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数学知识 都是基 于一定 的现实情 境而 构建发展 的.围绕 蜥 教 熟悉 的正方形呢? ”不一 会就有 人举 手 刚答 :拼正方形时 可以把 材》 教学 目标 ,创设 真实 、新 奇 、有趣 的操 作活动 的情境 ,满 菱形 扶成两邻边 垂直 ,拼 正方形 时也可 以把矩 形 的长边剪成 和
一+ 十 一+
・
的 同学会得 到一个 Q币奖励.
度 .阅读不能 改变人生的起点 ,但可 以改变 人生 的终点 .”我们
其次是 对读 书笔 记的评估 ,每周一 次的读书笔 记交流 ,不 努力创设 机会 与情境 让学生 喜欢 阅读 ,通过 有效 的评 价手段 ,
仪要有好词好句的摘 录 ,还要有 自己的评价 与感悟.优秀者加 Q 让学生在阅读 的航船上 ,体验生活 ,感悟 生命 ,完 善高 尚的人
境 — — 建 立 数 学 模 型— — 解 释 、应 用 、拓 展 ” 的学 习 过 程 ,让 的数 学 ” 、 “ 人 人 在 数 学 上 得 到 相 应 的 发 展 ” 的 日的 .
每个学生在生 动具体 的情 境 中参 与数 学 ,亲 自体验数学 的 由来
在课 堂教学 中 ,教师要努 力做 到根据教学 内容创造 问题情
参 考 文献 :
[ 1 ] 邱风莲.大声读给孩子听 [ M].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 ,
2 0 0 7 .
《 木偶奇遇 己 》 吹牛大王历险 } 等儿童文学 的经 典. 班 级内
[ 2 j[ 美 吉姆 ・ 崔利斯 .朗读 手 册—— 大声 为孩 子 读 书吧
出 现 的 阅 读 热 经 常 会 发 生 变 化 :一 段 时 问 孩 子们 会 特 别 迷 恋 ( T h e R e a d — A l o u  ̄ i H a n d b o o k ) [ M】.沙永玲 ,麦奇 美,麦倩 宜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应做的调整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应做的调整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
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而数学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是初中课程中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学好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所以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尤其非常重要。
1新课标下对数学教学的要求1.1改善教与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改变传统的讲授、机械训练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建立数学理论,在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除了记忆与模仿等学习方式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再发现”过程。
1.2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初中数学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地认识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教师在教学态度上应做出的改变2.1重体验,创设情景,做引导者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唱独角戏的做法,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感受学习过程,感悟思想、体验情感。
同时教师要树立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情景的意识,引导学生充分体验。
2.2 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课堂上,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浅议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
供 充分 的进行 数 学实 践 活动 和 交 流 的 机 会 , 力 改 努
变 传统 的单 一的学 习方 式 , 即从 单一 、 动 的学 习方 被
式 , 自主探索 、 作 交 流 、 作 实 践 的学 习 方 式 转 向 合 操
变, 使他们 在 自主 探索 的过 程 中真 正 理 解 和 掌握 基
自身活 动的过 程 中学 习 和理 解 数 学 , 掌握 数 学 知 识
和技术应 用 的方 法 与 途 径 。教 学 时 , 师 应 善 于 从 教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和 已 有 的 知 识 背 景 出 发 , 学 生 提 为
爱 因斯 坦 曾说 :提 出一个 问题往往 比解 决 一个 “ 问题 更重 要 , 因为解 决 问题 也许 仅 是 一个 教 学 上 或 实 验上 的技 能 而 已。而提 出新 的 问题 , 的可能性 , 新 从新 的角度 看 旧的 问题 , 都需 要创 造性 的想 象力 , 而 且标 志 着科 学 的真 正 进 步 。 因此 , 学 时要 鼓 励 学 ” 教 生 经过 深思 熟 虑后 大 胆提 出问题 , 大胆 猜想 与假设 , 踊跃 发表 自己 的不 同 见解 、 点 , 新 立 异 , 养 求 观 标 培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2期
Vo . 2 № 2 12
雅 安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YAAN VOCAT ON I AL COL EGE L
20 0 8年 6 月
Jn 0 8 u e2 0
路边 , 而且 又结 得 那 么 多 , 样 子 一 定 是苦 的 , 然 看 不
的话 , 怕 早就 没 有 了。 王 戎 的这 种 思 维 就是 求 异 恐 ” 思 维 。所谓 求 异思 维 , 是不 墨 守成 规 , 就 而是寻 求 变 异, 独树 一 帜 。通 过 活跃 的思 想 达 到 求异 、 佳 、 求 求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化
在课改 的今天 , 许多教师不但在教学态度 上表现 出亲切 自
然, 并且在 教学语言上体现 了教师教 学观 、 生观 的转变, 去 学 过 教师让学 生发言 时, 总是说 “ 你讲给 老师听” 现在 更多 的是 说 ,
“ 请你 讲给大家 听听” 。过去提 问学 生, 学生答 不上 时, 教师 总
四、 学习方式 的变化
传统 的课 堂教学是一种“ 教师讲 授为主 , 学生视听为辅” 的 授 课方式 。 这种方 式强调师 生之 间是 比较稳 定 的“ 授受关系 ” 。
当然 , 通过 “ 反馈” 的方式 , 师生之间也有一些双 向交流 , 但其 目 的仍然是 为 了教师更 好地讲授 。 过新课 改的学 习与 实践 , 通 我
围。
现代 教学观认 为数学教学首先 关注的是 “ 教育 ” ,其次是
“ 数学 ” 在 充分利用数 学知识这个 “ 。 载体 ” 的同时, 采用 自主学
习、 探究 学习和合作 学习等适 当的学习方式 , 使学生通过 主动 参 与、 积极探 索, 在获取知识 的过程 中, 培养 学习情感 、 学习态 度 和价值观 。 这种学 习方式 , 改变 了由教师 灌输为主 的传 统教 学 模式 , 强调 学生生动 、 活泼 、 主动地学 习, 学生在学 习的过程 中敢于提 问题 , 出不 同的见解 , 说 课堂上师 生互动和学 生活 动
新课程数学教学模式改变
浅议新课程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即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转变,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
围绕《新教材》教学目标,创设使学生对自然界与社会中的自然现象有好奇心、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操作活动的情境,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如:丰富的图形世界,有趣的七巧板,教育储蓄,打折销售,……等等数学问题的学习使数学基础知识都镶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数学知识注入了生动的生活气息,从而赋予了生动、丰富的意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我们身边。
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根据教学内容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带着浓厚兴趣并愉快地学习;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我拿了一张纸进入课堂说“这张纸厚约0.1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学生纷纷做出估计,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胆子大一点的说10米。
我说“经过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三维数学教学”为核心,即将数学学科的知识、思想方法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应用的实践。
以下是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
一、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解题技巧和应试突击,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联想、抽象、归纳以及探究,不拘泥于公式推导。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漫画、游戏、动漫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扩展他们对数学领域的知识。
二、情境教学的应用情境教学是新一代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方法,旨在将数学知识和实际情境融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应用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场景作为问题,让学生自主构建模型,从而掌握数学的实际应用。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数学思维,拓宽应用方向。
三、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个人竞赛,更加注重团队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与组员协作,互相促进,让更多的学生分享数学成果。
此外,团队合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的融入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和教育资源的应用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为教师减轻一定的课堂教学负担。
此外,网络资源的应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不再注重一味追求应试成绩,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点的延伸拓展,通过情境教学、团队合作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发挥数学的作用。
