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药事管理

药事管理

返回
制剂。
判断分析:该药店代人销售用剩中药制剂 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且用剩的中药制剂可能受到其他外界因素 的影响。根据《药事管理法》第48条第二 款假药定义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 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均按假药论处。 第二款第(三) 、(四)项规定。已变质 的药品或被污染的药品。均按假药论处。 此案例中的自制中药丸剂为假药。
19.某医药公司销售的一批“高丽参”,以
东北的国产红参仿制“朝鲜高丽参”,并 以仿制伪造的纸盒包装。
判断分析:该医药公司销售高丽参以东北 红参代替。且用伪造的纸盒包装。根据 《药事管理法》第48条第二款定义二规定。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 种药品的,均按假药论处。根据《药事管 理法》第49条第三款第(四)项分别规定,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 的 ,均按劣药论处。因此该医药公司销售 的高丽参即是假药也是劣药。
20.某些药品经药检所检验,水分超标,或者
灰分超标,或者大肠杆菌超标,或者杂质 超标.
判断分析:该药品水分、灰分、杂质检验均 不合格。表明该药品所含有效成分含量不 合符国家规定。大肠杆菌超标,则说明该 药品受到污染。根据《药事管理法》第48 条第二款假药定义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 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均按假药 论处。第二款第(四)项规定。被污染的 药品 ,均按假药论处。此案例中的药品为假 药。
17.某药店销售自制的中药丸剂
判断分析:该药店销售的自制中药丸剂未 经批准,且没经过检验即销售。根据《药 事管理法》第48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 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 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均按 假药论处。即销售的此案例中的自制中药 丸剂为假药。
18.某药店代人销售病人用剩的某医院的中药

药事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 药品受潮、变质影响用药安全 • 药品储存温度不达标导致疗效降低 • 加强药品储存条件的管理与监控
药品养护管理不到位
• 药品养护制度不健全 • 药品养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提高药品养护管理水平与人员素质
药品调配与核发管理案例分析
药品调配不规范
• 药品剂量不准确影响治疗效果 • 药品使用方法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 严格药品调配管理,提高药品使用质量
药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加强药师队伍建设
• 提高药师队伍整体素质 • 加强药师培训与继续教育 • 建立药师激励机制
借鉴典型案例中的经验教训
• 提高药师审核与核发药品的能力 • 加强药师与患者的沟通与指导 • 提高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指导作用
05
药事管理典型案例的未来展望
药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药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CREATE TOGETHER
药品采购与供应管理案例分析
药品采购渠道与质量问题
• 采购渠道不规范导致药品质量参差不齐 • 药品质量问题引发患者投诉 • 加强对药品供应商的管理与监管
药品供应管理问题
• 药品供应不及时影响患者治疗 • 药品库存管理不善导致药品过期 • 优化药品供应管理与库存控制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案例分析
药品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
SMART CREATE
药事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CREATE TOGETHER
01
药事管理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药事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中对药品的采购、储存、调 配、核发等环节进行管理的过程
• 确保药品质量与安全性 • 提高药品使用效率 • 降低药品成本

