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新机制新方法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一、引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其利用方式的变化对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日益频繁和复杂。
为了实现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及时准确地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大范围、多时相的数据获取手段,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原理和优势遥感技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地表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从而获取地表的特征和状态。
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通常利用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通过对比分析影像中地物的光谱、纹理、形状等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与传统的土地调查方法相比,遥感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遥感能够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覆盖范围。
其次,遥感可以获取多时相的数据,能够动态地反映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
再者,遥感数据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
三、遥感数据的选择与预处理在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时,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至关重要。
常见的遥感数据源包括卫星影像(如 Landsat、Sentinel 等)和航空影像。
卫星影像具有覆盖范围广、重访周期短的特点,适用于大区域的宏观监测;航空影像则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适用于小范围的精细监测。
在获取遥感数据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工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这包括几何校正,即消除影像由于传感器姿态、地形起伏等因素造成的几何变形;辐射校正,用于消除传感器本身和大气等因素对影像辐射亮度的影响;图像增强,突出影像中的有用信息,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辨识度。
四、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解译方法为了有效地监测土地利用变化,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常见的分类体系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等。
在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时,可以采用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解译两种方法。
切实做好集体土地确权事关长远
期组织队伍存在难度。
四是 确 权登 记 需要 大 量 的资 金投 入 ,经费落实难度大。
这些 问题都是客观存在 ,需要予 以 解决的 。只有充分认识 ,积极正视这些 困难和问题 ,才能从根本上加快推进确 权登记工作 ,才能在工作 中攻坚克难 ,
I 事I 大
切实做好集体土地确权事关长远
农 村 集体 土 地 确 权登 记 发 证是 维 护 农 民权 益 、提 高 土地 管 理和 利 用水 平 、促 进 城 乡统 筹 发 展 的迫切 需要 。
@ 文/ 龙服 忠
这 三 个有 利 因素正 是 我们 坚 定信 念 ,振奋精神 ,做好地籍工作 的强大支
集体土地确权发证 ,涉及 到老百 姓的切 身利益 ,老百姓需要 了解这个事 ,才会
以采取先 易后 难的思路开展工作 ,暂时
先发到村 。
目前 ,湖南省 国土资源厅正 在研 究
建立土地变更调查新机制 ,实行 土地利
用 变 化 预 变 更 制 度 ,由省 厅 相 关 处 室 和
证 ,当前要做 的工作主要集 中在 以下方
面:
对 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 作 ,省厅将会采取一定 的形式进行督促
推 进农 村 集 体 土地 确权 登 记 发证
检查 ,并通报各地 的工作进展情况 ,各 地要在7 月底前将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报
省厅地籍处 。
工作光靠 国土资源部 门一家是不行 的。 必须取得 当地政府 的重视 和支持 ,争 取 各部 门联动 ,形成合力 。同时 ,需要 建
3-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全覆盖遥感监测技术要求
时据有增源新加随数
采样间隔(m)
0.5 0.5 0.5 0.5 0.5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4.2 影像镶嵌
影像镶嵌线勾绘示意图
镶嵌原则
(1)镶嵌只针对相同采样间隔、同波段类型影像之 间,制作县级行政辖区该采样间隔IMG文件。
(2)镶嵌前进行重叠精度检查。景与景间重叠限差 应符合要求。
DA(堤岸)、DB(堤坝)、 MT(港口码头)
200
采矿
CK
影像特征为采矿用地
YT(盐田)
200
公园绿地
LD
影像特征为公园绿地
WH(占用耕地挖湖造景)
200
光伏
GF
影像特征为光伏用地
200
5.3.1 提取内容与指标
监测 图层
监测 类型
耕地流出变化 图斑
遥感监 测变化 图斑层
建设用地和设 施农用地变化
除用于补缝、替云的单景影像 外,其他用于DOM生产的单 景影像云量不超过20%;城 乡结合部、耕地等重点区域不 能有云雪覆盖,云雪覆盖区域 需补充替换无云雪的合格数据。
重叠度
光谱信息 影像噪声
侧视角
采集计划
云雪覆盖
3
Part03
基础资料
3.基础资料
4
Part04
数字正射影像(DOM)生产
4. DOM生产
DOM 生产
技术要求
影像镶嵌
影像裁切 镶嵌块信息文 件 云层信息文件
01
02
03
04
数学基础
采样间隔 纹理与色调 精度指标
• 平面坐标系统 • 投影方式 • 高程系统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的方法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的方法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变更与利用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关注的焦点。
因此,准确、高效地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就成为了必要的工作。
在过去,传统的土地测量方法往往效率较低,且存在一定的误差。
幸运的是,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如今我们可以运用先进的测绘技术来进行土地变更调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土地调查方法。
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相机和激光雷达等设备,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土地的影像和地形数据。
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规模土地变更调查,且精度高,效率也大大提升。
同时,无人机遥感技术还能够实时监测土地的变更情况,及时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可为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一种先进的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调查工作中。
通过卫星的定位和测量,可以准确地获得土地点位和坐标信息,从而进行土地边界的确定和图件的绘制。
