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2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称量(或量取)方法⑴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
②称量前先调零;称量时,左物右码③被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④★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NaOH(容易潮解的物质有CaCl2、MgCl2、FeCl3、AICl3、NaOH等)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⑵量筒的使用方法①量取已知体积的溶液时,应选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
如,量取80ml稀硫酸溶液,选用100ml的量筒。
②★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水平相切。
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正确读数俯视仰视2、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意外事故处理方法★金属Na,K起火用沙子盖灭,不能用水、CO2灭火器,不能用CCl4灭火器浓碱沾到皮肤上大量水冲,再涂硼酸★浓H2SO4沾到皮肤上用干布擦,再用大量水冲,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温度计水银球不慎碰破为防止汞蒸气中毒,应用S粉覆盖3、常见危险化学品及其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如:浓H2SO4、NaOH(酸碱)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④分液;⑤萃取⑴过滤:将不溶于某溶液的固体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分离的操作。
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纸边低于漏斗边;液面低于滤纸边三靠:杯靠棒;棒靠纸;颈靠壁⑵蒸发注意事项:①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杯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防止形成的晶体飞溅。
(3)蒸馏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高一化学必修一二所有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二所有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步,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全面的介绍。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质量较大,位于核心,而电子质量较小,绕核心运动。
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可以显示元素的特性和排布规律。
2. 化学键与化合价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连接的力,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共价键是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化合价表示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价态。
3.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过程。
化学计量则是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其中最小的化学计量比称为反应的配比。
4. 离子反应和溶液的电离平衡离子反应是指以离子为反应物的化学反应。
在溶液中,离解度和溶解度描述了溶质在溶液中溶解的程度以及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的浓度。
电离平衡是指溶液中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质子的转移以及电子的转移的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氧化态的变化表示,也可以用电子的转移来表示。
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转化程度,可以通过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7. 酸碱中和反应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相互反应形成水和盐的反应。
8.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电化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与电流的相互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电池和电解过程中。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及其化合物 Si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常见的是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1、单质硅(Si):(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
(2)化学性质:①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跟F2、HF和NaOH溶液反应。
Si+2F2=SiF4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②在高温条件下,单质硅能与O2和Cl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3)用途: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
(4)硅的制备:工业上,用C在高温下还原SiO2可制得粗硅。
SiO2+2C=Si(粗)+2CO↑Si(粗)+2Cl2=SiCl4SiCl4+2H2=Si(纯)+4HCl2、二氧化硅(SiO2):(1)SiO2的空间结构:立体网状结构,SiO2直接由原子构成,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
(2)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3)化学性质: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①与强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OH溶液和Na2SiO3溶液,避免Na2SiO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
②与氢氟酸反应[SiO2的特性]:SiO2+4HF=SiF4↑+2H2O(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用塑料瓶)。
③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CaSiO3(4)用途: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水晶镜片、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
3、硅酸(H2SiO3):(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能形成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
化学高一必修一二知识点
化学高一必修一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在高一的化学课程中,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学习的基础,它们涵盖了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知识点,以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
一、必修一: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以能级的形式存在于核心外围。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可以按照周期表进行分类。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包括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的物质,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多种新的物质。