药事管理学案例分析24页

药事管理学案例分析24页

齐二药事件的有关图片
“齐二药”事件震动全国,然而,仅仅3个 月后,“齐二药”余波未平,“欣弗”又 接踵杀至……
欣弗事件
事件概要:
? 2019年8月,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停用安徽华 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当年 6月以后生产的所有批次 的欣弗药品。
? 经查,该公司 2019年6月至7月生产的克林霉素 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 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 影响了灭菌效果,导致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 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等临床症状。经中国药品生 物制品检定所对相关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 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
究刑事责任。”
案件处理:
3十 造 证 规 判 判 金1一按安判治2七药售处值的法判判罚...二、 或 处 人定 处根十以全处权根根十的的违金罚追处处金?有年4?三罪关发成年情?商作人机处?第发许于有定条买 者 有 民其据五危罪利无据据四,药法额款究其有人判依处根行严员关分期6年十】安生其以节9给可与关;规卖 药 期 币犯《4条险终《期条没品生二,刑犯期民《政重作处1处据理据徒个。四在全重他下特条G证企的第1定、 品 徒 十虚药管失出理M人第方身刑徒,收和产倍构事销徒币药分:::刑月条生管大严有别的业亵关9P出 批 刑 万,报品理职处。19,一法。法刑生违违、以成责售刑三品别《0有《、【产理伤重期恶规生渎于G租 准 二 元条关注管部,理人7S款危》,产法法销上犯任伪三十管关依刑药于、 证 年 。4重作的亡后徒劣门对,定产失册年药P,关理药规害认第剥、生所售五罪。劣年万理法法品监其2给伪出 明 ,资法年大业规事果刑的;销职、监于1品定公证一夺销产得药倍的产,元法管中名予判》管借 文 并造本》6责中定故的或,第售行6部滥监不移,共有证党百政售、,品以,品并。》处第、许 件 处理罪第管个任违,或,者处假为年门9用力交关纪书7假销并货下依罪处第变可 的 罚,几一八及法月事反因者处拘三劣的、违条职、司责政,,工人百》、故有而造三役年工法药规5法任关权纪 ; 以徇上私七舞年弊以玩下忽有职期守徒人刑员。的 规定

药事管理学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学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学案例分析药事管理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药品管理进行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医疗机构中,药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药事管理案例来进行分析。

某医院药房在进行库存管理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了药品过期、滞销等情况。

在分析原因时,发现主要问题出在采购环节和库存管理上。

医院药房在采购药品时没有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预测,导致了部分药品采购过多,而有些药品则采购不足。

这导致了部分药品过期,而有些急需的药品却无法及时供应,影响了患者的治疗进程。

针对这一问题,医院药房制定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首先,他们建立了科学的药品采购评估机制,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历史用药情况,进行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

其次,他们加强了对库存药品的监管和管理,建立了严格的药品出入库登记制度,确保药品的有效期和质量。

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对药品库存的定期清点和盘点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期药品,避免造成浪费。

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使得医院药房的药事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药品的库存得到了合理的控制,过期和滞销的药品大大减少,同时急需的药品也能够及时供应,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保障。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药事管理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到科学、合理的药事管理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只有加强药事管理,才能够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总之,药事管理是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药事管理的重视,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引言:药事管理是医药行业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多个方面。

当药事管理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药事管理案例分析对于改进药事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药事管理案例,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某医院在2019年发生了一起导致多名患者伤害的药事管理事故。

该医院在药品采购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了一批次过期、变质药品流入了患者的用药流程中。

多名患者因此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一位患者甚至因此死亡。

这起事故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愤慨。

案例分析:1. 药品采购环节问题首先,医院在药品采购环节存在问题。

这次事故的起因就是医院采购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控制过期、变质药品的流入。

这可能与医院的采购流程和管理制度不够严格有关。

另外,医院的采购人员对药品的监管意识和专业知识也存在一定的缺乏。

这就需要医院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

2. 药品流通环节问题除了采购环节的问题,药品流通环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该案例中,过期、变质药品能够流入患者用药流程中,暴露了医院的药品流通管理薄弱之处。

医院需要加强对药品配送商的审核和监管,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同时,在医院内部,也需要建立起药品流通的管理和追溯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治理机制问题此次药事管理事故的发生也反映出医院的治理机制存在问题。

对于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医院管理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药事管理工作力度不够。

医院领导应该加强对药事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并建立健全的药事管理团队,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解决方案:为了避免类似的药事管理事故再次发生,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其专业素质。

2. 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与合法药品配送商合作,并监督其合规经营。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2002年11月5日,某县药监局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某某零售药店销售的左金丸有劣药嫌疑,便当场予以查封。

后经调查证实:该药店于同年10月28日从该县医药公司购进左金丸200瓶,每瓶进购价4元,共付价款800元;已经销售5l瓶,每瓶销售价4.4元,销售取得价款224.4元;尚有149瓶未销售。

