也能够完全解决。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迷信让一些人有恃无恐——只要用的新能源的汽车就可以顺便用,只要用的是垃圾回收制造的东西好像就是低碳生活……。
如果是这样,新能源技术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更大的灾难。
2020申论高分作文结尾写作技巧
![2020申论高分作文结尾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be2a03ddd88d0d233d46ab6.png)
申论高分作文结尾写作技巧俗话说:“做人做事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那么写文章也是如此。
好的文章结尾的要求基本上是——言简意赅,苍劲有力,总括全文,适当升华。
同样,一篇优秀的申论文章,离不开一个精彩的结尾。
国考申论考试中,大多数考生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结尾写得太多,内容东拉西扯,使得结尾过于冗繁,让阅读者摸不着头脑;二是结尾写得太少,言之无物或空喊口号,使得结尾与文章主体内容脱节。
可别小看这两大错误,它们很可能让你无缘申论高分,甚至影响你的上岸之路。
那么,优秀的申论作文,该如何写结尾。
一、申论结尾的标准申论写作文章的结尾需做到简洁、总结全文和升华主题。
1、简洁。
这个要求与开头相似,结尾部分要干净利落,古人形容文章“凤头猪肚豹尾”,豹尾灵动迅捷,比喻着结尾要通过简短的段落让阅读者再次了解作者论述的主题和主要观点,因此结尾字数不易过多,写200字以内为宜。
2、总结全文。
结尾同样也要体现立意,其最为基本的要求就是在结尾部分要能回扣主题,总结全文内容。
这样能够使文章前后呼应,内容紧凑。
总结全文一般有两个方法:一方面,要再次展示总论点,起到点题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概括各个分论点,相当于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总结。
3、升华主题。
这是结尾的更高的要求,在达到形式上简洁和内容上总结全文的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升华主题。
但是要注意,升华不等于拔高文章,不等于喊口号,这样会使文章结尾脱离论述的主题,弄巧成拙。
二、申论结尾的写作技巧结尾标准从形式与内容上规范了申论文章的结尾,考生们学习写作结尾时,应该从掌握基础写法开始,尽量做到篇幅短小,内容扎实。
1、再现总论点最后一段发挥的作用就是收束全文,申论文章最后仍需要点明文章主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复述总论点,但需要注意不是照抄总论点,而是用换一种表达方式展现出总论点。
我们用“培育社会道德要落小、落细、落实”主题为例。
【范例1】行远,必先修其近;登高,必先修其低。
近不修,无以行远路;低不修,无以登高山。
申论作文十种结尾万能模板
![申论作文十种结尾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218a79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b.png)
申论作文十种结尾万能模板申论作文是一种常见的考试形式,它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在写作的过程中,结尾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整篇文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申论作文十种结尾万能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总结全文观点。
在结尾部分,可以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一个总结,强调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比如说,“综上所述,我认为……”、“总的来看,我坚信……”等等。
2. 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
在结尾部分,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或者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比如说,“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等等。
3. 引用名言警句。
在结尾部分,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为文章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
比如说,“正如……所说,……”、“在此,我想引用一句名言……”等等。
4. 以问句引出反思。
在结尾部分,可以以一个反问句引出对问题的反思和思考。
比如说,“难道我们不应该……”、“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等等。
5. 引用典故或故事。
在结尾部分,可以引用一些典故或者故事,为文章增添一些文学气息。
比如说,“正如古人云……”、“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等等。
6. 引用数据或事实。
在结尾部分,可以引用一些数据或者事实,为文章增添一些权威性和说服力。
比如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事实证明……”等等。
7. 回顾全文论点。
在结尾部分,可以回顾全文的论点,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比如说,“从全文的论述可以看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等等。
8. 引用名人名言。
在结尾部分,可以引用一些名人的名言,为文章增添一些亮点。
比如说,“伟人曾说过……”、“名人名言道……”等等。
9.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在结尾部分,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比如说,“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这个问题还有待深入思考……”等等。
10. 以感谢和祝福结束。
在结尾部分,可以以感谢和祝福的话语结束全文,给人留下一种温暖的印象。
2020申论作文结尾写作方法技巧.doc
![2020申论作文结尾写作方法技巧.doc](https://img.taocdn.com/s3/m/d081712d51e79b89690226a9.png)
