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镇政办发〔2018〕50号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镇政办发〔2018〕50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4月10日镇江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我市信息化项目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益,规范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立项、采购、建设、评价等行为,加强全市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推动智慧镇江建设,根据国务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江苏省政府信息化服务管理办法》(省政府85号令)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市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市级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使用财政性资金(含市财政配套资金)建设,纳入《镇江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暂行)》(镇政办发〔2017〕162号)管理范围的新建、改建信息化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化项目,是指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机房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基础软硬件购置、软件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等相关的项目。
第四条信息化项目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省、市各级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规定的强制性标准。
第五条信息化项目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惠民优先、安全可控的原则。
第六条智慧镇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智慧办)负责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审核、监督、验收、评价等环节的管理工作;市财政部门负责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的监管;其它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和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和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6.30•【字号】镇政办发[2008]131号•【施行日期】2008.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和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镇政办发〔2008〕131号)各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现将《镇江市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和成员单位职责》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工作职责,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八年六月三十日镇江市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职责1.全面加强对各成员单位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
2.调查研究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
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交流和研讨。
3.对各成员单位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督查考核,并提出奖惩意见。
4.配合做好国家级、省级相关创建工作。
5.负责镇江市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及时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镇江市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一、市委组织部1.加强城市管理领域领导班子和后备人才的考察培养。
2.协调、指导和督促各级基层组织落实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市委宣传部协调新闻单位做好城市管理方面的宣传报道工作,正确引导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社会舆论,加强城市管理公益性宣传。
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1.制定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规划,指导、督促有关单位做好相关环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负责市区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和日常监管工作,组织实施城市夜景灯光建设和管理。
3.负责建成区建筑垃圾处置的核准和日常监管工作。
4.负责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5.负责垃圾处置费的征收管理。
6.履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职能,组织开展专项整治。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镇江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的实施意见(试行)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镇江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的实施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9.30•【字号】镇政办发〔2015〕184号•【施行日期】2015.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勘察设计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镇江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的实施意见(试行)镇政办发〔2015〕184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效能,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进施工图设计审查并联高效办理,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适用范围本实施意见适用于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联合审查管理。
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镇江新区可按本办法的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二、职责分工市住建局是市区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有关组织管理、协调工作,并协调开发“多图联审”信息发布平台和审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市政务服务办牵头设立“施工图联合审查窗口”实行统一受理,同时负责落实有关联审场所。
市消防支队、市气象局、市安监局为联合参审单位,参加联合审查,市民防局负责协调人防工程施工图的中介审查工作。
三、工作原则1.依法合理原则: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工作既要遵循现有法律的规定,又要依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要求,合理设置工作流程,减化办事环节,提升审图效率。
2.一窗受理原则:建设单位统一向施工图联合审查窗口递交施工图审查申请及相关施工图设计文件,各参审单位指派专人受理相应材料。
3.并联审查原则:对于统一受理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各参审单位同步开展审查工作,并依据各自职责,在承诺时间内完成对施工图的首次审查。
4.一次告知原则:首审时,各参审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对审查内容一次性提出审查意见,书面告知建设单位。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取消行政权力项目和承接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取消行政权力项目和承接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5.09.23
•【字号】镇政办发〔2015〕167号
•【施行日期】2015.09.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取消行政权力项目和承接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
通知
镇政办发〔2015〕167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和承接国务院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苏政发〔2015〕88号)等文件,经研究,决定取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5项、市级其他行政权力事项6项(不含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市级职业资格许可事项1项,承接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事项68项,下放至县级行使的行政审批事项3项。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取消项目和下放管理层级项目的落实和承接工作,及
时更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中的行政权力库平台数据。
对公布取消的项目要坚决及时停止审批;对下放管理层级的项目,要抓紧完成工作衔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附件:
1.取消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2.取消的市级其他行政权力事项目录(不含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
3.取消的市级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目录
