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石粉含量与MB值试验

合集下载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砂及混合砂中⽯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将亚甲蓝粉末在下烘⼲⾄恒重,称取烘⼲亚甲蓝粉末10g精确⾄0.01g,倒⼊盛有约600ml蒸馏⽔(⽔温加热⾄35~40℃)的烧杯中,⽤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溶液倒⼊1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容量瓶1L的刻度。

2.将⼈⼯砂或者混合砂样品缩分⾄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恒重,待冷却⾄室温后,筛除⼤于公称直径5.0mm的颗粒。

3.称取试样200g,精确⾄1g。

将试样倒⼊盛有(500±50)ml蒸馏⽔的烧杯中,⽤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 转速持续搅拌,直⾄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加⼊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少1min后,⽤玻璃棒蘸取⼀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撑物上,以使滤纸表⾯不与任何固体或者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晕,在加⼊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玻璃棒蘸取⼀点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晕,重复上述步骤,直⾄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晕。

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次蘸染试验。

若⾊晕在4min内消失,在加⼊5ml亚甲蓝溶液;若⾊晕在第5min消失,在加⼊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搅拌和蘸染试验,直⾄⾊晕可持续5min。

5.记录⾊晕持续5min时所加⼊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1ml。

6.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0.01;G—试样质量(g)V—所加⼊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公式中的系数10⽤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ea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ea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将亚甲蓝粉末在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01g,倒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溶液倒入1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的刻度。

2.将人工砂或者混合砂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0mm的颗粒。

3.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 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参加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适宜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外表不与任何固体或者液体接触〕上。

假设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在参加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点悬浮液,滴于滤纸上,假设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假设色晕在4min内消失,在参加5ml亚甲蓝溶液;假设色晕在第5min消失,在参加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参加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6.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至0.01;G—试样质量〔g〕V—所参加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石粉含量试验

石粉含量试验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将亚甲蓝粉末在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倒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溶液倒入1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的刻度。

2.将人工砂或者混合砂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的颗粒。

3.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 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者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点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内消失,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在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6.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至;G—试样质量(g)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细集料技术指标

细集料技术指标

3.I区砂宜提高砂率配低流动性混凝土;II区砂宜优先选用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 土;III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4.对高性能、高强度、泵送混凝土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9~2.6的中砂。2.36mm筛孔 的累计筛余不得大于15%,0.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砂分级
0.3mm
95~80
92~70
85~55
0.015mm
100~90
100~90
100~90
注:1.表中除4.75mm和0.6mm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的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
其超出量不得大于5%。
2.人工砂中0.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I区可放宽到100%~85%,II区可放宽到
100%~80%,III区可放宽到100%~75%。
砂组 细度模数
表6.3.3 粗砂 3.7~3.1
砂的分类 中砂
3.0~2.3
细砂 2.2~1.6
方孔筛筛孔边长尺
寸 I区
累计筛余(%)
级配区 II区
III区
4.75mm
10~0
10~0
10~0
2.36mm
35~5
25~0
15~0
1.18mm
65~35
50~10
25~0
0.6mm
85~71
70~41
40~16
表6.3.1 细集料技术指标
项目
云母(按质量计,%)
轻物质(按质量计,%)
有害物质含量
有机物(比色法)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
计,%) 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
天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细集料石粉含量与MB值试验

细集料石粉含量与MB值试验

石粉含量与MB值1.试剂和材料本试验用的试剂和材料如下:a)亚甲蓝:(C16H18CIN3S·3H2O)含量≥90%;b)亚甲蓝溶液:1)亚甲蓝粉末含水率测定:称量亚甲蓝粉末约5g,精确到0.01g,记为M h。

将该粉末在(105±5)℃烘至恒重。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从干燥器中称取后立即称重,精确到0.01g,记为M g。

按下式计算含水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为W。

2)亚甲蓝溶液制备:称量亚甲蓝粉末[(100+W)/10]g±0.1g(相当于干粉10g),精确至0.01g。

到入盛有约600ml的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

将溶液倒入1L容器中,用蒸馏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

振荡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容量瓶中溶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亚甲蓝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并置于阴暗处保存。

