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实验串讲案例资料--2017年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实验复习大串讲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实验复习大串讲实验与探究题型解题策略考纲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一、生物学实验的一般程序是什么?【例1】为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将27只同种、同时孵化且大小相同的蝌蚪,随机均分为三组,饲养的水、饲料和温度等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甲组加入甲状腺激素、乙组加入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丙组不加入药剂。
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生长情况。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的假设是( )A.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对蝌蚪的生长有影响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C.乙组变态发育将加快D.甲组变态发育将滞后(3)该实验的“预期”是( )A.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C.甲状腺激素能抑制新陈代谢D.甲组变态发育加快,乙组变态发育滞后答案: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 B D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实验包括以下七个基本步骤:1、实验名称、目的:指出是什么实验,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2、假设:是“可能会怎么样”,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可检测的解释。
3、预期:在检测提出的假设以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一个或几个假定的结果),若预测没有实现,则说明假设不成立;若预测得到实现,则假设成立。
4、实施实验过程:根据实验目的和提出的假设,来设计实验的具体方法步骤,并按设计的案进行操作。
5、观察和收集数据:客观如实地观察、记录实验的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并通过一定方式将实验结果呈现出来。
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串讲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串讲资料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串讲资料随着现代企业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薪酬、绩效评估以及员工关系管理等,这些因素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极其关键的影响。
而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串讲资料则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实践的深入探索和分析,下面将从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串讲资料的构成、内容、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构成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串讲资料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理论知识、实践案例和经验总结。
1. 理论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目的、职能和规范等。
这些理论知识不仅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还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等。
此外,还需要讲解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员工的职业管理、社会责任、全球化等。
2. 实践案例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串讲资料的实践案例,旨在通过对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来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
这些实践案例包括不同行业的企业和组织、大小和性质不同的企业,分别体现了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实践案例可以更全面深入地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情况,从而促进学生获取实践经验和技能。
3. 经验总结经验总结旨在总结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实践,历史和经验。
这些经验包括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和行业的最佳实践。
经验总结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紧密联系起来,以在实际工作中获取启发,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
二、内容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串讲资料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战略的实施手段,需要从整体角度考虑组织的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管理、组织设计和组织变革等。
2. 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人力资源规划旨在确保组织的未来经营需求得以满足。
招聘则是指寻找最优秀的员工来满足组织的需求。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人才的储备和发展等。
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串讲资料41761
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串讲资料41761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人力资源管理初级实验《人力资源管理实验》萧鸣政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自考IPMA系列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非笔试串讲资料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对企业的作用。
一、有利于组织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二、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四、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一)人力资源规划过程模型(人力资源规划编写的步骤)?第一步: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整体规划第二步: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评估第三步: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第四步:根据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需求预测得出人力资源净需求第五步:编写人力资源规划,实现供需平衡(二)人力资源供给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人力资源供给预测(Supply Forecasting of Human Resources),是指根据组织的预期目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组织内部所能提供的及组织外部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人员情况的预测。
