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森林里》含公开课视频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森林里》含公开课视频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了解森林中的动植物。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故事《森林里》。
2.视频资料:森林中的动植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学会观察和表达森林中的动植物。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森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森林中的动植物。
2.教师简要介绍森林的作用,激发幼儿对森林的兴趣。
(二)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森林里》,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三)视频观看1.播放视频资料,让幼儿观察森林中的动植物。
2.观看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视频中出现的动植物。
(四)讨论与分享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故事和视频中了解到的森林知识。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补充。
(五)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森林场景模型,引导幼儿模拟森林中的动植物生活。
2.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森林。
五、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通过故事、视频、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森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教师在活动中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公开课视频教案【视频一】1.森林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森林中的动植物。
2.教师简要介绍森林的作用。
【视频二】1.故事《森林里》视频播放。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视频三】1.森林中的动植物视频资料播放。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视频中出现的动植物。
【视频四】1.森林场景模型展示。
2.幼儿模拟森林中的动植物生活,教师巡回指导。
【视频五】2.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收获,反思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森林。
通过本次公开课,教师与幼儿共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不仅让幼儿对森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表达、合作、分享等良好品质。
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声音》
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声音》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声音》1活动目标1、借助摹声,运用不同的动词理解、想象诗歌的内容。
2、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物件来发出摹声,并配以动作来表现诗歌。
3、体验用不同方法表现诗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1、森林背景图。
2、圆舞板、沙球、碰铃、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若干,大鼓一面。
3、音乐《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好1、播放音乐,幼儿扮演各种动物角色,进入活动场地,初步接触常见动词。
老师:今日的森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玩一玩。
2、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倾听、感受各种摹声。
老师:森林里有什么呀?(树、草丛、小河等)小动物们在这么美丽的地方玩肯定特别欢乐。
二、借助摹声,想象表达1、倾听各种声音,学习用指代的方法想象、表达。
(1)听,什么声音,你能学一学吗?(老师在树枝间敲击双响筒)在树叉间发出“笃笃笃”的声音,可能是谁呢?(在树叉间出示小问号)(2)小河里又发出声音来了,听一听是什么声音?(老师敲击圆舞板)可能会是谁呢?(3)呀!树洞里还有一个小脑袋,它又发出什么声音?(师敲击沙球)它可能是谁呢?(4)草丛中又会发出什么、com声音呢?(老师在草丛中敲击小铃)“叮叮叮”又可能是谁呢?(5)“小动物们玩得正高兴,蓦地,森林里又传来了一个声音“咚咚咚”(老师敲击大鼓,做到有轻而重)这“咚咚咚”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这“咚咚咚”的声音会是谁呢?2、创设情景,感知、理解、体验“笃笃笃啄木鸟”等躲藏时的'速度,尝试用丰富的动词进行表达。
(1)听到“咚咚咚”的声音,小动物一下子都不见了,什么叫“一下子”?(2)小动物到底一下子都去哪了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老师:小动物一下子去哪了?(幼儿说,老师出示词卡)(3)幼儿集体学说诗歌前半部分。
3、渲染气氛,体验经过时的紧张气氛。
大伙儿都蹲在看不见的地方,静静静地,目不转睛地看着,“咚——咚——咚”(老师敲鼓)越走越远。
老师:这一次的“咚咚咚”(演示)有什么变化?4、了解诗歌名称。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及反思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森林里的声音》,具体章节为第三章“奇妙的声音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森林中的各种声音,如鸟鸣、水流、风吹树叶等;学习用语言描述这些声音,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森林中的各种声音,知道声音的来源和特点。
2. 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森林中的声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森林中的声音。
重点:认识森林中的各种声音,学会表达和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森林声音录音、图片、教学PPT。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森林声音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森林中的声音。
引导孩子讨论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个森林场景,用画笔、剪刀和胶棒创作一幅画作。
要求画作中包含森林中的声音元素,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4. 学生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组展示画作,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给予评价。
教师点评,强调用词的准确性和描绘的生动性。
