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7-10-19T16:30:27.57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作者:张泽丽

[导读] 讨论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广元市朝天区朝天中心卫生院四川广元 628012

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孕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在孕早期(<20周)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孕中期和孕晚期(≥20周)给予治疗,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母婴RPR 滴度以及新生儿Apgar 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正常分娩率为6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29%,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母婴RPR 滴度<1:8的百分比为92.86%,实验组母婴RPR 滴度<1:8的百分比为78.57%,实验组母婴RPR 滴度<1:8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治疗中,在孕早期对孕妇进行干预后,能够明显提升孕产妇的正常分娩率,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提升了母婴生存质量,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妊娠;梅毒;结局;母婴预后

梅毒是常见的性病之一,主要通过性传播,很多女性在患有梅毒的情况下仍然怀孕,病毒会通过母体传播到胎儿,此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出现胎儿流产、早产以及死胎情况【1】,并且胎儿患有梅毒的机率非常大,对产妇以及婴儿的健康情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我院对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孕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妊娠合并梅毒孕妇不同阶段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孕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孕妇年龄22-37岁,平均(29.5±6.6)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0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3-38岁,平均(30.5±6.2)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9例;两组产妇经过临床检查后均被确诊为梅毒,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产妇有梅毒病史,患者在进行血清检查时,发现者RPR和TPHA 抗体均呈现阳性,并符具有梅毒的体征和临床症状;新生儿患有先天性梅毒的标准:实验室血清检查发现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高于母体4倍,新生儿存在体质量较轻,肝脾增大、贫血、血小板降低以及病理性黄疸。

1.3方法

产妇入院后,首先对产妇进行筛查,在被确诊为梅毒之后,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两组产妇均给予240万单位苄星青霉素(生产厂家: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B6020222)肌肉注射,每周注射一次,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实验组在确诊时给予一个疗程的治疗【2】,在妊娠晚期在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两个治疗周期的间隔需要4周以上。在治疗期间不能与配偶发生性关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得私自调整药量或者停药,在3个月的治疗后,对RPR 滴度进行检测,如果滴度下降2个稀释度,说明治疗效果良好,可以停止治疗。

1.4疗效观察

观察产妇在不同阶段接受治疗时,对产妇的妊娠结局、母婴RPR 滴度以及新生儿Apgar 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

1.5统计学方法

SPSS18. 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士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妊娠结局对比

实验组28例患者中,正常分娩18例(64.28%),早产3例(10.71%),流产5例(17.86%),死胎2例(7.14%),对照组28例患者中正常分娩11例(39.29%),早产10例(35.71%),流产6例(21.43%),死胎1例(3.58%),实验组的妊娠结局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Apgar 评分

实验组新生儿Apgar 评分小于4分的有6例(21.43%),4-8分的有7例(25.00%),大于8分有15例(53.57%);对照组新生儿Apgar 评分小于4分的有13例(46.43%),4-8分的有9例(32.15%),大于8分有5例(17.86%),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产妇母婴RPR 滴度对比

母婴RPR 滴度以1:8为届,实验组母婴RPR 滴度小于1:8有26例,百分比为92.86%,大于等于1∶8有2例,百分比为7.14%,对照组母婴RPR 滴度小于1:8有22例,百分比为75.57%,大于等于1∶8有6例,百分比为21.43%,实验组母婴RPR 滴度小于1:8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母婴RPR 滴度大于等于1:8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过本次调查后发现,实验组产妇的正常分娩率为6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29%,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妊娠合并梅毒孕妇治疗中,在早期治疗后能够有效的提升正常分娩率,降低不良妊娠结果的发生,在孕妇中晚期时,胎儿容易感染白螺旋体【3】,导致滋养细胞消失,梅毒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体内,造成宫内感染,增加了早产、流产以及死胎的发生率。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越早对梅毒孕妇进行治疗,其新生儿的指标越好,因为

