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二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含答案_真正word版
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B组)主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B组)复赛试题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B组)参考答案第I卷(共3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A2.D3.A4.C5. D6.B7.C8.A9.D 10.C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2个正确答案,选2个且都正确得3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1分;只要有错选就得0分)11.CD 12.AD 13.BD 14.AB 15.CD第Ⅱ卷(共50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16、(14分) (1)①液面升高且生成白色沉淀(1分),且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2分)②液面上升(1分),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保持较长时间不变色(2分)③产生的H2将系统内空气赶尽,避免了Fe(OH)2的氧化(2分)(2)①SO3+H2O+BaCl2==BaSO4↓+2HCl(2分)②2FeSO4=====△Fe2O3+SO3↑+SO2↑(2分)③吸收剩余的SO2气体(1分),导管内倒吸一段液柱(1分)17、(11分 ) (1)①I2(1分)②不是(1分)(2)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18.(13分 )(1)CO2的通入量不易控制(2分);过程烦琐,操作复杂(2分)(2)反应③应充分进行(2分),反应③与④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应相等(2分)(3)能(2分),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质量(3分)19.(12分 )(1)加热到78.5 ℃时,大量乙酸也易挥发出来,产品不纯(2分)(2)冷凝管和沸石(或碎瓷片)(2分)。
蒸馏液体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1分);规范使用酒精灯,防止酒精灯着火、爆炸(1分)(3)B(2分),让乙酸反应后生成高沸点的离子化合物,以提高乙醇的纯度(2分)(4)A(2分)第Ⅲ卷(共15分)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0.(4分)每小题2分。
2012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
+3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4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 .硫酸清除金属表面的锈D .氮气用作保护气2.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校外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不合理 ...的是 A .生产农作物时,农民按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B .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C .城市的“ 地沟油” 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D .一些农民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3. 2012年 3月 22日是第二十届“ 世界水日” , 3月 22-28日是第二十五届“ 中国水周” 。
联合国确定今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 水与粮食安全” ( Water and Food Security 。
下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 B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 .饮用水生产 D .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4.对符号中“ 3”所表示的含义,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 3O2——表示三个氧分子 B . 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元素C . Al ——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3D . 3H ——表示三个氢原子5.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 ..的是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B . “ 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 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6. “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
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硝酸铵 NH 4NO 3 B.碳酸氢钾 KHCO 3 C .尿素 CO(NH2 2 D .磷酸二氢铵NH 4H 2PO 47.白钨矿(主要成分为 CaWO 4是一种重要的含钨矿物, CaWO 4中钨元素(W 的化合价是A . +6B . +4C . +2D . -28.实验测得某些溶液的 pH 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 .稀硝酸B .硼酸C .氯化钠溶液D .碳酸钠溶液9.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天津赛区)试卷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天津赛区)试卷考生须知:1.请将全部答案写在试题上。
2.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a 40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下表中。
1.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4NH 3 + 3O 22X + 6H 2O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B .X 的化学式为N 2C .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D .液氨属于混合物 2.铁钉在下列情况中,最容易生锈的是A .在干燥的空气中B .在潮湿的空气中C .浸没在自来水中D .浸没在植物油中 3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响声,表明氢气已纯净B .用适量的水能区分硫酸钡固体和氯化钡固体C .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直到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D .用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 试纸用水润湿,然后再测定5.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所得溶液中的MgCl 2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 .Mg B .MgO C .Mg(OH)2 D .MgCO 3二、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题2分)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下表中。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的,6.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 .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 .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7.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 .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B .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 ,将30g 氯化钠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溶液C .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 +D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9.固体物质W 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2012年全国初中化学天原杯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河南、天津、湖南)
4.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制成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
C.该材料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
D.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
5.右图为用10 mL量筒量取液体时的实际情景(只画出片段)。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应为
A.(b+0.1)mL B.(10a+0.4)mL c.(b+0.4)mL D.(b+0.2)mL(
6.常温常压下,10 mL某气态物质含有2.68×lO23个分子,而在这些分子里又含有8.04×1023个原子,则该物质
A.属于单质 B.属于化合物 c.属于混合物 D.无法确定类别 7.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滴加食盐水或加热蒸发
