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复习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怎样教好《电工基础》课[论文]

怎样教好《电工基础》课[论文]

怎样教好《电工基础》课[摘要]:从放下教师架子,在提高授课能力上下功夫、在学生“消化”“吸收”上找方法,下功夫两个方面,对职业学校《电工基础》专业课的问题和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和研究,从而提高《电工基础》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方法笔者是吉林省通化县职教中心教师,担任电子专业课教学已多年。

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关心,我边教学边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摸索和探索,悟出了电子课教学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电工基础》是职业学校的一门专业课,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电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光明,带来了便利,带来了快节奏变化,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

《电工基础》涉及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门专业课有交直流方面的内容,也有电容、电磁方面的知识,还有变压器和电动机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让同学们掌握一定的操作经验,接触到一些常用的电工器材,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未来从事电工职业的综合能力。

职业学校不同于大学或某些专业学校,从师资力量到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差异,加之教学设备配置不够完善,教学难点较为突出。

为此,有必要对职业学校《电工基础》专业课的问题和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和研究,从而提高《电工基础》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电工人才。

一、放下教师架子,在提高授课能力上下功夫在初教《电工基础》专业课时,由于对这门课感到陌生,对电工的某些原理理解的不够深刻,再加之缺少教学经验,笔者常常采取“生搬硬套”或“照葫芦画瓢”方法授课。

教材怎么写的就怎么上课,较少考虑职业教育的应用特点和《电工基础》对学生实用性的培养。

教学方法以口头讲述为主,偏重于一些实题的练习,忽视实践操作训练。

这样的授课方法使学生学起来“吃力”,一些电子原理较深的课程理解不了,很难“吸收消化”,记得扎实也就谈不上了。

俗话说“打铁先得本身硬”。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也不可能什么都会,即使临床多年的专科医生,也有遇到难题的时候。

由电工基础课难上反思电工基础教学的论文

由电工基础课难上反思电工基础教学的论文

由电工基础课难上反思电工基础教学的论文由电工基础课难上反思电工基础教学的论文论文关键词:电工基础知识网络善待考试论文摘要:《电工基础》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

教师感到难教,学生在学习时也普遍感到难,厌学情绪严重,教师教学应采取积极对策。

《电工基础》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

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感到难教,学生在学习时也普遍感到难,厌学情绪严重。

笔者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寻,分析了《电工基础》难教又难学多种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相关策略。

一、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1.教学目的不十分明确,教学内容攀高求难。

有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各专业《电工基础》教学大纲没有进行认真彻底地学习与研究,对《电工基础》各章节应该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技能,应该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不是十分清楚明了,这样必然会造成教学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实施,大纲要求的内容一个不漏。

一切以教学大纲及对口高考考纲为中心的原则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多给学生讲授那些复杂、高深的问题,从而忽视了多数学生,忽视对《电工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授和理解,必然导致那些理解能力跟不上,分析思维能力不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

2.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学评价手段过于单一。

当前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一支粉笔一本书,“以教师讲授为重心”的教学方法,其方法根本缺陷在于不利于学生习热情的激发、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的挖掘;在于不重视授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于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于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在黑板上安装日光灯电路,叫学生想象电感线圈端电压与电流相位关系等等,原本直观,具体的问题变得很抽象,很难理解。

3.教学进度过快,存在“应差式”教学。

目前,多数学校《电工基础》一般安排一个学期授完,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授课时间,现加上《电工基础》知识本身也确实较难接受,而学生所应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必然会使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囫囵吞枣,更谈不上理解、消化和吸收,应用就更不要提了!在就业型班级上课,“应差式”教学也普遍存在,不管学生掌握如何,有时自讲自听,效率低。

最新电工毕业论文

最新电工毕业论文

最新电工毕业论文最新电工毕业论文3000字摘要:在《电工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要循序渐近地、一步一步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让学生提高效率,学会如何轻松地学习,这样培养出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时代所需要的。

关键词:中职教育;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一、注重观察能力培养,发展学生创新个性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实验时,笔者设计如下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展创新个性,取得了良好成效。