六、板书设计1. 森林里的声音2. 内容:森林声音:鸟鸣、水流、风吹树叶等描述词语:清脆、悠扬、潺潺、沙沙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森林”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要求包含森林中的声音元素,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画作中有一片宁静的湖面,湖边小鸟在欢快地歌唱,树叶随风沙沙作响。
描述词语:宁静、欢快、沙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了表达森林中的声音。
但部分学生在用词方面仍需加强,教师应在课后进行针对性辅导。
2. 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实地观察和感受森林中的声音,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小班绘本课森林里的声音教案
小班绘本课森林里的声音教案教案标题:小班绘本课《森林里的声音》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森林里的声音》来了解森林中的不同声音。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 绘本《森林里的声音》2. 班级环境中的森林元素装饰(例如树木、动物等)3. 声音录音设备(如手机或录音笔)4. 学生的绘画纸和彩色笔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在教室中创造一个森林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森林的气氛。
2. 引导学生讨论森林中可能会出现的声音,如鸟叫、树叶沙沙声等。
阅读绘本:1. 向学生展示绘本《森林里的声音》,引导他们观察封面,并预测故事内容。
2. 逐页朗读绘本,同时指出书中的不同声音词语,如"咕咕"、"呱呱"等。
3.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插图,让他们通过视觉感受森林的美丽和生动。
声音探索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森林中的声音进行模仿。
2. 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或者利用录音设备来模仿所选声音。
3. 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全班一起猜测他们模仿的是森林中的哪个声音。
4.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模仿鸟叫、风声、动物叫声等。
绘画活动:1. 要求学生用彩色笔在绘画纸上绘制自己想象中的森林场景。
2. 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加入森林中的声音元素,如画上鸟儿、树木等,并用声音词语标注。
3. 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解释自己绘制的声音元素。
总结活动:1. 回顾整个教案,向学生总结他们通过绘本阅读和活动所学到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森林中的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森林和其中的生物。
拓展活动:1. 继续阅读其他关于自然环境的绘本,扩展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2.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真实的森林环境和声音,加深对自然环境的感知。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声音模仿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024年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及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世界》中的第二节“森林里的声音”。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森林里的各种声音,培养幼儿对自然声音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复述故事《森林里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辨别和模仿森林里的各种声音,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声音的观察和欣赏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辨别和模仿森林里的各种声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自然声音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录音机、各种森林动物的图片、声音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森林里的声音,让幼儿猜测声音的来源,引起幼儿对森林声音的兴趣。
2. 故事讲解:讲述故事《森林里的声音》,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各种声音,让幼儿体验森林的神奇。
3. 声音模仿:出示声音卡片,让幼儿模仿森林里的各种声音,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创作环节: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心中的森林声音场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5. 游戏环节:组织“森林声音接力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森林声音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森林里的声音》2. 森林声音列表:小鸟的鸣叫声河水的流淌声松鼠的奔跑声熊猫的吃竹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森林声音场景,并简单描述画面中的声音。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小鸟在树上唱歌,小河在流淌,松鼠在奔跑,熊猫在吃竹子。
描述:小鸟的鸣叫声、河水的流淌声、松鼠的奔跑声、熊猫的吃竹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声音模仿、创作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森林里的声音,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024年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及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详细内容为“森林里的声音”。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感受自然界中各种声音,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别并模仿森林里的各种声音,提高他们的听觉敏锐度。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森林里的声音。
3. 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森林里的声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声音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磁带、森林背景图、各种动物图片、声音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森林背景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森林里的声音。