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

梅毒实验室诊断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检查法和血清学检测法。 一、显微镜检查法 (一)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基本原理】 梅毒硬下疳、扁平湿疣、黏膜斑等皮损的渗出液涂片,以及淋巴结穿刺液涂片等,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光线从聚光器的边缘斜射到涂片上的梅毒螺旋体而发出亮光,从而可根据其特殊形态和运动方式进行检测。 【仪器材料】 1.暗视野显微镜。 2.钝刀(刮勺)、载玻片、盖玻片、注射器具、无菌生理盐水。 【标本采集】 1.皮肤黏膜组织液: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擦去皮损表面的污物,钝刀轻刮、挤压皮损表层,取渗出液与预先滴加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加盖玻片镜检。 2.淋巴液:无菌操作下穿刺淋巴结,注入生理盐水并反复抽吸2~3次,取少量的淋巴液直接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 【操作步骤】 1.加镜油:在暗视野显微镜的聚光器上滴加镜油。 2.聚光:将标本玻片臵载物台上,上升聚光器使镜油接触载玻片底面。 3.镜检:在镜下观察,寻找有特征形态和运动方式的梅毒螺旋体。 【结果判读】 梅毒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镜下表现为纤细、白色、有折光的螺旋状微生物,长5~20μm,直径小于0.2μm,有6~12个螺旋,具有旋转、蛇行及伸缩等三种特征性的运动方式。暗视野显微镜下发现有上述特征的螺旋体为阳性结果。 【结果报告】 1.阳性: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2.阴性:未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临床意义】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可确诊梅毒。 2.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好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性病实验室必备项目之一。 3.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性,应复查和血清学检查。 【注意事项】 1.取材时尽量避免出血,以免影响镜下观察。 2.取材后应立即臵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 3.镜下观察时应注意与其他螺旋体相鉴别。 (二)镀银染色检查 【基本原理】 梅毒螺旋体具有亲银性,可被银溶液染色,从而可以在镜下观察到梅毒螺旋体。 【仪器材料】 1.显微镜。 2.罗吉氏固定液、鞣酸媒染剂、Fontana氏银溶液。 【标本采集】

妊娠合并梅毒诊疗指南

妊娠合并梅毒诊疗指南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在多数地区为2‰~5‰。 梅毒对孕妇和胎儿均危害严重,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自妊娠2周起梅毒螺旋体即可感染胎儿,引起流产。妊娠16~20周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感染胎盘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引起死胎、死产或早产。 梅毒如未经治疗,可导致胎儿自然流产或死产(17%~46%)、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25%)、新生儿死亡(12%~35%)或婴儿感染(21%~33%),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为36%~81%。导致不良围产结局的因素包括:早期梅毒(特别是二期梅毒)、非螺旋体试验抗体高滴度[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滴度≥1∶16]和 孕早期未及时诊治(如治疗后30d内分娩)。 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 一、病程和分期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经过2~4周的潜伏期,在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形成硬下疳,称为一期梅毒。出现硬下疳后,梅毒螺旋体由硬下疳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经过6~8周,几乎所有的组织及器官均受侵,称为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的症状可不经治疗而自然消失,又进入潜伏状态,称为潜伏梅毒。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再次出现症状,称为二期复发梅毒,可以复发数次。根据病期可将梅毒分为早期梅毒与晚期梅毒。 早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包括:(1)一期梅毒(硬下疳);(2)二期梅毒(全身皮疹); (3)早期潜伏梅毒。 晚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上,包括:(1)皮肤、黏膜、骨、眼等梅毒;(2)心血管梅毒; (3)神经梅毒;(4)内脏梅毒;(5)晚期潜伏梅毒。 二、诊断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

一、梅毒分类诊断标准 (一)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具有符合相应特征的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实验室检查:硬下疳组织渗出液或淋巴结节穿刺液: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或TRUST)阳性和TPPA(或TPHA或TP-ELISA)阳性。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或TP暗视野检查)或结果为阴性的为疑似病例。 (二)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 2、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为无症状性、暗红色、符合相应特征的多形性皮损,尤其掌趾部位的暗红斑或鳞屑性丘疹,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节、眼、内脏等)。 3、实验室检查: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粘膜斑等: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或TRUST)阳性,同时TPPA (或TPHA或TP-ELISA)阳性。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

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的为疑似病例。 (三)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或一、二期梅毒史。 2、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有如下特征中的任一项表现,包括皮肤黏膜损害如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 3、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同时TPPA (或TPHA或TP-ELISA)阳性;或脑脊液检查:WBC≥10×106/L,蛋白>500mg/L,并排除其它引起这些异常的原因。或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脑脊液检查或组织病理检查的为疑似病例。 (四)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特征。有明确的2年内梅毒接触史或梅毒发病史为早期,病期超过2年或无法判断病期者均为晚期。 3、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无梅毒史者