4. 周期表: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的有序排列方式,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周期律进行排列。
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周期性特征,并预测元素的性质。
二、必修二: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稳定的状态。
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位置的定量指标,可以根据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方向以及反应的强弱。
2. 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剂在反应中接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
3.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
中和反应的特征是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
4. 电化学:电化学研究电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电解是指将导电溶液中的离子分解成原子或分子的过程,而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三、知识点应用1.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在方程式中,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在箭头的右边,箭头表示反应方向。
2. 定量计算:定量计算用于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以及反应条件的关系。
通过定量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质的量比、生成物质的量以及反应的限量。
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一)从实验学化学1、化学实验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规则,了解安全措施。
例如,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药品时要特别小心,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剩余的药品和实验废弃物。
2、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用于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
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滴飞溅。
(3)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水要下进上出。
(4)萃取和分液: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分液是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
(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mol)。
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与 0012 kg C-12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 602×10²³。
2、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单位是 g/mol。
在数值上,摩尔质量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3、气体摩尔体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单位是 L/mol。
标准状况下(0℃、101 kPa),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24 L/mol。
4、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是 mol/L。
(三)离子反应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2、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汇总11、金属的通性:导电、导热性,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一般情况下除Hg外都是固态12、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①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如Hg、Ag②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如Fe、Sn、Pb等③电解法:适用于活泼金属,如K、Na、Al等K、Ca、Na、Mg都是电解氯化物,Al是电解Al2O313、铝及其化合物Ⅰ、铝①物理性质:银白色,较软的固体,导电、导热,延展性②化学性质:Al—3e-==Al3+a、与非金属:4Al+3O2==2Al2O3,2Al+3S==Al2S3,2Al+3Cl2==2AlCl3b、与酸: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c、与强碱:2Al+2NaOH+2H2O==2NaAlO2偏铝酸钠+3H2↑ 2Al+2OH-+2H2O==2AlO2-+3H2↑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但铝却可以d、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Ⅱ、铝的化合物①Al2O3典型的两性氧化物a、与酸:Al2O3+6H+==2Al3++3H2Ob、与碱:Al2O3+2OH-==2AlO2-+H2O②AlOH3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作用a、实验室制备:AlCl3+3NH3 H2O==AlOH3↓+3NH4Cl,Al3++3NH3 H2O==AlOH3↓+3NH4+b、与酸、碱反应:与酸 AlOH3+3H+==Al3++3H2O与碱 AlOH3+OH-==AlO2-+2H2O③KAlSO42硫酸铝钾KAlSO42 12H2O,十二水和硫酸铝钾,俗名:明矾KAlSO42==K++Al3++2SO42-,Al3+会水解:Al3++3H2O AlOH3+3H+因为AlOH3具有很强的吸附型,所以明矾可以做净水剂14、铁①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排第四;②化学性质:a、与非金属:Fe+S==FeS,3Fe+2O2===Fe3O4,2Fe+3Cl2===2FeCl3b、与水:3Fe+4H2Og===Fe3O4+4H2c、与酸非氧化性酸:Fe+2H+==Fe2++H2与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会被氧化成三价铁d、与盐:如CuCl2、CuSO4等,Fe+Cu2+==Fe2++CuFe2+和Fe3+离子的检验:①溶液是浅绿色的Fe2+ ②与KSCN溶液作用不显红色,再滴氯水则变红③加NaOH溶液现象:白色灰绿色红褐色①与无色KSCN溶液作用显红色Fe3+ ②溶液显黄色或棕黄色③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15、硅及其化合物Ⅰ、硅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界中总是与氧结合,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硅有晶体和无定型两种;晶体硅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常温下不活泼;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成光电池等能源;Ⅱ、硅的化合物①二氧化硅a、物理性质:二氧化硅具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熔点高,硬度大;b、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是H2SiO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SiO2+CaO===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SiO2+4HF==SiF4↑+2H2Oc、用途:是制造光导纤维德主要原料;石英制作石英玻璃、石英电子表、石英钟等;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等;石英砂常用作制玻璃和建筑材料;②硅酸钠:硅酸钠固体俗称泡花碱,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无色粘稠的液体,常作粘合剂、防腐剂、耐火材料;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实验室可以用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备硅酸:Na2SiO3+2HCl==2NaCl+H2SiO3↓③硅酸盐:a、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种类多,结构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组成;其表示方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如:滑石Mg3Si4O10OH2可表示为3MgO 