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梭菌性肠炎文稿演示
猪细菌性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
猪细菌性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病原:本病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C型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饲料、污水、粪便及肠道中。
其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旦形成芽孢,对加热、干燥和消毒药的抵抗力增强。
流行特点:C型产气荚膜梭菌常存在于母猪的肠道中,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地面、垫草、用具等周围环境。
初生仔猪生后接触污染的母猪体表和乳头等,细菌芽孢通过消化道而感染发病。
7日龄以内的初生仔猪易感,尤其是3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更高。
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任何品种的猪均可发病。
临床症状:仔猪梭菌性肠炎在仔猪出生后数小时至1-2天发病,发病后数小时至2天可死亡。
在急性病例常突然不吃母奶,不见拉稀即死亡。
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病仔猪不吃奶,精神沉郁,离群独处,怕冷,四肢无力,行走摇摆,腹泻,排出灰黄色或灰绿色稀粪,后变为红色糊状,故称红痢。
粪便很臭,常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及多量小气泡。
病猪脱水明显,消瘦,被毛无光。
体温不高,很少升到41℃以上,大多数病仔猪死亡,少部分耐过。
部检病变:小肠的病理变化最典型。
病死猪一小段空肠呈深红色至紫红色,肠腔内充有红黄色或暗红色内容物,内混有多量气泡,肠黏膜红肿、出血及麸皮样坏死。
有时见肠浆膜下及肠系膜积有数量不等的小气泡。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出血。
腹腔积红黄色液体。
心外膜、肝、脾、肾可见出血点。
诊断要点: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
1.本病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初生仔猪。
2.临床症状:发病仔猪排出红褐色稀粪,或是混含坏死组织和气泡;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极高。
3.剖检病变:病死猪小肠特别是空肠黏膜红肿,有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肠内容物呈红褐色并混有小气泡;肠壁黏膜下层、肌层及肠系膜有灰色成串的小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出血,实质器官变性、出血。
4.实验室检查:通过病原分离鉴定和肠内容物毒素检查,可以作出确切诊断。
可取小肠内容物,加等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于3000转/min离心60min,取上清液静脉接种小鼠,每只0.2-0.5ml,如小鼠很快死亡,即可确诊本病。
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课件
七、防制
七、防制 1、搞好環境衛生、消毒 2、孕豬注射C型菌苗(類毒素)兩次 3、仔豬生後服抗生素
八、思考題
思考題 1.仔豬紅痢為何不易治療? 2.如何預防本病?
參考書目
(1)蔡寶祥主編,《家畜傳染病學》,第四版,中國 農業出版社 (2)B.E.斯特勞,S.D.阿萊爾主編,蒙加林等譯, 《豬病學》(美),第八版,中國農業出版社 (3)B.W. 卡爾尼克主編,高福等譯,《禽病學》 (美),第十版,中國農業出版社
二、病原
根據產生毒素分為A、B、C、D、E 5個 血清型,C型菌株主要是α、β毒素,特別 是β 毒素,它可引起仔豬腸毒血症、壞死 性腸炎。
2009年執業獸醫師考試真題分析
130.仔豬梭菌性腸炎又稱C A、仔豬白痢 B、仔豬黃痢 C、仔豬紅痢 D、仔豬痢疾 E、仔豬胃腸炎
11
三、流行病學
三、流行病學
主發於1-3日齡仔豬,1周齡以上少發, 發病率20-100%不等。
二、病原
二、病原
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 (魏氏梭菌 ) 革蘭氏陽性,有莢膜不運動的厭氧大桿菌, 芽孢卵圓形,位於菌體中央或近端,但在 人工培養基不容易形成。
形成芽孢後,對外界抵抗力強,80℃ 15 ~ 30 min,100 ℃則幾分鐘才能殺死。
Thanks!