从定义来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战略目标,供给预测是根据组织总体目标和规划进行的。
内部供给,人力资源的供给来源,一般外企重视内部供给,比如日本的科层制。
外部供给,人力资源的供给来源,一般中国的企业重视外部供给。
(三)人力资源供给的方法及具体操作程序与步骤?方法一、技能清单所谓技能清单,就是对能够体现员工的工作能力的特征一览表。
技能清单对于组织员工的晋升和选拔、人员的接续以及培训和薪酬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
技能清单主要包括七大类信息:个人数据: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
技能:教育经历、工作经验、培训经历。
特殊资格:专业团体成员、特殊成就。
薪酬和工作历史:现在和过去的薪酬水平、加薪日期、承担的各种工作。
公司数据:福利计划数据、退休信息、资历。
个人能力:在心理或其他测试中的测试成绩、健康信息。
个人特殊爱好:地理位置、工作类型。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1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案 全市一等奖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蒸发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技能。
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主动进行交流。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粗盐提纯试剂的选择和加入顺序。
教学用品多媒体课件漏斗、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器材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酒精灯、烧杯、蒸发皿、坩埚钳等。
教学过程思考在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除掉杂质。
化学上指的杂质都是有害或无价值的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思考、交流。
板书 1. 过滤和蒸发。
引导过滤和蒸发概念的回顾学生回答,明确概念内涵。
讲述今天我们先利用初中已学过的知识来提纯粗盐。
四人一组,注意操作的方法、步骤。
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指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做粗盐的提纯实验。
实验反思你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的操作符合实验要求吗?学生思考,争先发言。
引导学生回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1.液体外溅现象严重。
2.在溶解过程中,声音特别响。
3.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早,导致最后无法将溶液蒸干;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晚,致使有固体迸溅现象。
通过出现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操作不熟练;2.玻璃棒与烧杯碰撞严重;3.没有及时把握加热停止的时间。
思考交流通过上述操作你认为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呢?学生思考交流,探索检验方法。
实验验证我们推测在提纯后的盐中含有SO42-,你能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此盐中是否含有SO42-?学生讨论交流,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
思考交流⑴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应加入什么试剂?可参考相应物质的溶解性。
杂质加入试剂反应原理硫酸盐MgCl2CaCl2⑵在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如何处理等。
【创新大课堂】2017届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课件:5实验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创新大课堂
典例3 填空.
考基知识整合
考向层级导学
考能学科素养
考场频考频练
如图为利用气垫导轨(滑块在该导轨上运动时所受
阻力可忽略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完成以下
第五章 机械能
创新大课堂
实验步骤如下:
考基知识整合
考向层级导学
考能学科素养
考场频考频练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 m,将
差.
2.可以利用气垫导轨来设计该实验, 以减小由于摩擦带来的误差.
第五章 机械能
创新大课堂
考基知识整合
考向层级导学
考能学科素养
考场频考频练
3.为防止重物被释放时的初速度不为零,可将装置改成 如图所示形式,剪断纸带最上端,让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
4.方法的迁移,利用光电门测速度,得到物体动能的改
变.
第五章 机械能
考基知识整合
考向层级导学
考能学科素养
考场频考频练
[38.10-34.20-32.40-29.10]×10-2 = m/s2=2.50 m/s2 2 6×0.02 纸带②的加速度 x5+x4-x1+x2 a2= 6 T2 [35.90-32.35-30.65-27.40]×10-2 2 2 = m /s = 1.25 m/ s 6×0.022 因此纸带①的加速度大,大小为 2.50 m/s2.
第五章 机械能
创新大课堂
六、误差分析 误差 产生原因
考基知识整合
考向层级导学
考能学科素养
考场频考频练
减小方法
(1)测量距离时就应从计数0点量起,且选 偶然 测量长度带 取的计数点离0点远些 误差 来的误差 (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打点计时器安装稳固,并使两限位孔 重物和纸带 系统 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下落过程中 误差 (2)选用质量大、体积小的物体作重物, 存在阻力 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高中生物创意试验教案范文
高中生物创意试验教案范文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酵母在不同条件下发酵产生气体的现象,了解发酵过程及其产物的特点。
实验材料:
- 酵母
- 糖
- 温水
- 烧杯
- 气球
实验步骤:
1. 将适量的温水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酵母和糖,混合均匀。
2. 将气球套在烧杯口,使气球处于自然状态。
3. 观察烧杯中混合物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注意观察气球是否膨胀。
4. 分别在室温和加热后再次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受伤。
2. 观察时要保持安静,不可随意触碰实验器材。
3. 小心烧杯中的液体可能是热的,避免烫伤。
实验结果: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看到酵母和糖在温水中发酵产生气体,气体通过烧杯口进入气球,导致气球膨胀。
在加热的情况下,气球膨胀更为明显。
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酵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发酵产生气体,这是因为酵母中的酵素能够分解糖类,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
加热后,酵母的活性增加,发酵速度加快,产生的气体也更多。
思考问题:
1. 酵母发酵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2. 酵母在不同条件下发酵的速度会有何变化?
