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资料分解

合集下载

润滑油

润滑油

前言:本文是中国润滑经济网编辑,通过这些年从业的经验,以及网上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多个相关知道平台,问答平台整理总汇而成,都是润滑油相关的常见问题,对于刚从业的人员可以做到基础知识普及的作用。

基本覆盖了网上目前关于汽车养护的专业术语和常见问题,由于内容比较多有数百个,就每个部分开个来一个文档。

具体内容分别如下:发动机润滑油废润滑油再生阿特拉斯润滑油长城工业润滑油润滑油过滤设备出光润滑油路路达润滑油航空润滑油柴油机润滑油中石化润滑油电机润滑油BP润滑油润滑油以上文章在百度文库都有,可以直接搜索,更多详细内容可以到中国润滑经济网,同时也欢迎网友来中国润滑经济网给我们提问,我们会尽力解答实际问题。

润滑油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综述(1) 作润滑剂用的油(如石油的蒸馏物或脂肪质)(2) 涂在机器轴承或者人体某个部位等运动部分表面的油状液体。

有减少摩擦、避免发热、防润滑油止机器磨损以及医学用途等作用。

一般是分馏石油的产物,也有从动植物油中提炼的。

亦称“润滑脂”。

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

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

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

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

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

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

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

润滑油MSDS

润滑油MSDS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润滑油化学品英文名称:lubricating oil中文别名:机油英文别名:Lube oil技术说明书编码:1279分子式: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很多人搞不清楚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

很多人搞不清楚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

从1983年执行中性油指标,制定了石蜡基SN、中间基ZN、环烷基DN三种中性油标准。

该标准对润滑油基础油质量升级起到很大作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油品调和需要,现修改为五档三类:1、传统溶剂精练矿物油2、加氢裂解矿物油3、加氢异构矿物油(以上三种又统称矿物基础油)4、合成油(PAO,分子为聚α-烯烃)5、其他合成油很多人搞不清楚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那我们就从我国润滑油的规范说起.与多数基础工业一样,我国润滑油最先也是延用了前苏联的规范(гост系列规格),我国随后的企业标准、石油(SY)、石化(SH)标准及国家标准(GB)均由苏联规范改编而来。

润滑油的分类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车用润滑油两大类。

其中车用润滑油油包括发动机油,水箱及冷却系统用油,自动波箱油,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用油,润滑脂等。

有关润滑油的构成以及合成油与矿物油概念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

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是添加剂。

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

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

发动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

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

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

因为含量占绝大部分,因此,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

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

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

API(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

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

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

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

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

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

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

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

润滑油MSDS(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润滑油MSDS(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接触限值: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润滑油MSDS(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null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RTECS: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润滑油MSDS

润滑油MSDS

产品名称NYOGEL 760G(润滑油)企业识别略成分/组分信息混合物危害识别➢紧急情况概述:长期或者重复皮肤接触会导致中度刺激或发红,在高温、火花的条件下会被点燃,眼睛接触会过敏,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健康危害信息未知。

➢潜在的健康危害:接触途径:皮肤接触、眼睛接触眼睛:眼睛接触可能会导致刺激皮肤: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导致中度刺激或发红吸入:正常使用条件下健康影响未知。

食入:正常使用条件下健康影响未知。

急救措施➢眼睛:立刻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就医。

➢皮肤: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

如果症状显现,就医。

衣物再次使用前要分件清洗。

➢吸入:如果症状加重,将人从接触区域移至空气清新处,立即就医。

➢食入:如果食入大剂量产品,就医。

不要在无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催吐,如果患者自行呕吐,将患者向前倾斜防止吸入。

