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的肠外营养支持

合集下载

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

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
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
肠外营养(PN)的应用时机
• 对于营养风险较高的患者(NRS 2002≥5分,NUTRIC≥6 分),若48~72 h内EN无法满足机体需要的能量及蛋白质 的 60% 时,建议给予SPN。
• 对于胃肠功能严重障碍且不能使用 EN 的重度营养不良患者, 建议尽早启动 PN。
• PN 相关感染性并发症多由于静脉导管、肠源性和配置过程 污染,规范选择导管途径和标准化维护、尽可能恢复肠内喂 养是预防感染的重要举措。
•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预防导管相关感染无益。 • 较长时间PN治疗易发生PNALD,尽早启动肠内喂养、优化
PN 处方、控制感染及合理使用保肝药物是防治的重要方法 。
• 为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应避免长时间过高热量及过量葡 萄糖的摄入,适当调整 PN 处方,如使用中/长链或结构脂 肪乳剂或鱼油脂肪乳剂。
• 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经口进食或经胃肠道支持喂养 ,补充熊去氧胆酸等利胆药物以减少胆汁淤积均可减少肝功 能损害的发生。
肠外营养(PN)的停止时机
• 持续肠外营养时间越长,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和肠外营养相关 肝病的风险就越大。
肠外营养(PN)的输注途径
• 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应放置在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界处的水平 ,右侧入路优先于左侧入路,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 单腔静脉导管可降低导管阻塞或感染的发生率。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穿刺风险较低,
感染性并发症较少,是较长时间 PN 输注的主要途径。
肠外营养(PN)相关感染性并发症
肠外营养(PN)的配制方法
• 与单瓶输注相比,“全合一”PN可减少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相关感染风险,更符合机体生理代谢过程,是PN建 议的应用模式。

规范化的围手术期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

规范化的围手术期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
脂 肪 乳 ( 脂 肪 供 能 < 5 ) P 的 亚 组 分 析 中 发 或 1% N
现 .治疗组 感染 率显著 增高 。 由此 可见 ,对 于大多 数无 营养不 良风 险 的患者 .围手术期 接受 单纯 的糖 电解 质输 液 治疗 已经足 够 .使用 P N将会 导致 感染
和 代 谢 并 发 症 的 增 加 . 并 且 增 加 不 必 要 的 医 疗 费
脂 肪 乳 、P 治 疗 时 间 等 。 作 者 发 现 ,总 的 来 说 P N N 对 死 亡 率 和 总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无 影 响 但 P N组 感 染
方法 放 置腔 静 脉导 管进 行 P N.是 现代 临床 营 养 的 开端 .利用其 特殊 的优 势 .拯 救 了无 数危 重症 患者 的生 命 2 0 年 1 01 6版 S b ln外 科教 科 书 将 营养 ai o s
代 谢 相 关 并 发 症 等 的 增 加 .且 两 者 之 间 可 能 存 在 某 种 关 系 。1 9 年 《 英 格 兰 医 学 杂 志 》 发 表 的 由美 91 新
并 发症 发生 率 明显高些 .绝对 危 险差值 为 5 %.P N
每治疗 2 0例 患者 即可 导致 1 额外 的感染 在无 例
复 。 根 据 其 输 注 途 径 , 分 为 肠 外 营 养 (ae trl p rnea n tt n N)和 肠 内 营 养 (nea n tt n N) uri ,P io e t l ur i ,E 。 r io 16 9 7年 D di u r k和 W i oe通 过 锁 骨 下 静 脉 穿 刺 的 c l r m
国 内陈 鄢津 等 的调查 发 现 .大 医院外科 手 术 后 和非 手术住 院患者 中接受 肠外 和肠 内营养 支持 的 比例 分别 达 到 6 . 3 %和 7 . 7 5 %。这 个报 告在 目前 国 5

肠外营养药物临床使用规范

肠外营养药物临床使用规范

肠外营养药物临床使用规范一、总则1、肠外营养药物ICU临床应用较广。

为规范其临床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参考《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中华医学会编)》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2、临床营养支持(nutrition support, NS)是指经口、肠道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

目前临床上包括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支持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

肠内营养是指经消化道给以较全面的营养素;肠外营养是经静脉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或摄取营养物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的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结构蛋自的功能。

所有营养素完全经肠外获得的营养支持方式称为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3、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对临床营养支持按A、B、C、D四级进行推荐使用。

最高等级(A)的推荐至少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最低等级(D)的推荐以专家观点为基础,包括无研究证据的共识意见(附表一)。

二、确定毎天的营养素需要量,是营养支持的基本要求。

肠外营养因缺乏人体自身调节的过程,使用不当可造成营养素过量;但若补充过少,则又可能导致营养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故应进行个体化营养评估。

成人营养素需要量推荐意见如下:1、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应当根据疾病状况、体重与体成份组成、生理功能变化等方面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合理化配方。

(B)2、大部分住院病人实际能量消耗通常低于经典的方程式或教科书上的公式推算出来的值。

(D)3、在败血症或创伤的急性代谢期,不主张采用高热卡营养支持获得正氮平衡或氮平衡。

(C)4、允许性低摄入有益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

(A)5、水、电解质生理需要量是维持生命所必需。

(A)6、无论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患者,都需要监测出入液量、水肿或脱水症状体征、血电解质水平等,并及时调整补充剂量,根据病情,选择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

肠道外营养管理规范

肠道外营养管理规范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肠外营养分为彻底肠外营养和部份补充场外营养。

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

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

肠外营养的基本适应证是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者衰竭者,也包括需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者。

1.胃肠道梗阻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①短肠综合征:广泛小肠切除>70% - 80%;②小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多发肠瘘;③放射性肠炎;④严重腹泻、顽强性呕吐>7 天。

3.重症胰腺炎:先输液抢救休克或者MODS,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若肠麻痹未消除、无法彻底耐受肠内营养,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4.高分解代谢状态: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5.严重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常伴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

1.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 7-10 天;估计大手术后 5-7 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 48h 内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充足的肠内营养或者进食量。

2.肠外瘘:在控制感染、充分和恰当的引流情况下,营养支持已能使过半数的肠外瘘自愈,确定性手术成为最后一种治疗手段。

肠外营养支持可减少胃肠液分泌及瘘的流量,有利于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3.炎性肠道疾病: Crohn 氏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病人处于病变活动期,或者并发腹腔脓肿、肠瘘、肠道梗阻及出血等,肠外营养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可缓解症状、改善营养,使肠道歇息,利于肠粘膜修复。

4.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对于体重丢失≥10%(平时体重)的病人,应于术前 7-10 天进行肠外或者肠内营养支持,直至术后改用肠内营养或者恢复进食为止。

