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自由下落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自由下落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究教材第四章《物体与运动》第三节《物体的自由下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探索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如何垂直下落;观察不同物体下落过程的异同;简单了解重力和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让幼儿理解重力和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重力和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合作、交流、分享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图片、实验材料(小球、羽毛、塑料尺等)。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教学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物体在空中会下落?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物体自由下落的概念,引导幼儿关注重力和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物体下落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小球、羽毛、塑料尺)下落的过程,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邀请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和轨迹不同。
强调合作、交流、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物体的自由下落重力空气阻力2. 不同物体下落过程小球:速度快,直线下降羽毛:速度慢,曲线下降塑料尺:速度中等,直线下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记录在画纸上,并简单描述。
2. 答案示例:铅笔从桌子上掉落,直线下降,速度较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
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
教学准备:各种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积木、球、绳、沙包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教学过程:一、引题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讲述)二、幼儿探索并讨论。
1、幼儿猜想并尝试: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
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
“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3、幼儿交流:(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自由交流)(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4、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三、幼儿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
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请你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
”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3、教师简单小结: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五、延伸: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察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不同。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反思一、教案设计与实施概述《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这一大班科学活动,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物体下落的现象,探究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下落》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下落》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晓物体的下落2、能够区分轻重物体的下落速度3、初步了解物理试验的基本流程及步骤二、教学重点:1、物体的下落规律2、轻重物体下落的速度比较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意识到物体的重量对下落速度的影响2、如何讲解物理试验步骤及规律四、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资料、试验装置材料、多个大小不等的相同重物2、幼儿准备:古怪心五、教学流程:1、引入老师出示一个小球并将其从开课班主任的脸前掉下,问小伙伴们小球这是怎么掉下来的?2、实践操作老师搭建一组试验装置,将同重不同大小的物品一起放入装置中掉落,然后再加入不同重量的物品进行比较,让幼儿察看体验实际情况,感知物体的下落规律。
3、归纳总结老师引导幼儿们思考,问他们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些物品的下落速度;通过讲解引导幼儿总结出物体下落的基本规律。
4、复习巩固老师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让每组拿到不同大小、不同重量的物品模拟不同条件下的下落过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六、反思1、教学准备方面:本次试验的部分需要游戏制糖,但当时没有制糖的材料,教学流程短时间停止了一段时间,影响了同学的积极性,这点需要在下次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备足试验材料。
2、教学方法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多的偏向于引导同学思考,而内在化学习不如外在化的学习方式更简单被同学接受,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找到更多的差异化教学方法,来充分同学不同的需求。
3、教学效果方面:本次试验反映出幼儿的动手本领还不够娴熟,试验过程中也显现了一些问题,信任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同学的动手实践本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理试验学问。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往下落的物体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往下落的物体
标题:大班科学教案——往下落的物体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物体下落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孩子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激发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 各种大小、重量不同的物体,如书本、球、羽毛等。
2. 一个高处(如阳台或者楼梯)。
三、教学过程:
1. 引导部分:
教师先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过,当我们把东西扔向空中时,它会怎么样?”引导孩子们回答“掉下来”。
2. 探索部分:
(1) 教师选择一些不同大小、重量的物体,让孩子们猜测哪个会先落地。
(2) 然后在安全的高度上,同时将这些物体丢下,让孩子们观察结果。
(3) 让孩子们尝试解释为什么有的物体比其他的先落地。
3. 实践部分:
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些物体,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排列顺序,看看预测是否准确。
可以多次实验,调整物体的排列顺序。
4. 总结部分:
教师总结并解释物体下落的原理:地球对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有引力,所以东西才会往下掉。
虽然空气阻力会影响物体下落的速度,但总的来说,重的物体会比轻的物体更快地下落。
四、课后作业:
让孩子们回家找一些物体进行实验,记录下他们的发现,并在下次上课时分享。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物体下落的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往下落的物体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往下落的物体以下是一份关于大班科学的往下落的物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物体下落的现象。
2. 学习探究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的关系。
3. 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物体下落的现象,探究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的关系。
2. 难点:学习简单的实验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或讲述一个关于物体下落的故事,引起学生对物体下落现象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 分钟)讲解物体下落的现象,如重力是导致物体下落的原因等。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 实验探究(10 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物体下落的实验,探究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的关系。
可以提供不同重量的物体,如纸张、棉球、铁块等,让学生观察它们下落的速度。