比如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时,按下面的步骤操作:首先,按图1所示连接电路;其次,把电流表、电压表调到合适的量程;然后,闭合开关S;最后按电压表的读数0.5V,1.0V,1.5V,2.0V,2.5V,3.0V,3.5V,4.0V,4.5V,5.0V依次调节滑动变阻器,并同时记录每次电流表的读数;计算电阻,并作伏安特性曲线。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做以下观察:第一,实验前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观察电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和最大阻值;观察开关是否断开状态。

第二,观察整个电路,查看电压表和待测电阻R2是否是并联关系,电压表所选量程是否合适;在电路中,电流表是否是串联的,所选量程是否合适。

再次,闭合开关开始实验,在滑动变阻器的不断调节中,要注意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所显示的读数。

老师所选教学内容既不能脱离课本,又不能局限于课本,要注重知识的观察性,注意拓宽观察范围,加强书本知识的实践性,让学生能进行直观感受。

从观察能力培养入手,发展学生学习个性,从细致的观察活动中发现问题,为创新能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教学手段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所设计的不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认知力和学习效率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只有让学生在“做中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把实践活动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力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谈《电工基础》的总复习

谈《电工基础》的总复习

谈《电工基础》的总复习摘要: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电工基础》总复习的具体方法,重在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和学生的全面素质,使《电工基础》教学任务得以圆满完成。

关键词:电工基础、复习、总复习国家规划教材《电工基础》(周绍敏主编)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气类、电工类及计算机等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该书突出弱电,兼顾强电,强弱电知识相结合;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解讲,突出“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文字浅显,体系完整,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和各种培训用书。

但书中对概念原理的阐述和知识的讲述较抽象,我们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基础薄弱的职高生,在授课结束后,如何搞好总复习,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是授课者要考虑的问题。

笔者经过几年的复习辅导,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一、解剖教材,理清知识体系结构总复习不是对教材按章逐节“扫描”,炒冷饭,而是要打破章节界限,对教材作深入的解剖分析,以理清知识体系结构,使学生能融会贯通的运用各知识点解决问题。

1、浓缩精华,抓重点总复习开始时,面对一本书,学生往往感到内容“多而难”无从下手,这是由于,一方面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不牢,或没有掌握,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分散,概念原理的阐述,内容较抽象难掌握,同时结构纵横交错,体系不明朗所造成的。

因此,首先必须对教材进行去粗存精,聚零为整的改造加工。

通过对教材十四章内容加以分析,先从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磁基本原理,电路的形式和特点、电路分析与计算方法等方面加以归纳,把知识连成线,舍去次要内容,突出主要内容,再分析它们的关系,由线组成面(见附图),这样才能使教材的内容好掌握。

2、将内容分类、对比分成若干模块在理清楚知识体系的结构,抓住重点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内容进行分类、对比,找到知识的扩展、演变及相互关系。

我们把教材中五种种基本电路(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四大定理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截维南定理)四种分析计算(公式法、解析式法、相量图法、波形图法)等分别整理,并把内容一一对照,看到知识面广,内容多,实用性强,知识之间纵横交错,一环紧扣一环,但是又看到教材内在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认识到教材先直流后交流,先电后磁,先单相后三相、先正弦后非正弦,再到实际应用电路的发展的脉络。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我们每一个职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电工基础》课堂、创新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创造力等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电工基础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电工基础》其内容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强化教学创新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成绩不断提高。

现将在实践中创新改革的方式和措施,扼要总结如下:一、尊重学生主体,培养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的首要条件是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法气氛,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人曾经总结出:“成功学习者的心理特征=非凡的智力+完善的人格。

”由此可见培养完善人格的重要性。

营造浓厚的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帮助别人和得到帮助的机会并存,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有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气氛、平等的地位,学生才能自由表现,畅所欲言;学生才敢于向老师提问、陈述观点;思维才能活跃,浮想联翩;也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萌芽出创新的理念。

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创造思维发展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造力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具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热情是培养创新人格的前提条件,兴趣是创新思维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培养积极探索、自主发现创新人格的关键,为此,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运用巧设问题、创设情境、多媒体等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以前的“你不想学习,我压你学你;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

