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元杂剧的发展》word版
第一章元杂剧的发展元曲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与唐诗、宋词并称的重要地位。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元杂剧创作成就尤为突出,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第一节戏曲渊源与元杂剧的体制一、中国戏曲发展经历:原始歌舞——“优孟衣冠”——汉代“百戏”中之角抵——六朝的“钵头”、“大面”、“踏摇娘”——唐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元杂剧——南戏——明清戏曲二、元杂剧的体制特点:1、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有的再加一个“楔子”;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
2、演剧角色可分末、旦、外、净、杂。
末分正末、副末、外末、小末等;旦分正旦、副旦、贴旦、搽旦、小旦等。
3、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下的一套曲词演唱,不相重复,而且一韵到底。
4、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
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元杂剧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一、元代南北统一,经济繁荣,生产发展,商业贸易南北畅通,通都大邑遍及全国。
5、元杂剧的剧本构成主要由曲词、宾白、科和题目正名组成。
曲词主要用于抒情,也起渲染气氛、描写景物和串连关目的作用。
“宾白”是人物的对话,包括对白和独白,他们有的是散语,成为散白;有的是韵语,称韵白,以散白为主。
“科”主要指人物的动作和舞台效果。
“题目正名”,使用两句或四句对偶或压韵的话标示剧情提要,确定剧本名称,一般放在剧本的结尾。
第二节元杂剧的兴盛与衰微一、元杂剧兴盛的具体表现:1、作家作品多。
2、反映社会生活面广。
3、体制完整,表演出色。
二、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为杂剧兴盛创造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2、统治者的爱好、需要和利用,直接促进了杂剧的发展。
3、新型剧作家群的出现,有利于繁荣剧本创作并提高戏曲艺术质量。
4、中外文化交流、北方诸民族音乐的传入,丰富了杂剧的表演艺术。
5、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民愿望,因而为人民所关心和热爱,这是元杂剧的生命力之所在。
元杂剧的高度繁荣,延续了将近一个世纪。
宋元杂剧的发展
宋元杂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以宋、元两朝为高峰期。
以下是宋元杂剧的发展概况:
1.孕育期(960-1279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
宋代的“杂剧”是一种综合了歌舞、戏剧、杂耍等的表演形式,其形式为后世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成熟期(1279-1368年):元代时期,杂剧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戏曲形式之一。
这一时
期的杂剧在表演技巧、剧本创作、音乐伴奏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元杂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
3.转型期(1368-17世纪初):随着明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戏曲艺术也发生了
变化。
宋元杂剧逐渐被新兴的昆曲、京剧等戏曲形式所取代。
同时,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各种地方戏曲形式也开始兴起,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宋元杂剧的发展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不仅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世界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外阅读】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课外阅读】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1.元杂剧的形成中国古典戏曲形成于北宋末年,但渊源久远,经历了起源、萌芽、形成到成熟等各个发展阶段。
关于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远。
从原始歌舞开始,后代宫廷、民间的许多娱乐表演都与此有关。
从元杂剧的直接源头来说,则主要有两条:一是从宋到金的说唱艺术——诸宫调;二是从宋到金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宋杂剧、金院本。
元杂剧是直接继承金院本、又糅合了诸宫调的多种特点,并从其它民间技艺中吸收了某些成分而发展起来的。
诸宫调有人物形象,有故事情节,有说有唱,还有乐器伴奏,和戏曲非常接近。
但诸宫调通常只由演唱者以第三者身份来叙述故事,仍为叙述体,而不是戏曲的代言体,因此不是戏曲,甚至也不可能发展成为戏曲。
但它的题材内容、组织结构、音乐曲调和讲唱方式都给元杂剧以有益的启示。
北杂剧就是在我国长期的戏剧发展的基础上,将宋金杂剧中表演、戏弄等有价值的成分,与诸宫调中曲白相生的体制和音乐联套的方式,加以综合、提炼,从而形成为一种新型剧种。
2.元杂剧的体制及其形式特点元杂剧的剧本结构,一般是由四折加一楔子。
折,最早是无论什么角色上下一场,都作一折,到明代才将元杂剧的段落分清,以同一宫调的一套乐曲唱完为一折,所以“折”也是音乐单位。
一本四折,就是指一个剧本采用不同宫调的四套曲子和穿插其间的科白,构成戏曲情节发展中的四个段落。
一本四折也符合戏剧冲突的形成、发展、高潮和解决这一完整过程的四个阶段。
少数杂剧由于剧情复杂,也突破了一本四折的体制,如《西厢记》就有五本二十(有人认为是二十一)折。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楔子本意是插入木器的榫头中使之紧固的小木片,引申到杂剧中,放在第一折之前,则相当于序幕;也可以放在折与折之间,起到过场戏的作用。