1.下列有关化学科学家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拉瓦锡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D.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和钋 2.“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要求物质回收或循环利用,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三废”先处理再排放等。下列做法或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 B.C2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 D.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9.除去H2中的HCl和水蒸气,下列装置和药品均正确的是
第 1 页 共 26 页
B.甲烷和一氧化碳:滴加澄清石灰水或观察颜色 C.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或灼烧
D.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酚酞溶液或将燃着的木条伸入
2012年22届天原杯初赛试题及答案
2012年上海市初三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小时)得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一、单项选择(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l、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纳米的颗粒物。
PM2.5飘浮在空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选项 A B C D垃圾废旧塑料瓶废易拉罐废荧光灯管枯枝落叶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其它垃圾有害垃圾可堆肥垃圾3、雷雨天,空气中有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O3是同一种物质B.和相互转变是物理变化D.等质量O2和O3含有相同的原子数D.等质量O2和O3体积相同4、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拉术。
④田间焚烧枯杆;④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村料A.②③⑤B.①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5、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雨后出彩虹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氧气C.食物腐败、煤气中套 D .电扇通电转动、大米酿造6、下列属子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有稳定性B.酒精有可燃性C.浓盐酸有挥发性D.浓硫酸有腐蚀性7、为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
下列仪器经过磨毛处理的是A.量筒B.滴瓶C.试管D.漏斗8、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橡皮塞弹出C.灯内酒精燃烧D.读数偏大9、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A.能杀菌消毒B.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等盐C.能得到纯净水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纱布小卵石纱布石英砂纱布活性炭纱布蓬松棉10、实验室保存药品的仪器常用细口试剂瓶、广口试剂瓶和滴瓶。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与答案
201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一届天原杯)复赛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附加题供选用)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K:39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3.考试时间: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1.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为宗旨。
下列提法不符合...其宗旨的是()A .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领域B .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C .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化学为满足社会需求所作出的贡献,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创造未来化学的热情D .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 2.关于天然气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B .液化石油气灶具改为天然气作燃料,燃烧时应减小进空气量或增大进天然气量C .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不会发生爆炸D .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中,SO 2等污染物较少 3.三甲基一氯硅[(CH 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明火或氧化剂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与水接触可产生雾状盐酸。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B .扑灭三甲基一氯硅引发的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并用弱碱性水处理C .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pH 一定小于7D .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4.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制备()A .HBrB .CaOC .H 2 D. Hg5.新型纳米材料MFe 2O x (3<x <4)中M 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推荐】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和答案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附加题供选用)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3.考试时间:2小时1.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
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温室气体的是()放量。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A.甲烷B.臭氧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2.从探测“土卫六”发回的信息中得知“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这种“雨”可以作为燃料来提供能量B.“土卫六”表面的温度比地球表面低C.“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D.“土卫六”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还无法确定3.有一种用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的电荷是守恒的。
现有如下离子方程式:RO3n-+F2+2OH-=RO4-+2F-+H2O,由此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4.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5.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示)。
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A.⑤④①③② B. ④⑤①②③ C. ④⑤①③② D. ⑤④①②③的是()6.下列解释不科学...A.在溶洞中,当溶有Ca(HCO3)2的水液发生分解,析出固体(在洞顶或洞底),日久天长便形成了钟乳石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的缘故C.“通风橱”是利用排风扇将橱内废气直接排放到室外的装置,它是一种不完善的防污设施D.高压氧舱可治疗煤气中毒,原因是和血红蛋白结合的CO跟氧气反应生成无毒的CO27.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体积相同的同种生铁块。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2000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u:63.5 Zn:653.考试时间:2小时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
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A)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 (B)使水与炽热的铁反应制取氢气(C)使水与焦炭反应制取氢气 (D)利用太阳能分解水2.下列与人的生理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B)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增大(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D)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3.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气的含量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4. 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
