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c1ecd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8.png)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新生儿病房的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医生的工作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是指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的规范和程序,适用于包括新生儿病区、新生儿ICU在内的新生儿病房。
第三条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新生儿病房的安全管理责任、安全防范措施、卫生保洁、设备管理、患者管理等。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第四条新生儿病房的安全管理责任由院方、病房负责人和医生共同承担。
第五条院方应当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责任,并配备负责安全管理的专职人员。
第六条病房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病房的安全运行。
第七条医生应当遵守医德医风,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第三章安全防范措施第八条新生儿病房应当具备合理的防护设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第九条新生儿病房应当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第十条新生儿病房应当制定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并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第四章卫生保洁第十一条新生儿病房应当配备专业的卫生保洁人员,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卫生。
第十二条新生儿病房应当定期进行卫生消毒,特别是空气消毒和物品消毒。
第十三条新生儿病房应当定期清理和更换床单、被褥等物品,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卫生。
第十四条新生儿病房应当设立废物处理区域,统一管理废弃物,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五章设备管理第十五条新生儿病房应当配备正常运转的医疗设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第十六条新生儿病房的医疗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第十七条新生儿病房应当设置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等程序和责任。
第六章患者管理第十八条新生儿病房应当建立完善的患者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
第十九条新生儿病房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第二十条新生儿病房应当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情况。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e38a1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a.png)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一、引言新生儿科病房是专门为新生儿提供医疗护理的部门,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规范新生儿科病房的运作和管理。
二、病房布置和设备要求1. 病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床位应按规定数量设置,每个床位应配备婴儿床、床垫、被褥、毛巾等必要设施。
3. 病房内应设有洗手池、婴儿尿布台、婴儿体温计、呼吸监测仪等必要设备。
4. 病房内应设置婴儿护理台和药物储存柜,保证医护人员方便进行护理和药物管理。
三、医护人员要求1. 病房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2. 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新生儿科培训和继续教育,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3. 医护人员应遵守严格的卫生要求,勤洗手、佩戴口罩、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四、病房管理流程1. 入院管理:接诊新生儿患者时,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身份和诊断,详细记录患者病史和家庭情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护理管理: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喂养、更换尿布、体温监测等,并定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3. 感染控制:医护人员应遵守严格的洗手和消毒制度,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卫生,定期开展感染监测和消毒工作。
4. 药物管理: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药物管理制度,正确使用和储存药物,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剩余量。
5. 出院管理: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向家属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提供出院指导和复诊建议。
五、家属配合要求1. 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患者的详细病史和相关检查报告。
2. 家属应按照医嘱和护理要求,正确喂养和护理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检查。
3. 家属应遵守病房的规定和制度,保持病房的安静和整洁,不干扰其他患者的休息和治疗。
六、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1. 病房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估和改进。
2. 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病房进行巡查和评估,确保病房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医院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d9154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3.png)
医院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医院新生儿病房的良好运营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要求,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新生儿病房的日常管理和护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新生儿病房负责医院新生儿的住院接待、疾病诊治、护理与护理管理工作。
拥有专业的医生和护理团队,并配备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器械。
第四条医院新生儿病房的管理目标是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促进其健康成长,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护理,维护家长和患儿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五条医院新生儿病房应配备医师、护士、助理护士和相关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员。
人员数量和配置应依据住院患儿的数量和疾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
第六条医院新生儿病房人员应依照医院规定的工作制度和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
第七条医院新生儿病房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绝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疗护理水平。
医院新生儿病房内禁止饲养任何动物,以确保病房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第三章新生儿住院接待第九条新生儿住院接待应配备特地的接待人员,接待人员应熟识并执行相关工作流程和规定,做好患儿和家长的住院登记工作。
第十条接待人员应向家长认真介绍病房的环境、设施、服务项目和规定,告知家长医院新生儿病房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
第十一条新生儿在接受住院治疗前,需要进行健康评估和疾病诊断,医生应供应认真的治疗方案和相关知识,与家上进行充分沟通和沟通。
第十二条新生儿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紧密关注病情变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予以必需的医疗护理和心理支持。
第十三条新生儿住院期间,医生和护士应向家长供应必需的医学知识和护理引导,帮忙家长正确对待和照料新生儿,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
第四章环境管理第十四条医院新生儿病房的环境设置应符合相关规定,保证空气清新,温度适合,噪音掌控,无任何有害物质存在。
