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清明上河图》与《姑苏繁华图》

合集下载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

1.《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风俗画2. 这是一幅表现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汴河两岸清明时节风俗世情的长卷. 画面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 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 一片枝芽萌动的小树林, 数间农舍掩映其中, 农田出绿, 阡陌纵横,赶集的人们和驮运货物的骡马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 在汴河码头停泊着数条大船, 其中有一条装满了粮食, 一些人正在忙着搬运.顺着波光粼粼的汴河展卷看去, 画面进入第二部分. 屋宇错落, 古柳参差, 临河的茶肆之中,摆着桌凳. 河中船只往来不断. 一座精致的拱桥, 宛若飞虹, 沟通两岸. 行人众多, 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热闹非凡. 一艘木船正要穿过拱桥,桅杆已经放倒, 船工握篙盘索. 桥上桥下,许多行人驻足观看. 从人们张嘴挥臂的动作中, 似乎听到了船工们吆喝的号子声和众人的喝彩声. 下桥穿街, 走过一座巍峨的城门楼, 便来到最繁华的街市. 这是第三部分描绘的景象, 这里酒楼茶肆, 宅第店铺鳞次栉比, 货物五光十色, 种类繁多, 市招高挂, 买卖兴隆. 街市上, 士农工商, 男女老幼, 骑马的乘轿的, 购物的, 叫卖的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真可谓" 百家艺技向春售, 千里农商喧日昼", 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穿过十字路口, 再往前行, 可是汴京的皇宫重地? 画面到此戛然而止, 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 但是《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

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

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

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

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

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

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作品赏析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

《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期、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

关于“清明”二字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是指入画时间为清明时节,还有人认为是在粉饰太平。

《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

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

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惟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来,饶有无穷回味。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

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

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

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

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

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

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

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毛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

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815人,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非常巧妙。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清明上河图,又称《清明上河图卷》,是中国宋代绘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生活题材画卷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作品创作于北宋时期,全卷长5.28米,高0.24米,由北宋画家张择端完成。

本文将对《清明上河图》进行赏析,欣赏它作为艺术品的价值以及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1. 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作为绘画艺术的杰作,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画面精细入微,绘画技法独特,以细腻的线条勾勒出复杂的场景,使观者恍若置身于北宋时期的都市之中。

其次,作品采用了透视法,画面布局合理,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效果。

再者,画中所描绘的各个细节都十分生动,可以看到人物的衣饰、交通工具、建筑物等丰富的细节,给人一种强烈的代入感。

这些都使得《清明上河图》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2. 历史文化内涵《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美景图,更是一幅展现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

作品的内容丰富多样,呈现了当时汴京城繁忙的市井景象。

可以看到市井里有商人、贩夫走卒、官员,还有一些普通百姓在进行各种日常活动。

画中的建筑物也包括了宫殿、楼台、府邸等,展现了当时城市的繁华景象。

同时,画面中的桥梁、江河以及运输工具也表现出了汴京城繁荣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

这些都使得《清明上河图》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重要历史资料。

3. 艺术与历史的结合《清明上河图》成功地将艺术与历史结合在一起。

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了北宋时期汴京城的繁盛景象,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城市文化。

既有观赏艺术作品的享受,又能获得对历史的了解,从而丰富了观者的知识和视野。

同时,作为一幅长卷画,观者可以逐幅欣赏,感受到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增加了艺术欣赏的体验和趣味。

4. 影响与传承《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它不仅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重要史料,也在绘画技法和艺术表现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后来的艺术家都以《清明上河图》为参照和借鉴,创作出了更多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艺术作品。

传仇英《清明上河图》考辨

传仇英《清明上河图》考辨

图二 《姑苏繁华图》局部 (资料来源:《盛世滋生图》图卷影印版,1986 年)
淡墨轻勾,空间感强。而辽博本布局“顶天立地”, 主要突出营造“平远之境”,尽管借用“上河”动势,
面宽敞又具有江南水乡情致,与顾起元 《客座赘 引导观者视觉流动,使画面的线性叙事浑然一体,
语》中记载的明代苏州情景相合,即嘉靖末“百姓 但在远近关系处理上不够明确,尤其是画卷开端
图一 辽博藏《清明上河图》局部
6
三、辽博藏《清明上河图》形式分析
1. 样式塑造
仇英的工笔界画往往融合了文人笔墨质感,
工整细密又端庄雅厚。而辽博本中的建筑塑造细
观就能感受到其笔法嫩弱、线条倾斜,使得一些建
筑形象不够挺拔、坚实,有摇摇欲坠之感。
在构图上,仇英擅长纵深延长、横向扩大的布
局 手 法 ,远 近 关 系 处 理 清 晰 ,近 处 工 笔 细 描 ,远 处
是达官显贵身份、门第的标榜,故其牌匾多书有官
2. 笔墨风格
位、功名等内容,如辽博本中的“学士”、“恩荣”牌
就人物来说,仇英真迹形象神妙,尽管有一定
楼。
形式化倾向,但仍继承了绘画的写实性,其人物开
另一方面,因《清明上河图》母题来源于北宋, 脸用三白法且眼细小,隐约可见绮罗仕女画画风;
故辽博本年代上限将不早于宋代。而将辽博本与 衣纹线条刚中有柔,有提按变化及铁线描、折芦
图三 辽博藏《清明上河图》局部
的人文特征也与辽博本
相似 (图二)。但不同的
是,《姑苏繁华图》明显表
现出清代的服饰、装扮风
格,官兵都头戴清式官
帽,男 子留长辫 ;而 辽 博
本中女子形象较多,无论
是仕 女还是歌妓 ,都“削
肩 狭 背, 柳 眉 樱 髻 ”,体