3. 除了热力酵母外,还有其他类型的酵母吗?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观察到酵母发酵产生气体的过程,了解到不同条件下酵母发酵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对发酵过程和产物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个实验,对生物中的发酵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
高级实验串讲案例资料
一、案例分析形式(1)人力资源规划华日公司的前身是一家主要经营地毯等纺织品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工厂,由于经营观念落后,以及经营体制等各方面的束缚,企业连年亏损,濒临倒闭。
1995 年,企业改制,吸引了部分外资,成立了华日公司。
公司与原来的老企业相比,从组织结构到管理体制等各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革。
公司主要有家具部、纺织品部和纤维部三个生产部门,其中纺织品部下辖六个分厂,分别生产服装、地毯、以及其他工业用纺织品。
应该说这种改革顺应了当时的经济潮流,使公司能够轻装上阵,转变经营理念,及时把握商机,改制后两年多来,华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企业的规模也得以扩大,员工人数达 900 多人,管理人员也增加为 140 人,此外还有产品开发与设计人员 10 人,营销人员 20 名。
华日公司的总经理钱明从公司成立伊始,就被公司董事会任命为总经理。
钱明从一开始就强调公司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历很重要。
公司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钱明本人也经过两年多的在职学习,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在华日公司,受教育和培训的经历是员工进行工作流动和升职的必要条件。
华日公司的这些举措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公司的员工都热爱自己的工作,乐意通过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技能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十分融洽,由于公司的效益良好,因此,员工的报酬也很丰厚。
每个员工都为自己是华日公司的一员而自豪。
但到 1998 年,公司的效益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1999 年年底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亏损。
导致公司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公司的外部环境来看,日益加剧的竞争,导致很多原来是公司拳头产品的市场萎缩,消费需求的下降也是公司产品销路不畅的一个原因;从公司内部的原因来看,产品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钱明的心腹之患,前几年,因为公司产品畅销,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就被忽略了,迟迟没得到彻底解决。
2017高考真题实验汇编
017实验全国卷一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26.(15分)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 NH4Cl+ H3BO3。
回答下列问题:(1)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
f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
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
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 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
人力资源高级实验 萧鸣政 北京大学内部串讲资料
答:①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经理或专员);
②工作承担者;
③工作承担者的上级主管;
④其他相关人员(客户、供应商等)。
第五节 工作分析范例
第三章 第一节
人力资源招聘 招聘流程模型
一、人力资源招聘流程模型
P51
人力资源招聘是基于招聘需求分析与工作分析,确定招聘标准、招聘规模、招聘渠道与方法,把合适的人配置
到合适岗位上的过程。
3.信息分析
4.结果表述
5.运用指导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
五、实验组织方法及步骤
六、实验思考与作业
P31
(1)详细阐述工作分析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P16
答:
计划
确定工作 分析的目 的和结果 使用的范 围; 选择分析 样本
设计
选择分析 方法; 选择分析 人员
信息分析
收集、分 析所获得 的信息资 料
第二节 人力资源供需分析与预测
一、实验目的
二、基本知识要点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
五、实验组织方法及步骤
六、实验思考与作业
P10
案例 1-1《巨龙集团的人力资源规划》
(1)在案例 1-1 中,如果让你参与制定这份人力资源规划,还需要哪些信息来支持你的决策?