1999年已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A)2,8,18,32,32,18,8 (B) 2,8,18,32,50,8(C) 2,8,18,32,18,8 (D) 2,8,18,32,50,18,85.某电镀厂排出的酸性污水中,含有有毒的Cu2+,欲除去Cu2+并降低污水的酸性,加入下列适量的物质时,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纯碱 (B)生石灰 (C)食盐 (D)氧化铁6.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1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和答案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附加题供选用)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3.考试时间:2小时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Array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
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甲烷 B.臭氧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2.从探测“土卫六”发回的信息中得知“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这种“雨”可以作为燃料来提供能量B.“土卫六”表面的温度比地球表面低C.“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D.“土卫六”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还无法确定3.有一种用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的电荷是守恒的。
现有如下离子方程式:RO3n-+F2+2OH-=RO4-+2F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H2O,由此可知在RO3A.+4 B.+5 C.+6 D.+74.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5.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示)。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能力竞赛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天津赛区)试卷考生须知:1. 请将全部答案写在试题上。
2.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a 401.应为4NH 3 + 302匚—X + 6H 2O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 . X 的化学式为N 2 C .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2•铁钉在下列情况中,最容易生锈的是D •液氨属于混合物A .在干燥的空气中B .在潮湿的空气中C .浸没在自来水中D .浸没在植物油中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响声,表明氢气已纯净B •用适量的水能区分硫酸钡固体和氯化钡固体C •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直到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D •用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 试纸用水润湿,然后再测定5•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 体全部逸出,所得溶液中的 MgCI 2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 MgB . MgOC . Mg (OH ) 2D . MgCO 3入下二、选择题(本题共 20分,每题2分)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 入下表中。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的, 多选不给分;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 1分,一对一错不给分。
题号6789101112131415答案6.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 •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 .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7. 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 .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C .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 H +D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9. 固体物质 W 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所示。
2012年22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及答案(1)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二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Fe:56 Cu:64 Zn:65 Ag:108 Cd:112 Sn:119 Ba:137 Pb:207 Si:2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
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
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A .锡 B.硒 C.氧 D.硅2.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FeTiO3)制取金属钛(Ti),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①FeTiO3+H2 = Fe+TiO2+H2O;②TiO2+2C+2Cl2=TiCl4+2CO;③TiCl4+2Mg=2MgCl2+T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反应①中的H2被氧化 B. 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 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D. 反应②Cl2中的“Cl”得到电子3.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
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MgCO3、NaHCO3、酒石酸钠等,这主要是由于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B.酒石酸是营养品C.Na2+、Mg2+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D . 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生成CO2,服药后有喝汽水的感觉4.下列制取物质的设计中,不可能...实现的是5.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
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A. H2S2O7B. H2S3O10C. H2S2O8D. H2S4O136.“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二届天原杯)初赛试题(广东赛区)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共计100分)一.(每小题2分,共28分)1.A2.A3.B4.B5.A6.D7.A8.D9.C 10.C 11.C 12.B 13.C 14.B二、(每空1分,共20分)15.(4分)(1)He (2)CO2(3)C (4)CaO16.(6分)(1)A (2)元素骨质疏松(3)C (4)乳化(5)食醋17.(3分)(1)D (2)③(3)吸附18.(4分)(1)t2(2)>(3)t1~t2(4)C19.(3分)(1)3:2 (2)混合物(3)BA3或A3B三、(15分)20.(8分)(1)CaCO3CaO CO2Ca(OH)2(2)H2O O2H2CuO(合理答案均可)21.(7分)(1)空气(2)除去硫化氢(3)CH4+2H2O = CO2+4H2(4)K2CO3+CO2+ H2O =2KHCO3(5)Fe2O3·H2O四、(23分)22.(12分)(1)图③试管口向上倾斜,可做加热液体的实验(图②试管口朝下,可以用来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
合理答案均可)(2)①集气瓶(1分)长颈漏斗(1分)②A B C E G J ③D G H④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发现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了⑤CaCO3+2HCl=CaCl2+CO2↑+H2O23.(11分)(2)BaCl2+Na2SO4=BaSO4↓+2NaCl Na2CO3+2HCl=2NaCl+H2O+CO2↑ 玻璃棒a端上铜丝变黑玻璃棒a端下沉(4)甲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5)B实验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C实验a端铜丝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有气体参与反应或者有气体生成五、(14分)24.(6分)(1)156(1分)(2)14.7%(2分)(3)0.9 g (1分)1.4 g(2分)25.(8分)(1)Cu (1分)8.7(1分)(2)44%(1分)(3)19.6%(5分)第二部分(共计20分)六、(20分)26.(8分) (每空1分)(1)水(2)过滤 D (3)间歇加热(或“来回移动酒精灯或蒸发皿”)(4)除尽溶液中的镁离子(5)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6)大于提纯的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2)CO2 + C 2CO (2分)(3)可以通过控制加酸的量来控制气体产生的快慢(1分);小试管中充满盐酸,可以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反应剧烈时气体经长颈漏斗冲出(1分)(4)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再用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2分)。