妊娠合并梅毒产程中的护理及防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9537166.html, 妊娠合并梅毒产程中的护理及防护 作者:刘伟玲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0年第09期 【关键词】妊娠;梅毒;产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52-1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梅毒又有蔓延的趋势,妊娠合并梅毒也有逐年增多趋势。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交由皮肤粘膜破损处传染[1]。医务人员也可通过接触患者污染的衣物、毛巾、食具或接产过程中接触血液、羊水、针 刺伤等而传染[2]。助产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职业暴露危险性大,如何既保证护理质量又保证助产人员职业安全,我们进行了一些探讨,我院从2007年至2009年共分娩梅毒孕产妇11例,本文对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妇在产程中的护理及防护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梅毒孕妇11例。年龄20~37岁。大都来自牧区。一期梅毒1例,隐性梅毒13例。其中初产妇7例,经产妇4例。自然分娩7例,剖宫产4例。经过系统产前检查2例,未做过任何检查的9例。 1.2检查确诊方法 孕早期产前筛查血RP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若RPR阳性,追查TPH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加以确诊。为避免漏诊,须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28周查血RPR,以及临产前普查。 2护理及防护 2.1第一产程的护理及防护第一产程指从子宫规律性宫缩至宫口开全。这一产程中助产士除了按正常产妇的产程处理外,还应做好消毒隔离制度。产妇规律宫缩后由专人负责进入隔离 产房,进行胎心监护和产程观察的同时,还应给予心理护理。她们一旦确诊为梅毒感染,既要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家庭压力,担心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偏见和歧视,还有产痛带来的折磨,表为焦虑、恐惧、悲观、抑郁等情绪。心理护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地与患者交谈,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同时给予生理方面帮助,鼓励产妇多喝水,尽量排尿等,促进产程顺利进行。防护:做好助产士的自身防护工作和产房消毒隔离措施。产妇临产后入隔离产房,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 一、概述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在国内多数地区为2‰~5‰ [1,2]。梅毒对孕妇和胎儿均危害严重,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自妊娠2周起即可感染胎儿引起流产;妊娠16~20周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感染胎盘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引起早产、死胎。梅毒如未经治疗,可导致自然流产或死产(17%~46%)、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25%)、新生儿死亡(12%~35%)或婴儿感染(21%~33%),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为36%~81%。导致不良围产结局的因素包括:早期梅毒(特别是二期梅毒)、非螺旋体试验抗体高滴度[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或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VDRL)滴度≥1∶16]和孕早期未及时诊治(如治疗后30 d内分娩)[3,4,5,6,7,8]。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9]。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10]。 【解读】基于妊娠合并梅毒的严重危害,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专家经过2年反复集中讨论、研究国内外文献,在2011年7月就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取得一致意见,"妊娠合并梅毒的诊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11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一、单选题 梅毒螺旋体镜检可采用的染色方法: A 革兰染色 B C 镀银染色 D 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PPA B ELISA C RPR D FTA-ABS TPPA 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lgA 等混合抗体 D IgM 梅毒螺旋体镜检一般不采用下列标本: A 皮肤溃疡组织液 B C 血液 D RPR 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C 全血 D ELISA 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C 全血 D 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方法不包括: 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B C 培养基培养 D RPR/TRUST 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转速是: A ( 100± 2)转 / 分 B C ( 120± 2)转 / 分 D RPR/TRUST 佥测用水平旋转仪的旋转直径是: A 25 ± 2mm B 18 C 20 ± 2mm RPR/TRUS 试验在水平旋转仪上旋转反应时间 A 5分钟 B 8 C 10分钟 D 12 TRUST 式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 卩 l B 30 C25 卩l D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美兰染色 伊红染色 羊水 脑脊液 血浆 脑脊液 血浆 脑脊液 镀银染色 核酸检测 (100 ± 10)转 / 分 (120± 10)转 / 分 ± 2mm ± 2mm 分钟 分钟 D 30

前带现象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一种方法中: (11

A ELISA B RPR A TRUST B ELISA C TPPA D FTA-ABS 13、 RPR 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 卩 l B 30 3 l C 25 卩 l D 17 3 l 14、 下列哪项方法不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A RPR B ELISA C VDRL D TRUST 15、 TPPA 式验结果判读孔的血清稀释倍数是: A 1:20 B 1:40 C 1:80 D 1:160 16、 ELISA 法米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7、 TPPA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8、 RPR 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9、 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是: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0、 室间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检测结果精确性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检测方法可行性 21、 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检测结果精确性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检测方法可行性 22、 RPF 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IgA 等混合抗体 D IgM 23、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梅毒螺旋体镜检可采用的染色方法: A 革兰染色 B 美兰染色 C 镀银染色 D 伊红染色 2、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PPA B ELISA C RPR D FTA-ABS 3、TPPA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IgA等混合抗体 D IgM 4、梅毒螺旋体镜检一般不采用下列标本: A 皮肤溃疡组织液 B 羊水 C 血液 D 脑脊液 5、RPR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血浆 C 全血 D 脑脊液 6、ELISA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血浆 C 全血 D 脑脊液 7、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方法不包括: 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B 镀银染色 C 培养基培养 D 核酸检测 8、RPR/TRUST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转速是: A (100±2)转/分 B(100±10)转/分 C (120±2)转/分 D (120±10)转/分 9、RPR/TRUST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旋转直径是: A 25±2mm B 18±2mm C 20±2mm D 30±2mm 10、RPR/TRUST试验在水平旋转仪上旋转反应时间 A 5分钟 B 8分钟 C 10分钟 D 12分钟 11、TRUST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μl B 30μl C 25μl D 17μl 12、前带现象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一种方法中:

