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5e0d3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a.png)
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主要问题包括能源资源浪费、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等。
能源资源浪费问题我国能源资源的浪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利用效率低:以煤炭为例,我国在煤炭燃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如煤炭远距离运输、煤炭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等。
2. 能源产品过剩:我国能源产业存在过剩产能的问题,尤其是煤炭和钢铁产能过剩,导致资源的浪费。
3. 能源战略储备不足:我国在能源战略储备方面存在不足,一旦出现供需紧张情况,将无法有效应对。
能源结构不合理问题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煤炭占比过高:我国主要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过高,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2. 可再生能源利用不足: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如太阳能、风能等。
但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较低。
3. 过度依赖进口能源:我国能源进口比例过高,对国家能源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环境污染问题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污染:煤炭、石油等能源的燃烧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2. 水资源污染:能源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工业废水排放方面,对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土壤污染:采矿、能源开发等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对农田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下是我国能源管理的对策建议: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能源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推广低碳和高效能源的利用。
培养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节能降耗的观念和行为,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2. 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设更多的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站。
减少煤炭的使用,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3. 提高资源储备能力:增加能源储备的规模和种类,确保供应的稳定性。
能源资源行业的不足及改进方案分析 (3)
![能源资源行业的不足及改进方案分析 (3)](https://img.taocdn.com/s3/m/e5d657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6.png)
能源资源行业的不足及改进方案分析一、能源资源行业存在的不足1.1 能源供应不稳定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是能源资源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对能源需求量也在快速增加,但能源供应却难以跟上需求的增长。
此外,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能源生产和输送过程中常常出现意外事故或设备故障,导致供应中断或减少。
1.2 能源价格波动较大近年来,全球各种能源价格波动频繁,对能源资源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原油、天然气、煤炭等主要能源产品价格波动较大,这给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带来困难。
此外, 能源价格波动也会影响到消费者支出和企业成本控制。
1.3 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融资渠道有限以及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等原因,目前全球范围内多数国家在能源资源领域中都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研发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的投入,目前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1.4 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能源资源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和水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同时,传统能源资源的消耗速度过快也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寻求更加清洁、低碳的能源替代方案。
二、改进方案分析2.1 提升能源供应稳定性为了解决能源供应不稳定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互补性供应网络来增加供应来源;推动多元化供应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加强现有能源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减少中断风险;并引入智能科技手段优化能源生产和输送系统。
2.2 稳定控制能源价格针对能源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需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避免价格操纵和垄断行为的产生;加强国际间合作,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对市场变化的预测能力;探索长期合约和价格锚定机制等措施来稳定能源价格。
2.3 增加资金投入解决能源领域中资金问题,需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能源领域,打造开放、公平、透明的投融资环境。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和政策激励等手段,推动优质项目的融资。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8e53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7.png)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能源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对于我国来说也不例外。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资源消费面临着一些瓶颈和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庞大使能源资源消费量巨大。
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各个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尤其是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能源消费量占到总能源消费量的大部分。
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能源消费依赖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
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传统能源的消耗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大量的燃煤排放使得我国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此外,过度依赖传统能源也使得我国的能源安全存在风险。
一旦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或供应受到限制,我国的能源供应将面临很大的压力。
其次,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存在能源消耗浪费的现象。
在工业领域,一些企业存在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等问题。
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严重,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还加剧了环境污染。
在交通领域,大量的车辆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加剧,同时也造成能源的浪费。
此外,一些行业和地区对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下,使得能源消耗过大,对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再次,我国能源资源消费存在地区差异。
我国的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经济发展集中在东部地区。
这就导致了能源资源的大量通过运输输送到东部地区,加重了运输成本,也增加了能源消耗。
同时,一些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利用率低下,未能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导致资源浪费。