答:①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目标;
②组织结构的检查与分析;
③资格说明书,又叫工作规范,主要是对任职资格与相关素质要求的说明。
④职务说明书,主要是对相关岗位概况、工作职责及其任职资格的完整说明。
(3)工作分析计划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P31
答:·职位
·任职人数
·估计工时需要
·分析人员人数
·费用
·工作进程
高中生物实验串讲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回顾和总结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独立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现象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
2. 难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论的得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高中生物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目的。
2. 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二、实验串讲1.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实验原理:利用细胞渗透压变化导致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观察细胞质壁分离过程。
- 实验步骤: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 实验现象分析:质壁分离现象的原因、影响因素等。
- 实验结论:细胞渗透压与细胞壁的关系。
2. 实验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实验原理:酶活性受温度、pH、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 实验步骤:设置不同温度、pH、底物浓度的实验组,观察酶活性的变化。
- 实验现象分析:分析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 实验结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最适条件。
3. 实验三: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实验原理: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分裂的规律。
- 实验步骤:制作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 实验现象分析:分析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 实验结论:细胞有丝分裂的规律。
三、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实验内容,强调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的重要性。
2.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实验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高级物理实验教案范本
高级物理实验教案范本一、实验名称: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二、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学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并了解重力加速度的含义和计算公式。
三、实验器材:1. 弹簧秤2. 弹簧3. 纸片4. 增重砝码5.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并检查其是否完好;2. 将弹簧挂起,确保它能自由伸缩;3. 将增重砝码固定在纸片上;4. 固定弹簧秤并使其水平;5. 按下计时器开始计时;6. 同时释放弹簧秤和纸片,观察并记录下纸片下落到弹簧秤的时间;7.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以求准确结果。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一:重力加速度测量值:9.7 m/s²实验二:重力加速度测量值:9.65 m/s²实验三:重力加速度测量值:9.72 m/s²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平均重力加速度为9.69 m/s²。
这个结果非常接近标准重力加速度9.8 m/s²,显示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小结:本实验通过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步骤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如何使用弹簧秤进行测量,并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了相对准确的结果。
同时,学生也通过实验明白了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应用。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准确记录数据,以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八、拓展应用: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地点以及不同高度对重力加速度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来了解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此外,学生还可以进行相关实验,如测量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来深入理解和应用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九、参考资料:1. XXX物理教材2. 物理实验教案,XXXX出版社。
2.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考前复习大串讲含解析
知识总结:一、配平原则①电子得失守恒: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值)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值)②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③电荷守恒:若为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二、配平步骤(以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为例):①标出化合价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
如:+7 —1 +4 OKMnO4+HCl==KCl+MnCl2+Cl2↑+H2O②根据元素的实际存在形式调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系数,使之成1:1的关系. 如:(使KMnO4和Cl2的系数为1:1)+7 -1 +4 OKMnO4+2HCl==KCl+MnCl2+Cl2↑+H2O③调整系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KMnO4+2HCl==KCl+MnCl2+Cl2↑+H2O↓ 5 × 2 ↑2×5④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确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如:2KMnO4+10HCl==KCl+2MnCl2+5Cl2↑+H2O⑤利用元素守恒,用观察方法配平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物质的系数.如: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原子的个数是否相等,离子方程式还要检查方程式两边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否相等。
【配平四技巧】(1)正向配平法适合反应物分别是氧化剂、还原剂的反应,配平按以下五步进行。
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检查质量、电荷、电子是否分别守恒(2)逆向配平法适用于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的反应和分解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先确定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然后再确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如:由于S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而且升降总数相等,所以K2S的化学计量数为2,K2SO3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确定S的化学计量数为3,即3S+6KOH(浓)错误! 2K2S+K2SO3+3H2O。
五年级上册实验讲课稿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证实植物一些器官结构是如何适应 其生活环境。
试验办法:
将仙人掌和绿萝浇透水,用大塑料袋 罩住,在基部扎紧,12小时后观测。
试验现象:罩着仙人掌塑料袋内水珠很少,
罩着绿萝塑料袋内有诸多水珠。
第12页
试验结论:
仙人掌肥厚茎能储存水分,变成刺状 叶子能减少水分蒸发,适合生活在干旱 环境中。
绿萝茂盛叶子有助于水分散失。 适合生长在水源充足环境中。
试验材料:芹菜、水瓶、水、红墨水 试验办法:
1.向水瓶中倒入半瓶水,滴几滴红墨水。 2.把几颗无根芹菜放入水瓶中。 3.过几种小时后观测并统计现象。
试验现象:芹菜茎和叶都变红了。 试验结论:茎含有吸取作用。
第10页
葵花向阳------向光性、向地性试验
第11页
仙人掌刺----------植物蒸腾作用对比试验
试验目的:
颜色越深材料,吸热本事越强。
试验材料:
涂成黑、红、白三种颜色铁片、凡士 林小豆子、200度台灯。
试验办法:
1.在黑、红、白三种颜色铁片上分别用凡士 林粘上一粒小豆子。 2.打开台灯照射铁片,观测试验现象。
第24页
试验现象:黑色铁片上小豆子先掉落。
另一方面是红色铁片小豆子,最后 是白色铁片小豆字掉落.