2020申论作文结尾写作方法技巧虽然申论的文章写作一直是我们头疼的时候,但是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平常里每次的读写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申论作文结尾写作方法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申论作文结尾写作方法技巧正所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篇作文的开头很重要,结尾也很重要,能否很好的在结尾进行总结收束,并且延展深度完美收官是评价文章整体水准的重要一环。
因此小伙伴们需要重视结尾写作。
要想写好结尾我们就要明确结尾写作的一些要求。
一是简洁清晰。
最后一段,不宜过长,3-4句完整的句子,120-150字左右即可。
二是总结收束。
我们开头表达了总论点,主体部分发散了思维,围绕总论点提出分论点,结尾当然要对于整篇文章做一个总结,要能够回扣主题。
三是新颖。
学会基础写法之后,运用优化的方法,让自己的文章更具竞争力。
那么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两种结尾的写作方法。
方法一:阐述背景式【方法】阐述背景重申主题+总结全文(联系主题分析)+引申提高首先要阐述背景,可以是材料内的,可以是当下时代的,但背景一定是与主题有关的,注意相关性。
总结全文部分主要是对总论点进行总结,可以转换语言,可以围绕主题分析等。
要不要把分论点在书写一遍呢?其实不是必须,结尾是扣题,扣的是主题也就是总论点,当然总结总分论点也是可以的,大家灵活操作即可。
最后可以进行升华,可以是维度上的升华。
从个人谈到社会发展到国家层面。
或者如果本身的意义已经有足够的层次了,就可以简单的引申提高一下就可以了。
注意避免假大空,没有必须要上升国家层面,具体要因主题而异。
例:面对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当前国家发展对于文化自信的需要,【背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对于文化的共享。
让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与民众建立共生共长的密切关系,才能以一脉相承的文化为纽带,凝聚最强大的群众力量【分析总结】。
因此,让我们坚定共享,推动文化焕发活力,催生自豪自信,坚定民族道路,从容迎接美好未来。
申论作文结尾技巧
![申论作文结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529b0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0.png)
申论作文结尾技巧
在申论作文的结尾部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技巧来进行写作,避免出现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1. 引用名人名言或经典引语:在结尾部分引用一句相关的名人名言或经典引语,能够提升文章的深度和内涵。
例如,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作文,可以引用雷锋的名言:“人人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尽一份力量。
”
2. 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可以提出具体的建议或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够突出问题的紧迫性,也能够为读者提供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例如,对于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可以提出“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市民使用公共交通的意识
和习惯。
”
3. 展望未来或给出积极的态度:在结尾部分向读者展望未来,以及给出积极的态度,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讨论教育改革问题时,可以写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
们的教育将会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教育资源。
”
4. 提出反问或修辞手法:通过使用反问句或修辞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增加文章的亮点和表现力。
例如,对于贫困问题的讨论,可以使用反问句:“难道我们可以坐视不管吗?难道我们不能通过减少浪费和做公益事业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吗?”
以上是一些可以用于申论作文结尾的技巧,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巧妙地总结文章,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来吸引读者关注和参与到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中来。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结尾的写作技巧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结尾的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ef4f27a7f1922791788e896.png)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结尾的写作技巧2020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正在进行时,笔试于8月22日举行,距离笔试考试时间不多了,各位备考生要抓紧有限的时间认真备考。
今天云南中公教育给大家带来申论文章结尾的写作技巧。
一、政策观点式结尾
要明确政策观点式结尾的写作思路,第一步陈述与主题相关的政策观点,第二部联系主题分析意义或对策,第三部适当进行升华。
那接下来我们逐一来分析,首先确定文章总论点即文章主题关键词,接下寻找与文章有关的政策观点,其次围绕主题关键词进行展开分析,可以去谈与主题相关的意义或者对策等,最后适当进行升华,在升华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升华不要假大空,具体升华情况由文章主题而定。
二、引言式结尾
要明确引言式结尾的写作思路,第一步找到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古诗词或名人名言,第二部联系主题分析意义或对策,第三部适当进行升华。
同学们可以日常积累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五大领域相关的古诗词或名人名言,提前背诵,写出一个切合主题的引言将会使结尾更加出彩和亮眼,对文章结尾来说会起到点金和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背景式结尾
要明确引言式结尾的写作思路,第一步重申主题,第二部总结全文,第三部引申提高。