这种地区差异给能源消费带来了一定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能源资源消费现状。
首先,需要加大对新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度,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0a8b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1.png)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自古以来,人类就为改善生存条件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停地进行奋斗。
在这一过程中,能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能源的消耗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能源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人们已经把能源比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同时能源的重要性还使大多数国家把能源的供应与国家的安全联系在一起。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化石能源的短缺:目前人类使用最多的能源是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因为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而导致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和天然气开始得到广泛利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石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
由于化石燃料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其资源十分有限,未来化石燃料将会变得日益紧缺。
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十分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持续攀升。
能源需求的强劲增长已经使我国目前的能源生产供不应求,未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会更加尖锐,能否保障充足的能源供给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因此节能已经成了势在必行的任务。
2、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煤炭作为消费占比最多的化石能源,在利用时会释放出大量烟尘和有害物质,引起环境的严重污染,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
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导致气候异常。
CO2的大量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化石能源的使用还会排放大量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它们会形成酸雨,对人体健康和土壤等产生不良影响。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日趋严重。
污染使得中国在外交、外贸方面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能源行业中的能源消耗问题与节能措施
![能源行业中的能源消耗问题与节能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5f21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4.png)
能源行业中的能源消耗问题与节能措施一、能源行业的能源消耗问题能源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础。
然而,在当前全球面临日益紧迫的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压力下,能源消耗问题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在能源行业中,存在着许多引起能源消耗问题的因素。
1. 传统能源依赖: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地区仍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来源。
然而,这种传统的能源依赖模式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还导致了全球碳排放量剧增以及资源过度开采。
2. 能效低下:很多能源行业中使用的设备、工艺和技术效率较低,在转化过程中浪费了大量能量。
例如,许多电厂采用老旧技术生产电力时会有较高的损失率;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能量转化效率较低等问题。
3. 不合理消费习惯:人们对于能源的浪费并没有意识到其严重性。
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存在着能源浪费行为,如长时间待机设备、不合理的电器使用、高温低效火车空调等。
这些不合理的消费习惯导致了大量能源的浪费。
二、节能措施为解决能源消耗问题,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损害,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节能措施: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广先进设备和技术以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例如,引入清洁燃烧技术、改进发电设备、应用智能化管理系统等。
2. 推广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方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都是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
3. 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的目标,并给予相应税收或补贴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设定更高的能耗标准、制定能效认证制度和实施能源税收等手段来推动企业和公众的节能行为。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节能的认知和意识,鼓励人们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
通过宣传广告、政府教育计划和媒体报道等方式,向大众普及节能理念,并促使人们在生活中采取相应行动。
5. 加强跨界合作:能源消耗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中国能源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7586c0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6.png)
中国能源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量极大,能源与环境问题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能源问题的解决已成为全国各种发展的关键,中国的能源行业正处在一个转型和升级的阶段,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能源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中国能源行业的现状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占总能源消费的70%以上。
这不仅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而且也有利可图,不利于新能源的发展和使用。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需要进行深刻的调整。
对于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应该实行多元化发展策略,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2、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是,目前中国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非常明显,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能源行业的脱胎换骨。
要提高中国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优化不同能源的生产技术,加强新能源应用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加强煤炭资源利用技术研发,增强能源节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3、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由于中国的能源消费大部分依赖于进口,能源安全的形势依然是中国能源行业需要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能源进口的价格和供应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而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也有可能对能源供应造成重大影响,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目前,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已经进一步恶化,必须加强能源供求平衡、缩小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扩大能源进口来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二、中国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1、清洁能源的应用将不断增加中国的能源政策走向清洁、可持续发展方向,各种可再生能源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成熟并适用于更广泛的场合,未来将继续取代碳基能源并不断增加。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c3825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7.png)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需求量也逐步增加。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能源供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问题:能源资源短缺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需求量较大的国家,但同时,我国能源资源的供给也面临着困难。