老年麻醉疑难问题 围手术期规范化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老年麻醉疑难问题  围手术期规范化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老年麻醉疑难问题好医生网站2013年继续医学教育省级II类 5.0分一、如何看待麻醉药保护脑与损害脑的争议1.下列哪一项不是老年人在麻醉手术后较高的中枢神经并发症:A. 精神错乱B. 焦虑C. 嗜睡2.术后6个月POCD的发病率为:A. 9.9%B. 5%C. 1%3.关于Aβ毒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β单体由于基因、环境作用,其肽链结构发生变化B. Aβ单体可在胰岛素作用下进入细胞内C. Aβ寡聚体是神经毒性物质4.POCD可能诱因和危险因素错误的是:A. 性别B. 年龄C. 遗传5.POCD可能危险因素错误的是:A. 大手术B. 脑梗塞C. 社会关怀6.下列哪一项对POCD改善记忆无意义:A. 糖皮质激素B. 减少疼痛LTP和知晓LTPC. 利多卡因二、高血压危象病人的麻醉处理1.下列哪一项不是高血压急症:A. 无靶器官受损B. 有靶器官受损C. 血压严重升高(>180/110 mmHg)2.围术期高血压危象的预测因素错误的是:A. 高血压史B. dBP > 90 mmHgC. 外周血管手术3.关于术前高血压的危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非心脏手术病人,术前高血压者易于发生术后心肌缺血并发症B. 术前合并高血压者易出现围术期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C.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病人,术前血压控制(>170/95 mmHg)者术后神经并发症率低4.预防围术期高血压的意义错误的是:A. 术前规范抗高血压治疗并持续至术日晨,并不能减少术中血压波动B. 术前高血压控制不佳者发生围术期高血压事件的风险增加C. 术前良好控制血压的非心脏手术病人,术中高血压事件发生率低5.下列哪一项能预防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A. 术前规范抗高血压治疗B. 术前数日改用短效制剂C. 术日晨停用抗高血压药物6.围术期触发高血压的因素错误的是:A. 疼痛B. 缺氧C. 高体温三、老年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有关问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老年骨科围术期关注的问题:A. 术前准备与评估B. 麻醉选择C. 心理治疗2.关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不正确的是:A. 空腹血糖4.4~6.1mmol/LB. 手术当日晨口服降糖药物C. 餐后血糖4.4~8.0mmol/L3.严重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A. 上腹部手术或胸部手术B. 饮酒C. 既往肺部疾病4.下列哪项不是椎管内阻滞麻醉的并发症:A. 血压升高B. 呼吸抑制C. 低血压5.下列不属于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技术的理想状态:A. 药物合理组合使病人呈安静浅睡状态B. 病人对呼唤应答反应合作自如C. 术后访视病人对诱导过程有记忆D. 导管插入后无明显呛咳反应6.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下列错误的是:A. 高龄B. 心脑血管疾病C. 高血压糖尿病D. 性别因素四、依达拉奉在麻醉中的应用1.下列哪一项不是非酶类抗氧化剂:A. 过氧化氢酶B. 辅酶QC. 葡萄糖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麻醉中吸入高浓度氧并不能引起急性肺损伤B. 麻醉药本身及代谢物可引起脂质过氧化C. 术中缺血再灌注引起自由基释放3.下列哪项不是低分子自由基清除剂:A. 维生素EB. 6-巯基嘌呤甘氨酸C. 谷胱甘肽4.下列哪项不是依达拉奉的作用:A. 促进膜脂质过氧化连锁反应B. 减轻羟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C. 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蛋白质、核酸不可逆的破坏作用5.关于依达拉奉在CPB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MCI186可提高心肌细胞SOD活性B. 减少MDA产生C. 促进脂质过氧化反应D. 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6.关于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应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可用于体外循环中心肌和脑保护B. 不能用于休克中肠屏障功能障碍的治疗C. 可用于脊椎手术、断肢再植围手术期规范化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好医生网站2013年继续医学教育省级II类 5.0分一、肠内营养1.以下哪项不是肠内营养的特点:A. 符合生理B. 消化和吸收过程能够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C. 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D. 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但对循环干扰较大2.应用EN和PN治疗后,以下各项中哪个没有显著性差异:A. 谷氨酰胺浓度B. 白蛋白水平C. 治疗费用D. 肠黏膜通透性3.美国EN与PN的应用比例在2000年是为:A. 1:4B. 1:9C. 9:1D. 8:1E. 10:14.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中不包含的类型是:A. 氨基酸型B. 长肽型C. 整蛋白型5.肝脏疾病专用型制剂的特点中,哪项不对:A. 高热量、低钠成份B. 增加支链氨基酸C. 增加芳香族氨基酸及不可消化的可溶性纤维素D. 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锌、叶酸和复合维生素BE. 低铜、铁、锰含量6.EN管饲途径微创(内镜下)消化道造口技术,不包含以下哪项:A. 胃造口(含经胃造口空肠置管)B. 十二指肠造口C. 空肠造口D. 结肠造口二、规范化的肠外营养支持1.以下哪项不是主要营养素:A. 脂肪B. 碳水化合物C. 氨基酸或蛋白质D. 维生素2.不论是手术患者还是非手术患者,国内外科液体治疗的比例都高于:A. 50%B. 60%C. 70%D. 80%E. 90%3.当前研究得出PN可以:A. 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增加感染力B. PN可能增加轻度或没有营养不良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C. 可能降低轻度或没有营养不良患者医疗费用(营养药费、感染相关费用等)4.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系统中,不是构成得分要件的是:A. 营养状况(体重或营养摄入变化)得分B. 疾病(包括手术)严重程度得分C. 性别(男性比女性多的1分)D. 年龄调整得分(大于70岁加1分)5.有多少比例的能量需要由EN提供,可满足对肠屏障功能的要求:A. 10-15%B. 15-20%C. 20-25%D. 25-30%6.不属于肠外营养混合液潜在危险的是:A. 配置过程形成的微粒B. 脂肪乳的失稳定状态C. 钾离子结晶形成D. 维生素的光降解作用E. 胰岛素的吸附作用三、药理营养素-营养治疗1.常见的氨基酸类药理营养素有:A. 谷氨酰胺、甘氨酸、Vit EB. 谷氨酰胺、半胱氨酸,ω- 9 橄榄油C. 谷氨酰胺、精氨酸、核苷酸、牛磺酸2.哪项不是鱼油脂肪乳的重要作用:A. 影响免疫功能B. 降低膜稳定性与流动状态C. 影响凝血-抗凝状态D. 调节炎症平衡3.当谷胱甘肽用量达到多少时能明显改善预后:A. 大于0.3g/kg.dB. 大于0.3mg/kg.dC. 大于0.5g/kg.dD. 大于0.5mg/kg.d4.下列哪项不是谷氨酰胺的重要功能:A. 维护、修复肠粘膜屏障功能B. 减低免疫细胞复制,维持免疫细胞功能C. 减少肌肉分解,改善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D. 促进谷胱甘肽合成,减少氧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5.以下哪项不是谷氨酰胺对于机体的作用机制:A. 是组织间氮的高效运载体B. 蛋白质、核酸合成的重要前体C. 是人体的非必须氨基酸D. 体内快速生长和分化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6.以下哪项不是鱼油脂肪乳对于机体的作用机制:A. 减少了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产生B. 增加血小板聚集、平滑肌收缩和白细胞趋化C. 调节炎性细胞因子产生D. 减少免疫功能抑制四、老年患者的代谢特点与营养支持策略1.下列有关老年人的生理组成变化的论述错误的是:A. 体内水分减少B. 总体脂肪下降,肢体脂肪减少,躯干腹部脂肪增加C. 心、肺、肾、消化及免疫功能均减退D. 糖代谢率及耐受性下降E. 多种维生素及铜、铁蛋白等减少2.无营养不良的患者接受肠外营养其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A. 增加B. 减少C. 不受影响3.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推荐,在营养支持前进行何种评价,何时制定营养支持计划:A. NRS;评分≧3分时B. MAN;评分≧4分时C. BMI;得分<20.5时4.下列营养支持手段是目前临床营养方向的是:A. ENB. PNC. EN+PN5.创伤大、病情重的患者应使用低氮低热卡进行营养支持,其标准为:A. 非蛋白热卡:<104.5 千焦/千克/天;氮入量:<0.20 克/千克/天B. 非蛋白热卡:<125.4 千焦/千克/天;氮入量:<0.25 克/千克/天C. 非蛋白热卡:< 83.6 千卡/千克/天;氮入量:< 0.15 克/千克/天五、老年外科病人营养风险评定1.下列有关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和诊断率论述正确的是:A. 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但常常难以诊断B. 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且常常难以诊断C. 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极易确诊2.“由医务人员进行的快速、简便方法,决定是否需要制订营养计划”的营养评估方法称作:A. 营养筛查B. 营养评定3.下列评估方法中,需要测量多处皮下脂肪和肌肉消耗情况,费时相对较长的是:A. 主观全面评定 (SGA)B. 微型营养评定方法 (MNA)C. 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4.下列评估方法中,对于需要长时间受照顾或接受营养支持的老年人来说针对性不强,而适合评价那些自由居住的老年人的是:A. 主观全面评定 (SGA)B. 微型营养评定方法 (MNA)C. 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5.首次将营养风险和营养干预相结合的营养评估方法是:A. 主观全面评定 (SGA)B. 微型营养评定方法 (MNA)C. 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6.关于有效的营养筛查和干预计划对患者结局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可以降低平均住院日B. 可以降低大并发症的发生C. 可以降低30天再住院频率D. 增加住院医疗花费。