”为“你不想学习,我来引导你学;你不会学习,我来吸引你学。

”所谓“吸引”,就是使学生愿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沉浸其中,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问、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才会有新的发现。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摘要: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电工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应用于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在推动工业的发展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發挥着重要作用。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电工专业人才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浅谈教学中应从对专业课进行兴趣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等方面入手,使学生能对老师讲的专业知识感兴趣,形成“我要学习”的良好教学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职业技术电工基础教学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课程的教学应当努力做到将理论教学、实验、实习、设计、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特征,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概念多、基本知识点多、单位制较复杂。

如“磁场与磁路”这部分内容,基本概念有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路等,概念多而且较抽象;基本知识点有磁场的性质、安培定则等;单位制有特、韦、高斯等,不常用,易遗忘。

同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电工基础”中公式繁多、复杂,解题的方法较为灵活,电路逻辑性较强,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学好此课程必要条件。

而如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初中刚毕业,对职业技术学校要学的知识了解甚少,但他们这个年龄的特点是: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强,爱好广泛,但怕吃苦,专业知识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让学生对老师讲的专业知识感兴趣,由“你去学习吧”,不如“我要学习”的效果更好。

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谈一谈《电工基础》的教学。

一、对专业课进行兴趣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平时的培训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专业课特别感兴趣,有时下课了,还不想走,而一些没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不想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兴趣教学。

《电工基础》教学探讨

《电工基础》教学探讨

《电工基础》教学探讨摘要:《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非常强的课程,本文针对实际教学现象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教学方法、仿真教学、教学手段等方面阐述了怎样进一步改进《电工基础》的教育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仿真教学《电工基础》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及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后续学习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该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电路设计和实际应用能力。

《电工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基本电路原理、基本电路分析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数学及物理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推倒能力,而职业学院的学生数学及物理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比较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枯燥、深奥、难学。

为改善这一教学现象,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教学方法(一)引入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工基础课本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紧密联系实际的,与我们周围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增长智慧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求知欲就越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越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开放课堂,发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教师如果不能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会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得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是开放的,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为学生提供研究探索的机会,那就是要想让学生先尝试,再进行点拨,摒弃原来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电工基础》教学论文

《电工基础》教学论文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摘要】《电工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着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效果。

但是,近年来由于职业学校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使得电工基础的教学难度增加,要想让学生能够掌握这门课的知识,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有改进、有创新,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工基础信心生活多媒体类比《电工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着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效果。

但是,近年来由于职业学校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使得电工基础的教学难度增加。

职高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初中时学习成绩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孩子。

他们来到职高念书,除了自己对自己不抱希望之外,就连家长也已对他们失去希望和信心,所以几乎所有刚入学的学生都对自己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没有任何目标,这必然给我们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在我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方式方法:1、情感转化职高的这些学生在初中时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自己丧失学习信心的同时也失去了老师的关爱,在他们眼中,他们已然成了班级的“弃儿”,所以要想让他们重获学习的信心,首先教师要摆正心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少责备、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少埋怨、多关爱。

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和爱护,他们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

2、信心提升职校生经历中考失败,就认为自己太笨,不是学习的料,自暴自弃,放任自流,自卑严重。

要想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必须解决他们的畏难情绪。

例如,在第一节课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连接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电路:手电筒电路,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也用过手电筒,但他们并没有亲自动手安装过,在小灯泡闪亮的瞬间,他们不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重拾了学习的信心。

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论文

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论文

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论文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论文理论基础。

该课程要求学生获得必需的电工基础理论、电路分析计算能力及电工测量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与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

下面就本人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对本课程的认识,提出几点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课程特点《电工基础》是基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今年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在基本理论不变的前提下,增强了以下特色:1、突出了课程的应用性。

根据中职培养目标,将过去侧重于设计、计算能力培养为主的电路定量计算、原理分析推导的有关教学内容,按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进行了删减或降低为定性分析、应用为主的教学要求。

2、突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本课程新设计了较多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数量和内容,增加了与生活生产、工程技术有关的应用性实验和实训项目。

3、以学生为本,兼顾共性与灵活性。

《电工基础》课程将“教学大纲”中的基础模块与选学模块按照知识体系整合起来进行编排,体现了本教材的整体性和可读性。

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1、学生情况分析中职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比较差,而对《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有良好的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作为基础,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基础知识都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探索(1)强化学生意识,树立学生信心信心是学好《电工基础》课程最好的导师。