解释主题的含义、谈主题相关背景、谈主题名人名言、古诗词等等,总结全文可以将文章的立意在结尾部分再次进行重申。
引申提高可以围绕主题,将文章的立意进行境界上的升华。
总之,结尾一定要作答简洁、清晰。
点明主题,将文章总分论点进行梳理,适当运用修辞方法,尽量使文章生动新颖,阐述文章结尾的具体写作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在练习的时候不必局限于某种方法,只要能围绕主题去谈,适当升华,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即可。
2020公务员申论文章结尾写作技巧
![2020公务员申论文章结尾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f99b5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3.png)
2020公务员申论文章结尾写作技巧申论考试写作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写又或者有哪些题材,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公务员申论文章结尾写作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公务员申论文章结尾写作技巧2020年8·22省考备考已经进入到冲刺阶段。
但很多考生仍对文章写作倍感头疼,尤其是写到文章结尾部分,更是抓耳挠腮、无从下手。
因此小编在这里和各位考生朋友分享一些结尾写作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文章写作有所启发、有所助益。
1、名言式:名言+转述分论点+回扣总论点+(适当升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言之谆谆、语重心长。
城市是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有鉴于此,建设宜居城市是政之所向、民之所盼。
因此,惟有推进城市“面子”改造,兼顾城市“里子”建设,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由此方能让城市更宜居、人民更幸福。
(分+总)“罗马并非一日建成。
”城市建设也非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内涵式、集约型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因此,惟有推进城市“面子”改造,兼顾城市“里子”建设,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由此方能让城市更宜居、人民更幸福。
(分+总)从“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到“去民之患,如去腹心之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位城市治理者、建设者的目标和追求。
因此,惟有推进城市“面子”改造,兼顾城市“里子”建设,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由此方能让城市更宜居、人民更幸福。
(分+总)2、案例式:案例+转述分论点+回扣总论点+(适当升华)无论是南京尊重城市历史,恢复老城风貌,保留历史气韵;还是福州开展内河治理,优化滨水空间,打造靓丽风景……城市建设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的案例数不胜数。
因此,惟有推进城市“面子”改造,兼顾城市“里子”建设,由此方能让城市更宜居、人民更幸福。
(分+总)3、背景式:背景+转述分论点+回扣总论点+(适当升华)方今之时,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
在建设内涵式、集约型城市的思路下,城市建设内外兼修、表里如一是大势所趋。
申论大作文结尾方法
![申论大作文结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4f9cb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1.png)
申论大作文结尾方法申论文章结尾一般要求短小精悍,不宜过于繁杂冗长,起到总结收尾的作用即可。
常见的结尾形式有四种,总结式、展望式、呼吁号召式和补充式。
一、总结式:总结式一般就是把之前的核心观点再重复强调一下。
【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按照总要求将防范风险的先手与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结合起来,将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与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化解风险能力,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推动中国航船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破浪前行”。
总结式常用句式:只有……(重复观点)+才能+升华。
二、展望式:展望式就是在总结的基础上,加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比如我相信……/我盼望……。
【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在良好社会环境的孕育下,众筹一定能筹出一个更加开放、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的新世界。
展望式常用句式:只有……(重复观点)+才能+升华(总结式);我相信……/我盼望……/我期待……/我希冀……/我希望……/我们真诚地期望……三、呼吁号召式:呼吁号召的情感色彩更重,有点类似于我们写宣传稿最后的呼吁号召。
【例】中华文化是最文明、最平和、最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之一,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文化,践行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
让我们自信大方、大声地告诉世界:我们来了!呼吁号召式常用句式:只有……(重复观点)+才能+升华(总结式);我们相信、我们期待、我们盼望(展望式);让我们……(呼吁式)。
四、补充式:补充式就是前面没写够,或者漏写了一个观点或者对策,可以放在最后写,补充一下。
【例】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善基层文化相关资源,才能保证农村教育的公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一些实用的结尾句式模板,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题目实际进行灵活运用。