打两个小孔。
4.将两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5.观测两个容器中每间隔1分钟温度
改变。
第15页
试验现象:
时间(分钟)
烧瓶中水温度 (°c)
锥形瓶中水温 度(°c)
0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4 444 4 7554446454443 162987 . 6 . . . 4 .
高级物理实验指导公开课教案
高级物理实验指导公开课教案介绍本公开课教案是为高级物理实验指导所准备的教学参考材料。
该教案旨在提供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高级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目标通过本次公开课,学生将能够:理解高级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掌握高级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学会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撰写的能力。
内容1.引言高级物理实验的定义和意义;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2.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常用的个人防护装备。
3.仪器与设备介绍高级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仪器和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实验操作步骤不同实验的操作流程和要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数据处理和统计的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6.实验设计与实验报告撰写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报告的结构和要求;实验报告的撰写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授: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要点。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提问:适时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考核方式实验报告:学生根据指导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实验操作: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实验并展示操作技巧和数据准确性。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发表观点,并与他人进行合作。
该教案旨在为高级物理实验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本公开课,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高级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一:浓硫酸的性质演示实验我手拿着一团雪白的棉花,像魔术表演大师一样,用手平举着,在同学们面前划了一个圈,又在讲台上向左平移了几步,此刻,我仿佛觉得讲台已经变成了我表演的舞台,我把它轻轻地放入试管中,再小心翼翼地滴入浓硫酸,渐渐地试管里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颜色的变化,同学们各个都为浓硫酸的神奇威力而惊叹,一团雪白的棉花最终变成了棕黑色的浆糊状物质,这个时候,我突发灵感,化学实验就像魔术一样,变幻无穷,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实验的演示变成化学魔术的表演呢?我为自己的这一举一动俨然像一位魔术师而得意着,我不正像一位魔术师在表演吗!然而,这节课的以后的日子里,这一幕又经常在我眼前闪现,更令我思索:化学魔术那么有魅力,那么吸引学生,那么令人投入,那么让人费尽心思,都想揭开这个谜底,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化学演示实验演变为化学魔术,然而,这位表演的魔术师是谁更合适呢?我在思考着······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中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要“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这段精辟的阐述让我意识到一个严肃的问题:难道我们的教师才是最合适的魔术师吗?我们的演示实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让学生们睁大眼睛好奇地看我们表演吗?这使我意识到了学习的主体、实验的主体问题,是学生还是老师?事实上,教师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优势群体一方,主动权往往掌握在教师手里,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的教学效果却不同呢?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从而出现了不同的教学处理方法,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个观念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就是谁是事件的主体,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无论什么事情或事件,当我们有切身感受时,我们的印象就深,感触就多,可见谁是事件的主体,谁的感受就深,谁的体验就更直接,更感性,更深刻,更能促进自身理性思维的发展,学习也是如此,学习了新课标,读到了这段发人深省的一段话,我认为自己上次的魔术师的感觉实质上还是没有从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中真正走出来,还在充当着自导、自演、自弹、自唱的自我陶醉的表演者的角色。
