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概述、主要指标、实验原理、所需试剂、操作方法、图像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及实验适应症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局限性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局限性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局限性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血凝块的黏弹性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将这种变化过程与发生变化相对应的时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力学原理绘制成图像就是血栓弹力图(TEG),TEG反映了全血的凝血与纤溶能力。

通常不超过30 min TEG就可较准确地检测出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状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血栓弹力图(TEG)是一种动态描记的凝血全过程的图像,1948年德国Harte 博士最早描述血栓弹力图,当时用于检测单个血样的整体凝血功能。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应用于指导术中成分输血、高凝及低凝状态的监测及纠正、创伤患者的救治以及凝血机制的研究。

1 血栓弹力图简介1.1 TEG设备工作原理血栓弹力图仪主要由一次性烧杯、自由悬针及与之相连的扭丝组成。

检测时将0.36 mL血标本沿杯壁缓慢加入已经预热至37 ℃的烧杯中,并以4°45′角、1转/10 s的速度旋转烧杯。

在此过程中,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在烧杯壁与扭力丝之间发生聚集反应逐渐形成血凝块,血凝块因自身黏弹性变化导致的机械阻抗变化通过自由悬针记录在电脑上,与对应的时间构成函数关系绘制成图像,即为TEG[2-3]。

目前TEG主要有普通检测、血小板图检测和肝素酶对比检测。

1.2 TEG主要参数及临床意义(1)R-凝血反应时间,从加入血标本到检测出标本中有纤维蛋白形成(描记图振幅达到2 mm)所需的时间,正常值3~8 min。

(2)K-凝血形成时间,从凝血开始即TEG描记图振幅2~20 mm所需的时间,正常值1~3 min。

(3)α-Angle角-凝固角,从血凝块形成点即R时间终点向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反应血凝块形成的速度,正常值53°~72°。

(4)MA-最大振幅,指曲线垂直面的最大宽度,反映血凝块绝对强度,正常值50~70 mm。

(5)L Y30-MA值达到30 min时减少的百分比,反映纤维蛋白溶解速度,正常值0%~8%。

血栓弹力图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临床意义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仪是一种能够动态监测整个凝血过程的分析仪。

与血液凝固分析仪不同的是,TEG通过检测少量全血,能够全面反映患者从凝血到纤溶的整个过程中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纤溶系统和其他细胞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数据准确,操作简便,主要用于对凝血、纤溶全过程及血小板功能进行全面检测。

特别是术中能简化对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指导成分输血,并且是肝移植手术的国际通用设备。

一、实验原理血栓弹力图仪主要部件包括:自动调节37℃恒温的杯槽、金属探针、连接金属探针的扭力丝和机电传感器,耗材有样品杯与配套的圆柱。

将样品杯卡在杯槽上,圆柱套在金属探针上,在杯壁与圆柱体之间加入全血标本,杯槽带动样品杯以4°45′的角度和每9秒一周的速度做匀速转动;当血液呈液态状态时,样品杯的来回转动不能带动圆柱体;当血液开始凝固时,杯与圆柱体之间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黏附而产生阻力,杯旋转通过圆柱体带动金属探针同时运动,纤维蛋白-血小板复合物的强度能影响探针运动的幅度;当血凝块回缩或溶解时,圆柱与杯壁间的阻力解除,杯的运动不再传递给探针。

通过机电传感器将探针的转动幅度描绘到图形上形成特有的TEG图形。

可分为普通杯检测、肝素酶对比检测及血小板图检测。

二、参考区间主要通过测量血凝块形成及溶解的五个主要参数来评估图形信息。

R时间,K时间,α值,MA值,LY30三、临床意义(一)TEG普通杯检测评估凝血全貌,综合诊断患者凝血变化和原因(低凝/高凝/纤溶亢进);指导各种成分输血和相关药物使用;判断凝血相关药物如华法林(R时间10-14分钟提示治疗有效)、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 (诺其)、比伐卢定、t-PA、氨甲环酸等的疗效;区分原发和继发纤溶亢进;评估血栓概率,预防手术后的血栓发生;术后检测出血,判断出血原因,减少二次手术风险等。