4SiO2 H2Ob、硅酸盐工业简介: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硅酸盐产品的工业成硅酸盐工业,主要包括陶瓷工业、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其反应包含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成份是Na2SiO3 CaSiO3 4SiO2;陶瓷的原料是黏土;注意:三大传统硅酸盐产品的制备原料中,只有陶瓷没有用到石灰石;16、氯及其化合物①物理性质:通常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有毒;②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使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与水、碱溶液则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拓展1、氯水:氯水为黄绿色,所含Cl2有少量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其主要溶质是Cl2;新制氯水含Cl2、H2O、HClO、H+、Cl-、ClO-、OH-等微粒拓展2、次氯酸:次氯酸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HClO分子形式存在;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漂白的易分解分解变成HCl和O2的弱酸;拓展3、漂白粉: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Cl2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须和酸或空气中CO2作用产生次氯酸,才能发挥漂白作用;17、溴、碘的性质和用途溴碘物理性质深红棕色,密度比水大,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强腐蚀性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气态碘在空气中显深紫红色,有刺激性气味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能与氯气反应的金属、非金属一般也能与溴、碘反应,只是反应活性不如氯气;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Cl2>Br2>I218、二氧化硫①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1:40,密度比空气大②化学性质:a、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亚硫酸中强酸:SO2+H2O==H2SO3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SO2+Na2SO3+H2O==2NaHSO3b、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是一种暂时性的漂白c、具有还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18、硫酸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密度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②化学性质:酸酐是SO3,其在标准状况下是固态物质组成性质浓硫酸稀硫酸电离情况H2SO4==2H++SO42-主要微粒 H2SO4 H+、SO42-、H2O颜色、状态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无色液体性质四大特性酸的通性浓硫酸的三大特性a、吸水性:将物质中含有的水分子夺去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b、脱水性:将别的物质中的H、O按原子个数比2:1脱出生成水c、强氧化性:ⅰ、冷的浓硫酸使Fe、Al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化ⅱ、活泼性在H以后的金属也能与之反应Pt、Au除外:Cu+2H2SO4浓===CuSO4+SO2↑+2H2Oⅲ、与非金属反应:C+2H2SO4浓硫酸===CO2↑+2SO2↑+2H2Oⅳ、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但不产生H2d、不挥发性:浓硫酸不挥发,可制备挥发性酸,如HCl:NaCl+H2SO4浓==NaHSO4+HCl三大强酸中,盐酸和硝酸是挥发性酸,硫酸是不挥发性酸③酸雨的形成与防治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包括雨、雪、雾等降水过程,是由大量硫和氮的氧化物被雨水吸收而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是化石燃料及其产品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SO2 H2SO3 H2SO4;在防治时可以开发新能源,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19、氮及其化合物Ⅰ、氮气N2a、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b、分子结构:分子式——N2,电子式—— ,结构式——N≡Nc、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氮氮三键结合非常牢固,难以破坏,所以但其性质非常稳定;①与H2反应:N2+3H2===2NH3②与氧气反应:N2+O2========2NO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有毒2NO+O2===2NO2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气体,有毒3NO2+H2O===2HNO3+NO,所以可以用水除去NO中的NO2两条关系式: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 Ⅱ、氨气NH3a、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用作制冷剂b、分子结构:分子式——NH3,电子式—— ,结构式——H—N—Hc、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NH3+H2O NH3 H2O一水合氨 NH4++OH-,所以氨水溶液显碱性②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现象:产生白烟d、氨气制备:原理:铵盐和碱共热产生氨气方程式:2NH4Cl+CaOH2===2NH3↑+2H2O+CaCl2装置:和氧气的制备装置一样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注意: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较纯净氨气验证氨气是否收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收集满干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Ⅲ、铵盐a、定义: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如Cl-、SO42-、CO32-形成的化合物,如NH4Cl,NH4HCO3等b、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c、化学性质:①加热分解:NH4Cl===NH3↑+HCl↑,NH4HCO3===NH3↑+CO2↑+H2O②与碱反应:铵盐与碱共热可产生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氨气,故可以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如:NH4NO3+NaOH===NH3↑+H2O+NaCl,,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是实验室检验铵根离子的原理;d、NH4+的检验:NH4++OH-===NH3↑+H2O;操作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是否变蓝,如若变蓝则说明有铵根离子的存在;20、硝酸①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硝酸因为挥发HNO3产生“发烟”现象,故叫做发烟硝酸②化学性质:a、酸的通性:和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b、不稳定性:4HNO3=== 