C TPPA D FTA-ABS 13、RPR 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μl B 30μl C 25μl D 17μl 14、下列哪项方法不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A RPR B ELISA C VDRL D TRUST 15、TPPA试验结果判读孔的血清稀释倍数是: A 1:20 B 1:40 C 1:80 D 1:160 16、ELISA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7、TPPA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8、RPR法采用的抗原是: A 重组抗原 B 完整的梅毒螺旋体 C 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 D 类脂质 19、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是: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0、室间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检测结果精确性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检测方法可行性 21、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评价: A 检测方法有效性 B 检测结果精确性 C 检测结果准确性 D 检测方法可行性 22、RPR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IgA等混合抗体 D IgM 23、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RUST B ELISA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解读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解读各位同道,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的专家共识。 这个共识的内容只是在网上搜狗一搜梅毒和妊娠两个字,你就可以免费下载了 PDF 文章。 妊娠合并梅毒经过大家的努力只是在治疗效果上已经获得了几乎可以完全的阻断母婴传播,如果能够规范的及时筛查出来诊断,按规范的治疗,几乎 99%的小孩都不会被感染,现在就是需要我们妇产科医生更熟悉这个病的诊断和处理。 规范的制定是为了让我们的处理和国际接轨,这个指南和过去的操作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为了进行这些改进,感染协作组和中国 CDC还有皮肤性病专家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发表了这个共识,这个新的共识主要是与国际接轨,较高的母婴传播阻断率,这个可能就是介绍我们国家的妊娠期梅毒的发病率,就检出率大概是千分之二到五,这个经常会碰到,在这个幻灯片里面还提到了母婴传播率,这上面显得很高,事实上没这么高,先天梅毒的诊断有问题。 这次我们国家发表的在中国临床传播阻断的情况,主要是前面一个是美国的,后面是中国的,临床的阻断率几乎可以达到 100%。 这是在深圳的一个研究,过去在 03 年到 05 年母婴传播阻断 率,就先天梅毒发生率 4-5%,实际上这 4-5 是因为发生感染的那 1 / 10

些主要是因为没有及时诊断,我们不知道,来了就已经到晚孕期了,来不及阻断了。 这个是一般的知识,就是怀孕了以后梅毒如果不治疗,会造成围产儿的死亡,所以我们会在指南里面强调死胎的孕妇要做梅毒的筛查。 这个就是先天梅毒发生有关的因素,第一个就是梅毒的期别,早期传染性越强,晚期小孩被感染的机会就非常低了,与治疗的早晚有关,如果很早的我们按规定在前三个月筛出来了,在这个时候治疗,那几乎就可以完全阻断,所以这上面的研究在 20 周之内的治疗, 99%的先天梅毒都可以预防,但是要到了生了,最后 30天发现,治疗效果就很差了,阻断率很差了。 还有一个与抗滴度有关,滴度主要还是反映了期别,越早期这个滴度越高,所以滴度越高,母婴传播率越高,如果来一个孕妇,这个滴度不变,是 1:2, 1:4 了,可能你不治疗它也不会被传染,这样的病人孕妇是阳性的,丈夫是阴性的,不会传播给她的丈夫,这种低滴度传播率会非常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规范检查,这些都是梅毒治疗失败的因素,主要还是没有好好产检、滴度高、治疗晚这些,这个就是一期梅毒看到下疳,这个也是下疳,这是梅毒的扁平疣,这是二期梅毒全身的表现,所以一期梅毒是在生殖道部位,刚才扁平疣也是在生殖道部位,二期梅毒在全是,到手上,到肚子上,腹壁出现疹,这些疹都不是刻意的,所以都是靠血清学来 2 / 10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疗指南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指南荟萃 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在多数地区为2‰~5‰。梅毒对孕妇和胎儿均危害严重,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自妊娠2周起梅毒螺旋体即可感染胎儿,引起流产。妊娠16~20周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感染胎盘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引起死胎、死产或早产。梅毒如未经治疗,可导致胎儿自然流产或死产(17%~46%)、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25%)、新生儿死亡(12%~35%)或婴儿感染(21%~33%),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为36%~8 1%。导致不良围产结局的因素包括:早期梅毒(特别是二期梅毒)、非螺旋体试验抗体高滴度[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滴度≥1∶16]和 孕早期未及时诊治(如治疗后30d内分娩)。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 一、病程和分期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经过2~4周的潜伏期,在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形成硬下疳,称为一期梅毒。出现硬下疳后,梅毒螺旋体由硬下疳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经过6~8周,几乎所有的组织及器官均受侵,称为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的症状可不经治疗而自然消失,又进入潜伏状态,称为潜伏梅毒。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再次出现症状,称为二期复发梅毒,可以复发数次。根据病期可将梅毒分为早期梅毒与晚期梅毒。早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包括:(1)一期梅毒(硬下疳);(2)二期梅毒(全身皮疹);(3)早期潜伏梅毒。晚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上,包括:(1)皮肤、黏膜、骨、眼等梅毒;(2)心血管梅毒; (3)神经梅毒;(4)内脏梅毒;(5)晚期潜伏梅毒。