(二)肝素酶对比检测普通杯检测的R时间为肝素酶对比检测的1-2倍提示治疗有效,主要用于判断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类肝素的疗效;判断肝素中和后的效果;判断有无肝素抵抗。

血栓弹力图简介分析

血栓弹力图简介分析

血栓弹力图的优缺
05
点及前景展望
血栓弹力图的优点
全面评估凝血状态
操作简便、快速
血栓弹力图可以全面评估血液的凝血状态 ,包括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血小板聚集 功能、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原的交联等。
血栓弹力图的操作相对简单,并且可以在 短时间内获得结果,这使得它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快速诊断。
样本用量少
预测血栓风险
TEG能够反映共同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纤 维蛋白溶解等各个环节对血液凝固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全 面的凝血信息。
血栓弹力图的作用
评估凝血系统功能
TEG可以评估共同凝血因子、纤 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纤维蛋 白溶解等各个环节对血液凝固的 影响,从而了解患者的凝血系统
功能。
指导成分输血
TEG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患者的 凝血状况,指导医生根据患者需 要输注何种成分血,如血小板、 凝血因子等,以改善患者的凝血
2. 数据整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计 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或中位 数。
3. 与参考值对比
将整理后的数据与正常参考值 进行对比,观察各项指标是否 在正常范围内。
4. 结果解读
根据对比结果,解读患者的血 栓弹力图数据,分析血小板和
纤维蛋白原功能是否正常。
结果分析注意事项
01
结果分析时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和 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考虑,不能仅 凭血栓弹力图数据做出诊断。
02
在进行结果分析时应注意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数据错 误导致误诊或漏诊。
血栓弹力图在临床
04
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评估共同凝血因子水平
血栓弹力图可以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共同凝血因子水平,对判断心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血栓弹力图(TEG)介绍

血栓弹力图(TEG)介绍

⾎栓弹⼒图(TEG)介绍⼀、仪器测试原理⾎液凝固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形成⾎凝块,⾎凝块的物理性质(速率、硬度、稳定性)将决定病⼈是否具有正常的凝⾎功能,是否会出⾎或形成⾎栓。

⾎栓弹⼒图仪通过对⾎样凝⾎过程进⾏监控、测度、分析,对患者凝⾎情况做出定量和定性预测。

随着⾎凝块的形成、回缩和/或溶解,电脑控制的⾎栓弹⼒图仪能⾃动记录动⼒学变化,绘出⾎栓弹⼒图(TEG)。

⾎栓弹⼒图仪是对凝⾎全过程进⾏动态、完整、连续、真实再现的⼀种检测⼿段。

⼆、⾎栓弹⼒图项⽬解读R:凝⾎因⼦反应时间,反映参加凝⾎启动过程的凝⾎因⼦的综合作⽤,代表凝⾎因⼦的总体活性。

MA:最⼤振幅,反映已形成的⾎凝块的最⼤强度或硬度,主要代表⾎⼩板的聚集功能。

K和α⾓:⼆者均是⾎凝块聚合速度参数,反映⾎凝块形成的速率,代表纤维蛋⽩原的功能与⽔平。

LY30:MA值出现后30分钟内⾎凝块溶解百分⽐,反映纤溶活性。

EPL:预测MA值出现后30分钟内⾎凝块溶解百分⽐,反映纤溶活性。

CI:综合凝⾎指数,反映不同条件下凝⾎的综合状态。

AA抑制率(花⽣四烯酸抑制率):反映服⽤阿司匹林等药物后病⼈⾎⼩板抑制的百分率,⼤于等于50%药物起效。

ADP抑制率(⼆磷酸腺酐抑制率):反映服⽤波利维等药物后病⼈⾎⼩板抑制的百分率,⼤于等于30%药物起效。

三、⾎栓弹⼒图优势⽬前临床上通常⽤PT、APTT、PLT、D-dimer等做为凝⾎功能常规筛查,但由于⽅法学上的局限性导致其⽆法覆盖整个凝⾎过程,只能针对凝⾎因⼦⽔平、纤维蛋⽩原⽔平、⾎⼩板数量、降解产物分别探查。