(1)总结前文:……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在这个进程中,我们在……的同时,更要……。
我们要……以便……。
申论作文的结尾写法
![申论作文的结尾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13059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5.png)
申论作文的结尾写法
作文的结尾是整篇文章的收尾之处,它起到了总结全文内容、提出观点或给出建议的重要作用。
在撰写申论作文的结尾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用的写法,以不使用标题相同的文字为前提:
1. 提出观点法:通过简明扼要地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或立场,对全文的主题进行总结。
例如,如果我写的是环保问题的作文,结尾可以这样写:综上所述,只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实现我们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2. 启发思考法: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或启发性的思考,引发读者对该领域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例如,如果我写的是教育问题的作文,结尾可以这样写: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3. 引用名言法:选取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或经典语句,以突出主题和观点。
例如,如果我写的是社会公益问题的作文,结尾可以引用马丁·路德·金的名言:“人类终将学会,只有以
爱为基础的社会才能真正富足繁荣!”这样能更好地联系到主题,增加说服力。
4. 提出建议法:根据文章的主题和论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或措施,为问题解决指明方向。
例如,如果我写的是减少塑料污染的作文,结尾可以这样写:我们可以采取自觉减少使用塑
料袋和一次性塑料制品,提倡使用环保袋和可降解塑料制品,共同投身到塑料污染治理中来。
总之,无论使用哪种写法,重要的是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主题,在结尾段落中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观点,并加以适当扩展和总结。
同时,要注意语言简练明了,突出重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申论作文万能整篇结尾模板
![申论作文万能整篇结尾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a97a40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4.png)
申论作文万能整篇结尾模板万能整篇结尾模板。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不妨用一个简短的结尾段来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总结全文主要内容。
在结尾段的开始,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一下全文的主要内容,让读者对文章的核心观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回顾全文的主要论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印象。
2. 引用经典名言或案例。
为了让结尾段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可以引用一些经典的名言或者真实的案例来支撑全文的主题。
这样可以让读者对文章的观点产生更深的共鸣,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3. 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
在结尾段的最后,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或者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让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思考。
这样可以让文章在结尾处更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写出一个简洁而有力的结尾段,让全文的主题得到更好的呈现和升华。
希望读者在阅读完整篇文章之后,能够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共鸣和启发。
申论完美结尾作文素材
![申论完美结尾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f9bd25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3.png)
申论完美结尾作文素材1. 引用名言或谚语:使用一句智慧的名言或谚语来总结文章,表达观点或思考问题。
例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句话表达了努力和决心的重要性,可以用来强调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态度和努力。
2. 提出解决方案: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可以具体列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给读者以启示。
例如,写一篇关于减少浪费食物的文章,结尾可写道:“对于个人来说,我们可以合理规划饮食,减少浪费食物的现象;对于政府来说,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企业来说,要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过期食品的产生。
”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文章的内容,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进行反问或思考:通过提出问题或反问的方式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以便让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有所思考和启发。
例如,在写关于教育问题的文章时,可以在结尾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读者思考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法。