不要给意识不清的患者口服任何东西。

➢建议:如果感到不适,就医。

消防措施➢可燃性:不可燃,没有注明异常火灾和爆炸危险。

➢灭火剂:适用的灭火剂:水雾、泡沫、二氧化碳、干化学品灭火剂。

不适用的灭火剂:水,不可用水射流(喷水器),因为这会扩散大火。

➢消防设备:穿全套防护衣,包括头盔、自给正压式呼吸器或者加压防护衣、面罩。

如果没有危险可以将容器搬出火灾区域。

➢危险的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小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泄漏应急处理➢个人防护:让不必要的人远离泄露区域,如果发生无法控制的重大泄露需通知地方当局,不能接触受损的容器或泄漏物质除非穿戴好合适的防护衣物,撤离人群至泄露区域的上风向处。

➢环境防护:情况安全的条件下,防止其大范围泄露。

防止流入排水沟,下水道,地下室或者密闭区域。

➢控制措施:没有危险的前提下,遏制化学品的流动,若条件允许用障碍物阻拦泄露的化学品。

➢清除措施:大范围泄露:没有危险的前提下,遏制化学品的流动,若条件允许用障碍物阻拦泄露的化学品。

用塑料片材覆盖防止其扩散,用惰性吸附剂吸附,用蛭石、干砂或泥土吸收并放入容器中,彻底清洗受污染的地面,用水冲洗地面。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水分
➢ 水分表示油品中含水量的多少,用质量分数表示 。水分的 试验方法是GB/T260, ASTM D95,一定量的试样与无水溶 剂混合,进行蒸馏,测定其水分含量。若水分含量小于 0.03%,则认为是痕迹;若没有水分时,认为是无。
典型的化合物 磷、硫、Cl化合物、 ZDDP(二烃基二硫化磷酸锌)
钠、钙、镁化合物、磺化物 丁二酰亚胺 ZDDP,芳香胺 ZDDP,脂肪酸,胺 有机脂肪酸 硅酮 聚合物和共聚物 磷、硫、氯化合物
国内润滑油添加剂分组—单剂
➢ 根据SH/T 0389-92《石油添加剂的分类》
组号
组别
代号
1
清净剂和分散剂
T1××
2
抗氧防腐剂
பைடு நூலகம்T2××
3
极压抗磨剂
T3××
4
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
T4××
5
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
T5××
6
粘度指数改进剂
T6××
7
防锈剂
T7××
8
降凝剂
T8××
9
抗泡沫剂
T9××
10
抗乳化剂
T10××
国内润滑油添加剂分组—复合剂
组号 30
组别 汽油机油复合剂
代号 T30××
31
柴油机油复合剂
T31××
ASTM D5950自动法 ASTM D2500手动法 GB/T 3535-2006
灰分
➢ 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
的残留物(不燃物),以质量分数表示。灰分的试 验方法为GB/T 508, ASTM D894. ➢ 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 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
基础油分类及性质

润滑油概述

润滑油概述

润滑油概述2010年06月润滑油概述应用广泛✓润滑油是四大类石油产品之一,是各种机械上使用最广泛的润滑剂,它与汽车、机械、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系极大。

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润滑油的生产与销售。

具有品牌效应✓润滑油也是炼油企业展示自身形象、技术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石油产品中最具有品牌效应,国际著名石油公司都把润滑油作为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

技术含量高✓现代润滑油是优质基础油和多种功能添加剂的配制产物。

不论是基础油或添加剂,其生产工序多,加工流程长,工艺复杂,品种繁多,配方开发严密,应用技术十分严格,因此,润滑油是一类技术含量很高的石油产品。

四大类石油产品:燃料油及溶剂油、润滑油及润滑脂、蜡和焦及沥青、苯及其它化学品润滑油的定义凡能降低或控制相对运动、相互作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磨损,实现润滑,从而维持机器性能,延长摩擦副工作寿命的液体物质通称为润滑油,或称润滑剂。

