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真正原因
2022为什么物价上涨这么快
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5月份在我国物价水平运行状况看来,住户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 2.1%。
而住户消费价格指数是体现一定的时间内城镇居民所选购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钱变动趋势和水平的相对数,应该是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百姓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全面的归纳计算出来的结论。
而这一数据信息增涨则意味着通胀比较严重,但普通百姓薪水广泛不太高,物价飞涨,居民日常生活幸福感都将稍低。
只有每日降低成本紧绷绷的过日子,终究现在的钱也不太好挣了。
而我国物价飞涨主要是由下列2个原因引起的:1.中国物价飞涨的主要原因一:通胀其实对于我国而言,现今通胀水准也是很高的。
较为明显便是天燃气、煤碳、石油的价格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此外,一些日常用具,例如吃的蔬菜、新鲜水果农副产品等价格也持续上升。
如今蔬菜都已长至6元一斤了,相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生活的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
产生这样的结论,通常是由于疫情有很大的一个危害。
2.中国物价飞涨的贵二:降息降准我国已有几回降息降准,这样的事情进入商品交易市场,我国的产品价格正式开始,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今房地产业也是十分低迷。
越来越多资金流入了商品交易市场,因而产品价格暴涨也就是在意料之中的。
3.中国物价飞涨的主要原因三:大宗商品现货高位运行俄乌冲突更新增加全球大宗商品销售市场工作压力,一些产品的名义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时间最高水平,并且在造成长久的链式反应。
值得关注的是,俄乌冲突更新至今,全世界都存在着供应链管理受阻、物流成本急剧上升问题。
除此之外,全球大宗商品销售市场持续遭受转变更加迅速基本面危害,关键产品价格不仅“持续高烧”,不确定性也大幅度提高。
物价上涨解决方案
物价上涨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物价上涨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通常会导致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的增加。
物价上涨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一问题。
二、问题分析1. 原因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有不少,包括供需关系失衡、成本上升、货币超发等。
在制定解决方案时,需要对导致物价上涨的具体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2. 影响分析:物价上涨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广泛,包括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企业成本上升、社会不稳定等。
解决方案应该能够有效应对这些影响。
三、解决方案1. 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物价监测和监管体系,加强对市场价格波动的监控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价格过快上涨。
2. 控制货币供应:通过适当调控货币供应量,防止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维护货币的稳定。
3. 促进供需平衡: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推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
4. 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减少物价上涨的压力。
5. 稳定农产品价格:加强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组织,保障农产品的供应稳定,降低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物价的影响。
6. 加强价格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消费者的价格意识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价格波动的适应能力,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恶性竞争和价格虚高。
7.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减轻物价上涨对他们的影响。
四、实施措施1. 建立物价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全面、准确、及时的物价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价格波动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建立灵便、有效的价格调控机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成本变化,适时调整价格,保持市场价格的合理稳定。
3.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
4.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质量安全的监管,保障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
物价上涨原因及金融策略
强化金融监管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 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加强物价监管
加强对物价上涨的监测和调控力度,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06
研究展望与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物价上涨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探讨了物价上涨的原因,但由于经 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物价上涨的根源仍未得到 完全揭示。
货币政策
总结词
货币政策也是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当中央银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会增加,这会导致需求增加,从而引起物价 上涨。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或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生产成本上升
总结词
生产成本的上升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详细描述
随着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等生产成本的增加,生产者的成本会增加,为了弥补这些成本并获得 利润,他们通常会提高产品价格,导致物价上涨。
金融策略
对于农业来说,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农产品价格,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 风险。同时,政府可以提供农业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措施,帮助农民缓解成本压力。
制造业
原材料成本增加
成品价格上涨
金融策略
物价上涨会导致原材料成本增加,这 对制造业来说是不利的。
随着原材料成本增加,制造业的成品 价格也会上涨,这可能会导致销售量 下降,影响企业的盈利。
05
物价上涨的应对措施及政 策建议
提高劳动生产率
01
提升教育水平
鼓励创新
02
03
优化劳动力市场
投资于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 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知识,进 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物价上涨成因和控制措施