第十五条医院新生儿病房应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工作,确保病房环境乾净、无菌、无异味。
新生儿病房规章制度
![新生儿病房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984bb5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1.png)
新生儿病房规章制度第一条:为了保障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确保病房环境的卫生和安静,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一、病房的使用对象为0-28天的新生儿,严禁非医护人员未经许可擅自进入病房。
二、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必须佩戴清洁的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经常洗手、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三、家属不得携带宠物进入病房,严禁吸烟、喧哗,保持病房内清静。
第三条:医护人员在接待患者时,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评估、记录和跟踪。
第四条:医疗护理规范一、新生儿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医疗护理工作,严禁无执业资格的人员从事医疗护理工作。
二、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时,必须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加强消毒防护,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三、医护人员应保持亲切和耐心,善于与新生儿亲近,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
第五条:病房环境规范一、病房内的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卫生标准,保持清洁卫生,严防病媒虫的滋生。
二、病房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必须符合新生儿的健康需求,保持舒适的环境。
三、病房内的垃圾必须分类处理,及时清理,保持整洁。
第六条:用药规范一、医护人员在给新生儿使用药物时,必须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用药安全。
二、医护人员必须按照药物使用规定进行给药,遵守用药时间、剂量、频次等规定,保证疗效和安全。
三、医护人员在使用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时,必须注意消毒和处理,杜绝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七条:医疗事故处理一、医疗事故发生后,医护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并全力协助处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医疗事故的处理必须依法进行,不得隐瞒、掩盖事实,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八条:病房管理制度一、病房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病房的管理制度,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秩序和纪律。
二、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医院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c54721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4.png)
一、目的为确保新生儿病房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新生儿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所有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及辅助工作人员。
三、人员管理1.新生儿病房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病室负责人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理长由具备护师及以上5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
2.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3.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1:5,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4.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1:3,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5.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
四、科室管理1.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2.新生儿病室设施要符合院感要求,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备用状态。
3.新生儿病室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4.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5.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6.新生儿如出现病情变化需要重症监护者,应当在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7.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避免造成医院感染。
8.制订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9.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
10.建立新生儿病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追溯制度,加强对新生儿诊疗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处理。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d6e4a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0.png)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引言概述: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而设立的一套规范和管理措施。
该制度涵盖了新生儿病房的运营、护理、医疗等方面,旨在为新生儿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新生儿科病房的设施要求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新生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普通为25-28摄氏度和50-60%的湿度。
1.2 空气质量管理:病房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并配备空气净化设备,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1.3 噪音控制:为了保证新生儿的歇息和稳定的生长环境,病房内应控制噪音,减少外界干扰。
二、新生儿护理管理要求2.1 专业护理人员:新生儿护理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他们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科学、安全、温馨的护理服务。
2.2 严格的洗手和消毒制度: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制度,保持手部和工作区域的清洁。
2.3 定期健康评估: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评估,包括体温、体重、呼吸、心率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三、新生儿医疗管理要求3.1 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病房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修,药品应按规定保存和使用。
3.2 医疗记录和信息管理:医疗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新生儿的病情、治疗过程和医嘱等信息,确保医疗过程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3.3 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管理:病房应建立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对发生的事故和事件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家属管理要求4.1 家属陪护制度:病房应制定家属陪护制度,明确家属在病房内的行为规范和权益,保证新生儿的隐私和安全。
4.2 家属教育和指导:医疗人员应对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的教育和指导,匡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护理技巧,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