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改变与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改变(gǎibiàn)与总结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改变(gǎibiàn)与总结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改变(gǎibiàn)与总结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biànhuà)是巨大的,对各小学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带给了教师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新课程(kèchéng)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教师应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变化主要在:一根本概念1: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原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4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原为: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6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原为:更要7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原为:更要8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新增要求〕二、设计思路〞9,“图形与几何〞10,“综合与实践〞〔原为实践与综合运用〕11开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新增的要求,在数与代数中提出推理能力的培养12初步形成模型思想13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那么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新增的要求〕14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新增的要求〕16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测某些结果。
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出发,按照规定的法那么〔包括逻辑和运算〕证明结论。
17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原为:统计观念〕18了解随机现象。
〔新增了随机现象〕总体目标19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20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开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6篇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6篇第1篇示例: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育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传统上,数学教学往往以死记硬背和应试为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数学的含义和应用。
而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使数学教育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做题,而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也更注重引入一些数学启发性问题和数学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和数学工具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加强调数学与生活的结合。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数学的概念和运算,与学生的生活脱节。
而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将数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实用。
在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如通过量体重、算账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在教学内容上,也更注重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旅行等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在数学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奥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篇示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则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了解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将就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探讨。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在以往的教学中,数学教学内容主要是基于书本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的数学思维很难得到充分的锻炼。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方向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方向引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数学教学的方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来阐述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方向,包括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强调数学的跨学科性、关注数学的创新能力、重视数学的合作学习以及注重数学的情感教育。
正文内容: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1 提倡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1.2 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1.3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实际问题的模拟和抽象,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2.1 引入实际问题: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2 强调数学在不同学科和实际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科学、技术、工程和社会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强调数学的跨学科性3.1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2 强调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
4. 关注数学的创新能力4.1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通过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
5. 重视数学的合作学习5.1 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2 开展数学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数学问题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注重数学的情感教育6.1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教学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教学创新一、课程理念的变革传统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要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体验和发展为主要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灌输”型转变为“引导”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还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课程理念方面,数学教学的创新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方法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
传统的数学课教学往往是以讲解和题海战术为主,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要求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几个例子,可以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增强数学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还需要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
数学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在教学方法方面,数学教学的创新应该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
三、课堂实践的改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实践也需要发生相应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数学教学的创新也离不开课堂实践的改革。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的主场。
数学课堂的创新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罗欢(湖北省黄冈中学)摘要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陷,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教育改革。
为贯彻和执行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就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变革: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对于数学本质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改善教学手段,体会数学的人文精神等。
同时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学习新课标理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等。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加入到新课改的行列。
国家推行这样一次力度大、范围广、影响深刻的教育改革,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作为新世纪的公民,必须要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兴趣、方法和能力,必须要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过分强调知识的记忆,人为设置繁难的训练,忽视了对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过分形式化的倾向。