第二十二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山西赛区)初赛试卷
2012年第二十二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山西赛区)初赛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5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1分)下列描述既不属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酒精具有挥发性,碘酒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擦洗除去C.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变成粉末D.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2.(1分)(2011•黄石)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银、硬水、水B.石墨、熟石灰、生石灰C.氨气、空气、消石灰D.冰、醋酸、干冰3.(1分)燃料电池也称为“绿色电池”,已广泛用于汽车、卫星、手提电脑及军事上.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都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C.均在自然界大量存在D.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4.(1分)(2011•广东)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钴(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L iCoO B.L iCoO2C.L iCoO3D.L iCoO45.(1分)(2010•烟台)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对化学进行学习和实验探究活动.下列实验仅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不可能完成的是()A.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失去生理活性B.检验豆油中是否掺有少量菜籽油C.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单质D.检验小蜡烛成分6.(1分)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填充保护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小明在食用盒装月饼时,撕开了用于保鲜的小纸袋,发现其中盛放着一种灰黑色的粉末.几天后,看到灰黑色粉末变得有些发红.原该保鲜剂的成分中一定有()A.二氧化锰B.铝粉C.铁粉D.氧化铜粉末7.(1分)(2008•乐山)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8.(1分)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A.B.C.D.9.(1分)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O2B.C6H12O6是有机物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置换反应10.(1分)(2011•哈尔滨)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下列有关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氨酸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B.一个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是89C.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D.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6O2N11.(2分)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B.①②均易形成阴离子C.③④⑤属于离子D.①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12.(2分)(2009•雅安)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气体性质H2CO2O2N2Cl2气体的沸点/℃﹣252 ﹣78 ﹣183 ﹣196 ﹣34被吸附体积/mL 4.5 97 35 11 494A.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B.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13.(2分)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D.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4.(2分)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B.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证明该溶液是否是碱溶液C.将CO、CO2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以除去COD.用足量稀盐酸除去混在氧化铜粉中的镁粉和铝粉15.(2分)若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A.观察K2SO4溶液的颜色B.加水稀释后CuSO4溶液颜色变浅C.向溶液中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消失D.向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氯化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未消失16.(2分)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的()A.氢氧化钙溶液、一氧化碳B.稀硫酸、氨气C.酒精、氧气D.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17.(2分)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C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13.8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可能只有Na2CO3B.可能只有KNO3C.肯定有KNO3,可能还含有Na2CO3D.肯定没有Ca(NO3)218.(2分)实验室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不反应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结构不同19.(2分)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8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各半烧杯,且烧杯中均含有少量甲和乙固体.现将温度从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中甲固体增加,乙固体质量减少B.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底而减小C.甲、乙溶液中溶质量分数都减少D.甲溶液质量变小,乙溶液质量变大,且一定都是饱和溶液20.(2分)如图所示,X溶液与AgNO3、Na2CO3、Na2SO4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则X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溶液()A.C a(NO3)2B.B a(OH)2C.B aCl2D.M gCl221.(2分)除去氯化钾中少量的硫酸钾,加入试剂的最佳顺序是()A.B aCl2溶液→K2CO3溶液→盐酸B.C a(NO3)2溶液→K2CO3溶液→盐酸C.C aCl2溶液→K2CO3溶液→盐酸D.B 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22.(2分)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质量比为11:9的CO2和H2O,则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A.C O B.C H4C.C2H2D.C2H5OH23.(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D.向一定量的氯化镁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24.(2分)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D.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Cu2+、Zn2+25.(2分)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制备有关物质所设计的下列途径中,正确的是()A.C aO→Ca(OH)2溶液→NaOH溶液B.C u→CuO→CuSO4溶液C.F e→FeCl3溶液→Fe(OH)3沉淀D.H2 →HCl→NaCl溶液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共34分)26.(3分)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1)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明远远就闻到酒的特殊香味,白酒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___.(2)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熄灭蜡烛的原理是_________.27.(3分)经过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量的多少、反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2)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3)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28.