繁花似锦系列封面之一“姑苏繁华图”鉴赏

繁花似锦系列封面之一“姑苏繁华图”鉴赏

繁花似锦系列封面之一“姑苏繁华图”鉴赏《姑苏繁华图》是擅长人物、花鸟草虫的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用了三年时间创作的一幅长卷画,根据提拔可知,此画原名为《盛世滋生图》,以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反映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现在一般都称呼此画《姑苏繁华图》,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徐将图进献乾隆皇帝,以赞乾隆盛世。

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比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长一倍多,为另一宏伟长卷,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姑苏繁华图》现保存于辽宁省博物馆。

《姑苏繁华图》图上盖有“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鉴赏”等印。

说明乾隆曾经非常喜欢此幅画,曾经收藏于三希堂中,也被后来的历代清帝所鉴赏。

这幅作品曾经被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画首有“石渠宝笈”“ 石渠定鉴”“ 宝笈重编”等印。

1924年11月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故宫时,该画被盗运出宫,后辗转运到长春的伪满“皇宫”。

1945年8月,它被前苏联红军截获,然后移交给东北博物馆,即后来的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徐扬,字云亭,苏州吴县人,家住阊门专诸巷,原是一名监生,擅长画山水和梅花。

清朝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乾隆皇帝南巡到苏州,徐扬和同乡张宗苍献上自己的画作,得宠,二人被任命为“充画院供奉”,当年六月徐扬领旨来到京师,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被钦赐为举人,授内阁中书。

乾隆二十二年开始作此画,历时三年。

吴县市是江苏省苏州市已撤销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撤销前其辖区相当于今虎丘区,工业园区,吴中区、相城区全境。

吴县风景独特秀丽,小桥流水人家汇集于一身。

境内拥有木渎、甪直、光福、东山等特色的水乡古镇,又拥有太湖、阳澄湖两个淡水大湖,以及灵岩山、天平山、旺山、穹窿山,大阳山,大焦山等巍峨的山脉,为这座古韵的水乡之城披上神秘的色彩。

卷尾有作者徐扬提拔“钦惟我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赏析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国宝级文物,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幅北宋风俗画,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的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

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

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

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清明上河图》的杰出不仅在于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恢宏以及表现技巧的生动完美等所构成的独特艺术效果,还在于画面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开封)城市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

由于它所具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社会意义、深切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得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

②: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

《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清明上河图_美术鉴赏.

清明上河图_美术鉴赏.

《清明上河图》赏析一.《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清明上河图》片段《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我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清明上河图》绢本,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

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

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

中段以“虹桥”为中心,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

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规模宏敞,形制优美,宛如长虹。

桥两端连接街市,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桥下紧张的水运相为呼应。

桥下河面狭窄,水深流急。

槽船上,船工们正在与河水激烈搏斗,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十分纷繁紧张。

过桥的行人也不由停足观看,情不自禁地指点提醒、呼号助力,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

后段为城门内外的景象,城楼高耸巍峨,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寺观、公廨等应有尽有。

街市中有专营沉檀楝香、罗锦匹帛、香火纸马的,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的,还有沿街叫卖零食及小百货的。

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备。

全卷总计绘制人物达587个、动物l3种、植物9种、牲畜5O余头,船只、车轿各2O余个。

二.对作者的介绍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

汉族,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北宋著名画家。

他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世界名画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

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姑苏繁华图》比《清明上河图》长

《姑苏繁华图》比《清明上河图》长

《姑苏繁华图》比《清明上河图》长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用了24年时间创作了一幅名为《盛世滋生图》,以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反映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又名《姑苏繁华图》,进献乾隆皇帝,以赞乾隆盛世。

这是继宋代《清明上河图》后的又一宏伟长卷,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比《清明上河图》还长一倍多。