2007年5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呈现较大幅度增长态势,全年平均上涨4.8%,明显高于年初提出的3%的预期目标,为1997年以来近10年的最高涨幅。
以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成因。
一、物价上涨的理论分析依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物价上涨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需求拉上。
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或是物品与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的价格可得到的供给,因而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二是供给推动。
从总供给的角度来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
供给就是生产,根据生产函数,生产取决于成本。
因此,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
成本增加意味着只有在高于从前的价格水平时,才能达到与以前一样的产量水平,即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这种价格上升就是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
三是供求混合推动。
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上涨的根源不是单一的总需求或总供给,而是这两者共同的作用的结果。
如果物价上涨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需求的存在引起物价上升,这种物价上升会使工资增加,从而供给成本的增加又引起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
如果物价上涨是由成本推动开始的,即成本增加引起物价上升,这时如果没有总需求的相应增加,工资上升最终会使生产减少,增加失业,从而使成本推动引起的物价上涨停止。
只有在成本推动的同时,又有总需求的增加,这种物价上涨就会持续下去。
从理论的角度看,2007年5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总需求的拉动与总供给的推动共同作用引起的。
下面从实证层面进一步讨论这一问题。
二、物价上涨的实证分析(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2007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414亿元,增长25.8%,加快1.5个百分点(12月份16809亿元,增长19.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825亿元,增长19.2%。
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
生产成本上升
原材料价格上涨
运输费用上升
添加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添加标题
人工成本增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能源成本上涨
货币供应量增加
物价上涨的原因 之一是货币供应 量增加,导致市 场上的货币流通 速度加快,需求 增加,进而推高 物价。
政府为了刺激经 济增长,通常会 采取宽松的货币 政策,增加货币 供应量来降低利 率,从而鼓励投 资和消费。
贫富差距进一步 扩大,加剧社会 矛盾
通货膨胀压力加 大,影响经济发 展
居民消费信心下 降,影响内需增 长
通货膨胀风险加大
物价持续上涨, 货币购买力下降
生产成本上升, 企业负担加重
消费者信心受挫 ,消费需求减少
投资回报下降, 投资风险加大
PART 4
物价上涨的对策
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
调整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等 手段来控制货币 供应量,从而影 响物价水平。
PART 3
物价上涨的影响
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物价上涨导致居民日常消费支出增加 食品、能源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 居民生活负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原材料成本上升
人力成本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
物价上涨对企业 经营产生负面影 响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物价上涨导致生 活成本上升,引 发社会不满情绪
促进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
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贸易保护主义 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促进多边贸易体系发展,推动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与完善
加强市场监管和反垄断执法
强化对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防 止价格操纵和垄断行为
物价上涨原因、危害及解决方法
物价上涨原因、危害及解决方法一、物价上涨的原因1.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2.外部影响因素3.供需关系失衡4.资源成本上升5.政府政策货币超发是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货币供应过多的情况下,市场上的货币数量迅速增加,导致通货膨胀,从而促使价格上涨。
此外,外部的影响因素也会引起物价上涨,如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外汇市场波动等。
供需关系的失衡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如果市场需求远远超过供应,则价格必然上涨。
资源成本的上涨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能源价格上涨或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导致的。
最后,政府政策也会对物价上涨产生影响。
政府政策如税收、贸易政策、货币政策等,都会对经济、供需和生产带来影响,从而引起物价上涨。
二、物价上涨的危害1.通货膨胀2.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3.资源配置效率下降4.社会不公5.信任危机物价上涨会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首先,通货膨胀是导致物价上涨的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果通货膨胀留给自流或难以控制,则物价可能会异常高涨。
其次,物价上涨会导致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
当物价上涨时,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而消费者的购买力却在同一时间下降。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商品的需求减少,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
接下来,由于资源成本上升,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由于价格相对较高,公司会在减少使用资源,从而降低他们的成本。
而缺乏优质的原料或资源也限制了他们的生产能力。
这样会导致经济增长更加缓慢和资源浪费。
接下来,社会不公是因为物价上涨加剧财富的不平等分配。
价格的上涨影响到低收入人群。
最后,由于通货膨胀和货币危机的影响,信任可能会受到危机和损失。
三、物价上涨的解决方法1.货币政策2.价格管制3.供给方面管理4.企业管理5.政府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是解决物价上涨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适的货币政策,货币超发的问题得以解决,通货膨胀得以控制,从而降低物价上涨的影响。
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影响以及措施