4NO2↑+2H2O+O2↑,由于HNO3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水,所以久置的硝酸会显黄色,只需向其中通入空气即可消除黄色c、强氧化性:ⅰ、与金属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常温下Al、Fe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铝制或铁制的容器储存浓硝酸ⅱ、与非金属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d、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按照体积比3:1混合而成,可以溶解一些不能溶解在硝酸中的金属如Pt、Au等2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①原子组成:原子核中子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组成质子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②原子表示方法:A:质量数 Z:质子数 N:中子数 A=Z+N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质子数多少,确定了质子数就可以确定它是什么元素③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6O和18O,12C和14C,35Cl 和37Cl④电子数和质子数关系:不带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带正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带负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⑤1—18号元素请按下图表示记忆H HeLi Be B C N O F NeNa Mg Al Si P S Cl Ar⑥元素周期表结构短周期第1、2、3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2、8、8元周期7个横行长周期第4、5、6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18、18、32素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元素种类为26,若排满为32周主族7个ⅠA—ⅦA期族18个纵行,16个族副族7个ⅠB—ⅦB表 0族稀有气体族:He、Ne、Ar、Kr、Xe、RnⅧ族3列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⑧元素周期律: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在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金属性最强的是Fr 自然界中是Cs,因为Fr是放射性元素判断金属性强弱的四条依据:a、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释放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剧烈则越容易释放出H2,金属性越强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c、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如:Fe+CuSO4==FeSO4+Cud、原电池的正负极负极活泼性>正极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三条依据:a、与H2结合的难易程度以及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结合则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c、非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如:Cl2+H2S==2HCl+S↓注意:“相互证明”——由依据可以证明强弱,由强弱可以推出依据⑨化学键: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共价键极性键化学键非极性键离子键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形式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间形成;非极性键: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A—A型,如:H2,Cl2,O2,N2中存在非极性键极性键: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A—B型,如:NH3,HCl,H2O,CO2中存在极性键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活泼的金属ⅠA、ⅡA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ⅥA、ⅦA间形成,如:NaCl,MgO,KOH,Na2O2,NaNO3中存在离子键注:有NH4+离子的一定是形成了离子键;AlCl3中没有离子键,是典型的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仅仅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如:HCl,H2SO4,CO2,H2O等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如:NaCl,MgNO32,KBr,NaOH,NH4Cl22、化学反应速率①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v==△C/△t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浓度增大,速率增大温度:温度升高,速率增大压强:压强增大,速率增大仅对气体参加的反应有影响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他:反应物颗粒大小,溶剂的性质23、原电池负极Zn:Zn—2e-==Zn2+正极Cu:2H++2e-==H2↑①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a、有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者其中一个为碳棒做电极,其中较活泼金属做负极,较不活泼金属做正极b、有电解质溶液c、形成闭合回路24、烃①有机物a、概念:含碳的化合物,除CO、CO2、碳酸盐等无机物外b、结构特点:ⅰ、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一定形成四根共价键ⅱ、碳原子可以和碳原子结合形成碳链,还可以和其他原子结合ⅲ、碳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三键ⅳ、碳碳可以形成链状,也可以形成环状c、一般性质:ⅰ、绝大部分有机物都可以燃烧除了CCl4不仅布燃烧,还可以用来灭火ⅱ、绝大部分有机物都不溶于水乙醇、乙酸、葡萄糖等可以②烃:仅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甲烷、乙烯、苯的性质见表③烷烃:a、定义:碳碳之间以单键结合,其余的价键全部与氢结合所形成的链状烃称之为烷烃;因为碳的所有价键都已经充分利用,所以又称之为饱和烃b、通式:CnH2n+2,如甲烷CH4,乙烷C2H6,丁烷C4H10c、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状态由气态1—4变为液态5—16再变为固态17及以上d、化学性质氧化反应:能够燃烧,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同甲烷CnH2n+2+3n+1/2O2 nCO2+n+1H2Oe、命名习惯命名法:碳原子在10个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④同分异构现象: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现象,称之为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物质之间称为同分异构体如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3正丁烷,CH3CHCH3异丁烷甲烷乙烯苯分子式 CH4 C2H4 C6H6结构简式 CH4CH2=CH2 或空间结构正四面体结构平面型平面型无单键,无双键,介于单、双键间特殊的键,大∏键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煤道坑气的主要成分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有毒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CH4+2O2===CO2+2H2O②取代反应:CH4+Cl2 === CH3Cl+HCl①氧化反应: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C2H4+3O2===2CO2+2H2O②加成反应:CH2=CH2+Br2③加聚反应:nCH2=CH2=== —CH2—CH2—产物为聚乙烯,塑料的主要成份,是高分子化合物①氧化反应: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2C6H6+15O2 ===12CO2+6H2O②取代反应:a.与液溴反应:b.