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

合集下载

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PDF版含答案

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PDF版含答案

原因是( )
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货币能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③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
④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2019 年 10 月 22 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 7.0668,2019 年 9 月 12 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
7.0846。这一现象给一些人造成了困扰。不考虑其他因素,你认为“这些人”主要包括( )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有密切联系
③不断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强群众获得感
④物价上涨直接影响人民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右图表示某一时期某商品的供求曲线变动情况(其中 P 表示商品价格,Q 表示商品数量,S1、D1 为变
化前,S2、D2 为变化后),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描述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2019 年 3 月以来,我国汽车市场上主流进口车奔驰、宝马、沃尔沃、捷豹、路虎等高端车需求量出
现上升。造成这些高端汽车需求量上升的因素可能是( )
○1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2 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 ○3 生产技术的进步降低了高端汽车的价格 ○4 国产高端汽车降价上市,市场供应充足
②“打车软件”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服务
③“打车软件”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人的需要
④“打车软件”作为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也妮·葛朗台对金钱的渴望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

2019-2020学年阜新实验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有解析)

2019-2020学年阜新实验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有解析)

2019-2020学年阜新实验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C. 当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和空间都要发生变化D. 当观测者靠近或远离波源时,感受到的频率会发生变化2.一单摆的摆长为90cm,摆球在t=0时刻正从平衡位置向右运动,(g取10m/s2),则在t=1s时摆球的运动情况是()A. 正向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增大B. 正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减小C. 正向右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增大D. 正向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减小3.如图所示,弹簧振子B上放一个物块A,在A与B一起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A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恒定的弹力B. 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弹力C. 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恒定的摩擦力D. 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摩擦力4.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两个分子相互吸引时,分子间没有斥力B.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小到可以忽略C. 分子间距离越小,引力越大,斥力越小D. 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到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变大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析布朗运动会发现,悬浮的颗粒越大,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B.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C. 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mol−1),1m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N=ρN AMD. 温度升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可能保持不变6.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竖直放置在地面上,活塞的质量为M,底面积为S,若大气压强为p0,则被封闭气体的压强p等于()A. p0B. p0−MgSC. p0+MgSD. 条件不够,无法判断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图线p−t图如图所示,则由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A. 温度升高、体积减小B. 温度降低、体积增大C. 压强增大、体积不变D. 压强减小、体积减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8.夏天,小明同学把自行车轮胎上的气门芯拔出的时候,会觉得从轮胎里喷出的气体凉,如果把轮胎里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关于气体喷出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的内能减少B. 气体的内能不变C. 气体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对外做功,温度降低D. 气体膨胀时,热量散得太快,使气体温度降低了E.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9.