楔子与折不仅在篇幅上有长短之别,更主要的是它不用套曲,只用小令,且多用[仙吕赏花时]或[仙吕端正好]或联幺篇。
楔子里唱曲的人物,可以不是全剧主唱角色。
现存元杂剧大多加了一个楔子,没有楔子或写了两个楔子的只占少数或极少数。
【元杂剧的兴盛与衰蜕】
元杂剧的兴盛与衰蜕第一节元杂剧的兴盛和繁荣一、元杂剧的成熟和定型◆俗文学成为文坛新盟主的重要标志,就是文学格局上诸宫调、说话、戏曲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
◆元杂剧最直接的渊源是金院本,金院本中的“幺末”即早期北曲杂剧的别称;而“幺末”院本的音乐体制是在诸宫调北曲联套体的基础上逐步得以完善和确立的。
◆新鲜活泼的少数民族音乐对周期性循环的华夏雅乐的冲击和渗透,并由渗透而融合,形成具有无限生机的新型民族音乐。
曲者,词之变。
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王世贞《曲藻序》◆与北曲的节奏旋律相适应,元曲大量使用衬字,通篇用韵,且韵脚密集,入声字派往平、上、去三声,曲牌运用也有较大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
宋词既不可被管弦。
徐渭《南词叙录》只有野蛮人才能使一个在垂死的文明中挣扎的世界年轻起来。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元杂剧在通俗文学领域表现出黜雅尚俗的审美导向,然而从整体而言,还是成功地实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而不是被外来文化所异化。
◆元杂剧出现的大背景是蒙元文化,而这一博大渊深的思想文化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
元代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又与外界有着广泛交流的时代,文化具有多民族性和世界性这两个特点。
李修生《全元文》元王朝尊崇程朱理学,也就是尊崇儒学传统及其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御众地位,实质上又是维护封建秩序。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全真教所体现的外道内儒倾向与元代理学炽盛之间的离合关系。
视天下无可为,思得毁裂冠冕,投窜山海,以高蹇自便元好问《孙伯英墓铭》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
徐琰《广宁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优越宽松的思想文化氛围,是元杂剧得以迅速走向成熟的先决条件。
正是这样的文化环境使元代文人有较多的自由,他们的思想只是被传统影响所限制,并没有受到强力的控制,他们拥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和比较开放的外部条件。
戏曲元杂剧知识点总结
戏曲元杂剧知识点总结戏曲元杂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把歌、舞、乐、书、绘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的独特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戏曲元杂剧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以下将对戏曲元杂剧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戏曲元杂剧的起源与发展戏曲元杂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宋代。
宋元时期,元杂剧开始逐渐成为主流戏曲形式,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在明清时期,元杂剧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大特色。
戏曲元杂剧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了许多戏曲元素,这些文学作品为戏曲元杂剧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戏曲元杂剧在不断吸收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二、戏曲元杂剧的表演特点1.歌舞表演形式多样戏曲元杂剧是一种融合了歌唱、舞蹈、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的艺术形式。
在戏曲元杂剧中,不仅有精美的音乐和动人的舞蹈,还有富有感染力的唱腔,这些表演形式相互配合,共同展现出戏曲元杂剧的独特魅力。
2.豪华的服饰和道具戏曲元杂剧在表演时注重服饰和道具的搭配,追求视觉和听觉上的极大享受。
演员身着华丽的戏服,手持精美的道具,在舞台上展现出瑰丽的景象,为观众营造出了视觉盛宴。
3.武打功夫表演精湛在戏曲元杂剧中,武打功夫表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演员们通过各种精妙的动作、高超的技巧展现出了武打功夫表演的精湛技艺,为戏曲元杂剧的表演增添了更多的视觉效果。
4.角色性格丰富多彩戏曲元杂剧中的角色性格丰富多彩,根据不同的剧情和故事背景,塑造了各种不同性格的角色。
演员们在表演时不仅需要通过唱、念、做等手法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还需要通过形体动作和表情来传递角色的内心感情。
5.台词唱词抒情性强戏曲元杂剧中的台词和唱词都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往往能够表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起伏。
演员们通过精湛的唱腔和表演技巧,使得台词唱词更具感染力,更易被观众接受和喜爱。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 -回复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回复元杂剧,也被称为杂剧、元曲,起源于中国元代(1271年-1368年),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大创新。
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学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集中了元代社会各个阶层的精华,成为当时戏曲艺术的代表。
下面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元杂剧的发展历程。
一、元杂剧的起源元杂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代开国皇帝成吉思汗的后代忽必烈时期。