(Lubricants,Lubricant oil)润滑油滑动静止润滑的原理润滑的原理是给滑动的负荷提供一个减摩的油膜哪些机械元件需要润滑轴承气缸齿轮为什么需要润滑减少:摩擦抑制:磨损移除:热量防止:锈蚀润滑油的功能控制摩擦•摩擦面被隔离,降低摩擦副间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小摩擦阻力; 降低磨损•摩擦面间的润滑膜.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支撑负荷,保持膜厚,避免或减少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减轻接触表面的塑性变形、熔化焊接、撕脱再粘等粘着磨损;导热冷却•由于润滑剂的流功,可导出摩擦热,降低摩擦表面温度.从而降低腐蚀磨损速率,并延长润滑剂本身的工作寿命;净化表面•由于润滑剂的流动,特别是现代润滑油所具有的清净分散性能,可将摩擦面上的磨屑、污染物及沉积物加以冲洗,以防止或减轻磨料磨损和腐蚀磨损,隔离密封•覆盖于摩擦表面的润滑油脂,可隔离含氧、含水、含酸等腐蚀介质,从而减轻腐蚀磨损,防止生锈;传递动力•用于液压系统的润滑剂.还可通过某些机构稳定、灵敏、精确地传递动量和动力;阻尼减振•润滑剂还往往将冲击振动的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起到缓冲减振作用。

润滑油 技术参数

润滑油 技术参数

润滑油技术参数
摘要:
一、润滑油的概述
二、润滑油的技术参数
1.粘度
2.闪点
3.抗氧化性
4.抗磨性
5.抗泡性
正文:
【一、润滑油的概述】
润滑油,也被称为润滑剂,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保护机械设备免受损坏的物质。

它可以在机械运动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摩擦,减少磨损,提高机械效率。

【二、润滑油的技术参数】
润滑油的技术参数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粘度、闪点、抗氧化性、抗磨性和抗泡性。

1.粘度:粘度是润滑油的流动性能,通常用来描述润滑油的厚薄程度。

粘度越高,润滑油的流动性越差,但润滑效果越好。

粘度的选择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来决定。

2.闪点:闪点是润滑油在高温下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越高,润滑油的安全性越高,越不容易在高温下产生火灾或爆炸。

3.抗氧化性:抗氧化性是指润滑油在高温、高压、高剪切力的条件下,抵抗氧化分解的能力。

抗氧化性好的润滑油可以保护机械设备免受氧化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4.抗磨性:抗磨性是指润滑油在机械设备运行时,能够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磨损。

抗磨性好的润滑油可以有效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次数。

5.抗泡性:抗泡性是指润滑油在运行过程中,抵抗产生气泡的能力。

MSDS-润滑油

MSDS-润滑油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Z01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无气味或略带异味。
pH:
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润滑油MSDS

润滑油MSDS

一、标识中文名:润滑油别名:无英文名:无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化学类别:易燃品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份:高质基础油、羟基硬脂酸锂皂基、抗磨剂外观与性状:黑色液体。

主要用途: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接触健康危害: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等。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肥皂或中性洗涤剂洗净眼睛接触:用湿毛巾擦拭吸入:立即就诊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无资料爆炸下限(%):无资料爆炸上限(%):无资料引燃温度(℃)无资料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危险特性:灭火方法:可能使用灭火剂:二氧化碳、磷酸铵盐、沙土;同时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六.泄漏应急处理:立即排除所有明火和暗火隐患,密封和保护容器内剩余部分,将泄露部分清除干净,用沙土隔离,同时用沙土掩埋。

七.储运注意事项:轻搬轻放,注意免受污染八.防护措施工程控制:无资料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带防溅护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行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监护。

九.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无聚合避免接触的条件:雨淋、曝晒及碰撞。

禁忌物:不可用镀锌容器储存燃烧(分解)产物:无资料十.环境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三、废弃存于特定容器待回收处理。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基本知识一、密度与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给定定温度正气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值。

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二、粘度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

粘度一般有5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s)为单位。

习惯用厘泊(Cp)为单位,1cp=10-3Pa•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

习惯用厘斯(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 试增所需要的时间(s)与该粘度计测定水的值之比,以0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试样所需要量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出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UV表示)和赛氏重油粘度(以SFV表示)。