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 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C. 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D. 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10.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两个振源A、B相距10m,在t0=0时刻,A、B同时开始振动,它们的振幅相等,但振动方向相反,周期均为0.8s,若A、B振源形成的横波相向传播,波速均为10m/s,则()A. t1=0.5s时刻,两列波相遇B. 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大于6m的障碍物,均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C. A、B连线上距离A点1m处的质点是振动加强点D. A、B连线上的两个振源间有两个振动加强点E. A、B连线中点处的质点的振动速度始终为零1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和m的小球,悬挂在同一根水平细线上,当M在垂直于水平细线的平面内摆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稳定后,两摆的振动周期是相同的B. 当两摆的摆长相等时,m摆的振幅最大C. 悬挂M的竖直细线长度变化时,m的振幅不变D. m摆的振幅可能超过M摆的振幅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波源与观测者相互靠近时,观测者接收到的振动频率大于波源发出波的频率B.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相等的条纹C. 某人在水面上方观察水底同位置放置的红、黄、绿三盏灯时,看到绿灯距水面最近D. 照相机镜头前的增透膜、信号在光导纤维内的传播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E. 电磁波与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电磁波波长变短,声波波长变长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两个大头针A、B,在另一侧再竖直插两个大头针C、D.在插入第四个大头针D时,要使它____.图所示是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痕迹,其中直线a、aˈ是描在纸上的玻璃砖的两个边.根据该图可算得玻璃的折射率n=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14.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实验时先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把分划线对准靠近最左边的一条明条纹作为第1条明条纹,并记下游标卡尺的读数a1(如图乙所示),然后转动手轮,把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第7条明条纹并记下游标卡尺的读数a2(如图丙所示),由以上测量求该单色光的波长.实验采用双缝干涉仪(如图甲所示)包括以下元件:白炽灯、单缝片、光屏、双缝、遮光筒、滤光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本实验中单缝的作用是获得相干光源B.光具座上单缝元件在b处C.光具座上双缝元件在d处D.将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滤光片时,观察到相邻亮条纹之间的间距变小.(2)已知双缝间距d=0.25mm,双缝到屏的间距L=850.0mm.图中手轮游标卡尺的初始读数a1=0.30mm.分划板中心刻线移动到第7条线时手轮读数a2=______ mm,由以上测量数据求该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 m(保留3位有效数字)15.(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mL油酸,倒入标注250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所示.坐标格正方形的大小为2cm×2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 m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此估算出油膜分子的直径是______ 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计算出的分子直径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A.油酸分子未完全散开B.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误当成纯油酸的体积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D.求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时,1mL的溶液滴数多计了10滴.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16.水平杆上振动的弹簧振子,如下图所示,在AB范围内做简谐振动,已知AB间的距离为16cm,振子从A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经过O的时间为3s,不计球与杆的摩擦(取向右为正)求:(1)弹簧振子的振幅是多少?(2)弹簧振子在6s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3)若从弹簧振子在A处开始计时,弹簧振子在8s时的位移是多少?(4)若从弹簧振子在A处开始计时,请在图中作出该振子简谐运动的x−t图象.17.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为n=√3,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18.如图所示,导热气缸A与导热气缸B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导热活塞与两气缸间均无摩擦,两活塞面积S A、S B的比值为5:1,两气缸都不漏气;初态两气缸中气体的长度皆为L,,P0是气缸外的大气压强;温度皆为t0=27℃,A中气体压强P A=7P08(1)求B中气体的压强;(2)若使环境温度缓慢升高,并且大气压保持不变,求在活塞移动位移为L时环境温度为多少?4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的正向传播,振幅为2cm,周期为T.已知在t=0时刻波上相距50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3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向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辽宁省阜新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阜新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阜新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第一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氢元素的符号是A.He B.H C.H2 D.2H【答案】B【解析】【详解】氢元素的符号是H。