与传统的测距仪或经纬仪相比,GPS的测量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并且不受地形等因素的限制。
因此,使用GPS技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投入,还可以有效避免测量误差带来的问题。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重要工具。
在土地变更调查中,通过将相关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与地图、影像等进行叠加分析,可以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展示和空间分析。
这样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土地变更的情况,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状况,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GIS还可以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效果。
四、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快速、精确获取地物高程信息的方法。
通过激光扫描仪的发射和接收,可以获得地面各个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在土地变更调查中,可以通过激光扫描技术快速绘制现状地形图,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支持。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遥感技术是一项应用于地球科学、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获取和分析远距离地面特征的信息,为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探讨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1. 土地分类与变化检测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表图像和数据,实现对土地类型和变化的监测。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得到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为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例如,利用多时相遥感图像,可以实现对农田面积和用途的监测,辅助农业生产管理和农村土地整治。
2. 土地覆盖变化分析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土地覆盖信息,并通过图像分析和数据处理,实现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定量分析。
这对于生态环境监测和区域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对历史遥感影像的比较和分析,可以追踪自然资源的利用和退化情况,及时调整相应的管理措施。
3. 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估遥感技术的高时空分辨率可以提供详细的土地利用信息,为土地利用规划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遥感数据,可以进行土地资源供需的分析和评估,为城市和农村土地利用的调整和规划提供参考。
例如,通过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土地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二、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发展趋势1. 多源数据融合当前,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传感器或平台。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多源数据的融合,包括多源遥感图像、多种分辨率数据和多种数据类型的集成。
这将大大提高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
2. 智能化技术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遥感图像解译和分析将进一步智能化。
传统的人工解译方法将逐渐被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算法替代。
未来的遥感技术将能够自动提取土地利用信息、识别土地变化模式,并实现高效的土地利用分析和评估。
遥感技术在土地覆盖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土地覆盖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土地覆盖的变化对于生态环境、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监测手段,在土地覆盖变化监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
它利用卫星、飞机等搭载的传感器,接收来自地面的电磁波辐射,并将其转化为图像或数据。
在土地覆盖变化监测中,遥感技术凭借其大范围、多时相、高分辨率等特点,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而详细的土地信息。
首先,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
相较于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面积的土地覆盖数据。
遥感技术则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范围区域进行观测,迅速获取整个研究区域的土地覆盖状况。
这对于及时掌握土地覆盖的整体变化趋势非常关键,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宏观的土地管理政策。
其次,遥感技术具有多光谱和高光谱观测能力。
多光谱遥感可以获取多个波段的电磁波信息,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在不同波段上的反射特性存在差异。
通过对这些波段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够区分出森林、草地、农田、水体、城市建设用地等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
而高光谱遥感则能够提供更精细的光谱信息,进一步提高土地覆盖分类的精度。
再者,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多时相监测。
通过对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土地覆盖的变化情况。
比如,某片森林的砍伐、新城区的建设、农田的扩张或收缩等。
多时相监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覆盖变化的过程,还能够分析其变化的速度和趋势,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遥感技术监测土地覆盖变化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是数据获取,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如卫星影像(如Landsat、MODIS 等)、航空影像等。
然后是数据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等,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接下来是土地覆盖分类,运用各种分类算法和模型,将遥感影像中的像元划分为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
全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共23页)