与硝酸反应:③加成反应:用途可以作燃料,也可以作为原料制备氯仿CH3Cl,麻醉剂、四氯化碳、炭黑等石化工业的重要原料和标志,水果催熟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制造塑料,合成纤维等有机溶剂,化工原料注: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有上有下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原子与其他原子直接相连的反应:只上不下芳香烃——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称为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易取代,难加成;25、烃的衍生物①乙醇:a、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易挥发的液体,可和水以任意比互溶,良好的溶剂b、分子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官能团——羟基,—OHc、化学性质:ⅰ、与活泼金属Na反应: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ⅱ、氧化反应:燃烧:C2H5OH+3O2 ===2CO2+3H2O催化氧化:2CH3CH2OH+O2 === 2CH3CHO+2H2Oⅲ、酯化反应: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d、乙醇的用途:燃料,医用消毒体积分数75%,有机溶剂,造酒②乙酸:a、物理性质: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纯净的乙酸称为冰醋酸;b、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O2,结构简式——CH3COOH,官能团——羧基,—COOHc、化学性质:ⅰ、酸性具备酸的通性:比碳酸酸性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CH3COOH+NaOH=CH3COONa+H2Oⅱ、酯化反应用饱和Na2CO3溶液来吸收,3个作用d、乙酸的用途:食醋的成分3%—5%③酯:a、物理性质: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低级酯具有特殊的香味;b、化学性质:水解反应ⅰ、酸性条件下水解:CH3COOCH2CH3+H2O===CH3COOH+CH3CH2OHⅱ、碱性条件下水解: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26、煤、石油、天然气①煤: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可通过干馏、气化和液化进行综合利用蒸馏:利用物质沸点相差在20℃以上的差异将物质进行分离,物理变化,产物为纯净物分馏:利用物质沸点相差在5℃以内的差异将物质分离,物理变化,产物为混合物干馏:隔绝空气条件下对物质进行强热使其发生分解,化学变化②天然气:主要成份是CH4,重要的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加热分解制炭黑和H2③石油:多种碳氢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可通过分馏、裂化、裂解、催化重整进行综合利用分馏的目的:得到碳原子数目不同的各种油,如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裂化的目的:对重油进行裂化得到轻质油汽油、煤油、柴油等,产物一定是一个烷烃分子加一个烯烃分子裂解的目的: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三烯”乙烯、丙烯、1,3—丁二烯催化重整的目的:得到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27、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物质离子方法及现象Cl- 先用硝酸酸化,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SO42- 先加盐酸酸化,然后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CO32- 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可溶于硝酸或盐酸,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Al3+ 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消失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NH4+★与NaOH溶液共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Na+ 焰色反应呈黄色K+ 焰色反应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I2 遇淀粉溶液可使淀粉溶液变蓝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的羽毛气味。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和必修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以下是关于高中化学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 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
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3. 原子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元素中同位素的质量平均值,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质量与碳12质量的比值。
4.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
化学反应可发生的条件,如温度、压力、光照等。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有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氧化物的反应等。
6.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等。
必修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溶液的溶解度和溶液类别: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溶液可以分为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 酸、碱和盐:酸是指能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物质。
3. 酸碱中和反应:当酸和碱按化学计量比反应时,生成水和盐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4.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物的反应。
5. 金属的性质和反应: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产生盐。
6. 金属活动性:金属活动性可通过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速度的快慢来判断。
7. 非金属的性质和反应:非金属具有不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ⅰ)Na2CO3在BaCl2之后;(ⅱ)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三、离子的检验: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a2++SO42-=BaSO4↓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Ag++Cl-=AgCl↓。
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2.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n=Mm=NA N =VmV =C B ×V (3)有关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守恒):C (浓)·V (浓)==C (稀)·V (稀)(4)溶质质量分数(W )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的转化:(注意其中的单位换算)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常用规格有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1000 mL 等,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其规格,如500 mL 容量瓶。
并且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其是否漏水。