实验讲义答案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第13页
预期试验结果: 放置a1琼脂块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胚
芽鞘__________弯__曲__程__度__大______。 放置a3琼脂块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胚
芽鞘_________弯__曲__程__度__小________。 放置A3琼脂块胚芽鞘___弯__曲__程__度__最__大。
(3)利用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 与分离”试验时,将盛有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试 管经静置后置于透射光和反射光下,依次呈 __绿__色____和____红_____色。
第9页
(4)小麦幼根吸水能力最强部位是 __根__毛_____区,用显微镜观测此区徒手纵切片, 可见到该区已分化出木质部,其中输送水分是 __________导___管。
已知豌豆中存在矮生型突变体,它们均 表现为节间缩短性状,成熟时高度只能达到 正常植株20%—25%。但施用外源赤霉素能使 矮生型突变体恢复到正常野生型高度。为验 证这一结论请依据下列试验材料和用具写出 试验环节、得出试验结果和试验结论并回答 相关问题。
试验材料和用具:
矮生型突变豌豆幼苗和 正常野生型豌豆 幼苗若干株、蒸馏水、5×10-20 mol·L-1赤霉素 溶液、直尺等。
20℃低于酶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 生还原糖少。
第24页
转基因技术能够使某基因在植物体 内过量表示,也能够克制某基因表示。 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合成来控制 番茄株高,请完毕下列试验设计,以验 证假设是否成立。
①试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 但不要求转基因详细环节)
第25页
a.分别测定正常和矮生植株赤霉素 含量和株高。
算。
(3)图1表明胰岛素含有 增进大鼠生长(及加。 强生长激素促生长作用) 作用,胰岛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高级实验》案例分析(一)NLC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主要以研制、生产、销售医药、农药为主,耐顿公司是NLC化学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医疗药品,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对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开发,2000年初始,分公司总经理把生产部门的经理――于欣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建华叫到办公室,商量在生产部门设立一个处理人事事务的职位,工作主要是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工作。
最后,总经理说希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寻找人才。
在走出总经理的办公室后,人力资源部经理建华开始一系列工作,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上,人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设计两个方案:在本行业专业媒体中做专业人员招聘,费用为3500元,好处是:对口的人才比例会高些,招聘成本低;不利条件:企业宣传力度小。
另一个方案为在大众媒体上做招聘,费用为8500元;好处是:企业影响力度很大;不利条件:非专业人才的比例很高,前期筛选工作量大,招聘成本高;初步选用第一种方案。
总经理看过招聘计划后,认为公司在大陆地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不应放过任何一个宣传企业的机会,于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其招聘广告刊登的内容如下:您的就业机会在NLC化学有限公司下属的耐顿公司1个职位:对于希望发展迅速的新行业的生产部人力资源主管主管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两部门协调性工作抓住机会!充满信心!请把简历寄到:耐顿公司人力资源部收在一周内的时间里,人力资源部收到了800多封简历。
建华和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在800份简历中筛出70封有效简历,经筛选后,留下5人。
于是他来到生产部门经理于欣的办公室,将此5人的交给简历了于欣,并让于欣直接约见面试。
部门经理于欣经过筛选后认为可从两人中做选择――李楚和王智勇。
他们将所了解的两人资料对比如下:姓名/性别/学历/年龄/工作时间/以前的工作表现/结果李楚,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有8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在此之前的两份工作均有良好的表现,可录用王智勇,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7年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第一位主管评价很好,没有第二位主管的评价资料,可录用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李楚和王智勇的基本资料相当。
