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及单穴治疗学
董氏奇穴入门+针灸取穴诀窍

董氏奇穴入门+针灸取穴诀窍展开全文董氏奇穴入门董氏奇穴,以其穴位精当而疗效伟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朋友熟悉和运用。
但初接触董氏奇穴的人朋友,不免感觉穴位太过繁多,而穴位名称又不似传统经穴那么容易记忆,有种不知从何处入手的感觉。
现在告诉朋友们一个学习董氏奇穴的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那就是从“董氏五行穴”入手,在经络运行体会里,只提了下五行,现在本人不揣简陋,结合实地经络运行体会,把上五行的位置予以确认公布,期望能给朋友们一个便捷的学习董氏奇穴的入门方式,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道指正。
鬼医智玄-邝统华一、董氏五行穴——下五行1、上三黄(明黄、天黄、其黄简称上三黄)------肝位置:明黄穴:大腿内侧面之正中央处天黄穴:明黄穴直上三寸其黄穴:明黄穴直下三寸注:上三黄以明黄穴为取穴标记主治:肝癌、肝硬化、各种肝炎、肝机能异常、脊椎长软骨压迫神经、椎间盘突出症(特效)、脊椎骨膜炎(骨刺)、中风半身不遂、,血癌(白血球过多)、再生不良性贫血、肝机能不足引起之疲劳、胆汁分泌不足引起之消化不良、胀气、癫痫(特效)、手足舞蹈、昏迷咽语、高低血压。
鬼医智玄-邝统华2、关山天(通关穴、通山穴、通天穴三者简称关山天)------心位置:通关穴:大腿正中线膝盖上缘正中直上五寸骨上通山穴:通关穴直上二寸通天穴:通山穴直上二寸双侧共六针,姆次指张开为七寸通关,通山,通天为治疗心脏疾病最重要穴,对于全身血液循环有立即见效之功,鬼医智玄-邝统华主治;心脏病、心口痛、心两侧痛、心肌梗塞、头晕、心悸、胃病、脑贫血、心律不整、腿风湿无力、下肢浮肿、膝盖痛、重性胃病及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姙娠呕吐(特效)3、足三重穴(足一重二重三重简称足三重穴)-------脾位置:一重穴:足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二重穴:一重穴直上二寸三重穴:二重穴直上二寸主治:脑(癌)瘤、脑性麻痹、脑膜炎、脑震荡昏迷、甲状腺肿大、扁桃腺炎、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乳瘤、乳房小叶增生、食道癌、舌下腺癌、脾脏肿大、腹膜炎4、驷马穴(驷马上穴,驷马中穴,驷马下穴简称驷马穴)-------肺位置:驷马下穴: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七寸五分驷马中穴:驷马下穴直上二寸驷马上穴:驷马中穴直上二寸注:五分手小指宽度主治:肺结核、肋骨痛、肋膜炎、肺弱、肺病、肺癌、肺部纤维化、胸背痛、胸部撞击之内伤、挫伤、哮喘、肺机能不足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鼻炎、耳聋、耳鸣、耳炎、颜面神经麻痹、眼角膜炎、牛皮癣、各种皮肤病(特效)、青春痘5、下三皇(天皇穴,人皇穴,地皇穴简称下三皇)-----肾位置:天皇穴:阴陵泉下一寸人皇穴:内踝骨尖直上三寸五分(三阴交直上五分处)地皇穴:人皇穴直上四寸天皇,地皇,人皇三穴合称下三皇.有时将天皇副穴,地皇,人皇三穴亦称下三皇功效更大,鬼医智玄-邝统华天皇副穴又称(肾关穴):阴陵泉下二寸五分(天皇穴下一寸半)主治:淋病、阳萎、遗精、滑精、小便出血(血尿)、膀胱炎、肾盂炎、肾萎缩肾功能代谢(洗肾)、腰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痛风、糖尿病、肾亏之腰痛、背痛、眼球歪斜、散光、妇女美容要穴肾关主治:胃酸过多、倒食证(反胃)。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2018-10-27 21:53:53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
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
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
補腎深二寸。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木二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木一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董氏奇穴及单穴治疗学1