首先,我国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储量并不富裕,特别是随着油气产业逐渐成熟,油气储备量的持续下降,我国能源供给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其次,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程度相对较低,考虑到目前世界各国均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我国的能源安全隐患也比较突出。
面对能源资源短缺的现状,我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技术创新、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等。
二、问题:环境污染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其中一个迎来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能源的开采、生产和使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这些过程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
尤其是化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不仅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应当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并加强环境治理,以提高能源产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型。
三、问题:能源安全与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密切相关的是能源安全问题。
由于我国的化石能源从境外进口占比较大,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压力较大。
同时,我国能源资源的开采和生产过程因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也增加了能源供应风险。
针对能源安全问题,我国应当加强能源战略规划,提高能源掌握度和保障能源供应。
同时,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阶段,也是提高能源安全性的关键。
四、问题: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效率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效能也是我国能源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从长期来看,在稳定能源供给的状态下,我国应当加强能源结构转型,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产量,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强能源管理效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与对策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83859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d.png)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能源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过度、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优化我国能源利用。
我国需要加强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加强能源管理,我国可以有效地控制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能源监管,推动企业实施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浪费。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能源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节能意识的认识,鼓励居民和企业主动采取节能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我国需要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利用的环境污染。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能源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我国需要加强能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能源节约是指在能源利用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的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能源节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我国还需要加强对能源的循环利用,如开展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我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优化能源供应结构。
能源是全球性的资源,各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此,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和合作,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和稳定性。
此外,还应积极参与国际能源规则的制定和改革,推动国际能源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们有信心通过加强能源管理、调整能源结构、加强能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能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思考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b1c72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5.png)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思考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现代发展,我国的能源需求迅速上升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随之而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不容乐观。
当前,在“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利用过程中仍存在的很多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下文将对目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1 能源结构问题我国主要依赖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中煤则占据了能源消耗的绝大部分。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问题严重,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另外,煤炭、石油等多种能源的开采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污染大气环境。
煤炭开采过程的废气主要有甲烷、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我国每年矿井开采排放甲烷量超过70亿立方米,占世界甲烷排放总量额30%左右。
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还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能源安全,据统计,我国煤炭资源的总存储量目前约为1002491 012吨,世界排名第三,人均水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石油总存储量为10401011吨,世界排名第12,天然气总存储量为471013立方米,世界排名第10,但都未达到世界人均水平。
因此,我国石油和天然气长期依赖进口,这对我国国家能源安全形成了不小的挑战。
针对能源结构存在的问题,我国急需加快能源结构转型,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积极推动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鉴于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现状,应该对各种可再生能源制定各自的战略。