在这个时期,蒙古族统治者开始对汉族文化进行重视和保护,通过各种文化交流使得蒙古文化和汉族文化发生了交融。
在这种背景下,汉族文化的特点开始融入到戏曲表演中,逐渐形成了元杂剧的雏形。
二、元杂剧的形成元杂剧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迎合政治需要的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
1. 迎合政治需要的形成阶段元代初期,忽必烈为了巩固统治、融合民族,鼓励了各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
在戏曲表演方面,他授权汉人贾似道改编了一些元素,形成了大概率符合蒙汉喜好的曲艺形式,为元杂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成熟阶段到了元宪宗时期,元杂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和艺术语言。
元宪宗时期的杂剧家郑光祖被誉为元杂剧的鼻祖,他的代表作品《窦娥冤》成为了元杂剧的经典之一。
在这一阶段,元杂剧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动作演员和歌唱词曲为主的艺术形式,意境丰富、曲调婉转而情感深沉。
3. 衰落阶段到了元代末期,元杂剧逐渐衰落。
这主要是由于元朝政权腐败、社会动荡和民族骚乱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明朝的崛起。
明朝建立后,封建统治者对元杂剧不感兴趣,将其打入了冷宫,元杂剧从此走向了衰落。
三、元杂剧的特点和风格元杂剧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元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学和戏剧等多种表演形式。
演员们通过动作、面部表情、手势和舞蹈等方式来表达情感和展现剧情。
2. 丰富的音乐和舞蹈元杂剧强调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力,演员经常以歌唱、对唱或合唱的方式演绎剧情,以及通过舞蹈来丰富表演内容。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概要课件
•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 (一)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有的再加 一个“楔子”;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 • (二)演剧角色可分末、旦、净三类。末分 正末、副末、外末、小末等;旦分正旦、副 旦、贴旦、搽旦、小旦等。 • (三)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下的 一套曲词演唱,不相重复,而且一韵到底。 • (四)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 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 本”。
• 关于“宫调”: • 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 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 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 (即宫调式),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为 “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 “宫调”。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元代 最通行的宫调有12种,即所谓“五宫七调”, 元杂剧中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即仙吕 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 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
北曲
• 元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北 曲,是在大曲、诸宫调等传统音乐的 基础上,又吸收北方的民歌俚曲以及 少数民族的歌曲而形成的。盛誉两宋 的词,本来就是歌曲。曲,则突破了 词的某些限制,并形成了自己的格律。 作为一种戏曲声腔,为与流行于南方 的南曲相区别,故称北曲。
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唱 按一定的宫调和曲牌写成的, 是剧本的主要成分,剧作家要精通 音乐和声腔; •白 唱词中穿插的说白。有自白、 带白、背白等; •科 各种动作的舞台说明词。
元曲四大家
• 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 家各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 郑、白、马”(《中原音韵》),何良 骏说“马、郑、关、白”(《四友斋丛 书》),王骥德说“王、关、马、白” (《曲律》),徐复祚说“马、关、白、 郑”(《曲论》)。但关、白、马总是 被列入“四大家”之内的,有争议者只 是王与郑。
第一章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前期杂剧各类题材名作
1、爱情婚姻戏:
关汉卿《拜月亭记》,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杨显之《潇湘夜雨》、石君宝《秋胡戏妻》 石子章《竹坞听琴》、戴善夫《风光好》、 尚仲贤《柳毅传书》、李好古《张生煮海》
2、公案戏
关汉卿《蝴蝶梦》《鲁斋郎》《窦娥冤》、 武汉臣《生金阁》、孟汉卿《魔合罗》、
◆是金末元初在北方产生的、在金院本 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 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以北曲演唱,体制完备,角色齐全。 ◆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 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名作如 《窦娥冤》《西厢记》等。
戏曲“代言体”
李白的《长干行》是典型的“代言体”。
戏曲代言体是指戏曲的文体结构 ,其核心是要弄清
元代统治阶层对戏曲的爱好、提倡
1.
入主中原的金元统治者,对融歌舞表演、插科打 诨和敷衍故事为一体的杂剧,很有兴趣和爱好。
2.