董氏奇穴及單穴治療學1頭痛:木火加肺心穴; 婦科; 富頂; 後枝; 火主(心臟病引起); 天皇; 火散; 針靈骨立可緩解; 五嶺點刺眉稜骨痛:二角明; 花骨一; 腎關; 公孫; 崑崙前額痛:二角明加中白; 火菊加火連; 水相加中白; 五虎四; 公孫、內庭、陷谷後頭痛:指三重; 火菊加火連; 水相加正筋、正宗; 束骨; 沖宵點刺偏頭痛:指三重; 婦科; 六完; 三重(特效);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加側下三里加腎關4至5次即愈; 九里; 三泉; 次白加木斗; 足解穴加耳背點刺頭頂痛:火主; 門金; 沖宵點刺鼻骨痛:二角明; 花骨一太陽穴痛:門金頭痛在耳上及耳後:足臨泣顱內痛:束骨、湧泉全頭痛:列缺透太淵; 腎關; 側三里、側下三里頭上怕風:靈骨、大白頭暈眼花:中間; 指四馬; 火腑海穴; 四花上; 三通(針對腦貧血)頭暈腦脹:靈骨; 富頂; 後枝; 支通; 落通; 火菊; 火散頭暈耳鳴因心經引起者:前谷、後谿腦神經不清:正會、鎮靜、三重點刺失眠:指針按壓雙風池穴; 大陵透外關(100%有效); 百勞(大椎上二寸旁開一寸)目眩頭疼:灸腦空血壓高;富頂; 後枝; 上曲; 下曲; 支通; 落通; 五嶺點刺加火硬血壓高引起之頭暈眼昏、心跳、心衰:火連血壓高肝陽亢進、中風後神志不清:火連血管硬化:後枝; 肩中; 地宗; 支通; 落通; 火菊; 四花中副瞼面神經麻痹:指三重; 靈骨; 富頂加後枝;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側下三里再加風市然後三重點刺; 四馬(面部神經緊張); 上中下三泉; 地機、漏谷、三陰交面癢:迎香風水頭面腫:水溝下頷痛、口不能張:合谷、解谿; 火硬顴骨痛:三重(點刺); 側下三里唇痛、白口症:上下唇頸骨正中央脹痛:沖宵點刺頸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門頸脖痛:肺心穴; 上白; 富頂加後枝; 火菊; 三皇; 四肢穴; 九里脖子不能左右:後谿脖子不能前後:束骨脖子扭轉不靈:火菊; 正筋、正宗; 重子、重仙; 內關; 絕骨脖子扭傷:液門深針發音無力:背面穴喉嚨生瘡、喉炎、扁桃腺炎:足千金、足五金; 外三關咽喉炎:曲陵點刺; 分金加鎮金咽喉腫痛:火主加曲池; 通腎、通胃、通背; 三重點刺; 足千金點刺喉瘤:通腎、通胃、通背魚刺鯁喉:手五金; 手千金; 三重(特效); 足千金足五金(特效)慢性喉炎覺喉中癢而欲咳者:靈骨大白加手心喘咳點食道癌:三重甲狀腺腫大:三重加三通(往外或內外長者); 三反(往內長); 四馬(眼突出); 三重點刺再針側三里、側下三里瘰癘:三重、六完(均取患側); 翳風; 間使; 外關眼角痛:大間、小間; 海豹; 火散; 花骨一眼角發紅:上白; 花骨一; 四馬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黃; 花骨一眼癢:上白; 火硬點刺眼花:火腑海; 火散眼昏:火菊眼散光:腎關; 中白眼球歪斜:腎關加下三皇眼發乾:木穴; 明黃; 光明眼跳:側三里、側下三里; 腎關; 風市、光明眼皮不能開:太谿、水泉眼生雲翳:臨泣流淚:木穴火眼痛:腕順一二青光眼:腎關加光明加行間白內障:水相加腎關加人皇; 四花中; 光明視神經萎縮:上下巨虛、條口針眼:靈骨左右交剌一二次即愈角膜炎:耳尖點刺; 肝俞點刺,加針上白穴效果更佳; 五嶺點刺; 四馬近視、色盲:可試用眼黃耳鳴:指四馬;靈骨(肺經虛者); 火硬; 火完; 花骨一耳聾:靈骨; 花骨一; 四馬; 三泉; 三重點刺再四馬; 總樞耳中神經痛:木斗、木留(特效)耳痛:三重;四花外點刺出血中耳炎:指四馬; 外三關; 外踝四周散刺出血美尼爾:六完; 上三黃加正會(留針二小時特效)鼻衄:腕順二穴; 肩中; 搏球; 左尺澤由上往下扎(特效)鼻塞:火硬; 肩中(特效); 門金; 側三里(一針即通); 上星、通天、臨泣鼻骨痛:火菊、陰陵泉牙痛:浮、外間;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加側下三里加靈骨牙疳:承漿胃火牙痛:土興二穴口干:指腎胸痛:婦科胸下心側痛:上白胸部打傷(打傷中氣呼吸困難):靈骨、大白; 四馬胸部發悶:小間、中間; 火陵、火山; 手五金、手千金; 曲陵點刺胸骨痛及腫脹:七虎胸腹側痛壓痛)四馬胸腹部任脈線上痛:水相(太谿)胸連背痛:四馬然後承山; 腎關; 上白胸膜炎:先用四花中點刺再針四馬肋膜炎(肋間神經痛):四馬; 丘墟; 指四馬; 四花中、副、外點刺; 七虎穴肋下疼痛:通關、通山(左肋); 火串肺机能不足之肋骨腫大:側三里、側下三里肺炎:重子(特效); 大白點刺肺積水:四花中(特效)肺結核:四花中外點刺再加四馬肺腫瘤:四花中肺氣腫:四花中外點刺肺癌、肺氣腫:心常加靈骨、大白(特效); 雙靈、雙喘點刺支氣管炎:小間咳嗽、氣喘:重子(小孩最有效); 大白點刺; 火腑海穴; 天地人三士配靈骨(特效); 人宗; 曲陵; 四花外強刺激; 土水穴(特效)哮喘:四花上、中; 四馬痰咯不出:重子、重仙感冒後四肢酸痛:三通任取兩穴加四肢穴感冒:木穴; 火腑海穴加分金人宗感冒流清涕:木穴心臟病:大間; 四花上; 四花里心臟衰弱:指腎; 天地人三士加靈骨心臟二尖瓣疾患:靈骨、大白心跳過速:天地人三士; 心門; 通關、通山; 四花中外點刺心肌炎:心門; 四花中上心絞痛:火包; 火膝; 四花中、副點刺; 腎關; 中間、小間、大間心怔忡:中間; 心常; 火串; 心門; 肩中; 火菊; 四花上、里; 伏兔血管硬化:四花中、副點刺強心昏迷時使用)火硬風濕性心臟病:火膝; 心常; 三通; 中渚、液門肝火旺:木穴; 木炎肝炎:木炎; 肝門; 上曲點刺; 火包; 火主肝腫大硬化:木炎; 上曲點刺再針肝門、明黃; 肝俞點刺再針上三黃肝炎之腸炎:腸門; 木斗; 木留; 三重肝弱:富頂口苦睡不著:木炎慢性黃疸:眼黃加三黃; 火枝加火全加其黃急性黃疸:眼黃加肝門面黃四肢浮腫:人宗膽病:木斗、木留膽結石:木枝膽囊炎:火枝、火全腸風下血:中白; 四花中、外點刺再針姐妹穴腸胃慢性出血:姐妹一二三腸痛:靈骨; 四花里腸炎:指五金、千金; 腸門; 門金; 四花下; 腑腸加門金; 四花外點刺; 足千金; 足五金; 通腎加通胃反胃倒食、胃酸過多:天皇; 腎關; 灸日月胃痛:浮、外間; 腸門; 火主; 門金; 花骨四; 四花上、中、下、里胃下垂:脾腫、足三里、內關、中脘,並灸神闕、氣海、關元胃炎、久年胃病:土水; 門金腹痛:指五金; 指千金; 手五金; 花骨四腹脹:靈骨加大白加土水; 背面穴; 水晶; 四花下; 腑快腹部腫瘤:外三關(特效)腹膜炎:腸門(特效)肚臍周圍及腰痛:腕順一二小腹脹:腕順一、二小腹側痛:四馬; 通天、通胃; 四花中點刺上腹部腫大易罹中風:三重(可使上腹變小並預防中風)便秘:火串頑固性便秘:其門大便脫肛:其門痔瘡出血:委中點刺加中白睪丸墜痛:大間; 承山、三陰交疝氣:大、小、中、外、浮間; 海豹; 腑快脾腫大:脾腫; 上三黃; 三重; 木斗、木留; 人宗血糖過低:上三黃加腎關脊椎骨脹痛:後椎脊柱痛:心膝; 中白脊椎脫臼:後椎加首英脊椎骨彎曲、痛、手腳痛:消濼背椎疼痛:肺心穴; 水相; 花骨三、四; 正筋、正宗; 火全; 四花外加腎關; 馬快水背痛:火散背連下腿痛:馬快水(特效)背脊畸形:上三黃下針即見效背痛、闊背肌痛、膏肓痛:指腎; 重子、重仙; 腕順一、二或腎關(由腎虧引起者); 天地人三士; 九里; 搏球腰椎強不能彎曲:靈骨加叉一腰脊痛:腕順一、二; 下三皇腰痛:靈骨; 後椎、首英(若他法全無效時此法可收奇功); 水愈; 水曲; 花骨三、四腰酸:火腑海穴; 支通、落通; 火散; 搏球; 腎關腎臟病之腰痛、腰酸:中白; 腕順一、二; 水相腎臟病之背痛:中白腎虧:地士; 搏球加四花中腎募穴京門穴處痛:二角明腎結石:水愈; 馬金水腎臟炎:後椎加首英; 水愈點刺(特效); 水相; 下三皇; 通腎、通胃、通背; 馬金水加馬快水; 腕順一、二膀胱結石、膀胱炎:馬快水蛋白尿:下三皇; 通腎、通胃、通背閃腰岔氣:二角明; 馬金水髂骨後上脊兩側痛:肺心穴; 腕順一、二膀胱經外髂骨痛:中白第一、二胸椎兩側筋緊:天皇尾底骨尖端痛:心門; 後會肩不舉:三叉配火膝; 中渚45肩臂不舉(屬心者):火膝肩臂痛:天地人三士; 外三關; 重子、重仙; 通腎、通胃、通背(特效)肩關節痛:靈骨、大白、上白; 三重肩關節扭傷:陽陵、腎關; 陽明經加合谷; 少陽經加中渚; 太陽經加後谿肩痛:腎關; 七虎; 肩中肩峰痛(發脹):通腎、通胃、通背; 九里側、下三里肩冷:四花外強刺激肩胛骨痛:心膝; 外三關; 重子、重仙肩胛骨下端痛:腕順一、二肩胛岡以上痛(不分經):人宗特效、肩後側痛:六完加四馬肩背外側痛:中瀆、風市肩背痛(膀胱經第二行外側):足千金、足五金; 馬金水、馬快水鎖骨炎:七虎缺盆上下痛:木留兩手拘攣:瀉尺澤; 針腎關、大陵手麻:手三里; 腎關、光明; 雙鳳; 木斗、木留; 公孫手痛:人宗; 火主手三里附近麻痛:四肢穴加天皇手不能握物:重子、重仙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三士; 花骨二手臂不舉:內通關、內通山、內通天手上臂痛:四花副點刺; 外三關; 上曲手下臂痛:火串手戰振:中渚; 通天、承光、五處; 百會、後頂手抽筋:火陵; 火山肘關節炎:曲陵點刺肘以下至腕之手臂外側痛:上三黃(特效)肘關節痛:靈骨特效; 風市; 四花中點刺手腕手臂痛:水愈點刺; 三重; 九里中手腕撓側扭傷:上白患側; 四馬手腕無力:水曲(特效)手腕痛:臨泣、地五會、俠谿(倒馬或點刺)腕關節痛:側三里、側下三里; 瀉尺澤; 陽陵泉鞬鞘炎:五虎一特效指關節痛:五虎一; 人士手指拘攣不伸:重子、重仙再瀉尺澤; 姐妹一、二、三手指無力:花骨二手指麻木:五虎一、二; 火菊; 九里; 對側門金、束骨再針大間; 腎關、光明特效拇指及魚際無力:腎關; 風市拇指痛:中白加下白; 海豹; 膽穴食指痛:四花中(同側)中指痛:內關、外關中指麻:通關、通山中指無名指不能彎曲:木留坐骨神經痛:上白; 火腑海穴; 手五金; 手千金; 靈骨大白; 鼻翼坐骨神經痛(肝經機能不足):上三黃坐骨神經痛(心經機能不足):天府、俠白; 通里; 大陵、內關、間使坐骨神經痛(肺經機能不足):靈、大; 火陵; 上曲、下曲; 溫溜、下廉; 肩貞、臑俞坐骨神經痛(腎經機能不足):中白; 腕順一、二; 腎關坐骨神經痛(太陽經走向):花骨三、四坐骨神經痛(少陽經走向):上白; 中白; 火陵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壓迫):四花副下加腑腸穴; 上三黃四肢痛:四肢穴腿肌痙攣:搏球腳碰傷或委中外側筋緊不能屈伸:靈骨加尺澤腳酸:火腑海穴; 水愈; 背面穴點刺; 水金、水通; 七里、九里腳掌不能攣曲:腕順一、二腳無力:上白; 腎關膝蓋痛:大、小、中間; 心膝; 火膝; 膽穴; 五虎四、五加肩中; 重仙; 土水; 火硬點刺; 三金點刺; 三重點刺; 行間; 通關膝無力(初期一時性):心膝膝內側痛:心門膝扭傷:肩中; 重子; 陽陵曲泉穴痛:心膝; 脾腫小腿肚脹痛及曲泉穴一帶筋緊:木火小腿脹痛:肺心穴; 手五金、手千金; 雲白加肩中; 李白; 次白; 上曲; 精枝點刺(特效)下肢無力:肩中加上曲、雲白或加下曲、李白; 三通; 正會一切下肢痛:靈骨加大白加中白足三里至足外踝痛或麻: 中白加下白踝關節扭傷(膽經部份):上白(雙側); 四馬特效外踝痛:膽穴;五虎四、五加小節; 上白加二間; 中白(腎經); 雲白加上白內外踝痛:五虎四、五; 中白、下白足跟痛:肺心穴; 五虎四、五; 火全; 靈骨; 大陵前三分; 承山足跟腱痛:膽穴足趾麻痛:五虎二、三足背麻痛:五虎三、四足冷:四花外輕刺激足心熱:湧泉; 然谷膝蓋冷痛:針單側通天、通山; 肩中腿冷痛:雙鳳點刺再針通天、通胃趾麻:下三皇腿麻:四馬; 肩中腿彎痛:後谿; 瀉尺澤腿軟無力兼心跳:肩中; 通天(特效); 木枝腳抽筋:正筋; 次白大腿痛:叉三特效; 金林點刺(特效)大腿痛:心門(內側腹股溝疼); 液門(前側); 懸鐘(外側)大腿背肌拉傷:後谿; 腕骨; 陽陵; 風市子宮瘤:鳳凰巢加婦科;重子加重仙; 火硬; 火主; 水晶; 姐妹一、二、三子宮炎:鳳凰巢加婦科; 木婦; 火硬; 火主; 水晶子宮不正:鳳凰巢加婦科卵巢炎:重子加重仙輸卵管不通:木婦; 鳳凰巢加婦科婦科產後風:水相妊娠嘔吐: 通腎、通背、通胃(雙足取穴特效)月經不調:鳳凰巢加婦科; 靈骨; 其門; 木婦; 上三黃; 姐妹一、二、三經痛:靈骨; 木婦; 三泉赤白帶下:鳳凰巢加婦科; 其門; 天宗(特效); 雲門; 木婦(特效); 姐妹一、二、三;通腎、通背、通胃難產:靈骨; 火包; 火主胎衣不下:火包; 火硬回乳:指四馬乳癌:外三關乳腫大:指三重乳房硬塊:指三重(二十次左右可消)陰道癢:天宗; 雲白陰道炎:雲白; 海豹陰門發腫:鳳凰巢女人性冷感:其門尿道痛(非細菌性):火主; 靈骨尿道炎:浮間、外間; 六快尿道結石:馬快水加六快加七快小便不通:火硬點刺; 下三皇; 肩中、雲白、下曲小便出血:下三皇; 湧泉; 復溜; 水分; 陰陵泉小便過多:鳳凰巢陰莖痛:六快尿意頻數:海豹; 木婦(特效); 馬快水; 腎關; 陰陵泉淋濁:通腎、通胃、通背; 馬快水; 列缺遺尿:少府; 陰陵泉灰指甲:水愈附近點刺皮膚病:指四馬; 木穴; 後枝; 四馬牛皮癬:四馬頸項皮膚病:肩中鵝掌風:木穴顏面黑斑:指四馬癮疹、痂疥:陽谿外感風邪之皮膚騷癢:木穴小兒夜哭:膽穴小兒驚風:血海睡中咬牙:四花下(特效)脂肪瘤:明黃特效; 外三關失眠:下三皇,鎮靜; 液門; 按壓風池; 大陵透外關; 百勞精神緊張引起之失眠:上三黃高血壓:五嶺點刺; 委中點刺; 四花中外點刺驅風:指三重暴瘖:失音舌根大而語言不清:失音舌強言語困難:三重加木留;肩中加商丘肌肉萎縮:指三重; 水曲難產:火包痞塊:三重發寒熱:木穴陽症起死回生:地宗腦部各種病變:上瘤腦瘤腦膜炎:火散加火菊加火連(單腳); 上瘤; 三重; 州崙腦骨脹大、腦積水:正筋、正宗、正士配上瘤腦震盪後遺症之頭痛:三重; 十二井點刺(急性時); 委中及沖霄點刺;然谷點刺上瘤、正筋、正宗強刺激; 曲池、束骨、風池(頭暈欲嘔) 各種腫瘤:外三關和三重交替使用帕金森:上三黃加百會加鎮靜加腎關; 腎關加復溜加明黃; 可試中渚舞蹈病:上三黃嘔吐:心門神經性嘔吐:三通全身關節痛神經痛:水曲全身麻木屬氣血不通者:木留(特效)全身疲勞:背面穴點刺; 落通全身痛無法制止:鼻翼全身之骨痛酸麻:列缺透太淵; 魚際透勞宮半身不遂:木火; 靈骨加大白; 肩中; 上曲; 下曲; 六完加三重; 四馬; 九里半身麻痹:肩中; 天宗; 雲白; 上曲; 下曲; 上曲、雲白、肩中; 下曲、李白、肩中; 木斗、木留遊走性疼痛:上三黃; 中九里消化不良:脾腫穴加通關、通山、通天(特效); 木斗、木留乾霍亂:心門霍亂轉筋:搏球加四花上、四花里; 陽陵泉; 太沖疲勞:富頂; 支通; 落通; 木留、木斗外傷流血不止:火包點刺; 六完止血:花骨四口內生瘤:四花上、四花中點刺性病:上、下唇陽痿性能力不夠:下三皇遺精滑精:下三皇; 大赫; 曲泉美容要穴:下三皇骨頭腫大:復原穴; 中白; 火硬; 消骨穴四肢骨腫:腕順一、二; 水曲; 水相扎針數日後麻覺末除者:木留白血病:木留丹毒:心門(特效); 四縫點刺抽筋:曲陵狐臭:天宗; 李白減肥:水曲小兒睡中咬牙:三重; 四花下鼠谿骨上三四寸之小腹生瘡:下頷痛張口不靈:火硬特大號青春痘:腑腸加外三關癲癇:通關、通山、通天取兩穴加上三黃(久扎必好); 火枝加火全加土水(一個月斷根); 肺俞、厥陰俞點刺牙齦出血:上三黃雞胸:金前上、下穴關節剛扭傷:瀉尺澤急出針再扎對側承山(久留針); 解穴氣虛氣滯所致之各種疼痛:鼻翼西藥中毒面呈黑色:解穴藥物過敏:內關或大椎或命門灸痿症:正會加後會加三通; 正會加下三皇加腎關加足三里加陽陵泉加肩中一切氣逆(肺氣、腹脹、胸脹、腎不納氣):水金、水通呃逆:水金、水通; 湧泉; 中魁; 間使腰圍大由於脹氣者:水金、水通加靈骨、大白膽絞痛:太沖尿石所致絞痛:太谿; 精靈注射後臀部疼痛:陽陵泉耳鳴:下都過敏性鼻炎:印堂胃腸性感冒:胸背部反應點燈心草點治急性黃疸型肝炎:足三里、合谷、三陰交,或三陰交下一寸半; 中封急性細菌性痢疾:陰陵泉、外陵,高熱者配內關支氣管哮喘:四縫肺結核咯血:孔最; 尺澤胃痙攣:勞宮; 承山胃脘痛:跟腱胃炎胃潰瘍急慢性胃炎:印堂急性泄瀉:申脈(灸); 天樞、內關、三陰交(補)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內關透間使; 下都; 攢竹; 魚腰心動過緩:通里心律失常:中渚高血壓:先灸足三里再灸絕骨腓腸肌痙攣:承山; 合陽手足抽搐:曲澤或大陵腦血栓形成:尺澤憶病性失語:人中針後令病人發啊音; 內關; 湧泉咽感異常:勞宮下一寸(梅核點)多汗症:合谷、後谿、復溜一氧化碳中毒:湧泉、人中原發性痛經:合陽、承山宮寒經痛:至陰、承山回乳:光明、足臨泣急性乳腺炎:肩井; 內關、太沖、梁丘夜遊症:四縫百日咳:少商、商陽; 四縫小兒遺尿:箕門; 尿控(手掌面小指第一節橫紋中點)頸部軟組織扭傷:下都; 液門透中渚肩周炎:中平穴急性腰扭傷:上都紅斑性肢痛(肢端血管舒縮調節障礙):三陰交、崑崙咳引尻痛:魚際腎陽虛足底痛:百會足跟骨刺足跟痛:大陵; 風池; 靈骨; 下照海(照海穴下一寸半) 瘰癘:手三里加足三里; 中府急性睪丸炎:灸陽池痔瘡:二白小兒厭食:承漿膽道蛔虫症:迎香或至陽眉稜骨痛:崑崙血脂過高:豐隆; 足三里; 內關尿失禁:雙側足運感區; 秩邊; 水溝遺尿:針刺雙太谿再針雙太谿上三寸處,得氣後朝三陰交方向刺膽道疾病:指壓天宗穴並可作為診斷上瞼下垂:血海、魚腰神經性皮炎:通里蛇咬傷:灸中泉穴(陽谿穴與陽池穴之間凹陷處)少腹疼痛腸痙攣:三陰交頭面浮腫:解谿流行性腮腺炎:照海點刺特效嗜睡:神門; 申脈; 照海; 通里加大鍾橫行症:後谿笑症:少沖乳廱:內關沿皮刺留針一至三小時活血明目:灸大小骨空金針梅花詩鈔(上下交征法)腕骨三里:腰連腿痛後谿環跳:腰連腿痛神門太沖:痴呆少海陰市:心痛手顫支正飛揚:頭目眩暈內關太沖:舌裂出血內關照海:胎衣不下,腹中積塊通里大鍾:倦言嗜臥勞宮湧泉:癲癇陽谷俠谿:頷腫口噤經渠大都:發熱汗不出通里解谿:頭風發作,心煩面赤魚際太谿:氣亂於肺,俯仰喘喝。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董氏奇穴为董师景昌绍衍祖学狭心症,研究发展,自成一派之。
一家之学,其效果与境界较之“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绞痛治疗,若能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奇穴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位置相同,然用法与治效完全不同,董师有独特创见者,概从董氏命名,并加以对比说明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的治疗,以资区辨。
至于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术、应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录,再分项说明,“解剖”部分与实际之神经解剖颇有出入,原书之意义系指该穴作用之部位及脏腑而言。
本文不做删补,读者可就该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参考。
其它“手术、主治、取穴、应用”等有必要特别补充者,均详加叙述心绞痛治疗,无特殊作用或应用机会较少者,则暂且从简。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变异性心绞痛,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心绞痛的症状,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心绞痛治疗,仪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斯望之治效。
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心绞痛的原因,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心绞痛的原因,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拟。
董氏奇穴治疗学

