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答题卡
上海初中历史答题格式
上海初中历史答题格式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两部分,共计五个大题,请按要求完成。
2. 在答题卡上作答,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
4. 答案必须写清楚,字迹工整。
5. 每题的分值和字数要求请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执行。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请在答题卡上选择相应的序号,填涂对应的选项。
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上海开埠?A. 南京条约签订B. 英国侵入上海C. 上海火车站建成D. 东海大桥启用2. 《马可波罗游记》是描写马可波罗在古代中国旅行时的著作,它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著作属于哪种文学体裁?A. 传记B. 游记C. 小说D. 诗歌3. 下列哪位中国历史人物曾经被尊称为“铁面无私”的廉吏?A. 王安石B. 张居正C. 宋慈D. 赵云4. 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A. 圆明园被烧B. 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C. 北京城被占领D. 慈禧太后下诏派遣军队5. 以下哪位中国古代文学家被誉为“古代百科全书”?A. 杜牧B. 李白C. 韩愈D. 鲁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每题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一、简答题1. 请简述上海滩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上海发展的重要意义。
(不少于80字)2. 请解释“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和目标。
(不少于80字)二、名词解释请解释下列历史术语的含义。
(每题不少于50字)1. 太平天国2. 鸦片战争3. 五四运动三、论述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不少于100字)1. 请论述造成中国近代史上的“百年国耻”的原因和影响。
2. 请说明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祝你顺利完成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历届中考历史试题分册分考点汇编(7-9填图识图题)
填图、识图题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3分,第18题2分,共5分。
清朝疆域辽阔,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城市或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3分)A.清朝都城:京师B.南海:千里石塘C.南海:万里长沙[参考答案] [12年重庆中考]第17题上框A;中框C;下框B。
(3分,每空1分)图一26.图一是《三国鼎立形势图》。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图中①处是图。
[参考答案] [1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第26题[11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41题26.赤壁之战(1分)、魏(曹魏) (1分)观察图一,将以下三个政权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3分)A魏B蜀C吴[参考答案]左框:B中框:A右框:C(各1分)[2007年重庆中考] 第21题小明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饶有兴趣地画了一幅三国鼎立局面的示意图,[参考答案]T[06年福州毕业会考]第22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统治。
[参考答案]√ [10年贵州黔东南中考]第14题(1)图1中桥的名称 。
(1分)(2)设计并主持建造此桥的人是隋朝的 。
(1分) (3)影响 。
(1分) [参考答案] [11年湖南张家界中考]第32题 (1)赵州桥 (2)李春 (3)仔细观察以下三幅图:请回答:(1)A 图是重832.8公斤的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是▲(名称).(3分) (2)B 图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开凿于▲朝.(3分)(3)C 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河两岸繁荣的商业景象,它取自张择端的风俗画《▲》.(3分) [参考答案](1)司母戊鼎(2)隋(3)清明上河图[06年海南中考]第21题图 1图二图二人物在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和,他是。
[参考答案] [1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第27题[11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42题非洲东海岸(1分)、郑和(1分)填图题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1、抓住关键词语,找出相关信息。
2、再读选项,找出与题意不符的。
3、注意选项中相似的概念。
4、一题多问时,要考虑题目中所问的多个问题。
5、选项中如果含有“均”等绝对化的词语,要特别注意。
二、列举题1、根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2、如果没有给定范围,就仔细阅读材料,把可能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3、如果给定了范围,就在给定的范围内画出来。
4、画句子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词语,如“也”、“都”、“还”、“再”、“首先”等。
5、列举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三、材料解析题1、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词语和限制条件。
2、仔细阅读材料,找出与题目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如果问的是对材料的认识或启示,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5、如果问的是史实问题,要在材料中找出答案。
6、如果问的是年代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题目所问的年代范围。
7、如果问的是人物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人物的国籍等信息。
8、如果问的是事件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事件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9、如果问的是意义或影响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事件的意义或影响等信息。
10、如果问的是其他问题,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四、问答题1、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词语和限制条件。
2、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点准确、语言简练。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1、抓住关键词语,找出相关信息。
