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29.寓言两则》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社四年级下册语文29、寓言两则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社四年级下册语文29、寓言两则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社四年级下册语文29、寓言两则教案设计意图本文两则寓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有部分段落结构相似。

因此,重点落实在引领学生透过故事表面,领会蕴藏的意义。

根据文本特点,《纪昌学射》着眼于练习眼力的两个重点段,将语言训练与阅读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扁鹊治病》以列表的形式勾画出蔡桓公走向死亡的轨迹。

同时,两则寓言都在想像补白中,发展学生思维,丰满人物形象,使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水到渠成。

练习的设计在主要目标达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阅读、习作能力。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和它们组成的词语;结合课文理解“到家”、“百发百中”、“拜见”、“无能为力”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只有刻苦、有毅力才能练好本领”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等道理。

课前准备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寓言的的特点是什么?2、揭示课题《寓言两则》二、研读《纪昌学射》(一)理解课题1、读课题。

通过动作理解“射”2、看了课题,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板书:跟谁学怎样学学得怎样(二)自学课文1、要求:读通顺,读流利;根据板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讨论主要内容,与配套作业本选择主要内容的题目相对照,体会如何在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简要概括。

(三)研读课文重点段,感悟寓意1、课文告诉我们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到家”是什么意思?默读课文2、3自然段描写飞卫要求和纪昌本领的句子,思考“到家”的意思。

联系课文内容反馈交流。

通过要求与本领的对照,理解“到家”指完全达到,甚至超出要求或标准。

指名朗读有关句子,评价。

注意通过“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眨”、“极小”、“很大”以及“!”等词及标点,体现飞卫要求的严格。

通过“用针刺”、“眨一下”、“竟然”等词,读出惊叹之情。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领悟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学会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寓言故事,感受寓言的魅力。

(3)学会分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领悟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出本节课的寓言故事。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学习。

(3)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

3. 分析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邀请几组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寓意。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熟悉的寓言故事。

(2)讨论寓言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总结反馈(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

(2)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2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2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2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竽、郭、腮、彻、械”等5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混、雅、彻、械”等10个字。

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幽雅、彻底2、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难点:学习灵活运用这两个成语。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2、说说怎样学习寓言故事。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则寓言故事,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想办法识记字形。

再画出新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齐宣王编排蒙混过关(2)理解词语:滥竽充数: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竽,一种乐器;充数,凑数;这个成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次的充作好的;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装腔作势:腔,腔调;势,姿势。

故意装出某种腔调,做某种姿势,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待遇:本课指报酬。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寓意。

1、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但他却混到乐队里,最后还是露出了马脚,只好偷偷逃走。

)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文,针对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值得大家共同研究的问题。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梳理问题)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2)南郭先生是怎么滥竽充数的?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3、研读课文,解决问题(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1)……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9寓言两则纪昌学射》优质课教学设计_3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9寓言两则纪昌学射》优质课教学设计_3

《纪昌学射》教课方案教材剖析:《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 29 课的一则寓言故事: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时间练眼力,等练好了眼力,才开始教他开弓射箭,此后纪昌终于成为了一名弹无虚发的射箭好手。

故事以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不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下手。

教课目的:1.理解 2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老婆、虱子、弹无虚发”等词语。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领会人物的质量,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议论,发勇于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教课重、难点:1.整体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联合要点语句,领会人物质量。

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揭露课题1.学生齐读本组课文导读过渡:是啊,我们今日就先来走进故事长廊的第一站:寓言故事,一同来感觉它的魅力。

2.谁能谈谈看,这幅画讲的是哪一个我们所熟习的寓言故事。

(出示《草木惊心》的图片)对于《草木惊心》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草木惊心》——更羸仔细察看,不用弓箭也能把大雁射下来。

这就是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可是却寄望着丰富的道理。

《草木惊心》让我们理解了一位优秀的射箭好手更羸,今日我们再来理解一位箭术也特别优秀的好手,他的名字——叫做纪昌。

3.揭题(1)读课题正音。

“纪”为姓氏时读第三声。

(2)指导“昌”字的书写。

(3)增补课题。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寓言故事,名字叫做《纪昌学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地朗诵课文,并用一句话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的故事。