4.承接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5.下放至县级行使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9月23日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7.01•【字号】镇政办发〔2015〕136号•【施行日期】2015.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通知镇政办发〔2015〕136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通知》(国办发﹝2015﹞29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通知》(苏政办发﹝2015﹞55号)精神,经研究决定,成立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作为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协调小组组成人员及主要职责(一)组成人员市长朱晓明担任协调小组第一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洪水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市政府秘书长杭祝鸿任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殷国兴,市政府副秘书长朱金生,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胡培红,市编办主任陈林海,市发改委主任朱云峰,市人社局局长孙沛然,市工商局局长黄春年,市物价局局长田先华,市法制办主任薛国荣为成员。
(二)主要职责在各地区各部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的基础上,统筹研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改革措施,研究拟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有关重要事项,协调推动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重点难点问题,指导相关工作,督促各地区各部门落实改革措施。
协调小组下设行政审批改革组、投资审批改革组、职业资格改革组、收费清理改革组、商事制度改革组、教科文卫体改革组6个专题组和综合组、督查组、法制组、专家组4个功能组。
综合组设在市政府办公室,从市政府办公室和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实行集中办公,对外以“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协调小组办公室)名义开展工作。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镇政发〔2015〕4号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镇政发〔2015〕4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镇江市人民政府2015年1月11日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政府投资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市级财政直接投资或部分使用下列资金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政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政府地方债、利用国债以及需财政资金归还的融入资金;采用PPP、BOT、TOT方式筹集的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缴收入;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性资金。
国家、省级补助资金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条政府投资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改建、维护改造、装饰等各类基本建设项目。
第四条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科技进步等。
第五条建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召集,发改、财政、国资、住建、审计、监察、规划、国土、环保、金融办等部门组成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协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重大事项。
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发改部门负责。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则》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7.29•【字号】镇政办发〔2015〕145号•【施行日期】2015.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则》的通知镇政办发〔2015〕145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7月29日镇江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则第一条为完善市政府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省政府第100号令)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重大行政决策,是指市政府依照法定职权作出的涉及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定。
第三条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四条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的启动由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承办单位报市政府办公室,由市政府办公室提请市政府领导决定,或由市政府领导直接决定。
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并作出决策。
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研究决定重大行政决策时,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应当出席会议,并就该重大行政决策进行法律审查的情况作说明。
相关法律专家或与重大行政决策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有关的专家可受邀列席会议。
第五条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法制办)负责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
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承办单位及合法性审查工作中涉及的单位和人员,应当配合市法制办做好相关工作。
第六条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应当忠于事实和法律,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本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及实施主体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本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及实施主体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10.28
•【字号】镇政发[2009]98号
•【施行日期】2009.10.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本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的行
政审批项目及实施主体的通知
(镇政发〔2009〕98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市政府对市本级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行政许可和非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及实施主体进行了全面清理。
经过清理,保留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249项、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116项,并确认了相应的实施主体,现予以公布。
一、对市政府公布保留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相关部门和组织要明确审批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责任人,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二、各辖市、区政府要认真做好本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
附件:1.镇江市保留的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目录
2.镇江市保留的市本级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
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附件1:
附件2:。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实施意见-镇政办发[2010]30号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实施意见-镇政办发[2010]30号](https://img.taocdn.com/s3/m/abde0a7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9.png)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实施意见正文:----------------------------------------------------------------------------------------------------------------------------------------------------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实施意见(镇政办发〔2010〕30号)市政府各部门:定职责、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三定”工作,是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改革方案在市级机关各部门的具体落实。
为贯彻落实《镇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镇发〔2010〕11号)精神,确保这次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现就市政府机关各部门“三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三定”工作的实施范围市政府所有工作部门。