具体来说,水电和风电应放在当前和不久的将来优先发展的首要位置,因为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
从长期来看,太阳能发电将在国家政策支持、技术突破、成本降低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增长。
在资源得到良好保障的条件下,生物质能和地热能也有望快速增长。
与其他可再生能源一样,海洋能源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6c311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4.png)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资源的消费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能源资源消费现状目前,我国的能源资源消费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能源结构单一。
我国主要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来源,占据能源结构的较大比重。
同时,油气、核能等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仍然相对滞后。
2. 能源消费高度集中。
大量能源资源的消费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导致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
3. 能源资源的浪费问题严重。
在能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能源消耗效率低下,能源浪费现象突出。
二、存在的问题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能源结构不合理。
过度依赖煤炭等传统能源,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较大。
2. 能源消费不均衡。
东部地区的能源资源消费过多,而中西部地区则存在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3.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能源浪费和资源回收不足的情况,导致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4. 环境污染严重。
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会带来大量的尾气排放、废水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
三、解决方案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能源消费问题:1. 调整能源结构。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发展,推动替代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加强地区之间的协调。
促进东西部地区能源资源的协调开发和利用,提高中西部地区能源供给能力。
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加强环境保护。
严格控制能源开采和使用过程中的排放标准,加大对环境污染物治理的力度,促进绿色发展。
总结: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存在着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不均衡、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地区协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强环境保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能源节约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能源节约的问题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5f0c05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3.png)
能源节约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能源节约的重要性和现状能源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然而,全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再生速度,这威胁到了我们未来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在这个背景下,能源节约变得尤为重要。
1. 能源资源有限: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正在快速减少,而且获取这些资源需要巨大投入和环境代价。
2. 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大量能源的使用导致了巨大的碳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3. 能源消费效率低下: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过分依赖高耗能产业和落后技术,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极大浪费。
二、能源节约面临的问题虽然人们对于节约能源越来越意识到其重要性,但实际上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1. 缺乏意识:由于缺乏对节约能源意义和好处的认识,很多人对于能源浪费问题麻木不仁,没有积极的行动。
2. 技术条件与经济压力:一些节能技术和设备在技术、成本等方面还存在限制,很多企业在利润最大化考虑下不愿意采用这些节能设备。
3. 缺乏政策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尚未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强制实施的手段。
三、能源节约的整改措施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能源节约,确保可持续发展。
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活动,培养公众对于节约能源的意识,并向大众普及科学、合理利用能源的知识。
2. 制定并落实政策: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具体可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并提供激励措施鼓励企业采用更加环保和节能技术。
3. 投资研发新技术:政府应重视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大对于能源节约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
4. 建立能源监管机构:建立专门的能源监管部门,加强对各个领域能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 推广可再生能源: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研究和开发力度,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高污染、高耗能资源。
四、案例分享:世界上成功实施的能源节约措施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如何有效实施节约能源措施,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家或地区已经取得成功的案例。
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0d3d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c.png)
能源消费结构分析一、引言能源消费结构是指某个地区或国家在能源消费中各个能源来源的比例和分布情况。
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的效率和环境保护。
本文旨在分析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期为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
二、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1.化石能源占主导地位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据主要份额,其中石油消费量最大,其次是煤炭和天然气。
这种结构容易导致能源供应的不稳定和环境污染问题。
2.可再生能源比例较低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有待提高,尚未充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3.能源消费结构存在区域差异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能源消费中,更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依赖传统能源,尤其是煤炭。
这种区域差异使得全球能源消费的环境和安全风险更加复杂。
三、能源消费结构的问题1.过度依赖化石能源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供应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
由于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一旦耗尽可能带来能源危机。
此外,化石能源的燃烧排放会加剧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
2.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高尽管可再生能源有着极大的潜力,但其开发和利用仍存在一定难度。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依赖于技术和经济的成熟,但目前在某些地区和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远低于潜力。