董氏奇穴治疗学一)小儿夜哭(胆虚所引起)1、针木黄穴,特效。
2、针上三黄穴,有效。
3、胆穴穴点刺放血。
(二)小儿惊风1、十宣穴点刺放血2、十八星穴点刺放血3、印堂穴点刺放血。
(三)小儿流口水1、止涎五穴。
(四)小儿肺炎1、针中间穴、大间穴、小间穴、侧间穴。
2、重子穴、重仙穴(五)小儿气喘1、针大间穴、小间穴、侧间穴。
2、大白穴点刺放血。
(六)小儿疳积、食多而瘦1、先在双灵一穴、双灵二穴点刺放血,再针大间穴、小间穴、侧间穴。
2、四缝穴点刺放血3、肝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身柱穴点刺放血。
(七)小儿麻痹1、针肩中穴,配李白穴、上曲穴,特效。
2、神肩穴,配云白穴、下曲穴、建中穴,有效。
3、针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
(八)小儿高烧1、若季胁部见红点成对出现,即在红点上放血。
(九)小儿高烧导致角弓反张、热痉挛1、十宣穴放血、十井穴放血,配合背部刮痧(十)小儿呕吐发高烧(轮状病毒感染、肠胃型感冒)1、总枢穴点刺放血(十八星穴)。
(十一)小儿重舌1、少泽穴、少冲穴、隐白穴点刺放血。
(十二)小儿痄腮(腮腺炎、耳下腺炎)1、少商穴、关冲穴点刺放血。
(十三)小儿痘疮1、委中穴、曲泽穴点刺放血2、耳背穴点刺放血。
第二十五章内分泌疾病(一)糖尿病1、下三皇治糖尿病,特效2、下三皇穴,配通肾穴、通胃穴,效果卓著。
3、针水金穴、水通穴,有效。
4、针上三黄穴,配下三皇穴,特效。
5、分枝穴,配上三黄穴、下三皇穴及灸肾关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长期治疗。
6、针涌泉穴、下三皇穴(针尖需向内斜刺),口渴加针通肾穴。
7、养老穴,配通肾穴、通胃穴、下三皇穴,特效(二)血糖过低1、针神耳上穴、肾关穴及上三黄穴。
(三)甲状腺肿1、针三重穴,配通关穴,有效。
2、针外三关穴,效佳。
3、三重穴点刺放血4、耳后静脉点刺放血5、喉蛾九穴点刺放血。
(四)甲状腺机进亢进1、针三重穴,配通关穴,有效。
2、喉蛾九穴放血。
3、针外三关穴。
4、针三重穴、驷马穴、通关穴,通山穴。
董氏奇穴-精品文档