豬梭菌性腸炎 (仔豬紅痢)
(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
一、概念及背景 二、病原 三、流行病學 四、臨診症狀 五、病理變化 六、診斷 七、防制 八、思考題
一、概念及背景
一、概念及背景
本病又稱仔豬傳染性壞死性腸炎,是 由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引發高度致死性的 腸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 率高,小腸後段的彌漫性出血或壞死性 變化為特徵。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治
病理变化
仔猪的肠黏膜充血、出血、水 肿,肠内容物混有血液。
治疗措施
采用抗生素治疗,如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等,并加强护理, 提高仔猪的生存率。
案例二: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01
治疗方法
采用不同药物治疗仔猪梭菌性肠 炎,观察其疗效。
03
实验结果
不同药物对仔猪梭菌性肠炎的治 疗效果存在差异,其中某些药物
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调整饮食
在患病期间,应适当调整仔猪的饮食 ,以减轻肠胃负担,并给予易消化、 营养丰富的饲料。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保持环境卫生
接种仔猪梭菌性肠炎疫苗是预防该病发生 的有效方法,应在产前对母猪进行免疫接 种。
保持猪舍内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 洁,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和感染。
合理饲养管理
监测与隔离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保持猪舍通风良好, 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
病理变化
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壁 溃疡、坏死,腹腔内积液 等。
病程
病程通常为1-3天,有时 可达7天以上。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仔猪发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通过采集病死猪的肠内容物、肠黏膜 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确定 病原菌。
鉴别诊断
与黄痢和白痢的鉴别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可通过粪便、尿液、乳汁等
排出病菌。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 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间 接传播。
易感动物
主要侵害1周龄内的仔猪,特别 是1-3日龄的仔猪最为易感。成 年猪和母猪也可感染,但症状 较轻。
猪细菌性传染病仔猪梭菌性肠炎
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选择有效的抗菌药 物进行治疗。同时加 强饲养管理,提高仔 猪的抵抗力。对于耐 药性问题严重的地区 ,应考虑采用疫苗进 行预防。
THANKS
感谢观看
传播途径与感染源
传播途径
仔猪梭菌性肠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猪和带菌猪的粪便、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等都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感染源
带菌猪和患病猪是仔猪梭菌性肠炎的主要感染源。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易感动物
仔猪、成年猪都可能感染 仔猪梭菌性肠炎,但以13日龄的仔猪最为易感。
流行季节
仔猪梭菌性肠炎无明显流 行季节,但寒冷季节可能 会增加发病率。
病程短
发病到死亡时间短,有的仅几 个小时。
腹痛
病猪腹痛明显,拱背、摇尾, 腹部肌肉紧张。
急性死亡
仔猪突然死亡,且死亡后尸体 迅速腐败,并伴随有出血性肠 炎。
呕吐
病猪呕吐,吐出物呈黄色。
腹泻
病猪腹泻,排出黄色或淡红色 的水样稀粪。
慢性症状与病变
慢性死亡
仔猪呈慢性经过,死亡速度较慢,每天死亡 几头。
消瘦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规模化猪场爆发疫情
总结词
高度传染性、高死亡率、快速传播、经济损失巨 大。
原因分析
病原菌侵入猪群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迅速繁殖, 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给其他易感 猪只。
详细描述
规模化猪场由于饲养密度大、猪群流动频繁,一 旦出现仔猪梭菌性肠炎,很容易在猪群中迅速传 播,造成大量仔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 济损失。
地区分布
仔猪梭菌性肠炎在世界各 地都有分布,但在一些养 殖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地 区更为常见。