故选B。

2.蜂蜡可由十六烷酸(化学式为C16H32O n,相对分子质量为256)与另一种物质反应制成。

下列关于十六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十六烷酸中含16个碳原子B.十六烷酸的化学式中:n=2C.氢元素质量分数比氧元素小D.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答案】B【解析】【详解】A、该物质是由十六烷酸分子构成。

一个十六烷酸分子有16个碳原子。

A错误;B、十六烷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6,则12×16+1×32+16×n=256,解得n=2。

B正确;C、十六烷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32):(16×2)=192:32:32。

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错误;D、十六烷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32):(16×2)=192:32:32。

则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2:32=6:1。

D错误。

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答案】D【解析】A. 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错误;B. 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错误;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错误;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正确。

故选D。

4.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答案】D【解析】【详解】A、圈内数字为质子数,说法正确;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说法正确;C、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D、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说法错误。

2019_2020学年第一学期 阜新市高级中学高二10月化学月考Word无答案

2019_2020学年第一学期 阜新市高级中学高二10月化学月考Word无答案

2019_2020学年第一学期阜新市高级中学高二10月化学月考Word无答案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10 月月考高二化学考试注意: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大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 本试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修4 第一、二章、第三章第1 节。

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一、选择题(共14 题,每题3 分总计42 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B.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是mol•L-1•s-1 和mol•L-1•min-1C.对于任何化学反应而言,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D.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2Na + 2H2O = 2NaOH + H2↑高温B.C + CO2 2COC.NaOH + HCl = NaCl + H2OD.CH4 + 2O2 点燃CO2 + 2H2OCOOH CH3COO- + H+,要使溶液3.已知0.1mol•L-1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中c(CH3COOH)c(H )c(CH3COO )A.加少量冰醋酸B.降低溶液温度B.加少量稀盐酸D.加蒸馏水4.一定温度下,100ml 2mol•L-1 硫酸溶液和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慢该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A.2mol•L-1 的硫酸溶液B.稀盐酸C.K2SO4 溶液D.ZnSO4 固体5.在1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g) + 3H2(g) 2NH3(g),若最初加入的N2 和H2 物质的量为4mol,测得10s 内H2 的平均速率ν(H2)=0.12mol•L-1•s-1,则反应进行到10s 时容器中N2 的物质的量是()A.1.6mol B.2.8molC.3.2mol D.3.6mol2019_2020学年第一学期阜新市高级中学高二10月化学月考Word无答案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ΔS 为正值的反应均能自发进行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ΔS 为正值D.CaCO3(s)受热分解为CaO(s)和CO2(g):ΔS>07.下列关于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右图说明CH2=CH2(g) + H2(g) → CH3CH3(g) ΔH<0C.若右图中表示有无使用催化剂,则表示使用催化剂的是曲线ⅡD.ΔH 等于正反应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之差8.一定温度下,在1L 真空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NH4I,发生反应:Ⅰ. NH 4I(s) NH3(g) + HI(g)Ⅱ. 2HI(g) H 2(g) + I2(g) ,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NH3)=b mol ,n(I2)=c mol ,则该温度下的反应Ⅰ平衡常数K 值为()A.b(b-2c) B.b(b-2c)/a C.b2 D.bc/a9.下列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SO2 与O2 反应生成SO3C.加压后红棕色的NO2,颜色先变深后变浅D.由H2(g)、HI(g)、I2(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NaCl(s) = 2Na(s) + Cl2(g)的ΔH<0,ΔS>0B.反应3Si(s) + 2N2(g) = Si3N4(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反应4Fe(s) + 3O2(g) = 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g) + 3H2(g) 2NH3(g)的ΔH<0,ΔS>0D.反应N11.把3mol X 气体和1mol Y 气体混合于容积为1L 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3X(g) + Y(g) nZ(g) + 2W(g),2min 末生成0.2mol W,若测知以Z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 in-1,则n 值为()A.1 B.2 C.3 D.412.某温度下,将2mol A 和1mol B 充入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ΔH<0,5min 后达到平衡。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ls22s22p63s23p3B.1s22s22p3C.1s22s22p4D.1s22s22p63s23p42.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Y>Z>MB.简单离子半径:M>Z>YC.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Z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式示为3.N2(g)+3H2(g)→2NH3(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2转化率的是①降温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N2的浓度④缩小体积增大压强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4.X、Y、Z、W是短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s、p电子数相等;Z 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W元素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元素的2的p电子。

下列有关这些元素性质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X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B.Z元素的离子半径大于W元素的离子半径C.Z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X元素的单质反应D.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在常温下不是气态5.如图所示的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的数目分别为A .13 2B .10 2C .10 3D .9 36.8种常见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估算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A .在0.8与1.2之间B .小于0.8C .大于1.2D .在0.9与1.5之间7.下列物质中,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是 A .NaOHB .H 2O 2C .Na 2O 2D .H 2S8.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的极性(极性或非极性)皆相同的是( ) A .CO 2和SO 2B .CH 4和SiO 2C .BF 3和NH 3D .HCl 和HI9.磁性材料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广泛。

2019-2020学年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2019-2020学年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2019-2020学年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Co 59 Ⅰ卷选择题(共 47 分)一、单选题(共 16 题,每题 2 分,共 32 分)1、傅克反应是合成芳香族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