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影响后果怎么办目前的物价上涨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1、供需失衡比如食品行业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2、成本拉动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国内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3、国内投资过热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4、国际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外汇占款严重 RMB投放过多5、RMB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个人认为直接原因是部分商品的供不应求和成本的攀升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还没有完全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物价的上涨是必然的因为收入水平是刚性上涨的当然物价的上涨除了必然因素还有偶然因素的推动比如国内的投资过热流动性过剩等等解读物价上涨三大原因今年以来,猪肉、食用油等商品价格上涨较快,许多城市住房价格继续大幅上涨。
3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
7月份以来,北京、广州等地猪肉价格再次冲高。
物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正确看待农副产品的价格变化,近期玉米等粮食和农副产品的涨价既有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因素,也受到生产成本上升和供求结构失衡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进而带动了我国粮价上升,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
此外,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上运行。
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
因此,这一轮价格上涨,是在农产品价格长期较低基础上发生的,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一种合理补偿。
猪肉、住房等商品供求结构失衡,供不应求或需求过旺等原因导致这些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由于前期仔猪、猪肉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等原因,农民养猪利润小,风险大。
物价飞涨的原因
物价飞涨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供需关系:当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而供应量没有相应增加时,价格就会上涨。
反之,当供应量增加,而需求量没有相应增加时,价格就会下降。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货币价值下降,进而导致物价上涨。
3、成本上升:当生产成本上升时,生产商为了保持利润水平,就会提高商品价格。
4.税收政策:当政府对某种商品征收更高的税收时,商品价格就会上涨。
5、货币汇率变动:当货币汇率发生变动时,进口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或下降。
6、投机行为:一些市场参与者可能会利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进行投机,通过炒作和哄抬价格来赚取利润,这也可能导致物价上涨。
总之,物价飞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物价上涨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物价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涨价引发的生活成本增加也牵扯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物价的涨跌对不同收入阶层消费者的影响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反过来.不同收入阶层人士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也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对物价上涨不能光看大数.政策措施不能一刀切.当务之急是要想方设法减轻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家庭的负面影响.切实将改善民生落到实处.一、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1、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
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
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2、成本推动。
近十年来,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一直低位运行,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3、供求结构失衡。
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食品类价格上涨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少数经营者串通涨价、合谋涨价,扰乱市场秩序,对价格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内需增加推动了物价上升。
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普遍上涨,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活跃,居民总体收入不断增加,有效拉动了内需,推动了物价上涨。
5、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
2007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
虽然房价不直接计入CPI,但购房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支出项目,房价持续上涨必然加大居民通胀预期,并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
二、物价上涨的影响物价上涨使得企业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极大的缩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了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困难;对农民而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冲减了粮价上涨带来的好处;对居民而言,由于涨价商品主要集中在粮食、油脂、肉禽蛋等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支出,尤其是使低收入群体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物价上涨的原因
个人观点: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包括下面因素:1、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是宏观上的,微观上略有不同。
提高存款准备金、加息的方式回笼了通货,作用是抑制了贷款,刺激了存款,市场流通货币减少了,但并不必然控制CPI上涨。
这是因为提高存款准备金在抑制投资和工业生产方面有很大作用,因为这两面的货款用途受到银行的严格监控,不能改变用途,且生产类的一般是长期贷款,所以会导致在这两个领域物价上涨受到控控制,如大宗商品、工业产品的原材料等。
在涉及CPI 的货物中,主要是日常消费品如食品、日用品等生产和流通方面,这些领域不必要长期贷款,一般3---6个月可收回投资,那么运用票据融资、贴现等方式即可筹到资金,此市场领域流通货币仍然不会因提高存款准备金、加息当然减少而导致物价不涨,反而会因加息而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因为在工产业领域受到了货币紧缩政策的抑制,投机资金反而找锅下米,跑到CPI领域来投资,更加助长了其上涨。