(3分)(2005•宜昌)小兵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迫不及待的做起了这个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1)根据实验现象,我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这个实验还引发了我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的发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9.(2分)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可用过氧化钡(BaO2)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备.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一般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化剂等.阅读下文并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过氧化钡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过氧化氢:BaO2+X+H2O═BaCO3↓+H2O2.其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2)过氧化钠(Na2O2)也是一种过氧化物,潜水艇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同时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稳定.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0.(4分)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恰好饱和,得溶液②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得溶液③加热全部溶解,得溶液④冷却到20℃析出晶体得溶液⑤(1)③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_________.(2)冷却至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___.31.(4分)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4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可用“A+B→C+D”表示.(1)若A 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看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物质B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看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B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2.(5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_________离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_________等(写二条即可).(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_________等气体,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3.(4分)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硝酸、碳酸钠、硫酸、氯化铜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Ba (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该混合溶液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2)不含另外两种物质的理由: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34.(6分)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___.②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___.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_________.(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H+和CO32﹣,生成了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而Na+和Cl﹣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从微观角度具体分析,反应②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反应后③的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粒子有_________.三、实验题(共题共18分)35.(7分)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请根据如下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装置Ⅰ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实验装置Ⅱ的集气瓶中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2)实验装置Ⅰ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用实验装置Ⅲ收集该气体,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实验装置Ⅳ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3)通过Ⅳ、Ⅴ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两点即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36.(11分)李庄的大明家有三袋化肥.包装上的字已模糊不清,难以便认.只知道他们分别是氯酸钾、硫酸铵、碳酸氢铵中的某一种.请你用较简单的方法把他们区别开来,并写出一个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8分)37.(8分)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有的相关数据记录见下表(实验误差忽略不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所取合金质量/g 12.5 12.5 25所用稀硫酸质量/g 120 140 100生成氢气的质量/g 0.2 0.2 0.2(1)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2)求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5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解:A、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铁,属于化学性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属于化学变化,故A 错;B、酒精具有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碘酒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擦洗除去,属于酒精把碘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属于物理性质;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变成粉末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属于化学性质,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是吸收了水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2.解:A、水银(Hg)是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硬水是由水以及溶有较多盐的混合物,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氧化物,故符合题意.B、氢氧化钙的俗名是熟石灰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钙的俗名是消石灰是纯净物,是含氧的化合物,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D、冰(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氧化物,不是单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3.解:A、三种气体中,一氧化碳有剧毒;且无毒、无害气体不一定能用作燃料,如氮气无毒无害,不能用作燃料;是否为无毒、无害的气体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故选项错误.B、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能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燃烧产物是否均为二氧化碳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故选项错误.C、H2、CO等没有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且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物质不一定能用作燃料,如水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能用作燃料;是否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故选项错误.D、三种气体都能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这是可用作燃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故选D.4.