附(Fu)件:2021年度全国地盘(Di)变动查询拜访与遥感监测实施方(Fang)案为准确掌握2021年度全国地盘操纵变化情况,保持第二次全国地盘查询拜访〔以下简称“二次查询拜访〞〕成果现势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盘打点法、地盘查询拜访条例及实施方法,在二次查询拜访成果根底上,采用卫星遥感、地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全国范围开展地盘变动查询拜访与遥感监测工作,更新地盘查询拜访数据库。
为包管本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Yi)、工作目标通过开展(Zhan)全国地盘变动查询拜访与遥感监测工作,掌握2021年度全(Quan)国31个省〔自(Zi)治区、直辖市〕土(Tu)地操纵变化情况,更新地盘查询拜访数据库,保持二次查询拜访成果的现势性;适应“一张图〞建设和“批、供、用、补、查〞的国土资源打点新形势,满足地盘打点日常业务的现实需求,实现监管方式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重大转变;进一步扩大查询拜访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地盘根底数据资料的社会化效劳程度,有效保障地盘有效参与国家宏不雅调控,满足经济社会开展的迫切需要。
二、工作任务〔一〕遥感监测。
国家统一采购2021年8月至2021年1月覆盖全国的最新遥感数据,组织加工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与2021年二次查询拜访尺度时点遥感正射影像图叠加阐发,提取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监测图斑;将2021年遥感正射影像和监测图斑等信息,分期分批分发处所,为处所开展年度地盘变动查询拜访提供根底资料。
〔二〕地盘变动查询拜访。
各地操纵部(Bu)下发的遥感监测成(Cheng)果,结合本年度建设用地审批、地盘整理复垦开发等情况,以2021年12月31日(Ri)为统一时点,按照地盘变动查询拜访的有关要求,实地(Di)查询拜访并填(Tian)写地盘变动查询拜访记录表。
全面查清2021年度内全国各类地盘操纵变化情况,重点掌握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耕地等变化情况;结合当前新一轮地盘操纵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更新底子农田上图成果,掌握年度的底子农田现状情况。
土地变更调查中的测绘新技术应用
土地变更调查中的测绘新技术应用发布时间:2021-04-02T14:22:08.90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1期作者:周吉红[导读] 土地变更调查是指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上级下发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遥感影像数据,周吉红云南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土地变更调查是指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上级下发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遥感影像数据,对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以及行政区划变化进行外业实地调查,获取变化地类图斑、土地权属(宗地)、行政区划数据,进而生成增量数据包和统计报表,对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和上报的过程。
土地变更调查是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依法公布的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是实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依据,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的基础。
在土地变更调查中充分利用测绘新技术,能大大提高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对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流程及测绘新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地变更调查;测绘新技术;应用1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流程及关键环节1.1基础资料(1)遥感监测成果:我国国土资源部门通过当前最先进的遥感影像设备、技术,对主要区域土地资源进行遥感影像检测,同时结合历史土地资源数据库信息形成叠合图来分析本年度新增用地情况。
同时,根据叠合图获取新建用地图斑,获取年度遥感检测结果。
(2)基础数据库及资料:在历史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基础上,进行本年度土地资源应用情况的调查工作,得出本年度耕地面积以及土地资源开发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并绘制相应的图片。
1.2外业调查变更调查以每年度最后一天为截止日期,并根据土地资源应用现状、土地资源类型划分,进行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并在本年度变更调查信息基础上,获取本年度土地资源所属权变更有关的信息,保证图片、数据以及土地资源所有权等,外业调查关键在于耕地资源变更、建设用地变更等方面。
1.3土地调查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完成后,随着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字国土等有关政策的落实,以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为基础的数字化省级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已经形成,该系统将外业调查获取的土地资源应用信息录入其中,并实时进行信息系统数据的调整和更新。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方法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方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对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更加容易和准确。
本文将介绍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遥感数据的选择在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遥感数据。
目前常用的遥感数据有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
航空遥感数据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适合较小范围的土地利用监测;卫星遥感数据覆盖广、频次高,适合大范围的土地利用监测。
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监测区域,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能够提高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得到合适的遥感数据后,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首先是地理校正,即将图像与地理坐标系统对应起来,对图像进行几何纠正以实现准确的地理定位。
然后进行辐射校正,去除图像中由于大气、地物反射和传感器响应等因素引起的光谱失真。
预处理后的遥感图像能够提供更准确、可比较的土地利用信息。
三、土地利用分类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核心步骤,其目的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地物进行分类提取。
常用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有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依靠人工对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标注,然后训练分类器进行分类;无监督分类则根据图像内部的统计特征自动进行分类。