肠外营养药物使用规范

肠外营养药物使用规范

**县医院肠外营养药物使用指南全肠外营养(TPN)药物是经静脉途径供应患者所需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细胞、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需要。

营养支持的适应症、肠外营养剂的选择、营养液的配制及输注方法、途径、护理都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治疗,因此,规范化的营养支持模式势在必行,从而避免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发生不合理现象,最大程度保证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营养支持。

一、肠外营养的适应证(一)重度营养风险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经口或经肠道营养素摄入不足,且短期内(10~14天)无法恢复正常进食者。

(二)胃肠功能障碍。

(三)胃肠道梗阻、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

(四)重症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支持。

(五)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出现不良反应或热量供应不足时,须联合应用肠外营养。

(六)重症胰腺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时。

(七)放射性肠炎。

二、肠外营养的禁忌证(一)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二)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终末期。

(三)下列情况慎用肠外营养:1、无明确治疗目的或已确定为不可治愈而盲目延长治疗者:如广泛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伴恶病质的患者,生活质量差、任何治疗方法均无明显改善作用,此时肠外营养也无明显益处,反而会增加患者生理和经济负担。

2、胃肠道功能正常或有肠内营养适应证者:对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时有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

3、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预计需要肠外营养少于5天者。

4、原发病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者。

5、预计发生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者。

6、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尚未控制或处于纠正期间。

7、脑死亡或临终或不可逆昏迷。

三、TPN合理配方设计原则(一)静脉营养支持的模式是个体化给药,在配方上应突出个体化的特点。

(二)TPN的配方没有统一的处方,处方设计应全面考虑,包括是否有使用TPN的指证、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或体表面积及病情。

肠外营养实施方案

肠外营养实施方案

肠外营养实施方案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非口服途径,将营养物质输注到人体内,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肠外营养主要适用于消化道功能障碍、吸收不良或不能口服进食的患者,以及需要大量能量和营养支持的病患。

在临床实践中,正确的肠外营养实施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肠外营养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适应症评估。

在实施肠外营养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明确其是否适合接受肠外营养支持。

一般适应症包括,重症患者、手术后不能进食的患者、消化道功能障碍、吸收不良、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的营养支持等。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肠道功能等因素,确定是否需要实施肠外营养。

二、营养支持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营养支持方案应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能量消耗、蛋白质需要、脂肪代谢情况等因素,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

三、肠外营养管路选择。

肠外营养管路的选择对于肠外营养的实施至关重要。

常用的肠外营养管路包括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胃肠造瘘管等。

在选择肠外营养管路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肠道功能、手术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肠外营养管路。

四、实施方案的操作技术。

肠外营养的实施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包括管路的插入、管路的护理、营养液的输注等。

在实施方案的操作技术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五、监测与评估。

在肠外营养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肠外营养管路的情况进行定期监测与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患者的体重变化、血液生化指标、肠外营养管路的通畅情况等。

通过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肠外营养的有效实施。

六、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肠外营养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管路感染、肝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

在实施肠外营养方案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通过规范的护理操作和营养支持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肠外营养管理制度

肠外营养管理制度

肠外营养管理制度导言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非口服途径输送养分,满足身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

肠外营养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有效且安全的肠外营养支持的一套系统性管理规定,是重要的临床工作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肠外营养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原则。

一、肠外营养管理制度的目的1. 保证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的营养支持,促进身体康复。

2. 防止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3. 规范和提高医护人员对肠外营养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二、肠外营养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临床评估:对需要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营养状态、肠道功能等方面,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肠外营养治疗。

2. 营养处方: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和营养状态,制定合适的肠外营养处方,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等的摄入量。

3. 营养产品的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医疗机构要求的肠外营养产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营养治疗方案的执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处方要求,严格执行营养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5. 营养监测:对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的营养监测,包括体重、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评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营养状态。

6.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对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并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并发症。

7. 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对负责肠外营养管理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8. 营养支持的终止和转归:当患者病情好转或者肠道功能得到恢复,应及时终止肠外营养治疗,转入口服或者肠道营养支持。

三、肠外营养管理制度的实施原则1. 个性化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专业团队的合作:肠外营养治疗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包括营养科、消化内科、护理科、药学科等,确保全方位的治疗支持。

胃肠道手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

胃肠道手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

胃肠道手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观察和比较于胃肠道手术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和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为以后临床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将该院收治的48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比较和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引起的并发症情况、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等,同时,分别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的体重、血脂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测。