同时传统数学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现象较为突出。
这种“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改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作为未来公民基本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使之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新课标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我们教师最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学生往往觉得数学就是一堆数字和公式,它抽象、深奥甚至神秘,对数学的价值不了解。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教学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教学创新随着新课改的推出,全国各地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数学课教学模式,旨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数学课教学创新。
一、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和记忆,难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即将学习的数字化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式教学模式,将学习内容通过游戏方式呈现,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如数学游戏、抢救行动等,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更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
二、发掘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新课程标准下,在课堂上将数学与实际生活深度结合,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内在的规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使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高中数学课中,可以从实际问题出发,以应用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理论基础和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另外,在数学课中,可以通过与自然科学、金融学等结合,让学生将数学学习与自己的专业领域相结合,从而增加学科交叉性,使学习更有意义。
三、强化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中,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数学学科的内涵。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灌输,更要重视学生的启发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问题解决模式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置具有挑战性、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和解决。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可解释为指数学学科之间的互动和承接能力,使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通过数学素养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乐趣,使数学学科不再局限于应试教育的范畴。
数学新课标的变化和亮点
数学新课标的变化和亮点如下:一、明确界定了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2022版新课标新增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
这“三个会”描述的数学导向很明确,就是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不要再去钻研那些偏难怪题了。
未来的考核应用类的题目会增加,相关学科联合类的题目会增多。
二、调整细化了学段的划分。
2011版的课标中小学是分为两个学段的,而2022版新课标分为了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一二年级,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当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第二学段为三四年级,要求学生尝试从生活当中独立地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学段为五六年级,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集合直观,逻辑推理等其他的学科知识相互关联。
数学新课标:教育部于2022年4月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就课程方案而言,这是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20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就课程标准而言,这是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10年来的一次系统修订。
其中数学新课标整体分为六个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
每个部分都有一些新的内容变化和调整。
新课标定义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在核心素养上,数学学科从“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大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
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下称“四基”),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称“四能”)。
数学新课标的变化和亮点数学新课标的变化和亮点由于近几年中考改革,数学新课标也随之推出。
新课标中,数学课程总体变化比较大,采取了新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在考试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模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模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实质上就是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改变过去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学生学习负担沉重,教学高投入低产出,教学效益不高的倾向.让学生有发表不同看法的机会,努力开发学生非认知因素,充分发挥意志、想象、情感、性格、潜意识、灵感对数学教学认知的作用,增强教学动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处于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状态,让学生愉快地汲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1.新课导人的优化常言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中心,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因此教师在新课的导人时,如果能援引恰当的事例、典故,必会引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轻松乐学的境界.为此数学新课导人应当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优化:1.1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探索欲1.1.1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悬念就是设“谜”,让人萦绕脑际,猜不透,想不通,丢不开,放不下,从而激起情与悱,引发积极思维.悬念能紧紧抓往人的注意力,使人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探索事情的内涵.如果上课伊始学生的兴趣之火就被点燃起来,学生就会大开思维闸门.例如在讲指数函数这节课之前,老师拿出一张纸说:同学们,虽然这张纸厚度只有0.lmm,但经过对折27次后,大家猜猜看将有多高?电线杆高?还是七、八层楼高?学生不得其解,此时教师告诉学生,那将是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m。
学生就骤然产生一种震撼力,有了一种迫切解决问题的共鸣.I.1.2从“好奇”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一堂好的数学课必须注重新课的导入艺术,最好能造成悬念,以便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让学生情驻于课堂,情倾于课堂,让学生有欲罢不能之感,切记华而不实,远离课堂。
只有恰当的导入新课,展示知识的价值取向,才能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使学生蹬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
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
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以及这两年新课改的体会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
一、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资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且没多大用处的,而是与生活的联系紧密。
为此,可以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讲循环结构时引进电脑病毒事件“熊猫病毒”,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课堂教学中,要对同学们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
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并回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完一个例题后,让学生归纳其解法,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
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发生的变化及教学对策(定)
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发生的变化及教学对策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往编写的高中数学教材对学生学习的规律研究不够,缺少启发性和趣味性,不便于学生阅读,新教材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编辑内容。