C)定量滤纸(快速)2.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重1000g、感量0.1g及称量100g、感量0.01g各一台;c)方孔筛:孔径为75μm、1.18mm和2.36mm的筛各一只;d)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e)移液管:5ml、2ml移液管各一个;f)三片或四片式叶轮搅拌器:转速可调[最高达(600±60)r/min],直径(75±10)mm;g)定时装置:精度1s;h)玻璃容器瓶:1L;i)温度计:1℃;j)玻璃棒:2支(直径8mm,长300mm);k)搪瓷盘、毛刷、1000ml烧杯等。

3.实验步骤:1)石粉含量测定。

2)亚甲蓝MB值的测定1>按照取样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4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m的颗粒备用。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
(1)亚甲蓝MB值结果计算 甲蓝值按(2-29)式计算,精确至0.1。
MB V 100 G
(2-29)
式中:MB——亚甲蓝值,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 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 G——试样质量,g; 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
注:公式中的系数10 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 蓝质量。
(600± 60)r/min】,直径(75± 10)mm; (3) (4) (5 ) 定量滤纸:快速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 5)℃; 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及称量100g,感量
0.01g各一台; (6) (7) 方孔筛:孔径为75µm及1.18mm的筛各一只; 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以(400± 40)r/min转 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 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mm~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 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液 体接触)上。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再加入5mL亚甲蓝 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 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 淀物周围出现约1mm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 应继续搅拌, 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沾染试验。若色晕在4min 内消失,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再 加入2mL亚甲蓝溶液。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沾 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③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 确至1mL。 (2) 亚甲蓝的快速试验
(2)亚甲蓝试验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MB值<1.4时,则判定是以石粉为主;当MB值≥1.4, 则判定是以泥粉为主。 (3)亚甲蓝快速试验结果评定 若沉淀物周围出现明显色晕,则判定亚甲蓝快速试验为 合格,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明显色晕,则判定亚甲蓝快速试 验为不合格。亚甲蓝试验得到的色晕图像如图2-9所示。

粗细集料技术指标表

粗细集料技术指标表
反应小于0.10%
粗集料技术项目(行标)
技术要求


碎石压碎值指标(%)
<10
<20
卵石压碎值指标(%)
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经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值%)
吸水率(%)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含泥量(按质量计%)
有害物质含量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有机物(比色法)
硫化物及硫酸盐(S03质量计%)
<12
反应小于0.10%
技术要求
Ⅲ ≤2.0 ≤1.0 合格 ≤1.0 <0.06 ≤5.0 ≤2.0 ≤10.0 ≤5.0
≤10.0
<30 >2500 >1350 <47 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 裂缝、酥裂、胶体外溢 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 反应小于0.10%
技术要求
Ⅲ <2.0 <1.0 合格 <0.5 <0.06 <5.0 <2.0
坚固性
天Hale Waihona Puke 砂(硫酸钠溶液法经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
人工砂单级最大压碎值指标(%)
<3.0 0
<1.0 0
<8.0 <20
<5.0 <1.0 <3.0 <1.0 <8.0 <25
表观密度(kg/m3)
>2500
松散堆积密度(kg/m3)
>1350
空隙率(%) 碱集料反应
<47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 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 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
人工砂的石粉含 量(按质量 计%)
亚甲蓝试验
MB值<1.4或合格 MB值≥1.4或不合格
坚固性
天然砂
(硫酸
钠溶液法经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
人工砂单级最大压碎值指标(%)

12-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

12-细集料检测实施细则

细集料检测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及公路工程用集料的质量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细集料的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吸水率、有机物含量、轻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贝壳含量、石粉含量、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碱集料反应的测定。

二、编制依据1、《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2、《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3、《建筑用砂》GB/T14684-2001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5、《关于淡化砂使用的通知》甬地管[1993]4号6、《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7、《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标准》GB1250-89三、采用的仪器设备四、检测项目、被测参数及允许变化范围1、颗粒级配(1)砂的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比率相比,除去5.00mm和0.630mm外,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

(2)筛分析试验,被测参数大小及允许范围:级配三个区:砂粗细程度:粗、中、细。

被测参数中,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时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大于1%。