结果从检测结果来看,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好。

其中观察组在术后恢复和住院时间方面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比较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术前两组患者的体重、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总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的现象,而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腹胀和腹泻的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在进行对症处理后,并发症症状均得到缓解。

3 讨论通过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体重、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统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体重、总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升高,而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对于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疗效对照研究

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对于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疗效对照研究
E N+P 组 在 术 后 第 7天 的 白蛋 白 明显 高 于 _I E N r) N组 , E +P 组在 术 后 第 37天 的 前 白蛋 白 EN N 、
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后第 3 7天监测并比较代表性 营养相关指标 、 、 生化相关指标 以及免疫及炎症指标 , 记录并 比较 2组患者术后恢 复 、 营养支持疗
法 费用 以及 住 院 时 间 。结 果
明显 高 于 T N 组 , E P E N+P 组 术 后 第 7天淋 巴 细胞 计 数 显 著 高 于 TP 组 , E N N E N+P 组 首 次 排 气 时 间 、 院 时 间 均 明显 短 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住
T N组 , P 营养支持相关费用明显低于 TP N组。结论
cvr o ey,t e c s fn tiin s p o tsh me a d h s i lsa n b t r u swee r c r e n h o to u r o u p r c e n o pt ty i o h g o p r e o d d a d t a c mp r d Reu t Th e e o lu i o ae . s l s elv l f b m n i EEN +P g o pa a fe u g r ss nfcn l a n N r u t y7atr r eywa i i a t d s g i y hg e h n ta h N r u .Th v l f r —ab mi ih rt a h ti t eTP g o p n el e e lu ni EEN + P g o pa a n a e op n N r u t y3a d d y d

34 ・
J 誊用临a1M e iiei r e 医药季志 i o m a fCl i dcn n P a t u 1o i c n cc

肠外营养治疗的规范及管理规定

肠外营养治疗的规范及管理规定

肠外营养治疗的规范及管理规定肠外营养治疗的规范及配制管理规定肠外营养治疗的规范为了规范肠外营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合理,控制医保费用的支出,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一、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简称TPN)是指用完全的营养要素由胃肠外途径直接输入到血液中,起到营养支持作用。

TPN必须包括所有必需营养素(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水、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二、严格掌握肠外营养治疗的适应症:凡不能或不宜经口摄食超过5-7天的病人,都是胃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一)消化系统疾病:1、消化道瘘、气管食管瘘,高位小肠瘘等。

2、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

3、广泛小肠切除后的短肠综合征。

4、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或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

5、胃肠梗阻,如贲门癌、幽门梗阻、高位肠梗阻、新生儿胃肠闭锁等。

6、严重营养不良伴胃肠功能障碍者。

(二)、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破感冒、大范围的手术等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存在严重的分解代谢状态(5-7天内胃肠道无法使用者)。

(三)、严重感染与败血症。

(四)、中度以上营养不良患者必须进行重大手术时,尤其是消化道重建手术的病人,应给予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

建议术前营养治疗7~10d。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

(六)、妊娠剧吐与神经性厌食。

早孕反应所致的严重恶心、妊娠呕吐超过5~7天。

(七)昏迷病人。

(八)晚期肿瘤病人化疗和放疗引起的胃肠管反应等短期内不能由肠内获得营养的患者。

(九)其他无肠外营养的禁忌症的:如严重循环、呼吸功能衰竭,严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肝、肾功能衰竭等;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施行营养支持者。

三、肠外营养药及配合肠外营养药包括:肠外营养药:氨基酸类,脂肪乳剂类;配合肠外营养药:有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丙氨酰谷氨酰胺等;4、使用上述二类药物时,在病历中应有使用理由的记录。

不符合使用肠外营养治疗适应症使用上述二类药时,应按自费处理,并做好患者或家属的知情赞成并签字。

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

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

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肠外营养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来说,肠外营养是一种补充营养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相关概念、适应症、实施方法以及护理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重要挑战。

一、概述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营养物质,以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元素和能量。

它通常适用于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如消化道功能障碍、管路阻塞、严重腹泻等情况。

ICU患者常常处于严重疾病状态,其代谢水平和能量消耗较高,因此肠外营养对于维持其营养平衡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二、适应症1. 消化道功能障碍:包括肠梗阻、肠瘘、胃肠瘘等情况,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途径摄取足够营养的情况下,肠外营养支持是必需的。

2. 重大手术或创伤:手术后的恢复期以及严重创伤后,患者往往需要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营养支持,肠外营养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素。

3.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在MODS患者中,晚期肠功能障碍常常出现,肠外营养支持可以维持患者营养状态的稳定。

4. 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患者往往伴有消化道功能紊乱,肠道静脉营养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胰腺负担。

5. 严重腹泻:长时间的严重腹泻导致体液和营养的大量丧失,肠外营养可以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

三、实施方法1. 营养评估:在决定是否使用肠外营养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营养状况以及预测能量和营养需求等方面。

2. 静脉通路插管:在选择静脉通路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常见的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导管。

3. 营养配方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和营养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营养配方,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 营养输注控制:在开始肠外营养支持之前,需要明确输注的速度、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监控相关的指标,如血糖、电解质、肝功能等,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标准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标准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能量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使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维持生长、发育。

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

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tion,TPN)。

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

一、肠外营养治疗适应症:肠外营养是临床营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需要营养治疗,但又不能或不宜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均为肠外营养治疗的适应症。

(一)基本适应症: 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患者1.肠功能衰竭:胃肠道梗阻(贲门癌、幽门梗阻、肠梗阻)、胃肠道吸收面积不足(短肠综合征、肠瘘等)、小肠疾病(Crohn’s病、肠结核、小肠缺血性病变等)、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等;2.重症胰腺炎3.高代谢状态危重病人: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合并脏器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某些恶性肿瘤或创伤者5.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6.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病人;7.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7-10天;预计大手术后5-7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48h内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50%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8.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①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病人因进食量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肝硬化或肝肿瘤围手术期、肝性脑病、肝移植后1~2周,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者不足50%者应给予完全或部分肠外营养。

②肾功能不全:急性分解代谢性疾病(感染、创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病人合并营养不良,因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不足时需行肠外营养。

医院肠内肠外营养管理规范

医院肠内肠外营养管理规范

医院肠内肠外营养管理规范一、前言营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合理的营养摄入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肠内肠外营养作为临床营养支持的主要手段,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肠内肠外营养管理,提高临床营养支持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规范。

二、肠内肠外营养适应症与禁忌症1.肠内营养适应症:(1)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如口腔、咽喉部疾病、食管癌等。

(2)胃肠道功能不全或部分丧失的患者,如重症胰腺炎、胃肠道手术后等。

(3)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恶病质等患者。

(4)需要增加营养摄入的患者,如烧伤、创伤、感染等。

2.肠外营养适应症:(1)严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恶病质等患者。

(2)胃肠道功能障碍、胃肠道手术后等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

(3)重症胰腺炎、重症感染等严重疾病患者。

(4)新生儿、早产儿等特殊情况。

3.禁忌症:(1)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2)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者。