⾎栓弹⼒图(TEG)试验是对⾎液凝固及纤溶过程的动态监测,能够完整表达凝⾎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作⽤及相互联系,提⽰患者的真实凝⾎情况。

⾎栓弹⼒图试验由于涵盖内、外源性凝⾎通路和纤维蛋⽩溶解系统等综合因素,可以帮助做出整理倾向上的判断以及个体化,个性化的凝⾎分析。

是符合临床需求的、更全⾯、更具体的基础凝⾎检测。

四、⽬前⾎栓弹⼒图的种类和主要⽤途五、⾎栓弹⼒图样本时间要求普通和肝素酶检测:动脉或静脉全⾎--枸橼酸(蓝盖)抗凝管⼀份⾎⼩板图检测:动脉或静脉全⾎--枸橼酸(蓝盖)和肝素化(绿盖)抗凝管各⼀份检测时间:全部⾎样2h以内检测,枸橼酸抗凝管要>15min后检测。

CFMS血栓弹力图产品介绍

CFMS血栓弹力图产品介绍
抗凝药物1、11、10、28
#低体温状态:如果手术后病人体温很低,我们建议将病人的一个血样的测
试温度设置为与病人体温相同的温度,另一个血样的测试温度设置为37℃。 那么病人凝血状况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体温过低造成的。如果低体温病人正 在出血,但他的凝血状态在37℃是正常的,则意味着当他的体温回升后, 出血就会停止。另一方面,如果血样在37℃显示凝血异常的,而病人在出 血,那么我们应该对病人的凝血异常进行治疗,直到其血样在37℃测量是 正常的,因此此时如果低体温病人仍然持续出血,原因可能就是体温过低 造成的。
CFMS血栓弹力图产品介绍
大纲
CFMS血栓弹力图概念及原理介绍 CFMS LEPU-8800血栓弹力图仪介绍 CFMS 凝血试剂5种试剂盒产品介绍
第一部分 CFMS血栓弹力图概念及原理介绍
Thrombelastograph
原理简介
该方法使用全血作为检测标本,在体外加入高岭 土激活,从而启动凝血机制,从内外源凝血系统 的启动、纤维蛋白的形成、到血块溶解进行全程 监测,能够更准确、更直观的反映凝血机制中除 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壁以外的所有凝血因素。
国际标准化参数
多数非国际标准化参数
第二部分 CFMS血栓弹力图仪介绍
CFMS如何工作?
测试杯转动 杯盖和悬垂丝附着在一起 血块使杯子和盖耦合在一起 杯盖的运动就是反应血块的强
度 系统将检测到凝血开始到纤溶
原始的物理信息进行分析
1.1 上杯操作
将杯和盖放在通道1的杯槽中。 将一只手置于分析仪顶部,以防倾翻。 升起杯架直到紧贴通道下部。 按压杯架下面的按钮三次。 将杯架下滑到杯杆中部。 双手托住杯架,保持杯架在此位置,用双手大
白色 = kaolin 和肝素酶 (KH) 绿色 = 只有kaolin (K)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一、引言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简称TEG)是一种全面了解血液凝固功能的检测方法,它通过观察凝血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评估凝血功能和预测出血和血栓风险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栓弹力图在临床中的应用。

二、血栓弹力图原理和参数1、血栓弹力图的原理血栓弹力图通过将血液样本放置于陀螺仪检测器中,通过旋转和振动来模拟血液凝固的过程。

检测器记录下血液凝固的各个阶段的变化,并将其显示为弹力图。

2、血栓弹力图的参数(1)R值:凝血反应时间,表示凝血开始至形成弹力的时间。

(2)K值:凝血时间,表示凝血过程中的凝血速率。

(3)α角:表示纤维蛋白形成的速度和强度。

(4)MA值:最大凝血弹性,表示血栓的强度和稳定性。

(5)G值:凝血弹性模量,表示凝血强度。

三、血栓弹力图在出血评估中的应用1、肝脏疾病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1)肝脏疾病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血栓弹力图可评估肝脏患者的凝血功能。