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

一、梅毒分类诊断标准 (一)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具有符合相应特征的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实验室检查:硬下疳组织渗出液或淋巴结节穿刺液:TP 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或TRUST)阳性与TPPA(或TPHA 或TP-ELISA)阳性。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或TP暗视野检查)或结果为阴性的为疑似病例。 (二)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 2、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为无症状性、暗红色、符合相应特征的多形性皮损,尤其掌趾部位的暗红斑或鳞屑性丘疹,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节、眼、内脏等)。 3、实验室检查: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粘膜斑等:TP 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或TRUST)阳性,同时TPPA(或TPHA或TP-ELISA)阳性。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

做TPPA(或TPHA或TP-ELISA)的为疑似病例。 (三)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或一、二期梅毒史。 2、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有如下特征中的任一项表现,包括皮肤黏膜损害如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 3、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同时TPPA(或TPHA 或TP-ELISA)阳性;或脑脊液检查:WBC≥10×106/L,蛋白>500mg/L,并排除其它引起这些异常的原因。或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 同时符合1、2、3为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1、2,以及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未做TPPA(或TPHA或TP-ELISA)脑脊液检查或组织病理检查的为疑似病例。 (四)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 1、病史:有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特征。有明确的2年内梅毒接触史或梅毒发病史为早期,病期超过2年或无法判断病期者均为晚期。 3、实验室检查:RPR(或TRUST)阳性(无梅毒史者阳性,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疗指南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疗指 南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指南荟萃 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在多数地区为2‰~5‰。梅毒对孕妇和胎儿均危害严重,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自妊娠2周起梅毒螺旋体即可感染胎儿,引起流产。妊娠16~20周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感染胎盘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引起死胎、死产或早产。梅毒如未经治疗,可导致胎儿自然流产或死产(17%~46%)、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25%)、新生儿死亡(12%~35%)或婴儿感染(21%~33%),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为36%~81%。导致不良围产结局的因素包括:早期梅毒(特别是二期梅毒)、非螺旋体试验抗体高滴度[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滴度≥1∶16]和孕早期未及时诊治(如治疗后30d内分娩)。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 一、病程和分期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经过2~4周的潜伏期,在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形成硬下疳,称为一期梅毒。出现硬下疳后,梅毒螺旋体由硬下疳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经过6~8周,几乎所有的组织及器官均受侵,称为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的症状可不经治疗而自然消失,又进入潜伏状态,称为潜伏梅毒。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再次出现症状,称为二期复发梅毒,可以复发数次。根据病期可将梅毒分为早期梅毒与晚期梅毒。早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包括:(1)一期梅毒(硬下疳);(2)二期梅毒(全身皮疹); (3)早期潜伏梅毒。晚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上,包括:(1)皮肤、黏膜、骨、眼等梅毒; (2)心血管梅毒;(3)神经梅毒;(4)内脏梅毒;(5)晚期潜伏梅毒。 二、诊断 对所有孕妇在怀孕后首次产科检查时作梅毒血清学筛查,最好在怀孕3个月内开始首次产科检查。对梅毒高发地区孕妇或梅毒高危孕妇,在妊娠末3个月及临产前再次筛查。一期梅毒可直接从病灶皮肤黏膜损害处取渗出物,暗视野显微镜下如见活动的梅毒螺旋体