猪梭菌性肠炎课件
案例二: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过程
治疗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详细介绍对病猪的治疗方案,如使用 何种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等。
分析治疗效果不佳的可能原因,提出 改进措施。
治疗效果评估
对治疗后的病猪进行跟踪观察,评估 治疗效果。
案例三:防控经验分享
预防措施
介绍预防猪梭菌性肠炎的措施, 如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等。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导致腹泻、血便 的疾病进行鉴别,如猪痢 疾、猪瘟等。
鉴别诊断
猪痢疾
猪痢疾的粪便中常含有血液和粘液, 但无恶臭;而猪梭菌性肠炎的粪便呈 水样,带有恶臭。
猪瘟
猪瘟的病猪会出现高热、皮肤出血等 症状;而猪梭菌性肠炎的病猪体温正 常或略高,无皮肤出血等症状。
诊断标准
临床特征
病猪出现腹泻、血便、脱 水等症状,且病程较短, 通常在2-3天内死亡。
饲料和水源管理
保证饲料和水源的新鲜、无污染,定 期对饲料和水源进行检测,防止病原 菌的污染。
提高猪只免疫力
合理搭配饲料营养,保证猪只获得足 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和 抵抗力。
控制策略
及时诊断和治疗
隔离和淘汰病猪
一旦发现猪只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应 及时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对已经感染的猪只进行隔离治疗,对无法 治愈的病猪及时淘汰,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
规范接种操作
严格按照疫苗接种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疫苗接种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免疫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监测与评估,了解疫苗接种效果,及时调整免疫 程序。
05 猪梭菌性肠炎的治疗
治疗方案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猪出现梭菌性肠炎的症状,应及时 采取治疗措施,以降低死亡率。
猪的肠道疾病PPT课件
4.轮状病毒
环境、饲养管理都是诱因 A、B、C三型不同猪场发生比例不同,C型
较多 轮状病毒检出率可达51%,但有些不发病
5.大肠杆菌
发病日龄:小于5日龄;断奶后 常与病毒、球虫混合感染 溶血性大肠杆菌:皮肤发青,眼窝凹陷,出血性结肠炎 仔猪水肿(断奶应激):眼睑、胃肠水肿、神经症状 控制:致病性F18疫苗(饮水投喂)可抑制产毒菌株
8.猪痢疾
• 猪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猪的一种严重的 肠道传染病,又称血痢。主要临诊症状为严重的黏液性和 黏液性出血性下痢,急性型以出血性下痢为主,亚急性和 慢性以黏液性腹泻为主。剖检病理特征为大肠黏膜发生卡 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2-3月龄的猪多发。
• 诊断:显微镜检
9.出血性肠炎综合症
治疗和控制:口服阿莫西林,饲料添加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 强化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初乳、保温等。
仔猪呕吐
肠壁半透明,鼓气
2.PED/TGE
• 凝乳块:胃膨大刺激脑神经引起呕吐,初期没有
腹泻症状
• 肠壁半透明(鼓气):濒临死亡,肠道排空
2.PED/TGE
• 症状、演化都相似
呕吐
腹泻
脱水
死亡
• 极强的传染性
症状,第三天重复返饲。
2.返饲失败原因
1. 错误的仔猪:死亡的、没有典型的临床症 状、濒临死亡的肠道排空的。
2. 只选择1窝内的仔猪。 3. 用消毒剂残留的容器。 4. 使用温水。
3.球虫
一般10日龄左右发病 肠壁逐渐变厚,肠道内容物剥离困难 检测:活仔猪肠道内容物镜检 驱虫:7-10日龄、断奶前(拜耳的百球清效果好) 夏季、雨季易形成慢性感染
6.沙门氏菌
仔猪梭菌性肠炎综合防治
7 . 1 预 防
摘 要 笔者针 对某猪 场仔猪梭 茵性 肠炎病高致死率的案例 ,详细分析该病
致病 原特 性 及 流 行 特 点 、 典型症状等 , 针 对 性提 出综 合 预 防 措 施 及 治 疗 要 点 。
从 本症病原 特性和 流行特点 。 可 看 出本 病 原 普遍 存 在 、 多渠道传染 、 哺
1 头 并 致 僵 。 为 帮 助 猪 场 正 确 防 治该
病。 笔 者交 流相 关 经 验 。
1 概 述
性发病 . 病程较短 , 发病 1 — 2 d连 续 死 亡: 患猪 不 吃 奶 , 整群扎堆 , 精神萎顿 , 畏寒 , 四肢 无 力 , 异常下痢 , 多 呈 红 色
症 状 即可 判 定 ,必 要 时 采 取 实 验 室 检
查 以 确诊 。主要 判 定 依 据 有 : f 1 ) 易 感 对
的 猪 舍 内 环境 , 即可短期发病 、 病 程 极 短 f 1 ~ 2 d ) 、 整窝致死。 4 临 床 症 状
哺乳仔猪常见于出生后 1 - 2 d急
大治 疗 意 义 ,重 点 在 于搞 好综 合 预 防
措施 。