2、法律、行政因素。
因其不作为而致物价上涨。
一方面是没有法制,另一方面是有法不执行,如对一些货物没有反暴利的法律制度,有的也不执行。
如房地产,住建部早有规定利润不得超过30%,但没有执行。
3、成本推动型。
上游原材料的物价上涨,导致了产品的上涨。
那上游原材料为什么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不还上涨?在于投机资金找锅下米,通货紧缩抑制了生产制造业的发展,却难以影响到CPI领域的物价,比如一个生产食品、食用油的企业,只需要3个月期限的承兑汇票贴现即可融通到资金,并在三个月内回笼资金。
养猪间长点,也是100来天就出一头。
这个时候,投机资金就得找风险小的产业投资,日用品、食品业、商业流转是个不错的选择。
原材料供应到了垄断地位,就涨价了。
4、中间流通环节因素。
层层收费层层转包这是一种现象,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我认为主要是法制不健全,管理有问题。
现在的社会现象基本是这一行你要是没有关系,不好在这一行混。
但一行比如说猪肉,近10种税和费,一个收费就是一个部门,一个经营者难以把这么多的关系都打发了,就出现了流转环节多的现象。
CPI涨幅扩大的原因有哪些
CPI涨幅扩大的原因有哪些CPI涨幅扩大的原因?1、物价上涨是导致CPI涨幅扩大的最直接原因之一。
当供需关系失衡、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供应时,市场价格就会上涨,这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引起。
2、需求的增加也是CPI涨幅扩大的原因之一。
当消费者信心提高、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或个人收入增加时,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可能会增加。
需求的增加可能会推动价格上涨,进而导致CPI涨幅扩大。
3、供应链出现问题也可能导致CPI涨幅扩大。
当供应链中出现瓶颈、运输和物流成本上升、生产能力受限时,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可能会受到影响,价格也会上涨。
例如自然灾害、国际贸易局势等因素可能导致供给受到干扰,进而影响物价和CPI指数。
通胀下如何理财?1、股票投资通常是一种抵御通胀风险的方式。
股票市场具有一定的抗通胀能力,因为上市公司通常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应对通胀压力。
此外股票市场也可能在通胀时期受到资金流入的推动,股价随着通胀一起上涨。
2、房地产投资也可以作为一种抵御通胀风险的手段。
房地产通常可以在通胀时期保值甚至增值,因为房价可能会随着通胀而上涨,此外将房屋出租还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帮助抵消通胀带来的购买力损失。
3、在通胀环境下,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也可以降低风险。
通过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类型的资产,如股票、基金、房地产、大宗商品等,可以更好地应对通胀。
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所扩大从环比看,2月份CPI涨幅比上月扩大了1.1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寒潮天气和春节因素的双重影响。
一是寒潮天气推高鲜菜价格。
2月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影响了鲜菜的生产和运输,致使鲜菜价格环比上涨29.9%,创08年3月以来月度最高涨幅,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84个百分点,超过CPI环比总涨幅的一半。
二是春节期间鲜活食品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明显。
鲜果、猪肉和水产品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9%、6.3%和6.0%,三项合计影响CPI 环比上涨约0.40个百分点。
物价上涨问题与解决方案
物价上涨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价上涨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
物价上涨不仅会对消费者的生活产生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务必要认真对待物价上涨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构建稳定的经济环境。
一、物价上涨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上涨通常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通货膨胀:货币超发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从而推高物价。
2.成本上升:生产成本的提高会直接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都会直接影响产品价格。
3.需求过剩:某些特定商品需求过剩也会导致价格上涨。
例如,特定季节的水果蔬菜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会上涨。
4.外部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也会导致物价上涨,这些因素会破坏供应链,导致产品短缺,从而推高价格。
以上这些原因都是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为了有效解决物价上涨问题,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1.控制通货膨胀控制通货膨胀是解决物价上涨问题的关键。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控货币供应量、限制财政赤字、控制政府开支等。
货币政策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之一。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来管控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高财政收入,限制财政赤字,避免过度印钞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
2.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减缓物价上涨的压力。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从而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减缓物价上涨的压力。
3.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市场监管是有效防范物价上涨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价格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物价起稳回升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物价起稳回升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论文报告标题一:当前物价起稳回升的原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物价的上涨问题也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个大问题。
近来,经济数据显示,物价出现了起稳回升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1:经济增长与投资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投资增加也直接导致了物价的上涨。
由于经济增长上升带来的人口密集城市,消费需求增加、房地产价格上涨都对物价的上涨有着直接的影响,市场上投资越多,资源相对就会越缺乏,物价也就相应上涨。
分析2: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近年来国际原材料价格屡创新高,这直接导致我国在进口后的物品价格上涨。
高能源、高材料、高药价、高环保等行业措施相对宽松,导致国内市场上的相关产品价格以及成本也是相应上涨的。
分析3:外汇汇率变化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不稳定、波动大,这会导致国际市场上的原物料以及部分进口物品涨价的情况,同时也会对出口物品价格和成本产生影响。