![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497fa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5.png)
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负责照顾和治疗刚出生的婴儿。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医院实行了一套严格的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工作制度的五个部分。
一、新生儿病历管理1.1 完善的病历记录:新生儿病房要求医护人员对每位患儿建立详细的病历记录,包括个人信息、家族史、既往史、体格检查、治疗方案等。
这些记录对于患儿的治疗和后续随访非常重要。
1.2 保密措施:医院要求严格保护患儿的隐私,确保病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只有授权的医护人员才能查看和修改病历,避免信息泄露的风险。
1.3 病历归档:医院制定了病历归档的标准和流程,确保病历的长期保存和方便查阅。
这有助于医院进行科学研究和提高医疗质量。
二、医护人员培训与考核2.1 专业知识培训:医院要求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定期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包括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护理技巧等。
这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2 实践技能考核:医院定期对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实践技能考核,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新生儿的护理和治疗技术。
这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2.3 持续学习机制:医院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这有助于医护人员不断更新知识,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
三、感染控制与预防3.1 消毒措施:新生儿病房要求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包括对病房、仪器设备和护理用品进行定期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手卫生培训:医院定期组织手卫生培训,教育医护人员正确洗手的方法和频率,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3 感染监测:医院建立了感染监测系统,对新生儿病房的感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扩散。
四、家属沟通与参与4.1 家属教育:医院重视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定期组织家属教育,向他们介绍新生儿疾病的知识和护理技巧,提高他们的护理能力。
4.2 家属参与:医院鼓励患儿家属参与到治疗和护理中,如更换尿布、喂养等。
新生儿病房日常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日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2416d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d.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新生儿病房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新生儿及家属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人员管理1. 病房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2. 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病房全面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病房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3.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4.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
三、病房设施管理1. 病房设施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规范,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2. 病房内设备应摆放整齐,便于使用和维护。
3. 病房内物品应分类存放,定期清理,保持整洁。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四、护理工作管理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感染。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用药、治疗、护理安全。
3. 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根据新生儿病情变化调整护理级别。
4.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病情信息准确、及时传递。
5. 加强新生儿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6. 做好新生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提供关爱和指导。
五、病房安全管理1. 病房内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避免噪音,工作人员要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
2. 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控制陪护人数,确保病房秩序。
3.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安全。
4. 加强病房内用电、用水、用气等设施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六、突发事件处理1.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迅速处置。
3.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配合做好调查和处理工作。
七、监督与考核1. 定期对病房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2.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3. 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附则1. 本制度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e52e4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8.png)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新生儿科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科室,它肩负着保障新生儿健康和安全的重任。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新生儿得到妥善的照顾和治疗,以下是新生儿科的各项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1、新生儿病房应保持清洁、安静、舒适,温度应维持在 24-26℃,湿度在 55%-65%。
病房内要定期进行消毒,包括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2、严格限制非医护人员进入病房,进入病房的人员必须更换专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并洗手、消毒。
3、新生儿病床要定期更换床单、被褥,保持整洁。
患儿使用的物品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4、病房内的医疗设备和仪器要定期检查、维护和消毒,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二、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1、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其进行清理呼吸道、保暖、断脐等处理,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记录。
2、严格执行新生儿喂养制度,根据新生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
喂奶时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吞咽情况,防止呛奶。
3、做好新生儿的皮肤护理,每日为其沐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有无黄疸、红疹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4、加强新生儿的眼部、口腔、耳部护理,预防感染。
5、新生儿的尿布要及时更换,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的发生。
三、新生儿医疗操作管理制度1、进行任何医疗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新生儿的静脉穿刺、采血等操作要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新生儿的痛苦。
