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逮捕后送看守所羁押和通知家属的规定

合集下载

人被拘留多久通知家人?

人被拘留多久通知家人?

人被拘留多久通知家人?根据《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来看,若是司法机关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的,那么按照规定应当在之后的24小时之内通知犯罪嫌疑人的家属,但要是存在对侦查有妨碍的情况则例外。

因此,犯罪嫌疑人被拘留一般是在24小时之内通知家属。

一、人被拘留多久通知家人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后,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家人,有碍侦查的情况除外。

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08条规定:拘留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制作《拘留通知书》,送达被拘留人家属或者单位,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不予通知:(一)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可能逃跑,隐匿、毁弃或者伪造证据的;(二)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三)其他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

上述情形消除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对没有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的,应当在拘留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二、刑事拘留有无羁押期限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并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

由于刑事拘留是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所以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至4日。

第2款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第3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2020法考背诵考点:拘留的程序.doc

2020法考背诵考点:拘留的程序.doc

2020法考背诵考点:拘留的程序一、拘留的程序(一)拘留的决定公安机关决定拘留的: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

(二)拘留的执行1.拘留的执行主体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

2.拘留的执行程序(1)出示拘留证: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必须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或捺手印。

拒绝签名或捺手印的,执行人员应当予以注明。

特殊情形下可以先拘留再补办手续。

(2)拘留后24小时内羁押、讯问、通知家属:①对于被拘留的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区别于逮捕:逮捕后应当将被逮捕人立即送看守所,无24小时的规定)。

异地执行拘留的,应当在到达管辖地后24小时以内将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羁押;②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③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注意】没有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重大贿赂犯罪。

3.异地拘留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4.拘留的期限对于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期限+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期限。

(1)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

(一般:3+7=10天;特殊:7+7=14天)(2)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提醒:亲友被抓以后要做的几件事!

提醒:亲友被抓以后要做的几件事!

提醒:亲友被抓以后要做的几件事!生活中,偶尔会听到有亲友被警察抓走后,家属马上六神无主。

今天小编详细告诉你,遇到此类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做到从容不迫。

1、首先要查验抓人者有无拘留证或拘传证,必要时可以要求拍照或者复印。

2、查看抓人者的证件,可记下警察的单位、姓名、警号、手机号,必要时可以报警或者一起前往社区派出所让警官见证并备案,防止被黑抓。

同时尽快向办案单位核实是否是该机关抓人、涉嫌什么违法犯罪行为被拘留。

3、向办案单位落实人被羁押在哪个看守所、拘留所,索要被拘留人家属通知书,一般会通过挂号信的方式邮寄给家属,注意查收。

落实是行政拘留(指法定的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司法拘留(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审判活动正常进行,对实施了严重妨害诉讼活动的人,采取限制其短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还是刑事拘留(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如果是行政或者司法拘留期限最多15天;刑事拘留就麻烦了,意味着你的亲人涉嫌刑事犯罪。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第八十四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一百一十六条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

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

第一百一十七条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行政拘留多长时间通知家属? 【行政类法律知识】

行政拘留多长时间通知家属? 【行政类法律知识】

行政拘留多长时间通知家属?【行政类法律知识】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行政拘留多长时间通知家属?”,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50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被处罚人家属。

被处罚人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有其他无法通知情形的,公安机关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当在决定书中注明。

公民的违法行为需要接受拘留的处罚时就必须要求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通知其家属,而家属在知晓之后表示对拘留决定不服是可以及时通过合法途径为该公民寻求救济,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人不知道行政拘留多长时间通知家属。

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讲解。

一、行政拘留多长时间通知家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九十七条之规定: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50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被处罚人家属。

被处罚人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有其他无法通知情形的,公安机关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当在决定书中注明。

(一)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二)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交纳罚款。

(三)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并提出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处罚暂缓执行。

(四)担保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与本案无牵连;2、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3、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依据;4、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什么是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

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进看守所多久会通知家人

进看守所多久会通知家人

一、进看守所多久会通知家人
进看守所二十四小时内会通知家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二、看守所在押人员享有哪些合法权益
1.人身权利。