蒙古兵在攻城掠地的战争中,不杀倡优,掳来供 自己娱乐之用。南宋· 孟珙《蒙鞑备录》曰,蒙古 “国王出师,亦从女乐随行。”忽必烈在桓州指 挥战争时,曾命教坊中人作《白翎花曲》。
2、显畅
所谓显而畅,是指元剧题旨显露,能让观众看得真
切明白,感到痛快淋漓,总体风格呈现酣畅之美。
A.以剧本的情节安排而论,元剧作家总是把简单的故 事写得波澜迭宕,透彻地表现悲欢离合的情态; B.以刻划人物而论,则力图揭示出主人公的内心奥秘, 曲尽形容,鲜明地显示其个性特征;
C.以语言风格而论,则崇尚“本色”,大量运用俗语、 俚悟,以及衬字、双声、叠韵,生动地绘形绘色。
楚“谁”代“谁”言说。 戏曲“代言体”结构包含着五种话语言说方式 : 一是剧作家“代”人物立“言” ; 二是表演者扮演人物“现身说法” ,“代”人物 “言” ; 三是“行当”“代”剧作家“言” ; 四是剧中人物“代”剧作家“言” ; 五是剧作家巧借“内云”、“外呈答云”等形式 “代”剧场观众“言”。
【课外阅读】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课外阅读】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元杂剧,是指中国元代(1271-1368年)时期流行的一种独特的戏曲剧种。
在元代,元杂剧被视为是宫廷艺术,常常在皇宫里表演;但后来,它逐渐流入民间,并成为一种广泛流传的戏曲剧种。
元杂剧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说是始于金朝(1115-1234年)时期,当时在金朝曾流行一种叫做“杂剧”的艺术表演。
因为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多样,剧情反映生活,所以被称为“杂剧”。
另一说法是,元朝的前身是蒙古贵族部落,这些部落在生活和祭祀活动中经常表演一些类似歌舞的文艺节目,这些文艺节目在元代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杂剧的一个分支——元杂剧。
无论哪种说法,元杂剧都具有独特的表演方式和剧情特点。
元杂剧重视唱、念、做、打、舞等方面的表演,具有较高的语言和音乐性。
在唱腔上,元杂剧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唱腔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体系。
在表演上,元杂剧注重服装、道具、舞蹈等方面的表现,从细节上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文化背景。
在剧情方面,元杂剧的表演顺序一般是先唱后做,即先由歌手唱出情节,然后由演员循着情节表演出来。
元杂剧的剧情内容较丰富,除了宫廷剧、历史剧、神话剧等,还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和生活百态的剧目。
这些剧目往往从民生出发,反映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如国家之乱、贫富差距、官场腐败等。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元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稳定,社会文化较为繁荣,这为元杂剧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其次,元代中期开始,各地文化交流的频繁程度大大增加,传统戏曲文化相互交融,为元杂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元杂剧在宫廷文化中得到重视和推广,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评剧爱好者,他们喜欢在宫廷中邀请著名戏剧表演家表现才能,训练年轻的演员。
元杂剧自上世纪初以来一直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语言、音乐、表演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各种文化交流的加强,元杂剧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和推广。
元杂剧(概况)
虞集《中原音韵· 序》:“我朝混一以来”,‘‘自是 北乐府出”。 周德清《中原音韵》,把杂剧中的唱词和散曲合称为 ‘‘北乐府”,《自序》中说“北乐府”的完备始自关 汉卿、白朴等作家。 杨维祯《沈氏今乐府序》中则说关汉卿、庾天锡(一作 天福)是首先创作杂剧之人:“其于声文,缀于君臣、 夫妇、仙释氏之典故,以警人视听,使痴儿女知有古今 美恶成败之观惩,则出于关、庾氏传奇之变”。 。
科 (介 )
“科”,通常指唱、白以外的动作。 《南词叙录》:“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 之类,身之所行,皆谓之科”,又说:“以科字作介 字,非科介有异也”。 实际上,元杂剧剧本中的“科”表示四个方面 的意思。 一是人物一般的动作,如《汉宫秋》第一折写王 嫱迎接汉元帝,注明“趋接科”,被封为明妃后, “做谢恩科”。这里当有跪拜动作。 二是表示人物表情,《汉宫秋》第一折写毛延寿 定计,注明“做忖科”;第三折写汉元帝送别王嫱时, “与旦打悲科”,表示两人都作出悲伤的表情动作。
6
三、元杂剧的繁荣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和臧懋循《元曲选序》 曾说元代以词曲取士是杂剧发达之因。此说虽有影 响,但于史无征,渐被学者扬弃。 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序》:“中州人每沈抑下僚, 志不获展。宜其歌曲多不平之鸣。元词(指曲)所由 盛,元治所由衰也。” 王国维则认为元初废科举是杂剧发达之因。
“小曲”或“曲尾”:作为对一个脚色主唱的
补充,也是为了丰富剧情,有些剧本中也安排 正末、正旦以外的脚色的唱词,或是净,或是 搽旦,或是小末,这类唱词通常放在一折中的 套曲之前或后,一般和套曲不同韵,甚至不同 宫调。 如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南吕套曲前, 试官(净扮)唱一支[醉太平]曲,方唱之际,说道: “我有一个小曲儿,唤做[醉太平],我唱来与你 送行者”。
中国元杂剧发展历程
中国元杂剧的发展历程NING YUAN&沐中国元杂剧,又称元曲、元剧,是中国元代(1271年-1368年)的一种重要戏剧形式,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中国元杂剧的主要发展历程:起源阶段(13世纪):元杂剧起源于元朝初期,最早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和支持。
最早的元杂剧以舞蹈、歌唱、音乐为主要特点,受到当时蒙古、汉族、西域等多种文化的影响。
元世祖时期,元杂剧开始形成初步的雏形。
发展阶段(14世纪初-中期):元代中期,元杂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