底上分计筛余量必须记录,而在分、累计百分率计算中则排除在外;细度模数:μf1、μf2之差大于0.20则重做。

注:粗砂μ1=3.7~3.1中砂μ1=3.0~2.3 细砂μ1=2.2~1.6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应不大于3.0%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其含泥量可予以放宽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0%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应根据水泥标号,其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

4、砂的表观密度试验参数大小及允许范围:2500-2700kg/m3。

5、砂的松散堆积密度试验参数大小及允许范围:1300-1700 kg/m3。

有关石粉含量测定仪的试验步骤分析及操作规程

有关石粉含量测定仪的试验步骤分析及操作规程

有关石粉含量测定仪的试验步骤分析及操作规程有关石粉含量测定仪的试验步骤分析石粉含量测定仪(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装置)是依照交通部T0349—2023规范,《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而设计的专用仪器。

集料是混凝土的紧要构成材料之一,集料的质量对所制成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使用前应先使用石粉含量测定仪进行检测。

石粉含量测定仪的试验步骤1、标准亚甲蓝溶液910. Og/L±0. lg/L标准浓度)配制;(1)测定亚甲蓝中的水分含量W。

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质最mh,精准明确到0. Olg。

在100°C±5°C 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干温度超过105°C,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g,精准明确到O.Olg。

按式(T0349—1)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W。

W = (mh—Mg)/mgX 100式中:mh—亚甲蓝粉末的质最(g);mg——干燥后亚甲蓝的质最(g)。

(2)取亚甲蓝粉末(100+w)(10g士0.01g)/100(即亚甲蓝干粉末质量10g),精准明确至O.Olg。

(3)加热盛有约600mL干净水的烧杯,水温不超过40°C。

(4)边搅动边加入亚甲蓝粉末,持续搅动45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全部溶解为止,然后冷却至20°C。

(5)将溶液倒入1L容最瓶中,用干净水淋洗烧杯等,使全部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C ± 1 °C,加干净水至容量瓶1L刻度。

(6)摇摆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标准液移入深色贮藏瓶中,亚甲蓝标准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天。

配制好的溶液应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并避光保存。

2、制备细集料悬浊液(1)取代表性试样,缩分至约400g,置烘箱中在105°C±5°C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 2. 36mm颗粒,分两部分备用。

粗、细集料技指标

粗、细集料技指标

水泥混凝土用粗细集料技术指标一、细集料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

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6.3.1的规定。

表6.3.1细集料的技术指标注:1、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的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4、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当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6.3.2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

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

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的规定。

6.3.3砂的分类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砂的分类注:细度模数主要反映全部颗粒的粗细程度,不完全反映颗粒的级配情况,混凝土配制时应同时考虑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情况。

6.3.4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应处于6.3.4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

表6.3.4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表6.3.4细集料的分区及级配范围注:1、表中除4.75mm和600um 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的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起超出量不得大于5%。

2、人工砂中150um筛孔的累计筛余:Ⅰ区可放宽到100%~85%,Ⅱ区可放宽到100%~80%,Ⅲ区可放宽到100%~75%。

细集料各项试验取样数量及技术要求

细集料各项试验取样数量及技术要求

细集料各项试验取样数量及技术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筛出大于9.5mm,称取烘干试样500g,准确至0.5 g 。

(A0.15 + A0..3+ A0.6+ A1.18+ A2.36)-5 A4.75细度模数公式: M= ————————————————100 - A4.75试验仪器:标准筛、天平、摇筛机、烘箱、浅盘、毛刷。

各筛筛余试验的质量,精确至0.5g。

试验前后.质量损失不超1%。

细度模数精确至0.01。

两次细度模数相差不大于0.20。

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2、1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2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3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T0328—2005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保留3位小数,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1%,应重做T0330—2005 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将来样用2.36mm标准筛过筛,除去大于2.36mm的部分,静置24h.。

试样300g。

密度: m0表观相对密度公式:——————(保留3位小数)m0 + m1 - m2m3表干相对密度公式:—————(毛体积、饱和面干密度两次结果与m3 + m1 - m2平均值之差大于0.01g/cm时,应重做。