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器对土地利用进行准确分类,是保证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一环。
四、变化检测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关键是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进行变化检测。
通过对地表物体的变化进行定量的检测和分析,可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常用的变化检测方法包括基于像素的方法和基于对象的方法。
前者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图像像素的亮度、颜色、纹理等特征来检测变化;后者则将图像中的地物分割成对象,并比较对象之间的差异来检测变化。
结合两种方法可以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变化信息。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系统的建立
2.扫描更新后的图件, 利用瑞得扫描矢量化系统进行数据采集; 3.利 用 瑞 得 土 地 利 用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建 立 土 地 利 用 数 据 库 ; 4.利 用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进 行 内 业 处 理 、面 积 量 算 和 汇 总 统 计 , 输 出 标准分幅图和台帐; 5.对 照 实 地 、有 关 原 始 资 料 及 遥 感 影 像 图 检 查 确 保 建 库 质 量 。
2.3 外业调查与补测的内容、方法、精度统计 2.3.1 外业调绘与补测的内容 ①行政界, 权属界调绘。 ②地类界调绘及宽度丈量。 ③线状地物调绘及宽度丈量。 ④实地丈量不够上图面积的图斑, 并在野外记载表上记载清楚。 ⑤新增地物的补测。 2.3.2 补测方法 ①对于变更图斑面积较大, 形状不规则的图斑, 采用 GPS、RTK 技 术定位, 再用钢尺丈量宽度。 ②对于变更图斑形状规则, 附近易找到明显地物点的, 采用距离 交会法, 直角坐标法, 截距法等进行补测。补测时, 应尽量运用原地图 上已有的地物点, 以减少补测的点位误差。 ③无论用那种方法进行外业调查, 都将变更的图斑界线用铅笔标 在工作底图上, 填 写 《土 地 变 更 调 查 记 录 表 》并 绘 制 草 图 , 详 细 标 明 补 测地物的相关位置和量测数据。 2.3.3 外业调绘与补测的精度 ①对 于 明 显 地 物 界 线 , 图 上 位 移 小 于 等 于 0.3mm, 困 难 地 区 或 不 明显地物界线位移小于等于 1.0mm。 ②新增地物补测, 补测地物点对四周明显地物点位置中误差, 平 地、丘陵地小于等于图上 0.8mm, 山地小于等于 1.2mm。 ③图幅接边误差, 随机抽取 10 幅图, 其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等 于 0.5mm, 不明显地物接边误差, 小于等于图上 1.5mm。 ④线状地物量宽精确到 0.1m。线状地物宽度为 2~10m 时, 允许限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预测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预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变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尤为明显。
因此,如何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与预测,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预测,不仅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依据,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设备对地球表面进行远距离观测和测量的技术。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规模、高精度、实时性强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目前,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与变化检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地表进行分类,区分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如农田、林地、草地、水域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遥感影像进行比对和分析,检测土地利用变化,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化。
2.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模式分析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数据,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模式进行分析。
空间模式可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格局、面积变化等,而时空模式则可以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和趋势等进行预测。
3.中长期土地利用变化评价遥感技术不仅可对短期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还可对中长期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评价。
通过持续的遥感监测和定量分析,可以形成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为未来的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二、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是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针对不同的预测期和空间范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基于季节性变化的短期预测针对农业生产等季节性特点强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基于季节性变化进行短期预测。
这种方法一般利用前几年的遥感数据,通过分析农作物生长变化、草地植被覆盖率等指标,对未来一至两个季度内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短期预测。
2.基于趋势预测的中长期预测对于人口增长、城市扩张等长期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可以采用趋势预测的方法进行中长期预测。
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技术方案现状样本
漳平市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技术方案( 现状)编制单位: 厦门集恩图造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编写者: 王巧晖时间: .12.12一.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准备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一) 总体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二) 资料及设备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三) 制作漳平市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底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调查内容与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一) 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二) 开展耕地现状变化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三) 开展其它现状变化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四) 开展地类信息专项调查标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有关问题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一) 建设用地变更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土地,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情况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对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和分析。
