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法理学2007-2017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Ⅰ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2)
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
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6)
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0)
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4)
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8)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1)
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4)
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7)
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0)
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4)
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8)
Ⅱ历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41)
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41)
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60)
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77)
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96)
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112)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128)
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145)
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165)
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175)
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191)
Ⅰ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26法理学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0分)
1.法律心理
2.法治
3.法的现象的历史继承性
4.法律调整
5.法律秩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命题的正误,对正确的命题在答题纸的相应空格中打“T”,错误的打“F”。)
1.法律规范往往是道德规范的底线,在调整社会关系的广度上,法律远远超过道德。()
2.法律推理是逻辑推导和经验论证相结合的过程,前者保证了法律推理的形式合理性,后者则保证了法律推理的实质合理性。()
3.法律所追求和保障的自由,其关键是意志自由。()
4.法与法律都以客观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作为权利要求的法,对经济关系的反映具有偶然性、意志性和主观性;作为规则和制度的法律,对经济关系的反应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客观性。()
5.在当代中国,某些法律不经公布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6.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权利观,权利经历了从制度形态的法定权利到主张形态的社会应有权利要求的辨证转化。()
7.罗马法在13世纪的欧洲复兴,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法的现象相对独立于社会经济关系。()
8.法律意识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对社会中法的现象的个体性反应和主观把握。()
9.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法现象起源的罗马形式是法现象起源的最典型形式。()
10.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但法律反映的这种规律又不是机械的,而是具有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主张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性,是()的基本观点。
A.分析实证法学派
B.社会法学派
C.自然法学派
D.历史法学派
2.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知识推导出该类事物的一般性原则的推理方法是()。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辨证推理
3.以下关于法律关系的错误命题是()。
A.法律关系是思想社会关系
B.法律关系有物质制约性
C.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D.是法律规范产生的前提
4.以下关于法律程序的错误论断是()。
A.其合理性有自身的评价标准
B.程序具有不可逆性
C.程序设置是为了有意识的阻隔对结果的过早考虑
D.法律程序不可能落后或超前于法律实体内容
5.在古典自然法学派中,近代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两大思潮的集大成者是()。
A.卢梭
B.孟德斯鸠
C.霍布斯
D.洛克
6.有价证券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属于()。
A.权利
B.物
C.非物质财富
D.行为结果
7.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细胞是()。
A.法律部门
B.法律规范
C.法律制度
D.法律概念
8.我国《民法通则》132条规定:“当事人对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此规定体现的是()。
A.无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责任原则
9.我们通常把“社会主体对法的现象的自觉的、系统的反映,对法的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系统完整的认识”称为()。
A.法律心理
B.法律感情
C.法律观念
D.法律意识形态
10.根据法律调整范围的不同,可把法律分为()。
A.一般与特别法
B.实体与程序法
C.成文与不成文法
D.根本法与普通法
四、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下列各题的多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按强制性的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
A.调整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职权性规范
D.强行性规范
E.构成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