(2)血栓弹力图可用于评估肝脏手术前的凝血功能,为手术方案和出血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2、创伤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1)创伤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血栓弹力图可评估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

(2)血栓弹力图可用于评估创伤患者的出血风险,并指导输血和凝血治疗。

3、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1)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血栓弹力图可评估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

(2)血栓弹力图可用于评估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的出血风险,并指导输血和凝血治疗。

四、血栓弹力图在血栓评估中的应用1、血栓形成风险评估(1)血栓弹力图可评估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帮助预测血栓事件的发生。

(2)血栓弹力图可用于评估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效果。

2、血栓监测和预防(1)血栓弹力图可监测患者在手术或长期卧床的情况下的血栓风险。

(2)血栓弹力图可指导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溶栓治疗的选择和调整。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血栓弹力图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指导手册。

血栓弹力图临床意义与影响因素

血栓弹力图临床意义与影响因素

血栓弹力图临床意义与影响因素血栓弹力图(TEG)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杰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因此影响血栓弹力图的因素主要有:红细胞的聚集状态、红细胞的刚性、血凝的速度,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高低等。

一、血栓弹力图的主要指标①反应时间(R)表示被检样品中尚无纤维蛋白形成;②凝固时间(K)表示被检样品中开始形成纤维蛋白,具有一定的坚固性;③图中两侧曲线的最宽距离(MA)表示血栓形成的最大幅度;④血栓弹力图(ε),表示血栓的弹性的大小。

⑤最大凝固时间(m),表示凝固时间至最大振幅的时间。

血栓弹力图均用血栓弹力图仪进行检测。

二、实验原理血栓弹力图(TEG)是血栓弹力仪描绘出的特殊图形。

弹力仪的主要部件;自动调节恒温(37。

C)的不锈钢盛血杯,插入杯中的不锈钢的小圆柱体及可连接圆柱体的传感器。

盛血杯安置在能以4。

45'角度来回转动的反应池上,杯壁与圆柱体中间容放血液。

当血液标本呈液态时,杯的来回转动不能带动圆柱体,通过传感器反映到描图纸上的信号是一条直线,当血液开始凝固时,杯与圆柱体之间因纤维蛋白黏附性而产生阻力,杯的转动带动圆柱体同时运动,随着纤维蛋白的增加阻力也不断增大,杯带动圆柱体的运动也随之变化,圆柱体运动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电流转换为数字信号,此信号通过传感器描绘到描图纸上形成特有的血栓弹力图。

三、所需试剂(1)38g∕1.柠檬酸钠溶液。

(2)液体石蜡。

(3)12.9g∕1.CaCI2溶液。

四、操作方法(1)自然全血法:静脉血取出后立即放入盛血杯内测定。

(2)全血复钙法:38g∕1.柠檬酸钠抗凝血(血:抗凝剂二9:DO.6m1.放入塑料试管或涂硅试管中,再加入12.9g∕1.的CaC12液0.4m1.混合,立即开动秒表,取0.36m1.混合液于盛血杯内测定。

(3)血浆复钙法:将38g∕1.柠檬酸钠抗凝血以1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血浆0.4m1.和等量的12.9g∕1.CaC12液混合立即开动秒表,取0.36m1.混合液于盛血杯内测定。

弹弹弹,弹走小血栓

弹弹弹,弹走小血栓

弹弹弹,弹走小血栓血栓弹力图:血栓弹力描记图(Thrombelastography, TEG),主要用于对凝血和纤溶全过程及血小板功能进行全面检测并指导成份输血。

一、血栓弹力图描记仪的原理:承载血标本的测试杯以4°45'的角度和每10秒一周的速度均速转动,一旦血栓形成,置于检测杯血标本中的金属探针受到标本形成的切应力作用,随之出现左右旋动,金属针在旋动过程中由于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电流,给电脑软件处理后,便形成TEG曲线。

二、血栓弹力图相关参数血栓弹力图(血栓弹力图)(一)R时间(R正常为4 ~ 8 min )1、R时间是血样放在TEG分析仪内到第一块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之间的一段潜伏期。