引导幼儿说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如鸟叫声、水流声、树叶摩擦声等。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各种动物图片,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声音。
(2)教师拿出声音卡片,让幼儿根据声音卡片描述森林里的声音。
3. 随堂练习(1)教师播放一段森林里的声音,让幼儿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森林。
(2)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画作,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森林里的声音。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森林里的声音》2. 主要内容:(1)森林里的声音:鸟叫声、水流声、树叶摩擦声等。
(2)动物声音模仿:猫头鹰、小松鼠、青蛙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森林,并用语言描述森林里的声音。
2. 答案示例:(1)画作:画有树木、小溪、小鸟等元素的森林。
(2)描述:在森林里,我听到了小鸟欢快的歌声,小溪潺潺的流水声,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森林里的声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更丰富的词汇描述声音,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及反思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森林里的声音》,主要内容是让幼儿倾听和分辨不同的动物声音,并能够模仿。
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辨别常见的动物声音,培养幼儿的听力和模仿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听力和模仿能力,让幼儿能够分辨和模仿常见的动物声音。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幼儿通过听声音,能够想象出相应的动物形象。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模仿动物声音的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分辨和模仿常见的动物声音。
难点:让幼儿通过声音,能够想象出相应的动物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声音的音频资料、动物图片、玩具动物。
学具:幼儿自带的玩具动物、画笔和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播放动物声音的音频资料,让幼儿倾听并猜测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
2. 讲解:教师向幼儿展示动物图片,讲解每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 模仿:教师示范模仿每种动物的声音,让幼儿跟着模仿。
4. 实践:教师分组,每组选一个动物,让幼儿互相模仿该动物的声音。
5. 展示:每组选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模仿的动物声音。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动物声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到的动物声音,并尝试模仿。
2. 作业答案:幼儿能够正确模仿所学的动物声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幼儿能够正确模仿所学的动物声音。
但也有部分幼儿对某些动物声音的模仿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其他特点,如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同时,可以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实地观察和倾听动物的声音,增强幼儿的实践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引入环节的音频资料选择: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环节的音频资料应选择清晰、生动的动物声音。
《森林里的声音》幼儿园教学案例13
这个“笃笃笃”是怎么到树枝上的?(这个动词用的真好,把这个动物的动作都说出来了)
小结:“笃笃笃”(飞)进了树枝间。
(2)你听,草丛里传来了什么声音?这个声音可能是谁发出来的?(多说几个)
谁来学一学这个声音(嘣嘣嘣)
这个“嘣嘣嘣”是怎么到草丛里的?(跳,除了跳还有其他好听的动词吗?)
小结:“嘣嘣嘣”(蹦)进了草丛里。
(3)(先播放呱呱呱)小河里发出了“呱呱呱”的声音,它是怎么到小河里的?
小结:“呱呱呱”(跳)进了小河里。
(4)呀,黑洞里还有一个小脑袋,它又发出什么声音?这个“沙沙沙”听起来像谁呀?它是怎么到黑洞中?
小结:“沙沙沙”(钻)进了黑洞中。
2、播放“咚咚咚”的声音
提问:就在这个时候,森林里传来了“咚咚咚”你们都寻找到了什么声音?(3个)
动物:有动物的声音
植物:自然界的声音真美
音乐: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有什么感觉?
小结:森林里的声音真动听,那么,在树枝上、草丛里、小河里、黑洞中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听声帮助引起兴趣
借助图谱,理解想象诗歌内容。
1、出示图谱,理解诗歌
提问:
(1)你在树枝间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鸟)你们能不能学一学这个声音
帮助幼儿更贴切的学习
完整欣赏,体验紧张又好奇的心情。
1、教师完整讲述诗歌(播放录音)
小动物都躲起来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让我们把这首诗歌完整地欣赏一次。
2、什么是“目不转睛”
提问:大伙儿都蹲在看不见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咚咚咚”,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目不转睛就是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一个东西。)
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老师敲大鼓,走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森林里》山东省课程公开课视频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森林里》山东省课程公开课视频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故事《森林里》的主要内容。
2.培养幼儿倾听故事、讲述故事的能力,激发幼儿对森林的好奇心。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讲述故事。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注森林里的生物多样性,培养关爱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学视频:故事《森林里》2.教学图片:森林里的动物、植物等3.教学道具:小动物头饰、大树模型等4.教学课件:森林里的动物、植物介绍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幼儿观看教学视频,引导幼儿关注森林里的动物和植物。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看到的动物和植物,激发幼儿对森林的兴趣。