基于学生缺乏对电工电子设备的系统认识,因此应强化他们对电的意识;同时,由于他们初中物理和数学基础知识薄弱,会对教学和学习产生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始,树立起学习电工的信心。

比如在课外活动组织一批电工电子(无线电)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教他们初中没有接触过的电学设备使用常识,对他们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由此激发了他们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电工基础知识论文

电工基础知识论文

电工基础知识论文在《电工基础》的每一个知识点中,看似都是独立的,但仔细分析下来,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有着种种联系的,分享了关于电工基础知识的。

【摘要】《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气电子工作所必需的电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关键词】电工基础;业务水平;学习兴趣;多媒体由于《电工基础》属于入门基础课程,它的概念较多、知识面较广,而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原理枯燥难懂,进而失去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如何上好这门课是每位教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要想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开拓思路,开辟新的教学途径,本人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开阔视野,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还要掌握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学生把教师当成他们获得知识的一个宝库,遇到什么问题,最先想到的是请教老师,相信老师能够帮助他们活学教材.所以.对当前知识的发展,教师必须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否则是满足不了学生求知欲望的,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即使临床多年的专科医生,也有遇到难题的时候.当教师的也会遇到很多难点问题或者不懂的问题,遇到问题,要从身的教学能力下手,结合书籍、资料进行查阅,或向其他同事请教、交流,特别是相关的专业教师,与他们交流电工基础探索性学习的做法和经验,吸取他人的长处,少走弯路.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成功导入能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情感.例如,可以由身边经常见到的事物,或者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引入.比如,周一刚开了全校大会,这么多人开会,怎么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听到讲话呢?这就要用到喇叭,也就是扩音器.那么扩音器是怎么样把声音变大了呢?这就是三极管的典型应用,我们就可以引出放大电路.那么经过精心设计后,教学效果必定是显著的.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如果说电工基础的情境设置是学生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那么悬念设置就是电工基础情境教学的手段之一,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悬念自然就被解开了.例如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这是电工基础的理论核心内容之一,在讲课时,可利用年轻人勇于迎接挑战的特点,把他们虚拟成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热血青年,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怎么样才能把重要信息传递出去呢,然后,再引入这两个重要定律.三、注重知识的衔接,培养自学能力在《电工基础》的每一个知识点中,看似都是独立的,但仔细分析下来,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有着种种联系的.如何让学生利用这种联系去记忆,是问题的关键.例如,在讲电感的串并联时,先讲电阻的串并,联概念公式;再讲电感的串并联,最后,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可以将电阻、电容、电感三种元件的公式总结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比较着记忆.这样更直观、更容易记忆.再比如,在讲三角形、星形连接时,线电压和相电压容易混淆.在记忆的过程中,只需记忆一组即可,与之相对应的变是另一组.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一方面对完成电工基础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对学生毕业后踏上社会,适应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科技进程,对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电工基础是研究电路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等理论教学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些理论课的教学中,采用导学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指导自学,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解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电路的串联这节课的教学中,可提出一些具体目标:串联电路的特点?如何来证明这些特点?串联电路的典型应用?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阅读课本,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找出疑点、难点,最后相互讨论,解决疑问.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节中哪些是重点内容,对有关知识深入了解.四、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仅用黑板和粉笔,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而《电工基础》又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有些内容单凭教师的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像电流,虽然天天都在使用,也在我们身边,但是就是摸不到,看不见,老师在讲述的时候不生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做一些模拟课件,就会带来直观性、生动性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又如:正、负极板电场与磁场是看不到的,学生就会不理解,学不会,如采用多媒体动画课件模拟该过程,学生就能够清楚的看到电场线、磁感线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综上所述,《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概念较多、知识面较广,与实际联系较紧密.教师应当从本身入手,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李书堂.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2]商继宗等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唐介.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教学新方法的探讨论文

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教学新方法的探讨论文

中职学校《电⼯基础》课教学新⽅法的探讨论⽂中职学校《电⼯基础》课教学新⽅法的探讨论⽂ 【摘要】电⼯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电⼦和电⽓等专业开设的⼀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提⾼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就必须优化教学内容,了解教学对象,合理地导⼊教学,优化教学⽅法,加强学习⽅法指导,突出学⽣的主体作⽤,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电⼯基础;教学效果;教学⽅法 电⼯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电⼦和电⽓等专业开设的⼀门专业基础课程,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对这门课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然⽽,该课程具有概念多、公式与定理多、原理抽象、知识含量⼤、覆盖⾯⼴等特点,学⽣普遍反映理论难懂,公式难记,运算繁琐,解题困难。