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之欧阳光明创编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梅毒实验室诊断 欧阳光明(2021.03.07)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检查法和血清学检测法。 一、显微镜检查法 (一)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基本原理】 梅毒硬下疳、扁平湿疣、黏膜斑等皮损的渗出液涂片,以及淋巴结穿刺液涂片等,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光线从聚光器的边缘斜射到涂片上的梅毒螺旋体而发出亮光,从而可根据其特殊形态和运动方式进行检测。 【仪器材料】 1.暗视野显微镜。 2.钝刀(刮勺)、载玻片、盖玻片、注射器具、无菌生理盐水。 【标本采集】 1.皮肤黏膜组织液: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擦去皮损表面的污物,钝刀轻刮、挤压皮损表层,取渗出液与预先滴加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加盖玻片镜检。 2.淋巴液:无菌操作下穿刺淋巴结,注入生理盐水并反复抽吸2~3次,取少量的淋巴液直接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 【操作步骤】 1.加镜油:在暗视野显微镜的聚光器上滴加镜油。 2.聚光:将标本玻片置载物台上,上升聚光器使镜油接触载玻片底面。 3.镜检:在镜下观察,寻找有特征形态和运动方式的梅毒螺旋体。 【结果判读】 梅毒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镜下表现为纤细、白色、有折光的螺旋状微生物,长5~20m,直径小于0.2m,有6~12个螺旋,具有旋转、蛇行及伸缩等三种特征性的运动方式。暗视野显微镜下发现有上述特征的螺旋体为阳性结果。 【结果报告】 1.阳性: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2.阴性:未见到上述特征的梅毒螺旋体。 【临床意义】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可确诊梅毒。 2.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好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性病实验室必备项目之一。 3.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性,应复查和血清学检查。 【注意事项】 1.取材时尽量避免出血,以免影响镜下观察。

妊娠合并梅毒的处理

---------------------------------------------------------------最新资料推荐------------------------------------------------------ 妊娠合并梅毒的处理 妊娠合并梅毒的处理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造成多器官损害。 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对孕妇和胎儿、婴儿均有严重危害。 当前许多临床医生对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认识不足,某些概念不清,存在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其新生儿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问题。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在 2019 年发表了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1],提出对妊娠合并梅毒按国际规范治疗。 2019 年以来,我国以及欧美的专业学会均发表了相关指南[2-4]。 现介绍妊娠合并梅毒诊断和处理的研究进展。 一、发病率和母胎危害国内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为 2~5[1],占女性梅毒的 9.2%、全部梅毒的 5.1%[5]。 对 279 334 例孕妇进行筛查发现,838 例(3.0)合并梅毒;患梅毒产妇所分娩的婴儿中,8.2%(34/417)诊断为先天性梅毒,24.7%(103/417)存在不良妊娠结局[6]。 与非先天性梅毒和不存在不良妊娠结局者相比,发生先天性梅毒和存在不良妊娠结局者非螺旋体抗体滴度高、梅毒期别早、首次治疗开始至分娩间隔短、治疗时孕龄大、患者配偶应用可卡因和感染梅毒 1 / 11

与发生先天性梅毒及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而有产前检查和完成抗梅毒治疗与发生先天性梅毒及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 患者年龄大、应用可卡因、异位妊娠史、非螺旋体抗体滴度高、首次治疗开始至分娩间隔短、治疗时孕龄大和患者配偶感染梅毒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既往梅毒史、有产前检查和完成抗梅毒治疗与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6]。 对广州农村27 150 例孕妇进行筛查发现,106 例(3.9)合并梅毒,其中 78 例(73.6%)接受了抗梅毒治疗,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和有不良产史的孕妇梅毒感染率较高[7]。 对 54 篇中英文文献、包括 11 398 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和 43 342 例非梅毒孕妇进行 meta 分析发现,未治疗的梅毒孕妇中,估计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高达 76.8%,其中先天性梅毒为 36.0%,早产为 23.2%,低出生体重儿为 23.4%,死胎为 26.4%,流产为 14.9%,新生儿死亡为 16.2%。 在妊娠晚期(妊娠 28 周以后)开始治疗的梅毒孕妇母亲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者占 64.4%,其中先天性梅毒为 40.6%,早产为17.6%,低出生体重儿为 12.4%,死胎为21.3%。 在抗体高滴度阳性(1 8 ∶ )梅毒孕妇母亲中, 42.8%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其中先天性梅毒为 25.8%、早产为 15.1%、低出生体重儿为 9.4%、死胎为 14.6%、新生儿死亡为 16.0%。 在非梅毒孕妇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 13.7%,其中早产为7.2%、低出生体重儿为 4.5%、死胎为 3.7%、流产为 2.3%、新生儿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梅毒实验室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梅毒螺旋体镜检可采用的染色方法: A 革兰染色 B 美兰染色 C 镀银染色 D 伊红染色 2、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采用的方法: A TPPA B ELISA C RPR D FTA-ABS 3、TPPA只能检测到: A IgA B IgG C IgG+IgM+IgA等混合抗体 D IgM 4、梅毒螺旋体镜检一般不采用下列标本: A 皮肤溃疡组织液 B 羊水 C 血液 D 脑脊液 5、RPR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血浆 C 全血 D 脑脊液 6、ELISA检测不能采用下列标本: A 血清 B 血浆 C 全血 D 脑脊液 7、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方法不包括: 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B 镀银染色