7 . 1 . 1 争 取 母 源 抗 体 保 护 。母 猪 产 前 3 0 d和产 前 1 5 d分 别 颈 部 肌 肉 注 射 仔 猪 红 痢 灭 活 疫 苗 1次 .第 一 次 1 0 m L, 第 二次 5 m L, 促 使 刚 出 生 仔 猪 吃 到 初 乳 . 即 可 获 得 母 源 抗 体 保 护 .对 仔 猪 的保 护 力 可达 9 0 %一 1 0 0 %, 足 以 度 过 发病 高 危 期 。 7 . 1 . 2 搞 好 猪 场 环 境 卫 生 及 防 疫 消
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课件
二、病原
二、病原
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 (魏氏梭菌 ) 革兰氏阳性,有荚膜不运动的厌氧大杆菌, 芽孢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但在 人工培养基不容易形成。
形成芽孢后,对外界抵抗力强,80℃ 15 ~ 30 min,100 ℃则几分钟才能杀死。
二、病原
根据产生毒素分为A、B、C、D、E 5个 血清型,C型菌株主要是α、β毒素,特别 是β 毒素,它可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坏死 性肠炎。
2009年执业兽医师考试真题分析
130.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C A、仔猪白痢 B、仔猪黄痢 C、仔猪红痢 D、仔猪痢疾 E、仔猪胃肠炎
88
三、流行病学
三、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主要是1 ~ 3日龄仔猪,1 周以上仔猪很少发病。绵羊、马、牛、 鸡、兔等。
本菌常存在于一部分母猪肠道中,随 粪便排出,污染母猪的奶头及垫料,造 成仔猪感染。
四、临床症状
四、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排出含有灰白色碎片的 褐色液状粪便,约1-2天死亡。
慢性病例:见于1周龄以上仔猪呈 现间隙性或持续性腹泻,粪便呈黄 灰色糊状,病猪消瘦、生长停滞, 于数周肠腔内充满含 血液体,腹水呈红色;病程稍长 的,肠粘膜坏死形成黄色或灰色 坏死假膜。
• 空、回肠严重出血
六、诊断
六、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的特点可初诊。
实验室诊断:确诊需测定肠内C型菌毒素。
取病猪肠内容物接种小鼠。 取病猪肠内容,加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拌 匀后,以3000r/min离心沉淀30-60min。经细 菌滤器过滤取滤液0.2-0.5ml。静注一组18-22 克的小鼠。同时用上述滤液与C型产气荚膜梭 菌抗毒素血清混合,作用40min后注射另一组 小鼠。如单注射滤过液的小鼠迅速死亡,而后 一组小鼠健活,即可确诊。
猪魏氏梭菌病诊疗报告.doc
猪魏氏梭菌病诊疗报告概述:魏氏梭菌病又叫梭菌性肠炎、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肠毒血症,俗称仔红痢。
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段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是严重危害养业的重要疾病。
为引起广大户对该病的足够重视,报道如下:一、临床症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排酸臭的黄褐色或水样粪便,体温升高到40~41℃,饮欲增加。
病鼻镜干燥,皮肤、四肢末梢、耳尖发绀,口鼻流白色泡沫,呼吸困难,死亡腹部膨胀,腹壁呈弥漫性充血,少数肛门外翻。
二、剖检变化主要病变在小肠,有时可延至回肠前部,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广泛出血,肠壁呈深红色、血管充盈呈红色树枝状,部分肠段臌气,与正常肠段界线明显,肠内容物呈暗红色液状,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色,空肠绒毛坏死。
胃臌气,内有食物,幽门周围及其附近胃壁充血,胃粘膜脱落,肾有小出血点。
三、病原体特征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梭状杆菌,能产生芽胞,并能形成特殊荚膜的专性厌氧菌。
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可见于土壤、污水、、粪便以及人畜胃肠道内,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
该菌至少可以产生15种以上的毒素,能对人和多种动物致病。
四、诊断1.组织抹片镜检镜检可见到一种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两端钝圆、短杆状直杆菌,单个存在或排列成链状。
美蓝染色可见蓝色、两端钝圆、短杆状或直杆状细菌,单个存在或排成链状。
2.分离培养结果接种病料的培养基厌氧培养48h后,可见在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有细菌生长。
菌落形态为灰色,圆形突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半透明,并且出现α、β双溶血环;需氧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厌气培养呈均匀浑浊,并有气泡产生。
3.药敏试验结果对青霉素类药物和硫霉素等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中度敏感;对链霉素卡那霉素黏杆菌素等有耐药性。