3、给新生儿使用的药物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注意药物的剂量、浓度、用法和用药时间,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4、进行新生儿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急救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新生儿感染防控管理制度1、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培训,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或消毒。
2、对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要进行隔离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b488b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2.png)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一、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每日常规紫外线及空气消毒机消毒,并做好每月空气培养监测。
二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
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培训,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三、新生儿病室原则谢绝参观。
确实需要,每次参观人员不得超过5人,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四、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戴好帽子,穿新生儿室工作衣,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护理原则为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最后隔离患儿。
五、新生病儿使用的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30分钟,布类用品、衣服、包布高压灭菌消毒后才可应用。
新生病儿出院后或超过一周,暖箱要进行终末消毒。
六、新生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患儿每日称体重一次。
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腕带、床头卡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并执行双查对,以便识别。
七、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
八、新生儿病室内的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九、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湿巾及时擦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
浴盆使用后每日消毒一次。
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b088a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1.png)
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制度一、新生儿病房的基本管理概况新生儿病房是医疗机构中专门用于收治新生儿的临床部门,对于新生儿的医疗护理及健康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营造一个安全、有序、温馨、舒适的医疗工作环境,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对新生儿的健康管理,保障新生儿患者的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新生儿病房的基本职责(一)接受新生儿患者的住院申请,制定住院治疗方案;(二)负责对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医疗护理和护理管理;(三)开展新生儿科普宣教、家庭护理指导、健康管理等工作;(四)定期对新生儿患者进行身体评估和健康状况跟踪,并及时进行医嘱反馈;(五)建立并健全新生儿病情报告、病历记录、医疗质量管理和事故应急预案。
三、新生儿病房的安全管理(一)确保新生儿病房内部环境清洁整洁,消毒、通风、采光等工作规范;(二)严格执行新生儿患者的医嘱,确保医疗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三)加强药物管理,保障药物使用安全;(四)建立安全防护机制,提高对新生儿病情变化和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五)保障新生儿患者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四、新生儿病房的专家管理(一)建立并完善新生儿病房的专家轮值制度,确保有专家医师全天候值班;(二)加强对新生儿病情的会诊、讨论、交流和指导,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三)建立健全新生儿病房的医患沟通机制,保障医患双方的合作和信任。
五、新生儿病房的护理管理(一)针对新生儿的特殊性,制定严格的护理规范和标准,确保医疗护理的科学、规范和安全;(二)加强新生儿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三)建立并完善新生儿病房的护理记录、评估和计划,加强对新生儿患者的全面护理;(四)积极推动新生儿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家属的护理技能和健康意识。
六、新生儿病房的质量管理(一)建立并落实新生儿病房的质控制度,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治疗和护理规范;(二)定期进行医疗护理质量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三)加强新生儿病情和病历的管理,提高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218e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3.png)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而设立的特殊病房。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照顾和管理得到规范,新生儿病房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详细阐述新生儿病房的各种规章制度。
正文内容:1. 人员管理1.1. 专业护士团队:新生儿病房要求配备专业的护士团队,他们具备丰富的儿科护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各种情况。
1.2. 严格的人员进出制度:为了保证新生儿病房的安全,只有经过严格培训和审查的人员才能进入病房,同时要求所有人员在进入病房前进行必要的消毒和穿戴相应的防护设备。
2. 感染控制2.1. 消毒和洗手:新生儿病房要求所有人员在进入病房前进行必要的消毒,特别是手部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2. 隔离措施: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要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在病房内传播。
2.3. 定期消毒和清洁:新生儿病房要求定期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以确保病房的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3. 新生儿护理3.1. 喂养管理:新生儿病房要求按照科学的喂养方式进行喂养,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
3.2. 温度调节:新生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病房要求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新生儿出现低温或高温问题。
3.3. 观察和记录:新生儿病房要求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排泄情况、皮肤状况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安全管理4.1. 病房设施安全:新生儿病房要求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如床铺、监护设备等,以确保新生儿在病房内的安全。
4.2. 病房内外安全:新生儿病房要求保持病房内外的安全,如设置安全门禁系统、防止火灾等安全措施。
4.3. 防止误诊误治:新生儿病房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避免因误诊误治导致新生儿的健康问题。
5. 家属管理5.1. 家属陪护制度:新生儿病房要求制定家属陪护制度,明确家属在病房内的行为规范和陪护时间。
5.2. 家属教育:新生儿病房要求对家属进行相关教育,使其了解新生儿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5篇)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13a74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8.png)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1、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应衣帽整齐,患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严禁与新生儿接触。
2、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每日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养,并有记录。
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新生儿查对制度、身份识别流程,严防差错隐患发生。
4、新生儿床旁周围严禁悬挂危险物品,确保患儿安全。