《董氏奇穴》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董氏奇穴简介•董氏奇穴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董氏奇穴治疗•董氏奇穴的实践与体验•董氏奇穴的学习与应用目录01董氏奇穴简介《董氏奇穴》源自中国*,其原始典籍《董氏针经》是针灸学中的重要经典,但已失传。
源自失传的《董氏针经》董景昌先生是《董氏奇穴》的传承者,他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传授其针刺技术,并形成了独特的针灸学派。
董景昌先生所传起源和历史1特点和优势23主要分布在四肢和头面部的经外奇穴,与十四经脉穴位不同,具有独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穴位分布特点具有显著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如治疗范围广泛,对多种疑难杂症有显著疗效,且操作简便易学。
疗效优势遵循“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原则,注重针刺手法和刺激量的掌握,安全性较高。
安全性高应用范围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神经系统疾病、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等。
疗效特点具有起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
同时,董氏奇穴还注重预防保健,提倡“治未病”的理念。
应用范围和疗效02董氏奇穴的基本理论强调脏腑功能董氏奇穴认为脏腑功能与体表穴位有密切关系,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胃为例董氏奇穴重视胃的功能,认为“养正祛邪,首在足阳明胃经”,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增强脏腑功能,治疗多种疾病。
脏腑理论董氏奇穴认为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重视经络董氏奇穴重视心包经的作用,认为心包经具有调节情志、平衡阴阳的功能,通过刺激心包经的穴位,可以治疗情志疾病和心肺疾病。
以心包经为例经络理论对应取穴董氏奇穴的取穴方法不是按照固定的穴位位置进行取穴,而是根据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不同因素进行取穴,强调“对应取穴”。
以头痛为例头痛患者可以取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杼、风门、肺俞等穴位,也可以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丰隆等穴位,以调和气血、通络止痛。
董氏奇穴治疗学 一

董氏奇穴治疗学一第一章脑神经内外科、颜面神经疾 (一)头痛1、血虚头痛: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心灵三穴,配通关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2、气血两虚、身体赢弱之头痛:针神耳上穴、外耳穴,特效。
3、神经衰弱之头痛:针正会穴、前会穴、镇静穴,效果佳。
4、脑部疾病所引起之头痛:(1)针火菊穴、火散穴,有效。
(2)针土顶穴、水顶穴,有卓效。
(3)针正筋穴,正宗穴,有奇效。
(4)针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效果卓著。
5、高血压之头痛:针三圣穴特效。
6、发高烧头痛:在五岭穴点刺出血,再针重魁穴,有卓效。
7、肾亏头痛:针通肾穴配水通穴、水金穴,有卓效。
8、头顶痛:针正筋穴、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有奇效。
9、舒张压过高头痛:在十八星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0、心脏病头痛:先点刺镇静穴、再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特效11、久年头痛、习惯性头痛、脑神经衰弱头痛:在三重穴、四花穴、火羚穴、火通穴、金羚穴、金通穴、木通穴、木羚穴、上溪穴、下溪穴、内溪穴、水溪穴、外溪穴、水溪穴、解溪穴点刺出血,特效。
12、久年头痛、高血压头痛:在上俞、下俞穴、双奇穴、委中穴、三灵穴、三权穴、三弼穴、正阳一、正阳二、正阳三穴、火山穴、木棱穴、木陵穴、水生穴、火灵穴、火陵穴点刺出血,有奇效。
13、重感冒头痛:在金口穴、金北穴、金曲穴、金斗穴、火球穴、金吉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4、脏腑引起之头痛:可针火主穴、火硬穴配灵骨穴、大白穴。
或针水曲穴、门金穴、火主穴。
15、外感引起之头痛:在总枢穴、耳上穴、耳中穴、耳下穴放血、针神耳穴配灵骨穴。
16、临时性头痛:针四腑一穴、四腑二穴,配合上星穴放血或五岭穴放血。
17、感冒头痛:先于十八星穴放血,再针灵骨穴、大白穴。
18、头痛: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19、头痛:(1)针灵骨穴,立可缓和疼痛。
(2)背部五岭穴点刺,可立止头痛。
20、感冒头痛:三商穴点刺放血、十八星穴点刺放血21、头痛常用通用穴:灵骨穴配大白穴、神庭穴透上星穴、灵骨穴配火主穴、外耳穴、神耳上穴、神耳中穴、神耳下穴22、感冒头痛性头痛:风池穴+灵骨穴,特效23、过度疲劳性头痛:上营穴,特效24、紧张性、压力性头痛:丘墟穴+关元穴+太冲穴,特效25、气虚头痛:针灵骨穴、大白穴,有奇致(针刺深度要深,且需先针灵骨穴,再针大白穴)(二)偏头痛1、针七华穴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有效,直刺效果相同。
董氏奇穴部分病症选穴

董氏奇穴部分病症选穴第五节咽喉疾病一、喉痛(喉炎)1。
耳背青筋放血。
2.三重穴放血。
3.足千金放血。
4.土水二、三叉三治急性喉痛甚效。
5.火主穴甚效。
6.耳尖或耳背放血。
十四经效穴:少商、商阳放血。
二,鱼骨刺喉针足千金穴、足五金穴。
十四经效穴:间使。
三、梅核气1.足五金穴、足千金穴。
2.火主等穴。
十四经效穴:太冲。
四、失音1.针失音穴。
2.总枢穴点刺出血。
第五章妇儿科病第一节妇科病一、痛经1.针门金穴特效。
2.妇科穴甚效。
3.还巢穴甚效。
4.木妇穴甚效。
十四经效穴:承浆穴、内庭穴。
二,崩漏1.三叉一穴。
2.肩中穴。
十四经效穴:大敦穴、隐白穴。
三、月经不调及闭经1.还巢穴、妇科穴合用。
2.姐妹一穴、姐妹二穴、姐妹三穴。
3.灵骨穴。
四、赤白带1.还巢穴。
2。
妇科穴。
3.姐妹三穴。
4。
木妇穴。
5.云白穴、天宗穴。
6.云白穴、李白穴。
7.通肾、通背、通胃穴。
8.手解穴。
五、阴肿I.还巢穴。
2.妇科穴。
六、子宫炎(阴道炎)1.妇科穴、还巢穴。
2.云白、海豹穴。
3.火主穴、火硬穴。
七、子宫肌瘤].还巢穴、姐妹三穴。
2.重子穴、重仙穴。
3.妇科穴甚效,配还巢穴更佳。
4.内踝至三阴交之间点刺出血有效。
八、输卵管不通1、还巢穴特效。
2.配妇科穴更佳。
3.木妇穴甚佳。
九、久年不孕1.妇科穴特效。
2.还巢穴有效。
3.妇科、还巢穴左右交叉针刺应用效果最好。
十四经效穴:常用穴为中极、关元、肾俞、三阴交。
安胎:①还巢穴;②通肾、通胃、通背任取一针。
十、难产1.火包穴。
2.灵骨穴。
十四经效穴:至阴穴及三阴交。
死胎不下:水腑穴。
第二节儿科小儿夜哭:胆穴、木枝穴小儿梦惊:正会穴、镇静穴小儿气喘:大白穴小孩流口水:止涎穴第六章皮肤外科一、皮肤病1.驷马穴特效。
2.耳尖或耳背刺血特效。
二、皮肤敏感1.驷马穴特效。
2.耳尖或耳背刺血特效。
三、牛皮癣1.驷马穴特效,2.耳背泻血特效。
四、青春痘1.驷马穴特效。
2.耳背或耳尖刺血特效。
3。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原稿)一一部位1、大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左外开三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心脏病、膝盖痛、小肠气、疝气(尤其特效)、眼角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中央偏左三分是穴位。
手术:五分针,正下一分心脏分支神经;正下2~2.5分大小肠经。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2、小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左上方,距大间高二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肺分枝神经,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支气管炎、吐黄痰、胸部发闷、心跳、膝盖痛、小肠气、疝气、眼角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左上方,距大间上二分是穴位。
手术:五分针,正下一分治心脏,1~2.5分肺分支神经。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3、浮间穴部位:食指第二节中央线外开二分,去第三节指横纹三分三。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食指第二(中)节正中央外开(向大拇指)二分去第三(末)节指横纹三分四处是穴。
手术:针深1~2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4、外间穴部位:食指第二节正中线外开2分,去第三节横纹六分六。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外开2分,去第三指横纹六分六是穴。
手术:针深1~2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5、中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本节)正中央。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肺分支神经,心脏及六腑神经。
主治:心跳、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昏。
取穴: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是穴(手掌向上)。
手术:针深1~2.5分。
效用:(治疝气成方)外间、大间、小间、中间四穴同时用针,为治疗疝气之特效针,单手取穴可也。
注意:禁用两手同时取穴。
6、还巢穴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治流产、安胎。
董氏奇穴·第二篇◎治疗学

董氏奇穴·第二篇◎治疗学董氏奇穴·第二篇◎治疗学-上集3※本穴功同小腿部位之三重穴,效果稍小。
※本穴治偏头痛有显效。
【胆穴】部位:在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
【附图】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
(神经)桡神经与正中神经之分支指背侧固有神经。
(肌肉)蚓状肌,骨间肌。
(桡尺神经皮下枝、胆神经)主治:心惊、小儿夜哭。
取穴: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之中点,共二穴。
手术: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
说明及发挥:※胆穴位于阳掌中指第一节大侧、小侧中点各一穴,取穴仍采二分点法。
※胆穴除治疗小儿夜哭、心惊外,用毫针治疗膝痛亦极特效。
※本穴位于中指心经上,治膝痛极效。
透过心与胆通,尚能治胆虚之小儿夜哭及心惊。
【二角明穴】部位:在中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附图】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
(肌肉)伸指总肌。
(神经)桡、正中神经之背侧固有神经。
(桡尺交叉神经、肾神经)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一节中央线,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一穴,六分六一穴,共二穴。
手术:五分针,皮下针向外(小指方向)横刺二分。
说明及发挥:※二角明位于阳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三分点法。
※本穴治疗腰痛、闪腰岔气、眉棱骨痛、鼻骨痛(含前额痛),效果显著,针刺时向外沿皮刺。
【心膝穴】部位: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
【附图】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
(神经)桡神经与正中神经之分支指背侧固有神经。
(肌肉)蚓状肌,骨间肌。
(正中神经,心脏分支神经。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二节两侧之中央点共二穴。
手术: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
说明及发挥:※心膝穴位于阳掌中指第二节大侧、小侧之中央各一穴,取穴采二分点法。
※本穴位于中指上,治脊柱痛亦有效,治膝无力及变形性膝关节炎疗效极佳。
【肺心穴】部位: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线上。
【附图】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
董氏奇穴取穴示意图,穴位治疗方法、病症解析