(3)急性胃肠道穿孔、梗阻等。

三、肠内肠外营养管理流程1.营养评估:(1)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全面营养评估,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营养状况、疾病情况等。

(2)定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了解营养状况变化。

2.营养治疗计划:(1)根据患者病情、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等制定个性化营养治疗计划。

(2)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如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或两者联合。

3.营养制剂选择:(1)根据患者病情、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

(2)肠内营养制剂包括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应根据患者需求调整配方。

(3)肠外营养制剂包括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应根据患者需求调整配方。

4.营养支持实施:(1)肠内营养:通过鼻胃管、胃造瘘、空肠造瘘等途径给予营养支持。

(2)肠外营养:通过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给予营养支持。

5.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指南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指南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指南
1. 概述
- 肠外营养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疗法,可应用于无法正常
进食或消化吸收的患者。

- 本指南旨在提供肠外营养治疗的规范操作步骤,以确保治疗
效果和安全性。

2. 适应症
- 严重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瘘、肠梗阻等无法口服的情况。

- 高危手术前和术后的营养支持。

- 重症患者无法摄取足够能量和营养素的情况。

3. 评估和选择
- 在开始肠外营养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 根据患者的诊断和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肠外营养配方,包
括基础液体、营养素比例和添加剂等。

4. 操作步骤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肠外营养配方的制备和输注过
程无污染。

-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输注途径,确定肠外营养的输注速度
和频率。

- 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调整肠外营养配方和输注方案。

5. 风险和并发症
- 输注肠外营养可能导致感染、肝功能异常和电解质紊乱等并
发症。

- 对于高危患者,应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任何并发症。

6. 随访和评估
- 对于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包括营
养摄入量、体重、电解质和肝功能等指标的监测。

7. 结束肠外营养治疗
- 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和能够正常进食的情况,逐渐减少并停
止肠外营养治疗。

请仔细阅读并按照本指南的要求操作肠外营养治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肠道外营养治疗的规范及管理规定

肠道外营养治疗的规范及管理规定

肠道外营养治疗的规范及管理规定1. 引言本文旨在制定肠道外营养治疗的规范和管理规定,以保证医疗机构在进行相关治疗时能够遵守标准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肠道外营养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为病患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对于不能通过口服摄取食物的患者尤为重要。

2. 规范要求2.1 临床适应症肠道外营养治疗适用于以下病情:- 无法通过口服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如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 经口摄食无法提供足够能量的患者,如慢性消瘦等;- 必须暂时或长期禁食的患者,如手术、重症监护等。

2.2 专业人员要求进行肠道外营养治疗的医疗机构应配备合格的专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 主治医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负责整个治疗过程的设计和监督;- 营养师:负责制定患者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并监测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熟悉肠道外营养装置的使用和维护,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 药师:提供合适的肠道外营养药物,并监督用药过程;2.3 治疗设备要求医疗机构应配备完善的肠道外营养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营养泵:能够精确调控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剂量;- 输注管路:应使用专用的无菌管路,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营养袋和瓶: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保存效果,避免污染和营养丢失;- 导管: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的产品,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和过水处理。

3. 管理规定3.1 治疗过程肠道外营养治疗的实施应按照以下过程进行:1. 患者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肠道外营养治疗,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治疗方案;2. 营养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包括能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供应;3. 治疗实施:将营养液通过肠道外管路输注给患者,按照医嘱要求进行治疗;4. 治疗监测:定期检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和康复效果,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5. 治疗终止: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决定是否终止治疗,必要时过渡到口服摄食。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血管系统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下面是一些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1. 配制和输注肠外营养液:确保按照医嘱准确配制肠外营养液,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输注前要检查液体是否悬浮均匀、无异物,并使用专用的输注装置进行输注。

2. 管路管理:定期更换输注管路,通常每24小时更换一次。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换药、清洁和消毒,确保管路畅通无阻。

3.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情况、体重变化等,及时发现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如感染、过敏反应等。

4. 确保充足的液体摄入:除了肠外营养液的输注,还需注意患者的液体摄入量,保持水平衡。

5. 管路固定和保护:注意肠外营养管的固定,避免滑出或扭曲。

使用合适的敷料和保护措施,避免感染和外力损伤。

6. 营养监测和调整:定期进行患者的营养评估,包括体重、血液指标等。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营养需求,及时调整肠外营养液的成分和输注速度。

7. 定期评估肠功能:监测患者的肠功能,如肠蠕动、排便情况等。

在可能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肠内营养的转换。

8. 心理支持和患教: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肠外营养相关的心理支持和患教,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应根
据医嘱和患者的情况进行,同时与专业的医疗团队密切合作,确保安全和有效的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教学文稿