2.合法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

3.选举权。

4.宗教信仰自由权。

5.基本生活保障权。

6.卫生保健权。

7.检举、控告、申诉权。

8.取得赔偿权。

9.与近亲属会见和通信的权利。

10.立功受奖的权利。

11.刑事诉讼的权利。

三、看守所羁押人员可以写信吗
看守所羁押人员可以写信。

法律快车提醒您,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期间仍然享有通信权,可以写信。

但是出于侦查需要,嫌疑人被关押期间的一切信件都要经过看守所警察的检查,凡是涉及案情或可能涉及案情的、或者可能影响嫌疑人情绪的信件,警察一般都不会交给嫌疑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四十七条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与他人通信,但是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检查。

监狱发现有碍罪犯改造内容的信件,可以扣留。

罪犯写给监狱的上级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件,不受检查。

刑事诉讼法通知家属是怎样规定的?

刑事诉讼法通知家属是怎样规定的?

刑事诉讼法通知家属是怎样规定的?刑事诉讼法第105条规定送达诉讼文书时,如本人不在,可以由成年家属代收。

无论是上述的采取强制措施通知家属,还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解剖时家属到场、收押及死刑执行后通知家属等,未成年人均不在通知范围。

应优先通知当事人的成年家属,若除未成年人外,当事人无其他家属,应通知该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逮捕后,有关部门会尽量通知其家属,除非对办案有妨碍。

需要监视居住嫌疑人的,家属有可能包庇或妨碍办案。

法规对于通知家属也有相应规定,但是对于家属的认定和有妨碍的情形规定比较模糊。

刑事诉讼法通知家属是怎样规定的?以下是相关分析和法规:▲一、新刑事诉讼法中“通知家属”的情形原刑诉法规定,拘留、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家属。

其中“有碍侦查”情形的界限比较模糊。

新刑诉法中明确规定只有两种情形可不通知家属:1、无法通知;2、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

刑事诉讼法扩大了采取强制措施“应当通知家属”的范围。

目前,刑事诉讼法有关“家属”的规定达到9条,体现了立法对人权的保障。

但什么是“家属”,法律没有给出界定,以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争议。

有的侦查人员为规避通知义务,参照《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的规定,将家属狭义地理解为配偶;有的参照刑事诉讼法有关“近亲属”的规定,将家属界定为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还有观点则认为应参照《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反应和家属援助规定》,将家属的范围扩大到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内的主要亲属。

上述对家属的理解均是列举式的,不能穷尽和反映现实情况。

应当明确刑事诉讼法意义上家属的范围,将其定义为与当事人具有法律上扶养关系的其他家庭成员。

一方面,家属与当事人之间应具有法律上的扶养关系。

这里所讲的扶养关系是广义的,泛指一定范围内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互相供养、生活上互相照顾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抚养、赡养和夫妻、兄弟姊妹之间狭义的扶养三种具体形态。

羁押期满多久通知家属

羁押期满多久通知家属

羁押期满多久通知家属羁押期满是指被刑事拘留、逮捕的人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被释放或移送审查起诉的一种情况。

在我国,羁押期的长短由刑事诉讼法进行明确规定,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刑事拘留和逮捕。

那么,羁押期满后通知家属的时间是多久呢?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拘留一般不得超过十五日,逮捕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月。

这段时间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取证等工作的时间。

羁押期满后,是否通知家属是保障被羁押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羁押期满后,公安机关或者看守所应当立即通知被羁押人的近亲属或者所指定的其他联系人。

通知的方式可以是书面通知、电话通知或者其他有效方式。

这是为了确保被羁押人的家属能够及时知道其被羁押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羁押期满后通知家属的时间一般是在释放或移送审查起诉前的最短时间内。

具体的时间由公安机关、看守所根据情况进行判断,但必须保证通知家属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通知家属的过程中,公安机关、看守所应当向家属说明被羁押人的基本情况、羁押期满后的处理方式等相关事宜。

羁押期满后通知家属的目的是保障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家属能够及时了解被羁押的情况。