画面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介狮和两山间,入苏州郡城、经盘、胥、阊三门,穿山塘街,至虎丘山止。

作者自西向东,由乡入城,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一镇(苏州)、一街(山塘)的景物,画笔所至,连锦数十里内的湖光山色、水乡田园、村镇城池、社会风情跃然纸上。

粗略计算,全幅画有各色人物1万2千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约2140余栋,各种桥梁50余座,各种客货船只400余只,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完整地表现了原作中气势宏伟的古城苏州市井风貌,是研究250年前“乾隆盛世”的形象资料,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画卷布局精妙,气势恢宏,笔触细致,十分细腻地刻画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田园村舍、阊胥城墙、古渡行舟、沿河市镇、流水人家、民俗风情官衙商肆,描绘了苏州城郊百里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形象地反映了18世纪中叶苏州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百业兴旺、人文荟萃的繁盛景象,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苏州古城风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南水网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

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其从古至今繁荣发达、长盛不衰的文化和经济,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有“丝绸之都(丝绸之府)”、“园林之城”的美誉。

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都(东方水城)”之称。

《姑苏繁华图》

《姑苏繁华图》

《姑苏繁华图》最近,我到故乡苏州踏青,那天我从山塘街一路徒步去到虎丘山,途经半塘,在万福桥的桥墩上看到放大复制的《姑苏繁华图》,感到非常新奇和亲切。

记得两年前,我曾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举办的特展里领略过这幅稀世珍品的风采。

《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画家徐扬所绘。

此画一直为清官珍品,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作者徐扬字云亭,苏州府吴县人,家住苏州阊门专诸巷,监生出身。

擅长人物画、界画,花鸟草虫也很工妙。

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至苏州,时年40岁的徐扬进献画册,受到乾隆的赏识,遂钦命充画院供奉,乾隆十八年钦赐举人,后为内阁中书,长期供奉清廷画院。

清朝仿照前朝,也在宫廷延纳画家,从事绘画创作。

乾隆年间,内务府下设有如意馆、画院处等机构,广置绘画、画样设计、雕刻等多方面的人才。

当时对宫廷画家有一套管理的章程,宫廷画家必须有朝臣、地方官员举荐,或通过献画、自荐,经过考核,方能进宫供奉,一般称为“画画人”。

宫廷画院里除了中国本国的画家外,还有若干欧洲来华的画家。

徐扬在画院里就受到过外籍画家艾启蒙、贺清泰等人的影响。

乾隆第二次南巡后,乾隆二十四年,徐扬为歌颂乾隆盛世,精心绘制了《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一卷。

乾隆二十九年,徐扬又奉命绘作《乾隆南巡图》,经过7年,画完绢本12卷。

乾隆三十六年始再画宣纸本《南巡图》12卷,于乾隆四十年完成,并交苏州织造配玉撇、袱匣。

清朝前期,苏州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

至乾隆年间,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姑苏繁华图》从右至左,由西南的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经过横山、石湖,历上方山、狮子山,由乡入城,然后穿越苏州最繁华的市井盘门、胥门、阊门,再经由七里山塘,直到苏州名胜虎丘山。

画家仿宋《清明上河图》,运用我国传统的散点透视法,融时空于一炉,摄万象于毫端,整个画面用工笔彩绘,巧妙地综合了山水画、界画、人物画、花鸟画等画种的优长。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

《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忧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画家张择端的杰作,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

这幅画作的精细入微和生动逼真,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那个繁华盛世。

然而,在这繁华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忧思。

在画作中,各种行业的人物纷纷登场,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画家通过对各个领域的细致描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不过,在这繁华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一些问题。

从人物形象来看,虽然画中人物众多,但大多数人的装扮和神态都呈现出一种相似性,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们普遍追求共性和大众化的审美观念。

这种观念限制了个体的个性和创造力,可能导致社会缺乏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

从行业角度来看,《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时期商业的繁荣,但这种繁荣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而边远地区相对落后。

这说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暗示了城乡差距的加大。

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同样是一个需要的问题。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画中虽然展现了汴京的繁华,但过度开发和污染的问题已经初现端倪。

例如,河流中出现了船只倾倒的垃圾,城郊的树林也被砍伐一空。

这些现象提示我们,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否则我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清明上河图》虽然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繁华盛世,但也透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局限性,也对现代社会提出了深刻的警示。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我们应该注重保护环境,推动多元化和平衡发展,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与进步。

在庸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浮躁与盲目,忘了去深挖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实情感。

此时,我重读《梦回繁华》,希望通过动态阅读的方式,重新找回那些被遗忘的心情。

《梦回繁华》是一部关于城市生活的小说,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示了城市的繁华与热闹。