(二)故事讲解1.教师根据教学课件,生动地讲述故事《森林里》。
2.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动物、植物和场景。
3.讲解故事中的角色特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旨。
(三)故事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1.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特点?2.故事中的大树有什么作用?它为什么能说话?3.故事中的小动物们是如何合作解决问题的?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鼓励幼儿发表意见。
(四)实践活动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种动物头饰。
2.教师扮演大树,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声音,讲述自己在森林里的生活。
3.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
2.引导幼儿关注森林里的生物多样性,培养关爱自然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森林里》的内容。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幅关于森林的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2.在实践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合作、分享的精神,体现了课程的教育价值。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精品教案及反思
1. 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
3. 语言表达训练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
1. 选择合适的森林背景音乐,确保音乐中的声音清晰、生动,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森林的氛围。
2. 教师引要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森林环境中。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森林里的声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录音机、录音带、森林背景图、各种小动物图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3.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幼儿的绘画和语言表达能力,给予针对性的评价。
五、课后反思和不足,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活动要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实际需求,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3. 鼓励家长参与,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播放森林背景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聆听森林里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
展示森林背景图和各种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讲解各种小动物的声音特点,让幼儿模仿并学说。
3. 随堂练习(10分钟)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森林里的小动物,进行声音表演。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指导表达。
4. 语言表达训练(5分钟)
三、课堂互动的充分性
本节课的课堂互动较为充分,幼儿参与度高。今后教学中,应继续加强课堂提问和反馈,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及反思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语言》领域的大班教学内容,以“森林里的声音”为主题,通过倾听、表达、交流等环节,让幼儿了解和感受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声音特点,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2. 帮助幼儿提高对森林中动物声音的辨别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辨别森林中不同动物的声音,并能够模仿表达。
难点:让幼儿学会在集体中倾听他人意见,并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森林动物声音录音带、图片卡片、动物头饰等。
学具:幼儿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到公园或者动物园等地方观察和倾听各种动物的声音。
2. 课堂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在户外活动中的观察和体验,让幼儿描述他们听到的各种动物的声音。
3. 听录音:教师播放森林动物声音的录音带,让幼儿辨别并说出每种动物的名字。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决定哪种动物的声音最深沉、哪种动物的声音最尖锐等。
5. 模仿表演:教师挑选几名幼儿上台模仿录音带中的动物声音,其他幼儿猜测是哪种动物。
6.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绘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他们在录音带中听到的动物,并剪下贴在黑板上。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森林的场景,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表示出各种动物的声音特点,如深沉的声音用低沉的音符表示,尖锐的声音用锐利的音符表示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其他动物的声音,可以是视频或者录音的形式,下次课堂分享。
2. 请幼儿画出他们在录音带中听到的动物,并剪下贴在黑板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以及他们对动物声音的辨别和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幼儿园大班语言《森林里》含公开课视频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森林里》含公开课视频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幼儿园山东省课程指导教师用书课程,完整公开课教学示范课,可免费观看视频,这是,提供幼师资源课件优质课等等。
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诗内容,学习用多种形式朗诵散文诗《森林里》,2.自主探索用不同音色的乐器恰当表现散文诗中小动物的特点,能与同伴合作边朗诵散文诗边配乐。
活动领域:语言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诗内容,学习用多种形式朗诵散文诗《森林里》,2.自主探索用不同音色的乐器恰当表现散文诗中小动物的特点,能与同伴合作边朗诵散文诗边配乐。
3.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伴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散文诗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难点:用不同形式表现对散文诗的理解,尤其是能自主探索用不同乐器表现散文诗中动物的特点。