4. 呼吁行动:通过鼓励读者行动起来来解决问题,激励读者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来。
例如,在写环保问题的文章时,可以结尾写道:“环保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为创造美好的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样的结尾鼓励了读者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行动。
5. 展望未来或给予希望:在文章结尾的时候,可以通过展望未来或给予希望的方式来结束。
例如,在写关于未来发展的文章中,可以结尾写道:“未来的道路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只有勇于担当、不断进取的人,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这样的结尾能够给读者以希望和动力,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未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2020申论作文结尾写作方法技巧
![2020申论作文结尾写作方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64b01e4ee06eff9aff80765.png)
正所谓“编筐编篓, 全在收口”,一篇作文的开头很重要,结尾也很重要,能否很好的在结尾进行总结收束,并且延展深度完美收官是评价文章整体水准的重要一环。
因此小伙伴们需要重视结尾写作。
方法阐述背景式方法】阐述背景重申主题+总结全文(联系主题分析)+引申提高首先要阐述背景,可以是材料内的,可以是当下时代的,但背景一定是与主题有关的,注意相关性。
总结全文部分主要是对总论点进行总结,可以转换语言,可以围绕主题分析等。
要不要把分论点在书写一遍呢?其实不是必须,结尾是扣题,扣的是主题也就是总论点,当然总结总分论点也是可以的,大家灵活操作即可。
最后可以进行升华,可以是维度上的升华。
从个人谈到社会发展到国家层面。
或者如果本身的意义已经有足够的层次了,就可以简单的引申提高一下就可以了。
注意避免假大空,没有必须要上升国家层面,具体要因主题而异。
例:面对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当前国家发展对于文化自信的需要,【背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对于文化的共享。
让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与民众建立共生共长的密切关系,才能以一脉相承的文化为纽带,凝聚最强大的群众力量【分析总结】。
因此,让我们坚定共享,推动文化焕发活力,催生自豪自信,坚定民族道路,从容迎接美好未来。
【引申提高】方法二、案例式【方法】罗列案例+总结全文(联系主题分析)+引申提高罗列案例部分也要注意相关性,同时注意简洁,不要过于啰嗦。
总结以及升华部分方法基本同上。
例:故宫养心殿的文物走出“高墙深闺”,通过记录片,通过数字博物馆走向公众并深得人心,向我们证明了文化共享对于弥补公共文化服务匮乏与滞后方面的强大作用。
【案例】文化共享让我们的文化需求得以满足,让传统文化焕发活力,让文化传承香火绵延【分析总结】。
因此我们要坚定共享,坚定文化自豪自信,走自己的民族道路【引申提高】。
题干点睛法,顾名思义就是要从题干出发,看看命题人给了哪些信息。
第一步,我们要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果关键词只有一个,那么我们能确定作文的立意核心就是这个关键词,如果关键词有很多,那么第二步,我们要确定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申论大作文潦草结尾
![申论大作文潦草结尾](https://img.taocdn.com/s3/m/066efa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7.png)
申论大作文潦草结尾
在撰写申论大作文时,结尾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收尾之处,需要将论点和观点进行总结,并给予读者一个深刻而有力的印象。
在结尾部分的写作中,我们要避免使用标题相同的文字,以免导致冗余和重复。
下面是一种可以避免标题相同文字的潦草结尾写法示范: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我们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只有通过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政府和个人才能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并持续加强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努力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上述结尾可以看出,避免使用标题相同的文字并不难,关键在于通过巧妙的使用同义词、同义短语和表达方式的转换,使结尾更为凝练有力。
最好能够紧密回应主题,并对文章提出的观点和论点进行总结和升华。
同时,结尾部分还可以对可能的解决途径和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给予读者以积极的启示和鼓舞,为整篇文章增加一份积极向上的氛围。
申论写作技巧:如何写好开头结尾
![申论写作技巧:如何写好开头结尾](https://img.taocdn.com/s3/m/0f87402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9.png)
申论写作技巧:如何写好开头结尾任何考试都是有一定的考试技巧的,当然平常的积累还是占据绝大部分的,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申论写作技巧:如何写好开头结尾”,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申论写作技巧:如何写好开头结尾2020省考即将临近,申论作文作为占有分值不可小觑,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能够吸引到读者,好的开头决定了作文给他人的印象,怎么才能写好申论作文的结尾?下面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关于作文开头结尾的写作方法示例学习。
文章开头一、一句话开头,画龙点睛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
”其实,水和仁者均具有包容性,师从善动之水,仁智兼备方可相得益彰。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在思想家眼中还是道德的载体、智慧的体现。
我们只要能静下心来虚心的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有所提高。