4. 讨论与分析(10 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讨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的关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析,如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和下落速度之间的关系。
5. 课堂总结(5 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物体下落的现象、实验探究的结果等。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物体下落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物体下落的小竞赛,看谁能让物体下落得最慢。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物体下落的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简单的实验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受伤。
此外,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下落》2篇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下落》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下落》精选2篇(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下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掌握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与物体质量、高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和实验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开展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精神,加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自由下落和重力的概念。
2. 概念讲解:通过讲解和图示,向学生介绍物体的下落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作用,物体的下落速度与质量、高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质量的物体从相同高度自由下落的情况,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并引入物体的同样质量但不同高度下落的情况进行讨论。
5. 讨论与总结:与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出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与高度、重力加速度的关系,并进行概念澄清和示例分析。
6. 小结与预习: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
三、教学资源与教学辅助:1. 音视频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视频和示意图。
2. 实验材料:包括不同质量的物体、计时器、测量尺等。
3. 教学工具:课件、教案等。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数据:通过学生完成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评价他们对物体自由下落速度与质量、高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关系的掌握程度。
2. 口头提问:结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讨论,通过学生的回答和互动,评价他们对物体下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问题解答:针对学生对物体下落的疑惑和困惑,及时进行解答和引导,评价学生对物体下落的澄清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将物体的下落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下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并掌握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与物体质量、高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物体的下落》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物体的下落》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物体的下落》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围绕物体下落的现象展开。
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神奇的物理世界》第三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物体下落的现象,了解物体下落的原因,探索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物体下落的现象,知道物体下落的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物体下落的原因,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下落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纸张、塑料球、玻璃球、沙包、尺子、计时器。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纸张、塑料球、玻璃球、沙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气球、纸张、塑料球等物品,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吗?”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物品都会下落。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气球为例,演示气球下落的过程,并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然后让幼儿分组讨论其他物品下落的原因。
3. 随堂练习(15分钟)教师分发学具,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品下落的速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如:重量、形状、空气阻力等。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物体的下落》2. 内容:物体下落现象物体下落原因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物体:树叶下落速度:较慢原因:树叶轻,空气阻力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继续关注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教学目标应着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和探索能力。
幼儿园大班《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幼儿将学会: 1. 探索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 2. 理解重力对物体的影响; 3.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活动准备材料
1.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小球或物体;
2.透明容器;
3.纸板;
4.计时器;
5.笔记本和笔。
活动过程
1.引导讨论:首先,老师可以向幼儿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物体是如
何向下落的吗?”,引导幼儿们谈论自己的理解。
2.观察实验: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小球放入透明容器中,让幼儿观察
这些小球向下落的过程。
让幼儿们用笔记本记录实验结果。
3.初步总结:引导幼儿们讨论实验结果,观察到的现象,并帮助他们
理解重力对物体向下落的影响。
4.设计实验:让幼儿们用纸板做斜坡,将小球从斜坡上滚下来,并测
量时间,观察滚动的速度和方向。
5.进一步总结:根据新的实验结果,帮助幼儿们做进一步的推理,理
解物体向下落的原理。
6.结语:通过活动的讨论和实验,强化幼儿对物体向下落的科学概念
的理解。
活动延伸
1.家庭实践: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实验,加深幼儿
对物体向下落的理解。
2.阅读科普绘本:推荐一些关于物理概念的儿童科普绘本,增强幼儿
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通过这个科学活动,幼儿们将在实践与探索中深入理解物体是如何向下落的,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下落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下落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下落引言: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实践探索和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篇文章将以物体的下落为主题,旨在帮助大班幼儿了解物体下落的规律,并启发他们进行实践探索。
一、观察研究:在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一次观察研究,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形状、不同重量的小物体,如小球、纸张等,然后让幼儿站在同一高度的位置,观察它们落地的情况。
观察结果可能是:不同形状、不同重量的物体,在同一高度落下的速度是不同的。
有些物体会先落地,有些物体则落地较慢。
这让幼儿们产生了好奇心,为什么物体的下落速度不同呢?二、实践探索: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可以组织一次探究实验。
实验时,需要准备一些小球,颜色、重量相同,但是直径不同。
然后,让幼儿站在同一高度的位置,同时放下几个小球,观察它们的落地情况。
幼儿们会发现,不论小球的直径大小,它们都会在同一时间内同时落地。
这个结果可能会让幼儿们感到惊讶和困惑,为什么这些直径不同的小球,落地时间却是一样的呢?三、引导思考:通过观察研究和实践探索,幼儿们已经得知物体的重量和形状对下落速度的影响。