2、再读选项,找出与题意不符的。
3、注意选项中相似的概念。
4、一题多问时,要考虑题目中所问的多个问题。
5、选项中如果含有“均”等绝对化的词语,要特别注意。
二、列举题1、根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2、如果没有给定范围,就仔细阅读材料,把可能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3、如果给定了范围,就在给定的范围内画出来。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扬州市202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的答题栏内。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认为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盖德泽洽,四海可使如一家”。
为此,他()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C.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D. 实行开明民族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唐太宗认为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盖德泽洽,四海可使如一家’。
”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各少数民族的爱戴,有“天可汗”的称号,D项正确;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排除B项;隋炀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排除C项。
故选D 项。
2. 观察下图清代顺治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可知当时()A. 农业稳步发展B. 苛捐杂税繁重C. 官僚机构臃肿D. 对外贸易发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表格信息可知,清朝顺治年间全国耕地面积不断增长,说明农业稳步发展,A项正确;耕地面积的增加与苛捐杂税繁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官僚机构臃肿与耕地面积无关,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农业的发展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3. 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官兵舍生忘死猛冲敌舰;经远舰长时间以一敌四,直到舰身下沉时仍然继续开炮击敌;定远、镇远两主力舰自始至终战斗在最前列。
他们的英勇行为()A. 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B. 展现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C. 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D.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官兵舍生忘死猛冲敌舰;经远舰长时间以一敌四,直到舰身下沉时仍然继续开炮击敌;定远、镇远两主力舰自始至终战斗在最前列”可知,黄海海战中,致远、经舰、定远、镇远等舰官兵英勇抗敌,不畏牺牲,B项正确;黄海海战是抗击日本侵略的海战,与英军无关,排除A项;公车上书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排除D 项。
故选B项。
初中世界古代史试卷(附答案 答题卡)
大水沟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十月月考试卷九年级历史(世界古代史)(全卷两个大题,共43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卡上。
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自行保管,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A.非洲南方古猿 B.非洲早期猿人C.中国南方古猿 D.中国元谋人2.生活在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摩梭人,她们所生子女皆属女方,血缘按母系计,财产按母系继承。
男子只负责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每个家庭都由一个最能干、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妇女安排生产、生活,保管财产。
这种现象与原始社会哪一时期的情况相符( )A.母系氏族公社时期B.父系氏族公社时期C.奴隶社会时期D.封建社会时期3.《爱在西元前》的歌词中唱道:“古巴比伦王朝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写( )A.《汉谟拉比法典》 B.《民法典》 C.《刑法典》 D.《商法典》4. 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
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5.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剁掉。
作出这种规定的古国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6.随着驻伊美军在2011年底撤离伊拉克,两河流域这片曾经的人类文明摇篮之安危再次引起世人关注。
以下各项中,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A.象形文字、金字塔 B.司母戊鼎、甲骨文C.种姓制度、佛教 D.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7.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下列属于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造纸术 C.佛教 D.阿拉伯文字8.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9.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202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
据此推知,当时()A.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B. 南北经济差异明显C. 农业生产工具先进D. 两地存在文化交流2. 下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
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版可能源于()A. 劳动生产B. 分封制度C. 兼并战争D. 祭祀礼仪3. 《秦律·田律》规定,地方官员应及时上报农田开垦面积、农作物生长、干旱、水涝、蝗灾等情况。
这反映了秦朝()A. 推行轻徭薄赋政策B. 重视农业生产C. 实施休养生息政策D. 注重兴修水利4. 汉武帝时期,人们常用“勇”“雄”“猛”“安汉”“广武”等字取名,文人、学士也多练习骑射、击剑等。
与该风气的出现可能有关的是()A. 北击匈奴B. 光武中兴C. 楚汉之争D. 文景之治5. 魏晋时期,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大量引进《论语》《史记》《汉书》等儒家经典和史学名著,当地人不仅能诵读汉文著作,还能使用汉文写作。
2024年天津市中考历史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开卷)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最可信的依据是()A.文字记载B.考古发现C.专家推测D.民间传说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3.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尊崇儒术”。