三、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

四、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

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

五、凝点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

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

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

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

润滑油简介

润滑油简介

防锈性能
电气性能
润滑油的分类
• 由于润滑油的用途非常广泛和品种之多,因此润滑油的 分类相对比较复杂,下面就介绍性的列举润滑油的分类: • 按使用场所分类:
代 码 名称 代 码 名称 主轴、轴承和离合器 油 代 码 名称 代 码 名称
A B
C D E
全损耗系统油 脱模油
齿轮油 压缩机油 内燃机油
F G
润滑油的概念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
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 件的液体润滑剂。 • 所有的机械装备都需要润滑油, 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摩擦和减少磨 损,否则会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 损坏设备甚至使设备报废。使用 润滑油早在公元前1650年就有记 载,1859年石油基润滑剂的出现 使润滑变得简单可行。
• 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 从生产工艺来看:



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 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 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 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 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 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 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 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乙烯 聚合法。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 制不同的油品。

MSDS-机油(润滑油)

MSDS-机油(润滑油)
分解温度:无资料
闪火点:>180℃(>365°F)测试方法:开杯
自燃温度:365℃(>653°F)
爆炸界限:下限(LFL)
蒸汽压:0.2MMHG@20°
蒸汽密度(AIR=1):不适用
密度:0.9—1.2(比重)
溶解:不溶于水
十.稳定性及反应活性
稳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不发生聚合反应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中度或灾危害
防护设备:消防人员须穿戴防护具及空气呼吸器,站上风处救火
若未携带适当防滑装置或个人自携式呼吸设备,不得进入密闭空间。
六.泄露应急处理
个人注意事项:避免火焰、火花及其他着火物;佩戴个人防护设备,站在上风方向及不要进入低洼区
环境注意事项:若没有危险时,移除液体附近之火焰,关闭溢漏或流出之源头,尽可能快速清除溢漏
十六.其它信息
制表单位:飞世尔化工有限公司
制作部门:技术部
在本页所载之资料在目前情况下是可靠的,但我可不能承担直接或间接使用产品所引
起的损失或损害的责任,用户须在使用前充分检验本产品的安全品质及其性质
十四.运输信息
DOT输送名称:
ALP锂基脂
DOT危害等级:
DOT识别码:
NA1993
DOT标示需求:
可燃胶体
十五.法规信息
适用法规:《劳工安全卫生设施规则》、《危险物及有害物通识规制》、《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劳工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标准》、《道路交通安全规则》、《废弃物清理法》、事业废弃物存储清除处理方法及实施标准》、《道理运输危险性物品管理规定》、《空气污染防治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
眼部接触:重复及长期的接触可引起刺激。

润滑油MSDS

润滑油MSDS

润滑油MSDS(化学品安全数据表)化学品名称:润滑油编号:MSDS-02分子量:230 – 500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无气味或略带异味。

成分:脂环烃,烷烃相对密度:(水=1)<1 燃烧性:可燃闪点(℃):140 自燃温度(℃):248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禁忌物:强氧化剂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间内,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毒性:毒性低微,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某些防锈剂可引起接触性过敏性皮炎。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敷硼酸眼膏。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暖并休息。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

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防毒面具。

防护服:穿工作服。

其它:工作后,沐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润滑油基础知识大全

要求改善齿轮承载能力的发电机、工 业驱动装置和船舶齿轮装置及其配套 的控制系统
热传导液的分类
组别 应用范 特殊应用 具体应用 符号 围
产品类别及性能要 品种符

号L-
应用实例
Q
热传导 最高使用温度 开式系统
具有氧化安定性的 QA 用于加热机械零件
<250℃
静置矿物油或合成
或电子原件的开式

油槽
最高使用温度 <300℃
最高使用温度 >-30℃并 <200℃
冷却系统
具有在低温时低温 粘度和热稳定性的 静置矿物油或合成 液
QE 带有热流和冷流的 装置
注:热传导液加热系统应配备有效的膨胀油槽,排气孔和过滤装置。
理化指标
• 一般理化指标 • 特殊理化指标
一般理化指标
外观(色度)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一 般不能判断润滑油质量好坏;
目录
润滑油组成 基础油和添加剂 油品命名与分类 理化指标
使用和储存 检测与更换
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
基础油 + 添加剂 = 润滑油
X
XX
X
X
x
润滑油生产流程
原油
常 减一
减 减二 溶
压 蒸
减三
剂 精
馏 减四 制