C 培养基培养 D 核酸检测 8、RPR/TRUST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转速是: A (100±2)转/分 B(100±10)转/分 C (120±2)转/分 D (120±10)转/分 9、RPR/TRUST检测用水平旋转仪的旋转直径是: A 25±2mm B 18±2mm C 20±2mm D 30±2mm 10、RPR/TRUST试验在水平旋转仪上旋转反应时间 A 5分钟 B 8分钟 C 10分钟 D 12分钟 11、TRUST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μl B 30μl C 25μl D 17μl 12、前带现象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一种方法中: A ELISA B RPR C TPPA D FTA-ABS 13、RPR 试验时每个反应孔滴加的抗原量是: A 50μl B 30μl C 25μl D 17μl 14、下列哪项方法不是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A RPR B ELISA C VDRL D TRUST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引言: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P)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在中国,梅毒在大约50年前已经基本被消灭[1]。同其他国家一样,近年来中国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目前中国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2]。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伤,晚期将累及心血管中枢神经骨骼及眼部等重要脏器。目前为了控制梅毒的医院感染,现已规定凡是手术、输血( 供、受血者) 及各种创伤性检查的患者,均进行梅毒螺旋体的相关血清学检查。[3] 一,梅毒螺旋体 梅毒的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属于螺旋体体目、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本属包括4种人的病原体和至少6种对人不致病的密螺旋体[4]。其形态呈柔软纤细的螺旋状,体长6~20μm,宽0.15~0.25μm,螺旋有8~20个,运动特征为弯曲移动、绕轴转动和前后伸缩运动[5]。其外膜厚46nm,具有抗原性,抗外膜抗体在补体参与的条件下能杀灭梅毒螺旋体或使梅毒螺旋体制动。梅毒螺旋体抗原还包括特异性耐热的多糖抗原(多糖-RNA复合物)、特异性不耐热蛋白质、非特异性心磷脂抗原和类脂抗原。梅毒的诊断要依据患者有无疾病接触史、实验室结果、症状和体征等综合判断。 二、梅毒流行病学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测,全世界每年新发梅毒感染者大约有