活动准备:1.幼儿熟悉各种乐器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方法。
2.乐器:沙锤、鼓、碰铃、手铃、双响筒:自制课件:森林背景:鸟叫、马跑、大象走、乌龟爬的音频:《森林里》课件:动物声音的节奏提示图。
活动过程:1.出示课件,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大森林”的背景,请幼儿用好听的词语描述一下眼前的森林,猜测这片森林里可能有的动物。
(2)播放课件中鸟叫、马跑、大象走、乌龟爬的音频,请幼儿倾听并说说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声音。
2.教师示范朗诵,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1)教师清声朗诵散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散文诗的内容。
提问:你在散文诗中听到了什么?(2)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朗诵,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提问:你觉得这是一片什么样的森林?森林中快乐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清晨,谁最先醒来了?鸟儿们在干什么?什么是晨练?你身边有晨练的人吗,他们是怎样晨练的?你能说说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在辰练,是怎样晨练的吗?(3)幼儿学习朗诵散文诗,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散文诗内容。
3.幼儿自主学习,探索用乐器为散文诗配音,合作朗诵表现。
(1)讨论散文中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结合课件中的提示图引导幼儿朗诵散文诗,并模仿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给散文诗配音。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森林里常见的声音,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
2.通过模仿、表演,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模仿森林里的声音,学会用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意义,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森林里的声音2.森林声音音频素材3.画纸、画笔4.森林环境布置道具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森林声音音频,让幼儿聆听。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分别来自哪里?”2.教学活动(1)教师展示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森林里的场景。
(2)教师逐一介绍森林里的声音,如鸟鸣、流水、风声等,让幼儿模仿。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模仿的声音和感受。
(4)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表演,展示森林里的声音。
3.情境体验(1)教师布置森林环境,让幼儿置身其中。
(2)教师播放森林声音音频,让幼儿跟随音频模仿各种声音。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如小鸟、小兔、大树等,体验森林里的生活。
4.互动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幼儿根据声音猜出森林里的动物。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森林音乐会”,让幼儿展示自己模仿的声音。
(2)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森林?”6.教学延伸(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森林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森林。
(2)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森林环保主题活动。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聆听和模仿,确保幼儿能够准确识别并表达出森林中的各种声音。
对话设计:教师:“你们能告诉我,小鸟的叫声是怎样的吗?”幼儿:“它叽叽喳喳的。
”教师:“对,小鸟的叫声清脆悦耳。
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鸟的叫声吧。
”(2)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对话设计:教师:“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来表演一种森林声音,看看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好。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认识不同的声音;2.能够模仿、发出不同的声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增加团队合作意识,提升集体交流氛围;4.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1.预览准备课程内容;2.测试声音记录设备,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之前测试好的设备;3.准备不同的声音卡片,小组准备数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声音卡片;4.围坐在大班音乐森林中心的音乐区;5.准备声音识别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导入进入大班音乐森林,放置几个大型声音盒子,并示范如何使用声音盒子,从中感受到不同声音的不同特征。
引导幼儿思考声音的来源,也可以带领幼儿一同探讨现实生活中能够听到的各种声音。
技法研讨介绍当前授课活动的方案,组织幼儿讨论和仔细阅读说明,并让他们向团队成员解释其意义和目的。
然后,老师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幼儿们进一步理解该活动。
体验声音每个小组成员依次使用声音录音设备进行声音记录,幼儿也可以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
录音之后可以重播声音,并被全班共享。
通过此活动,幼儿可以感受到不同时候所感受到的不同声音,让幼儿们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从而理解声音的来源。
模仿声音小组成员之间轮流模仿刚刚所播的声音,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声音的分析,让幼儿们进行简单的分类,并提升他们感知和观察的能力。
发出声音每个小组挑选出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卡片并说出所记录的声音。
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增进团队间的交流,同时也让幼儿能够在互动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听觉游戏利用教具道具和卡片进行声音识别游戏。