3.能源消费结构不平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存在不平衡现象,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能源消费方面仍依赖煤炭这类传统能源,而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多地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种不平衡会加大资源竞争和环境压力。
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对策1.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投资。
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资源,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75d439a300a6c30c229f46.png)
2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极为重要。
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 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等多种压力。
资源消耗多, 环境污染严重, 影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2.1 资源消耗多低下的技术水平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资源消耗多。
据统计, 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2%( 其中煤炭只有6% ) , 比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
中国火力发电每千瓦时耗煤417 t , 比美国、日本高20%~ 30%。
而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 为日本的6 倍、美国的3 倍、韩国的4. 5 倍。
我国单位GNP 的能源消费量是西方发达国家的4~ 14 倍; 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远远高于工业发达国家; 平均煤炭利用效率只有30% 左右, 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0 个百分点。
2.2 环境污染严重与此相关联, 我国由于能源消耗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以燃煤型为主的大气污染导致的酸雨覆盖区已扩大到占国土总面积的约30%, 正呈蔓延之势。
以燃煤型为主的区域性环境污染, 特别是排放SO2 和引发的酸雨, 已成为影响许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除严重的大气污染外,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带来严重的地面污染。
以井工为主的煤炭井工开采( 占96% ) , 引起地表塌陷已达30 万hm2, 且以每年约2 万hm2 增加着, 造成农业减产, 居民住房损坏;煤矸石积存已达3 000 Mt、占地1. 2 万hm2, 还在以每年130 Mt 的速度外排, 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资源, 还对土壤、水源及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每年约有22 亿t 矿井水外排, 向大气排放CH4 80~ 100亿m3; 每年约600 Mt 煤炭的长途运输, 造成铁路、公路和水路的沿路煤炭污染。
2.3 供需矛盾突出尽管中国能源矿产总量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资源的保有质量令人担忧。
能源危机的现状与可持续解决方案
![能源危机的现状与可持续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3a2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c.png)
能源危机的现状与可持续解决方案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能源危机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探讨能源危机的现状,并提出可持续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一、能源危机的现状1. 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对能源的需求急剧上升。
传统的化石燃料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风险。
2. 能源供应的不平衡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也是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而另一些国家则相对贫乏。
这种供需的不平衡导致了能源市场的紧张与竞争,甚至引发了一些地缘政治矛盾和冲突。
3. 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大规模破坏性行为,导致了水源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同时,这些能源的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和废水都对大气和水体造成了污染,加剧了气候变暖和酸雨等问题。
二、可持续解决方案1. 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
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不仅具备丰富的资源潜力,而且使用过程中无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各国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能源浪费的关键。
通过引入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能源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
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能源消费者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节能的认识和意识。
3. 推动能源转型能源转型是可持续解决方案的重要一环。
这包括从传统的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转变,将传统能源行业转型升级为清洁能源产业。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4. 推进能源领域国际合作能源危机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共同努力。
能源行业中的能源资源匮乏问题与开发新能源对策
![能源行业中的能源资源匮乏问题与开发新能源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d651c6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d.png)
能源行业中的能源资源匮乏问题与开发新能源对策能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资源匮乏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有效应对能源资源匮乏问题,开发新能源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从能源资源匮乏问题的现状、原因以及开发新能源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能源资源匮乏问题的现状与原因目前,全球能源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消费量的急剧增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全球能源消费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每年能源消费量增长约为3%左右,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将继续增加。
2. 能源资源储备的枯竭:传统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储备量逐年减少,世界储量较多的地区已经接近枯竭,这使得能源供应面临巨大压力。
3.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
以上种种问题使得能源资源匮乏成为当前全球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二、开发新能源的对策为了解决能源资源匮乏问题,开发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开发新能源的对策:1.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力能等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对于解决能源资源匮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提高其利用效率,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机制。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加强能源技术的创新,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减少对能源资源的需求。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能源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推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 推进能源多元化发展:不依赖单一能源资源,而是将能源发展方向多元化是应对能源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应注重平衡各种能源的利用比例,避免出现过分依赖某一种能源的情况。