正是这种繁华,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美好与快乐。

在繁华的背后,是人们生活的繁忙与快乐。

他们为了梦想和生计奔波,同时也在享受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温暖。

从古代名画一览城市市井生活场景

从古代名画一览城市市井生活场景

从古代名画一览城市市井生活场景《清明上河图》和《姑苏繁华图》是两幅典型的世俗风情画,分别描绘了宋代和清代的城市生活场景。

其中《清明山河图》已经变现为清明上河园小镇型景区,而《姑苏繁华图》所描述的市井场景和烟火气至今散落在苏州老城区的寻常巷陌里。

《姑苏繁华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幅画作。

姑苏自古繁华,直到现在,苏州一直是著名旅游城市,也是目前国内拥有5A级景区最多的城市。

《姑苏繁华图》所描绘的江南湖光山色、田园村舍、阊胥城墙、古渡行舟、沿河市镇、流水人家、民俗风情,官衙商肆,完整展示了乾隆时期最为繁盛的苏州城和江南的风土人情。

画面“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介狮和两山之间,入姑苏郡城,自葑、盘、胥三门出阊门外,转山塘桥,至虎丘山止”,沿街小贩各种腔调和韵律的叫卖声、街头特色风味小食品、摆地摊练把式、街头斗蟋蟀、路灯下众人围观的棋局、夏日里晚间街头竹躺椅上摇扇聊天喝茶的市民、吹糖人、捏面人、沿街排开的剃头匠简易廉价的理发挑子......其风貌、风物、风俗和风情浸润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和市井原生活场景。

无独有偶,《清明上河园》也是一幅市井风俗画,街区是旅游小镇的全息化生活体验。

北宋的市井气象,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管窥一二。

在《清明上河图》长达五米多的画卷里,有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这是在进入市井前的田园风光和自然风景;有高耸的城郭、城楼,有富丽堂皇的官府宅第,有低矮的茅棚村舍,有桥梁、河港,核心区域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这是极为完整的市井风貌;街市上有牛、骡、驴、骆驼等牲畜,有牛车、人力车、太平车、平头车、轿、大小船只,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这都是那个年代的地域性风物;至于看相算命、香火纸马等,都是特色风俗;而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一众人等,男女老幼,三教九流,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充溢着浓浓的风土人情。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之卷。

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艺术宝库。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对《清明上河图》进行赏析。

一、历史背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 960年)的北宋首府开封城景象,被冠以“宋都万象”的名号。

银钱纸币、豆腐、花生、笔墨纸张、书籍、南北货物起重机、鸟笼车轮、欧阳修和党项使者的轿子等丰富的细节展现出当时社会经济、文化、风俗的生动形象,反映了开封城市中各个气氛浓郁的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二、画面构成与细节描绘《清明上河图》总共长度超过五米,分为十二幅,其中水域部分为横幅,陆地部分为竖幅。

整幅画通过明暗对比和虚实勾勒来表现景物深远感、质感和明暗层次的感觉,用线条来刻画人物和物件,使整体画面显得非常细腻、细致。

整幅画画面丰富,吸引观众的视线,每张图都可以看作是一副独立的小画,又和整幅画融为一体。

在构图方面,《清明上河图》可谓繁而不杂,其灵魂之一便是“重重旋转”,或透过弯曲的街道,或以扁平的角度呈现,通过对城市环境的精心描绘,深度再现了开封城市的实景,展示了宋代城市的繁华。

三、文化价值《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宝,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首先,在历史方面,《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时期城市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真实地展现了当时开封城市的面貌,具有极高的历史记录价值和文献学价值。

同时,《清明上河图》也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其次,在艺术方面,《清明上河图》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块无价之宝。

它展示了唐宋绘画技法和风格,融合了意境、文化以及时代特色的完美结合,使它成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

最后,在教育方面,《清明上河图》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立足于历史、传统、人生等多个层面,据此引导人们感悟当下,追求卓越。

它能够启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探究,并增强人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姑苏繁华图》

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姑苏繁华图》

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姑苏繁华图》溥仪这幅作品曾经被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是继宋代《清明上河图》后的又一宏伟长卷,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比《清明上河图》还长一倍多。

它一直保存于清宫,清王朝覆灭后,溥仪辗转将此画连同其他书画珍品携到长春。

1945年日本投降后,长春伪宫文物流散民间。

1948年,此画由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收得,其后,归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姑苏繁华图》(局部)《姑苏繁华图》(题跋中称其为《盛世滋生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的一幅纸本画作。

该作品完成于1759年,历时24年。

《姑苏繁华图》(局部)《姑苏繁华图》全长十二米多,画面自灵岩山起,由山下的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入姑苏城。

再自荮门出阊门外,转入山塘街,至虎丘山止。

作者自西向东,由乡入城,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一镇(苏州)、一街(山塘)的景物,画笔所至,连锦数十里内的湖光山色、水乡田园、村镇城池、社会风情跃然纸上。