二、“三定”工作的程序“三定”工作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拟定上报。
各部门根据这次机构改革的要求和统一部署,对本部门的职能和机构编制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拟定本部门的“三定”规定草案。
新组建部门于动员大会之后20个工作日内、其他部门于15个工作日内完成“三定”规定草案的研究制订和上报工作。
第二步:审核审批。
市编办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对各部门方案的审核修改,报市编委审核批准。
4月底前基本完成对各部门“三定”规定的批复工作。
第三步:组织实施。
各部门根据批复下达的“三定”规定在一个月内完成人员定编定岗工作。
三、“三定”规定草案的内容“三定”规定草案主要内容包括:职责调整,即提出新增、取消和加强的职责;主要职责,即全面、准确地提出本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即提出部门内设机构的名称、数量和职责;人员编制,即在部门编制总额内提出编制分配、部门领导职数和中层领导职数方案;其他事项,即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附则。
四、“三定”工作的具体要求1.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理顺职责关系一是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准确界定部门职责。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27•【字号】镇政办发[2010]130号•【施行日期】2010.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镇政办发〔2010〕130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一○年五月二十七日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09〕573号)和《中共镇江市委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镇发〔2010〕11号),设立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主要职责(一)拟订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重要经济总量的平衡及重大比例关系的综合协调,提出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的战略目标及政策。
统筹协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
加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监测、预测与预警分析。
研究宏观经济运行、总量平衡、经济安全和总体产业安全等重要问题,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组织开展全市科学发展评价考核工作。
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拟订实施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及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专项规划和计划。
负责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以及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衔接平衡,负责有关发展规划及计划的审核、评估和管理工作。
(三)指导推进全市经济体制改革。
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改革,负责有关专项改革方案与总体改革方案的衔接。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19•【字号】镇政规发[2011]5号•【施行日期】2011.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镇政规发〔2011〕5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月十九日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政府投资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实现政府投资决策程序和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构建源头治理的预防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利用市本级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含土地经营收益),以及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性资金建设的项目,包括政府全部投资和部分投资的项目(占总投资的20%或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
第三条市发展改革部门是政府投资的主管部门,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计划编制和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市财政部门负责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进行审查,对工程预决算进行审核并批复,对工程建设资金进行审核与拨付。
市审计部门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项目绩效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市监察部门依法对参与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监察,并依法查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程序中的违纪行为。
市住建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城建项目计划的编制、工程造价和施工图预算的管理。
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交通项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监督检查。
市国土、规划、国资等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对政府投资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发展建设规划,设立项目储备库,并实行动态管理。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有效、废止和失效)的通知(一)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有效、废止和失效)的通知(一)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4.20
•【字号】镇政发[2009]45号
•【施行日期】2009.04.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有
效、废止和失效)的通知
(镇政发〔2009〕45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维护法制统一,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有效,市政府对2007年12月31日之前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经清理,《镇江市城市危险房屋管理办法》等139件规范性文件被确认有效,《关于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发放〈务工许可证〉的实施办法》等137件规范性文件被宣布废止和失效。
未列入继续有效的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下管理的依据。
现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有效、废止和失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四月二十日。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镇政规发[2011]3号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镇政规发[2011]3号](https://img.taocdn.com/s3/m/324369a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1.png)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正文:----------------------------------------------------------------------------------------------------------------------------------------------------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镇政规发〔2011〕3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已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镇江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第一条为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建立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机制,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重大行政决策,是指由市人民政府依据法定职权作出的涉及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第三条重大行政决策的建议、审议、决定、执行、评估和监督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重大行政决策依法提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
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按照《镇江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执行。
第四条重大行政决策应遵循合法、科学、民主、公开的原则,按照本规定,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程序。
重大行政决策除依法保密外,决策事项、过程和结果应公开。