三、读读议议,感觉纪昌(一)纪昌的学习成就是怎么样的呢?文章有一个词,对纪昌的射箭技术推行了高度的归纳?(弹无虚发)为何他可以做到这样?预设:勤苦训练、坚韧不拔、练好了眼力(板书:练眼力)(二)纪昌是如何练眼力的呢?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中间哪些句子是写纪昌如何练眼力的,用“ ______”把它画下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9课《寓言两则》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西潘联校罗艳梅
一、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本节学习9个生字;
·理解故事的内容,读懂故事情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点词句段的学习,了解故事的经过;
联系实际理解寓言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时
本课两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1、你认为蔡桓公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尊重医生,有病及早医治。

)
2、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五、)小结课文,总结寓意
(六、)作业
如果你是蔡桓公,当你洪身疼痛请不到扁鹊时,你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蔡桓公(讳疾忌医)
皮肤小病不信
请治皮肉之间不高兴
肠胃里非常不高兴
不治——深入骨髓浑身疼痛——病死
防微杜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9寓言两则》word教案 (3)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9寓言两则》word教案 (3)

扁鹊治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拜见”、“名医”等词语的意思。

2.展开合理想象,把课文句子补充完整3.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阅读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望闻问切2.几个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如果老师说他主要是形容一个的人的,你能猜出老师要形容谁吗?简介扁鹊。

扁鹊真名叫秦越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救死扶伤,药到病除,而且能做到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他创造的“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还被中医沿用,这一切都说明扁鹊是个了不起的医生。

可就是这样一位神医,却有人怀疑他的医术,不让他治病,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朗读。

根据学生的朗读,指导生字词。

3.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记起来太麻烦了,你能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三、抓住“名医”,读悟感知通过几个同学的叙述,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与就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作者把想说的话放在了故事中。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1.出示第一自然段: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拜见”、“名医”。

2.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扁鹊是一位名医,那么在课文中一定还有很多句子能看出这一点。

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表现扁鹊是一位名医的句子。

(A.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小会,说:“大王,据我看来,你的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师:你从哪看出他是一位名医?(站了一小会、小病、发展)(B.又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C.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D.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29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29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1.自由读文《扁鹊治病》,标出不认识的字。 2、范读课文,正音。(点读) 3、自由练习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名后进学生读文,纠正错误。 5、认读生字、生词。(PPT) 6、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用符号标在书上。
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并归纳。 四、讨论问题,体会人物想法,理解课文:(14 分钟) 1、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人物的想法“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 掉头跑了”。 学生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人物想法。 2、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感情朗读,练讲故事: 1、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2、在读的基础上练习讲故事。 3、指名讲故事,评议。 六、书写写字:(10 分钟) 屏幕出示生字。 学生读一读,组成词语。 重点指导“烫” 学生书写其他生字。 五、师生小结。
课题
29、寓言两则
学 科 语 文 课 时 第二课时 课 型 精读课文
主备教师 王亚军
班级
四年十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目标(来源于《课标》和课后题)
1.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扁鹊治病》,会讲故事。 3、理解《扁鹊治病》内容,体会人物的想法。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来源于对教材地解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扁鹊治病》,会讲故事。理解寓言内容,体会人物的想法。 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并归纳。
四、讨论问题,理解课文:(13 钟) 1、飞卫为什么让纪昌先练眼力?(学习要从基本功练起,“万丈高楼平地起”)
2、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习本领要从基本功练起,坚持不懈。
五、感情朗读,练讲故事:
1、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则寓言故事。

(2)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概括故事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寓言故事的主题。

(2)学会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故事人物、联系故事情节、联系道理四个方面来理解寓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懂得诚实守信、勤奋努力、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等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则寓言故事。

(2)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故事人物、联系故事情节、联系道理四个方面来理解寓意。

(2)学会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教学法:以两则寓言故事为例,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寓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