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尝试解释观察结果,并提出新的问题。
老师可以问幼儿:“你们觉得为什么这些小球在同一时间内同时落地?”幼儿们可能会想到,重量和形状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短时间内无法观察到它们之间的下落速度差异。
四、进一步探究: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物体下落的规律,老师可以让幼儿进行更具挑战性的实验。
幼儿们可以比较不同材质、重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
在实验中,幼儿们可以准备一些由不同材质制成的纸片,比如金属纸,塑料纸和绒毛纸等。
让幼儿站在同一高度的位置,同时放下这些不同材质的纸片,观察它们的落地情况。
幼儿们会发现,由于不同材质的纸片在空气中的阻力不同,它们的下落速度也不同。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向下落的物体》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向下落的物体》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下落物体的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世间万物的运动和现象。
3. 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验精神,促进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下落物体的原理2.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3. 下落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向学生发出问题:“当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时会发生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下落物体的原因。
2. 学习环节(1)展示一个小球从高处落下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它落下的速度和变化。
(2)引入万有引力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作用。
(3)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下落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并解释它。
让学生用力加速砰地的球,可以得出下落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4)通过对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进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自由落体、上抛运动等概念。
3. 拓展环节(1)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探究空气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2)让学生思考,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行星上下落,研究它的下落速度和加速度等情况的不同。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导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下落物体的原理,告诉他们物体下落的速度和加速度等规律,并通过实验和探究深化学生对下落物体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探究和实验中表现活跃且出色,但是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待加强。
所以在下一步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应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下落》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下落》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物体与空间》第三节《物体的下落》。
本节课主要详细内容包括:物体下落的现象、影响物体下落的因素以及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观察与描述。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下落的现象,知道影响物体下落的因素。
2. 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下落的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并理解物体下落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箱、小球、羽毛、纸片、尺子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实验箱,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小球、羽毛、纸片从同一高度下落,请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它们下落的过程有什么不同?”3. 随堂练习(5分钟)(1)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下落速度。
(2)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伴分享。
4. 影响因素探讨(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除了形状,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下落的速度呢?”(2)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物体的下落》2. 内容:(1)物体下落现象(2)影响物体下落的因素(3)观察与描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观察家里的物品,选择一个物体进行下落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物体下落的示意图。
2. 答案:(1)实验结果:略(2)示意图: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物体下落的现象及影响因素,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同形状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2)鼓励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如:改变物体的重量、大小等,观察物体下落速度的变化。
下落的物体大班科学教案(优秀9篇)
下落的物体大班科学教案(优秀9篇)下落的物体大班科学教案1一、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知道物体下落的速度受物体质量、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2、提高动手实验和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羽毛、报纸、糖纸、积木等三、活动过程:1、引出话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老师手上分别拿着树叶和树枝,现在我要把他们从一样高的地方仍下来,大家猜猜树叶和树枝谁会先掉到地上呢?——真的是这样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那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来看看别的东西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2、比较质量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用羽毛和积木做实?。
提问:——现在我们用羽毛和积木来做个实验,大家猜猜,哪个会先落到地上呢?我们来试一试。
羽毛和积木哪个更重呢?——现在我们知道了质量重的东西比质量轻的东西下落的快。
——现在请大家来试试看(请幼儿尝试)——那所有的质量重的东西一定都比质量轻的东西下落的快吗?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看看。
3、比较质量相同形状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用两张一样的纸做实验。
提问:——老师这里有两张一样的纸,他们的质量差不多也是一样的,现在我把其中的一张揉成纸团,把他们从一样的高度扔下去,大家猜猜,哪个会先掉到地上。
——到底是那个会先落地呢?我们来试一试。
——现在,我们还知道了质量一样的东西下落的速度也可以不一样,大的纸落得慢,纸团落的快。
——大家再来试试看(请幼儿尝试)4、总结:四、活动延伸:带领幼儿用手帕做一顶降落伞,与没有降落伞的物体同时往上扔,观察对比其落下的不同速度。
下落的物体大班科学教案2目标:1.让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准备:各种糖纸、报纸、小塑料玩具、沙包。
过程:1.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树叶落下来的样子吗?它和树枝落下来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2.让幼儿自己试验、探索。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物体的下落》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物体下落》含反思一、教学内容《物体下落》是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教材中第五章“物体与运动”第一节“物体下落”。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不同物体下落现象,解影响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因素,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物体下落现象,知道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可能不同。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原因。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分析物体下落现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不同材质物品(如羽毛、纸片、石头、乒乓球等)、计时器、斜面、小篮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向幼儿展示一个羽毛和一个石头,提问:“你们猜一猜,如果我把它们同时扔到地上,会发生什现象?”2. 例题讲解:(1)让幼儿观察羽毛和石头下落现象,引导他们发现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