紧接着对该县医药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医药公司向××药业公司(药品生产企业)购进同批左金丸1000瓶,进购价每瓶3.5元,除了向该药店销售200瓶外,其他的在仓库尚未销售。

后经检验证实,该批左金丸确实属于劣药。

问题:你认为以上处理是否合适?为什么?应如何处理?答:不合适《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未违反《药品管理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并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或者使用的药品是假药、劣药的,应当没收其销售或者使用的假药、劣药和违法所得,但是,可以免除其他行政处罚”,即主观无过错经营、使用假劣药品可以只承担有限行政责任。

对零售药店的处罚:没收尚未销售的左金丸149瓶,没收违法所得224.4元,不应给予罚款。

对医药公司的处罚:没收尚未销售的左金丸800瓶,没收违法所得800元,不应给予罚款。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药业公司(药品生产企业)的处罚:罚款14000元,没收违法所得4500元(其中利润1000元).分析:罚款超过三倍,不合理。

应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案例分析2某医院2002年7月从某医药开发公司购进货值7030元的吡哌酸、吗丁啉。

2002年10月,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检查抽验时发现,该毗哌酸、吗丁啉是假药,至此,该院已销售所得4216.10元。

经查实,该院的进货记录完整,所记数量与销售和剩余的存货相符,药品系从合法经营企业购进,某医药开发公司证照齐全。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1、无证照经营药品行政处罚案案情简介:2003年4月,某工商部门在日常执法时发现,辖区内袁某(个人)涉嫌无营业执照经营药品,该工商部门对袁某的药品进行了扣押。

由于工商部门对扣押的药品质量不能鉴定,便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协助。

药监部门在鉴定药品质量的时候,发现袁某经营药品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

经进一步调查,袁某无证批发经营药品已长达5年之久。

鉴于此种情况,药监部门向工商部门提出,此案应属于药监部门的查处范围。

案例分析:该案件涉及到谁是案件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于无证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

《药品管理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无《药品经营许可证》不得经营药品。

《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出售的和未出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在查处无照经营药品的违法行为时,《药品管理法》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适用效力不同,《药品管理法》是人大制定的法律,效力高于以国务院令颁布的《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处理结论:袁某无证照批发经营药品的违法行为,应由药监部门以违反《药品管理法》第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按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给予处罚。

如果袁某的经营数额达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达1万元以上,就构成了非法经营罪,应承担刑事责任,药监部门应及时把案件移交给公安部门处理。

5、假冒名牌药品处罚案案情简介:某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某医疗机构检查时发现,该单位使用的达克宁乳膏(标示为西安杨森制药公司001120778)的包装印字、色泽与正品不一致,即对该乳膏进行了抽样检验,并将样品寄至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质量部进行确认。

经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但西安杨森制药公司质量部确认该乳膏为假冒产品。

案例分析:该案件涉及到关于使用假冒品牌药品的处罚适用条款目前,有些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使用假冒品牌药品行为的处罚的违反条款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药事管理与法规 实训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与法规 实训案例分析

案例1:甲氨蝶呤事件【案情介绍】2007年7月6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陆续收到广西、上海等地部分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

患者使用了标示为上海医药有限公司华联制药厂生产的注射用甲氨蝶呤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继而萎缩,无法直立和正常行走等神经损害症状。

2007年8月,北京、安徽、河北、河南等地医院使用上海华联药品后也陆续发生不良反应,涉及该厂甲氨蝶呤、盐酸阿糖胞苷两种注射剂。

不良反应发生后,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成调查组对该厂的鞘内注射用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引起的药物损害案件进行调查,发现造成这一不良事件的原因为华联制药厂在生产过程中,现场操作人员将硫酸长春新碱尾液,混于注射用甲氨蝶呤及盐酸阿糖胞苷等批号的药品中,导致了多个批号被污染,从而引起全国上百名白血病患者下肢伤残。