《姑苏繁华图》(局部)明清时期的苏州是江南著名的大都会,但可能是由于城区内的狭小和管理问题,当时苏州最发达的商贸中心并不在城内,而是阊门城外至枫桥镇的那一段地区。

《姑苏繁华图》(局部)《姑苏繁华图》将阊门作为重点加以描绘,并将这部分景致安排于图卷接近尾声的高潮位置。

在没有照相机的18世纪,《姑苏繁华图》非常可贵地为我们记录下了阊门商业繁茂的景象。

《姑苏繁华图》(局部)粗略计算,全幅画有各色人物1.2万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约2140余栋,各种桥梁50余座,大小官船、货船、客船、杂货船、画舫以及竹筏等近400多条,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涵盖了珠宝、鞋帽、凉席、乐器、盆景和丝绸等50多个手工行业。

除了经营本地土产,店铺里所经营的更多是来自外地的名产,有些甚至来自国外,真是“山海所产之珍奇,国外所通之货贝,四方往来,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

完整地表现了古城苏州市井风貌。

下面欣赏长卷中的细节图干农活是以前最重要的事情空闲时也有好多活动吃喝住行都在船上完全不浪费水陆空间以前的人见面都好有礼貌来看一下古代的批发市场一点不比今天差啊!书画市场也不简单那个时候的人都相信命运各种商业广告牌让你目不暇接连花鸟市场都有小吃一条街苏式菜肴、蜜饯、糕点要流口水了包办各色酒席八大菜系之一的“苏菜”果然名不虚传还有香水泡浴咱们老祖宗真会享受生活各色演唱会今天是个好日子江南儿女适嫁娶报名考试走向人生巅峰《姑苏繁华图》全卷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

浅议《清明上河图》与《姑苏繁华图》的异同

浅议《清明上河图》与《姑苏繁华图》的异同

浅议《清明上河图》与《姑苏繁华图》的异同作者:王欢来源:《大观》2016年第09期摘要:风俗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扩大,不仅反映了社会上对美术的需求及对社会生活视野的扩大,同时再现了市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关键词:风俗画;移步换景;写实一、《清明上河图》与《姑苏繁华图》的概述《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一幅广为人知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全长525厘米,高25.5厘米,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作者通过"散点透视”的方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及两岸各阶层任务的生活状态,内容及其丰富。

《清明上河图》能完整的保存至今,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全的风俗画,这也确立了它在中国风俗长卷绘画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影响着中国风俗画的形成与发展。

《姑苏繁华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杨的作品,是继宋代《清明上河图》后的又一宏伟长卷,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代表着清代风俗画发展的重要成就,在清代宫廷绘画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此幅作品中描绘了以苏州当时繁华景象为背景,整个画面包含了风光山色、地理民俗、政治经济、建筑园林等及其丰富的内容。

全图构思巧妙,笔墨精道,气势宏大。

二、异曲同工的风俗画长卷画在中国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现存已知的最早历史长卷画要属顾恺之的《洛神赋》《女史箴》等作品的摹本。

《清明上河图》把宋代风俗人物画推向了历史的巅峰,其历史意义可想而知。

从构图上来说《清明上河图》与《姑苏繁华图》都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方法,把每一个人物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市待、城郭、游艺、耕织、等街巷密布、百业兴隆、阡陌纵横。

两幅作品皆出自宫廷画家之手,对于画面整体的把握能力非常强,引人入胜。

在画面的处理上从一片茅屋村色之间展开,从人烟稀少的乡村,到熙熙攘攘的街头,到热闹非凡的集市,最后到晓雾初散的郊外,把如此复杂的风物,令人目眩的场面都绘于纸面,其难度可想而知。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
和社会背景。 • 画作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繁荣和安定,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文
化传统。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的一幅绘画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细节描 绘了古代中国的城市生活场景,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之一。
画作背景介绍
1 历史背景
绘制于南宋时期,反映 了北宋时期的城作者为北 宋的宫廷画师,名叫张 择端。
3 现存情况
原作已散失,仅存数百 幅拓片和复制品。
2
精细刻画
每个人物都具有独特的面部表情、服饰和动作,使他们栩栩如生。
3
社会阶层
画作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展示了不同阶层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差异。
画作传递的信息和感情
繁荣景象
画作展示了当时中国城市的繁荣景象,反映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
人民生活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细节,传递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和情感状态。
历史气息
画作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历史感悟。
历史和社会背景解读
《清明上河图》是在北宋时期绘制的,当时中国处于相对安定和强盛的状态, 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百姓生活水平较高,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结论和要点
•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丰富细节和独特构图的绘画杰作。 •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细节,传递了古代中国城市生活的景象、人物形象
构图和细节解读
复杂构图
画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每部分都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和 人物。
丰富细节
绘画中融入了大量细腻的人物 表情和日常生活细节,给人以 亲切感。
精湛技艺
作者运用了传统的水墨画技法, 展现了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
人物形象描绘
1
各行各业
画中描绘了各种职业的人物,包括官员、商人、农民和艺人等,并展现了他们在 日常生活中的状态。