(2)通过实验,让幼儿解影响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因素,如物体重量、形状、材质等。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下落现象,并记录下来。
(2)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六、板书设计1. 板书物体下落2. 板书内容:(1)物体下落现象(2)影响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因素(3)实验结果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物体,记录它们下落现象和速度,与家人分享你发现。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到户外进行更多有关物体下落实验,如观察树叶、羽毛、小石子等物体下落现象。
(2)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更多有关物体下落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重点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部分,是教学难点和重点处理,还包括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落下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落下来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落下的基本现象,认识自由落体运动。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初步了解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了解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教学重点:观察和实验物体落下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用小球、气球、羽毛、尺子、计时器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小球和一个羽毛,提问:“你们觉得哪个会先落下来呢?”引发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小球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球比羽毛先落下来,引出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下落速度,讨论并记录实验结果。
5. 互动环节: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
六、板书设计1. 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影响:小球 > 羽毛空气阻力影响:气球 > 小球 > 羽毛2. 物体下落速度:与重力、空气阻力有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分析重力、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
2. 答案:(1)苹果从树上落下时,重力使苹果加速下落,空气阻力较小,苹果下落速度较快。
(2)树叶从树上落下时,空气阻力较大,树叶下落速度较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幼儿对物体下落现象的理解程度如何,教学方法和过程是否需要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下落现象,探索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形状、重量、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关系。
组织幼儿进行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物体怎样往下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物体怎样往下落引言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课上,我们将进行一项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观察,探索物体是如何往下落的。
本教案将通过列点的方式,详细介绍活动的目标、所需材料、活动步骤以及预期的教学效果。
活动目标•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物体是如何往下落的•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对物体运动的观察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所需材料•不同形状和重量的小球(如乒乓球、高尔夫球、篮球等)•宽口瓶子或塑料容器•桌子或平坦的表面活动步骤1.引入活动:–介绍物体往下落的现象,让孩子们回顾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往下落的例子(如掉落的树叶、掉下的笔等)。
–提出问题:孩子们是否知道为什么物体往下落?以及物体往下落的规律是什么?2.观察与实践:–给每个孩子发放不同形状和重量的小球,并要求他们观察球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和重量有何区别。
–将宽口瓶子或塑料容器放在桌子上,并让孩子们依次放入不同的小球。
观察小球是如何往下落的。
3.讨论和总结:–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总结小球往下落时的表现和规律:是否有些球下落更快?是否有些球比其他球更难下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引导他们思考重力对物体往下落的影响以及形状和重量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4.展示和分享:–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与其他孩子分享。
–邀请几个孩子上前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解释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想法。
教学效果通过这个科学活动,我们期望孩子们能够: - 通过实践观察,理解物体是如何往下落的 - 培养对物体运动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观察并进行合理的推断 - 学会通过展示和分享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本次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也为他们今后学习更复杂的物理概念奠定基础。
通过观察和实践,他们将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并逐渐培养起科学思维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往下落的物体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往下落的物体一、引言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知识——往下落的物体。
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往下落的现象吗?别着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吧!二、什么是往下落的物体?往下落的物体,顾名思义,就是从高处掉下来的物体。
它们有很多种形状和大小,比如苹果、石头、雨滴等等。
为什么这些物体会往下掉呢?这就需要我们用到物理学的知识了。
三、物体往下掉的原因1.重力作用我们要知道地球对所有的物体都有一个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叫做重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一种作用力,它使得物体受到向地球中心的方向的压力。
当我们把一个物体从高处扔下来时,它就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朝着地球中心的方向运动。
2.空气阻力除了重力作用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物体往下掉的速度。
比如,当我们扔一个苹果或者石头的时候,它们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的阻力。
这种阻力会让物体的速度逐渐减慢,最终落地。
四、生活中的例子1.苹果掉下来你们有没有看过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画面?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往下掉的例子。
当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它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它会以一个越来越快的速度往下掉,最后落在地面上。
2.雨滴落下下雨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雨滴从天空中落下。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雨滴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所以它们的速度会逐渐减慢。
当它们落到地面上的时候,我们就听到了“哗啦啦”的声音。
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往下落的物体以及它们为什么会往下掉。
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科学知识,还有很多其他的原理和现象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保持好奇心,勇敢地追求知识,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物体的下落》大班科学教案
《物体的下落》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下落的规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物体下落的定义:物体由高处向低处移动的现象。
2. 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3. 空气阻力的概念:空气对物体下落的阻碍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卡片、图片、实验材料(如小球、纸片、塑料尺等)。