董氏奇穴取穴示意图,穴位治疗方法、病症解析《三星一、二、三穴》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肝膽神經、脾之神經。
主治:兩肋痛、肋膜炎、黃疸病、肝炎、口苦、耳聾、兩腿內側筋痛、胃脹、脾臟腫大。
治療方法:刺針法三星一示意图三星一穴取穴掌面朝上,當無名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下五分處是穴。
斜刺三分。
三星二示意图三星二穴取穴掌面朝上,當無名指掌骨骨上正中央處是穴。
斜刺三分。
三星三示意图三星三穴取穴掌面朝上,當無名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上五分處是穴。
直刺二~三分。
三海一、二、三穴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腎之神經、子宮興膀胱神經。
主治:急慢性腎盂炎、膀胱炎、子宮瘤、卵巢瘤、子宮炎、卵巢炎、坐骨神經痛、腰痛、脊椎炎、腎虧陽萎、早洩、增高、項緊痛、後腦疼痛、膽汁分泌不足。
治療方法:刺針法、三海一、二、穴同時取用、三海一穴示意图三海一穴取穴手掌朝上,當小指掌骨上正中央下五分處是穴、斜刺三~八分。
三海二穴示意图三海二穴取穴手掌朝上,當小指掌骨上正中央處是穴、直刺二分~五分三海三穴示意图三海三穴取穴手掌朝上,當小指掌骨上正中央上五分處是穴、直刺二分~五分大白穴示意图大白穴取穴:手握拇指與食指間橫紋盡頭向外一寸是穴,即靈骨穴下一寸處。
手背大拇指與食指叉骨陷中,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合谷穴外一寸骨邊、劑量:三稜針刺出血解剖位置:此處為第一手背側骨間筋、有撓骨動脈、橈骨神經、肺支神經。
主治:頭痛、偏頭痛、肺癌、肺炎、肺氣腫、肺積水、坐骨神經痛、腰痛、背痛。
又治小兒氣喘、發高燒治療方法:放血法特特效主治:小兒氣喘、發高燒、肺炎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大白穴以三稜針治小兒氣喘、發高燒、肺炎(特效)。
重子穴示意图重子穴取穴:掌心向上,當大拇指掌骨與食指掌骨之間,虎口下一寸處是穴。
可與大白穴相通。
劑量:直刺一~二寸。
解剖位置:有僥骨神經、撓骨動脈、肺分支神經。
主治:背痛、胸痛、肺炎、肺癌、肺氣腫、感冒、咳嗽、氣喘、心悸、膝蓋痛、退燒、喉炎。
治療方法:刺針法特效主治:小兒疾患特效配穴:重子穴治小兒疾患以三稜針刺出血(特效)。
庄育民秘穴(董氏奇穴)治疗篇

秘穴(董氏奇穴)及新穴治疗学(庄育民編著《鍼灸别传奇穴集》)头脑疾病头痛 1.针泽田合谷(灵骨),立即可以止痛。
2.针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留针半小时,轻症二次,重症三四次,可以不发。
3.飞马(驷马)、明黄、曲陵、足千金,可作配穴,单取一穴刺针,亦能生效。
4.阳明经头痛,在厥阴俞上点刺放血亦可。
编者按:在治验上,一妇人患头痛甚剧,经刺泽田合谷(灵骨),后三里(侧三里),下针痛止。
又有一妇人患习惯性头痛有年,针明黄、六完,亦立愈。
厥阴俞在膀胱经上。
偏头痛 1.三钟、外花(三重,四花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立即止痛。
编者按: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针法与效果,同正头痛一样很好。
头晕 1.血压高的头晕,先针火硬,再在背部胸椎两侧放血,血压就降低,晕眩亦愈。
2.脑贫血的头晕,针统关、统山、统天(通关,通山,通天)。
编者按:一军人头晕,诊系血压高,在委中至承山直线上放血,再在胸椎两侧线上放血,立即不晕。
头部开刀 1.针两手外关,两完骨,通电一小时,然后动手术。
编者按:完骨是列入麻醉穴中。
脑神经不清 1.针正会上印堂(正会镇静),再在三钟穴(三重穴)放血。
脑清功效相同。
编者按:某医生在治验上,有一位五岁小儿,他只会叫一声妈妈,其他话都不会说,代针上列穴位,他什么话都能讲出来了。
脑膜炎 1.三钟(三重),用回马针法。
脑瘤 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火菊),再在三钟穴用回马针法。
脑骨肿大1.针下承筋(正筋)。
编者按:本穴治疗脑骨肿大,效果很好。
脑后右侧生瘤肿痛 1.在右侧丘墟静脉管上大放血,随即消散。
脑积水 1.针下承筋(正筋),化瘤(上瘤),有良好效果。
眼疾病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胸椎两旁放血。
再针统肾(通肾)、地皇、人皇。
编者按:在治验上对患高血压,视物模糊,在胸椎旁放血后即清爽。
一妇人患高血压视力不清,针地皇、人皇、统肾(通肾),血压下降,视物清楚。
近视 1.针中指的十奇、十绝、配上太(光明),效果很好。
董氏奇穴 一一部位

【大间穴】穴位:手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取穴:掌面向上,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清泻心火、泻肺热、利咽喉。
主治:心内膜炎、心悸、心脏性喘息、疝气、扁桃体腺炎、腹胀气、三叉神经痛、小儿气喘、疳积、肠炎。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入针一—四分。
直刺一分为心脏分支神经,直刺二—四分为肝及大小肠神经。
或以三棱针放血。
针感:局部胀痛麻电感。
应用:取对侧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说明:大间、小间、外间等都是肺气管在掌诊上的反应点,如穴上有反应点时,针之必效,此穴入心经穴位较浅。
因此,浅刺即得,又此穴亦可治气喘,但效果较定喘穴及双喘穴为差,又董公说明只可单手取穴但临床经验,双手取穴不忌。
配穴:(一)气喘本穴可配人士、地士、人士穴,有效。
(二)扁桃体腺炎可先于少商、商阳放血,再取本穴。
定位主治同大間穴,另可治支氣管炎、吐黃痰、胸部發燒。
針法與應用正下一分治心臟,二至二分半為肺。
【小间穴】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之二分半处。
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掌面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外上方,大间穴直上二分半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宣肺止咳、清肿止痛。
主治:吐黄痰、支气管喘息、胸闷、心悸、膝盖痛、疝气特效、小肠胀气、角膜炎、扁桃腺炎、小儿气喘、疳积、肠炎。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或以三棱针扎出血,效果与上间穴同。
针感:局部酸痛微胀感。
应用: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经验:依据胡师临床经验,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
在疝气一二○名患者治列中,完全痊愈九十八人,减轻者十七人,无效五人。
治疗急慢性肠炎亦有特效。
说明:有疝气之病人如在董氏独特掌诊上气管及男性生殖器之诊断部分上,如有出现青筋之色时,这时取用上列部分上有关穴位时,对治疗疝气之效果非常显著。
董氏奇穴治疗学3

董氏奇穴治疗学3董氏奇穴治疗学3(二)项强、脖子酸痛1、在上俞穴、下俞穴,配双奇穴点刺出血,特效。
2、针人皇穴,特效。
3、针中九里穴,有卓效。
4、针三风穴,有卓效。
5、针正筋穴、正宗穴,效果极佳。
6、针失枕穴,有效。
7、针上九里穴,有卓效。
8、先在十八星穴点刺放血,配合针失枕穴、灵骨穴,特效。
9、针三叉一穴、腕骨穴、天皇穴、人皇穴,特效,可马上减缓8、成。
10、针手五金穴穴、手千金穴11、针上白穴。
12、针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偏肩穴。
13、针肺心穴、三海穴、三风穴。
14、针项紧穴、腕顺穴、七虎穴。
15、针肾关穴、腕顺穴。
16、先病位附近放血,再针州灵穴、州仑穴、后会穴。
17、先膝后太阳区放血,再针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
18、针正筋穴、正宗穴,立能转侧。
19、花骨一穴。
(三)落枕1、先病区点刺出血,再扎人皇穴。
2、针失枕穴。
3、先针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再于膝后太阳区放血。
4、重子穴、重仙穴。
5、正筋穴、正宗穴。
6、木留穴。
7、治疗落枕、颈项扭转不灵:人皇穴、驷马二穴、明黄穴8、特效处方:(1)重子穴,配合承浆穴(一次可愈)(2)正筋穴、正宗穴、重子穴,配合承浆穴、后溪穴、束骨穴、悬钟穴(一次可愈)(四)肩颈痛1、肾关上穴、髀关穴(五)颈椎骨刺1、针正脊一穴、正脊二穴、正脊三穴2、针肺心穴、水源穴、腕顺穴。
3、先在病位放血,再针正筋穴、正宗穴,配合肺心穴,水源穴。
(六)颈项扭伤1、针失枕穴、偏肩穴。
2、针天皇穴,配腕顺二穴,配合导引行气针法,并在病点放血。
3、针对侧七虎穴,再于同侧腕顺二穴(近后溪穴),并配合群引行气针法。
4、针火菊穴,配水曲穴,可治扭转不灵。
(七)项骨正中线痛1、冲霄穴点刺放血2、委中穴点刺放血。
(八)瘰疬(颈部淋巴结核)1、针三重穴、外三关穴,有效。
2、针六脊穴效佳,加针三神穴,特效。
3、针上瘤穴,配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有卓效。
4、针五虎穴效佳,配神肩穴,特效。
5、三重穴、四花穴用点刺出血,再针灵骨穴、上瘤穴,效佳。
董氏奇穴穴位图(1

董氏奇穴穴位图(11、《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特效主治:疝气。
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刺针法直刺二~四分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治疗方法: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治疗肠炎(特效)疝气(特效)中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治疗方法:刺针法。
使用五分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下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治疗方法:刺针法 ,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2、《浮间穴、外间穴》浮间穴、外间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寒胀。
如刺出黄水神效。
特效主治:尿道炎、膀胱炎。
特效配穴:可配合李白穴、云白穴,(功效倍增)。
双手取穴不忌。
浮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上一分半处。
放血法。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外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下一分半处,即浮间穴下三分处。
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3、《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治疗睪丸疾病特效。
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阴门肿痛。
人阳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处。
董氏奇穴入门(纯干货建议收藏)