小组分别对照着声音卡片上的提示声音,进行识别,进一步从细节中提升感知和观察力,练习集体策略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反思本次语言森林类的教学体验并不是以单一的方式进行的,而是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将观察、记录、感知、模仿和交流各种活动融合在一起,并呈现了多种不同声音的感知体验。
这不仅是增强了幼儿感知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和谐的集体交流氛围。
在培养集体合作力的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游戏,并以此进行不同性质的交流。
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声音
大班语言课程计划:森林中的声音活动目标1.用声音来理解和想象不同动词的诗歌内容。
2.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尝试用对象发出吱吱声并用它来表达诗歌。
3.体验以不同方式表达诗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1.森林背景地图。
2.许多打击乐器,如圆形舞蹈板,沙球,铃声和双发声鼓。
3.音乐《森林狂想曲》。
活动程序首先,创建场景以激发兴趣1.播放音乐,孩子们扮演各种动物角色,进入活动场所,最初触摸普通动词。
老师:今天森林真漂亮!我们一起玩吧。
2.创建一个场景,让幼儿听,并感受各种嗡嗡声。
老师:森林里有什么?(树木,草地,小溪等)小动物特别喜欢在这样美丽的地方玩耍。
其次,在打鼾的帮助下,想象表达1.倾听各种声音,学会通过参考来想象和表达。
(1)听,有什么声音,你能吸取教训吗?(老师在树枝之间敲击双鼓)并在树叉之间发出“嘟嘟”声。
谁可能是谁?(在树枝之间显示一个小问号)(2)声音再次来自河流。
听到什么声音?谁可能(老师敲圆舞板)?(3)是的!树洞里有一个小脑袋,它有什么声音?(该师击中沙球)可能是谁?(4)草地会发出什么声音?(老师在草地上敲了一个小铃铛)是谁?(5)'小动物们很开心,突然,森林里有一个声音。
'咚咚咚' (老师轻敲鼓声,使它变得轻盈沉重。
)这种“咚咚咚”的声音怎么样?谁是这个'咚咚咚'的声音?2.创造一种情境,感知,理解并体验隐藏“啄木鸟”的速度,并尝试用丰富的动词来表达它。
(1)当我听到“咚咚咚”的声音时,小动物立即消失了。
什么是'一次一个'?(2)小动物一下子去哪儿了?我们一起听。
老师:小动物去哪儿了?(孩子说老师出示单词卡)(3)幼儿集体学习诗歌的上半部分。
3,渲染气氛,体验过往的紧张感。
每个人都蹲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静静地,专注地看着,“咚 - 咚- 咚”(老师击鼓)越走越远。
老师:这次'咚咚咚'(演示)发生了什么变化?4.理解这首诗的名字。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森林里的艺术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森林里的艺术家》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森林里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
2.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并理解故事内容。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注森林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森林背景图、动物头饰、树木模型、画笔、颜料等。
2.环境创设:布置森林场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吗?幼:小鸟、小兔子、小狗……师:今天,我们要去森林里拜访一位特殊的艺术家,你们猜猜他是谁呢?2.故事讲解师:这位艺术家就是小鸟。
小鸟在森林里创作了一幅美丽的画,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故事《森林里的艺术家》,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3.情境体验师:故事里的小鸟用树叶、花瓣创作了一幅画,我们也来试一试吧!(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画笔、颜料、树叶、花瓣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4.分组讨论师: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森林里的艺术家还有哪些动物?它们是如何创作的?(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5.汇报分享师:请各组派代表上来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6.情境表演师:现在,我们请小朋友们戴上动物头饰,模仿森林里的艺术家们表演一下。
(幼儿自由发挥,教师指导)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森林里的艺术家们是如何创作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森林环境呢?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让幼儿了解森林里的艺术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2.在情境体验环节,让幼儿亲自动手创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3.分组讨论和汇报分享环节,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情境表演环节,让幼儿更好地融入角色,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5.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1.在情境体验环节,部分幼儿对材料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指导。
2.在分组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调整分组策略。
小班科学教案森林里的声音
小班科学教案森林里的声音小班科学教案:森林里的声音引言:在小班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而森林作为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代表,不仅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更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动植物声音的生态之地。
本教案将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材料,帮助幼儿认识森林中的声音,并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一、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于自然生态的兴趣和热爱;2. 让幼儿了解并认识森林中的各种声音;3. 锻炼幼儿观察、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野外录音与观察:a. 备好录音设备,带领小班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林地进行观察和录音;b. 在观察和录音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听和观察森林中的各种声音,如鸟叫声、树叶沙沙声等;c. 录音结束后,回到教室播放录音,让幼儿们一起听,互相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声音。
2. 制作声音拼图:a. 提前制作一些彩色卡片或纸板,每张上面都贴有不同的声音标识,如鸟叫、树叶沙沙声等;b. 小班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张卡片,用手指或画笔在卡片上模仿所选声音的形状;c. 再将所有的卡片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声音拼图。