解:A、由锂(Li)、钴(Co)和氧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LiCo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1)+(+3)+(﹣2)=+2≠0,故A不正确;B、由锂(Li)、钴(Co)和氧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LiCoO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1)+(+3)+(﹣2)×2=0,故B正确;C、由锂(Li)、钴(Co)和氧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LiCoO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1)+(+3)+(﹣2)×3=﹣2≠0,故C不正确;D、由锂(Li)、钴(Co)和氧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LiCoO4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1)+(+3)+(﹣2)×4=﹣4≠0,故D不正确;故选B.5.解析:A、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通过对鸡蛋加热看是否变性的方法判断,所以正确.B、豆油和菜籽油都是植物油,呈液态,二者互溶,都不能溶解于水,其性质很相似,所以豆油中掺有菜籽油,很难在家庭条件下检验并证明得到,所以错误.C、碘遇淀粉变蓝色,土豆或面粉中都含有淀粉,可把碘盐撒在其上面,如出现蓝色则碘盐中含有碘单质,否则就不含有,所以正确.D、石蜡的成分中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其燃烧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用干而冷的杯子检验水的生成,用燃着的火柴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所以正确.故选:B.6.解:A、二氧化锰是黑色的粉末,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B、铝粉是银白色的粉末,铝在空气中易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铝,故选项错误.C、铁粉是黑色的粉末,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发生缓慢氧化生成红色的铁锈,是脱氧保鲜剂,故选项正确.D、氧化铜是黑色的粉末,在常温下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7.解: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正确,因为氨水呈碱性.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这种说法正确,但不是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故此项错误.C、C烧杯不变色,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通过对比实验,能说明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故选B8.解:A、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可以像倒水一样倾倒,说明其密度较空气的大,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9.解:A、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素和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物质X为氧气的说法是正确的;B、C6H12O6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C、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该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因此说,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葡萄糖中.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说法是正确的;D、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C6H12O6与X反应生成的CO2和H2O是两种化合物因此不是置换反应,说法不正确.故选C10.解:A、根据丙氨酸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丙氨酸分子由3个C原子、7个H原子、2个O原子和1个N原子所构成;而丙氨酸是由丙氨酸分子所构成;故A不正确;B、根据每个C原子含6个质子、每个O原子含8个质子、每个H原子含1个质子、每个N原子含7个质子,而一个丙氨酸分子由3个C原子、7个H原子、2个O原子和1个N原子所构成,则一个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6×3+1×7+8×2+7×1=48≠89,故B不正确;C、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C3H7O2N,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14:(1×7)=2:1,故C正确;D、根据丙氨酸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丙氨酸分子由3个C原子、7个H原子、2个O原子和1个N原子所构成,故丙氨酸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3H7O2N而非C3H6O2N,故D不正确;故选C.11.解: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由于②和③核内质子数都是9,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A说法正确;B、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因为①和②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均易形成阴离,故B说法正确;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④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C错;D、①是氧元素,⑥是镁元素,氧元素是﹣2价,镁是+2价,所以化学式是MgO,故D说法正确.故选C.12.解:A、不是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比较CO2和Cl2的表中相关数据既得结果;故A不正确;B、不是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比较O2和N2表中相关数据既得结果;故B不正确;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此说法也不正确,比较CO2和Cl2的表中相关数据既得结果;故C不正确;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此说法符合表中相关数据,可比较表中五种气体的数据即可.故D正确;经以上分析可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沸点决定着气体被吸附剂吸附的多少;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的气体容易被吸附剂吸附.故选D13.解:A、图示中的反应物有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故此说法错误.B、因为生成物是两种物质,故不属于化合反应,此说法错误.C、图示中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两种,共四种物质,此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此说法正确.故选C、D14.解:A、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NaCl和KNO3均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该实验设计方案不可行.B、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根据溶液是否变红,说明该溶液是否显碱性,但无法证明该溶液是否是碱溶液,如碳酸钠属于盐,其水溶液显碱性;故该实验设计方案不可行.C、一氧化碳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与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该实验设计方案可行.D、镁粉、铝粉、氧化铜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该实验设计方案不可行.故选C.15.解:A、K2SO4溶液无色,说明SO42﹣不显色,所以该选项能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故A正确;B、加水稀释CuSO4溶液后,溶液中Cu2+和SO42﹣的浓度都减小,但仍有Cu2+又有SO42﹣,所以颜色变浅并不知是哪个离子引起的,故该选项对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无意义,故B错误;C、Cu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生成Cu(0H)2沉淀和Na2SO4溶液,此时溶液中无Cu2+,而有SO42﹣,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消失,说明SO42﹣不显色,所以该选项能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故C正确;D、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后生成BaSO4沉淀和CuCl2溶液,此时溶液中无SO42﹣,而有Cu2+,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未消失,说明Cu2+显蓝色,所以该选项能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故D正确.故选B.16.解:A、氢氧化钙不能吸收一氧化碳,打开夹子时①中的压强不变,水的沸点不变.故此选项错误.B、稀硫酸能吸收氨气,打开夹子时①中的气体进入②中,从而使得①中的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故正确;C、酒精与氧气不反应,无压强的变化,故此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打开夹子时①中的气体进入②中,从而使得①中的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故此选项正确.故选BD.17.