《姑苏繁华图》精赏

《姑苏繁华图》精赏

《姑苏繁华图》精赏徐扬(生卒年不详)江苏苏州人,清代画家。

字云亭。

家住阊门内专诸巷。

工绘事,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

画梅既苍劲又秀雅。

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至苏州,进画,得以供奉内廷。

受艾启蒙、贺清泰影响,写实功力益深。

《姑苏繁华图》清. 徐扬绘,手卷,纸本设色,纵35.7厘米,横1239.9厘米。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中国古代有两大风俗画长卷,分别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清朝徐扬的《姑苏繁华图》。

徐扬是苏州吴县人。

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到苏州,徐扬进献画册,受到乾隆的赏识,被钦命为“充画院供奉”。

从此,他来到京城,开始了宫廷画家的生涯。

清朝时,苏州是东南第一都会。

人文荟萃,物产富饶,风物佳丽。

乾隆六次南巡,每次必在苏州停留。

为留下自己的文治功德,乾隆皇帝命徐扬摹写苏州。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徐杨服务宫廷八年后,《姑苏繁华图》诞生了。

徐扬年轻时曾参与过绘制苏州地图,熟悉故乡的大街小巷,民情风俗,对所描画的场景了然于心。

如果我们把徐扬的地图与今天的地图相叠,竟几乎完全吻合,体现了画家高超的写实水平。

《姑苏繁华图》以写实手法和散点透视技法,描绘了当时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

画面从苏州西南部的灵岩山起,向东经木渎镇,越横山,过石湖、上方山,再掠过太湖北岸,直穿狮山、何山之间,进入巍巍的苏州城。

再从葑门、盘门到胥门、阊门出城,一路沿着山塘河向西北,最终抵达虎丘山。

作者自西向东,由乡入城,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一镇(木椟)、一城(苏州)、一街(山塘)的景观,其中木椟部分约占全卷的二分之一。

画笔所至,连锦数十里内的湖光山色、水乡田园、村镇城池、社会风情跃然纸上。

《姑苏繁华图》是继宋代《清明上河图》后的又一宏伟长卷。

画卷长约12.4米,比《清明上河图》(约5.73米)还长出一倍多。

粗略计算,全幅中画有各色人物12000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约2140余栋,各种桥梁50余座,各种船只400余只,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涉及米行、绸庄、银楼、当铺、饭馆等50多个行业,是研究“乾隆盛世”苏州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一图,图延千年——《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摘要:在中国绘画史上,表现社会生活题材的风俗画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审美方式、现实主义的手法而著称于世,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与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作。

此两幅图均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即是不朽的艺术佳作,又是可资借鉴的形象史料。

除了具备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以外,还有着无可取代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结构艺术特色技法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

从《清明上河图》与《姑苏繁华图》中,我们可以体会“以图为镜,可以读社稷”这一精神层面的感悟。

这两幅图均以清晰而全面地反映某个历史朝代百姓生活细节而见长,可以说在某些方面,这两幅巨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读,还是能够见微知著。

1.1《清明上河图》——最写实的北宋都市写照说道这幅画作,相信但凡是中国人都非常熟悉,。

这幅全长超过5米的长卷画生动而全面地描述了北宋(公元12世纪)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生活面貌。

这幅巨作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不朽传世之作,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瑰宝。

它是一副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的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华景象。

万象:首段,描绘郊原景色,枯树草桥行旅不绝;中段,描写虹桥之景。

大船两艘穿过虹桥,桥头摊商栉比,行人云集;末段,描绘城内街景。

歌楼酒市,作坊医家,人物众多。

全副场面巨大,画作一共绘制五百五十多个人物,各类牲畜六十多匹,二十多辆车、轿以及二十多艘船只,还有大量的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整个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复杂而繁琐的静物完美地统一在图画当中,场面浩大、内容丰富、气势恢宏,但是整个构图又极其细致严谨,实乃古代中国书画中难得一见的瑰宝。

1.2《姑苏繁华图》——最全面的古代苏州风貌相对《清明上河图》来说,《姑苏繁华图》的名气略小,但是并不代表其艺术和历史价值有所逊色,要知道,同为长卷图,后者的长度达到12米多,比《清明上河图》整整多出一倍有余,为国家一级文物。

《姑苏繁华图》是乾隆二十四年,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耗时24年而完成的历史巨作。