1200万。近年来,在淋病等性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各期各类梅毒在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出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甚至在部分人群中发生暴发现象,其中特别是男性同性性行为者。大部分发生在那些缺少有效检测手段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国家,孕妇感染梅毒是造成不良妊娠的主要原因,其中大约30%为死胎,30%左右为先天性梅毒[3]。近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先天梅毒的报告发病率不断上升,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世界各地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梅毒发患者数也快速增长,据报道,2010年全国报告梅毒病例358534例,2010年发病率26.86/10万,比2009年增加17.02%,居全国乙类传染病的第3位。本病危害大,可侵犯皮肤黏膜、心血管、神经、骨骼等造成多系统损害,也可使妊娠期妇女发生流产、死胎和分娩先天梅毒儿。在性传播疾病中,梅毒致死性仅次于艾滋病,其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相似,同时,梅毒作为一种溃疡性性病,可大大增加感染HIV的风险,有报道称生殖器溃疡患者较健康人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4~5倍[1],因此,梅毒的流行在客观上促进了HIV的传播,控制梅毒等相关的生殖器溃疡疾病,能有效控制HIV的传播和艾滋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重视梅毒螺旋体的研究。二,梅毒的检测方法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原学检查、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分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m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08]un,17(17)?273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分析 陈玲玲. (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绍兴312000) 【关键词】妊娠;梅毒;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07)17—2733—02 梅毒是仅次于艾滋病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而妊娠期梅毒又是一个特殊时期感染的传染病[引,它对胎儿和新生几的危害尤为突出,而且近年来有明显增多的倾向,我院2005年1月一2006年12月对围生期孕妇10985例常规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共筛出梅毒患者18例。笔者对这18例梅毒患者在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I陆床资料 18例梅毒患者,年龄18~37岁。平均26岁;孕16~41周,平均28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2例;筛查前知道梅毒血清阳性者3例(孕前曾经治疗过2例),筛查前不知道梅毒血清阳性者15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10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8例;超声检查合并胎儿畸形1例。确诊后即予苄星青霉素240万IU肌注,1周后重复注射,出院后门诊继续治疗,共治疗3周并随访,本组中13例要求中止妊娠。 2护理 2.1加强消毒隔离措施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为患者安排单人病房,患者接触的床头柜、床栏、门把手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病房每天消毒2次,直接接触患者的用物,如各种器械、注射器、输液器等用后即消毒销毁,止血带、体温计等一次性使用或专人专用,有血性分泌物的物品焚烧销毁。出院后患者用过的物品分类按传染病消毒、隔离原则进行终末处理。医务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每次操作均应戴手套,操作后用肥皂水洗手。为了避免误解,应做好消毒隔离的解释工作,向患者解释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本身,避免再次感染造成治疗的失败,并不是歧视患者,同时,也是为了保护他人和环境。2.2健康教育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性传播疾病,对患者要耐心介绍疾病的特点,传播途径,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加强性教育和道德教育,使患者了解性病传播防治方面的知识,懂得性病未彻底治愈前避免性生活,不与他人共用便器、浴巾,不在公共浴池洗澡,防止交叉感染[3】。梅毒可经性交直接传播,占95%,或由其他方式的接触传播,如通过医源性途径、接吻、唾液、哺乳等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黏膜传播[4】。对有梅毒常见症状、体征及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阳性者需作诊断性检查及治疗,常用药物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四环素、红霉素。治疗要尽早、足量、规范,同时在治愈3a内要复查和随访,使患者认识到只要坚决阻断传播途径,坚持早期、正规、足量治疗,梅毒不但可以治愈,也可避免传给下一代。胎传梅毒对胎儿影响很大,刘.彩霞等[5】报道,梅毒患者分娩正常新生儿机会仅占1%,劝其中止妊娠。中止妊娠后尽量在治愈3a后怀孕。 2.3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孕妇一旦确诊为梅毒,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家庭压力,不敢向亲友说出实情,内心有羞耻、恐惧、自卑感,同时又担心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另一方面又希望医护人员能为其保密,并对其治疗抱有希望。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交谈,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感情投人、言语诚恳取得患者的信任,指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目前的困境,针对交谈中发现的患者担忧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向患者解释此病的可治愈性和可复发性,在取得患者同意后告知其配偶,以取得配偶的支持有利于夫妻同治。 2.4治疗护理重点观察药物反应。目前梅毒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护士在配合治疗时,应观察患者有无青霉素变态反应。一旦发生,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积极参加救治处理,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疗效观察。对妊娠合并梅毒者中止妊娠后应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搏等情况,防止大出血,同时做好会阴部护理。 2.5出院指导做好出院后指导是预防疾病反复发作的重要措施,出院之际应向患者做好健康指导:①出院后注意清洁卫生,避免不洁性交;②定期复诊:治疗后一定要做好充分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第1年每隔3个月、第2年每隔6个月和第3年末各查1次【6J,应严格按照医生安排的复查项目进行检查;③3a内应观察配偶情况,尤其配偶在患者治愈后3a内也要定期复查,3a后双方完全正常再安排怀孕。 3讨论 性传播疾病对健康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妊娠妇女,若不能及时治愈。不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将殃及子孙后代,对家庭幸福、社会安定构成严重威胁。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早期、正规、足量治疗,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由于具有传染性,不愿公开病情,所以护理工作中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良好的心理护理可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治疗疾病的有效措施;规范的消毒隔离、自我防护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顾美皎E7]报道,梅毒孕妇所生子女70%有感染梅毒机会,故对妊娠合并梅毒者尽可能劝其中止妊娠,从(下转第2737页)  万方数据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完整版)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完整版) 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在多数地区为2‰~5‰。梅毒对孕妇和胎儿均危害严重,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自妊娠2周起梅毒螺旋体即可感染胎儿,引起流产。妊娠16~20周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感染胎盘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引起死胎、死产或早产。梅毒如未经治疗,可导致胎儿自然流产或死产(17%~46%)、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25%)、新生儿死亡(12%~35%)或婴儿感染(21%~33%),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为36%~81%。导致不良围产结局的因素包括:早期梅毒(特别是二期梅毒)、非螺旋体试验抗体高滴度[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滴度≥1∶16]和孕早期未及时诊治(如治疗后30d内分娩)。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

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 1病程和分期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经过2~4周的潜伏期,在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形成硬下疳,称为一期梅毒。出现硬下疳后,梅毒螺旋体由硬下疳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经过6~8周,几乎所有的组织及器官均受侵,称为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的症状可不经治疗而自然消失,又进入潜伏状态,称为潜伏梅毒。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再次出现症状,称为二期复发梅毒,可以复发数次。根据病期可将梅毒分为早期梅毒与晚期梅毒。早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包括:(1)一期梅毒(硬下疳);(2)二期梅毒(全身皮疹);(3)早期潜伏梅毒。晚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上,包括:(1)皮肤、黏膜、骨、眼等梅毒;(2)心血管梅毒;(3)神经梅毒;(4)内脏梅毒;(5)晚期潜伏梅毒。 2诊断 对所有孕妇在怀孕后首次产科检查时作梅毒血清学筛查,最好在怀孕3个月内开始首次产科检查。对梅毒高发地区孕妇或梅毒高危孕妇,在妊娠末3个月及临产前再次筛查。一期梅毒可直接从病灶皮肤黏膜损害处取渗出物,暗视野显微镜下如见活动的梅毒螺旋体即可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