多数学⽣产⽣畏难情绪,有的甚⾄出现厌学现象,致使教学效果不尽如⼈意。

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进⾏⼀些探索。

1.优化教学内容 按照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能⼒为培养⽬标的要求,结合学⽣情况和教学内容特点,对教学内容进⾏优化,做到紧扣教学⼤纲,教学内容难易适中,以实⽤为原则,转变“教学内容即教材”的传统观念,把基本概念、原理作为教学的基本⽴⾜点,把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标。

例如电磁的教学,初中物理中已经讲了⼀些基础的知识,所以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分析现象上。

职校学⽣的分析能⼒⽐较薄弱,磁场⼜是⽐较抽象的内容,讲解时可以和Flash⼀起配合使⽤,这样能激发学⽣的兴趣,更加深对现象的理解和应⽤。

2.了解教学对象,因⼈施教 在进⾏电⼯基础教学时,⾸先要对教学对象进⾏⼤体了解。

职校学⽣普遍由于基础相对较弱,特别需要物理与数学知识,容易产⽣厌学情绪。

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到学⽣的实际接受能⼒,引导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教师可以考虑对接受能⼒强、中、弱的学⽣实施分层次的教学。

对接受能⼒较弱的学⽣,要适当降低难度,加强动⼿能⼒的培养;对接受能⼒中等的学⽣,要适当加深部分教学内容,在动⼿和实践中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兴趣;对接受能⼒较强的学⽣,要加强拓展知识的学习,着重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可以通过“结对⼦”和当“⼩⽼师”等⽅式,来培养他们的上述能⼒,同时也提⾼各阶段学⽣的'社交和语⾔交流能⼒。

电工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电工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电工基础课程设计论文****:*******:***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0742学号:10目录1.设计题目、内容与要求1.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1.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设计2.方案论证与元器件选择2.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方案论证2.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设计方案论证3.工作原理与电气图3.1 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工作原理3.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工作原理4.整机装配与调试4.1 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装配与调试4.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装配与调试5.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设计题目、内容与要求1.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1.1.1设计条件某用户有一套3室2厅的新房,其供电系统为220V/50Hz,用电设备容量如下:灯具照明容量为500 W,其它家用电器容量为5000 W。

1.1.2设计内容及要求(1) 用一块单相电度表实现该用户的电能计量。

(2) 配电输出用两路微型断路器控制,即灯具照明一路;其它家用电器为另一路,并具有漏电保护功能。

(3) 画出照明配电系统图。

(4) 选择所有器件的规格型号。

(5) 完成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的装配。

1.2低压动力配电箱线路设计1.2.1设计条件某用户有一台交流电动机,其供电系统为三相交流电380V/50Hz,其容量为3.0Kw。

1.2.2设计内容及要求(1) 设计一台低压动力配电箱,用其控制一台交流三相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保护。

(2) 画出主电路图和控制电路图。

(3)选择所有电器件的规格型号。

(4) 完成低压动力配电板的装配。

2.方案论证与元器件选择2.1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方案论证方案论证:本照明计量配电板线路设计方案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功耗低、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使用两个空气开关并联,使一路控制照明电路,一路控制电器用电。

最后用电总量汇到电能表。

在出现问题时方便检修。

用一个开关控制配电箱中的电流(其中sb11始终闭合),在打开时箱里与sb12开关并联的开关和上,sb12继续开路,使电流可以流入电机中,但当出现故障是那并联的开关自动断开,使电路断电。

电工基础教学论文.doc

电工基础教学论文.doc

电路”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准备实验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电路与一个小灯泡串联,接在频率可调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并保持电源电压不变。

当电源频率逐渐由小调大,小灯泡慢慢由亮变暗。

当达到某一频率时,小灯泡最暗,当频率继续增加时,小灯泡又慢慢由暗变亮。

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对这个现象会与串联谐振电路进行类比,这样,学生立即进入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探究氛围中,情绪高涨,思维一下调动了起来。