(3)误差分析由公式知,凡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或使溶液体积增大的操作,都会使c偏低,反之偏高。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 应在通风厨中进行, 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 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 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 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 宜先用干抹布拭去, 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 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 先用稀醋酸中和, 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 宜先用大量水冲洗, 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 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 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 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 及时关闭活塞, 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 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 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 为了使杂质除尽, 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 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有关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有关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把含有6、02某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二、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1、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nH2n+2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烯烃CnH2n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炔烃CnH2n-2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卤代烃:CnH2n+1X醇:CnH2n+1OH或CnH2n+2O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抓官能团的特性,比如,醇类中,醇羟基的性质:1、可以与金属钠等反应产生氢气2、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羟基邻位碳原子上必须要有氢原子3、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氢原子。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
在我们的高中学习中,化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高中化学的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点,更是奠定了我们对化学基础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就针对这两个学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必修一1. 物质的组成和分离技术原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区别,混合物的分离技术(过滤、蒸馏、浓缩、结晶、萃取等)的原理和应用。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原子核的组成,元素的奥克斯提尔规则,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3.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电子的共用与转移,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键的极性和键能,物质的性质与化学键有关,如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解性、导电性等。
4. 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莫尔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问题,摩尔比例和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5. 溶液与基本性质溶解度和饱和度的概念,溶液中的物质质量分数和摩尔分数,溶解度曲线和饱和度判断。
二、必修二1. 酸碱与盐酸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酸碱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生成,酸碱盐的命名、性质和应用。
2.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常见性质、反应和用途,非金属元素的常见性质、反应和用途,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和联系。
3. 反应速率与平衡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概念,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平衡与平衡常数的概念,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平衡条件与化学反应的方向。
4. 煤与石油的利用煤的成因、种类和利用,石油的成因、组成和利用,煤燃烧和石油加工对环境的影响和控制。
5. 空气与环境保护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空气污染与防治,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通过对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化学的学习是系统而且有机的。
它不仅仅是围绕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展开,还与环境、能源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
新课标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化学
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新课标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和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以下是各个章节的简要概述:
必修一
第一章:物质与用量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 化学计量
第二章:微观世界的探索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
- 原子核和同位素
第三章:原子与离子
- 原子的结构和电子排布
- 离子的构成和价电子数目- 离子半径和离子键
第四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 共价键和分子结构
- 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物质的三态和相变
第五章:物质的变化和能量
- 化学反应和化学能变化
- 反应速率
- 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必修二
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
- 有机物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烃及其分类
- 功能团及其衍生物
第二章:材料的世界
- 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金属材料和合金
- 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三章:生活中的化学品
- 药品和保健品
- 食品中的化学品
- 起酒和发酵
第四章:化工与新材料
- 化学反应工程
- 离子交换和溶液浓度