2. PPT课件。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寓言故事,巩固知识点。

(2)简介本节课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

2. 学习《刻舟求剑》(1)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故事中的寓意。

(4)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

3. 学习《守株待兔》(1)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故事中的寓意。

(4)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

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运用。

(3)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寓言两则《纪昌学射》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寓言两则《纪昌学射》

28 寓言两则《纪昌学射》教学目标1.认识“妻、虱”2个生字,会写“昌、妻、刺、绑”4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品味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和展开想象的方法,感悟纪昌的认真刻苦、坚持不懈,体会到“无论学习什么本领都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意;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2.明白练好眼力与成为射箭能手的关系,清楚纪昌取得成功的原因,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清楚纪昌取得成功的原因,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理解和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快乐游戏,揭示课题1.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读过不少寓言。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猜猜故事的名字,看看谁能猜得又快又对。

教师逐幅出示图片,学生猜故事名字。

这些都是寓言故事,寓言往往是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则寓言,看看它能带给我们什么。

2.板书课题《纪昌学射》,指导书写“昌”字。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课文里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生字词。

(1)妻子、梭子、虱子。

指导“子”的读音,书写“妻”。

(2)请教、眼力、开弓、放箭、百发百中。

3.你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4.学生谈初读感受:文章最后提到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你认为他为什么能获得成功?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飞卫是如何教纪昌练眼力的?请你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飞卫教射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纪昌学射的句子。

1.学习“第一次练眼力”,归结学习方法。

句1: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

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1)请你通过朗读把训练的重点强调出来。

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评价。

(2)简单概括就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四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四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2.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寓言阅读的经验。

3.在阅读中体会寓言语言简洁准确、生动传神的特点,积累“聚精会神”“下功夫练眼力”“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等生动语言,学习分类积累语言的方法。

4.认识“妻、虱”两个字,会写“昌、妻、刺”三个字,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寓言的经验,积累和发展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红、蓝两支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以每一则寓言都会给我们以启迪这一原有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预测本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带着明确的目标展开探究性阅读。

(二)初读课文,分享启示1.学生默读课文,批注。

2.全班交流分享阅读启示。

预设:学生通过初读可能会感受到“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成功”“学习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学习中不能骄傲自满”等启示。

3.教师伺机引导学生争论,这则寓言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今天阅读的这则寓言与以往不同,它会带给我们多方面的人生启迪,以此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研读的动力。

(三)再读课文,探寻寓言的多重寓意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批注。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相机引导,丰富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经验。

教师引导预测(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这样的语言,发现“要想成功得有名师指导”这一启示。

人教版四下语文第29课《寓言两侧》教案1

人教版四下语文第29课《寓言两侧》教案1

29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相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

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29 寓言两则《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下.教案1》

29 寓言两则《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下.教案1》

教学 要求 1.学习课文,体会到学习要练习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2.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 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 课时两课时1纪 昌 学 射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了纪昌要向射箭能手飞卫请教射箭。

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qī)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2[①那样练眼力,眼睛多难受啊,可纪昌却坚持了下来,你觉得纪昌靠的是什么?]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飞卫让纪昌练眼力。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

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shī)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3[②纪昌要练出这样的成绩都需要什么?]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纪昌用心地练眼力,取得了很大进步。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4[③飞卫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纪昌的基本功得到了飞卫的认可,开始教他开弓,射箭。

5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了纪昌在飞卫的指导下练习眼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开始学习射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寓言两则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寓言两则教案及反思

29《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考试中答题策略和几个答题窍门对于中学生来说,最终都要参加升学考试,而考试的遗憾莫过于实有的水平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致使十几年的辛劳毁于两小时的“经验”不足。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考的都是心理素质和考试技术的较量。

当一个考生进入封闭考场之后,他的知识和能力就是一个常数,而如何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阅卷得分点,这就取决于稳定的心态和答题的技术了。

答题得分到底有什么技巧,这也许是所有中学生们关心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也许中考状元们能给我们答案。

经过中考实战,中考状元们都展现出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良好心态、踏实的知识基础和应试技巧。