分析4:通货膨胀像很多国家一样,我国也存在着通货膨胀的情况。
价格上涨、消费者需求领先于供给,而银行存款利率上调、信贷增加、地方政府限制房价,都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分析5:环保等行业政策环境保护方针推行,空气等颗粒物的排放控制以及消费者对生态环保的不断追求,推动了特别是土地面积的减小限制消费需求与供应之间不断的紧缩,物价自然上涨。
标题二:政策调控建议要稳定物价,需要行政层面的政策调控,而且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全局性的考虑,才能够真正解决物价的上涨问题。
建议1:加强金融监管要通过加强金融监管,规范市场行为。
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出现突然的调整。
一些投机活动,应该通过政策红线的划定和强化,使其规避投机空间。
建议2:增加财政项目的投资政府应该增加财政投资,提高产业资源的整合和效率,加强市场竞争,打造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供应链。
建议3:加速掌握先进生产工艺和降低原材料成本政府应该加速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加强对科技领域的扶持,降低原材料成本。
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今年物价狂飙,老百姓几乎是在一片“涨”声中度过的。
真正原因在于政府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向市场投放了过量的货币,这是这次物价上涨的真正原因。
主要表现在:1、楼市资金收紧:09年以来的房地产火爆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到楼市,很多制造业经济资金都从事了房地产,导致房价过热,政府的各种举措导致楼市趋于降温,原先投入楼市的资金撤回,这批资金没有进入到制造业而是流入到各种流通行业,最主要的就是大宗商品的炒作及各种贵重金属、玉石等商品的炒作,导致物价升高。
这属于投机行为导致的。
2、国际游资的炒作,此条参考上面一条也属于投机行为导致。
3、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中国为避免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大举投资了4万亿资金进入市场,等于超发货币带动刺激经济。
这属于超发货币带来的稀释效应导致。
4、国内的通胀预期不断得到加强,导致推动物价。
这属于物价上涨的助推器。
5、美国债务危机带来了全世界的恐慌,美国为了减小债务压力通过超发美元来稀释各国的外汇资产,这样导致各国在以美元结算时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进而影响该商品在国内的物价,导致价格不断上涨。
其次还有一些诱因:1、国际游资狂赌人民币升值,大举进军国内市场,将国内一些资产的价格超高,如房市、股市、商品期货价格,而这些价格的上涨,是和物价上涨有很大相关的。
2、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涨,由于大宗商品要进口,导致进口相关企业成本上升,价格上涨。
3、最近全球产粮区持续干旱,我国北方冬小麦面临缺乏灌溉和歉收的危险,导致粮价出现上涨的趋势。
而粮价的上涨,直接导致其他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行业价格上涨。
其实这与一些经济规律并不相悖.对外是人民币升值,是在国际压力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的必然.同时在国内,首先,国家正在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所以出台一系列政策,比如,免征土地税,在全国200个贫困县试行正真意义上的免收学费和书费的九年义务教育等.包括提高农产品价格,所以米,油等一些农产品价格提高是国家的宏观调控,随之带来一系列物价上涨!但此次物价上涨比率与人民整体平均收入上调的比率相比,后者高与前者,所以这是正常的.物价上涨从某方面来说是我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和人民整体收入上升的一种表现.前几年,在我国某些地区出现过大片耕地荒废的现象,种地不如外出打工,但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建设,国家稳定,国际竞争力等一系列上层建筑,所以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适时的且是必须的!。
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上涨的十大原因:一、美元贬值诱发全球性通货膨胀,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随着次级债危机的不断扩散和恶化,美国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导致美元持续贬值。
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大量美元,成为全球货币的"供钞机",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供应过多、流动性过剩,资本流动性大幅提高。
另外,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标价,不断贬值的美元使得大宗商品的身价相对上升。
预计2008年美元仍将保持弱势格局,全球能源、农产品、原材料、贵金属价格亦将居高不下,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我国价格体系。
二、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而且企业效益显著改善。
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2007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1.5%,创1995年以来的新高。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2008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三、失业率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
2007年前九个月城镇新增就业920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万人的102%。
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675元,同比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同比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四、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
2007年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8.2%,涨幅比二季度高出1.9个百分点。
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一轮超级牛市行情,沪深股指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仍在5000点之上进行高位震荡,财富效应显著,大多数投资者获得丰厚的收益,居民财产性收入得到快速提升。
五、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
2007年1-10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8953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而且同比增幅一直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
我国目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国目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从理论上讲,物价上涨有可能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是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即货币发行过多或流通性过剩,货币过多必然导致货币贬值。
第二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超过总供给,使得物价水平上涨。
第三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即在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供给方面的成本(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上升)增加所导致的通货膨胀。