第五条重大行政决策包括以下事项:(一)需要报告省人民政府的重大事项,提交市委、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事项;(二)编制和调整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各类总体规划、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三)编制财政预决算,安排重大财政资金的使用;(四)审议本市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或者市政设施项目及其他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处置重大国有资产;(五)研究和确定涉及民生的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公共交通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六)全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和保障方案;(七)审议市人民政府所属部门、重要机构的设立、撤并和职能调整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等重要事项;(八)其他依法需要市人民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的实施意见(试行)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的实施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2.16•【字号】镇政发〔2014〕40号•【施行日期】2015.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信托与投资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的实施意见(试行)镇政发〔2014〕40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加快推动我市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根据市委《关于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镇发﹝2014﹞13号)精神,经研究,现就进一步优化企业投资项目评估流程,开展“多评合一”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切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市产业项目评估委员会综合评估制度,在遵循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优化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估审批流程,将各项评估由串联方式调整为并联方式进行,加强整合优化,探索开展区域评估,实行统一受理、统一评估、统一评审、统一审批的服务新模式,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软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二、实施范围企业投资项目经产业项目评估通过后,即可开展“多评合一”。
主要包括项目前期推进阶段所涉及的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碳排放影响评估、安全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7项评估(因项目类型不同,部分项目无需开展所有评估)。
按规定不需要进行产业评估的企业投资项目,直接进入“多评合一”程序,按有关要求办理手续。
三、工作流程项目评估及手续办理周期控制在50个工作日以内,具体工作流程如下:(一)统一受理(1个工作日)以政务服务办牵头设立的“政务服务审批平台”为依托,在政务服务办设立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窗口,实行由一个窗口统一受理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的项目基本材料,并交由各相关部门审核,一次性告知须评估事项清单和工作要求。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提高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效率的意见-镇政办发〔2015〕182号

(三)规划设计环节。由规划部门牵头负责相关并联审批事项,制定具体并联审批流程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工程施工环节和竣工验收环节。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负责相关并联审批事项,制定具体并联审批流程方案并组织实施。
(六)落实责任主体。各牵头部门要认真落实责任,做好本环节并联审批事项流程运转协同规范工作,各环节的具体并联审批流程方案和综合窗口必须在9月底前完成,10月份开始运行;各环节协办部门积极配合牵头部门落实本环节并联审批工作,确定专人承办并联审批材料的领取、移送及联络工作,及时、准确向牵头部门反馈并联审批事项的审批信息,按时完成同步审批工作。市政务服务办要与各牵头部门共同做好综合窗口的设立,协助做好并联审批流程的优化,在政务中心显著位置公示承诺时限、办事流程图等。市审改办要强化监督责任,联合市监察局、市政府督查室主动跟踪项目全流程,选取典型项目深入一线,切实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推诿扯皮、不提供真实审批情况的部门和个人严格按问责程序处理。
(五)治理服务收费。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切实加强价格监管的意见》(苏政发〔2014〕129号)规定,由市物价局在年底前编制完成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和涉企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收费清单。对环评、安评、地震安全性评价、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检测等评估事项实行最高限价;对稳评、防洪评价、日照分析等无收费依据的项目,不得向企业收费,由设定部门负责;对雷评的项目,由气象部门按职责主动评估,不得向企业收费;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各类保证金,一律取消,国家有规定的按现有标准减半收取。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确牵头部门
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全面实行并联审批,按流程分为前期核准(备案)、土地出让、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五个环节。前期核准(备案)环节由发改委牵头(技改项目由经信委牵头),土地出让环节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规划设计环节由规划部门牵头,工程施工环节和竣工验收环节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与牵头部门不在同一层级审批的事项,由企业自行申报,结果送牵头部门。由政务服务办牵头设立投资建设项目综合窗口,将“多评合一”窗口并入综合窗口,五个环节的牵头单位派员入驻,负责各自环节的相关工作。
江苏省政府关于批转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关于批转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1.09•【字号】苏政发[2002]3号•【施行日期】2002.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政府关于批转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2]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省监察厅、省法制办、省体改办、省编办《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批准,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二年一月九日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我省在实施省、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已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清理、精简了一批审批事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最近,国务院批转了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体改办、中央编办《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全省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我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及我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基点,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努力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
总体要求是: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坚决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通过市场机制运作。
对于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审批环节减少、审批程序严密、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审批责任追究制得到严格执行。
镇江市政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镇江市政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镇江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即将开启。
这次人代会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使命。
现在,我代表镇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本届政府自2003年组建以来,在中共镇江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圆满完成各项任期目标,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综合实力实现重大突破。
预计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13亿元,人均5500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36倍和1.34倍;财政总收入从2002年的56.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03.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3亿元增加到8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亿元,增长2.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0亿元,增长1.21倍。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超过此前历年总和;外贸进出口总额62.5亿美元,增长1.98倍。
私个注册资本五年净增335亿元。
经济结构取得显著改善。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成效。