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大量的土地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呢?首先,这是国家进行土地管理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只有清楚地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它有助于保护耕地资源。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非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
再者,对于城市的发展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提供准确的土地信息,避免盲目开发和浪费土地资源。
那么,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是如何开展的呢?这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遥感技术就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土地利用信息,快速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比如,原本是耕地的区域是否变成了建设用地,或者是森林面积是否有所减少。
然后,还会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这些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GIS 能够将土地信息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直观地了解土地利用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除了遥感和 GIS 技术,实地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调查人员需要深入到实地,对遥感发现的变化区域进行核实和补充调查。
他们会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 等,获取更加准确的土地数据。
同时,还会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土地使用者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在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的过程中,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严格的数据采集和审核制度。
采集的数据要经过多次核对和验证,确保没有错误和遗漏。
2019年-2019201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遥感监测-张春霞-PPT精选文档
(二)耕地增加、减少应注意的问题
1、按系数计算田坎的耕地增加和减少时,田坎也应相应增加和减少。 2、耕地减少(耕地变更为其他地类)应注意的问题
不能变更的地类。耕地变为冰川及永久积雪 原则上不能变更的地类。 若没有灾毁,耕地一般不可变为河流水 面、湖泊水面、裸地、滩涂、沼泽地、其他草地 可以变更,但量一般不应很大的地类。
新形势下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以全覆盖的遥感影像为 基础,结合动态遥感监测成果,对数据质量总体掌控; 延用对数据流量的合理性审核;全面核查每一变化图 斑的地类、位置、范围。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人为干预 和调整数据成果。
4、组织模式和程序不同
以往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组织模式较为简单,“地方 调查,逐级汇总、国家审核出数” 。
挑战:
1、对技术水平要求更高; 2、对数据的真实性要求更高; 3、对组织的严密性要求更高; 4、时间更加紧迫。
二、2019年土地变更调查和遥感 监测的任务-国家任务
(一)遥感监测。 (二)国家级核查 (三)数据汇总统计。 (四)国家级数据库更新。
2019年土地变更调查的任务---省(市)级任务
三、地类变更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基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则
1、严格按照土地分类的地类含义来确定用地类型。 2、对实地发生变化的土地,依据实地现状认定地类,如实变更;对本年度批 准未建设的土地,依据合法有效的批地文件,确定地类、位置和范围,进行 变更。 3、对遥感监测提取的变化图斑,应进行外业核实。经核实,实地确实发生变 化的,确定地类、范围 ,纳入年度变更;实地未发生变化的,不纳入年度变 更。 4、对遥感监测未提取的变化信息,以影像为参考,内业预判,实地调查地类。 5、建设用地的类型,主要依据实地现状及合法有效的批地文件确定;新增耕 地来源类型,参考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料确定。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作为了解土地资源动态的重要手段,对于土地规划、环境保护、城市发展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
遥感技术凭借其大范围、多时相、高分辨率等独特优势,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面积的地表信息,通过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对地面进行扫描和观测。
这些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地物特征,如光谱、纹理、形状等。
通过对不同时期获取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要进行遥感数据的获取。
目前,常用的遥感数据源包括卫星影像(如 Landsat 系列、SPOT 系列等)和航空影像。
这些影像具有不同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需要根据具体的监测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大范围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通常会选择空间分辨率较低但覆盖范围广的卫星影像;而对于小区域的高精度监测,则可能会采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航空影像。
获取到遥感数据后,接下来就是数据的预处理。
这一环节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融合等操作。
辐射校正用于消除传感器自身以及大气等因素对影像辐射亮度的影响,使得影像能够真实反映地物的反射特性。
几何校正则是对影像的几何变形进行纠正,以确保不同时期的影像能够准确匹配。
图像融合则是将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整合,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完成预处理后,就可以进行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这通常采用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分类两种方法,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