5、遵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喂养时应将患儿抱起,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喂毕后轻拍背部排气后置侧卧,防止呛咳。
____年____月补充____年____月执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2)新生儿病房是为了保护和照顾新生儿的健康而设立的特殊病房。
在新生儿病房中,安全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因为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需要特别的护理和保护。
以下是一份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议:一、病房入口安全管理1. 病房入口应设有门禁系统,并由专人控制进出,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
2. 进入病房的工作人员应经过身份确认,并佩戴特定的身份证明牌。
3. 病房入口处应设置监控摄像头,监控摄像头记录的画面可以作为安全管理的证据。
二、室内环境安全管理1. 病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适宜,以保持新生儿的舒适感。
2. 室内应保持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 床位应安排合理,避免拥挤,以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新生儿的安全。
4. 床边应设有牢固的护栏,以防止新生儿摔落。
5. 床上用品应定期更换和清洗,并确保干净卫生。
三、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 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的功能,并确保其正常运转。
2. 使用医疗设备时,应经过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3. 医疗设备操作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员、使用时间、使用情况等。
4. 对于使用不当或存在隐患的医疗设备,应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
四、护理和医疗管理1. 护理人员应实施严格的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新生儿护理培训和技术研讨,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0e24a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c.png)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专门为出生不久的婴儿提供医疗护理的场所,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病房内有许多严格的规章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的各种规章制度,以便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遵守。
一、入院规定1.1 家长陪护规定:家长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陪同新生儿入住病房,但必须遵守医院的陪护规定,如不得在病房内吸烟、喧哗等。
1.2 入院手续:家长需要携带婴儿的出生证明、健康档案等相关证件办理入院手续,确保医护人员了解婴儿的基本情况。
1.3 家长教育:医院会对家长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教育,包括喂养、换尿布、保持环境清洁等,以便家长更好地照应婴儿。
二、护理规定2.1 喂养规定:新生儿病房有固定的喂养时间和方式,家长需按时哺乳或者喂奶,不得擅自更改喂养计划。
2.2 温度控制:病房内温度需保持适宜,医护人员会定期测量婴儿的体温,确保其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2.3 安全措施:医院会提供安全的睡眠环境和床铺,家长需注意避免婴儿掉落或者受伤,确保其安全。
三、医疗规定3.1 就诊规定:家长需按照医院规定的就诊时间和方式带婴儿到医疗检查和治疗,不得擅自延迟或者取销。
3.2 用药规定:医护人员会根据婴儿的病情开具药物处方,家长需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不得随意增减剂量。
3.3 病情通报:医院会及时向家长通报婴儿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
四、卫生规定4.1 消毒规定:医院会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家长需注意保持婴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等。
4.2 垃圾处理:家长需按照医院规定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处理婴儿的尿布、废弃物等,保持病房环境清洁。
4.3 空气流通:医院会定期开窗通风,家长需注意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避免细菌滋生。
五、出院规定5.1 出院手续:家长需按照医院规定的出院流程办理出院手续,领取出院证明和医嘱等相关文件。
5.2 家长指导:医护人员会对家长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如何继续护理婴儿、注意事项等,确保婴儿能够顺利康复。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aef77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1.png)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确保新生儿病房内的安全,保护新生儿及其家属的权益,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
制度的实施依据包括《新生儿疾病诊断标准与病例管理规定》、《新生儿护理常规操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新生儿病房的所有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
第二章安全责任2.1 医务人员安全责任2.1.1 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病房内医疗服务的安全。
2.1.2 遵守医疗行为规范,保证医嘱的正确执行。
2.1.3 保护新生儿的人身安全和隐私。
2.1.4 对发生的医疗事故及时报告,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及处理工作。
2.2 管理人员安全责任2.2.1 建立完善的病房管理制度和培训计划,确保所有人员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2.2 监督和检查病房内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
2.2.3 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和设备,确保病房的安全环境。
第三章安全措施3.1 出入管理3.1.1 病房门口设置出入口闸机,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
3.1.2 严格执行病房出入登记制度,记录每位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的身份信息。
3.1.3 病房内的通道保持畅通,不得堆放障碍物。
3.2 卫生管理3.2.1 定期清洁消毒病房内的各种设备、物品和表面,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3.2.2 建立医疗废物分类存放和处理制度,保证废物不交叉感染。
3.2.3 提供清洁、整洁的床铺及卫生用品,定期更换。
3.3 安全设施3.3.1 安装监控设备,对病房内的监控画面进行实时监控。
3.3.2 病房内必要的电源设备和照明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3.3.3 针对特殊地区和设备设置安全防护栏,防止事故发生。
3.4 消防安全3.4.1 按照消防要求设置病房内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火灾报警器等。
3.4.2 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4.3 组织定期消防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
![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e555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9.png)
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而设立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旨在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有效地照顾新生儿,同时也保障了新生儿的权益和福利。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正文内容:1. 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制度1.1 人员配备:新生儿病房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以确保病房能够提供全天候的医疗服务。
1.2 值班制度:建立合理的值班制度,保证医护人员在24小时内有人负责病房的管理和监护工作。
1.3 工作流程: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包括新生儿的入院、出院、转院等程序,以确保病房的工作有序进行。
2. 新生儿病房的医疗护理制度2.1 婴儿喂养:制定科学的喂养计划,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确保新生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2.2 疾病防控: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洗手、消毒、隔离等措施,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2.3 体温调节:确保新生儿的体温在适宜范围内,包括使用温度调节设备、定期测量体温等措施。