【问题讨论】1.上述案例属于何种性质的案件?2.你认为上述违法行为适用《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中的哪些条款与规定?3.你认为违法者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案例分析】1.《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被污染药品按假药论处,案例中多个批次药品被污染,因此属于生产销售假药行为。

2.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禁止生产、销售假药;第七十四条:企业生产销售假药情节严重的;第七十六条:从事生产、销售假药情节严重的企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第九十三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给药品使用者造成损害的。

3.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和第七十六条相关规定,违法者应当承担下列责任:(1)没收假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药品货值金额2-5倍罚款(2)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吊销许可证(3)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负责人10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4)对生产的原材料、包材、设备予以没收(5)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案例2:欣弗事件【案情简介】2006年7月2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西宁市部分患者在使用某药厂生产的“欣弗”后,出现了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的发展历程
药事管理经历了从传统经验管理到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演变过程,逐步形成了现 代药事管理体系。
药事管理的未来发展
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药事管理将进一步向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 方向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02
CATALOGUE
药事管理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案例选择标准与来源
典型性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事管理案例,能够反映药事管理 的普遍问题。
真实性
案例应来源于实际发生的药事管理事件,确保数据的 真实性和可靠性。
时效性
案例应关注当前的药事管理热点和最新发展动态,具 有时效性。
案例背景介绍
01
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 。
02
涉及的主要药品和相关治疗领域。
案例三
某制药企业违规生产假冒伪劣 药品,被监管部门查处,造成 恶劣社会影响。
案例四
某医疗机构未严格执行药品不 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导致患
者用药风险增加。
案例启示
01
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建 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 体系,确保药品安全有 效。
02
提高药事管理人员的专 业素质和责任心,加强 药品储存、运输和使用 环节的管理。
促进医疗事业发展
药事管理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规范药品市场秩 序,推动药品创新和技术进步, 促进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医疗质量和效

药事管理通过对药品的合理使用 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降低医疗成本,为患者提供更好 的医疗服务。
药事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药事管理的起源
药事管理起源于古代医药行业,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完善。

药事管理与法规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与法规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与法规案例分析药事管理是指对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用药合理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在我国,药事管理涉及到众多法规和政策,而这些法规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用药合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药事管理与法规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药事管理案例。

在某地区,一家医院因为未按照规定对药品进行储存和管理,导致部分药品过期失效,甚至发生了药品混淆的情况,给患者用药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医院在药事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药事管理的关注和讨论。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相关的法规。

我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流通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对于药事管理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比如,《药品管理法》规定了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要求,明确了药品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则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药品流通质量管理规范》则对药品的流通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药品的储存、运输、配送等环节符合规定的标准。

进一步,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对这些法规进行深入分析。

比如,在上述案例中,医院未能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要求对药品进行储存和管理,这就违反了相关法规的规定。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药事管理不仅仅是一项管理工作,更是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用药合理的大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监督和管理。

综上所述,药事管理与法规案例分析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讨和研究。

只有加强对药事管理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政策,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用药合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关注和思考,共同为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贡献力量。

药事管理学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学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学案例分析药事管理是指对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配送、存储、配制、发放、使用、监督、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全面管理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药事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药品合理用药、药品安全保障、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以下是一则药事管理案例分析。

某医院的门诊药房存在以下问题:药品配送速度慢、药品库存不足、药品过期浪费严重、药品存储不规范。

首先,药品配送速度慢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配送流程来解决。

该医院可以与药品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前预订一定数量的常用药品,以便供应商能够按需配送。

同时,门诊药房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前准备药品,做好药品摆放和整理工作,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其次,药品库存不足可以通过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来解决。

门诊药房应该根据患者就诊情况和药品使用量,制定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并定期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及时调整和补充库存。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库存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库存情况,并及时补充库存。