在这一阶段,元杂剧的形式逐渐固定,分为“正曲”和“杂剧”两大类,其中“正曲”为叙事性强、歌唱较多的剧种,而“杂剧”则为以舞蹈、杂技、武打为主要特点的剧种。
元杂剧开始注重情节、角色刻画,表现了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关注。
成熟阶段(14世纪中期-末期):在元代中晚期,元杂剧达到了高峰,成为元代戏曲的代表形式之一。
著名的元杂剧作品如《汉宫秋》、《西华山》、《窦娥冤》等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元杂剧的编排、演出等方面都得到了更加精细的处理,剧本逐渐形成规范,演员表演技巧不断提高。
衰落阶段(14世纪末-15世纪初):随着元朝政治、经济的逐渐衰落,元杂剧也开始走向衰落。
虽然在元朝末年仍有一些重要的剧作问世,但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乱,元杂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后继阶段(明清时期):元杂剧的影响在明代、清代仍然存在,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时,元杂剧的一些元素被吸收到了其他戏曲剧种中,影响了南戏、京剧等的形成。
元杂剧的部分剧本也在明清时期得到重新整理和传承。
总的来说,中国元杂剧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源、发展、成熟、衰落等不同阶段,在元代达到了高峰,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元杂剧在元代后期逐渐衰落,但其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仍然影响着中国戏曲的演变和发展。
二、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
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
3、宋杂剧、金院本 (1)宋杂剧: 宋代的一种成熟戏曲形式。北宋,“杂剧” 是各种技艺表演的总称。 南宋,“杂剧” 在各种伎艺中也成为首要的品类,其角色和演出程 序、内容、风格等也都有严格的定则。对后世戏曲发展就奠定了基 础。 (2)金院本 与宋杂剧名目虽异,实际却是同一类型的戏剧。它们的若干剧目相 同,演出形式与脚色也基本相同。宋室南迁时,一部分杂剧演员留 在北方,逐渐形成。是元杂剧的前身。 (3)温州杂剧 杂剧艺术与温州民间表演艺术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戏剧形式。南宋出 现并流行,是南戏的前身。 宋杂剧、金院本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
(三)发展概况: 1、创作和演出十分繁盛: 剧作家有一百多人,剧目七百多种。现存 有一百六十二种。 2、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各个方面,折射出文人的精神世界, 题材极为丰富:爱情婚姻剧、社会剧、历 史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 (四)发展分期: 大德年间(1297—1307)为界,分前后期
?元杂剧是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把唱念科舞等艺术结合起来表演故事科舞等艺术结合起来表演故事并用北曲演唱的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
一、元以前中国戏剧的发展:
1、唐以前: 上古时代: 歌舞; 春秋战国:傩舞、傩戏(驱鬼除疫); 汉代:角抵戏;南北朝、隋代:乐分九部,百戏空前 2、唐代 (1)“参军戏”: 参军和苍鹘作滑稽的对话或动作,引人发笑,用以讽刺朝政 或社会现象。具备三点:一演故事,二科白并重,三可穿插 歌舞 (2) “歌舞戏”: 带故事性的歌舞表演”。大面(假面舞),拨头(歌舞表演 西域故事),《踏摇娘》(受虐妻子向邻里诉苦)
2
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
二、元杂剧: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摘要:一、元杂剧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二、元杂剧的黄金时期及其代表作品三、元杂剧的流派与艺术特点四、元杂剧的衰落与传承正文:在我国戏剧史上,元杂剧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
它起源于金朝末年,繁荣于元代,对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元杂剧的起源与发展背景元杂剧起源于金朝末年,那时的戏曲表演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多种地方戏曲相互交融,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蒙古统治者对文化艺术的宽容和支持,使得元杂剧得以迅速发展。
元杂剧融合了诗词、歌唱、表演、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体系。
二、元杂剧的黄金时期及其代表作品元杂剧的黄金时期为元朝中期,那时的杂剧创作空前繁荣,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等,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瑰宝。
三、元杂剧的流派与艺术特点元杂剧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流派,二是以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流派。
北方流派以豪放、雄浑著称,南方流派则以婉约、细腻见长。
元杂剧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剧本结构严谨,情节紧凑,一气呵成。
2.角色分工明确,行当齐全,表演技艺高超。
3.唱腔丰富多样,曲调优美,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
4.剧本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四、元杂剧的衰落与传承元末明初,随着政治稳定和文化复苏,南戏逐渐崛起,元杂剧逐渐衰落。
然而,元杂剧的艺术成就并未消失,许多后世戏剧作品仍受到元杂剧的熏陶。
如明代的昆曲、京剧等,都继承了元杂剧的表演技艺和艺术风格。
总之,元杂剧是我国戏剧史上一个璀璨的时代,它为后世戏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第二章 元杂剧的兴起