五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8万亩,实施“三资”开发农业项目1753个,总投资143亿元。
坚持工业强市方略,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全市工业性投入年均增长32.1%,新增销售超10亿元企业21家,50强企业销售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46.6%。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1%,比五年前提高11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一批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强做大,全市已有9家上市公司。
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从2005年开始,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新型商贸业态不断涌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超过20%。
以大港三期为重点的港口建设顺利推进,新建、在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港口吞吐量达到7800万吨。
城乡面貌发生喜人变化。
完成镇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制订了镇江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镇村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21•【字号】镇政办发[2010]102号•【施行日期】2010.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镇政办发〔2010〕102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一○年五月二十一日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09〕573号)和《中共镇江市委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镇发〔2010〕11号),设立市政府办公室,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挂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
一、主要职责(一)负责市政府会议的准备工作,协助市政府领导组织实施会议决定事项。
(二)协助市政府领导起草或审核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的公文,起草市政府领导部分讲话稿和其他文稿。
(三)办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省委、省政府及各厅局、兄弟省、市发送市政府的公文。
研究市政府各部门和各辖市区请示市政府的事项,提出审核意见,报市政府领导审批。
负责全市因公出国(境)任务批件的审核。
(四)督促检查市政府各部门和各辖市区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定事项及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报告。
(五)根据市政府领导的要求,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
(六)负责市政府值班工作,及时报告重要情况,传达和督促落实市政府领导的指示。
(七)负责应急管理工作,承担市应急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助市政府领导做好需由市政府组织处理的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向省政府报告有关情况。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11.20•【字号】镇政办发〔2014〕181号•【施行日期】2014.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政府采购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镇政办发〔2014〕181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1月20日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为全面推进我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3〕175号),现就我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目标任务2014至2016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在市级及各辖市区逐步推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逐步形成,相关规章制度逐步完善。
到2020年,在全市范围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与镇江社会经济和事业发展相适应、高效合理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和供给体系,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
二、购买主体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体包括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或者公益服务职能的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三、承接主体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承接主体包括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以及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管理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
承接主体应具备以下条件:1. 依法设立,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 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完善,具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政府非行政职能向社会转移的意见-镇政办发〔2015〕181号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政府非行政职能向社会转移的意见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政府非行政职能向社会转移的意见镇政办发〔2015〕181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政府非行政职能向社会转移,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按照建设“小政府、大社会、好市场”的总体目标,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积极稳妥向社会转移职能,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脱钩,将适合由社会力量提供的公共服务等事项,交由社会力量承担,推进社会力量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的良性互动。
二、基本原则(一)分类实施。
根据转移的政府非行政职能是否可以实行市场竞争和实现竞争的程度,以及可降低社会成本的程度,采取委托、授权、购买服务等合理的方式分类向社会转移并进行监管。
(二)公平公开。
采取有效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公平、公正的方式,择优选择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接转移的职能。
(三)积极稳妥。
根据市场发育程度和社会发展现状、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程度等情况,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特殊情况可设定过渡期,确保相关事项能“转得出、接得住”。
(四)依法监管。
政府非行政职能转出后,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工作重心转到依法制定标准和强化监管上,管理方式从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构建多元监管体系,加强自律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力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退出机制,确保转出去后能“管得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镇政发[2005]56号
【发布部门】镇江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5.07.11
【实施日期】2005.07.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镇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的实施意见》的
通知
(镇政发〔2005〕56号2005年7月11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市人大五届三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高一争”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坚持“精简、统一、高效、便民”的原则,进一
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完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促进依法行政,加大审批监管,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运行体制。
二、重点工作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要重点抓好许可(审批)项目清理,运作机制的完善,相关决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一)市级行政许可职能部门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以“精简、规范、高效”为原则,对照《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市政府清理确定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对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进行清理,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即办件和“一审一核”项目的比例,审批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压缩30%-50%,一般项目控制在7个工作日以内。
2.加快调整内部运行机制。
按照《行政许可法》关于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