董氏奇穴入门(纯干货建议收藏)| 导言:董氏奇穴是现代中医针灸学中的一朵奇葩,其发明人为董景昌先生,本文介绍了8个常用的穴位,并配以高清大图,希望读者喜欢。
一、制污穴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解剖:桡神经浅支主治: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结口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手术:以三棱针扎出黑血者当时见效二、胆穴部位:在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解剖:桡尺神经皮下支主治:心惊、小儿夜哭取穴: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之中点,共2穴手术:以三棱针扎出血三、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赤白肉际解剖:桡神经、正中神经主治:子宫炎、子宫瘤、小腹胀、月经不调、痛经、偏头痛等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三分,距前横纹三分之一处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处一穴,共两穴(右手较佳)手术:五分针,针深二分,用两针四、凰巢穴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之侧)正中央主治:子宫痛、子宫瘤、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安胎、预防流产等取穴:当无名指中节尺侧正中央是穴手术:五分针,针深一至三分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无名指中节另一侧正中央为凤巢穴,主治相同五、四花上穴部位:在膝眼下三寸,胫骨外廉主治:哮喘、牙痛、心悸、口内生疮、头晕、心脏病、转筋霍乱取穴:当外膝眼之下方三寸,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起始部之间陷中是穴手术:针深二寸至三寸,针深二寸治哮喘,针深三寸治心脏病运用:四花上穴可治转筋霍乱,须配搏球穴,此时四花上穴须针深三寸;此穴点刺出血,效果亦佳六、侧三里穴部位:在四花上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主治:牙痛、面部麻痹取穴:在腓骨前缘,即四花上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处是穴手术:五分至一寸深七、侧下三里穴部位:在侧三里穴直下二寸主治:同侧三里穴取穴:在腓骨前缘,即侧三里穴直下二寸处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运用:侧三里穴与侧下三里穴同时取用,但单足取穴。
治左取右穴,治右取左穴八、肩中穴部位: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肩骨缝二寸五分解剖:此处为三角筋部,头静脉后主治:膝盖痛(特效针)、颈项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鼻出血、肩痛取穴:手臂下垂,自肩缝正中央向下二寸半中央是穴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运用:左肩痛扎右穴;右肩痛扎左穴·董氏奇穴(纯干货建议收藏)1.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尺侧。
董氏奇穴——治疗学

第二篇治疗学董氏奇穴原书,原仅有穴位部份,而无治疗学。
本编之治疗学,系笔者追随董师学习多年,并综合个人临床七余万人次之经验整理编写而成。
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
值得广泛发挥应用。
第一章、头部(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四)前头痛:针法头面颈项1.针火菊立止疼痛。
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
3.五虎四。
(五)头晕: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六)脑神经不清: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
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八)脑瘤: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
再针下三皇(二)偷针眼: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三)目赤(角膜炎):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3.加针上白穴。
效果更佳。
4.背部五岭穴点刺。
5.驷马穴。
(四)目干涩:1.针明黄有效。
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
(九)脑骨肿大: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加针复溜,效更佳。
董氏奇穴,董针刺血大全(纯干货)

董氏奇穴,董针刺血大全(纯干货)1.口眼喎斜:足跗上放血。
此症若口内(脸颊之内侧)见青筋亦应放血。
2.眼皮上长疮:后心五、六椎间放血。
3.青春痘可于后心五、六椎间放血。
4.肥厚性鼻炎:膏肓附近放血。
5.牙痛:原则上如上牙痛则青筋现于小腿外侧,下牙痛则青筋见于足跗。
应用时,但见小腿外侧或足背外侧青筋,便可放血而取效,不必拘泥于上下牙分属之部位。
6.舌下腺发炎:脚背放血。
7.舌闇不能言:尾骶骨放血(尾骶骨见不到青筋,故不必泥之)。
8.高烧哑巴不能言:后背心见有黑青异色处放血。
(此乃小儿高烧之重者;若轻症,但少商、大椎放血即可)。
9.凡打伤、摔伤或被点穴不能言语:五、六椎间放血立解。
10.自高处下坠不语:五、六椎放血(董师曾治一例,放血三次即愈)。
11.后脑痛:尾骶骨放血,或委中见青筋放血亦效。
12.耳后之头部疮瘤:崑崙穴附近放血。
13.中耳炎:三重穴与丘墟附近寻青筋放血。
14.咽喉炎、气喘:尺泽及小腿见青筋放血15.幽门阻塞呕吐:脚背及四-六椎放血。
16.呕吐不止或舌僵硬不适:金津、玉液放血。
17.脊椎扭伤:在伤部放血,或委中、阴陵泉、足跗见青筋处放血。
18.后肩痛、肩胛骨痛、背痛:承山、委中见青筋处放血。
19.解谿上七寸胫骨旁放血治各种肝病。
20.解谿上七寸,其下放血治胸口两旁痛闷。
21.肋膜炎、肺结核:阳陵泉下九寸为肺胃神经通处放血。
22.各种急慢性肠炎:小腿外侧及足跗上见青筋即放血,若无青筋则无效。
此法亦治高血压、十二指肠溃疡。
23.一切心脏心皆可于五、六椎间及阴阳泉附近放血。
24.急性心脏麻痺:曲泽放血。
25.心脏肥大:膏肓附近放血。
26.委中、阴陵泉附近放血治心脏病、痔疮,一次轻,多次癒。
(阴陵泉见青筋非心脏即痔疮)。
27.低血压过高:十六椎外开六寸放血。
28.癫痫病:后背见红色血管放血。
29.疔疮类如手背疔、脚背疔……等…后背五六椎间放血立效。
30.小儿高烧:若委脇部见红点成对出现,即在红点上放血。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