当然,有时问题也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来。

创设问题情景时要注意的问题是: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其次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便于学生放开思路;再次是问题要明确具体,不能模糊不清。

问题提出后,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方向相对集中,还要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实质。

上述问题的实质是小灯泡的亮、暗反映了流过电路的电流大小,而电流的大小和电路的阻抗有关,学生可以根据公式推导出并联谐振电路产生谐振的条件。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火花闪现了,这时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又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的,探究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那就是要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再点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

电工技术基础课教学论文

电工技术基础课教学论文

浅谈电工技术基础课的教学摘要:应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迁移原理,提高学习效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感性认知;注重课后小结,强化课堂效果。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迁移原理;多媒体技术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是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

它主要研究电路的组成及对电路的分析,内容广、概念多,抽象且难以理解,计算量大且繁琐,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如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进行学习。

中职学生由于基础差而不愿意表现自己,但他们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和独立性有一定的发展,对一个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教师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

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极为重要。

那么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呢?1.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学生较熟悉且与新课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叙述、归纳,从而引出新的课题。

例如,在讲“自感电动势”一节时,先提问学生,日光灯电路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件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日光灯不是开关一通灯就亮?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一一作答。

由于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很熟悉,回答起来非常有把握,学生都抢着回答,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达到了较好的师生互动效果。

2.抓住重点,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所谓“悬念”,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抓住中心内容,突出重点,有意识地留下一些问题,使学生通过练习,自己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如在讲“电流源与电压源等效换”时,老师讲过变换的条件后,提出问题:电源等效变换是对外电路等效,那么对电源的内部电路也等效吗?然后让学生做一道练习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经过认真演算,对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结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职《电工基础》式教学实践与反思[论文]

中职《电工基础》式教学实践与反思[论文]

中职《电工基础》探究式教学实践与反思阐述了探究式教学的概念、特征及理论基础。

以“电磁感应现象”这节课为案例,介绍了中职《电工基础》探究式教学的运用,并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反思中总结了宝贵的六点经验。

探究式教学教学实践反思四大优势一、探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1.探究式教学的概念探究式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究方法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要求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经过探究活动,由学生主动去发现概念、规律。

2.探究式教学的特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探究式教学有它自己的特征:(1)注重从过程中获得新知和发展能力;(2)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3)注重收集证据及由证据到结论的推理与思维;(4)注重交流合作;(5)注重形成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3.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布鲁纳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学习者在该过程中依靠现在和过去的知识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教师应该努力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原理,教师和学生应该进行积极对话。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通常具备这样的基本特征:凸现学生中心,强化教学过程,注重师生对话,营造民主氛围。

二、中职《电工基础》探究式教学实践与反思《电工基础》往往被中职学生认为是一门较难学的学科,但《电工基础》又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基础课,与实际联系紧密,对提高中职学生的自身专业素养有重要作用。

怎样变难为易,这就需要创新,笔者认为,只要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进行教育创新,使教学丰富多彩,就能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变怕学、厌学为好学、乐学。

笔者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就实施探究式教学进行了多年尝试,获得了以下六点经验教训:1.课前要精心准备这里所说的准备包括两方面,即教师的准备工作和学生的准备工作。

技校生《电工基础》学习情况论文

技校生《电工基础》学习情况论文

技校生《电工基础》学习情况的探讨技工学校的《电工基础》课程是电子、机电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非常重要,这门课内容广、概念多且抽象,难以理解,计算量大且繁琐。

而技校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学好这门课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笔者通过一年多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中学生尽快掌握基础知识方面逐渐摸索和总结出几种教学建议,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技工学校学生多数是中学阶段基础教育淘汰出来的学生,部分学生年龄结构偏小,知识结构偏低,接受能力不强,对许多事物都缺乏应有的兴趣,尤其是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

虽然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实际上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未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准。

其综合素质较差,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弱,往往因为听不懂课和跟不上学习进度而丧失学习信心。

不少中专学生迫于家长的压力而上学,或者是为了能在毕业后找份好的工作,来就读技术类学校。

因此技工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压力,也就没有学习动力。

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学习兴趣。

随着职业中专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技工学校学生的文化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电子专业的部分学生在学习《电工基础》这门技术基础课时,大多数认为难学、难记、难理解,产生畏难心理。