有机物 a(—R 为烃基)和苯通过傅克反应合成 b 的过程如下(无机小分子产物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的产物之一环己烯与螺[2.3]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b 的二氯代物超过三种C.R 为 C5H11 时,a 的结构有 3 种D.R 为C4H9 时,1 mol b 加成生成 C10H20 至少需要 3 mol H22.工业上可用甲苯合成苯甲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相同C.一氯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D.苯甲醇可与金属钠反应3.满足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种类数正确的是( )选项有机物条件种类数A 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 4B C6H12O2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 3C C5H12O 含有 2 个甲基的醇 5D C5H10O2在酸性条件下会水解生成甲和乙,且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44A.向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乙酸溶液,水浴加热后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砖红色B.用饱和 NaHCO3 溶液可鉴别甲酸、乙酸乙酯、四氯甲烷C.蔗糖和银氨溶液反应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观察到银镜的生成D.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乙醇,有絮状物质析出,过滤后再加水,又恢复原状5、下列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是石油裂解后的产物B.芳香烃主要来自于煤的干馏后的煤焦油C.汽油、煤油、柴油主要来自于石油的常压蒸馏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6.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 6 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 Na+周围距离相等且紧邻的 Na+共有 6 个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 Cs+周围紧邻 8 个 Cl-D.干冰晶体中,每个 CO2 分子周围紧邻 12 个 CO2分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8.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2B.晶格能:NaF>NaCl>NaBrC.熔点:NaF>MgF2>AlF3D.硬度:MgO>CaO>BaO9.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分子有 8 个σ键,1 个π键3B.丙烯分子中 3 个碳原子都是 sp 杂化C.丙烯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D.丙烯分子中 3 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10.某晶体的一部分为正三棱锥,如下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可能是()A.A2B9C4B.A3B9C4C.AB4C2D.A3B8C411.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辽宁省阜新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阜新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阜新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人类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B.雨水因为溶解了空气中CO2而形成了酸雨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得到两种单质D.水体虽然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工业污水仍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答案】B【解析】【详解】A、六大基本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故选项A正确;B、酸雨是空气中排放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造成的,而不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故选项B不正确;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氧气是单质,故选项C正确;D、为了防止水体受到污染,工业污水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十分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熄灭酒精灯B.监控氧气流速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D.验证燃烧条件【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可以监控氧气的流速,不符合题意;C、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而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操作错误,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下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3.通常情况下,下列能体现“1+1=2”这一结论的是A.1mL酒精加1mL水得到2mL溶液B.1g酒精加1g水得到2g酒精的水溶液C.1个氢分子加1个氧分子点燃后完全反应得到2个水分子D.1g碳加1g氧气点燃后完全反应得到2g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详解】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混合,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得到酒精的水溶液小于2毫升,故选项错误。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Fe:56 Zn:65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1.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A. 脱落酸B. 乙烯C. 生长素D. 甲烷【★答案★】B【解析】【详解】A.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A不选;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B选;C.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故C不选;D.甲烷不具有催熟作用,故D不选;故选:B。

2.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B. X和Z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C. Y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D. Y可作加聚反应单体,X可作缩聚反应单体【★答案★】B【解析】【详解】A. X、Z中有酚羟基,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Y中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它们均能使溴水褪色,A正确;B.酚羟基的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B错误;C.Y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有苯环,能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Y有碳碳双键,能发生类似聚乙烯的加聚反应,Y中也有酚羟基,能发生类似酚醛树脂的缩聚反应,D正确;★答案★选B。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苯酚浓度小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部分Na2SO3被氧化B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C蔗糖未水解氨溶液;未出现银镜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 KI 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 Br2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向苯酚溶液中加少量的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可以溶解在过量的苯酚溶液中,所以无白色沉淀,A错误;B.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还有一部分不溶解,不溶解的一定是硫酸钡,溶解的是亚硫酸钡,所以亚硫酸钠只有部分被氧化,B正确;C.银镜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本实验中没有加入碱中和做催化剂的稀硫酸,所以无法发生银镜反应,从而无法证明蔗糖是否水解,C错误;D.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或本来就有碘分子。

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蒙古族实验中学2020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蒙古族实验中学2020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蒙古族实验中学2020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20℃时,某气态烃与氧气混合,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到20℃,此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反应前的一半,经NaOH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烃的分子式可能是A.CH4 B.C2H4 C.C3H6 D.C7H16参考答案:B2.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 (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B.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参考答案:C略3. (双选)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n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和C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A.平衡逆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加了C.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m < 2n参考答案:4. 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增大B的浓度,v(正)>v(逆)C.压强增大一倍(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逆)增大、v(正)减小参考答案:B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A为固态,增大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B、增大B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故B正确;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压强增大一倍(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故C错误;D、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反应速率的关系,注意正反应速率大,平衡正向移动,把握反应为放热及气体体积减小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5. 实验室配制0.20mol/L NaO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在烧杯中溶解后没有冷却直接转移到容量瓶B.洗涤烧杯后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容量瓶中C.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降低,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参考答案:6. 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