目视解译是指解译人员通过对影像的直接观察和分析,根据经验和知识来判断土地利用类型。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效率较低,适用于小范围、高精度的监测。
计算机自动分类则是利用各种分类算法,如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对影像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效率高,但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影像质量、分类算法的选择等。
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变化检测是核心环节。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变化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变化监测遥感影像是指通过航空器、卫星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变化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国土规划、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数据获取、影像处理和变化监测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变化监测。
一、数据获取1. 多源数据融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等,可以提高土地覆盖变化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融合不同数据源的信息,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更全面地揭示土地覆盖变化的特征和演变规律。
2. 长时序数据应用获取长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捕捉土地覆盖变化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波动。
例如利用历史卫星影像,结合今后的卫星观测数据,可以分析土地覆盖的演化过程,为未来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和提供参考。
二、影像处理1. 影像预处理遥感影像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和大气矫正等过程。
准确的影像预处理可以消除图像的几何和辐射失真,提高数据的精度和一致性,为后续的土地覆盖变化监测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 特征提取与分类通过影像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将遥感影像中的地物进行分类和标记,提取出不同地物类别的空间分布和数量信息。
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
特征提取和分类结果可以用来识别和分析土地覆盖的变化。
三、变化监测1. 时间序列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可以通过像元级的差异分析和变化向量分析等方法,定量地揭示土地覆盖变化的过程和幅度。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捕捉到不同土地类型和不同变化类型的变化规律,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空间统计分析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如空间交会分析和转移概率矩阵分析等,可以揭示土地覆盖变化的空间聚集特征和转移规律。
通过对变化象限和转移概率的计算,可以明确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浅谈土地日常变更调查新机制的方法
重 要 原 因 , 其 次 违 法 占地 信 息 的 上 报 不 仅 是
一
项单纯 的技术 业务 ,也 是一种政府行 为 。
年底 的统 一变更 ,往往会 因为时 间紧迫 ,造 成 为应付 上级检 查和上报任 务,进行 突击 , 使 成果 中出现较 多的错误 和遗漏 ,这 不仅失 去土地变 更调查 的意义 ,而且不 能够 保证对 各地类变 化情况 的全面掌握 和控制 ,更谈不 上对耕地 总量动 态平衡 的掌握和监控 。建立
管理观 察
浅谈土地 日常变更调查新机制的方法
王新 利
许 昌赛博综服务有 限公 司 河 南 许 昌 4 6 1 0 0 0
摘要 :本 文主要阐述土地 日常变更调查 新机 制,详细 阐述 变更调查新机 制工作机制 ,以及分析新机制 的重要意义 ,同时阐述变更调查新机制 的方法 以及存在 的主要 问题。 关键词 :土地 变更 变更调查 调查机制 问题分析
的逻辑要求越 来越 高。其次对土 地变更 调查 和 遥感监测成 果的认识 不足 ,思想还 固定在 数 据由地 方确 定,有 问题地 方解决的定式中,
1 、 引言
随着 土地变 更调查与 遥感监测 工作 的合 并开展 ,土地 变更调 查由原来 的地方 自行开 展 变成 地 方 根据 国家 下 发卫 星 影像 开 展调 查 ,由于 国家下 发卫 星影像 的时间一 般在 l 1 月份左 右 ,这 就使得土地 变更调 查工作集 中 在年末进 行 ,在 年末进行 集 中变更 存在着外 业 图斑 核对时 间紧 、内业 建库时 间紧、数据 统计分 析时 间紧、业务科 室临 时对 接难度大 等诸多不利因素 。
2 、土地 日常变更调查
2 . 1 土地 日常变更调查新机制 月清就是在 当月 内对发生 的权属 、地类 、 开发整 理复垦 等变化情况 ,及 时进 行实地调 查 、勘 丈、填 写土地变更 调查野外 记录表 , 标 绘工作 底 图。季累就是每 三个 月进行 一次 图件资料 累计汇 总,得 出每个季度 的土地分 类 面积,查实反映一个季度 的土地利用现状 。 月清季 累的 日常 变更工作 机制 ,是 将一年一 度 的一 次性集 中变更转变 为随现状变 化及时 变 更与年终变更相结合 的工作模式 。 2 . 2新机制 的重要意义 建立 月清季 累土 地 日常变更机制 ,要求 各县 ( 市 )必须 按要求按 月对辖区 内发生的 土地变化 情况如 实进行上报 。尽管 与年底统 变更相 比,月清季累 的土地 日常变更机制 , 增 加工作 量和工 作难度 ,但 从建立这种 新机 制的意义 上来讲 ,则是十 分必要 的。比如说 违 法 占地 、违章 建筑从产 生到形成 是有 一定 的时间 周期的 ,若是到年 底卫片下 发后再去 查处和拆 除 ,违 法建筑 多已形成事 实,此时 再拆除,给国家和社会都会带来 巨大 的损失 , 同时也会 对社会 造成不稳 定的因素 。 日常变 更机制就 是要将 违法 占地 发现在萌牙状 态 , 使违法建 筑在没 有形成高楼 大厦前 ,就 进行 制止和拆 除 。对 于违法 占地 ,如果 能及时发 现 和上报 到政府 相关部 门,就可 以大 大降低 损 失,防微杜渐 ,逐渐形成 良好的用地循环 。 这是建立 月清季 累土地 日常变更机 制的一个
国土变更调查中的测绘新技术应用
国土变更调查中的测绘新技术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越发重视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国土变更调查主要是对土地使用情况全面调查,及时更新数据库,保持数据的准确性,为国土资源日常管理提供资料。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积极采用测绘新技术,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变更调查效率。
下文中,将主要针对国土变更调查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国土变更调查;测绘新技术;应用前言:国土变更调查主要是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土地现状合理利用先进的新技术,明确土地权属等各方面的变化,取得完整的地类图斑,形成统计报表,利用数据库更新上报。
土地变更调查十分重要,是国土资源规划的依据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
在调查工作中,应用测绘新技术,收集用地信息,实现自动化检查,是成果质量的保障。
1.在我国土地管理中测绘新技术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测绘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传统技术转变成现代高新数字化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中,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了解土地性质,获取精准的统计资料,明确资料范围,为图纸绘制部门提供数据作为依据。