同时,这也是一项法律机关对被羁押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及时通知家属,可以使家属了解到被羁押人的情况,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

总之,羁押期满后通知家属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旨在保障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看守所等法律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准确地通知被羁押人的家属。

这不仅是对被羁押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也是一种法治社会的体现,让每个人都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享有公平正义。

刑事诉讼法逮捕后通知家属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刑事诉讼法逮捕后通知家属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Life is like traveling by bus. We don't need to care where the car will stop. What we need to care about is the scenery we pass by and the mood when we look at these scener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刑事诉讼法逮捕后通知家属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一、刑事诉讼法逮捕后通知家属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

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二、逮捕必须同时具备哪些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根据有关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标准低于定罪的标准,不要求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所有证据都已查证属实,只要求有证据已被查证属实即可。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这是关于犯罪严重程度的规定。

基于已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而不是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等轻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罚的,才符合逮捕条件。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由于逮捕是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只有在确有必要时才可以适用。

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两项条件,但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会的,即无逮捕必要,不应逮捕。

逮捕措施的法律规定(3篇)

逮捕措施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逮捕,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或者继续犯罪,依法采取的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逮捕措施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体系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其适用条件、程序和期限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围绕逮捕措施的法律规定展开论述。

二、逮捕的定义和适用对象1. 定义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对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采取的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2. 适用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逮捕措施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2)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3)可能继续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4)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5)其他可能妨碍诉讼进行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三、逮捕的适用条件1. 有犯罪事实适用逮捕措施的前提是有犯罪事实,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犯罪事实应当有证据证明,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适用逮捕措施的重要条件。

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3. 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法律制裁,如逃跑、藏匿、串供等。

4. 可能继续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继续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在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再次实施犯罪行为。

5. 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通过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手段逃避法律制裁。

收藏丨刑事强制措施种类及期限规定一览表

收藏丨刑事强制措施种类及期限规定一览表

收藏⼁刑事强制措施种类及期限规定⼀览表刑事强制措施从轻到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种类法律规定条件及规范拘传主体:公检法均可以决定和执⾏对象:未被羁押的嫌疑⼈、被告⼈,不包括单位犯罪的诉讼代表⼈程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批准,签发拘传证。

执⾏:辖区外应当通知当地机关协助,⼈员不得少于两⼈,出⽰拘传证。

抗拒的可使⽤械具,强制到案。

时限:拘传应当⽴即询问;⼀次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时;案情特别重⼤、复杂需要拘留、逮捕的不得超过24⼩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

两次拘传间隔的时间⼀般不得少于12⼩时。

取保候审决定机关:公检法分阶段均可决定或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保证⾦数额。

执⾏机关:⼀律由公安机关负责执⾏。

适⽤情形:《刑诉法》第六⼗五条⼈民法院、⼈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的犯罪嫌疑⼈、被告⼈,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适⽤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活不能⾃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的妇⼥,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申请主体:嫌疑⼈、被告⼈;法定代理⼈;近亲属;辩护⼈。

决定主体:按阶段分别由公检法机关决定。

期限:12个⽉。

三个机关可以分别计算12个⽉,同⼀机关再次决定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期限应当连续计算。

取保候审⽅式:保证⼈保证或保证⾦保证。

1.保证⼈⽅式担任保证⼈的条件:与本案⽆牵连;有能⼒履⾏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由没有被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

保证⼈的义务:监督被取保⼈的义务;被取保⼈违反规定时及时报告义务。

保证⼈的责任:⾏政责任:罚款1000-20000元。

刑事责任:协助逃匿、明知藏匿地点⽽拒绝提供的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保证⾦⽅式⾦额:起点为1000元,上不封顶。

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的需要,被取保候审⼈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的经济状况等。

案件批捕以后怎么处理

案件批捕以后怎么处理

案件批捕以后怎么处理
案件的当事⼈在被警⽅批捕了之后,案件怎么样发展、犯罪嫌疑⼈会关押多久等等,都是案件的当事⼈需要了解的。

但是对于案件批捕之后的处理,⼤部分⼈也不清楚相关的处理规定跟具体的处理内容等。

听听店铺⼩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案件批捕以后怎么处理
检察院下了批捕令,对犯罪嫌疑⼈予以逮捕,⼈可以关押在看守所,公安机关都必须在逮捕后的⼆⼗四⼩时以内进⾏讯问。