2019-2020学年辽宁省阜新实验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9-2020学年辽宁省阜新实验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9-2020学年辽宁省阜新实验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7单选,8~12多选,每题4分共计48分)1.(4分)下列关于机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与机械波都可以发生干涉和衍射B.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C.将声音或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做调制D.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波上的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一个波长2.(4分)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小钉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

现使摆球做微小幅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至左边最高点N运动过程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P为摆动中的最低点,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

由此可知,小钉与P点的距离为()A.B.C.D.无法确定3.(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钩在水平放置的左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的右端,构成一弹簧振子,物块可沿光滑水平面在BC间做简谐运动,振幅为A.在运动过程中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轻轻地放在M上,第一次是当M运动到平衡位置O处时放在上面,第二次是当M运动到最大位移处C处时放在上面,观察到第一次放后的振幅为A1,第二次放后的振幅为A2,则()A.A1=A2=A B.A1<A2=A C.A1=A2<A D.A2<A1=A4.(4分)A、B二分子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若将B分子向A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关于分子力做功及分子势能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力始终对B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B.B分子始终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不断增大C.分子力先对B做功,而后B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B分子先克服分子力做功,而后分子力对B做功,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5.(4分)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 m、密度为ρ,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m =,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据的体积V=B.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减小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较高的物体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比温度较低的物体分子的动能大6.(4分)如图所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封闭端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口端浸入固定在地面上的水银槽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玻璃试管,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1,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若吸走槽中的部分水银,待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2,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则()A.h2>h1,F2=F1B.h2<h1,F2=F1C.h2>h1,F2>F1D.h2<h1,F2>F17.(4分)某压缩式喷雾器储液桶的容量是5.7×10﹣3m3,往桶内倒入4.2×10﹣3m3的药液后开始打气,打气过程中药液不会向外喷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卷本试卷共10 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Co 59Ⅰ卷选择题(共47分)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2分,共32分)1、傅克反应是合成芳香族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

有机物a(—R为烃基)和苯通过傅克反应合成b的过程如下(无机小分子产物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的产物之一环己烯与螺[2.3]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b的二氯代物超过三种C.R为C5H11时,a的结构有3种D.R为C4H9时,1 mol b加成生成C10H20至少需要3 mol H22.工业上可用甲苯合成苯甲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相同C.一氯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D.苯甲醇可与金属钠反应3.满足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种类数正确的是( )C6H12O24A.向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乙酸溶液,水浴加热后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砖红色B.用饱和NaHCO3溶液可鉴别甲酸、乙酸乙酯、四氯甲烷C.蔗糖和银氨溶液反应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观察到银镜的生成D.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乙醇,有絮状物质析出,过滤后再加水,又恢复原状5、下列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是石油裂解后的产物B.芳香烃主要来自于煤的干馏后的煤焦油C.汽油、煤油、柴油主要来自于石油的常压蒸馏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6.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且紧邻的Na+共有6个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8.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2B.晶格能:NaF>NaCl>NaBrC.熔点:NaF>MgF2>AlF3D.硬度:MgO>CaO>BaO9.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C.丙烯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10.某晶体的一部分为正三棱锥,如下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可能是()A.A2B9C4B.A3B9C4C.AB4C2D.A3B8C4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Z的单质常温下呈气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WB.含氧酸的酸性:Z>W>YC.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W>YD.Z分别与W、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12.根据下列4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 mol-1)A.QCl2B.RClC.SCl3D.TCl13.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增多D.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B.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C.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D.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15.氮化碳结构如图,其中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