他们都是为了()A.削弱诸侯王势力B.加强思想控制C.消除匈奴威胁D.打击豪强地主势力4.下列成语典故出自于淝水之战的是()A.纸上谈兵B.破釜沉舟C.闻鸡起舞D.草木皆兵古代墓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请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
这些文物共同反映出()A.唐蕃和亲B.中外交往C.北人南迁D.边界贸易6.内蒙古赤峰的宁城和松山辽墓中分别出土了有汉族文化特征的铜香炉和鸳鸯三彩壶。
这些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A.农业生产的发展B.海外贸易的兴盛C.经济重心的南移D.民族文化的交融7.顺治皇帝册封了“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了“班禅额尔德尼”。
这都属于清朝对西藏地方进行有效管辖的()A.背景B.措施C.作用D.目的8.“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特别是建立现代的政治制度方面被证明行不通,中国必须通过革命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
”文中“改革”是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9.某班同学搜集了李鸿章、康有为、张謇、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相关史实。
八年级历史开学摸底考(答题卡)8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西专用) 八年级历史·答题卡第I 卷(请用2B 铅笔填涂)第II 卷(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 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 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1 [A] [B] [C] [D]2 [A] [B] [C] [D]3 [A] [B] [C] [D]4 [A] [B] [C] [D]5 [A] [B] [C] [D]6 [A] [B] [C] [D]7 [A] [B] [C] [D]8 [A] [B] [C] [D]9 [A] [B] [C] [D] 10 [A] [B] [C] [D]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22 [A] [B] [C] [D]23 [A] [B] [C] [D]24 [A] [B] [C] [D] 25 [A] [B] [C] [D]26.(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7.(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陕西省中考历史真题(A卷)(真题)
C.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D.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6. 下列分别是我抗日军民在华北破袭铁路统计图和破袭铁路线场景。场景反映的破袭行动高潮出现在
(
)
A. 五四运动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7.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 156 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 1 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
B. 政府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C. 火药、指南针等先进科技开始输往西方
D. 增进了与亚非国家地区的友好往来
4. “致远(舰)药弹尽,管带邓世昌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顷刻沉没,世
昌死之,船众尽殉。”材料描述的战况发生于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_“____________ ” ; 公元前
年,西汉建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把儒家思想立为正统思想,
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与我国春秋战国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
(人物)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清朝康熙年间编撰的《全唐诗》,共收录诗歌 48900 首,诗
B. 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C. 都实行封君封臣制
D. 都是奴隶制帝国
10.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中写到:“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
——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 … …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
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一状况最早出现于 ( )
材料一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真题)
A.1924—1927年B.1927—1937年C.1931—1945年D.1945—1949年
12.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可以参观“震撼世界的较量”“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朝鲜战场上的地下长城”“血战上甘岭”“鏖战长津湖”等专题展览。在“血战上甘岭”展厅,我们能看到哪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A.赋B.诗C.词D.小说
6.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图文物()
A.是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证明
B.见证了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C.证明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都是中国领土
7.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和开放通商口岸是重要内容,但由于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下列哪一条约没有此类条款()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
17.下图是拉丁美洲土著人口(1492—1825年)统计情况。拉美土著人口锐减的悲剧始于()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 达•伽马到达印度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8.下表为近代世界发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反映的主题是()
C.开始使用打制石器D.以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开始设县,都在边境地区,悬在外边。用本意为悬挂的“县”字作行政设置名,可谓名副其实。战国时期,在秦国普遍推行、确立县制的是()
A.夏禹B.商汤C.夫差D.商鞅
3.下列示意图揭示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