)m0毛体积相对密度公式:——————m3 + m1 - m2式中: m0_________试样烘干质量m1 _________水、瓶总质量m2 _________饱和面干试样、水、瓶总质量m3__________饱和面干试样总质量吸水率: m3 - m0吸水率公式:w x = ——————(精确至0.01%,两次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大m0于0.02%时,应重做。

)式中: w x_________集料吸水率m0_________试样烘干质量m3__________饱和面干试样质量试验仪器:天平、饱和面干试模、捣棒、烧杯、干燥器、浅盘、铝制料、温度计、玻璃棒、堆积、紧装、密度试验仪器:台称、容量筒、标准漏斗、烘箱、小勺、直尺、浅盘。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将亚甲蓝粉末在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

01g,倒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溶液倒入1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的刻度。

2.将人工砂或者混合砂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

0mm的颗粒。

3.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 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者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点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内消失,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在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6.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至0.01;G—试样质量(g)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7.亚甲蓝试验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当MB值<1。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将亚甲蓝粉末在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01g,倒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溶液倒入1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的刻度。

2.将人工砂或者混合砂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0mm的颗粒。

3.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者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点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内消失,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在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6.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至0.01;G—试样质量(g)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细骨料(砂)主要项目要求

细骨料(砂)主要项目要求

砂样(g) 0.1 溶液(mL) 1
石粉含量 MB值
0.1% 0.1
两次平行试验
5
硫化物和硫酸盐 含量
1
0.001
0.1%
两次试验结果之差 ≤0.2%
6
坚固性
100
7
压碎指标 330(单粒径试样)
质量损失 0.1%
0.1
/
总质量损失 1%
1
1%
三次平行试验
8
表观密度
称取试样 0.1 300
其余称样 1
两次平行试验
13 轻物质含量
200
0.1
0.1%
两次平行试验
细骨料(砂)主要检测指标要求
序号 检测项目
称样数量(g)
称量要求(g)
计算要求
备注
分计筛余 0.1%
散失量≤1%
1
颗粒级配
500
1
累计筛余
1% 细度模数两次试验
细度模数
0.1
之差≤0.2
2
含泥量
500
0.1
0.1%
两次平行试验
3
泥块含量
200
0.1
0.1%
两次平行试验
4
石粉含量与MB值 (机制砂)
200
9
堆积密度与空隙 率
容量筒容积:1L
1
10
含水率
11 氯化物含量
12
云母含量
500
0.1
砂样(g) 0.1 500
溶液(mL) 1
15
0.01
10kg/m3
两次试验结果之差 ≤20kg/m3
堆积密度 10kg/m3
空隙率
1%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演示教学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演示教学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将亚甲蓝粉末在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01g,倒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溶液倒入1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的刻度。

2.将人工砂或者混合砂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0mm的颗粒。

3.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者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点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内消失,在加入5ml 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在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6.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至0.01;G—试样质量(g)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细集料石粉含量与MB值试验

细集料石粉含量与MB值试验

石粉含量与MB值1.试剂和材料本试验用的试剂和材料如下:a)亚甲蓝:(C16H18CIN3S·3H2O)含量≥90%;b)亚甲蓝溶液:1)亚甲蓝粉末含水率测定:称量亚甲蓝粉末约5g,精确到,记为M h。

将该粉末在(105±5)℃烘至恒重。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从干燥器中称取后立即称重,精确到,记为M g。

按下式计算含水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为W。

2)亚甲蓝溶液制备:称量亚甲蓝粉末[(100+W)/10]g±(相当于干粉10g),精确至。

到入盛有约600ml的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

将溶液倒入1L容器中,用蒸馏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

振荡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容量瓶中溶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亚甲蓝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并置于阴暗处保存。

C)定量滤纸(快速)2.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重1000g、感量及称量100g、感量各一台;c)方孔筛:孔径为75μm、和的筛各一只;d)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e)移液管:5ml、2ml移液管各一个;f)三片或四片式叶轮搅拌器:转速可调[最高达(600±60)r/min],直径(75±10)mm;g)定时装置:精度1s;h)玻璃容器瓶:1L;i)温度计:1℃;j)玻璃棒:2支(直径8mm,长300mm);k)搪瓷盘、毛刷、1000ml烧杯等。