2. 实验器材:两个盆子、一张桌子和一些不同材质的物体。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图片引入物体下落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物体下落的规律,介绍重力和空气阻力的概念。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下落情况。
4. 讨论:让幼儿分享实验观察结果,引导幼儿总结物体下落的规律。
5. 巩固:通过游戏或练习题,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或其他场所的物体下落现象。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观察到的物体下落情况,并在第二天与老师分享。
3. 幼儿自制一个简单的物体下落实验,展示给同学们看。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记录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发言,了解他们对物体下落规律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科学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参观科学馆或进行户外科学探究活动,拓宽他们的科学视野。
3. 开展科学主题的故事分享会,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思考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3. 考虑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科学探究元素,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九、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物体下落的规律——《物体的下落》大班科学教案
【引子】对于许多小朋友来说,物体下落似乎是一个很稀奇的自然现象。
它涉及到了地心引力、空气阻力等诸多概念,往往让孩子们感到茫然和困惑。
那么,我们如何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物体下落的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物体的下落》大班科学教案。
【主体】1.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1)掌握物体下落的基本规律;2)了解地心引力和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3)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物体下落的规律;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究精神。
2.教学内容和步骤2.1.教学内容1)地心引力和空气阻力的概念;2)物体下落的基本规律;3)用实验验证物体下落的规律。
2.2.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物体下落的观察和认识。
2)介绍地心引力和空气阻力的概念: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心引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3)探究物体下落的规律:用实验的方式验证物体下落的规律,比较不同物体的下落速度,观察落地点和落地时间的关系。
4)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对物体下落规律和自然现象的认识。
3.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的是探究式学习法。
在实验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体下落的速度和落地时间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物体下落的规律和地心引力、空气阻力等自然现象的原理。
4.教学效果在教学后,学生全面了解了地心引力和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掌握了物体下落的规律。
通过实验,学生深入感受物体下落的速度和落地时间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同时,本节课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结尾】通过《物体的下落》大班科学教案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物体下落的规律,还感受到了探究自然现象的乐趣。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继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成为真正对未来有所贡献的人才。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落下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怎样落下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物体与运动》,详细内容为“怎样落下来”,通过观察不同物品落地的现象,让幼儿感知重力作用以及物体下落的方式和速度。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重力是使物体向下落的力,了解不同物体落地的现象。
2. 能够观察、记录并描述实验中物体落地的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感受物体下落的速度和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感知重力作用,观察不同物体落地的现象。
难点:引导幼儿描述物体落地的情况,理解物体下落的速度和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物品(气球、纸片、小石子、羽毛等),计时器,实验记录表。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小兔子跳伞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物体落地的现象。
提问:为什么小兔子能安全落地?不同物体落地时会有什么不同?2.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不同物体落地的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
讲解:重力是使物体向下落的力,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和方式不同。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物体落地的情况。
每组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描述物体落地的现象。
强调重力作用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怎样落下来2. 内容:重力:使物体向下落的力实验物品:气球、纸片、小石子、羽毛实验结果: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和方式不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落地现象,画一幅画并描述。
2. 答案示例:画出气球、纸片、小石子、羽毛等物体落地场景,并用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重力作用和物体落地现象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描述实验结果时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收集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更多关于物体落地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进一步了解物体下落的速度和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解放下落,例外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例外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
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例外下落情况也例外。
教学准备:各种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积木、球、绳、沙包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教学过程:
一、引题
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幼儿解放讲述)
二、幼儿探索并讨论。
1、幼儿猜想并尝试: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
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
“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交流:(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解放交流)
(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
4、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例外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三、幼儿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
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请你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
”
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教师简单小结:例外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例外,落下来的情况也例外。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
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例外的形状
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
五、延伸: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察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