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公安机关应对案件进⾏侦查。

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九⼗三条规定:公安机关逮捕⼈的时候,必须出⽰逮捕证。

逮捕后,应当⽴即将被逮捕⼈送看守所羁押。

除⽆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四⼩时以内,通知被逮捕⼈的家属。

第九⼗四条规定:⼈民法院、⼈民检察院对于各⾃决定逮捕的⼈,公安机关对于经⼈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都必须在逮捕后的⼆⼗四⼩时以内进⾏讯问。

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百⼀⼗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有罪或者⽆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对现⾏犯或者重⼤嫌疑分⼦可以依法先⾏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应当依法逮捕。

案件批捕后如果当事⼈没有得到具体合适的处理,完全是可以委托给专业的律师,让律师来帮助⾃⼰维护属于⾃⼰的权益。

对于案件批捕以后之后的处理内容如果当事⼈⾃⼰不清楚如何处理,可以找店铺律师来帮助你去进⼀步的维权。

刑事拘留怎样通知家属

刑事拘留怎样通知家属

刑事拘留怎样通知家属犯罪嫌疑⼈、被告⼈被刑事拘留后,由公安机关负责执⾏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四⼩时以内,通知被拘留⼈的家属。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即通知被拘留⼈的家属。

关于刑事拘留怎样通知家属的问题,下⾯由店铺⼩编为你详细解答。

⼀、刑事拘留怎样通知家属1、犯罪嫌疑⼈、被告⼈被刑事拘留后,由公安机关负责执⾏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四⼩时以内,通知被拘留⼈的家属。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即通知被拘留⼈的家属。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条⼆、刑事拘留有哪些条件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拘留的对象是现⾏犯或者是重⼤嫌疑分⼦。

现⾏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重⼤嫌疑分⼦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犯罪嫌疑的⼈。

(⼆)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

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2条和第84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中明确的采⽤列举的⽅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的现⾏犯或者重⼤嫌疑分⼦。

公安机关可以先⾏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指认他犯罪的。

(3)在⾝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嫌疑的。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被告⼈被刑事拘留后,由公安机关负责执⾏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四⼩时以内,通知被拘留⼈的家属。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即通知被拘留⼈的家属。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按钮咨询,或者到店铺咨询专业律师。

逮捕程序法律规定(3篇)

逮捕程序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逮捕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是指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逮捕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旨在保障人权,确保司法公正。

本文将从逮捕的定义、适用条件、程序流程、法律后果等方面对逮捕程序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逮捕的定义逮捕,是指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逮捕分为两种:一是刑事拘留,即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二是逮捕,即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或者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对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

三、逮捕的适用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逮捕的适用条件如下: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严重,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2. 有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的;3. 有可能串供、毁灭、伪造证据或者继续犯罪的;4. 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5. 其他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逮捕的程序流程1. 提出逮捕申请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符合逮捕条件的,应当制作逮捕申请书,连同有关证据材料,报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

2. 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收到逮捕申请书后,应当及时审查,认为符合逮捕条件的,应当批准逮捕;认为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3. 执行逮捕人民检察院作出逮捕决定后,应当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在接到逮捕决定书后,应当立即执行,并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4. 听取被逮捕人的意见公安机关在执行逮捕时,应当听取被逮捕人的意见,告知其权利和义务。

5. 制作逮捕证公安机关在执行逮捕时,应当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当场交付。

五、逮捕的法律后果1. 被逮捕人的权利保障(1)被逮捕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2)被逮捕人有权要求会见律师;(3)被逮捕人有权要求对逮捕程序进行监督。

2. 逮捕的期限(1)刑事拘留的期限为14日,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30日;(2)逮捕的期限为2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3个月。