2、有的杂剧还有“楔子”,楔子指四折以 外所加的场次,一般放在开端,相当于序幕, 或放在折与折之间,类似过场戏。楔子只用 一两只曲子。 3、剧本最后标明“题目正名”。一般是两 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用于剧团演 出前贴“招子”(海报)之用。习惯以末句 作为剧名,如《窦娥冤》: 题目:秉鉴持衡廉访法 正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家各 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郑、白、 马”(《中原音韵》), 何良骏说“马、郑、关、白”(《四友斋丛 书》); 王骥德说“王、关、马、白”(《曲律》); 徐复祚说“马、关、白、郑”(《曲论》)。 但关、白、马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的, 有争议者只是王与郑。
此外,这一时期南方戏剧圈中渐渐流行一 种用南方曲调演唱的“永嘉杂剧”即南戏 或“戏文”,以高明为代表的南戏作家创 作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 《宦门弟子错立身》、《张协状元》, 《琵琶记》以及《荆钗记》《刘知远白兔 记》、《拜月亭》、《杀狗记》四大南戏。 高明的《瑟琶记》为代表作。
第三节
每折只采用一种宫调,四折的宫调不重复。 每剧一般只用一人主唱,其他脚色只有说白。 由正末主唱的剧本称“末本”,由正旦主唱 的剧本称“旦本”。 2、曲韵:元杂剧根据当时中原的实际语音 为基础,共分为19个韵部。平仄通押,分 阴平、阳平、上、去四声,无入声字。每套 曲子要求一韵到底。 3、衬字:曲词中可以用衬字,衬字是对曲 谱正字而言的。衬字不限于虚词,一般是语 气词或连接词,有大量实词,而且有加强和 揭示的作用,从而使唱词生动活泼。
元杂剧的曲词一般由一个主要演员歌唱曲词有严格的韵律要求同一折的各支曲是押同一韵曲词为长短句但它比散曲使用衬字更多又可以变格增句有利于比较自由地表达情意
元杂剧知识点总结
元杂剧知识点总结一、元杂剧的历史渊源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时期,是蒙古族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而元杂剧正是在这样一个政治、社会、文化大变革的时期应运而生。
元代的戏曲在宋元交替时期,中国戏曲日趋成熟,而在元代,因加强封建统一,促使各地戏曲活动荒废,官府禁戏,民间演出日益式微,从而促使歌舞故事剧的产生。
这一时期,民间歌舞活动在今日中国戏曲发展的史籍资料上有了相对丰富记载。
元杂剧或称为“元戏”,是元朝时期的一种戏剧形式。
元杂剧汇聚了中国北方、南方,以至游牧地区的戏曲形式的成果,以其较大的观赏性,形成了崭新的戏曲体系。
元杂剧诞生于元朝,是以当时现实为素材,集汗漫、断章、散曲等为一体,常常以大规模的舞蹈、表演、武术和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推星戏曲的审美张力。
其风格豪迈、富丽堂皇,与传统戏剧有本质的区别,被誉为“超级戏曲”。
二、元杂剧的特点1、历史背景和社会层面元杂剧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元代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汉、回、蒙古等各民族在这一时期共存并重,元杂剧正是集各民族文化艺术之精华而成。
元代的文学艺术对中国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杂剧创作具有融合多种文化、风格的特点。
2、文学形式和演出手法元杂剧多以历史题材为主题,具有史诗般的气势和豪情,它的作家们大量利用说唱文学、寄唱等种种民间文学形式,如盲诗、歌以及当地的故事、各地风土人情,以及敦煌的木雕造像、摩崖石刻,五谷丰登的各种画像等为题材,而有关他们的内容合都在《元曲遗编外集》、《元曲遗编补编》等中看到,这些以民间故事为题材乐曲都有着特别鲜明的特色。
3、舞台布景和表演元杂剧的演出形式多样,常采用大型舞台、繁复布景,注重音乐舞蹈和武术的表现,场景宏大、瑰丽夺目,大规模的群体舞蹈和搏斗场面被视为元杂剧表演最具特色的部分。
同时,其演出形式也受到对象标票的社会评价的影响,这使得元杂剧在演出内容上更具大规模画面和气势恢宏的特色。
元杂剧分期与发展
生:男性 角色分为 老生、小 生、武生 等
旦:女性 角色分为 青衣、花 旦、武旦 等
净:性格 鲜明的角 色分为正 净、副净 等
末:配角 分为老末、 小末等
丑:滑稽 角色分为 文丑、武 丑等
杂:其他 角色如龙 套、跑龙 套等
乐器使用:以琵琶、三弦、 笛子等为主
音乐形式:以曲牌体为主包 括散曲、套曲等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元朝时期:元杂剧起源于元朝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
社会背景:元朝时期社会动荡文化多元为元杂剧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艺术形式:元杂剧融合了说唱、杂技、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代表作品:元杂剧的代表作品有《窦娥冤》、《西厢记》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音乐风格:以豪放、激昂、 悲壮为主
音乐表现:注重情感表达通 过音乐传达人物情感和内心
世界
角色类型:生、旦、净、末、丑等
唱腔:以曲牌体为主有南曲、北曲之 分
舞台表演:注重动作、表情、语言等 综合表现
道具使用:注重道具的运用如扇子、 手帕等
化妆:注重化妆如脸谱、服饰等
音乐伴奏:以锣鼓、笛子、二胡等乐 器为主
起源:元代初期杂剧开始兴 起
代表人物:关汉卿、王实甫 等
代表作品:《窦娥冤》、 《西厢记》等
元代初期:元杂剧的萌芽阶段以杂剧为主
元代中期:元杂剧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剧作家
元代后期:元杂剧的衰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元杂剧的创作逐渐减少
元代末期:元杂剧的复兴时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剧作家和作品但整体上已经无法与繁荣时期相 比。
“元杂剧”及其起源
“元杂剧”及其起源杂剧是我国元代在歌舞戏和诸宫调等讲唱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表演艺术。
“杂剧”这一名称的出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唐代大和三年(829)南诏攻入成都,大掠数日,使川蜀境内的珍宝货物、能工巧匠、子女人口被洗劫一空,“蜀之宝货、工巧、子女尽矣”(《新唐书·杜元颖传》)。
当时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杜元颖因此获罪,接连受到贬谪的处罚,后来死在循州贬所。
他和李德裕是好朋友,李德裕在《第二状奉令更商量奏来者》中为他辩解说:蛮共掠九千人,成都郭下,成都华阳西县,只有八十人。