2.4 监测与评估: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体重、喂养情况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新生儿病房的家属管理制度3.1 家属陪护:允许家属在合适的时间陪护新生儿,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照顾。
3.2 家属教育:向家属提供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新生儿。
3.3 家属参与:鼓励家属参与新生儿的护理和治疗过程,加强家庭与医疗团队的沟通与合作。
4. 新生儿病房的设施与设备管理制度4.1 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的清洁、安静和温度适宜,为新生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4.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4.3 药品管理:建立合理的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处置,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5. 新生儿病房的质量管理制度5.1 质量评估:定期进行病房的质量评估,包括对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估,及时改进工作不足之处。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049779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9.png)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新生儿病房的安全,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新生儿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职责1. 新生儿病房负责人负责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医护人员负责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3. 家属负责配合医护人员,共同保障新生儿的安全。
四、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
(2)医护人员必须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擅离职守。
(3)家属必须遵守病房规定,不得擅自进入新生儿病房。
2. 环境管理(1)病房必须保持清洁、安静、舒适。
(2)病房必须定期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3)病房必须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适应新生儿的需求。
3. 安全管理(1)新生儿必须佩戴身份识别腕带,以防混淆。
(2)新生儿病房必须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3)新生儿病房必须实行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防止意外发生。
4. 医疗管理(1)医护人员必须按照医疗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医疗安全。
(2)医护人员必须定期检查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医护人员必须按照医嘱给新生儿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五、应急预案1. 发生突发事件时,医护人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2. 医护人员必须及时通知家属,并告知情况。
3. 医护人员必须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按照领导指示采取措施。
六、奖惩制度1. 对遵守本制度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给予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给予处罚。
七、修订与更新本制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更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八、实施与监督本制度由新生儿病房负责人负责实施和监督,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九、解释与说明本制度由新生儿病房负责人负责解释和说明,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十、实施时间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f3ae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a.png)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引言概述:新生儿病房是一个关键的医疗环境,需要严格的感染管理制度来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五个部份,包括感染预防、消毒与清洁、医护人员培训、病房空气质量管理和感染监测与报告。
一、感染预防:1.1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医护人员应时常洗手,特殊是在接触新生儿先后,使用合适的洗手液或者消毒剂,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1.2 新生儿父母的教育:医院应向新生儿父母提供关于感染预防的教育,包括正确的喂养和护理方法,以及避免带有传染性的疾病接触。
1.3 隔离措施: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应实施隔离措施,避免感染传播给其他新生儿。
二、消毒与清洁:2.1 定期消毒:医院应定期对病房内的器械、设备和表面进行彻底的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确保无菌环境。
2.2 床上用品的清洁:床单、毛巾等床上用品应定期更换和清洗,确保干净卫生。
2.3 病房的清洁:病房应定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和其他表面的清洁,以及垃圾的及时清理和处理。
三、医护人员培训:3.1 感染控制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包括手卫生、消毒和清洁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
3.2 感染病例的报告和处理:医护人员应接受感染病例的报告和处理培训,学习如何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感染病例,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3.3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医护人员应接受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培训,包括戴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四、病房空气质量管理:4.1 空气消毒:医院应定期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设备和方法,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
4.2 通风管理:医院应保证病房的通风良好,避免空气污染和积聚。
4.3 空气质量监测:医院应定期对病房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五、感染监测与报告:5.1 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新生儿病房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和感染原因等。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b67d5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0.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新生儿病房是为了提供给需要特殊护理的新生儿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护理环境,因此在病房中有许多规章制度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新生儿病房常见的规章制度:1.儿童家属陪护制度:新生儿病房对于儿童家属的陪护进行严格管理。
通常规定每个新生儿只能有一名家属陪护,陪护的时间和频率也有明确规定。
2.新生儿出入病房制度: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新生儿病房通常严格限制入内的人员,只有具备相关资格和经验的医护人员和家属才能进入病房,并且必须遵守病房的各项规定。
3.洗手和消毒制度: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对细菌和感染更为敏感,因此在进入病房前必须进行洗手,并且必须按照病房规定的消毒方式进行消毒。
4.病房内禁止吸烟制度:烟雾对新生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新生儿病房内通常严禁吸烟,所有人员都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外吸烟。
5.病房内噪音控制制度:噪音对新生儿的睡眠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新生儿病房内必须保持安静。
各项操作和设备的使用也需要进行噪音控制。
6.病房内的照明和温度控制制度:照明和温度对新生儿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也至关重要,因此病房内必须保持适宜的照明和温度,并定期检查和调整。