因而影响了学习兴趣,这给技工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在讲解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方式方法,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不但能减少教学难度,而且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易记,更有助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性。

因此,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能够灵活多样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是一门学科,是一位技巧最好的老师。

论文1 加强数学知识、增强电工基础教学的效果

论文1  加强数学知识、增强电工基础教学的效果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增强电工基础的教学效果陈爱梅(顺德梁銶琚中学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528300)摘要:《电工基础》是电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职院校电类及相关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

该课程专业性强,其中还应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

下文介绍如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类比、推理、归纳电工理论知识的概念及结论,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电工基础 正弦函数图象 正弦交流电 RLC 串联电路 相量图 相似三角形《电工基础》是电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职院校电类及相关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

该课程理论性较强而又比较抽象,其中的内容还应用了大量的物理和数学知识。

在高一年级开设电工基础课,学生还有许多数学知识没有学习,例如:在学习交流电这一章节,必须应用三角函数的正弦图象、复数的性质及相量的概念等有关数学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电工知识内容之前,首先讲授有关的数学知识,把数学基本概念与电工基础中所用到的数学工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掌握电工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讲授及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并将其与电工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易懂、易掌握呢?在这里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类比,推理出电工知识的概念类比,就是根据数学知识在某些属性上的特点,将它运用到电工基础知识中,推理出电工理论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

例如:对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分析、计算时,表示一个正弦交流电需要三要素。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最大值(有效值)、频率(角频率、周期)和初相位。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需要补充正弦波的有关知识。

首先,通过描点作图法讲授正弦函数图象的性质及特点。

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y 1=sinxy 2=2sinxy 3=sin (x+90o )y 4=sin2x从描点作图(如图1所示)可得出以下结论:(1) y 2=2sinx 是将y 1=sinx 图象在y 轴上扩展2倍,即最大值是2;(2)y 3=sin(x+90º)是将y 1=sinx 图象向左平移了90o ;y 1=sinx 的图象起点在原点,y 3=sin(x+90º)的图象起点是在原点向左平移了90o 的位置;(3)y 4=sin2x 是将y 1=sinx 图象在x 轴上缩小2倍,即周期缩小为y 1=sinx 的1/2。

论文

论文

关于《电工基础》课的教学反思王四明《电工基础》这门学科是电路理论的基础课程,是电工、电子等专业的重要入门课,对后续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能起到桥梁作用。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并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电路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技术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奠定专业工作的基础。

但是,由于《电工基础》课程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学生特点是初中阶段相关知识积累少,学习能力不强。

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觉得该课程难学、难理解,给老师也造成了很难把握的局面。

鉴于这些情况和多年教学经验,针对课程和学生的特点,结合教育心理学规律.总结出一些教学方法,供商榷。

一、重视学生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作为现阶段的中职教学,在普高扩招的大背景下,中职生的素质能力有一定的下降。

而对于《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有良好的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作为基础,但大部分的中职学生由于在这方面基础相对较弱,如在教学中偏重理论分析与解题能力的训练,对于许多基础欠佳的学生则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对所学课程有所抵触,进而怕学、厌学。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强调学习的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

做出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要求,而不要一味的强调理论,并制定统一标准。

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从以下4方面着手:1、熟悉教材教材是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的依据。

钻研教材,要有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师对他所教的课程懂得越透彻、越深刻,就能讲得越简单、越清楚。

2、处理教材教学中教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学生接受不了,教师的课也讲不好。

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基础上课,则可能会变成初中知识补习课。

教学既要适当降低起点,又要紧扣教学大纲,所以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取舍、加工创造,而不是单纯地讲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基础》的复习教学
【摘要】《电工基础》则是电子机电专业学生考试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文章旨在对提高该课程复习教学的效率进行探讨,从复习教学的重要地位、要关注的问题、复习课结构安排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工基础》复习教学的重要意义古语曰:“温故而知新。

”这就强调了复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复习教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095-3089(2012)03-0044-01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

它既依赖数学知识,又要以物理为基础,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门难学的课程。

近年来的对口考试《电工基础》试题十分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理解知识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