但值得注意的是:王智勇在招聘过程中,没有上一个公司主管的评价。
公司通知俩人,一周后等待通知,在此期间,李楚在静待佳音;而王智勇打过几次电话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第一次表示感谢,第二次表示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
在生产部门经理于欣在反复考虑后,来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室,与建华商谈何人可录用,建华说:"两位候选人看来似乎都不错,你认为哪一位更合适呢?" 于欣:两位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都合格了,唯一存在的问题是王智勇的第二家公司主管给的资料太少,但是虽然如此,我也看不出他有何不好的背景,你的意见呢?建华说:"很好,于经理,显然你我对王智勇的面谈表现都有很好的印象,人嘛,有点圆滑,但我想我会很容易与他共事,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于欣:"既然他将与你共事,当然由你做出最后的决定。
"。
于是,最后决定录用王智勇。
王智勇来到公司工作了六个月,在工作期间,经观察:发现王智勇的工作不如期望得好,指定的工作他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胜任其工作的行为,所以引起了管理层的抱怨,显然他对此职位不适合,必须加以处理。
然而,王智勇也很委屈:在来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招聘所描述的公司环境和各方面情况与实际情况并不一样。
原来谈好的薪酬待遇在进入公司后又有所减少。
工作的性质和面试时所描述的也有所不同,也没有正规的工作说明书作为岗位工作的基础依据。
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呢?案例分析:此次招聘工作在招聘流程结束后没有对整个招聘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估,它看似完成了,但实际是个"失败"结果。
耐顿公司总裁也许没有想过:录用王智勇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流程不足及招聘中出现的种种失误或错误。
由于招聘工作不是分离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而独立存在的,所以它的失败同时反应出企业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不足。
症结所在:1. 缺乏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规划一般情况下,企业出现的问题是没有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规划造成的。
象:企业经常会出现人员不足的现象,企业经营战略计划经常因为人员到位不及时而推迟或改变计划,企业现有人员因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而影响工作积极性,造成所需要完成的工作越来越多滞留,导致企业信誉度下降,从而使企业经营能力减弱。
如果人力资源管理无法做适当的规划,企业将被迫在一些将发生的事件发生后,而不是之前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将不是选动性反应,所以这将是不被预防的。
2. 缺乏招聘人力成本效率和招聘渠道的选择误区耐顿公司在招聘之前没有考虑到招聘成本效率的问题,所以造成一系列的浪费。
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上,耐顿公司为了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宣传,启用影响力大的媒体,由于大众报刊的广告受众很多,如果太多的人对招聘广告做出反应,这使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工作中失去了控制招聘成本、求职者类型、求职者数量等方面的能力,给人力资源部门工作造成一定困难,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不能正常实现。
3. 忽视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力耐顿公司总经理和一些企业总裁一样,他们确信: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人员总可以从人才市场上招聘到。
其实企业在招聘和录用过程中会受到企业外部因素、国家相关法律以及外部人才市场的影响;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企业战略思想、企业目标也是影响企业招聘和录用方式的作用力。
此外,技术改进、人员模式及公司行为方式、喜好、态度改变、本地及国际市场的变化,经济环境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政府法规政策的修订等,都会对人力资源的招聘工作产生影响。
求职者个人因素或多或少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倾向。
4. 缺少工作分析看耐顿公司招聘广告词的描述方式,使读者有一种应聘的冲动,但冲动不能代表其它。
求职者需要了解详细的信息时,不知道本岗位是做什么的,公司没有向求职者提到岗位的详尽描述和胜任本岗位的所需的知识、技能、体力等方面要求。
这样在简历的招收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不适合本岗位的人员前来面试,会给面试工作造成一定的麻烦。