润滑油 产品

渣油

沥青

添加剂
原油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不尽相同,但无论何种原油,其 主要成分都是碳(C)氢(H)两种元素。
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温度越低,密度越大;
密度计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介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介

润滑油概述一、润滑油的概述1、润滑油的定义及用途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磨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将直接接触的两表面分隔开来,变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达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即谓之润滑。

而用以降低摩擦表面的摩擦阻力、减缓其磨损的润滑介质就是润滑油。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油能够牢固地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表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油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

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

做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润滑是润滑油最基本最主要的作用,其能使磨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节约了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磨粒磨损、表面疲劳、粘着磨损等所造成的摩擦损耗。

除此之外,润滑剂还具有冷却作用、清净作用、防锈作用、密封作用、减震作用和传递动力的作用。

2、润滑油的组分和分类目前,几乎所有的润滑油成品都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

其中,基础油在润滑油成品中所占的比例从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九十几,添加剂的量为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三、四十。

润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基础油,其性质决定了润滑油的基本性质,而基础油性能不足之处则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来弥补和改善,从而赋予润滑油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一般可以按照基础油的来源对润滑油进行分类。

润滑油基础油按其来源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和生物基基础油。

就目前而言,在这三类基础油中,矿物基础油是润滑油中应用最广泛的,其用量约在95%以上。

但是由于应用环境条件的不同,对润滑油的要求就会不同,所以在某些场合就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或生物基础油调配出来的润滑油产品,这两种基础油因而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油作用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

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1) 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 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 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4) 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 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 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 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基本知识四类润滑剂比较1、流体动力润滑性能:油优,脂一般,固体润滑剂无,气体良;2、边界润滑性能,油差至优,脂良至优,固体润滑剂良至优,气体差;3、冷却性能:油很好,脂差,固体润滑剂无,气体一般;4、低摩擦:油一般至良,脂一般,固体润滑剂差,气体优;5、易于加入轴承:油良,脂一般,固体润滑剂差,气体良;6、保持在轴承中的能力:油差,脂良,固体润滑剂很好,气体很好;7、密封能力:油差,脂很好,固体润滑剂一般至良,气体很好;8、防大气腐蚀:油一般至优,脂良至优,固体润滑剂差至一般,气体差;9、温度范围:油一般至优,脂良,固体润滑剂很好,气体优;10、蒸发性:油很高至低,脂通常低,固体润滑剂低,气体很高;11、闪火性:油很高至很低,脂通常低,固体润滑剂通常低,气体决定于气体类型;12、相容性:油很高至一般,脂一般,固体润滑剂优,气体通常良;13、润滑剂价格:油低至高,脂相当高,固体润滑剂相当高,气体通常很低;14、轴承设计复杂性:油相当低,脂相当低,固体润滑剂低到高,气体很高15、寿命决定于:油衰败和污染,脂衰败,固体润滑剂磨损,气体保持气体共给能力。

当用纯矿物油不能满足轴承要求时可考虑采取的解决方案:1、负荷太大:选用较粘的油、极压油、润滑脂、固体润滑剂;2、速度太高(可能造成温度太高):增加润滑油量或油循环量、粘度较小的油、气体润滑;3、温度太高:采用添加剂或合成油、较粘的油、增加油量或油循环量、固体润滑剂;4、温度太低:较低粘度油、合成油、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5、太多磨损碎片:增加油量或油循环量;6、污染:油循环系统、润滑脂、固体润滑剂;7、需要较长寿命:较粘的油、添加剂或合成油、油量较多或油循环润滑脂。

润滑油作用(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润滑剂的基本要求1)摩擦性能:一般要求润滑剂具有尽可能小的摩擦系数,保证机械运动敏捷而平稳,减少能耗。