第四是结构性通货膨胀,即由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通货膨胀,这一般是由于技术进步快进而劳动生产力提高速度快的部门,其工资增长自然很快,而落后部门或劳动生产力提高不可能快的部门,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其劳动者工资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推动落后部门物价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我国此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拉动的。
因为我们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东亚金融危机后持续地实行了拉动需求特别是内需的政策。
当然到目前为止,内需特别是最重要的消费需求却仍然没有拉动,占GDP比例越来越低,拉动的只是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导致了经济过热和经济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最主要的问题是消费需求不足。
在资源国有和关键产业国家垄断,从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绝大多数居民收入过低的情况下,消费需求是难以拉动的。
拉动消费需求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转移支付(特别是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减税。
但是,90年代末的扩大内需政策却并没有选择减税和建立社会保障的方式,而是采取了增加居民支出项目、降低存款利率的逼居民增加消费支出的方式,此外还有实行消费信贷(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制度)政策。
增加居民支出项目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医疗、住房和教育(高校收费和扩招)三项改革,实质上是政府放弃福利责任。
但这几项改革,不仅不会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反而会抑制居民消费。
因为在收入不增加的情况下,开支的增加特别是未来预期开支的增加,会使居民的预算更紧张,从而使消费紧缩。
所以,政府为了扩张需求,提高GDP增长速度,只能寄希望于投资需求,以及政府购买。
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
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有以下几点:1.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2.本币贬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3.寡头垄断行业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竞争;4.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5.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指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额需求状况;6.国家财政购买力度,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认为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了,就减少对某种商品的购买,反之道理一样。
当政府发行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涨,这条原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成立。
如果政府发行的过多货币都到了穷人手里,都变成了有效需求,而市场供应能力低于增加的有效需求,才会导致物价上升,从而使有效需求下降,达到供需平衡。
如果政府发行的过多货币到了资本家手里,他们去投资,不仅不会导致物价上升,反而会使生产能力上升,导致产品积压,物价下降,产生通货紧缩和开工率下降现象。
在投资的建设期,特别是短期内大量增加投资,确实会增加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并可能导致物价上涨。
但是通过投资产生的生产能力必定大于增加的消费能力,否则,在供需平衡情况下,增加投资,就会导致供不应求,产生通货膨胀的荒谬结果。
因此,在产能过剩情况下,不调整分配,越投资,产能过剩越严重。
目前我国每年外汇顺差很大,说明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如果投资能够提供较多需求,过去那些投资怎么没有产生过多需求,导致产能不足?国家最近又增加退税,加大出口,说明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还在继续增加。
这一方面是过去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在延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出口受阻,出口财富换美元部分的劳动收入消失,使收入和消费降低,从而增加了产能过剩。
最近十年,我国劳动者平均收入增速缓慢,远远低于投资导致的生产能力增加速度,使产能过剩越来越大,其具体表现就是外汇顺差不断加大。
不改变当前的劳资分配比例,增加劳动者收入,就不可能增加消费能力,从而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我国近几年物价上涨原因及对策[论文]
浅析我国近几年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出现经济过热现象,我国物价不断上涨,涨幅屡创新高,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上涨呈现不同态势。
针对这种现象,文章回顾近几年我国物价的变动情况,探索物价不断上涨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宏观调控一、前言我国一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来衡量物价水平。
通常来说,若一国的cpi保持在0%~3%,表明该国经济运行平稳;若保持3%~5%,意味着该国有通货膨胀的压力;若该国的cpi持续大于5%,则表示该国物价涨幅较大,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2012年cpi 比上年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2.5%。
分类别来看,食品价格比去年上涨4.8%,烟酒及用品上涨2.9%,衣着上涨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0%,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5%,居住上涨。
1%。
目前的物价上涨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二、物价上涨的原因(一)供需结构失衡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
我国目前农村务农人员数量下降,农产品供给减少,而需求量却大量增加。
十多年来,我国农民开始大量到沿海城市打工,最近几年,外出务工人数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家务农的人数减少了,必然使得农产品总量减少,而需求的人数则相应增多,使供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导致价格疯狂上涨。
而在今年,这种改变更明显的表现出来了。
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
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h7n9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二)政策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2009 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高达9.58 万亿元,信贷的巨幅增长导致我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空前充裕。
2010 年4 月末,我国的流通中货币(m0)余额、狭义货币(m1)余额、广义货币(m2)余额分别3.97 万亿元、23.39 万亿元、 65.66 万亿元,其同比增长分别为15.76%、31.25%、21.48%,使得货币结构中流动性较强的货币所占比例上升。