解:样品加入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无硝酸钙(因为硝酸钙能够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沉淀),假设13.8g 纯碳酸钾产生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有K2CO3+CaCl2═CaCO3↓+2KCl138 10013.8g xx=10g假设13.8g纯碳酸钠产生碳酸钙的质量为y,则有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10013.8g yy≈13g若含有碳酸钠则得到沉淀的质量应该大于10g小于13g,而实际只得到9g,故不可能只含有碳酸钠,一定含有硝酸钾,观察选项,故选A.18.解:A、块状的大理石能够与稀硫酸反应,但反应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中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A错;B、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区别在于颗粒大小不同,说明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故B 正确;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状态不同,就是说物理性质不同;但它们属于同一种物质,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因此其组成和结构都相同,故D错.故选项为:B.19.解:A、由于甲析出晶体,乙溶解剩余固体,所以甲固体质量增加,乙固体质量减少,故A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降温后,甲的饱和溶液会析出晶体,溶液仍饱和,但溶液中溶质减少,故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而乙的溶解度会变大,能溶解剩余固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C 错误;D、乙溶液降温后能溶解剩余固体,既可能溶解一部分最终仍饱和,也可能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A.20.解:A、硝酸钙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故A错误;B、氢氧化钡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故B错误;C、氯化钡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C正确;D、氯化镁不能与硫酸钠反应,故D错误;故选C.21.解:A、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再加入碳酸钾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最后再加入稀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钾溶液(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B、Ca(NO3)2溶液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钾,硝酸钾与碳酸钾、盐酸均不反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加入试剂错误.C、CaCl2溶液和硫酸钾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硫酸钙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加入试剂错误.D、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再加入碳酸钠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时,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加入试剂错误.故选A.22.解: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1×):(9×)=3:1A、CO中不含氢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B、CH4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12:(1×4)=3:1,故B符合题意;C、C2H2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12×2):(1×2)=12:1,故C不符合题意;D、C2H5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12×2):(1×6)=4:1,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3.解:A、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稀释后的溶液依然是酸的溶液,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而不能大于或是等于7,即图象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生石灰放入到饱和石灰水中后会吸收一定量水分,生成氢氧化钙,恢复到原温度会析出溶质,故溶液中。
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A 组)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A组)复赛试题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A 组)参考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可能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11.(8分)(1)4 Na ++ 4 e -== 4 Na (1分);4 OH -–4 e -== 2 H 2O + O 2↑(1分); 生成的水又消耗了2 mol 的金属钠(2分)。
(2)6 NaOH(s) + 2 C(s) == 2 Na(g) + 2 Na 2CO 3(s) + 3 H 2(g) △H == 518 kJ/mol (2分); 生成2 mol Na(g)和3 mol H 2(g),正反应为熵增过程(2分)。
12.(8分)(1)Am 24395+4820Ca ==288115X + 310n (2分) (不写310n 不得分。
答288115X 不得分。
)288115X ==284113Y +4He (2分) (质量数错误不得分, 4He 也可用符号α)(2)2 Ga + 6 H +== 2 Ga 3++ 3 H 2↑ (2分)2 Ga + 2 OH -+ 2 H 2O == 2GaO 2-+3 H 2↑(2分) 13. (11分)(1)Na <S <P <Cl (2分) (2)三角锥形(1分) sp 3(1分)(3)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或[Ar]3d 64s 2 (2分)(4)TiO 2 + BaCO 3 BaTiO 3 + CO 2↑(2分) 6 (1分)(2分)14. (7分)(1)2 FeSO 4 + 6 Na 2O 2−−−→−2N K 1000, 2 Na 2FeO 4 + 2 Na 2O + 2 Na 2SO 4 + O 2↑(2分)(2)2 Fe 3++ 3 ClO -+ 10 OH -== 2 FeO -24+ 3Cl -+ 5 H 2O (2分)(3)① Fe + 2 H 2O + 2OH -−−→−电解3 H 2↑+ FeO -24(2分) ② 绿色化学工艺(1分) 15.(11分)(1)4 CrO 3 + 3 C 2H 5OH + 6 H 2SO 4 == 2 Cr 2(SO 4)3 + 3 CH 3COOH + 9 H 2O (2 分) (2)① Cr 3O 8 (1分)② 4 CrO 3−→−∆2 Cr 2O3 + 3O 2↑(2分) (3)2 H ++ 2 e -== H 2 (1分) 3×10-6(2 分) (4)KOH (1 分) pH ≥9.5 (2 分) 16.(6分)(1)BH -4+ 4 H 2O == 4 H 2↑+ B(OH)-4(2分)从离子反应的角度看,NaBH 4与H 2O 反应的实质是BH -4中的H -与H 2O 电离出的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二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Fe:56 Cu:64 Zn:65 Ag:108 Cd:112 Sn:119 Ba:137 Pb:207 Si:2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
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
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A .锡 B.硒 C.氧 D.硅2.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FeTiO3)制取金属钛(Ti),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①FeTiO3+H2 = Fe+TiO2+H2O;②TiO2+2C+2Cl2=TiCl4+2CO;③TiCl4+2Mg=2MgCl2+T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反应①中的H2被氧化 B. 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 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D. 反应②Cl2中的“Cl”得到电子3.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
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MgCO3、NaHCO3、酒石酸钠等,这主要是由于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B.酒石酸是营养品C.Na2+、Mg2+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D . 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生成CO2,服药后有喝汽水的感觉4.下列制取物质的设计中,不可能...实现的是5.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
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A. H2S2O7B. H2S3O10C. H2S2O8D. H2S4O136.“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