第三,药品过期浪费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药品有效期管理来解决。

门诊药房应该加强对药品有效期的监督和管理,及时检查库存中的药品有效期,并将临近过期的药品优先使用,将即将过期的药品进行处理。

此外,门诊药房还可以与供应商协商,要求供应商提供有效期较长的药品,减少药品过期浪费的情况。

最后,药品存储不规范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药品存储管理来解决。

门诊药房应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药品存储管理制度,明确药品存放的要求和流程,确保药品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避热的环境中,避免药品受潮、变质。

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巡查和检查,对药品存储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针对某医院门诊药房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配送流程、制定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加强药品有效期管理和加强药品存储管理等措施来解决。

只有做好药事管理工作,才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总结与反思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总结与反思

药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 将药事管理案例分析纳入药学教育课程体系,提高药学教育质量
• 培养学生的药事管理案例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为药学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动药学行业的进步
药学教育实践平台建设
• 建立药事管理案例分析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为药学行业的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推动药学行业的进步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的经典案例
药品质量问题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案例分析
案例启示
• 药品质量问题频发,引起社会广泛
• 分析药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
•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确保药品安全
关注和质疑
素,揭示药品质量管理的规律
有效
• 药品质量问题涉及药品生产、流通、
• 探讨药品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措
• 完善药品监管体系,严格药品生产、
药品经营过程中的诚信经营
• 分析药品经营过程中的诚信问题,制定诚信经营策略
• 提高药品经营过程中的诚信水平,树立药学行业的良好形象
• 为药学行业的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推动药学行业的创新
和发展
药品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 分析药品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制定质量管理措施
• 提高药品经营过程中的质量水平,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
• 为药学行业的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推动药学行业的进步
⌛️
药品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 分析药品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保护药品研发过程中的创新成果,提高药学行业的竞争力
• 为药学行业的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推动药学行业的创新和
发展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药事管理 案例分析