物价上涨问题调查报告
物价上涨问题调查报告一、引言物价上涨是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对居民生活、企业运营、宏观经济政策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物价上涨的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二、物价上涨的现状根据我们的调查,近年来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食品、能源、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物价,但效果并不明显。
三、物价上涨的原因1、供需关系: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供应方面却未能满足这些需求,导致价格上涨。
2、生产成本上升:随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生产成本也在上升,进而传递到物价上。
3、货币供应量增加:在经济扩张期,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4、国际贸易环境: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导致部分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进一步推动国内物价上涨。
四、应对物价上涨的策略1、政府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来控制物价。
例如,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等措施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2、企业自我调整:企业可以采取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
3、社会公众的参与:公众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合理储蓄等方式来适应物价上涨。
公众应积极参与反腐斗争,以遏制腐败导致的物价上涨。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轻物价上涨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教育、医疗等,来减轻公众在基本生活方面的负担。
5、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下,各国应加强合作,稳定国际市场价格,以减缓物价上涨的压力。
还可以通过推动国际贸易谈判和协商,以建立更加公平和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
6、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物价水平。
例如,发展新型能源和节能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广智能化制造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发展绿色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价上涨原因:一、从国际上情况分析,国际整体物价上涨引起我国物价上涨。
1、国际油价普遍上升引起。
(1)今年2月16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其最新完成的一份预测报告称,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对中国产生七大方面影响,这里面就包括使中国实际GDP总量减少、增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油价上涨,会加大以石油为燃料或原料企业的成本,增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中国国内对原油进口需求量持续上升,高油价直接导致支付原油采购成本上升,这最终需中国国内各行各业承担,从而降低行业利润,延迟国内投资额。
由于农业领域的化肥、农药,农用机械与石油相关,也随着上涨,同时,也增加农业产品运输成本,这就直接导致粮食、猪肉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
(2)由于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进而带动了我国粮价上升,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
二、通货膨胀引起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
马克思认为,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他将其定义为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所需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因此西方学者在理论上通过研究通货膨胀来解释物价普遍上涨的原因,包括需求拉动,结构失衡等等。
三、历史因素。
物价指数是一个滞后指数,它对经济的反映有一个滞后期。
从经济运行的内在关系看,从生产、流通到消费,从上游产品到下游产品、从投资到消费等都有一个传导过程,价格的变化通常是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变化的结果。
从历年情况看,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上运行。
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
因此,这一轮价格上涨,是在农产品价格长期较低基础上发生的,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一种合理补偿。
四、供求关系不平衡引起物价上涨。
猪肉、住房等商品供求结构失衡,供不应求或需求过旺等原因导致这些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1、总的来讲,目前,我国市场上各种需求仍很旺盛。
如煤电油运仍很紧张,固定资产投资仍在高位运行,一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涨幅也仍然很大。
2、粮食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我国连续5年粮食减产,需求增加。
它与去年的旱灾、今年的洪涝、以及今年年初禽流感等社会、自然因素密切相关。
3、影响供求最大的因素,我认为是与我国农业人口大幅度的减少有关。
十多年来,我国农民开始成批成量到沿海城市和其他大城市打工,最近几年,外出务工人数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家务农的人数减少了,必然使得农产品总量减少,而需求的人数则相应增多,使供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导致价格疯狂上涨。
而在今年,这种改变更明显的表现出来了。
4、另外,由于前期仔猪、猪肉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等原因,农民养猪利润小,风险大。
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
由于近期肥猪存栏锐减,猪肉供不应求,刺激肉价不断上涨。
五、国家宏观调控。
从去年开始,国家有针对性地进行经济调控,提高农产品价格是其中一大主要措施。
这是国家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作出的长远决策,主要是考虑我国广大农民的利益,当然,这也是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的大事。
提高农产品价格,使农产品增值,有利于农民积极性提高,可以减少社会贫富差距,保证社会的和谐健康。
六、市场环境因素。
2004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市场物价呈现相对上涨态势,金属、建材、煤碳、油、气等物资价格均大幅提高,在这种市场物价环境下,影响了近期市、区部分地区粮油、肉蛋等食品价格上升。
七、房价上升波及粮食等生活资料价格上涨。
房价在我国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变化如同十万颗核弹爆炸对地球的影响。