另一方面在公司人员面试、筛选、评估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工具作为考评人员素质、水平、技术和业务实力评测手段,面试人的主观看法在评价中所占的比重要远远高于科学的评测方式。
由于缺少工作分析,在人员录用过程中没有科学的录用依据,容易造成所入职人员与岗位要求的差距,甚至造成应聘者与岗位完全不相符的尴尬情景。
5. 招聘程序的不规范和无科学性筛选和录用许多企业和耐顿公司做法基本相同:在招聘程序中许多步骤或科学的甄选方式已经被省略了,案例中求职者李楚和王智勇的面试考核资料中,只有姓名、性别、学历、年龄、工作时间及以前工作表现等基础信息,对人员筛选来说这些资料远远不够的。
一般企业在这时候往往通过面试时对求职者的主观印象做出判断,这种判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
另外耐顿公司没有通过模拟情景评测方式和其他的量化评定方式来考核求职人员,在面试时这样做会对招聘工作的结果造成影响。
除了这些,还有以下几点不足:6. 忽视求职者的背景资料情况7. 向求职者宣扬企业不实之处和许诺无效8. 经理人员的心理偏好影响9. 没有设立招聘后的评估1、人力资源规划是把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转化成人力资本的需求,以企业整体的超前和量化的角度分析和指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具体目标。
2、招聘规划要求把对岗位空缺的描述变成一系列的目标,并把此目标和相关求职者的数量和类型具体化的工作。
更具体说:在规划中一方面要求招聘人数,另一方面要确定招聘类型;一方面企业必须计划吸引一定数量的人员申请此岗位。
岗位分析是招聘环节中用的最广泛确定招聘标准的工作。
它是招聘、筛选、录用的基础。
企业招聘的程序一般会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职务略有不同。
一般程序如下:1.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开展人员的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确定人员的净需求量,并制定人员选拔、录用标准政策,在企业的中期经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指导下制定出不同时期不同人员的补充规划、调配计划、晋升计划。
2. 依据职务说明书,确认空缺岗位的任职资格及招聘选拔的标准。
据此确定招聘甄选技术。
3. 拟定具体招聘计划,上报企业高层批准。
4. 人力资源部门开展招聘广告宣传工作,做到最大化吸引,并准备其它工作。
5. 审查求职申请表进行初次筛选。
6. 面试或笔试。
7. 心理测试、情景模拟测试。
8. 录用人员背景调查和录用体检。
9. 录用决策、试用、签订劳动合同。
案例分析(二)国内某公司与英国某大学签订了一项培训协议,每年选派2-3名管理人员到该学校攻读管理硕士学位。
学业完成后,员工必须回公司服务5年,服务期满方可调离。
2002年5月,销售部助理小张经过公司几轮挑选,终于与其他两位同事一起获得了推荐。
但小张早有预谋,在此之前已获取了英国另一所学院管理硕士的录取通知书。
虽然该校的学费较高,但其声誉好,教学质量高,还能帮助学生申请到数额可观的助学贷款。
经过公司人事部的同意,小张用公司提供的奖学金交了学费,又申请了3万美金的助学贷款,以解决和妻子在英国的生活费。
按照目前小张的收入水平,需要8年时间才能还清贷款,如果他在一家外资公司工作,不到4年便可还清贷款。
行期将近,公司人事部多次催促与其签订培训合同书,一直到离开公司的前一天小张才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2003年9月末,小张学成回国,并马上回公司报到。
不过,10月初,他便向公司人事部递交了辞呈,并按合同还清了公司为其支付的英语培训考试费、赴英签证费、学费等一切费用。
不久,他便在一家美国大公司得到一个年收入20万以上的职位。
根据本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⑴该公司在选派员工出国培训的工作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⑵该公司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确立更有效的培训体系,防止此类的事件发生?解析:⑴该公司在组织员工出国培训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①未进行必要的培训需求分析,选派员工出国培训的目的不明确。
②未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应当根据具体的培训目的和要求,选择投入较少,收益较大的培训方式,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培训。
③没有确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象出国培训这样高投入具有一定风险的培训项目,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应当选派那些具有很高忠诚度和很强事业心的员工作为培养对象。
④没有建立规避培训风险机制,如培训合同管理不够健全完善,协议书约定条款缺乏合理性,对违约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
⑵可以采取的措施:①建立培训需求分析系统,明确公司培训目标,制定公司的中长期培训规划。
②确立公司培训评估系统,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③完善各类培对象的选拔机制,注重对后备人才的甄靠选,确保人才选拔的可靠性④建立培训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培训合同管理,运用多种手段制止违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