董氏奇穴针灸学习
X
十四、上臂(肘横纹到腋窝横纹,共9分寸)及小臂
1.三灵一穴(72绝针之一),尺泽穴(肺经)上五分.三灵123穴同时取用立即见效。
*三棱针刺出血。
前腕皮神经浅枝、心之支神经、撓骨神经、肺分支神经。
急性心脏麻痺(奇效)、心绞痛(特效)、胸闷(下针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
心脏缺氧呼吸困难。
(用三棱针浅刺或点刺出黑血神效,点出紅血亦有卓效。
)
三灵二穴(72绝针之一),尺泽穴外五分横纹上。
三灵三穴(72绝针之一),尺泽穴內五分横纹上。
2. 合金穴(在肺经上)
手抚胸取穴、肘窝横纹上一寸,即尺泽穴上一寸。
即1分寸。
*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有脉二头肌、上臂皮下神经、正中神经之分布区、肱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肺分支神经。
过敏性鼻炎、鼻蓄脓症、感冒、喉炎、咳嗽之特效穴。
分金穴, 1.5分寸。
內金穴, 2分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氏奇穴及單穴治療學頭痛:木火加肺心穴; 婦科; 富頂; 後枝; 火主(心臟病引起); 天皇; 火散; 針靈骨立可緩解; 五嶺點刺眉稜骨痛:二角明; 花骨一; 腎關; 公孫; 崑崙前額痛:二角明加中白; 火菊加火連; 水相加中白; 五虎四; 公孫、內庭、陷谷後頭痛:指三重; 火菊加火連; 水相加正筋、正宗; 束骨; 沖宵點刺偏頭痛:指三重; 婦科; 六完; 三重(特效);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加側下三里加腎關4至5次即愈; 九里; 三泉; 次白加木斗; 足解穴加耳背點刺頭頂痛:火主; 門金; 沖宵點刺鼻骨痛:二角明; 花骨一太陽穴痛:門金頭痛在耳上及耳後:足臨泣顱內痛:束骨、湧泉全頭痛:列缺透太淵; 腎關; 側三里、側下三里頭上怕風:靈骨、大白頭暈眼花:中間; 指四馬; 火腑海穴; 四花上; 三通(針對腦貧血)頭暈腦脹:靈骨; 富頂; 後枝; 支通; 落通; 火菊; 火散頭暈耳鳴因心經引起者:前谷、後谿腦神經不清:正會、鎮靜、三重點刺失眠:指針按壓雙風池穴; 大陵透外關(100%有效); 百勞(大椎上二寸旁開一寸) 目眩頭疼:灸腦空血壓高;富頂; 後枝; 上曲; 下曲; 支通; 落通; 五嶺點刺加火硬血壓高引起之頭暈眼昏、心跳、心衰:火連血壓高肝陽亢進、中風後神志不清:火連血管硬化:後枝; 肩中; 地宗; 支通; 落通; 火菊; 四花中副瞼面神經麻痹:指三重; 靈骨; 富頂加後枝;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側下三里再加風市然後三重點刺; 四馬(面部神經緊張); 上中下三泉; 地機、漏谷、三陰交面癢:迎香風水頭面腫:水溝下頷痛、口不能張:合谷、解谿; 火硬顴骨痛:三重(點刺); 側下三里唇痛、白口症:上下唇頸骨正中央脹痛:沖宵點刺頸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門頸脖痛:肺心穴; 上白; 富頂加後枝; 火菊; 三皇; 四肢穴; 九里脖子硬:中七里; 天皇(斜方肌頸項強)脖子不能左右:後谿脖子不能前後:束骨脖子扭轉不靈:火菊; 正筋、正宗; 重子、重仙; 內關; 絕骨脖子扭傷:液門深針發音無力:背面穴喉嚨生瘡、喉炎、扁桃腺炎:足千金、足五金; 外三關咽喉炎:曲陵點刺; 分金加鎮金咽喉腫痛:火主加曲池; 通腎、通胃、通背; 三重點刺; 足千金點刺喉瘤:通腎、通胃、通背魚刺鯁喉:手五金; 手千金; 三重(特效); 足千金足五金(特效)慢性喉炎覺喉中癢而欲咳者:靈骨大白加手心喘咳點食道癌:三重甲狀腺腫大:三重加三通(往外或內外長者); 三反(往內長); 四馬(眼突出); 三重點刺再針側三里、側下三里瘰癘:三重、六完(均取患側); 翳風; 間使; 外關眼角痛:大間、小間; 海豹; 火散; 花骨一眼角發紅:上白; 花骨一; 四馬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黃; 花骨一眼癢:上白; 火硬點刺眼花:火腑海; 火散眼昏:火菊眼散光:腎關; 中白眼球歪斜:腎關加下三皇眼發乾:木穴; 明黃; 光明眼跳:側三里、側下三里; 腎關; 風市、光明眼皮不能開:太谿、水泉眼生雲翳:臨泣流淚:木穴火眼痛:腕順一二青光眼:腎關加光明加行間白內障:水相加腎關加人皇; 四花中; 光明視神經萎縮:上下巨虛、條口針眼:靈骨左右交剌一二次即愈角膜炎:耳尖點刺; 肝俞點刺,加針上白穴效果更佳; 五嶺點刺; 四馬近視、色盲:可試用眼黃耳鳴:指四馬;靈骨(肺經虛者); 火硬; 火完; 花骨一耳聾:靈骨; 花骨一; 四馬; 三泉; 三重點刺再四馬; 總樞耳中神經痛:木斗、木留(特效)耳痛:三重;四花外點刺出血中耳炎:指四馬; 外三關; 外踝四周散刺出血美尼爾:六完; 上三黃加正會(留針二小時特效)鼻炎:指四馬; 火腑海穴; 分金; 四花上加四馬; 馬金水鼻衄:腕順二穴; 肩中; 搏球; 左尺澤由上往下扎(特效)鼻塞:火硬; 肩中(特效); 門金; 側三里(一針即通); 上星、通天、臨泣鼻骨痛:火菊、陰陵泉牙痛:浮、外間;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加側下三里加靈骨牙疳:承漿胃火牙痛:土興二穴口干:指腎胸痛:婦科胸下心側痛:上白胸部打傷(打傷中氣呼吸困難):靈骨、大白; 四馬胸部發悶:小間、中間; 火陵、火山; 手五金、手千金; 曲陵點刺胸骨痛及腫脹:七虎胸腹側痛:(壓痛)四馬胸腹部任脈線上痛:水相(太谿)胸連背痛:四馬然後承山; 腎關; 上白胸膜炎:先用四花中點刺再針四馬肋膜炎(肋間神經痛):四馬; 丘墟; 指四馬; 四花中、副、外點刺; 七虎穴肋下疼痛:通關、通山(左肋); 火串肺机能不足之肋骨腫大:側三里、側下三里肺炎:重子(特效); 大白點刺肺積水:四花中(特效)肺結核:四花中外點刺再加四馬肺腫瘤:四花中肺氣腫:四花中外點刺肺癌、肺氣腫:心常加靈骨、大白(特效); 雙靈、雙喘點刺支氣管炎:小間咳嗽、氣喘:重子(小孩最有效); 大白點刺; 火腑海穴; 天地人三士配靈骨(特效);人宗; 曲陵; 四花外強刺激; 土水穴(特效)哮喘:四花上、中; 四馬痰咯不出:重子、重仙感冒後四肢酸痛:三通任取兩穴加四肢穴感冒:木穴; 火腑海穴加分金人宗感冒流清涕:木穴心臟病:大間; 四花上; 四花里心臟衰弱:指腎; 天地人三士加靈骨心臟二尖瓣疾患:靈骨、大白心跳過速:天地人三士; 心門; 通關、通山; 四花中外點刺心肌炎:心門; 四花中上心絞痛:火包; 火膝; 四花中、副點刺; 腎關; 中間、小間、大間心怔忡:中間; 心常; 火串; 心門; 肩中; 火菊; 四花上、里; 伏兔心驚:膽穴血管硬化:四花中、副點刺強心:(昏迷時使用)火硬風濕性心臟病:火膝; 心常; 三通; 中渚、液門肝火旺:木穴; 木炎肝炎:木炎; 肝門; 上曲點刺; 火包; 火主肝腫大硬化:木炎; 上曲點刺再針肝門、明黃; 肝俞點刺再針上三黃肝炎之腸炎:腸門; 木斗; 木留; 三重肝弱:富頂口苦睡不著:木炎慢性黃疸:眼黃加三黃; 火枝加火全加其黃急性黃疸:眼黃加肝門面黃四肢浮腫:人宗膽病:木斗、木留膽結石:木枝膽囊炎:火枝、火全腸風下血:中白; 四花中、外點刺再針姐妹穴腸胃慢性出血:姐妹一二三腸痛:靈骨; 四花里腸炎:指五金、千金; 腸門; 門金; 四花下; 腑腸加門金; 四花外點刺; 足千金; 足五金; 通腎加通胃反胃倒食、胃酸過多:天皇; 腎關; 灸日月胃痛:浮、外間; 腸門; 火主; 門金; 花骨四; 四花上、中、下、里胃下垂:脾腫、足三里、內關、中脘,並灸神闕、氣海、關元胃炎、久年胃病:土水; 門金腹痛:指五金; 指千金; 手五金; 花骨四腹脹:靈骨加大白加土水; 背面穴; 水晶; 四花下; 腑快腹部腫瘤:外三關(特效)腹膜炎:腸門(特效)肚臍周圍及腰痛:腕順一二小腹脹:腕順一、二小腹側痛:四馬; 通天、通胃; 四花中點刺上腹部腫大易罹中風:三重(可使上腹變小並預防中風)便秘:火串頑固性便秘:其門大便脫肛:其門痔瘡出血:委中點刺加中白睪丸墜痛:大間; 承山、三陰交疝氣:大、小、中、外、浮間; 海豹; 腑快脾腫大:脾腫; 上三黃; 三重; 木斗、木留; 人宗糖尿病:天宗; 下三皇; 四肢穴; 承漿血糖過低:上三黃加腎關脊椎骨脹痛:後椎脊柱痛:心膝; 中白脊椎脫臼:後椎加首英脊椎骨彎曲、痛、手腳痛:消濼背椎疼痛:肺心穴; 水相; 花骨三、四; 正筋、正宗; 火全; 四花外加腎關; 馬快水背痛:火散背連下腿痛:馬快水(特效)背脊畸形:上三黃下針即見效背痛、闊背肌痛、膏肓痛:指腎; 重子、重仙; 腕順一、二或腎關(由腎虧引起者);天地人三士; 九里; 搏球腰椎強不能彎曲:靈骨加叉一腰脊痛:腕順一、二; 下三皇腰痛:靈骨; 後椎、首英(若他法全無效時此法可收奇功); 水愈; 水曲; 花骨三、四腰酸:火腑海穴; 支通、落通; 火散; 搏球; 腎關腎臟病之腰痛、腰酸:中白; 腕順一、二; 水相腎臟病之背痛:中白腎虧:地士; 搏球加四花中腎募穴京門穴處痛:二角明腎結石:水愈; 馬金水腎臟炎:後椎加首英; 水愈點刺(特效); 水相; 下三皇; 通腎、通胃、通背; 馬金水加馬快水; 腕順一、二膀胱結石、膀胱炎:馬快水蛋白尿:下三皇; 通腎、通胃、通背閃腰岔氣:二角明; 馬金水髂骨後上脊兩側痛:肺心穴; 腕順一、二膀胱經外髂骨痛:中白第一、二胸椎兩側筋緊:天皇尾底骨尖端痛:心門; 後會肩不舉:三叉配火膝; 中渚45肩臂不舉(屬心者):火膝肩臂痛:天地人三士; 外三關; 重子、重仙; 通腎、通胃、通背(特效)肩關節痛:靈骨、大白、上白; 三重肩關節扭傷:陽陵、腎關; 陽明經加合谷; 少陽經加中渚; 太陽經加後谿肩痛:腎關; 七虎; 肩中肩峰痛(發脹):通腎、通胃、通背; 九里側、下三里肩冷:四花外強刺激肩胛骨痛:心膝; 