肠外营养支持教学文稿

累积死亡率
50
PEM
40
non-PEM
% 死亡率
30
20
10
0
0
1
2
3
4
5
6
7
8
9
住院月数
Reprinted from: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Cederholm T, Jä gré n C, Hellströ m K. Outcome of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in Elderly Medical Patients, 1995;98:67-74) with permission from Excerpta Medica Inc. Copyright 1995.
➢ 加重循环系统的负担,导致心功能不全 ➢ 在提供过高营养物质时,机体还需要额外的胰岛素与磷等
物质
营养不良的诊断
营养不良的分类
低蛋白血症型营养不良 消瘦型营养不良 混合型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评分( NRS)
➢ NRS 2002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ESPEN) 2002年推 荐的,适用于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
规范化的肠外营养支持
On TPN since 1986
The ”Kabi family”
肠外营养支持的发展概况
• 1952年法国的外科医生Robert Aubaniac首先报 告了经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内置管进行静脉输液, 解决了应用高渗糖的胃肠外营养的途径问题。
肠外营养支持的发展概况
• 1961年瑞典的Karolinska(卡洛斯林卡)医学院附 属医院内科的Arvid wretlind首先制造及安全地 应用静脉脂肪乳剂于临床。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规范化应用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规范化应用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肠内肠外营养临床规范化应用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1)二、肠内营养支持:从理论到临床(上) (3)三、肠内营养支持:从理论到临床(下) (5)四、肠外营养处方制定及实践 (7)五、急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肠外营养治疗 (8)六、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10)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 (12)八、溃疡性结肠炎 (14)九、 CD的早诊和早治(上) (16)十、 CD的早诊和早治(下) (18)十一、肠道5R功能医学干预 (20)十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功能医学评估和干预 (22)十三、压力-肠道-免疫 (23)十四、消化内镜在IBD诊疗中的应用 (25)十五、炎症性肠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27)十六、鼻空肠管置入肠内营养在妊娠剧吐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研究 (29)一、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支持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IBD中PN的适应证的是()A.当口服营养或EN不够可行时B.当肠梗阻且无法将饲管放置在梗阻之后或置管失败时C.肠道功能正常或可恢复D.发生其他并发症时,例如吻合口漏或高输出量肠瘘E.在IBD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应作为肠内营养的补充参考答案:C2.炎症性肠病患者在营养支持中,关于蛋白质摄入的建议是()A.大量摄入B.限制摄入C.根据病情调整D.完全避免E.无特殊要求参考答案:C3.在IBD患者围手术期,()应作为肠内营养的补充A.口服营养补充B.肠外营养C.普通饮食D.静脉输液E.鼻饲管饲参考答案:B4.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国共识中对IBD有害的饮食因素是()A.低脂肪饮食B.适量蛋白质饮食C.适量膳食纤维饮食D.生海鲜和生牛奶E.适量维生素饮食参考答案:D5.下列选项中,关于欧洲共识中对IBD有害的饮食因素是()A.富含水果的饮食B.富含蔬菜的饮食C.富含n-3脂肪酸的饮食D.富含n-6脂肪酸的饮食E.超加工食品和膳食乳化剂参考答案:E二、肠内营养支持:从理论到临床(上)1.以下哪项不是肠内营养前的营养评估内容()A.身高体重指数B.膳食摄入量C.肝肾功能指标D.皮肤状况E.血糖水平参考答案:D2.对需要长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大于4周)的患者,建议通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A.口服B.静脉输液C.胃/空肠造瘘管D.鼻胃管E.鼻肠管参考答案:C3.在进行肠内营养前,首先要进行哪项工作()A.肠道功能检查B.营养状况评估C.肝肾功能检查D.电解质平衡检测E.心理状态评估参考答案:B4.短期肠内营养的首选为()A.肠造瘘管B.口服C.静脉输液D.胃造瘘管E.鼻胃管参考答案:E5.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主要用于评估什么()A.手术风险B.营养状况C.并发症风险D.康复速度E.心理状态参考答案:B三、肠内营养支持:从理论到临床(下)1.关于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A.腹胀B.肝功能衰竭C.腹泻D.食欲不振E.反流参考答案:B2.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时,往往因为营养液输注速度过快导致腹胀,针对此现象应控制起始速度为()ml/hA.25-50B.55-60C.70-80D.90-110E.115-125参考答案:A输注肠内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在()左右A.30℃B.37℃C.42℃D.45℃E.50℃参考答案:B3.关于肠内营养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导管堵塞B.导管移位C.导管相关性感染D.导管脱落E.导管破裂导致出血参考答案:E4.肠内营养过程中,患者出现呕吐,最可能的原因是()A.营养液浓度过高B.营养液温度过低C.营养液输注速度过快D.营养液被污染E.患者心理因素参考答案:B四、肠外营养处方制定及实践1.肠外营养给药的途径不包括()A.外周静脉B.鼻胃管给药C.PICCD.中心静脉营养E.静脉输液港参考答案:B2.下列选项中关于肠外营养的微量元素说法错误的是()A.参与氧的贮存和电子传递B.参与遗传和自由基的调节C.常用安达美--含有铜、铁、硒、锌等9种元素D.短期禁食无需补充E.禁食>2周必须补充参考答案:E3.肠外营养的具体适应证不包括()A.大手术或创伤的围手术期B.胃肠道梗阻C.妊娠剧吐或神经性拒食D.种原因(如肿瘤等)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患者E.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尚未控制或纠正期参考答案:E4.PICC的适应证不包括()A.反复采血B.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患者存在缺乏血管通道的倾向C.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D.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E.有菌血症的患者参考答案:E5.生理条件下的首选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脂肪乳C.氨基酸D.电解质E.维生素参考答案:A五、急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肠外营养治疗1.ICU患者应在入室48h内启动哪种营养支持方式()A.肠内营养B.肠外营养C.鼻饲管饲D.静脉输液E.口服营养补充参考答案:B2.急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提供足够的水分B.维持肠道功能C.替代肾脏功能D.修复受损的皮肤E.减轻心脏负担参考答案:B3.急危重症患者在接受肠外营养时,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并发症()A.静脉炎B.导管相关感染C.肠道功能减退D.代谢紊乱E.肝功能异常参考答案:C4.对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应如何处理()A.立即改用肠外营养B.强制进行肠内营养C.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止输注D.增加营养液浓度E.增加营养液剂量参考答案:C5.关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所有患者都需要营养支持B.营养支持只能改善营养状况,不能改善病情C.营养支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D.营养支持可以完全替代饮食E.营养支持越早开始越好参考答案:C六、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解读1.病人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中需要病人填写的部分不包括()A.体重变化B.体格检查C.饮食情况D.不适症状E.体力状况参考答案:B2.下列选项中,关于EN配方的选择说法错误的是()A.胃肠功能正常患者首选整蛋白标准配方,有条件时选用含有膳食纤维的整蛋白标准配方B.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患者首选含不溶性膳食纤维配方C.限制液体入量患选择高能配方D.DM或血糖增高患者选择糖尿病专用配方E.低蛋白血症患者选择高蛋白配方参考答案:B住院患者规范化营养诊疗流程为()A.筛查-评估-诊断-干预-监测B.筛查-评估-诊断-监测-干预C.筛查-评估-监测-诊断-干预D.评估-筛查-诊断-干预-监测E.筛查-诊断-评估-干预-监测参考答案:A3.()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营养供给途径A.ENB.PNC.静脉输液D.口服给药E.鼻胃管参考答案:A4.高营养风险或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应接受术前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时间为()A.1-6dB.7-14dC.15-30dD.30-45dE.45-60d参考答案:B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1.您认为餐后饱胀是指()A.进食后很快感到上腹饱胀不适,以致不能吃完平时饭量B.进餐后由于食物较长时间仍停留在胃内的饱胀不适C.进食过多所引起的上腹部饱胀不适D.进餐之后下腹部胀满不适E.上腹灼热不舒服的主观感觉参考答案:B2.下列有关消化不良的描述正确的是()A.食物在胃里不能正常的消化B.主要集中在中上腹部的不适症状C.肠道消化功能不好,大便有不消化食物D.肠道为主的多种症状,可出现腹泻、便秘E.以上全部参考答案:B3.中国健康体检者(15-75岁)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率为()A.0.1025B.0.3858C.0.235D.0.1566E.0.4417参考答案:C4.您认为上腹烧灼感是指()A.烧心B.上腹部灼热感C.胸前区灼热感D.胃或下胸部向颈部延伸的灼热感E.脐周灼热感参考答案:B5.关于多潘立酮缓解相关FD症状的机制不正确的是()A.阻断血脑屏障外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的D2受体2-3B.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道反流,增加胃蠕动,促进胃排空C.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D.降低症状性内脏感知阈值E.降低胃部对胀痛的敏感性参考答案:D八、溃疡性结肠炎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结肠炎控制或结肠切除后可缓解或恢复的一些肠外表现有()A.