对于某些特殊机械,如液力传动系统、摩擦传动系统和摩擦制动系统,则要求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2)适宜的粘度:粘度是液体润滑剂的最重要的性能,因此选择润滑剂时首先考虑粘度是否合适。

高粘度易于形成动压油膜,油膜较厚,能支承较大负荷,防止磨损。

但粘度太大,会造成摩擦热增大,摩擦面温度升高;而且在低温下不易流动,不利于低温启动。

低粘度时,摩擦阻力小,能耗低,机械运动稳健,温升不高。

但如粘度太低,则油膜太薄,承受负荷的能力小,易于磨损,且易渗漏流失,特别是容易渗入疲劳裂纹,加速疲劳扩展,从而加速疲劳磨损,降低机械零件寿命。

(3)极压性: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时,粘度作用不大,主要是靠边界膜强度支承载荷,因此要求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极压性,以保证在边界润滑状态下,如启动时和低速重负荷时,仍有良好的润滑。

(4)化学安定性和热稳定性:润滑剂从生产、销售、贮存到使用有一个过程,因此要求一般润滑剂具有良好的化学安定性和热稳定性,在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氧化、分解变质。

对某些特殊用途的润滑剂还要求耐强化学介质和耐辐射。

(5)材料适应性:润滑剂在使用中必然与金属和密封材料相接触,因此要求其对接触的金属材料不腐蚀,对橡胶等密封材料不溶胀。

(6)纯净度:要求润滑剂不含水和杂质。

因水能造成油料乳化,使油膜变薄或破坏,造成磨损,而且使金属生锈;杂质可堵塞油滤和喷嘴,造成断油事故,杂质进入摩擦面能引起磨粒磨损。

因此,一般润滑油的规格标准中都要求油色透明,且不含机械杂质和水分。

润滑剂的应用场合分类ISO6743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的分类(L类)标准将润滑剂产品分为18个组,按字母A~Z排列。

A:全损耗系统Total loss systemsB:脱膜Mould releaseC:齿轮GearsD:压缩机(包括冷冻机和真空泵)Compressors (including refrigeration and vacuum pumps)E: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F:主轴、轴承和离合器Spindle bearings,bearings and associated clutchesG:导轨SlidewaysH:液压系统Hydraulic systemsM:金属加工Metal workingN:电器绝缘Electrical insulationP:风动工具Pneumatic toolsQ:热传导Heat transferR:暂时保护防腐蚀Temporary protection against corrosionT:汽轮机TurbinesU:热处理Heart treatmentX:用润滑脂的场合Applications requiring greaseY:其他应用场合Other applicationsZ:蒸汽汽缸Steam cylindersS:特殊润滑剂应用场合Applications of particular lubricants固体润滑油剂这类润滑材料虽然历史不长,但其经济效果好,适应范围广,发展速度快,能够适应高温、高压、低速、高真空、强辐射等特殊使用工况,特别适合于给油不方便、装拆困难的场合。

当然,它也有摩擦系数较高、冷却散热不良等缺点。

习惯上人们把固体润滑剂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前一类包括石墨、二硫化钼、氧化物、氟化物、软金属及其它;后一类包括聚四氟乙烯、尼龙、聚乙烯、聚酰亚胺等。

按其形状可分为固体粉末、薄膜和自润滑复合材料三种。

固体粉末可分散在气体、液体及胶体中使用;薄膜有喷涂、真空沉积、火焰喷镀、离子喷镀、电泳、烧结等多种;至于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则是更多种多样,是新兴的重要润滑材料。

石墨有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它是六方晶体的层状结构。

石墨是黑色、柔软、在化学上非常稳定的物质,几乎不受所有有机溶剂、腐蚀性化学药品的侵蚀,还具有不受很多熔融金属或熔融玻璃浸润的特点。

因此,石墨与水、溶剂、油脂、橡胶、树脂、一些金属等混合时不失掉其特性。

石墨的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都较小,能抗热冲击。

石墨的使用温度范围为:-270-1000℃(大气中),熔点3500℃,450-500℃时氧化。

另外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石墨的结晶性、杂质、粒度和粒子形状对石墨的润滑性有较大影响,外部使用条件如环境温度、使用温度速度和负荷也对其润滑性有影响。