外三關; 重子、重仙肩胛骨下端痛:腕順一、二肩胛岡以上痛(不分經):人宗特效、肩後側痛:六完加四馬肩背外側痛:中瀆、風市肩背痛(膀胱經第二行外側):足千金、足五金; 馬金水、馬快水鎖骨及肩堣部腫瘤:木留(特效); 外三關鎖骨炎:七虎缺盆上下痛:木留兩手拘攣:瀉尺澤; 針腎關、大陵手麻:手三里; 腎關、光明; 雙鳳; 木斗、木留; 公孫手痛:人宗; 火主手三里附近麻痛:四肢穴加天皇手不能握物:重子、重仙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三士; 花骨二手臂不舉:內通關、內通山、內通天手上臂痛:四花副點刺; 外三關; 上曲手下臂痛:火串手戰振:中渚; 通天、承光、五處; 百會、後頂手抽筋:火陵; 火山肘關節炎:曲陵點刺肘以下至腕之手臂外側痛:上三黃(特效)肘關節痛:靈骨特效; 風市; 四花中點刺手腕手臂痛:水愈點刺; 三重; 九里中手腕撓側扭傷:上白患側; 四馬手腕無力:水曲(特效)手腕痛:臨泣、地五會、俠谿(倒馬或點刺)腕關節痛:側三里、側下三里; 瀉尺澤; 陽陵泉鞬鞘炎:五虎一特效指關節痛:五虎一; 人士手指拘攣不伸:重子、重仙再瀉尺澤; 姐妹一、二、三手指無力:花骨二手指麻木:五虎一、二; 火菊; 九里; 對側門金、束骨再針大間; 腎關、光明特效拇指及魚際無力:腎關; 風市拇指痛:中白加下白; 海豹; 膽穴食指痛:四花中(同側)中指痛:內關、外關中指麻:通關、通山中指無名指不能彎曲:木留坐骨神經痛:上白; 火腑海穴; 手五金; 手千金; 靈骨大白; 鼻翼坐骨神經痛(肝經機能不足):上三黃坐骨神經痛(心經機能不足):天府、俠白; 通里; 大陵、內關、間使坐骨神經痛(肺經機能不足):靈、大; 火陵; 上曲、下曲; 溫溜、下廉; 肩貞、臑俞坐骨神經痛(腎經機能不足):中白; 腕順一、二; 腎關坐骨神經痛(太陽經走向):花骨三、四坐骨神經痛(少陽經走向):上白; 中白; 火陵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壓迫):四花副下加腑腸穴; 上三黃四肢痛:四肢穴腿肌痙攣:搏球腳痛、麻:手五金、手千金; 人宗; 火主; 火菊; 九里腳碰傷或委中外側筋緊不能屈伸:靈骨加尺澤腳酸:火腑海穴; 水愈; 背面穴點刺; 水金、水通; 七里、九里腳掌不能攣曲:腕順一、二腳無力:上白; 腎關膝蓋痛:大、小、中間; 心膝; 火膝; 膽穴; 五虎四、五加肩中; 重仙; 土水; 火硬點刺; 三金點刺; 三重點刺; 行間; 通關膝無力(初期一時性):心膝膝內側痛:心門膝扭傷:肩中; 重子; 陽陵曲泉穴痛:心膝; 脾腫小腿肚脹痛及曲泉穴一帶筋緊:木火小腿脹痛:肺心穴; 手五金、手千金; 雲白加肩中; 李白; 次白; 上曲; 精枝點刺(特效)下肢無力:肩中加上曲、雲白或加下曲、李白; 三通; 正會一切下肢痛:靈骨加大白加中白足三里至足外踝痛或麻: 中白加下白踝關節扭傷(膽經部份):上白(雙側); 四馬特效外踝痛:膽穴;五虎四、五加小節; 上白加二間; 中白(腎經); 雲白加上白內外踝痛:五虎四、五; 中白、下白足跟痛:肺心穴; 五虎四、五; 火全; 靈骨; 大陵前三分; 承山足跟腱痛:膽穴足趾麻痛:五虎二、三足背麻痛:五虎三、四足冷:四花外輕刺激足心熱:湧泉; 然谷膝蓋冷痛:針單側通天、通山; 肩中腿冷痛:雙鳳點刺再針通天、通胃趾麻:下三皇腿麻:四馬; 肩中腿彎痛:後谿; 瀉尺澤腿軟無力兼心跳:肩中; 通天(特效); 木枝腳抽筋:正筋; 次白大腿痛:叉三特效; 金林點刺(特效)大腿痛:心門(內側腹股溝疼); 液門(前側); 懸鐘(外側)大腿背肌拉傷:後谿; 腕骨; 陽陵; 風市子宮瘤:鳳凰巢加婦科;重子加重仙; 火硬; 火主; 水晶; 姐妹一、二、三子宮炎:鳳凰巢加婦科; 木婦; 火硬; 火主; 水晶子宮不正:鳳凰巢加婦科卵巢炎:重子加重仙輸卵管不通:木婦; 鳳凰巢加婦科婦科產後風:水相妊娠嘔吐: 通腎、通背、通胃(雙足取穴特效)月經不調:鳳凰巢加婦科; 靈骨; 其門; 木婦; 上三黃; 姐妹一、二、三經痛:靈骨; 木婦; 三泉赤白帶下:鳳凰巢加婦科; 其門; 天宗(特效); 雲門; 木婦(特效); 姐妹一、二、三;通腎、通背、通胃安胎:鳳凰巢加婦科不孕:鳳凰巢加婦科難產:靈骨; 火包; 火主胎衣不下:火包; 火硬回乳:指四馬乳癌:外三關乳腫大:指三重乳房硬塊:指三重(二十次左右可消)陰道癢:天宗; 雲白陰道炎:雲白; 海豹陰門發腫:鳳凰巢女人性冷感:其門尿道痛(非細菌性):火主; 靈骨尿道炎:浮間、外間; 六快尿道結石:馬快水加六快加七快小便不通:火硬點刺; 下三皇; 肩中、雲白、下曲小便出血:下三皇; 湧泉; 復溜; 水分; 陰陵泉小便過多:鳳凰巢陰莖痛:六快尿意頻數:海豹; 木婦(特效); 馬快水; 腎關; 陰陵泉淋濁:通腎、通胃、通背; 馬快水; 列缺遺尿:少府; 陰陵泉灰指甲:水愈附近點刺皮膚病:指四馬; 木穴; 後枝; 四馬牛皮癬:四馬頸項皮膚病:肩中鵝掌風:木穴顏面黑斑:指四馬癮疹、痂疥:陽谿外感風邪之皮膚騷癢:木穴小兒夜哭:膽穴小兒驚風:血海睡中咬牙:四花下(特效)脂肪瘤:明黃特效; 外三關失眠:下三皇,鎮靜; 液門; 按壓風池; 大陵透外關; 百勞精神緊張引起之失眠:上三黃高血壓:五嶺點刺; 委中點刺; 四花中外點刺驅風:指三重暴瘖:失音舌根大而語言不清:失音舌強言語困難:三重加木留;肩中加商丘肌肉萎縮:指三重; 水曲生氣而痰迷心竅:火膝發汗止汗:木穴難產:火包痞塊:三重發寒熱:木穴陽症起死回生:地宗腦部各種病變:上瘤腦瘤腦膜炎:火散加火菊加火連(單腳); 上瘤; 三重; 州崙腦骨脹大、腦積水:正筋、正宗、正士配上瘤腦震盪後遺症之頭痛:三重; 十二井點刺(急性時); 委中及沖霄點刺;然谷點刺上瘤、正筋、正宗強刺激; 曲池、束骨、風池(頭暈欲嘔)各種腫瘤:外三關和三重交替使用帕金森:上三黃加百會加鎮靜加腎關; 腎關加復溜加明黃; 可試中渚舞蹈病:上三黃嘔吐:心門神經性嘔吐:三通全身關節痛神經痛:水曲全身麻木屬氣血不通者:木留(特效)全身疲勞:背面穴點刺; 落通全身痛無法制止:鼻翼全身之骨痛酸麻:列缺透太淵; 魚際透勞宮半身不遂:木火; 靈骨加大白; 肩中; 上曲; 下曲; 六完加三重; 四馬; 九里半身麻痹:肩中; 天宗; 雲白; 上曲; 下曲; 上曲、雲白、肩中; 下曲、李白、肩中;木斗、木留遊走性疼痛:上三黃; 中九里消化不良:脾腫穴加通關、通山、通天(特效); 木斗、木留乾霍亂:心門霍亂轉筋:搏球加四花上、四花里; 陽陵泉; 太沖疲勞:富頂; 支通; 落通; 木留、木斗外傷流血不止:火包點刺; 六完止血:花骨四口內生瘤:四花上、四花中點刺性病:上、下唇陽痿性能力不夠:下三皇遺精滑精:下三皇; 大赫; 曲泉美容要穴:下三皇骨頭腫大:復原穴; 中白; 火硬; 消骨穴四肢骨腫:腕順一、二; 水曲; 水相扎針數日後麻覺末除者:木留白血病:木留丹毒:心門(特效); 四縫點刺抽筋:曲陵狐臭:天宗; 李白減肥:水曲小兒睡中咬牙:三重; 四花下鼠谿骨上三四寸之小腹生瘡:下頷痛張口不靈:火硬三叉神經痛:木留加足三重(特效); 太沖; 人迎; 曲池穴下一寸特大號青春痘:腑腸加外三關癲癇:通關、通山、通天取兩穴加上三黃(久扎必好); 火枝加火全加土水(一個月斷根); 肺俞、厥陰俞點刺牙齦出血:上三黃雞胸:金前上、下穴關節剛扭傷:瀉尺澤急出針再扎對側承山(久留針); 解穴氣虛氣滯所致之各種疼痛:鼻翼西藥中毒面呈黑色:解穴藥物過敏:內關或大椎或命門灸痿症:正會加後會加三通; 正會加下三皇加腎關加足三里加陽陵泉加肩中一切氣逆(肺氣、腹脹、胸脹、腎不納氣):水金、水通呃逆:水金、水通; 湧泉; 中魁; 間使腰圍大由於脹氣者:水金、水通加靈骨、大白膽絞痛:太沖尿石所致絞痛:太谿; 精靈注射後臀部疼痛:陽陵泉耳鳴:下都過敏性鼻炎:印堂胃腸性感冒:胸背部反應點燈心草點治急性黃疸型肝炎:足三里、合谷、三陰交,或三陰交下一寸半; 中封急性細菌性痢疾:陰陵泉、外陵,高熱者配內關支氣管哮喘:四縫肺結核咯血:孔最; 尺澤胃痙攣:勞宮; 承山胃脘痛:跟腱胃炎胃潰瘍急慢性胃炎:印堂急性泄瀉:申脈(灸); 天樞、內關、三陰交(補)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內關透間使; 下都; 攢竹; 魚腰心動過緩:通里心律失常:中渚高血壓:先灸足三里再灸絕骨腓腸肌痙攣:承山; 合陽手足抽搐:曲澤或大陵腦血栓形成:尺澤憶病性失語:人中針後令病人發啊音; 內關; 湧泉咽感異常:勞宮下一寸(梅核點)多汗症:合谷、後谿、復溜一氧化碳中毒:湧泉、人中原發性痛經:合陽、承山宮寒經痛:至陰、承山回乳:光明、足臨泣急性乳腺炎:肩井; 內關、太沖、梁丘夜遊症:四縫百日咳:少商、商陽; 四縫小兒遺尿:箕門; 尿控(手掌面小指第一節橫紋中點)胸脅痛:下都頸部軟組織扭傷:下都; 液門透中渚肩周炎:中平穴急性腰扭傷:上都紅斑性肢痛(肢端血管舒縮調節障礙):三陰交、崑崙咳引尻痛:魚際腎陽虛足底痛:百會足跟骨刺足跟痛:大陵; 風池; 靈骨; 下照海(照海穴下一寸半) 瘰癘:手三里加足三里; 中府急性睪丸炎:灸陽池痔瘡:二白小兒厭食:承漿膽道蛔虫症:迎香或至陽眉稜骨痛:崑崙血脂過高:豐隆; 足三里; 內關尿失禁:雙側足運感區; 秩邊; 水溝遺尿:針刺雙太谿再針雙太谿上三寸處,得氣後朝三陰交方向刺膽道疾病:指壓天宗穴並可作為診斷上瞼下垂:血海、魚腰神經性皮炎:通里蛇咬傷:灸中泉穴(陽谿穴與陽池穴之間凹陷處)少腹疼痛腸痙攣:三陰交頭面浮腫:解谿流行性腮腺炎:照海點刺特效嗜睡:神門; 申脈; 照海; 通里加大鍾橫行症:後谿笑症:少沖乳廱:內關沿皮刺留針一至三小時活血明目:灸大小骨空金針梅花詩鈔(上下交征法)腕骨三里:腰連腿痛後谿環跳:腰連腿痛神門太沖:痴呆少海陰市:心痛手顫支正飛揚:頭目眩暈內關太沖:舌裂出血內關照海:胎衣不下,腹中積塊通里大鍾:倦言嗜臥勞宮湧泉:癲癇陽谷俠谿:頷腫口噤經渠大都:發熱汗不出通里解谿:頭風發作,心煩面赤魚際太谿:氣亂於肺,俯仰喘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