外周关节炎B.复发性红斑C.指关节炎D.结膜外层炎E.中耳炎参考答案:A2.泼尼松5mg的等效剂量为地塞米松()mgA.0.75B.4C.5D.20E.25参考答案:A3.()是治疗轻度UC的主要药物A.氨基水杨酸制剂B.糖皮质激素C.硫嘌呤类药物D.IFXE.雷尼替丁参考答案:A4.下列选项中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性疾病B.发病缓慢,迁延不愈C.结肠镜检查和X线均没有特征性改变D.临床表现非常典型E.初发病例临床表现及内镜改变不典型者,无须随访参考答案:B5.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腹痛B.腹泻C.餐后发作D.粘液脓血便E.发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参考答案:C九、CD的早诊和早治(上)1.下列关于CD诊断说法错误的是()A.CD确诊越晚合并症越重B.病程越长狭窄发生率越高C.克罗恩病的再住院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减少D.克罗恩病的手术率很高,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E.CD诊断延迟病例发生狭窄、瘘管和手术的比率更高参考答案:C2.中国CD的平均发病率为A.0.4/10^6B.0.4/10^5C.0.4/10^4D.0.4/10^3E.0.4/10^2参考答案:B3.巴黎国际专家座谈会初步确定的早期CD的定义为CD确诊后()个月,无并发症,没有使用过可影响疾病自然病程的药物A.10B.12C.14D.16E.18参考答案:E4.CD发生、发展的几个阶段中第()阶段可诱导疾病深度缓解或仅可延缓疾病进展A.1B.2C.3D.4E.5参考答案:D5.符合下列哪个选项的CD高危因素患者应进行肠镜检查()A.原因不明的顽固性慢性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B.无明显诱因的频繁口腔溃疡(每年>5次)C.原因不明的皮肤、关节、眼部病变D.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一级亲属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十、CD的早诊和早治(下)1.()抗TNF治疗比()抗TNF治疗的近期临床缓解率、远期临床缓解率、临床总有效率高;而手术率、疾病进展率低A.诊断后<24月;诊断后>12月B.诊断后<48月;诊断后>24月C.诊断后<24月;诊断后>6月D.诊断后<30月;诊断后>24月E.诊断后<24月;诊断后>24月参考答案:E2.下列选项中属于克罗恩病饮食疗法中食物的是()A.加工肉B.苹果C.猪肝E.红酒参考答案:B3.非特异性肠炎则多局限于回肠末端,以浅表溃疡和长径<()mm的溃疡为主A.1B.2C.3D.4E.5参考答案:E4.早期CD治疗的关键要点不包括()A.早期治疗B.分层治疗C.长期治疗D.综合治疗E.达标治疗参考答案:C5.控制IBD发病的三个关键环节中可增强粘膜屏障的包括()B.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阿卡波糖D.生长抑素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十一、肠道5R功能医学干预1.肠道的屏障功能包括()A.机械屏障B.生物屏障C.化学屏障D.免疫屏障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2.功能医学肠道5R不包括()A.去除(Remove)B.替代(Replace)C.再接种(Reinoculate)D.再平衡(Re-Balance)E.修复(Repair)参考答案:E3.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可以()A.↑炎症反应(TNFα和IL-6)B.↑ WBCC.↑皮质醇D.↑脂肪细胞炎症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4.()JefferyBland博士首先提出了「功能医学」的概念A.1989B.1990C.1991D.1992E.1993参考答案:B5.肠道微生物与大脑之间相互作用机制()A.激活迷走神经B.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C.激活粘膜免疫系统D.肠道细胞分泌激素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1.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功能医学评估和干预2.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对机体的危害()A.餐后胀气,营养吸收不良B.铁、维生素D和B12缺乏C.自身免疫性疾病D.碳水化合物/纤维不耐受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3.长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者约有()的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A.30-40%B.40-50%C.50-60%D.60-70%E.70-90%参考答案:E4.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功能医学治疗包括()A.低FODMAP饮食B.干预原发病因C.利福昔明D.黄连素、大蒜素、牛至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5.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是指()A.小肠细菌每毫升液体至少100,00000个细菌B.小肠细菌的类型更像结肠中的细菌C.小肠细菌的类型更像胃内细菌D.含有大量的致病菌E.以上均错误参考答案:B6.机体正常防止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因素不包括()A.胃酸和胃蛋白酶B.小肠移行性复合运动C.胆汁酸盐D.粘膜免疫系统E.回盲瓣参考答案:E十二、压力-肠道-免疫1.PPI的潜在风险包括()A.小肠细菌过度生长B.肺炎C.维生素B12吸收不良D.骨质疏松E.以上皆是参考答案:E2.儿童期免疫特点()A.生理性的Th1细胞免疫弱,Th2体液免疫强B.生理性的Th1细胞免疫强,Th2体液免疫弱C.生理性的Th1和Th2体液免疫均强D.生理性的Th1和Th2体液免疫均弱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A3.血清素是以下哪个器官分泌的()A.肠道B.肝脏C.胰腺D.胆囊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A4.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是()A.大脑B.心脏C.肝脏D.消化E.以上均错误参考答案:D5.益生菌对肠道的作用()A.↑SCFA(butyrate)B.↑愈合C.↑粘液D.↑屏障完整性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十三、消化内镜在IBD诊疗中的应用1.当IBD并发梗阻时,镜下治疗的目标不包括()?A.改善或缓解梗阻症状B.预防局部出血C.为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提供桥梁D.减少狭窄相关的并发症E.减少手术干预率参考答案:B2.最适合IBD患者清肠的药物是?A.匹可硫酸钠B.磷酸钠盐C.硫酸镁D.甘露醇E.聚乙二醇参考答案:E3.IBD伴消化道出血内镜下的治疗方法不包括()A.电凝止血B.止血夹止血C.栓塞止血D.局部注射药物E.局部喷洒药物参考答案:C4.当IBD合并肠腔狭窄或梗阻时,镜下治疗不包括()A.内镜下粘膜剥离术B.内镜下球囊扩张C.内镜下小针刀狭窄切开D.镜下放置肠梗阻导管E.内镜下支架置入参考答案:A5.以下选项哪一条不属于克罗恩病的表现()?A.体重减轻、食欲不振B.腹泻和腹痛C.瘘管、腹腔脓肿D.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E.镜下表现为卵石征、肠壁增厚伴不同程度狭窄及溃疡参考答案:D十四、炎症性肠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1.评估患者对IFX治疗的应答的指标是()A.症状和体征B.血象和炎症指标C.内镜下粘膜是否愈合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2.炎症性肠病发生在回肠末端和结肠,宜选用的剂型是()A.栓剂B.灌肠液C.肠溶片D.喷雾E.贴剂参考答案:C炎症性肠病是一个典型的天然的癌变模型,预防肠道癌变的主要措施是维持长期缓解()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关于使用布地奈德治疗炎症性肠病,错误的说法是()A.推荐剂量为3mg/次、3次/d,口服B.一般在2-3个月达到临床缓解C.延长疗程可延长疗效,建议延长至12个月D.适用于病变局限在回肠末段、回盲部或升结肠的轻度CD的诱导缓解E.泡沫剂型可用于直肠及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治疗参考答案:C4.关于氨基水杨酸制剂的应用,错误的是()A.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B.可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长期服用美沙拉嗪需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D.SASP的不良反应主要与磺胺基团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45%,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E.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上腹痛、腹泻、食欲下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度:分 中度:分 重度:分
营养量轻度提高:髋关节 骨折、慢性疾病有急性并 发症、肝硬化、血液透析、 糖尿病、一般肿瘤患者
营养量中度增加:腹部大 手术、脑卒中、重度肺炎、 血液恶性肿瘤
营养量明显增加:颅脑损 伤、骨髓移植、大于分的 患者
根据个 制定的有关适应证 即使是有适应症的应用,营养支持的有效性仍然是相对的
()
.
,; , ,
. . . . . ., ,
美国胃肠病学会系统评价 ( )
所检索论文的时间跨度长达年(~)
文献齐全:个 对比
主要结果: 不影响死亡率和总的并发症发
生率 增加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无 )并不缩短住院时间
:,
当前证据得到的结论
1. 可以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不增加感染率; 2. 可能增加轻度或没有营养不良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引入营养风险筛查理念 () ≥ 有营养风险,有营养支持适应证 当 ≥ 时,应用营养支持使患者受益的 比例大于无益的比例 灰色:营养支持使患者受益 黑色:营养支持无益
. , (')
我国东、中、西部个大城市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 筛查()
外科 .
顺应性
.
胸外科
呼吸内科 . 消化内科 肾内科 神内
营养风险筛查中期结果
?
原有营养不良,或丢失量过大
? 维护性营养支持
?
病情危重消耗大,或不能进食时间较长( >)
? 治疗性营养支持
?
药理性营养素起到治疗性作用
摘自黎介寿院士在“中国临床营养高峰论坛-,北京”讲座
营养支持在中国迅速发展
? 年 临床应用量迅速增 ? 年 大约 患者接受 * ?( ) 患者接受 * ? 年 大约 患者接受 * ?( ) 患者接受 *
营养不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营养风险 (评分≥)
蒋朱明等。中国个城市大医院个临床专科 例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筛查。中国临床营养杂 志,,():
我国东、中、西部个大城市住院患者的营养 支持应用实况(, 例)
内外系统六个科总的营养风险发 生率
普外患者营养不良(不足)发生 率
消化内科患者营养不良(不足)
发生率
蒋朱明(北京) , 陈伟(北京),江华(成都),詹文华(广州), 蔡威(上海),
张澍田(北京),彭南海(南京),韩春茂(杭州),蔡东联(上海),田伟军(天津),
陈鄢津(天津),吴毅平(武汉),夏宁(南宁),贾汝梅(石家庄),李莉(乌鲁木齐),
闫雅庚(哈尔滨),田字彬(青岛),姚晨(北京),于康(北京),梁晓坤(北京)