-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以上是新课标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和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内容整理自相关教材和资料,并经过核实确认。
)。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重点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重点知识总结必修一1、萃取可以用试管2、层析法可以用于分离某些混合物特别是微量物质3、焰色反应:物理性质。
LI(紫红色)、Ca(砖红色)、Na(黄色)、Sr(洋红色)、K(紫色)、Ba(黄绿色)、Cu(绿色)4、元素分析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碳、氢、氧、氮、硫、氯、溴等元素;红外光谱仪确定有机原子团;原子吸收光谱确定金属元素5、原子结构模型演变:道尔顿——提出原子结构;汤姆森——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波尔——氢原子光谱;现代科学家(薛定谔)——电子云6、针筒中有80mL氯气再吸入20mL的现象:液面上升,但是没有充满;集气瓶中让一团玻璃棉,放入两块金属钠,立即充入氯气,现象:剧烈燃烧产生白烟7、二氧化氯: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沸点11℃,1L水可溶解2.9克8、镁合金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零部件。
硬铝是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
9、稀土指序数从57--71的15个镧系元素,再加上钪、钇,稀土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10、铝热反应:铝和金属氧化物发生的置换反应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过程:氮化铝的制备:Al2O3 +N2 +3C = 2AlN + 3CO11、能够作为净水的元素:铁、铝常见的净水剂:明矾、氯化铁、硫酸亚铁12、工业主要采用高温冶炼的方法获得铁和铜13、湿法冶金:通过较活泼金属置换、电解等方法从金属可溶性盐溶液中制备金属14、生物炼铜:利用某种耐受铜盐毒性的细菌,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的铜盐。
15、①工业生产中会用到碳酸钠的:炼铁、制玻璃,陶瓷②水泥、陶瓷、玻璃常见的硅酸盐产品③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
普通玻璃组成:Na2O.CaO.6SiO2④分子筛:可以筛分分子,可以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以做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⑤二氧化硅:石英砂、光导纤维、硅藻泥金刚砂:碳化硅硅:半导体、芯片、300℃时可以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三氯化硅16、针筒中有80mLSO2再吸入20mL的现象:气体全部溶液水中17、①酸雨:PH<5.6(包括硫酸和硝酸)②古代制硫酸的材料:胆矾、绿矾、石膏现代:接触法制硫酸③实验室制硫酸:Na2SO3 + H2SO4(浓) =Na2SO4 + SO2↑ +H2O 硫酸的浓度在70%左右。
高中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 1 知识点概括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熟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记,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 H 2SO4、 NaOH (酸碱)——腐化品二、混淆物的分别和提纯:1、分别的方法:①过滤:固体( 不溶 )和液体的分别。
②蒸发:固体(可溶 )和液体分别。
③蒸馏:沸点不一样的液体混淆物的分别。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淆物。
⑤萃取:利用混淆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一样,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构成的溶液中提拿出来。
2、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主假如 NaCl ,还含有 MgCl 2、 CaCl 2、 Na2SO4、泥沙等杂质( 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获得粗盐溶液中加过度试剂BaCl 2(除 SO42- )、Na2 CO3(除Ca2+、过度的 Ba2+)、 NaOH( 除 Mg 2+)溶液后过滤;③获得滤液加盐酸(除过度的 CO32-、 OH -)调 pH=7 得到 NaCl 溶液;④蒸发、结晶获得精盐。
加试剂次序重点:(ⅰ) Na 2CO 3在 BaCl 2以后;(ⅱ)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备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采纳萃取剂应切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不可以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响。
三、离子的查验:① 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 2溶液有白色积淀,原溶液中必定含有 SO42-。
Ba2++ SO42-=BaSO4↓-必定含有 Cl -;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 AgNO 3溶液,若有白色积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必定含有 Cl -。
Ag ++ Cl -= AgCl ↓。
③ CO32-:(用 BaCl2溶液、稀盐酸查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积淀,再加稀盐酸,积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污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必定含有CO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2-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
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常见物质除杂方法3、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
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2Fe2++Cl2=2Fe3++2Cl-(9) Fe3+能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
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
(10)PO43-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11)NO3-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三、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微粒与物质的量N公式:n=NA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m公式:n=M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体积与物质的量V公式:n=Vm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⑥溶液的配置(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单质非金属:S、O、N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氧化物:Al2O3等纯盐氧化物:CO、NO等净含氧酸:HNO3、H2SO4等物按酸根分无氧酸:HCl强酸:HNO3、H2SO4、HCl酸按强弱分弱酸:H2CO3、HClO、CH3COOH化一元酸:HCl、HNO3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物多元酸:H3PO4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质弱碱:NH3·H2O、Fe(OH)3碱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正盐:Na 2CO 3 盐 酸式盐:NaHCO 3碱式盐:Cu 2(OH)2CO 3溶液:NaCl 溶液、稀H 2SO 4等混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二、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质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