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耗小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D.“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7.已知复分解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可进行。
在常温下,测得相同浓溶质CH3COONa NaHCO3Na2CO3NaClO NaCNpH 8.8 8.6 11.6 10.3 11.1 表中数据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弱的物质。
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A. CO2+H2O+2NaClO=Na2CO3+2HClOB. CO2+H2O+NaClO=NaHCO3+HClOC. CH3COOH+NaCN=CH3COONa+HCND. NaClO+CH3COOH=HClO+CH3COONa8.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有学生用超薄材料制成的气球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
气球内可能的气体是( ) A. 甲烷 B. 氧气 C. 氯气 D. 氢气9.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若铁钉无变化,则错误的叙述是A. 不溶物中一定有铜B. 不溶物可能全部是铁C. 滤液是硫酸亚铁溶液D. 滤液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10.某水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Mg2+、Ba2+、SO42-、CO32-,现取两份1 00 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 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沉淀物6.27 g,经足量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在所得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 Cl–一定存在B. 1 00 mL溶液中K+的质量不小于2.34gC. K+一定存在D.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11.某同学为使过滤操作能自动添加液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自动加液过滤器”。
倒置的烧瓶中盛放待过滤的液体,当漏斗中的液体减少时,烧瓶中的液体会从“液体流出管”流入漏斗而不会从漏斗中溢出。
为使液体顺利流下,需插入“空气导入管”与大气相通。
下列“空气导入管”及“液体流出管”安装正确的是12.实验室需要把烧杯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烧杯B中,将烧杯A内的液体倒入烧杯B后,烧杯A内会残留约1 mL液体,之后用19 mL蒸馏水清洗烧杯A的内壁,这部分液体也倾倒至烧杯B,烧杯A内仍残留约1 mL液体……需要几次这样的清洗,才能保证原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99.9%都被转移至新烧杯A. 2次B. 3次C. 4次D. 5次13.己知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则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以是A. 9:20:5B. 18:40:33C. 2:5:3D. 5:6:314. Fe2O3、ZnO、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 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 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A. 7.41B. 3.59C.3.21D.2.4615.我们常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化学反应过程的原子经济性,其计算公式为:原子利用率=(目标生成物的质量/参加该反应所有反应物的总质量)x100%下面是联合工艺法制备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2O的反应原理:①电解氯化钠溶液NaCI+3H2O通电NaC1O3+3H2↑②氢气与氯气合成氯化氢③生成二氧化氯2NaClO3+4HCl=2NaCl+2ClO2↑+Cl2↑+2H2O此方法的原子利用率最大为( ) A.37.6% B.53.6% C.62.2% D.94.4%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共40分,请将16—21题答案填入第8页相应区域)16.(4分)稀薄燃烧发动机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和普通汽车发动机对比如下:(1)根据上表的数据可知“稀薄”的含义是A.发动机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低B.发动机混合气中的空气含量低C.发动机混合气中氧气的含量低D.发动机混合气中氮气的含量低(2)为何稀薄燃烧发动机产生的尾气中CO含量会减少?(3)己知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以NO X表示)是氮气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生的。
试解释为何稀薄燃烧发动机产生的尾气中NO X含量也会减少?(4)某种减少尾气中CO与NO X的方法是使用催化转换器,转换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Ox→C02+N2(未配平)。
若x = 1.5,则化学方程式中CO2与N2的系数之比为。
17.(7分)在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有NaHSO4、Na2CO3、BaCl2、BaCO3固体,某同学在只有蒸馏水和若干试管的条件下,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1)NaHSO4在水中会解离出Na+、H+、SO42-。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考虑,NaHSO4属于(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2)最先检验出来的固体物质是,利用它又可直接检验出的固体物质是;(3)剩余两种固体被检验出来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18.(5分)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金属铜锌锡铅铋镉熔点/℃1083 419.6 231.9 327.5 271.3 320.9(1)铅锡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的熔点有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的质量分数;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铅与锡的质量比为。
(2)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
A. 20~40℃B. 60~80℃C. 230~250℃D. 300~320℃(3)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
崭新的青铜器呈土黄色。
当青铜器长期埋在地下,逐渐形成了绿色的铜绿[主要成分Cu2(OH)2CO3],从其化学式可知铜绿是铜与(填物质的化学式)长期作用的结果。
19.(2分)我们知道除了水是常见的溶剂外,还有酒精、液氨等也可以作溶剂。
下表是一些物质25℃时在无水酒精中的溶解度(100g溶剂)。
根据下表回答:物质Ca(NO3)2CaCl2Ba(NO3)2BaBr2CaBr2NaOH NaCl溶解度/g 33.9 20.5 0.002 3.96 34.8 14.7 0.07请选用表中两种物质作反应物,写出它们在无水酒精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 .(6分)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填充物主要成分是NaN3、KNO3和SiO2。
汽车发生猛烈碰撞时,NaN3分解,生成甲、乙两种单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KNO3的作用是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单质甲反应,生成单质乙和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的两种氧化物分别与SiO2反应,从理论上计算可知,SiO2与NaN3的质量比宜大于: 。
21.(3分)TiO2的“纳米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制取TiO2的方法是:2FeTiO3+7Cl2+3C=2X+2FeC13+3CO2,X的化学式是;X再与氧气反应生成TiO2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3分)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Cu2+、Ba2+、Ag+等)会使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从而使其丧失生理功能,致人中毒。
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
根据上述所给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要服用的悬浊液(俗称钡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氯化钡;(2)若误服氯化钡溶液,下列方案中可作为解毒措施的是(填序号)。
A.多饮糖水B.饮用牛奶C.饮用食盐水D.饮用硫酸铝溶液23.(4分)己知α—氨基丙酸的结构简式为它可与NaOH反应生成α—氨基丙酸钠,其化学式为C3H6O2NNa,又知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一钠,它可由谷氨酸与NaOH反应生成,其结构简式为:己知它具有下列有关性质:①常态下为白色晶体,含有一分子结晶水,无气味,易溶于水,有肉类鲜味;②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谷氨酸二钠,鲜味降低;③在150℃时失去结晶水,在210℃时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盐,并在270℃左右进一步分解。
根据以上信息填空:(1)α—氨基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写出谷氨酸二钠结构简式:;(3)使用味精适宜的条件是。
24.(4分)氮氧化物(NOx)等气体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