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息的本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同学们了解利息的来源,了解中外经济学家对利息本质的理论能从利息的来源揭示利息的本质;掌握利率的划分标准及其主要分类,能应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进行计算;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了解西方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掌握影响利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能对我国影响利率的困素进行分析;掌握利率的一般功能与作用,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利息、利率的概念、利率的类型、决定好影响利率的因素、利率的经济功能。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一节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本节教学内容]:

一、利息的概念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利息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并构成信用的基础。

二、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考察利息的本质,即其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必须结合其来源进行分析。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高利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主要形式,其利息来源是奴隶或农奴、小生产者劳动创造的被高利贷者无偿占有的剩余产品,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产品。反映的是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主共同剥削劳动者的关系。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的来源与本质,各经济学派对此从不同立场、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一)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借贷资本的运动特点是双重支出和双重回流。双重支出指:货币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职能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双重回流指职能资本家把商品销售出去,取得货币,然后把借贷资本连本带利归还给货币资本家。利息就其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

1、利息报酬论,由配第(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是古典经济学中颇有影响的一种理论。认为:利息是因为所有者暂时放弃货币使用权而给贷出者带来不方便的报酬。

评价:描述了借贷的现象。但是没有真正理解剩余价值的本质。

2、资本生产力论,由萨伊(法国,近现代)提出。认为:资本、劳动、土地是生产的三要素,在生产中它们各自提供了服务,资本具有生产力,利息是资本生产力的产物。评价:否定了劳动价值论。

3、节欲论,由西尼尔(英国)提出。认为资本来自储蓄,要储蓄就必须节制当前的消费和享受,利息来自于对未来享受的等待,是对为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消费的一种报酬,是资本家节欲行为的报酬。

4、灵活偏好论,也叫流动性偏好论,凯恩斯(英国)提出的著名理论。认为:利息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人们放弃货币周转灵活性的报酬,是对人们放弃流动性偏好,即不持有货币进行储蓄的一种报酬。

这些理论大多脱离经济关系本身,甚至从非经济现象进行考察,从而无法揭示资本主义利息的真正来源与本质。

(三)中国学者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基本认识

中国学者在比较的基础上,坚持了马克思的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理论。他们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社会,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财富的增殖部分。反映劳动者重新分配社会纯收入的关系。

啊三、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利息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它来自于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生产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显然,没有借贷,就没有利息。但在现实生活中,利息被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无论贷出资金与否,利息都被看作是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可能取得或将会取得的收入。与此相对应,无论借入资金与否,生产经营者也总是把自己的利润分成利息与企业收入两部分,似乎只有扣除利息后的利润才是经营所得。于是,利息率就成为一个尺度:如果投资额与所获得利润之比低于利率,则不应该投资;如果扣除利息,所余利润与投资的比很低,则说明经营的效益不高。在会计制度中,利息支出在会计中列入成本。利润表现为扣除利息的余额。

马克思认为,利息之所以能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主要是因为:

首先,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一旦人们忽略借贷过程中创造价值这个实质内容,而仅仅注意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可带来利息这一联系,便会形成货币资本自身天然具有收益性的概念。

其次,利息虽然应其实质来说,是利润的一部分,但利率同利润率的区别在于利率是一个事先确定的量。利率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直接制约企业收入的多少,因此,从这个意义出发,人们通常用利率衡量收益,用利息表示收益。

第三,利息的历史悠久。货币可提供利息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因此,无论货币是否作为资本使用,人们通常认为,它可带来收益。

在一般的贷放中,本金、利息收益和利率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收益=本金*利率本金=收益/利率

通过收益与利率相比,得出的资本金,习惯称之为资本化。如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股票价格,是股息的资本化;人力资本,是工资的资本化等。资本化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只要存在利息,这一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

[本节重点]:利息的本质。

[本节难点]: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及其收益资本化。

第二节利率的种类

.[本节教学内容]:

一、利率及其两种计算方法

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体现着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增殖的程度,是衡量利息量的尺度。

利率=利息额/借出资本额。体现借贷资本的增殖程度。

两种基本的计算方法:

▲单利法:只按本金计息;

公式:利息I=本金P×利率r×期限n

本息和S=本金(1+利率×期限)=p(1+rn)

优点:手续简单,计算方便,借入者利息负担较轻;适用短期贷款

▲复利法:按本利计息,俗称利滚利;

公式:利息I=本金P[(1+利率r)期限n-1]

本息和S=本金P(1+利率)期限

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保护了贷出者的利益,适用长期贷款。

例如:A银行向B企业贷放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10%的100万元贷款,则到期日企业应付利息额与本利和分别为:

按单利计算:I=100*10%*5=50万元 S=100(1+10%*5)=150万元

按复利计算:I=100[(1+10%)5-1]=61.051万元

S=100(1+10%)5=161.051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