2、R时间因使用抗凝剂或凝血因子缺乏而延长,因血液呈高凝状态而缩短。

(二)K时间(K正常为0 ~ 4 min)1. 从R时间终点至描记图幅度达20mm所需的时间;2. 评估血凝块强度达到某一水平的速率;3. 影响血小板功能及纤维蛋白原的抗凝剂能延长K值。

(三)α角度1. 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正常为50°-60°;2. α角度与K时间密切相关,影响因素均为Fg和PLT;3. α角度不受极其低凝状态的影响,较K时间更全面。

(四)最大幅度MA1. 正常值为50~60mm;2. MA反映了正在形成的血凝块的最大强度或硬度及血凝块形成的稳定性;3. 主要受PLT及Fg (质量、数量)影响,PLT的作用要比纤维蛋白原大。

TEG检测与常规实验室检测的区别三、TEG的应用:1、凝血因子定性分析2、纤维蛋白原的定性分析3、血小板数量与质量的定性分析4、检测血液中是否有肝素的影响5、测定纤溶(Fibrinolysis)活性6、诊断高凝血状态,判断血栓风险7、鉴别术后渗血和出血,准确判断原因8、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9、监测体外循环、心脏介入治疗等的抗凝情况10、监测肝移植手术的出血及凝血状态11、监测抗血小板药物治疗12、指导成分输血及测试治疗效果血小板数量与质量的定性分析◆K值和α角反映Fg水平和部分血小板功能。

血栓弹力图

血栓弹力图

K (min)
a(deg)
K (min)
a(deg)
MA 编辑ppt MA
EPL
LY30 > 7.5% EPL > 15%
N/A
实验结果参数1:R(凝血时间)
R值:
检测开始到第一块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振 幅达2mm所用的时间,表现了凝血酶等 凝血因子充分激活形成纤维蛋白所需的 时间,反应凝血因子的活性。 R值延长:表示低凝,凝血因子缺乏、 使用抗凝剂,可通过注射新鲜冷冻血浆 (FFP)而纠正。 R值缩短:表示高凝,凝血因子活性较 强,血液呈高凝状态,需要用抗凝药物 纠正
血栓弹力图 (CFMS-凝血-纤溶监测系统)
在临床的应用
长沙市中心医院输血科 许靖
(2015-3)
编辑ppt


➢ “血栓弹力图”是由血栓弹性描记仪描记的凝血动 态过程曲线,是一种能动态分析血小板、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成分之间相互作用、血凝块形 成和纤维蛋白溶解全过程的曲线图。
➢ “血栓弹力图”也是一项动态监测血液凝固全过程 ,指导科学、合理用血的“新”技术。
编辑ppt
实验结果参数2: K 值和(a)角 (血块形成速率)
K值 从R时间结束到振幅度达20mm所用的
血凝块形成时间, 高纤维蛋白原活性可使K值缩短 低纤维蛋白原活性及抗凝剂的使用
可以使之延长
Angle(a)角 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
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的功能
编辑ppt
凝血时间(R):反映凝血因子功能
血块动力(K、α):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
血块强度(MA):主要反映血小板功能
血块稳定性(Ly30、EPL):判断原发性、

血栓弹力图结果怎么看-血栓弹力图意义及其解读

血栓弹力图结果怎么看-血栓弹力图意义及其解读

血栓弹力图
1948 年,德国人 Harter 发明血栓弹力图,原理是在模拟人体内环境下凝血 - 纤溶整个过程时,通过物理方法将血块弹性强度转换成图形,直观判断血凝情况并分析成因。

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

主要指标及参考值
1.反应时间(R)参考值2-8min
2.凝固时间(K)参考值1-3min
3.角度(Angle)参考值55-78°
4.最大振幅(MA)参考值51-69mm
5.综合凝血指数参考值-3-3.0
6.半小时纤溶率参考值0-8%
各项指标的临床指导意义
R时间:因凝血因子缺乏而延长,高凝血因子而缩短,代表血块形成的速度。