7.新生儿接种和喂养制度:新生儿病房通常有明确的接种和喂养制度,医护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接种和喂养,并且记录相关信息。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医疗设备和药品使用制度:新生儿病房内使用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使用和管理。
9.病房内监控和报警制度: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新生儿病房通常会安装监控设备和报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安全问题。
10.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制度: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安全和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严禁随意更改医嘱、乱开药品等行为。
新生儿病房的各种规章制度旨在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一、新生儿病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二、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三、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四、新生儿病室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
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五、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六、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七、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八、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
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认真实施手卫生。
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十、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每日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
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戴好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
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连续三天),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
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
8.新生儿病室内的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
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由责任护师负责管理本组病人的日常护理、治疗及抢救工作。
一、按监护指征入室,各项生命征要求逐项测量并记录二、入室后即刻建立静脉通路,提供生命脏器功能状态的监护数据。
三、对病人进行昼夜24小时床边监护,根据病情进行体温、心率、呼吸及血压监护。
四、每天晨间护理进行每位患儿的擦澡、更衣、换尿布及各种管道的护理,按时喂奶并记录情况。
(每次喂奶结束后将奶瓶清洗干净并浸泡,以备消毒。
)五、按规定的时间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变化及用药处理情况,突发情况随时记录,严格“三查”、“七对”,对手标上的床号、姓名、性别给药。
六、使用氧气者每天更换湿化水一次;使用暖箱者每天用1:250含氯溶液擦洗暖箱一次,随时保持清洁同时更换湿化水。
七、保持监护仪整齐、清洁、舒适、安静、保持适宜的温度,定时开窗通风,每天2次,每次20分钟(10am、4pm),使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八、监护室内的一切物品、仪器、药物均定位放置、专人保管、定时检查、消毒、维修、保养,各班要严格检查、清点、记录,保证紧急使用。
吸痰管、吸痰杯随时更换送消毒备用。
九、书写本组病人的交班报告,准备与上夜班护士交班。
十、每班交、接班护士进行逐个患儿的床头交接,包括监护仪参数、输液速度、患儿的情况等。
十一、患儿离开监护室时,必须由当班护士陪送交班,查对手标后解去手标,并与有关责任护师交班;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本病室死亡的患儿由本病室的护士护理。
十二、做好下午探视家属的管理工作,热情接待,文明用语,耐心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必要时请医生解答。
十三、无陪病房,安全第一,各班都有注意随手关门。
严格探视制度,下午4点探视时由工人把NICU第一道门;责任护师或指定的责任护士接待探视的家属,其余时间进出室者随时关门。
对出入室的患儿责任护师要把关,对进入NICU 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加以询问。
手术室管理制度1.凡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进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2.进手术室见习、参观,二人以内需经科室负责人和手术室护士张同意;三人以上的需报医教科经业务副院长批准。
参观或见习手术者,应接受院方医护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走动及出入。
3.手术室的药品、器械、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
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械、电器和蒸气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时,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
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4.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作有菌手术。
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数目,并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敷料。
5.手术室在夜间及节假日应设专人值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
6.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病人应作详细登记,按月统计上报。
7.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
8.负责保存和送检手术采集的标本。
9.手术通知单须于术前一日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手术前访视,急症手术通知须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10.接手术病人时,要带病历并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
病人要求穿消毒患服进入手术室。
产房管理制度1.产房实行二十四小时三班轮换制,值班人员中途不得离开岗位。
2.产房应设有产程中所必需的物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3.各种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戴分娩室专用的帽子、口罩、鞋和工作服。
接产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
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5.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测血压、听胎心,并做好记录。
6.产房应保持清洁,定期做好卫生和消毒,定期做细菌培养。
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及时消毒。
7.接产人员在接产新生儿处理完毕后,须将新生儿抱给产妇辨认性别,并做全身检查、测验脚印、手圈、点眼等,做好明显标记。
及时、准确填写产程图、临产、新生儿等记录和出生证。
8.产妇在产后留产房观察二小时,无特殊情况由值班者送回病房,并向病房护士交班。
9.分娩室主要工作质量标准:(1)产程图正确使用率≥98%;(2)产后出血率≤3%;(3)滞产率<1%;(4)会阴感染率<1%;(5)孕产妇死亡率0;(6)子宫破裂发生率0;(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
新生儿病室管理制度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每日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
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戴好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
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连续三天),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
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
8.新生儿病室内的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
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