它影响并制约着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试想,在所有的产品中,最具影响力的房价上涨了,农产品价格不会随着升高吗?再打个简单的比喻,当你的头左右摇晃的时候,难道你的鼻子不跟着左右运动吗??以上是我对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的分析,下面结合其上涨的原因,我们就能预测物价发展趋势,它是继续上涨呢?还是短期就实现回落?从第一个原因来看,石油的上涨是一个短期难以有较大改变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其价格上涨趋势不会变小,除非新的节能措施或者生物能源的开发能彻底改变生产企业对石油的需求,我想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至少需要十年。
从第二个原因来看,这主要需要国家宏观调空来产生改变,但对物价整体的趋势影响不大。
因为物价上涨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项改变了,并不能使物价整体发生根本性转变。
从第三、第四个原因来看,尤其是供求关系是引起物价上涨最主要原因。
由于现在正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因此,要改变物价上涨,必须改变供求关系,使供大于求。
虽然,粮食产品上涨,能吸引部分农民工重新加入农业生产的行列,但是这个过程毕竟是长期的。
另外,以后,新型农业产业对农产品价格还是个主要影响因素。
从第五个原因看,提高农产品价格是国家保护农民,支持农业的主要措施,关系国家、社会稳定,因此这个政策是长期的。
从第六、第七个原因来看,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使得老百姓经济能力提高,整体物价上涨,因此,物价上涨也是必然,虽然不会继续持续飑升,但也决不会降低。
因此,总的来讲,物价会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望大家作好投资、生活计划准备。
很多经济学家围绕中国经济是通货膨胀胀和通货紧缩这个话题有了许多争论,但都没有跳出西方经济学对通胀和通缩的传统解释。
笔者作为一个经济学爱好者,也思考这个问题了很长时间,有了一些自己独特的体会。
乍看这个标题,似乎有悖于经济学的一般规律,通胀和通缩如何能够同时并存,货币供应量如何能够既多于市场需求又少于市场需求呢?让我们先从经济学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说起。
当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而通货紧缩恰恰与之相反。
有了这个经济学上的普遍定义,再让我们再回到国内的经济情况上。
经济学家们经常使用CPI这个指标来衡量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情况,但这个指标用在中国却非常的令人费解,用它来衡量中国的经济往往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有鉴于此,让我们先暂时放弃这个重要的指标,单单从通货膨胀或紧缩的定义来讨论中国经济。
那么中国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究竟是上涨还是下跌呢,简单的说,根据国内的相关资料中国最近房地产,教育,医疗,能源,原材料以及通信等产业的商品和劳务成上涨趋势,而家电,食品,电子行业,以及其他一些轻工业行业成下跌趋势。
我们由此可以清楚的看到,所有上涨的领域都是垄断或者是国有控制的经济领域,下跌的领域则是市场化比较好的经济领域。
在这两个领域中,因为政府控制或者融资手段的缺乏,资本并不能随意的在这两个经济体中进入和流动,可以说相对形成了两个资本互相不流通的经济体。
有人可能会马上反驳,房地产业已经充分市场化了,不能算垄断行业。
房地产业的境况比较特殊,但是房地产业所必需的土地是被国家垄断了的,同时房地产业所需的资金很大程度上也由国有银行来提供,尤其重要的是房地产业的景气程度很大程度上由国家的政策来决定。
普通老百姓顶多只能进入房地产业的下游,进行有限的投机炒房活动,即使这种有限的资本活动也极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所以笔者将房地产行业也划归于垄断行业。
而在市场化比较的好经济领域普遍发生了降价和生产过剩的情况,符合通货紧缩的定义。
这样我们就解释了为什么CPI指数无法解释中国的经济现状,但如果我们把垄断经济体和市场化经济体的CPI分开来计算,就可以得到非常明确的答案:垄断经济体处于通货膨胀,而市场化经济体处于通货紧缩的。
中国两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并存的现象与中国现在独特的经济现状有关。
第一,中国已经实行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经济领域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化;第二,中国的许多关键产业仍然处于国有垄断之下,国外资本和民间资本极难涉足。
在国家垄断的情况下,国家对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入并不充裕。
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为2.3%,医疗投入占GDP的比例为4.3%,均处于世界各国投入比例排名的后列,与中国的经济地位十分不称。
与此同时这些行业的商品因为投资不足导致长期处于紧缺状态。
而房地产的土地存量,通信行业,能源和原材料行业,因为国家的垄断也造成了一定的紧缺状态。
这种紧缺状态使垄断经济体内出现了大幅度的通货膨胀,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非常之大。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四方面,其一,因为大多数垄断产品都是基本必需品,老百姓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价格,用超高的价格来购买这些商品。
其二,由于融资渠道的问题,普通老百姓手中的闲置资金无法投资这些行业,也就无法参与这些行业的利益分配。
而只能从事下游的一些投资活动。
这些下游投资活动承担了相当大的行业风险,但并不能得到多少利益。
炒房投资和股市投资就是两个典型的投资活动。
其三,由于大量的资金被用于购买垄断经济体的高价必需产品,所以用于购买市场经济体中的家电,食品,电子,以及其他一些轻工业商品的资金就不断的减少,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因此导致相对的内需不足。
这种内需不足是被动的不足,无法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拉动,因为这些政策只会使垄断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继续扩大,更进一步打压市场经济体;而稳健的财政政策同样也会打压市场经济体,所以在GDP增长9%以上很高的情况下,国家也无法采取加息政策来平抑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其四,根据经济学的观点,失业和通货膨胀率是成反相关的(菲利普斯曲线),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越高。
反之,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相应降低。
通货膨胀与紧缩并存的假设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中国在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失业率却在升高。
因为中国的就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经济体内,市场化经济体的通货紧缩导致大量人员失业;而对于垄断行业,一方面它的就业门槛很高,另一方面它的垄断性也导致它的人员流动性较差,无法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
这种通货膨胀和紧缩并存现象的结果是房地产等行业的商品不断上涨且供不应求,家电等行业的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且供大于求。
这种情况任其发展下去非常危险,因为普通老百姓的大部分收入恰恰是从市场经济体中得来的,我们不断的从市场经济体抽血输入到垄断经济体,普通老百姓的钱越来越少,其结果是市场经济体的内需越来越不足,两个经济体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大。
一旦中国作为经济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受到通货紧缩的打击而萎缩和发展停滞,其垄断经济体也必然会受到沉重打击。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解决垄断经济体和市场经济体的矛盾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壁垒,增加各种融资渠道,规范金融市场,来使国内现有的两个经济体合二为一,实现完全的市场化。
拿教育产业化和医疗改革来说,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完全市场化,允许民营资本和个人资本进入这些行业并能获得利益分配,打破教育垄断定价权和医疗资源垄断权,这样才能真正使人民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