3.实验步骤:1)石粉含量测定。

2)亚甲蓝MB值的测定1>按照取样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4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的颗粒备用。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将亚甲蓝粉末在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01g,倒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溶液倒入1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的刻度。

2.将人工砂或者混合砂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0mm的颗粒。

3.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 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者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点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内消失,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在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6.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至0.01;G—试样质量(g)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细集料石粉含量与MB值试验

细集料石粉含量与MB值试验

石粉含量与MB值1.试剂和材料本试验用的试剂和材料如下:a)亚甲蓝:(C16H18CIN3S·3H2O)含量≥90%;b)亚甲蓝溶液:1)亚甲蓝粉末含水率测定:称量亚甲蓝粉末约5g,精确到0.01g,记为M h。

将该粉末在(105±5)℃烘至恒重。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从干燥器中称取后立即称重,精确到0.01g,记为M g。

按下式计算含水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为W。

2)亚甲蓝溶液制备:称量亚甲蓝粉末[(100+W)/10]g±0.1g(相当于干粉10g),精确至0.01g。

到入盛有约600ml的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

将溶液倒入1L容器中,用蒸馏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

振荡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容量瓶中溶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亚甲蓝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并置于阴暗处保存。

C)定量滤纸(快速)2.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重1000g、感量0.1g及称量100g、感量0.01g各一台;c)方孔筛:孔径为75μm、1.18mm和2.36mm的筛各一只;d)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e)移液管:5ml、2ml移液管各一个;f)三片或四片式叶轮搅拌器:转速可调[最高达(600±60)r/min],直径(75±10)mm;g)定时装置:精度1s;h)玻璃容器瓶:1L;i)温度计:1℃;j)玻璃棒:2支(直径8mm,长300mm);k)搪瓷盘、毛刷、1000ml烧杯等。

3.实验步骤:1)石粉含量测定。

2)亚甲蓝MB值的测定1>按照取样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4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m的颗粒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粉含量与MB值
1.试剂和材料
本试验用的试剂和材料如下:
a)亚甲蓝:(C16H18CIN3S·3H2O)含量≥90%;
b)亚甲蓝溶液:
1)亚甲蓝粉末含水率测定:称量亚甲蓝粉末约5g,精确到,记为M h。

将该粉末在(105±5)℃烘至恒重。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从干燥器中称取后立即称重,精确到,记为M g。

按下式计算含水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为W。

2)亚甲蓝溶液制备:称量亚甲蓝粉末[(100+W)/10]g±(相当于干粉10g),精确至。

到入盛有约600ml的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

将溶液倒入1L容器中,用蒸馏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

振荡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容量瓶中溶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亚甲蓝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并置于阴暗处保存。

C)定量滤纸(快速)
2.仪器设备: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称重1000g、感量及称量100g、感量各一台;
c)方孔筛:孔径为75μm、和的筛各一只;
d)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
e)移液管:5ml、2ml移液管各一个;
f)三片或四片式叶轮搅拌器:转速可调[最高达(600±60)r/min],直径(75±10)mm;g)定时装置:精度1s;
h)玻璃容器瓶:1L;
i)温度计:1℃;
j)玻璃棒:2支(直径8mm,长300mm);
k)搪瓷盘、毛刷、1000ml烧杯等。

3.实验步骤:
1)石粉含量测定。

2)亚甲蓝MB值的测定
1>按照取样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4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的颗粒备用。

2>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使成悬浮液,然后持续以(400±40)r/min转速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3>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mm~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沾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1mm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沾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内消失,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五min消失,再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沾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4>记录色晕在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3)亚甲蓝快速试验:
1>按上述步骤制样;
2>按上述步骤搅拌
3>一次性向烧杯中加入30ml亚甲蓝溶液,在(400±40)r/min转速持续搅拌8min,然后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观察沉淀物周围是否出现明显色晕。

4.计算结果与评定
1)石粉含量的计算与含泥量计算方式一样。

2)亚甲蓝MB值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3)亚甲蓝快速试验结果评定
若沉淀物周围出现明显色晕,则判定亚甲蓝快速试验为合格,若沉淀物周围出现明显色晕,则判定亚甲蓝快速试验为不合格。

4)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