其中一人是子女锦锦,杂剧丈夫两人,医眼太秦僧一人,余并是寻常百姓,并非工巧。
《李文饶文集》卷十二李德裕所举的“杂剧丈夫”,就是指演戏的男角色,“子女锦锦”指的是演戏的女角色。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杂剧”的名称在唐时已经出现了。
宋、金时期,将歌舞戏、滑稽戏等也都称为“杂剧”。
元代以前虽然出现了“杂剧”的名称,但它们所表演的并不是真正的戏曲。
戏曲作为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其特点不仅需要音乐和歌舞、动作与对话,更重要的是展现故事的体裁必须是代言体。
而元代以前的所谓“杂剧”,只是各种杂戏的统称,包括宋、金时期的杂剧院本,它们展现故事的体裁都是叙事体,尽管少数作品中已出现了代言体的倾向,然而严格地说,它们都不能称为真正的戏曲。
歌舞戏只着重于歌唱和舞蹈,滑稽戏只着重于说白与科范,而内容都为片段,故事性不强;诸宫调虽然叙述长篇故事,但也只能说唱,不能搬演。
只是到了元代,杂剧才在汲取了大曲、破曲等舞曲和讲唱诸宫调营养的基础上,发展为纯粹的代言体,并且有科范动作、有宾白、有歌曲、有角色化装、有砌末道具的真正舞台戏曲。
正如元末明初的陶宗仪在《辍耕录》中所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公(宫)调。
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国朝(元)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
可见元以前杂剧的含义和院本、诸宫调是一样的,到了元代,杂剧的含义才和院本、诸宫调等杂戏有了明确的界限,而用以专指能够真正登场扮演的舞台戏曲艺术。
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
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
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有多种条件和因素前代各种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杂剧形式上的各种借鉴。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
杂剧最初流行于北方,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遍布河南、河北。
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它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
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
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鼎盛时期。
杂剧开始南移是在南宋王朝灭亡、元王朝统一全国以后。
元朝的思想上是兼收并用,他们对各种思想几乎一视同仁,都加以承认与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
当时城市经济繁荣,元廷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学与科举,杂剧则具有戏剧的独立生命,社会提倡歌舞戏曲作为大众的娱乐品。
这些都使宋、金以来的戏曲升华为元曲。
当时戏剧演出的广泛,上自宫廷,下至平民社会,观赏戏剧演出成为一种娱乐习惯。
元朝文学以元曲与小说为主,相对的诗词成就较少。
明朝王世贞说“元无文”。
叙事性文学如戏曲、小说第一次成了主导地位。
一批自由奔放的文人在城市发放出市民文化的花朵。
然而戏剧演出的商业化带来的竞争性,也是杂剧兴盛的原因之一。
在元代的各类文学作品中,杂剧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最为广泛。
在元代各类文学作品中,也只有杂剧作品取得的成就最高。
元代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文学较广泛而深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民普遍地被写入作品,乃至成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扩充和提高了宋代话本在这方面开拓的新领域。
元杂剧的很多作品抨击封建统治阶级的官僚、豪绅以及他们的帮凶、爪牙对普通人民的迫害和剥削,同时歌颂普通人民对封建统治集团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反抗。
元代涌现了一些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作家。
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
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
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一段灿烂的历史时期,在元代(1271年-1368年)达到了巅峰,在其后便逐渐式微。
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
开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
元代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次轰轰烈烈的历史变革,没有了
唐宋时期的一统中原,取而代之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这种国家
管理机制的改变和文化传统的碰撞促进了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
元代
的时代特色是文化交融、文化多元性、文化开放、文化繁荣,这些特
性都为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元杂剧是指由歌、唱、说、做、打、舞、功等部分组成的一种综
合性的戏曲形式,其演出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小品、官场戏、历史传奇、神话传说等多种题材,更有它独特的、鲜明的表现手法,如“唱
念做打”,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完整表达。
元杂剧的演员在舞
台上不仅要演好自己的角色,更要兼顾到配角的配合和舞台上各种身
体动作、布景、音乐等表现形式的协调与配合。
元代是一个繁荣的艺术时代,戏曲艺术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
高峰,元杂剧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元杂剧的演员遍布全国各地,社会