石墨润滑剂的应用多见于复合材料中或与其它固体润滑剂共用,单独用石墨作为润滑剂的不多,有水基石墨润滑剂、油基石墨润滑剂等。

二硫化钼具有黑灰色金属光泽,一样有六方晶体层状结构,摩擦系数可低到0.04,而且对热或化学都比较稳定。

二硫化钼的使用温度为:-270-350℃(大气中),熔点1250℃,380-450℃时氧化。

二硫化钼能抗大多数酸的腐蚀。

在室温、湿空气中二硫化钼的氧化是轻微的,但结果能得到一个可观的酸值。

一般认为,对于重负荷、中低速、高(低)温下的滑动摩擦部件,应用二硫化钼粉剂能发挥其优良效果,市售的二硫化钼粉剂的纯度在98-99.8%。

很少使用二硫化钼单体粉剂,在多数情况下常常混用必要的其它物质。

常见的有二硫化钼糊状润滑剂和二硫化钼润滑油脂。

聚四氟乙烯等塑料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吸震性、抗冲击性、抗腐蚀性和绝缘性。

聚四氟乙烯的使用温度为:-270-260℃。

金、银、锌、铅、锡之类的软金属作为固体润滑剂的应用方法有二:一是以薄膜形式应用,如铅锌锡这样的低熔点金属,铜和青铜等并非低熔点,有时也是这样使用。

液体润滑油剂这是用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一类润滑材料,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和水基液体等。

由于这些液体润滑剂有较宽的粘度范围,对不同的负荷、速度和温度条件下工作的运动部件提供了较宽的选择余地。

流体润滑剂可提供低的、稳定的摩擦系数,低的可压缩性,能有效地从摩擦表面带走热量,保证相对运动部件的尺寸稳定和设备精度,而且多数是价廉产品,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矿物油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液体润滑剂。

水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资源丰富,价廉易得,但其粘度太小,因此必须添加增粘剂或油性剂。

目前大量使用的有水基切削液和水-乙二醇液压液,这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润滑材料,设想将来世界石油资源枯竭时,这将是代替矿物油的重要润滑材料。

动植物油中主要是植物油,如菜籽油、茶籽油、蓖麻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等,其优点是油性好,生物降解性好。

缺点是氧化安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低温性能也不够好。

目前仍为某些切削液的重要组分。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短缺以及环保要求的日益苛刻,人们又重新重视动植物油脂作为润滑材料的开发应用,希望通过化学方法改善其热氧化稳定性和低温性能,作为未来代替矿物油的重要润滑材料。

合成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

合成油又包含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化学结构和不同性能的化合物,多使用在条件比较苛刻的工况下。

首先用于军用,逐渐向民用推广,这也是未来取代矿物油的重要润滑材料。

近年来,合成润滑油脂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使用和认同。

气体润滑剂气体可以像油一样地成为润滑剂,适用于流体动力润滑的物理定律,也可应用于气体。

气体的粘度很低,意味着其膜厚也很薄。

所以,流体动压气体轴承(气体动压轴承)只适用于高速、轻载、小间隙和公差控制得十分严格的情况下。

由于这种缘故,一般较常用的是气体静力轴承,它能承受较高的载荷,对间隙和公差的要求不太苛刻,还能用于较低速度下,甚至于零速时。

气体润滑可以用在比润滑油和润滑脂更高或更低的温度下,可在-200℃--+2000℃范围内润滑滑动轴承,其摩擦系数低到测不出的程度,轴承稳定性很高。

在高速精密轴承中可获得高刚度(例如医用牙钻和精密磨床主轴和惯性导航陀螺等),且没有密封与污染问题。

其缺点是承载能力很低,要求轴承的设计和加工难度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