4. 持续加强国际合作:能源资源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能源资源匮乏问题。
《能源消费》分析报告范本
![《能源消费》分析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ce224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d.png)
《能源消费》分析报告范本能源消费分析报告范本一、引言能源消费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通过对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能源消费现状分析1. 能源消费总量根据数据统计,过去十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其中,化石能源占据主导地位,占据了能源消费的大部分份额。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能源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质疑。
2. 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主要由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组成。
煤炭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品,但其污染排放问题严重。
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势在必行。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需要进一步推广,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更大比例。
3. 城乡能源消费差异城市和农村的能源消费差异明显。
城市地区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交通和家庭领域,而农村地区主要以生活用能为主。
城市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因此,在能源消费调控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
三、能源消费问题与挑战1. 环境污染传统能源消费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
这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
2. 能源安全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导致了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过度依赖进口能源使我国处于能源供应的风险之中。
因此,确保能源的安全供应和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3.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很多能源资源被浪费,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对策与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针对能源消费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
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2. 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推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
优先发展清洁、低碳、高效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传统能源消费现状
![传统能源消费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6ea80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3.png)
传统能源消费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然而,传统能源消费却呈现出一些现状。
以下将分别从能源消费的目前状况、影响因素、问题和应对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详述。
一、能源消费的目前状况传统能源消费主要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三种类型,其中煤炭消费仍然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方式。
同时,全国各地许多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在家庭生活和工作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电能和天然气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总体来看,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但却仍以传统能源为主,这就导致了能源消费的不可持续性。
二、影响因素能源消费的不可持续性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经济发展如前所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的需求增加。
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费,这就使得传统能源消费难以避免。
2、政策扶持国家政府出台不同的政策鼓励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能源的产生和消费,这就会使得传统能源消费方式得到持续发展。
3、环境压力传统能源消费不仅会增加源头的二氧化碳排放,也会增加二次能源污染,造成环境负担。
三、问题传统能源消费存在一些问题:1、资源状况不佳中国煤炭资源严重缺乏,对天然气的依赖相对较高。
同时,传统能源消费会对地球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使得煤炭和石油储量保护成为我们必须要警惕和重视的问题。
2、不可持续性传统能源消费模式是焚烧化石燃料来供给能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大,且主要含有化石能源,不仅看短期经济效益容易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3、需求增加导致的需求与供给矛盾摩擦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能源消费仍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消费方式之一,因此,煤炭、石油、天然气的需求持续上升,而相应的供给也会面临着严峻挑战,从而导致了市场的供需矛盾。
四、应对措施为了解决传统能源消费所带来的问题,必需采取以下措施:1、政府主导的技术改进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开发新的再生能源资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这样就能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费,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从而减轻环境负担。
试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doc
![试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efac76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8.png)
试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能源消费特点1•1工业用能消耗占六成以上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仍以工业为主。
能源终端消费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消费和生活消费四个部分。
第一产业耗能少,且比例渐趋下降。
1990年仅用87•04万t标准煤,占消费总量的6•0%;2002年用能104•48万t标准煤,占消费总量的3•0%,下降了一半。
第二产业用能占全省能源终端消费的比例最大,其中,工业用能从1990年至2002年各年都占全省能源终端消费的60%以上,与发达国家的30%~40%相比,明显偏高。
节约大有潜力。
第三产业用能居第二位,比重有所提高,1990年用能168•53万t标准煤,占消费总量的11•5%,2002年用能594•46万t标准煤,占消费总量的17•2%,上升5•7个百分点。
1990至2002年居民生活消费占消费总量比重变化不大,占总能耗的14%左右,见表2。
从能源消费结构上看,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仍以工业用能为主,而第一产业用能比重却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这说明我省农业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应尽快扭转这种局面。
1•2重点工业行业能源消费增长迅猛据统计2002年,全省211家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年耗能在万t标准煤以上的)消耗的能源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耗能量的74•9%,其能源的消费趋势基本反映了全省工业部门生产所需能源消费的整体趋势。
在工业行业中,我省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和电力、蒸气、热水生产供应行业中。
这6大行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占重点耗能工业企业消费量的82•9%,其能耗的增减量对全省能源消费量的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能源使用总结报告范文(3篇)