药事管理 案例分析

案例:
1. 甲医院(大)研制了制剂a,甲的几位专家去乙医院(小)坐诊,乙从甲购进制剂a,规定只允许甲医院专家才可开a。

分析:甲医院:第二十五条第八十四条。

乙医院:第三十四条第八十条。

2.药店从某药厂买某种药,但发现主要成分含量过高,导致李某肾衰。

分析:药厂、药店:第四十八条第七十四条第九十三条。

赔偿李某由药厂承担。

3.某医院与B药品批发公司的业务员张某签一50000元的协议,而B公司不知情,因B公司无该类药,故B公司从A零售连锁店购买,然后卖给医院。

是否违法、依据?
分析:医院:第三十四条第八十条。

张某:第十四条第七十三条。

A零售连锁店:第十四条第七十三条。

B公司: 不违反药品管理法。

4.A委托B生产藿香正气胶囊,A有批准文号而B没有,B共生产了80000元药品。

违反那些规定及依据?
分析:按假药论处,A与B罚款相当,根据第四十八条第七十四条。

5.某药厂从某医疗器械厂买器械,费用由药品交换,该器械厂将药品卖给某药品批发公司,是否违法?处罚及依据?
分析:器械厂:第十四条第七十三条。

某药品批发公司:第十七条第三十四条第八十条。

6.某公司(无《药品经营许可证》),进了100盒药,50元/盒,以100元/盒售出50盒,市场价是200元/盒。

如何处罚?
分析:根据第七十三条,违法所得按卖出的算,50盒*100元=5000元
根据第一百零一条,货值金额:100盒*100元=10000元,罚货值的2—5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 (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 (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上述违法行为应依法按生 产销售假药查处,属于刑 事案件,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违反了《药品管理法 》第三十三条:禁止销售 生产假药(药品所含成分 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 分不符的,以非药品冒充 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 此种药品的属于假药)
第七十四条 ➢ 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 ➢ 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
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六条 ➢ 从事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 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劣药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 第七十七条 ➢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假劣药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没收全部
运输、保管、仓储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三条 ➢ 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给药品使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 承担赔偿责任。
不得不令人惊讶,缘何此类“毒药”堂而皇之走入 人们的生活,让人深思。
其一,保健品让人咋舌的暴利,暴露了监管的乏力和缺失。一些屡屡虚假宣传的“品牌 ”虽被频频曝光、处罚,但其存活率高得惊人,甚至不可思议地“越打越火”,成了“ 打不死的小强”,监管部门哪里去了?谁在助纣为虐?
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 (三)变质的; ➢ (四)被污染的; ➢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
产的; ➢ (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劣药
➢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 (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 (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 (三)超过有效期的; ➢ (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 (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 (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其二,违法成本较低,由于保健品虚假广告产生的利润是罚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几 万元的罚款对保健品厂家来说是“小菜一碟”,违法行为即使被查处了,保健品厂家还 有很大的获利空间,导致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其三,保健食品管理、生产流通环节监管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保健食品监 督管理条例》迟迟没有下发,造成保健食品监管目前缺乏法律依据,处于空白状态,影 响了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和监管工作的开展,也使消费者有维权难之感。
➢ 3,正规的厂家生产的药,其包装是完好的,而且上面的字都是清晰 的。如果包装过于粗糙,而且字体有发暗的情况下,则为假药。
问题与讨论
①上述生产的药品 怎么定性?依据是 什么?
②上述违法行为应 当承担何种法律责 任?
案件定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该药厂生产的“金杞 胶囊”、“玉黄丸” 为假药。此事件为制 售假药案件。
判定依据:《药品管 理法》中第四十八条 指出,药品所含成分 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 的成分不符的,以非 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 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 品的为假药。该药厂 在胶囊中加入饲料为 假药。
无锡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七大队负责人介绍,从查获的情况来看,这一 非法窝点生产的所谓“保健食品”,其实就是鸡饲料加一点降血糖的 药粉,搅拌后裹以胶囊,再进行包装。一盒成本不足10元,然而卖 给销售人员的价格却达到98元/盒,而销售人员卖给民众高达39 8元/盒。
事件相关图片
事件相关图片
新闻大求知
今年6月,无锡市公安局一位民警无意中得到一份保健食品的广告宣 传单,宣传的保健食品为“金杞胶囊”“玉黄丸”。想到局里正筹划 建立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专门队伍,购置了高科技检测设备,能 快速检测出几十种非法添加物。他便通过结识的老人,购买了一些产 品拿回局里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这一保健食品中含有格列苯脲、盐酸苯乙双胍等非法 添加物质。办案人员介绍,这些物质原本就是降血糖的药物成分,所 谓天然无副作用的保健食品显然是虚假宣传,而且这种保健食品若被 正常人或正在吃降糖药的人吃了,还可能产生危害。无锡市公安局随 即立案展开侦查。
➢ 1,“药卫监字000000号”、“药消准字000000号”,这样的批准文 号不规范。目前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字—字母—八位数字” ,字母包括H(化学药品)、Z(中药)、S(生物制品)、F(药用 辅料)等。
➢ 2,国家的药品生产厂家,是需要合法的,而且也是需要有资质的。 一般这些厂家也可以到中国药品网上查到,在这里,其生产厂家里, 这里的信息要注意,必须有其企业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网址等。 这样,大家可以到其网站上进行查看。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
Better job lead\s to better life.
制作人: 班级:
\
事件概述:
鸡饲料加上药粉,裹上胶囊,就成了降低血糖的保健食品。无锡市公 安局日前破获一起假药案,抓获28人。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从20 08年至案发时,他们一直在生产这一保健食品,并在全国销售,涉 案值可能接近10亿元之多。
事件概述
循着线索,无锡警方找到了藏匿在河南的这一保健食品生产窝点。由 于犯罪嫌疑人将其搅拌点、生产点、仓库、办公点完全分离,遥控指 挥产品生产、销售,一度给警方侦查工作带来难题。但警方通过调查 ,最终摸清了全部犯罪窝点所在,找到了提供药粉的共犯,掌握了相 关证据,将这一犯罪团伙摧毁,共抓获28人,其中逮捕17人。目 前案件已移交检察机关准备起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