3. 模仿声音游戏:a. 备好一些对象,如鸟叫声器、鸭子叫声器等;b. 让其中一位幼儿拿起一个对象,发出对应的声音;c. 其他幼儿们则要模仿所听到的声音,并猜测是什么声音,最后通过游戏检验幼儿对于声音的辨识能力。
4. 制作声音故事书:a. 将教室布置成森林的样子,摆放一些树、鸟和动物的图画或玩具;b. 让幼儿们选取自己喜欢的声音和图画,进行配对并贴在白纸上;c. 幼儿们根据所制作的声音图画书,编写声音故事,可以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讲述一个关于森林动物的故事。
5. 森林声音音乐会:a. 制作一些森林音乐器材,如鸟叫哨、风铃等;b. 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演奏森林的声音;c. 最后,幼儿们可以自由演奏,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森林声音。
三、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幼儿对于森林中声音的认识程度,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评估活动,如:1. 给幼儿播放录音,让他们根据听到的声音说出对应的图画或事物;2. 对幼儿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根据观察到的声音进行分类;3. 让幼儿模仿不同声音,并说出对应的声音名称。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本教案旨在引导儿童探索并学习语言森林里的各种不同的声音,以促进其语言听觉的感知与发展。
针对3-5岁儿童群体,适合于课堂或家庭教育使用。
一、引入1. 图片呈现:展示一张语言森林的图片,让孩子们用眼睛“听”一下,询问孩子们对这个场景有什么感觉?2. 听声音猜物品:播放语言森林里的声音进行猜测,如“咕噜咕噜”的水声、“叽叽喳喳”的鸟儿声等;引导孩子们认识不同的声音、联想对应的物品。
二、搜集和识别不同声音1. 在语言森林里找不同的声音:安排一次户外活动,带上孩子们在语言森林里体验不同声音,如鸟叫声、虫鸣声、水流声等;鼓励孩子们去捕捉身边能听到的声音,提高感知能力。
2. 听音记图:播放不同声音,让孩子们一边听一边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可以使用手绘、拼图、拍照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将不同声音进行对比,由此感知和认识不同物品和环境。
三、增加语言积累1. 掌握声音特征:通过制作声音卡片,将不同声音与物品一一对应,并在卡片上标注声音的特征(如发出声音的物品、发声方式等),加深孩子们对声音的认识和记忆。
2. 单独发声练功夫:鼓励孩子们在课堂或家庭里单独发出这些声音,增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技能和自信心;在发声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简单的问答、点拨等形式,促进其语言积累,如:“这是什么声音?我们能在哪里听见它?”四、语言运用1. 组合声音进行讲故事:教师播放一段含有多个声音的音频,鼓励孩子们将它们组合起来,创作一则有趣的故事,增强孩子们对剧情的理解和表达。
2. 玩转声音拼图:使用声音卡片进行拼图游戏,先听一段声音,根据声音找到相应的声音卡片,并拼成相应的物品;帮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并运用其所学的语言知识。
五、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和认识语言森林里的声音,丰富其语言听觉的感知能力,并将其积累的语言知识应用于语言表达和理解中。
希望孩子们能够继续探索语言森林里的各种声音,将其运用到更多的语言场景中。
森林的声音说课稿
森林的声音说课稿一、引言本次说课将为大家介绍一篇关于森林的声音的文章。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将了解到森林的生态环境以及其中的各种声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森林的重要性和生态价值;2. 能够听懂和表达关于森林声音的词汇和句子;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有关森林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森林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讨论森林的重要性。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森林的声音的短文,并要求他们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 词汇研究:教授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鸟鸣"、"树叶沙沙声"等,并进行词义解释和情境演练。
4. 听力训练: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5. 口语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森林中不同声音的对话,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6. 创意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森林声音,写一篇描述森林景象的作文,鼓励他们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
7. 总结复:通过小结课上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对森林声音的认知,强化他们的研究效果。
四、教学资源1. 图片:一幅描绘森林景象的图片;2. 录音:一段播放森林声音的录音;3. 文章:一篇关于森林声音的短文;4. 词汇卡片:包含森林声音相关词汇的词汇卡片。
五、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题的准确率;2. 参与口语练的积极程度;3. 创意作文的语言表达和内容丰富程度;4.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和表现。
六、扩展活动1. 邀请一位森林保护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森林保护意识的认知;2. 组织学生到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体验森林的魅力。
以上是本次森林的声音说课稿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
课获奖教案
诗歌《咚咚咚》:
森林里传来了“咚—咚—咚”的声音,听见这声音,“笃笃笃”啄木鸟一下子飞进了树枝间,“呱呱呱”小青蛙一下子跳进了小河里,“沙沙沙”小老鼠一下子钻进了树洞中,“叮叮叮”小兔子一下子蹦进了草丛里,大伙儿都蹲在看不见的地方,静悄悄地,目不转睛地看着,“咚—咚—咚”越走越远。
活动背景:
在大自然中、我们的生活中无不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清脆响亮,有的声音低深沙哑,有的……。
那些乒乒乓乓的声音在大人听来也许很平常,可在孩子的脑海中,也许就会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构思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在声音的世界里,孩子们的想象创造会比从视觉上感知的更为广阔、丰富。
??? 《咚咚咚》这首诗通过摹声和动作的描绘,塑造了一些小动物的形象:“笃笃笃”“飞”的可能是啄木鸟……;“叮叮叮”“蹦”的可能是小兔子……,这些有趣的摹声能唤起孩子对有关声音经验的想象,在积极思维的同时进入诗歌的独特的想象和意境之中,并配以动作来表现诗歌,体验用不同方法表现诗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借助摹声,运用不同的动词理解、想象诗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