K时间:应纤维蛋白原缺乏而延长,高纤维蛋白原而缩短,代表血块形成的速度。

Angle夹角(a):因纤维蛋白原缺乏而减少,高纤维蛋白原而増大,代表血块形成的速度。

Cl综合凝血指数:<-3 低凝,-3<正常<+3,>+3 高凝。

综合判断凝血状态。

LY30纤溶率:LY30>8%提示处于高纤溶状态。

解读
血栓弹力图为凝血功能患者有效的一项检验项目,及时有效的检验结果给临床科医生提供了很好的治疗指导意义,护士在釆集相关标本时应认真仔细,确保标志合格有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血栓弹力图 临床应用(课堂PPT)【38页】

血栓弹力图 临床应用(课堂PPT)【38页】
血栓弹力图包含凝血、纤溶过程全部信息常用参数:凝血时间(R):反映凝血因子功能 血块动力(K、α):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 血块强度(MA):主要反映血小板功能 血块稳定性(Ly30、EPL):判断原发性、继发性纤溶亢进
6
血栓弹力图参数: R(反应时间)
35
CFMS血栓弹力图心内科建议治疗方案
现有检测:A 普通杯检测;B 肝素酶杯检测;C血小板图检测。门诊患者1. 服用了抗血小板药物---查C,如果检查结果表明患者对阿司匹林或波立维的反应性不佳, 并A检查中MA>65mm建议调整药物,1个月后复查A;2. 冠心病患者—查A,如MA>65mm建议服药,7天后测血小板图,一个月后复查A,三月后复查A,中间如有应激反应复查C;
22
判断不同抗血小板药物药效
ADP激活途径药物:氯吡咯雷、替格瑞洛、普拉格格
AA激活途径:阿司匹林
评估纤维蛋白原活性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检测----判断抗血小板药物药效
23
血小板图检测原理
血栓弹力图通过加入特定的激活剂巴曲酶来产生纤维蛋白网。当加入血小板激活剂AA或ADP后,会激活未被抗血小板药物抑制的血小板,并与纤维蛋白联结形成血凝块,此MA值反映纤维蛋白和活化的血小板共同形成的血块强度。而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部分血小板,通过对比MA值,就可以计算出被抑制的血小板比例,反映药物的作用大小。抑制率=1-(MAADP或AA-MAA)/(MAKH-MAA)
案例二 术后多次出现支架内血栓
临床应用
病人的凝血全貌:是低凝还是高凝,是否存在纤溶亢进判定造成低凝或高凝的原因:凝血因子缺乏或被特异性过量激活?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或功能性增强?低血小板活性及数量或高活性?是否肝素残留造成低凝?准确区分DIC的阶段;准确区分原发还是继发性纤溶亢进判断各种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的使用效果,是否有效,是否过量,是否抵抗;监测鱼精蛋白中和的效果鉴别术后出血原因;评估发生或再次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检测各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的疗效

血栓弹力图简介

血栓弹力图简介
44
(五)肝移植术中血凝情况检测
1. 概述:
肝移植围手术期,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的并发 症主要包括: 出血、广泛创面渗血
肝动脉、门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栓常见)
肝动脉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5.6%~20.0% ,死亡率也达 15%~18%。手术后2周内是形成血栓的高危期,一旦出现血 栓,移植肝脏将迅速坏死。
14
(七)G
1. 血凝块强度,即最大切应力强度;
2. G = 5000A/(100-A),用单位d/sc来计量;
3. G值在MA值确定的同时也被确定。
15
(八) E(弹性常数)
1. E是标准化的G,作为一个弹性常数; 2. EMX是最大振幅时的E: EMX=(100× MA)/(100-MA);
10
(三)α角度
1. 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 水平线的夹角,正常为50°~60°
2. α角度与K时间密切相关,影响因素均为Fg和PLT
3. α角度不受极其低凝状态的影响,较K时间更全面
11
(四)最大幅度MA
1. 正常值为50~60mm 2. MA反映了正在形成的血凝块的最大强度或硬 度及血凝块形成的稳定性; 3. 主要受PLT及Fg (质量、数量)影响, PLT 的作用要比纤维蛋白原大
1、凝质量的定性分析 4、检测血液中是否有肝素的影响 5、测定纤溶(Fibrinolysis)活性
6、诊断高凝血状态,判断血栓风险
31
7、鉴别术后渗血和出血,准确判断原因
8、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9、监测体外循环、心脏介入治疗等的抗凝情况 10、监测肝移植手术的出血及凝血状态 11、监测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12、指导成分输血及测试治疗效果