在国土变更调查中,各个部门必须做好协调工作,精准的数据在土地安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土地开发之前,先绘制地形,科学评估土地项目,确保各项数据准确后进行调查。
在国土调查工作中,会应用到不同类型的测绘技术,传统测绘技术存在着许多问题,很难满足现代化需求,工作人员必须意识到测绘新技术在国土变更调查中的优势,及时更新土地信息,调整土地规划方案[1]。
1.国土变更调查中新技术的应用分析1.GPS导航定位技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测绘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实现了全面转型,在各个工作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和传统测绘方式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能够获取准确的成果,服务于各个行业。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是由无线电与人造卫星组网完成的定位操作。
在导航的基础上,接收精确导航信息,实现对指定位置的定位操作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新机制新方法—— 2010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部署培训专题2010年10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
前不久,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2010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部署培训会。
全国部署培训会有关专家授课的内容,经整理在本版刊登,供各地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时参考。
2010年度全国土地遥感监测工作介绍2010年是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结束后的第一年,是按照新机制,采用新方法,保持调查成果现势性的开局之年。
当前调查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是如何将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保持下去,国家及时准确地掌握耕地和新增建设用地为主的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一、遥感监测工作基本思路按照国土资源部党组关于“创建新机制、采用新手段、保持调查成果现势性、查清全国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更坚实基础”的要求,部地籍司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和遥感监测的任务和需求,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采取“国家组织遥感监测,地方开展变更调查,国家进行核查”的最新组织模式开展年度调查和监测工作,并组织编制了《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总体方案》。
其中,国家组织的遥感监测工作,通过全国范围全覆盖的遥感前后时相影像对比,对新增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充分发挥遥感监测直观优势,最大程度地为地方变更调查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撑,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满足2010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工作的需要。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作为项目实施单位,依据总体方案编制了《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实施方案》。
为做好遥感监测任务的实施,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又进一步编制了《2010年全国土地遥感监测任务技术方案》和《2010年全国土地遥感监测任务监理细则》。
2010年全国土地遥感监测工作,通过采购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覆盖全国的最新遥感数据,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底图、高程数据等控制资料为基础,以区县为单位,制作覆盖全国的最新土地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
与2009年标准时点遥感影像图叠加分析,监测2010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将最新遥感影像和监测信息及时下发给地方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变更调查成果核查,为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提供基础资料。
二、遥感监测分区及使用数据情况根据各地土地利用变化特点、管理需要,以及遥感资料的保障能力,将全国划分为四类遥感监测工作区。
各区分布及使用数据源情况如下:一类区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包括全国155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市辖区,及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使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QuickBird和WorldView等遥感数据。
二类区面积约162万平方公里,包括除一类区外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所辖县(市)。
使用2.5米分辨率左右的SPOT5和P5等遥感数据。
三类区面积约554万平方公里,包括除一、二类区外的中、东部地区以及西部重点区县。
使用5米分辨率左右的RapidEye、北京一号等原始遥感数据。
其中,部分区域需要RapidEye与遥感二号融合数据。
四类区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为我国西部沙漠、戈壁和藏北无人区。
使用5米分辨率的遥感八号及30米分辨率的HJ-1/2国产遥感数据。
三、遥感监测技术指标1. 数学基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横坐标加带号。
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方式与基础底图一致。
高程系统:与使用高程数据一致。
2. 新增建设用地图斑提取标准遥感监测图斑以影像为依据提取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即前时相未建设,后时相已推填土或已形成建(构)筑物的地块。
包括三种类型:图斑类型1: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有明显建设痕迹(如地基、建筑物等)。
图斑类型2:前时相有植被覆盖或明显非建设用地特征,后时相有建设推填土痕迹。
图斑类型3:前时相有推填土特征,后时相有明显建设痕迹。
3. 最小监测图斑面积不同原始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最小监测图斑面积分别为:分辨率小于等于1米时,最小监测图斑面积为0.3亩;分辨率为1米~2.5米(含)时,为1亩;分辨率为2.5米~5米(含)时,为2亩;分辨率为5米~10米(含)时,为5亩;分辨率为10米~30米(含)时,为15亩。
4. 监测图斑表达监测图斑以矢量形式表达,基于GIS软件建立图斑的拓扑关系,生成图斑属性表,属性表包括县级行政区名称、代码,监测图斑编号、类型,前后时相,中心点坐标,监测面积等信息。
四、遥感监测成果1.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图以2010年正射影像图为背景,叠加监测图斑界线及其编号、注记、县级及以上行政界线及图廓整饰等要素。