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的通知

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的通知

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2006.01.27•【文号】公通字[2006]17号•【施行日期】2006.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犯罪和刑事责任正文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的通知(2006年1月27日公通字[2006]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为规范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工作,有效惩治犯罪,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部。

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工作,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必须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关于拘留、逮捕后的羁押期限的规定,对于符合延长羁押期限、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条件的,或者应当释放犯罪嫌疑人的,必须在羁押期限届满前及时办理完审批手续。

第三条公安机关应当切实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防止因超期羁押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按照以下方式计算:(一)拘留后的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期限以日计算,执行拘留后满二十四小时为一日;(二)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以月计算,自对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之日起至下一个月的对应日止为一个月;没有对应日的,以该月的最后一日为截止日。

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羁押期限。

精神病鉴定期限自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鉴定之日起至收到鉴定结论后决定恢复计算侦查羁押期限之日止。

第二章羁押第五条对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讯问开始时或者采取强制措施时,侦查人员应当向犯罪嫌疑人送达《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并在讯问笔录中注明或者由犯罪嫌疑人在有关强制措施附卷联中签收。

在我国刑诉法八十三条的规定是怎样的?

在我国刑诉法八十三条的规定是怎样的?

在我国刑诉法八十三条的规定是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并不直接涉及刑罚。

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当代社会,刑事诉讼法是我国诉讼法中比较重要的一部法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刑事诉讼法的全文条文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说其中的某些条文,那么在我国刑诉法八十三条的规定是怎样的?那么,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

▲一、在我国刑诉法八十三条的规定是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并不直接涉及刑罚。

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二、刑法条文第一条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中的时间规定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中的时间规定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中的时间规定是什么?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侵权行为的案件,而如今是一个法治社会处理任何侵权行为都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也是很多人去乐意选择的手法,而在起诉的时候在诉讼程序中按照《刑事诉讼法》是有时间规定的,那刑事诉讼法中的时间规定是什么?下面就对此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刑事诉讼程序时间规定1、[12小时]《刑事诉讼法》第117条第2款:“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2.[24小时](1)《刑事诉讼法》第83条第2款:“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2)《刑事诉讼法》第84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3)《刑事诉讼法》第91条第2款:“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

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4)《刑事诉讼法》第92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5)《刑事诉讼法》第164条:“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3.[48小时(2日)]《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2款:“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90.03.17•【文号】国务院令第52号•【施行日期】1990.03.17•【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监狱管理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1990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的机关。

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可以由看守所监管。

第三条看守所的任务是依据国家法律对被羁押的人犯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保障安全;对人犯进行教育;管理人犯的生活和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看守所监管人犯、必须坚持严密警戒看管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依法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和文明管理,保障人犯的合法权益。

严禁打骂、体罚、虐待人犯。

第五条看守所以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为单位设置,由本级公安机关管辖。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安全厅(局)根据需要,可以设置看守所。

铁道、交通、林业、民航等系统相当于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可以设置看守所。

第六条看守所设所长一人,副所长一至二人;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看守、管教、医务、财会、炊事等工作人员若干人。

看守所应当配备女工作人员管理女性人犯。

第七条看守所对人犯的武装警戒和押解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以下简称武警)担任。

看守所对执行任务的武警实行业务指导。

第八条看守所的监管活动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第二章收押第九条看守所收押人犯,须凭送押机关持有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签发的逮捕证、刑事拘留证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改造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押解人犯临时寄押的证明文书。

没有上述凭证,或者凭证的记载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不予收押。

刑事拘留之后的流程

刑事拘留之后的流程

刑事拘留之后的流程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后,依法对其实施的一种强制措施。

在中国法律中,刑事拘留是一个严格的流程,政府机关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保障被拘留人的基本权利,从而确保刑事拘留的合法有效性和公正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刑事拘留之后的流程。

一、刑事拘留后的必要性审查刑事拘留后,公安机关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必要性审查。

必要性审查是指公安机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确认其犯罪嫌疑的性质和程度,以及继续拘留的必要性。