血栓弹力图宣传

血栓弹力图宣传

1—3min
评估纤维蛋白块形成及相互联结(凝块加固) 53°— 72°
的速度,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
血块强度
主要反映血小板功能。 MA 降低:PLT 功能弱,易出血;或 PLT 减低 或凝血因子减低时出现。 MA 增加:PLT 功能强,易形成血栓。
50-70mm
凝血综合指数
综合凝血指数, R, K, Angle, MA 结合推算 出。 低凝状态:CI<-3;高凝状态:CI >+3
二、主要指标及参考值
主要参数 中文名称
结果解释
正常参考范围
反映凝血因子活性。
R
凝血时间 R 延长:凝血因子缺乏/功能减弱;抗凝治疗。 5—10min
R 缩短:凝血因子功能强;高凝。
K Angle
MA
CI LY30 EPL
血块动力
评估血凝块强度达到 20 mm 时的时间,主要 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功能和水平。
专用采血管(蓝头管)1 管
新鲜全血≥2ml 采集注意:使用肝素持续泵
入时,不可在同侧肢体釆
血、不可在输液肢体釆血、
如遇釆血不畅时,应更换部
位及釆血管重新釆集,不可
強行挤压静脉釆集血液,以
免引起血标本凝血影响结 果
专用采血管(蓝头管)2 管 新鲜全血,每管均≥2ml
采集注意:使用肝素持续泵
试剂盒要求,在采 样后即刻送检。否 则影响结果准确 性
血栓弹力图(TEG)
一、定义
TEG 用物理方法模拟人体内环境下凝血、纤溶过程,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凝、低凝、纤溶亢进, 分析形成原因,它实现了凝血因子启动、血小板聚集、纤溶的动态监测,提供患者真实的凝血全貌。 而常规检测如 PT、APTT 检测仅仅针对凝血或纤溶过程中的一个点或部分,不能反映凝血的全貌,有 一定的局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栓弹力图概述、主要指标、实验原理、所需试剂、操作方法、图像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及实验适应症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因此影响血栓弹力图的因素主要有:红细胞的聚集状态、红细胞的刚性、血凝的速度,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高低等。

概述
血栓弹力图的主要指标有:
①反应时间(R)表示被检样品中尚无纤维蛋白形成;
②凝固时间(K)表示被检样品中开始形成纤维蛋白,具有一定的坚固性;
③图中两侧曲线的最宽距离(MA)表示血栓形成的最大幅度;
④血栓弹力图(ε),表示血栓的弹性的大小。

⑤最大凝固时间(m),表示凝固时间至最大振幅的时间。

血栓弹力图均用血栓弹力图仪进行检测。

实验原理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是血栓弹力仪描绘出的特殊图形。

弹力仪的主要部件;自动调节恒温
(37 ℃)的不锈钢盛血杯,插入杯中的不锈钢的小圆柱体及可连接圆柱体的传感器。

盛血杯安置在能以 4°45' 角度来回转动的反应池上,杯壁与圆柱体中间容放血液。

当血液标本呈液态时,杯的来回转动不能带动圆柱体,通过传感器反映到描图纸上的信号是一条直线,当血液开始凝固时,杯与圆柱体之间因纤维蛋白黏附性而产生阻力,杯的转动带动圆柱体同时运动,随着纤维蛋白的增加阻力也不断增大,杯带动圆柱体的运动也随之变化,圆柱体运动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电流转换为数字信号,此信号通过传感器描绘到描图纸上形成特有的血栓弹力图。