二、两句话开头,比翼双飞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古老传统的。
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的体味到“儒”之“柔”。
师从善动之水,不仅可以益智、益仁,还可以更深入的让我们体会“儒”之“柔”。
水,柔而能克刚,静而能映物,动而能变化,滋养万物而不争。
这些美德和道理值得我们在实际生活工作中静下来去学习感悟。
三、三句话开头,稳中求进《易经》作为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首先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出了复杂源自于简单……这“一动一静”既反映出了水的智慧,也折射出了水的仁爱。
也告诉我们,只有仁智兼备才能相得益彰。
水有意境美,因为它可以调节人的心态;水有动态美,因为它具有柔性和运动性;水有人文美,因为它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水有和谐美,因为他是一个整体复合系统……老子说“上善若水”,最好的美善就如同水一样。
如果我们能静下来向水学习,对我们智慧和情操的提高一定大有裨益。
四、四句话开头,面面俱到以水为师,我们就要善于发掘水的品质。
无处不在的水是千变万化的:水无定形,随境而适;水有三态,常温为水,低温结冰,高温气化……也体现出万物皆变的千古哲理;而且水利万物而不争,也体现出水的包容、中庸、仁爱等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所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篇作文的开头很重要,结尾也很重要,能否很好的在结尾进行总结收束,并且延展深度完美收官是评价文章整体水准的重要一环。
因此小伙伴们需要重视结尾写作。
方法一:阐述背景式【方法】阐述背景重申主题+总结全文(联系主题分析)+引申提高首先要阐述背景,可以是材料内的,可以是当下时代的,但背景一定是与主题有关的,注意相关性。
总结全文部分主要是对总论点进行总结,可以转换语言,可以围绕主题分析等。
要不要把分论点在书写一遍呢?其实不是必须,结尾是扣题,扣的是主题也就是总论点,当然总结总分论点也是可以的,大家灵活操作即可。
最后可以进行升华,可以是维度上的升华。
从个人谈到社会发展到国家层面。
或者如果本身的意义已经有足够的层次了,就可以简单的引申提高一下就可以了。
注意避免假大空,没有必须要上升国家层面,具体要因主题而异。
例:面对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当前国家发展对于文化自信的需要,【背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对于文化的共享。
让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与民众建立共生共长的密切关系,才能以一脉相承的文化为纽带,凝聚最强大的群众力量【分析总结】。
因此,让我们坚定共享,推动文化焕发活力,催生自豪自信,坚定民族道路,从容迎接美好未来。
【引申提高】方法二、案例式【方法】罗列案例+总结全文(联系主题分析)+引申提高罗列案例部分也要注意相关性,同时注意简洁,不要过于啰嗦。
总结以及升华部分方法基本同上。
例:故宫养心殿的文物走出“高墙深闺”,通过记录片,通过数字博物馆走向公众并深得人心,向我们证明了文化共享对于弥补公共文化服务匮乏与滞后方面的强大作用。
【案例】文化共享让我们的文化需求得以满足,让传统文化焕发活力,让文化传承香火绵延【分析总结】。
因此我们要坚定共享,坚定文化自豪自信,走自己的民族道路【引申提高】。
题干点睛法,顾名思义就是要从题干出发,看看命题人给了哪些信息。
第一步,我们要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果关键词只有一个,那么我们能确定作文的立意核心就是这个关键词,如果关键词有很多,那么第二步,我们要确定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接下来以下面两道考题为例,一起练习下题干点睛法吧。
例1:“给定资料5”结尾写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应该而且可以互补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
”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通过审题,我们看到题干中出现的关键词:城市文明乡村文明;人造文明自然文明;应该而且可以互补理想生活状态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题干中类比了两组文明,我们知道城市中到处有“人造”的力量,人造文明其实是现代文明中城市文明的一种体现,同理自然文明也是乡村文明的一种体现,那么他么其实是包含的关系,我们不知道是写大的还是小的,但是我们能得出他们的关系是互补的。
接下来再看后半句,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呢?题干中表达的是在城乡之间自由的游走,什么是在城乡之间自由的游走呢?就是我既可以到城市去,也可以随意到乡村去,通过这种游走能实现理想的生活状态。
那通过审题我们可以得出:1、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是互补的(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是互补的)2、理想生活状态是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例2:“给定资料5”提到“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请深入思考这句话,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通过审题,我们看到题干中出现的关键词:时代的大潮;尽到力量;做好事情首先题干中说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往前走的话本身其实代表的是一种进步,那怎么才能进步呢?跟着时代的大潮也就指明了我们进步的方向,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接下来说尽到我所有的力量,也就是我们要竭尽全力做好事情,那具体要做好什么事情呢?或者换言之,我们要顺应时代做好什么事?这个事情其实我们目前从题干中是分析不出来的,那就需要我们回到材料中进行分析。
因此整体分析题干我们能得出题干表达的是:1、跟着时代的大潮2、竭尽全力3、做好事情以上就是申论作文立意找寻之题干点睛法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对申论作文立意的找寻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也相信大家通过多练习一定会有进步,也祝愿每位考生: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在申论考试中,作文的写作也是一个比较难攻克的难关,在作文的部分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凤头、豹尾和猪肚。