![能源使用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795cf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7.png)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使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能源使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本报告对我国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总结。
一、能源使用现状1. 能源消费总量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5.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
其中,煤炭消费量占比最大,约为60%;石油消费量占比约为30%;天然气消费量占比约为10%。
2. 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非化石能源占比逐年提高。
截至2019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约为15%,较2010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3. 能源利用效率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19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4%,较201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能源使用存在的问题1. 能源结构不合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非化石能源占比相对较低,不利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2. 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发达国家,能源浪费现象严重。
特别是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能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
3. 能源科技创新不足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满足能源转型升级需求。
能源领域关键技术仍需突破,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有待提高。
4. 能源政策体系不完善我国能源政策体系尚不完善,能源价格机制、碳排放交易机制等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改进措施1. 优化能源结构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鼓励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逐步降低煤炭消费占比。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实施节能改造,降低能源消耗。
3. 加快能源科技创新加大能源科技创新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
在的问题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极为重要。
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 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等多种压力。
资源消耗多, 环境污染严重, 影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资源消耗多
低下的技术水平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资源消耗多。
据统计, 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2%( 其中煤炭只有6% ) , 比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
中国火力发电每千瓦时耗煤417 t , 比美国、日本高20%~ 30%。
而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 为日本的6 倍、美国的3 倍、韩国的4. 5 倍。
我国单位GNP 的能源消费量是西方发达国家的4~ 14 倍; 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远远高
于工业发达国家; 平均煤炭利用效率只有30% 左右, 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0 个百分点。
2. 环境污染严重
与此相关联, 我国由于能源消耗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以燃煤型为主的大气污染导致的酸雨覆盖区已扩大到占国土总面积的约30%, 正呈蔓延之势。
以燃煤型为主的区域性环境污染, 特别是排放SO2 和引发的酸雨, 已成为影响许多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除严重的大气污染外,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带来严重的地面污染。
以井工为主的煤炭井
工开采( 占96% ) , 引起地表塌陷已达30 万hm2, 且以每年约2 万hm2 增加着, 造成农业减产, 居民住房损坏;煤矸石积存已达3 000 Mt、占地1. 2 万hm2, 还在以每年130 Mt 的速度外排,
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资源, 还对土壤、水源及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每年约有22 亿t 矿井
水外排, 向大气排放CH4 80~ 100亿m3; 每年约600 Mt 煤炭的长途运输, 造成铁路、公路和水
路的沿路煤炭污染。
3 供需矛盾突出
尽管中国能源矿产总量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资源的保有质量令人担忧。
作为现代能源
矿产的两大关键矿种, 石油和天然气在国家能源矿产资源中的比重仅为7. 3%, 较世界平均水
平低了近29 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 自1993 年成为石油及制品的净进口国以来, 中国石油及制
品进口数量急剧攀升。
到2000 年时仅原油进口量就超过7 000 万t。
油气资源进口的大幅增长, 最终导致了中国20 世纪90年代初从一个世界能源矿产出口大国变成了一个进口大国。
1992~ 2000 年期间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提高了13. 1 个百分点。
此种变化明确无误地表明,中国在能源矿产方面已没有优势。
4 消耗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煤炭直接消费比例居高不下。
我国煤炭大部分直接用于燃烧。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
年分行业煤炭消费统计, 1998 年全国消费煤炭1 295 Mt,其中约85%煤炭作为动力煤直接消费掉, 包括发电用煤495 Mt, 占煤炭消费总量的38. 22% ; 居民生活用煤88. 8 Mt , 占煤炭消
费总量的6186% ; 各工业部门工业锅炉、窑炉等直接燃煤约占煤炭消费总量的40%; 炼焦、制
气用煤163 Mt, 占煤炭消费总量的12. 59% 。
大量煤炭用于工业和民用直接燃烧, 尤其是约40% 的煤炭用于工业锅炉、窑炉直接燃烧, 这是造成典型大气煤烟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是煤炭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过高。
终端消费的能源种类和能源质量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较大。
通过能源结构逐步调整, 近年来我国的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例已由1995 年的38% 下降为1998年的33. 8%, 但煤炭在中国终端能源消费中依然过高, 而美国仅为3. 7%。
电力在
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小,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和环境状况的标志, 中国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仅为33. 1% , 与发达国家煤炭主要用于二次加工转换的情况有很大区别。
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过大和燃煤技术落后, 造成我国终端能源效率低下( 仅为32% ~ 34%) 和污染严重。
目前中国终端能源消费效率仅相当于OECD 国家20 世纪80 年代初的水平, 比发
达国家低7~ 8 个百分点。
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
重要环节。
三是燃煤质量普遍低下。
我国商品煤的平均硫分约为1. 01%, 平均灰分为23. 85%。
1999 年全国入洗原煤3. 01 亿t , 入洗率为28. 9% ,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入洗率为41. 7% , 地方国有煤矿为27. 6% , 乡镇煤矿仅为10. 8%。
原煤入洗率比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低很多。
与此同时, 现有动力煤选煤厂开工却严重不足。
能力利用率只有56%。
据有关研究报告, 动力煤燃烧时煤中含硫的平均释放率为90%。
燃煤质量差是造成燃烧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5 能源资源利用技术落后
我国能源终端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 能源资源利用技术相对落后。
以煤炭为例, 尽管近几年我国燃煤发电技术水平提高较快, 但其他行业的用煤技术和用煤设备普遍较落后。
燃煤设备中尤其以工业锅炉燃煤污染最为严重。
绝大多数为无控制排放, 且不易搞排放治理,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煤炭利用的低效率、高能耗。
此外, 能源资源深加工产品的档次不高, 品种也相对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