下列有关氮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氮化碳属于原子晶体B: 氮化碳中碳显-4价,氮显+3价C: 氮化碳的化学式为:C3N4D: 每个碳原子与四个氮原子相连,每个氮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16.在硼酸H3BO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 sp3,范德华力 B: sp2,范德华力C: sp2,氢键 D: sp3,氢键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7.工业上可由异丙苯()催化脱氢得到2-苯基丙烯(),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苯的同系物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苯环上的二氯代物都有6种D.2-苯基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为918.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A.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 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C. 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 H2S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19.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5+N5-的重要中间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 每个N5+中含有35个电子C: N5+N5-属于离子化合物D: N5+N5-结构中含共价键和离子键20. 二茂铁[(C5H5)2Fe]的发现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

已知二茂铁熔点是173 ℃(在100 ℃时开始升华),沸点是249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茂铁属于离子晶体B.在二茂铁结构中,与Fe2+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C.已知:环戊二烯的结构式为,则其中仅有1个碳原子采取sp3杂化D.中一定含π键21.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科学家发现并证明碳有新的单质形态C60存在。

后来人们又相继得到了C70、C76、C90、C94等另外一些球碳分子。

21世纪初,科学家又发现了管状碳分子和洋葱状碳分子,大大丰富了碳元素单质的家族。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熔点比较:C60<C70<C90<金刚石B.已知C(石墨)=C(金刚石)△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C60晶体结构如图所示,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C60分子有6个D.C60、C70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II卷非选择题(共53分)22.(12分)回答下列问题:(2)从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解释为什么Fe3+比Fe2+稳定?(3)用镁粉、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等可以做成焰火。

燃放时,焰火发出(5)研究表明,对于中心离子为Hg2+等阳离子的配合物,若配位体给出电子能力越强,则配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的配位键就越强,配合物也就越稳定。

HgCl42-比HgI42-更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因为(623.(11分)室温离子液体是在室温和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态的盐类物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低的熔点和良好的溶解性,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图为某离子液体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1)B原子核外有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BF4-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与BF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写一种即可);在周期表中,与B的化学性质最相近的邻族元素是,它们性质相近的原因是。

(2)NH3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与氢键有关,结合NH3的水合物的电离推测NH3的水合物的合理结构为(填字母)(3)该离子液体常温下为液体,而NaBF常温下为固体,原因是4。

(4)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右下角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右上角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上述阳离子中存在一个大π键,可表示为。

24.(15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德伊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请回答下列问题:(1)LiCoO2、LiFePO4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基态Co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基态磷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_;该能层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__形。

(2)[Co(NO3-)4]2-中Co2+的配位数为4,配体中N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该配离子中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1mol该配离子中含σ键数目为___________。

(3)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元素和N元素之间的元素有种。

(4)钴蓝晶体结构如下图,该立方晶胞由4个I型和4个Ⅱ型小立方体构成,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晶体中Al3+占据O2-形成的___________(填“四面体空隙”或“八面体空隙”)。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钴蓝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列计算式)。

25.(15分)格氏试剂(RMgX,X=Cl、Br、I)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酯类化合物与格氏试剂的反应是合成叔醇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由只含一种官能团的物质A 制备E 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 → B 的反应类型为,E 的分子式为。

(2)B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3)C → D 的化学方程式为(4)M是比C多一个碳的C的同系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六元碳环结构,不含甲基;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七组峰,且峰面积的比是4:4:2:1:1:1:1的所有物质的结构简式。

(5)将下列D → E 的流程图补充完整选择(共47分;1-16,每题2分;17-21每题3分,漏选扣2分,错选不得分)1C、2D、3A、4B、5D、6B、7A、8C、9B、10C、11D、12B、13D、14B、15B、16C17CD、18CD、19BC、20AB、21C22、(12分)(1)3.01×1023(1分)(2)Fe3+中的3d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较稳定(1分)(3)核外电子在通电(或加热)后,吸收能量后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

但电子在能量较高的轨道不稳定,会很快以光的形式辐射能量而跃迁回原来的轨道(2分)(4)甲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甲醛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2分)(5)不稳定(1分);Cl比I电负性强,给出电子能力较弱,形成配位键较弱,配合物较不稳定(2分)(6)>(1分);N原子上有孤电子对,由于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更大,使得Si—N—Si键角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