一般以县级辖区为出图范围,若完整县级辖区面积较大或不规则,则分块出图。
监测图斑、审批界线等采用不同色标的线框表示,可参考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图图例。
2. 监测图斑信息记录表依据图斑属性内容,以县级辖区为单位制作遥感监测图斑信息记录表(见下表),记录每个图斑基本信息。
监测图斑信息记录表3. 监测信息管理文件夹采用文件夹形式统一管理县级辖区监测成果,包含图廓整饰、县级行政界线、注记、遥感监测图斑、本年度审批用地界线、后时相正射影像图、后时相镶嵌块信息文件、遥感监测图斑信息记录表和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图等成果内容。
五、遥感监测成果下发将根据数据接收进度,以县(区、市)为单位分批次生产,“接收一批、生产一批、监理一批、下发一批”。
1. 不同源数据融合的区域数据下发2010年12月10日前,全色数据不能完全接收的县(区、市),将先以多光谱单一数据为基础制作正射影像图,提取遥感监测图斑,及时下发给地方开展变更调查。
待全色数据接收完整后,再重新制作融合后正射影像图、提取变化图斑及制作最终监测成果,再次下发给地方。
2010年12月10日到2011年1月30日,全色数据未能接收完整的县(区、市),将按照批次接收到的全色数据范围进行数据融合、图斑重新提取,并及时下发,用于地方变更调查复核。
2011年1月30日后,全色数据仍未接收完整的县(区、市),不再接收新数据,已下发成果作为最终成果,不再给地方下发新成果。
2. 成果下发公告为方便地方随时了解本地成果生产完成情况,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将在院主页(网址:/)定期公布最新数据获取情况和监测成果生产进度,各地应及时查询和联系项目组。
3. 成果领取程序成果资料以省为单位,派专人到项目组资料室领取,领取时携带地籍处介绍信。
同时,各省在资料室留两块移动硬盘,用于成果循环复制。
4. 成果保密遥感监测成果均属于保密资料,请各地在使用过程中做好保密工作。
严格按照签订的“成果资料保密协议”相关要求,妥善保管、使用成果资料。
第一次领取时,领取人应携带加盖公章和责任人签字的“保密协议”,送交遥感监测组资料室,办理成果资料领取手续。
构建土地变更调查新机制一、新形势下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与以往工作的区别1.技术手段不同。
以往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大部分为手工绘图和量算面积,信息及遥感技术应用较少。
新形势下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充分运用3S技术,以遥感技术作为调查和数据掌控的基础,有条件的地区以全球定位系统作为外业调查的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据建库和汇总上报的平台。
2. 工作基础不同。
以往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建立在第一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受当时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制约,难以确保数据全面变更。
而新形势下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建立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基础上,起点高,对确保数据现势性的要求更高。
3. 数据审核方式不同。
以往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单纯对数据流量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外业实地核实量小,存在人为干预调查工作的可能。
新形势下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以全覆盖的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动态遥感监测成果,对数据质量总体掌控,应用对数据流量的合理性审核,全面核查每个变化图斑的地类、位置、范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干预和调整数据成果。
4.组织模式和程序不同。
以往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组织模式较为简单:“地方调查,逐级汇总,国家审核出数”。
新形势下土地变更调查的组织模式更为合理:“国家掌控,地方调查,数据库更新,国家全面核查,国家库更新,数据汇总”。
二、土地变更调查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 面临的机遇。
一是《土地调查条例》出台,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有法可依;二是国务院38号文件要求建立长效的土地调查新机制;三是基础调查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四是第二次土地调查提供了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方法;五是土地调查专业队伍基本成熟;六是信息化手段广泛应用已成为现实;七是“一张图”建设促使变更调查更加规范;八是各级数据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2. 面临的挑战。
一是对技术水平要求更高;二是对数据的真实性要求更高;三是对组织的严密性要求更高;四是时间更加紧迫。
三、构建土地变更调查新机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1. 构建完善的土地变更调查技术体系。
一是坚持统一的技术标准。
坚持《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逐步制定并颁布《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规程》、《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定》、《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核查办法》等一系列规程、规定,规范整个变更调查工作。
二是继续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
采用遥感(RS)技术,每年获取覆盖全国的遥感影像图;充分利用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土地执法等相关资料和数据;逐步推广利用全球定位技术(GPS),开展外业调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展年度数据更新和汇总上报。
三是坚持数据库更新和增量上报的技术方法。
通过测评和培训等方式,逐步实现各地不同土地变更调查软件标准和功能的统一。
坚持要求各地对各级数据库进行年度更新,全面实现图形、属性一体化增量数据上报。
2. 构建高效的土地变更调查流程。
土地变更调查具体流程为:数据收集:国家提供最新遥感影像及遥感监测等相关资料。
外业调查:以县(区)为单位,组织开展外业实地调查。
地方数据库变更:建议以省(或地市)为单位,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各县级数据库更新。
国家数据库更新维护:组织专业队伍,利用各地上报数据,更新国家数据库并定期维护。
国家级成果核查:组织专业队伍,对成果进行全面内业和外业核查。
数据汇总:国家依据各地上报成果,对全国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采取分工负责的方式,国家负责下发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监测通知,制定土地变更调查技术标准、实施方案等;负责全国遥感影像购置及正射影像图制作,下发给各地开展调查;对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内业核查,对重点地区和重点地类开展外业实地核查;负责全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技术指导、省级培训、数据质量检查、质量评价和全国数据汇总,组织变更国家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编制本地区的土地变更调查实施方案,开展外业调查和地方各级数据库更新及成果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