教材在内容上注重联系实际,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一、新教材的主要变化及特点(一)教学目标新大纲中的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须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削枝强干,精简更新新教材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本着“有用,基本,能接受”的原则,删减了初等数学中的次要的、用处不大而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
新教材增加了一些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有着广泛应用而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
新教材更新了传统内容的讲法和部分数学语言。
(三)循序渐进,灵活可读新教材在编写上体现了较强的灵活性和弹性。
如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每一章的复习参考题安排了A、B 两组习题,其中B组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
新教材的弹性还表现为对某些数学内容的讲授,采取“螺旋式”。
另外,在课时安排上,只安排了约占总授课时间90%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将剩余的教学时间作为机动,灵活安排。
(四)重视学法指导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新教材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向学生灌输的单一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重视学法指导。
新教材还注意引导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由于科学计算器已列为首选的计算工具,这就为高中用科学计算器处理复杂问题做好了过渡。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面入手,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1、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老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长期存在,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导致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
2、数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目前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数学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启发性,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一些数学知识难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
这也使得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二、对策建议1、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主体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数学知识。
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更加多样化,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通过游戏、实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3、促进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数学课程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老师可以通过设置真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摘要: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可见,学生学习数学,就应当从小培养生活、生产实际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去理解、去构建、走进数学活动。
让学生依据情境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和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建构不同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交流。
关键词:数学情境模型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广泛实施,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内容方面,转变到数学的过程方面,其核心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机会,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
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即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转变,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
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
围绕《新教材》教学目标,创设使学生对自然界与社会中的现象有好奇心、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操作活动的情境,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
如丰富的图形世界,有趣的七巧板,教育储蓄,打折销售等等数学问题的学习,使数学基础知识都镶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可以拿一张纸进入课堂说“这张纸厚约0.1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学生纷纷作出估计,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胆子大一点的说10米。
教师说“经过计算,这厚度将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同学们都惊讶不已,纷纷要求学会计算方法。
全班同学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和谐,教学效果良好。
二、建构数学模型,提出数学问题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分学段目标发展性领域中要求: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可见,学生学习数学,就应当从小培养生活、生产实际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去理解、去构建、走进数学活动。
让学生依据情境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和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建构不同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交流。
如在《可能还是确定》一节中,可提出“抛出的球会下落?”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学生的回答有三种:(1)确定事件中的必然事件,因
为地球有吸引力;(2)不确定事件,如氢气球会上升;(3)不确定事件,当速度大于每秒7.9km时,也可以不下落。
每次下课铃声一响,学生总怨时间过得太快,学习的兴趣愈来愈浓。
三、解决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每个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都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组开展讨论、交流,然后由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这样由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获取教科书中未能表达的知识层面。
同学们应该多动脑筋,多学习,从更多方面去开拓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应用和拓展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后学生已掌握了获取新知的方法,但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的现实中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额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数学不单纯地做练习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搜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进行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目的是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方法提高能力等状况进行定向、鉴定、诊断、调节、激励和交流等。
通过评价,学生学习可以朝着目标指引的方向发展,可对学生的学习成就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作出鉴定,可诊断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据此教师可调整自己的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学生可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评价的结果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会给人产生压力和动力,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激励他们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和学中。
因此,教师必须把对学生进行评价视为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评价的要求是不仅对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过程进行评价,对态度、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根据评价结果的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最终保证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不可能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每个模式的教学功能,避免陷入教学模式单一僵化的误区,另外,从教学改革角度看,教学模式的综合、灵活运用,本身就是创新和发展。
作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要在继承和发扬每种教学模式传统优势基础上,不断整合与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注重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其它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衍生和发展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独特
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