所需试剂
(1)38 g/L 柠檬酸钠溶液。

(2)液体石蜡。

(3)12.9 g/L CaCl2溶液。

操作方法
(1)自然全血法:静脉血取出后立即放入盛血杯内测定。

(2)全血复钙法:38 g/L 柠檬酸钠抗凝血(血∶抗凝剂 = 9∶1)0.6 mL 放入塑料试管或涂硅试管中,再加入 12.9 g/L 的 CaCl2液 0.4 mL 混合,立即开动秒表,取 0.36 mL 混合液于盛血杯内测定。

(3)血浆复钙法:将 38 g/L 柠檬酸钠抗凝血以
1000 r/min 离心 5 min,取上层血浆 0.4 mL 和等量的 12.9 g/L CaCl2液混合立即开动秒表,取 0.36 mL 混合液于盛血杯内测定。

图形影响因素
(1)操作不慎:
①盛血杯未放到反应池底部,造成图形头部混乱。

纠正方法:将盛血杯放入反应池后向下按紧。

②开始时未松开调节螺丝,造成图形无头纠正方法:记好螺丝的开关方向,血及石蜡油放好后立即松开螺丝。

③关机时画笔停点距中线较远,再开机时画笔抖动剧烈,未描出 r 值。

纠正方法:画笔接近中线再关机。

④由于放入图纸过多将画笔抬起致使图形中间断裂。

纠正方法:放入图纸量需适中,以转动图纸时压纸板能自由活动为宜。

(2)由于盛血杯不干净:内有未洗净的石蜡油等造成图形一侧平直。

纠正方法:盛血杯及小圆柱体需用硫酸钡彻底洗净、擦干。

(3)震动:
①机器工作时突然一次震动使 r 值未成直线(或有小毛刺)。

②震动使图形凹一块。

③一定频率震动(楼上电钻钻孔)造成图形边缘锯齿
状。

纠正方法:避免任何因素的大小震动,机器需放在平稳、固定的台面上。

(4)由于石蜡油量不够
①未加石蜡油,图形出现鱼翅状。

②石蜡油量少,造成图形畸形。

纠正方法:石蜡油需盖满盛血杯口。

(5)由于机器故障
描图笔一端和图纸接触好,另一端接触不良,造成图形毛刺。

临床意义
(1)血栓性疾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梗塞)、动静脉血栓形成等,r 值及 K 值明显减少,而 ma 值及mε 值增大。

(2)血小板异常性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r 和 K 值增大,而 ma 值和mε 值值降低。

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则 ma 值和mε 值明显降低。

(3)凝血因子缺陷性疾病: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r 值及 K 值显著增加,而 ma 值及mε 值降低。

(4)纤溶亢进性疾病:原发性纤溶症、播散性血管内
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继发性纤溶,在突发纤溶时,TEG 可示纤溶的强度和速度。

血栓弹力图试验的适应症
1. 术前术后各种凝血异常的筛查。

2.术前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出血风险。

3.各种出血原因的鉴别诊断、指导成分输血。

4.输血前原因判断,输血后效果评估。

5.诊断手术期凝血功能紊乱,指导输血和用药。

6. 鉴别诊断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和继发性纤维蛋白原溶解亢进。

7. 监测各种促凝、抗纤或抗凝等药物的疗效,如华法令、比伐卢定、诺其、戊糖、止血环酸等,指导正确使用。

8. 高凝状态诊断,评估血栓发生几率。

9. 使用各类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疗效判断,鉴别出血、再缺血原因,术前出血风险评估。

10. 各种使用肝素的手术或治疗中,如 CPB(体外循环)、器官移植、肾透、血透、各类介入、PCI 等,药物效果、凝血状况及鱼精蛋白中和效果的评估。

11. 使用低分子肝素抗栓治疗的疗效判断。

12. 各类手术尤其是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介入、骨科、妇科、器官移植、CABG(冠脉搭桥术)、ECMO (体外膜肺氧合)、血管外科等术后的血栓发生的评估。

13. 监测凝血因子不足。

14. 血小板功能检测。

15. 血友病的治疗。

16. 急性创伤、烧伤、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评估。

17. 各种溶栓治疗如尿激酶、链激酶、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监测。

18. 高血栓风险患者的体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