因此,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考前复习中完成整个《电工基础》书本知识从厚到薄,再从薄到厚的吸收与运用就成了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搞好《电工基础》复习教学不容忽视的要点
《电工基础》复习教学要取得好的成效,不仅是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就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的。

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鼎力配合,有效整合课堂时间与其它学习时间。

因此,搞好《电工基础》复习教学教师应关注并做好以下几点:
1.帮学生做好心理调适,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非智力因素对学
生《电工基础》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影响很大,所以要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调适。

不同时期,学生表现出来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复习初期,学生满怀激情,充满信心,努力约束自己的言行,对自己提出了较高要求。

保护和延长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第一阶段心理调适的主要任务。

到了中期,学生进入了学习上的“高原状态”,学习热情有所减退,疲劳感不断加剧。

这个阶段要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到了后期,高考临近,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焦虑、烦躁、不安的心态表现出来。

这时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放下包袱,让他们轻装上阵。

至于课堂教学,如果能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明确方向,确立目标,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高,教学方法不能拘泥于“填鸭式”的讲课,还应有自学、习题、辅导、讨论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在习题课时,组织学生分组出题,分组答题,在竞争中点评习题,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可以引进幻灯、投影、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2.教学上要求要“分槽喂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实行“因材施教”。

实施因材施教,尽可能做到使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致,使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求。

实施因材施教需要教师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
同的复习要求,安排不同的练习,并进行分类指导。

对低层次的学生首先要求把基础知识弄懂,取得进步后就应给予肯定与鼓励;对高层次的学生则给予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接触灵活性强的内容。

具体到课堂上,可以将不同难度的题目安排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

3.注意教学的反馈性,巩固解题能力。

每个单元复习结束都应安排测验,在测验中才能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

每次测验都要进行分析、讲评、总结,而不是单单对答案。

测验要根据教材重点精心设计题目。

测验要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不断开拓学生思路,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另外,建立错题档案是很成功的尝试,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

学生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分析,争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教师可以针对容易混淆、经常出错的问题组织编写试题组进行系统训练,实施“快节奏、强校正”的教学模式。

4.教学方略上,一定要强调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构建好整个《电工基础》的知识网络。

教师要在吃透考纲的基础上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排查,让学生对每个概念、规律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明确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在复习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炒冷饭”,要注意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

例如,在第三章中,教材上先讲叠加原理,再讲电源变换。

笔者认为,先讲电源变换后,在叠加原理中可以出现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的电路,而教材中只有两个电压源共同作用的电路。

二、行之有效的《电工基础》复习课结构安排策略
《电工基础》总复习课的结构可以按如下思路安排:明确复习目标——形成知识体系——分析典型例题——概括思路方法——
巩固练习提高。

1.明确复习目标。

教师要依据大纲、教材、考试说明和学生实际来确定复习内容。

应尽量选择指导作用大、适应范围广、使用价值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制定出能切合教学班群体和个体实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复习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及评价作用。

2.形成知识体系。

复习应遵从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建立知识之间本质上的联系,形成较严格的知识体系。

复习教学内容的系统可以重新组合,不必受教材体系的约束。

教师应以新的体系来组织复习教材,学生应对每部分的电工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做出具有自己理解的知识结构图。

必定对每部分知识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头脑里已经形成知识网络,为电工学科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分析典型例题。

学生形成了知识结构后,要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运用的过程不仅要有像概念、规律这样的陈述性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程序。

掌握程序性知识,则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关键。

现在的教材着力于陈述性知识的表述,对于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思维活动过程所用的步骤一般来说是强调不够的。

如果单单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那么学科能力还
是得不到提高。

所以,在复习课中,必须强化学习程序性知识的意识,要结合具体问题讲授程序的全过程。

讲授中选择的例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典型例题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综合性,这是总复习的综合性、系统性决定的;二是通过这种题目的讲解能让学生掌握具有代表性的思路、方法、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典型例题时,解题思路要清晰,解题步骤要合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技巧。

4.概括思路方法。

概括思路方法就是要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求解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和规律。

例如,在求复杂直流电路中某支路电流时,有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六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明.新编电工学题解[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2002.
[3]王向东.电工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2).
[4]刘阿才.谈职高三电工基础课的复习教学[eb/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