此图以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反应苏州当时“商贾盛行、百货杂立”的市井风情。

单纯从画作中的各种元素的数量来看,《姑苏繁华图》在很多方面可称为世界之最,全画各色人物一万二千多人,房屋建筑两千多栋,淡淡是商号的照片就有两百多块,是整个中国历史上体现苏州市井风貌最为完整的书画作品。

画卷布局精妙严谨,气势恢宏,笔触细致,十分细腻地刻画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田园村舍、阊胥城墙、古渡行舟、沿河市镇、流水人家、民俗风情官衙商肆,跟《清明上河图》一样,画作在具备磅礴气势的同时对于细节的描绘也是精益求精。

以苏州当时繁华景象为背景。

从苏州城西灵岩山起,由山下的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等等,再入姑苏城。

再自葑盘、胥门、出阊门外,转入山塘街,至虎丘而止。

整个画面包括太湖至虎丘近百里的风光山色、地理民俗、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建筑园林等极为丰富的内容,重点描绘了一村、一镇、一城、一街的景况。

妙笔丹青,画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水上人家、水运漕行、田园村舍、商贾云集等繁盛图景。

全图构思巧妙,疏密有致,重点突出,笔墨精道,气势宏大。

虽不免有粉饰之处,但与历史文献相印,不失其实,故不愧为一件写实的杰作,是研究230年前“乾隆盛世”的形象资料,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是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2.1掀开笼罩两图的神秘面纱2.1.1《清明上河图》之清明三说、上河两解元代以来,《清明上河图》的画名以得到确立,并延传至今。

这个名字本身似乎告诉我们,这是一件与“清明”有关的绘画作品。

那么“清明”到底指什么呢?最简单而又明显的答案是“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节日,时间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大约在4月4、5日前后。

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我们可以得知宋代清明节的一些习俗。

皇家祭祀场面是盛大而庄严,但平民却把扫墓当做一次春游野餐的机会,大量城市人口到郊外踏青,以至于“四野如市”,郊外宛如节日集市一般。

人们在树荫下、园林间,排列杯盘,饮酒作乐,直到傍晚方才兴尽而返。

尽管“清明”常常令人想到“清明节”这个特定的时间,但“清明”还可以别有所指》在北宋汴京,“清明”还可以是空间概念,也就是“清明坊”。

北宋汴京被分为一百三十六坊,其中外城东郊划分为三坊,第一坊就叫做“清明坊”,恰好是汴河流出东京的起点。

而正是这个原因清明坊附近形成了一个非常繁荣的商业区,正好与画面中的景象相吻合(如右上图)。

如此,则《清明上河图》就是在描绘东京城外,清明坊与虹桥之间的风景。

反观古籍,用“清明”一次来形容太平盛世的传统由来已久。

《后汉书》里“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就说的更加直白。

北宋汴京,物华天宝,政治清明,一片太平盛世之景。

“清明”一词恰好表明清明盛世下,都城沿河繁华生活的景象。

与“清明”的莫衷一是比较起来,“上河”的两种解释就不那么水火难容。

大体上有两种倾向,差别在“上河”的“上”是动词还是形容词。

第一种解释是“上”是动词。

认为“上河”就是“上塚”,也就是扫墓上坟的意思,正好与前面“清明”即“清明节”相符合。

另一种解释就是“上”为形容词,指方位“上”,指在河之上;也可以指等级里的“上”,表明“河”的等级高,专指于皇帝用的“御河”。

那么,“上河”所指就明了了,指流经都城的河流。

2.12 记忆中的时间:春天、夏天还是秋天?《清明上河图》最惹人争议的地方,是它描绘的季节。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总是对自然景物和人们的衣食住行产生影响。

一部分人认为《清明上河图》既然以清明节为主题,描绘的自然就是汴河两岸的春日风光,这也是比较常见的观点。

其实不然,画面中的诸多景象,又表明了与春日风光不相吻合的境况。

首先在《清明上河图》上存在一种不该出现的水果:西瓜,在虹桥两岸和桥上,有不少摆摊设点买卖食品的小摊贩,其中几处就摆放着疑似切好的“西瓜”,但是这些西瓜切得极为细小,难以分辨。

而另一个不应该出现在清明节的物品是扇子。

扇子的基本作用是消暑用的,也可以用来驱赶蚊虫。

虽然在古代用扇子极为普遍,不分时节,一些文人墨客喜好风雅,喜欢用折扇。

但是在《清明上河图》中,扇子出现的频率甚高,(如右上图):图中有两人用扇子,一人从侧面描绘,右手持缰绳,左手拿扇;另一人正面描绘,左手拿扇。

此二人所持之扇比较像夏天所使用的蒲扇,而非文人所用的折扇。

因此可以断定是夏天。

另外,能够揭示《清明上河图》并非春景的例子,是画面中有几名赤膊大汉,他们挽袖,甚至赤裸着上身,这是标准的夏季装扮。

如左图:图中挑夫赤裸着上身,有的露出双臂,可以看出是夏季。

对于秋天一说,画卷前段的原野和农场似乎在暗示秋天。

在画首小桥的西侧,几件农舍掩映在高大的树木下,中间的院落放了三个石碾似乎是秋天刚打过庄家的样子;农舍周边杂草灌木茂剩,也并非春天应有的景象。

(如左图)对于《清明上河图》的时间问题,众说纷纭。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幅图,它是艺术,那么就存在艺术精神层次的理解。