地位日益提高,他们不仅是艺术家,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元杂剧的发展对于后来中国戏曲的发展有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
元杂剧的继承者和传承人应该学习它的经验和教训,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期:元代中叶以后,杂剧的演出中心逐渐由大都转移 到临安。著名的作家和作品都明显地减少了,作品对社会干 预批判的力度大大地削弱,说教因素增加,爱情剧作多写儿 女缠绵之情,增加了伦理道德色彩。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元杂剧的发展
代表人物及作品
北方戏剧圈
关汉卿 《窦娥冤》
王实甫 《西厢记》
白 朴 《梧桐雨》
元 杂 剧 的 兴 起 和 发 展
一、元杂剧的形成和兴起的背景
二、元杂剧的发展概况 三、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四、元杂剧的内容和艺术表现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统治者 的一系列政策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第二、元代南北统一,经济繁荣,生产发展,商业贸易南北 畅通,通都大邑遍及全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使得城 市规模日益扩大,市民阶层也不断壮大。 第三、元代的统治集团不甚重视以汉族为中心的传统礼教, 遂使文学艺术有条件向通俗普及方面发展。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一)结构。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的 一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放在第一折之前,则相当于 序幕;也可以放在折与折之间,起到过场戏的作用。 (二)角色。一本戏中主要人物为正色,男主角称为正末, 女主角称为正旦。末、旦之外,还有副末、贴旦、净、孤、 卜儿等 。 (三)曲辞 。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不相重复。 (四)表演。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 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兴盛和繁荣的原因
首先,元杂剧的发祥地山西、河北一带,诸宫调和金院本的 演出,对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科举考试制度被取消,大批知识分子为糊口、为发泄 对元代统治者的不满而投身于杂剧的创作。 再次,元代对汉文化了解不多,因而造成元代思想文化统治 比较宽松,作家所受到的思想羁绊也就较少,创作比较自由。 最后,元杂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对广大观众有着比 诸宫调、宋杂剧和金院本更大的吸引力。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元杂剧的形成
关于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远。从原始歌舞开始,后 代宫廷、民间的许多娱乐表演都与此有关。从元杂剧的直接源 头来说,是直接继承宋杂剧、金院本,又糅合了诸宫调的多种 特点,并从其它民间技艺中吸收了某些成分而发展起来的。
诸宫调
元杂剧
继承、吸收 宋杂剧 金院本
题材内容、组织结构 音乐曲调、讲唱方式
马致远 《汉宫秋》
南方戏剧圈
郑光祖 《倩女幽魂》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家 各有不同的提法: 周德清:“关、郑、白、马”《中原音韵》 何良骏:“马、郑、关、白”《四友斋丛书》 王骥德:“王、关、马、白” 《曲律》 徐复祚:“马、关、白、郑” 《曲论》
元曲四大家
但关、白、马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 的,有争议者只是王与郑。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Fra bibliotek 宫调
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 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元杂剧中 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 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 九宫”。“宫调”一般用来表达感情。
宫 调 仙吕宫唱 黄钟宫唱 双调唱 感 情 清新绵邈 富贵缠绵 健捷激袅 宫 调 南吕宫唱 正宫唱 商调唱 感 情 感叹伤悲 惆怅雄壮 凄怆怨慕 宫 调 中吕宫唱 大石调唱 越调唱 感 情 高下闪赚 风流蕴藉 陶写冷笑
表演、戏弄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元杂剧的发展
一、按地域的划分元可分为:南北方戏剧圈 (一)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 地区,如东平、汴梁、真定、平阳等地。 (二)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 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既流行南戏,又 演出北方传来的杂剧。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元杂剧的发展 二、按发展历史时段分为:前期和后期。其分界线在元成 宗元贞、大德年间。 前期:是全盛时期,作家辈出,名作如林。著名的作家 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等。作品多为批 判揭露社会的黑暗、民族压迫和反映爱情、家庭问题。著名 的作品有《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梧桐雨》《赵 氏孤儿》等。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元杂剧的内容和艺术表现
(一)题材多样。反映社会生活面广,特别是把大 量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群众作为正面主人公形象来 突出塑造,这是前代文学所罕有的现象。
(二)时代色彩鲜明强烈。愤怒的艺术
(三)风格流派丰富多彩。开放性、多元化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