因此很多考生会觉得在一篇作文当中只有开头和结尾比较重要,但是今天在这里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分论点论证的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论证的部分其实能够看出一个考生对于每一个分论点理解的高度与深度,但是这往往也是难写的一部分,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如何运用理证书写一个不错的论据部分。
一、理证法的含义1.运用理论政策、名言俗语、原理效应等论据对分论点进行论证。
2.来源:(1)渠道—给定材料与自身储备。
(2)内容:理论政策、名言俗语、原理效应。
3.理证法的方法:(1)影响分析法 (2)原因分析法 (3)政策分析法 (4)名言分析法 (5)原理效应分析法二、影响分析法的具体介绍具体公式:分论点+概括现象+分析影响+做出结论,在这个公式当中难点无非就是影响该如何分析,其中分析影响可以采用的维度有两个,一个是主体分析法,一个是领域分析法。
1、主体分析:(1)个人:比如说降低了公民的幸福指数/获得感、利于/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政府:政府形象、公信力,比如说利于/不利于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提升/降低政府公信力。
(3)企业:利于/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梳理企业形象等等。
(4)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培养公民道德等等。
(5)家庭、社会组织、学校等等。
2、领域分析:(1)政治:公信力、执政能力、国家形象。
(2)经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当地发展,增加就业渠道、带动就业。
(3)文化: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
(4)社会: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5)生态:美丽中国。
3、举例展示:解决养老难的意义:(1)家庭: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促进家庭和睦。
(2)个人:老年人自身精神与健康得到保障,老年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3)社会:提高养老机构的收入,带来更加稳定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市民良好的社会公德。
(4)文化:弘扬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
(5)经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难问题,提升当地经济竞争力。
俗话说:得申论者得公考,得“作文”者得申论。
话语虽过于绝对,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申发论述题型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在大量的公考实践中发现很多学子仍然以写“作文”的心态来操作公考中的“申发论述”题型,学员往往觉得自己写的酣畅淋漓,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最终陷入到束手无策、不知所措的迷茫和深度的自我怀疑之中。
其实,写好申发论述,需要我们正确认识这种题型,明确写作目的,方能提升质量、事倍功半!申发论述是公务员选拔测试中的高频题型。
公务员考试是一种择优竞争的模式,需要我们通过一篇文章向考官展示个人优势和与岗位的高度匹配。
比如:【示例一】创建良好环境,彰显城市外在美,打造高颜值的美丽城市。
坑坑洼洼的道路,颠簸的不仅是车辆,还有人民群众的心;“城市牛皮鲜”五花八门、五颜六色,将城市打扮成“大花脸”,让美丽城市“颜面尽失”;以“脏乱差”冠名的“住宅小区”,要的不是“涂脂抹粉”的面子工程,而是由内而外彻底整治,重塑美丽颜值。
外在形象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的窗口,也是人们体验舒适生活所必须的。
因此,打造宜居城市,还需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的“面子”,让城市看起来更养眼、更精美,更具“外在美”。
通过以上分论段的写作,我们可以看出考生的哪些特色亮点呢?从行文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公考学子的文字功底比较扎实: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且热点论据使用顺手拈来,能够将观察到的现象用简短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进而对论点起到较为充分地论证。
【示例二】环境美,形象佳,让宜居城市“颜值在线”。
守着六分太湖水,做足十分太湖美的苏州,投入100多亿元进行太湖的基础之力,让太湖水质达到III类标准,连多年未见的天鹅,也来太湖栖息筑巢。
反观其他城市,道路的日渐拥堵,垃圾的围城遍地,拉链路断头路处处皆有,环境破坏的代价,便是难见碧水澄澈,难见碧空如洗,甚至网友们还争论是北京的雾霾更“醇厚”,还是西安的雾霾更“醉人”,而这都是城市建设的“后遗症”。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虽然客观上是城市化带来的“阵痛”,但更多的是合理性布局的缺位,主人翁意识的缺失。
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谋篇布局,为城市宜居担起“主人翁”的责任,重塑城市建设的形象。
我们再展示一下相同的论点,另外一位考生的申发论述。
从上述示例二中的分论段,我们能够感受到该学子的文字功底相比而言更胜一筹。
除了满足申发论述中常见的“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的基本要求外,还能感受到其积极正面、严肃活泼的个性;“肥而不腻”的文采、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学识。
有俏皮和调侃,有深思和高度,有逻辑和条理,有情怀和视野。
管中窥豹,见文如面。
相较之下,示例二的申发论述已经拔得了头筹。
学习要有对比。
一方面自我对比,自我较劲。
我们要在不断的申论论述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执行能力去补短板,进而实现个人的提升;另一方面要与竞争对手较劲。
择优竞争中,我们要有竞争意识。
见得高山方知山外有山,见得高人方知人外有人。
向同窗学习,向范文学习,向新闻理论热点学习,向每一次实践学习,我们就肯定能够走出属于自我的时间和空间,走出一份阅历和沉淀,走出属于自我的申发论述“绝对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