它表现了张择端的精神层面,他的构思、他的想法以及他要如何运用形式语言、形象在这幅巨细无遗的画卷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正确的特定时间,并不是靠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行人商榷能够正确的突出,而是要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来更加透彻的解剖这幅画卷。

以此得出想要的答案。

2.13《姑苏繁华图》的成败《姑苏繁华图》全长1241厘米,画心高39厘米,纸本设色。

图中人物多达12000余人。

河中各式舟船应有尽有,约近400条。

街道上店铺林立,市招高扬,可辨认的各类市招竟达260余家。

又有各式桥梁50余座,文化戏曲场景10余处,对盛清时期苏州的面貌进行了完完全全的“实录”。

然而,成也实录,败也实录。

该图成功之处,即在于不仅展现了盛清苏州的喧闹市肆,而且全面展示了代表苏州文化的科举教育、戏曲丝竹、婚礼习俗、园林佳构等丰富的内容。

图中很多场景,或为文献所难以展现,或可补典籍之缺失。

内容十分详实,从提供给世人“乾隆年间苏州城市文化的丰厚信息”这一层面上来说,《姑苏繁华图》堪称不朽佳作。

于是,有人为之大唱赞歌,说它堪与宋代的《清明上河图》相媲美。

事实上,此种说法明显属于言过其实,单是在审美趣味方面,两图就迥异其趣。

《清明上河图》的创作风格,就是将美简单净化,行内称为“遏制修饰”,继而将原本素净的元素美化。

这种“理性追求简朴”的审美观,与《姑苏繁华图》所极力表现的“物资丰盈”之繁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姑苏繁华图为了歌唱繁华,刻意营造出了一种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压倒性情绪。

仅棉花棉布店就画了23家,饮食副食店更是画了31家,重复的什物太多,又追求面面俱到地描摹各行各业,缺乏艺术的加工、提炼与创新,导致场景繁沓又不精致,艺术之魅力大打折扣。

而《清明上河图》,则达到了“广阔而不粗疏,缜密而不琐碎”的境界,即便是百十人与急流一起骚动的过桥场景,在奏起最激越澎湃的乐章中,画家张择端也依然保持着演奏家的冷静,画面人物张驰有度,显现出“劲发而不露”的内敛品质。

街头人物,也被画家用极富表现力的笔触勾勒得个性纷呈。

那个城门前桥头行乞的孩子,印证了繁华背后的社会问题。

而这一领域,恰恰是徐扬万万不敢涉及的禁区。

于是乎,他失去了创作个性,失去了自在生活,也失去了良性发展自身特长的万千机会。

他那愁怨而憔悴的身影,在夕阳的伴随下渐行渐远。

2.1.4《姑苏繁华图》——在皇帝御览章的背后《姑苏繁华图》上共印有十九方印章。

除徐扬拔文后【臣】、【扬】两小方系画家用章外,其余十七章均为收藏鉴赏章。

打开画卷,展现的第一枚印章为钤于卷首的【东北博物馆珍藏之印】,是一九四八年辽宁省博物馆的前身东北博物馆接收此画卷时所用,其余十六方全部是皇帝御览收藏之章。

其中,仅乾隆个人的印章,就有十二方之多。

据悉,乾隆晚年时仍会隔三差五地观赏此画。

由此可见,乾隆对《姑苏繁华图》的喜爱之情。

乾隆以后的皇帝在《姑苏繁华图》上印章的有两人,一位是嘉庆,另一位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清王朝覆灭后,《姑苏繁华图》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为了梦想中的出国留学和以后的生活费,此画连同许多珍贵的宝物被末代皇帝溥仪找借口赏赐给了弟弟溥杰,从而“名正言顺”地被带出了紫禁城。

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皇宫。

逃到天津的溥仪靠变卖文物维持生活。

1931年,溥仪在长春当上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姑苏繁华图》连同其他珍宝一起被放置在长春伪皇宫的小白楼内。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溥仪带到长春的《姑苏繁华图》散落民间,之后辗转到沈阳,由当时的东北博物馆(如今的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至此《姑苏繁华图》结束了其漂泊的旅程,在辽宁省博物馆安家落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