王艳(北京), (瑞士), (英国) (丹麦)
, ()
“营养支持”应用的依据-营养风险筛查
? 胃肠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肠内营养输注困难, 或营养素供给不足;
? 进食不足,不愿接受管饲的患者;
, ,,.
[ ]. ,,.
肠外营养的处方要规范
? — 方程式
?
男性: ×体重×身高×年龄
?
女性: ×体重×身高×年龄
?
热卡需求量 ×活动因子×应激因子
? 推荐使用“拇指法则”: 非蛋白热卡需要量
规范或非规范的( )
北京+天津 (,外科术后禁食天以上患 者例)
? 接受营养支持,: ; ? ≥ 例,接受营养支持共有例(); ? < 例,给予规范的有例(%)。
朱明炜,唐云,陈鄢津等。京津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术后患者液体治疗现状初步调查。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破冰” 循证研究:, 对象: 腹部和普胸手术患者 :;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
、定义: 是通过消化道以内或以外的各种途径及方式为患 者提供全面、充足的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达到预 防或纠正营养不良的目的,增强对严重创伤的耐受力,促 进康复。
、主要营养素: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或蛋白质、
微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
水、电解质
第一个关于现代肠外营养的动物试验
轻度 (分) 中度 (分)
重度 (分)
个月内体重丢失或食物 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 %
个月内体重丢失或前一 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 量的-% 或[]伴有一 般情况差
个月内体重丢失(个月 内体重下降%)或 < 并 伴有一般情况差或者前 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 要量的-%
疾病严重 营养需要量增加 程度
没有:分 正常营养量
? 循证营养评价工具:(核心内容来源于) ? 超过例的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适合目前国内临床; ? 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版)建议:推荐对住院患者
进行 评价 ? ≧分,结合临床,制定营养支持计划 ? < 分,定期复查(一周后)
肠外营养要规范化进行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要规范
? 胃肠功能严重障碍,如:短肠综合征、肠瘘、各 种原因的肠梗阻、重症胰腺炎早期,腹腔严重感 染等;
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系统()
? 得分由三部分构成:
? ()营养状况(体重或营养摄入变 化)得分
? ()疾病(包括手术)严重程度得 分
? ()年龄调整得分(大于岁加分)
? < 记录分(营养不足)
? 是与疾病情况结合不同于其他筛查,
评分≥分 , . ( ):
, (): –
有营养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

正常营养状态
可能增加医疗费用( 营养药费、感染相关费用等) 3. 无营养不良(营养不足)的患者 接受无益!
. ,, ( ):.
, , . . , , ().
,,,. :
. , , () : .
营养风险筛查 ( ,) 是营养支持的依据!
依据-来源于营养筛查工具
? 、、其他人体测量指标 ? 预后营养指数()- ? 主观全面评定()- 实为筛查性。 ? 微型营养评定( )- 适用于老年社区。 ? 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 - 适用于社区。 ? 营养风险筛查( ) - 用于住院患者。
*数据库资料 (按全国药品 用药推算的总量、天量为一例)
国内外科液体治疗现状(天津,普外科)
陈鄢津,傅强,汪立今等。城市大医院外科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或糖电解质输液的比例及其内容组分 调查。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 -
现 状 (西安,普外科)
西京医院调查 :
腹部中等手术 (胃切除、

胆囊等 ) ,大多接受了
(
.)
口服食物 ()
静脉营养 ()
,,
第一个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儿 :先天性腹壁缺损,肠狭窄
, .;:
营养支持目的变迁
? 过去:维持手术患者的氮平衡,保持患者的瘦肉 体,
? 现在:维护脏器、组织和免疫功能,促进脏器组 织的修复
? 目标:改善临床结局(死亡率、并发症、住院日)
现今营养支持的目的
? 补充性营养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