下面是他们在备考应试阶段总结出的“四先四后”应试技巧。

1.先易后难顾名思义,就是在做题的时候,先做那些简单的题目,然后再做困难的题目,先做A类题,再攻B类题。

当然,容易和困难是因人而异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虽然试卷本身的编排已经在原则上考虑到从易到难,但这仅仅是命题组的主观认识,而且数学试卷常常被设计为“两个从易到难的三个小高潮”(三类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从易到难;每类题型本身又从易到难),就是说,选择题的难题完全可能比填空题的易题困难,而解答题的易题又完全可能比选择、填空的难题容易。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寓言两则(同事+修改)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寓言两则(同事+修改)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寓言两则(同事+修改)[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寓言两则(同事+修改)]29、寓言两则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寓言两则(同事+修改)[智库|专题]。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理睬、肠胃、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想法,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

4.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4分钟】1.我们曾经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南辕北辙)什么是“寓言”理解“寓”的意思。

出示“寓”在字典中的三种义项让学生选择:居住;住的地方;寄托,含蓄在内。

(选“寄托,含蓄在内”)板书:故事2.今天我们再来读一则寓言故事《纪昌学射》,齐写课题,读课题(指名读),你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板书:谁做什么事再板:知人知事3.仅仅知道谁干什么够不够,你还想了解什么预设:向谁学为什么学怎样学后来怎样分别板书:知人:谁向谁起因:为什么做(学、做)故事知事:做什么事经过:怎样做(学、治)结果:后来怎样二、初读课文,说说梗概【7分钟】1.接下来读课文《纪昌学射》,把课文读正确,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用“——”划出答案,想想课文的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交流反馈答案:(1)读正确,理解词语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练习书写生字:刺。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比较:竟竞。

练习:用竟然练习造句。

四年级下《29寓言两则》教案

四年级下《29寓言两则》教案

聆听寓言故事,品悟人生哲理——29、《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人物的形象:纪昌有恒心有毅力谦虚好学,扁鹊医术高超机警,蔡桓公讳疾忌医;2、从故事中获得启示:1)学习本领要从基本功做起,要有名师指点;2)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要正视自己的缺点;3、能读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能够简单地对文中人物形象进行评价,就故事带来的启发述说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感受人物形象,品悟故事带来的启示。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一口气说不停)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名字就叫:一口气说不停。

规则是:用一口气说说你知道的寓言故事,只说故事的名字,看谁说得多。

二、导入新课:(深情款款导新课)动人的故事,人人都爱听。

有的故事情节离奇,扣人心弦;有的故事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漫步于故事的长廊,聆听一个又一个故事。

首先,我们我们先聆听两则寓言故事,品悟人生哲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 29、寓言两则(板书课题,生齐读)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三言两语讲故事)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看看读完文章后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2、读完之后请同桌之间练习一下,用三言两语把故事讲一讲,看谁得语言简洁,又能把故事讲清楚。

(同桌间练习)3、三言两语讲故事现在开始,谁先来?(指名讲《纪昌学射》)还有人也要讲这个故事么?下面是《扁鹊治病》谁来讲?过渡:同学们的语言很流畅,很简洁。

为你们点赞。

两则寓言故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角色,他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能用自己的话评价一下他们吗?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下一环节——四、品悟文本,感受人物形象。

(七嘴八舌评人物)1、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能体现人物性格或者品质的语句,用铅笔标画出来,并简单地做批注。

然后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2、首先让我们请学射箭的纪昌登场,让我们先评价一下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

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正确字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了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适时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a.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

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b.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c.出示句子,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
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

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

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

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

“妻”把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女”连起来。

“刺”左半部是“”不是“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教师介绍扁鹊其人。

(略)
师: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

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

因为故事虽然简单,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和第六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a.交流学生的疑问。

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来读。

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等道理。

c.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我读了你的故事,虽然你是国君,你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

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对比记忆:“肠、烫、汤”的字形,写正确。

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写成“米”。

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使我们明白了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

这样优秀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会让大家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