必要性审查的目的是保障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刑事拘留的合法性和程序性。

如果必要性审查确认被拘留人没有犯罪嫌疑或者拘留已经没有必要,公安机关必须立即释放被拘留人。

二、刑事拘留后的口头传唤如果必要性审查确定需要进一步调查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口头传唤。

口头传唤是指公安机关以口头形式通知被拘留人必须到指定地点报到,并接受公安机关的调查询问。

被拘留人必须遵守口头传唤的要求,否则将面临更加严格的强制措施。

三、刑事拘留后的书面告知除了口头传唤外,公安机关还需要对被拘留人进行书面告知。

书面告知是指公安机关对被拘留人进行正式通知,告知他被拘留的原因、监禁期限和受到的强制措施。

被拘留人必须在接到书面告知后的24小时内向家属或者其他亲友通知自己的拘留情况。

如果被拘留人无法通知亲友,公安机关必须在24小时内通知他的家属或者其他亲友。

四、刑事拘留后的刑事讯问刑事拘留后,公安机关还需要对被拘留人进行刑事讯问。

刑事讯问的目的是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所作所为,搜集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材料,以及制定进一步侦查犯罪的方案。

在刑事讯问中,公安机关必须保障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得使用违法的手段和方法。

五、刑事拘留后的家属探视公安机关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方面,还需要允许被拘留人的家属进行探视。

探视是指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可以到指定地点探视被拘留人,并与其进行短暂接触。

被拘留后多久通知家属

被拘留后多久通知家属

被拘留后多久通知家属首先,公安机关会视情况对其进行刑事拘留,三日提请检察院批捕,可以延长一至四日,检察院一般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如果是流窜作案、结伙作案或多次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批捕的时候可以延长至一个月,也就是说刑事拘留一般是十多天,最长是三十七天。

逮捕后的侦查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如果是交通不便地区、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等可经省级检察院批准再延长二个月。

对于可能判十年以下刑罚的嫌疑人,经省级检察院批准再延长二个月。

也就是说,在公安阶段的时间一般是二个半月到三个月左右,最长是八个月。

然后,案件由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写出起诉意见书及案卷、证据移送到检察院,即审查起诉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是一个月,重大复杂的可延长半个月。

检察院审查后认可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补充侦查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以两次为限。

补充侦查后,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的期限。

检察院的公诉科审查完成后,写出公诉书,向对应的法院提起公诉。

即:一般是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最长会达到五个月。

最后是到法院。

审理是二审终审制,一审是在法院受理后一个月内开庭审判并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如果是边远地区案件、重大犯罪集团、流窜作案的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如果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以上诉;如果检察院认为一审判决确有错误的,也可向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

二审的审判时限跟一审的审限是一样的,也是一个月,不超过一个半月,如果是边远地区案件、重大犯罪集团、流窜作案的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上诉、抗诉,一般是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最长是二个半月如果有二审,一般是二至三个月,最长五个月。

如果有法院认为证据不足退回检察院的情况,时间还会延长。

综上所述,一个刑事案件,如果不复杂,案情简单,会在五至六个月审理结束,如果复杂,又多次退回,那审限最长会在二年左右。

看守所释放人,会提前通知家属吗

看守所释放人,会提前通知家属吗

一、看守所释放人,会提前通知家属吗
看守所释放人,不会提前通知家属的,法律没有这样的规定,因此从看守所出来需要提前和家人取得联系,来接自己。

法律快车提醒您,提前一天通知被看守人员,被看守人员才能告知家属。

或者家属自己询问看守所。

《看守所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如下:
对于被依法释放的人,看守所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释放通知文书,办理释放手续。

释放被羁押人,发给释放证明书。

二、看守所释放人员流程
1.结算罪犯劳动报酬并领取《出监罪犯劳动报酬发放审核表》,交给罪犯本人签名确认,报监区长审核。

2.罪犯刑满之日24小时内办好释放手续,签发《释放证明书》释放证明书》正本给被释放人员副本、《出监鉴定表》及判决书抄件移送安置地公安机关。

3.释放时,发给路费。

4.释放人员30日内到原籍办理户籍登记手续。

5.无能力生活者,由政府救济。

三、看守所释放的条件是什么
1.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均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

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