五、治疗1.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隔离发病,全场栏舍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1次/d,连续l0d,消毒药可用5%的烧碱溶液、20%漂白粉等交替使用。
一例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治
发生的。
征得畜主同意,我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助产。
3 助产方法的对比及效果3.1 随机抽取近期临产的母猪20头,分成两组,每组10头。
3.2 第一组停止使用氯前列烯醇和缩宫素,让母猪自然生产,其他处理和预防性用药不变。
结果是10头母猪产下的97头仔猪中只有一头弱小胎儿死亡,产程绝大多数为2小时左右,个别长的达3小时以上,不分夜昼的分娩。
3.3 第二组给每头临产前一天母猪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11毫克,停止使用缩宫素,其他处理和预防性用药不变。
结果是10头母猪产下的95头仔猪中无一头胎儿死亡,产程都在1小时左右,就是个别弱仔产下也是活的,而且都是在白天产仔。
4 选择助产方法经上述对比试验后,在母猪能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取消缩宫素催产,猪场采用其他措施不变的第二组的助产方法。
5 小结与体会5.1 改变助产措施后1个多月中,电话回访三次,该猪场全部实施第二组助产方法,取得了很好效果,既达到了同期分娩的目的,又控制了胎儿死亡。
5.2 兽用氯前列烯醇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F 2α的类似物,此药物对牛、羊、猪、马等动物具有强烈的溶解黄体和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可促进母畜分娩后排除恶露,促进子宫复原,用于临产前一天的母猪是为了诱导其同期分娩。
这种处理方式的好处是:母猪产仔速度加快,比自然生产缩短1倍左右的时间,而且把可能在晚上生产的母猪调整在白天生产,非常便于助产、输液、消毒等,母猪的子宫炎和乳房炎大大下降(采取该措施以前,15%左右的产后母猪发生无乳综合征,采取该措施以后,产后母猪发生无乳综合征在1%以下),同时降低了饲养员和兽医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5.3 缩宫素是子宫收缩药,氯前列烯醇也具有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两种药物协同作用于子宫,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直性痉挛收缩,势必压迫胎儿和胎盘,使母体供给胎盘的血液大大减少,导致胎儿缺营养和氧气而死亡。
5.4 猪场在给生产母猪输液时,一般在15分钟内输完含缩宫素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40单位缩宫素输入母体,违犯了缩宫素的用药原则,缩宫素给动物催产,如果是用输液的方式,应该采取缓慢静脉滴注。
生物技术猪病防治 猪梭菌性肠炎精品PPT课件
病理变化
1.最急性型 表现出血性肠炎:肠 壁外观呈深红色,两端界限明显,整 个病变肠段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弥漫性 出血,肠腔内充满含血的液体,空肠 壁含有气泡,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色。
2.急性型 出血性病变不严重, 以坏死性肠炎为主:肠壁变厚,失去 弹性,肠粘膜呈灰色或黄色坏死,内 容物中有被血液着染的坏死性组织碎 片,大部分绒毛脱落,形成坏死性伪 膜;在粘膜下层,肠肌层及肠系膜淋 巴结见有气泡。
(1)在肝片肉汤中培养时,发育非常迅 速,约5-6h后即变混浊,并产生大量气 体。 (2)牛奶培养基中培养8-10h就发生暴 裂发酵现象(因产酸也产气)。 (3)在葡萄糖血琼脂平板中培养,可形 成中央隆起、椭圆或圆盘状的湿润大菌 落,菌落表面有放射状条纹,初期为灰 色,与空气接触后变成浅绿色,菌落周 围形成双层溶血环。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4.慢性型 肠外观正常,肠粘膜 有线状坏死区。
此外,心外膜、肾皮质、脾边缘 及膀胱有出血点。
诊断
1.现场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 可作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 (1)细菌学检查 涂片镜检和分离鉴定。 (2)肠内毒素检查 取肠内容物、稀释、 离心,用上清液静脉注射18-22g小白鼠,证明 有无毒素存在;或用抗毒素中和上清液,再接 种小白鼠,以证明其毒型。
急性产气荚膜梭菌,出血性肠炎
仔猪红痢 小肠出血性炎症
急性产气荚膜梭菌 肠系膜气肿
产气荚膜梭菌型粘膜下气肿
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纤维素性和出血 性肠炎注意与球虫病的鉴别诊断
产气荚膜梭菌,示粘膜表面 伪膜的形成
小肠粘膜出血、坏死
小肠粘膜出血、坏死
3.亚急性型 以坏死性炎症为主, 肠管变厚、易碎,粘膜上形成坏死性 假膜。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临床症状
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死 猪呈败血症变化。
病理变化
胃内充满凝乳块,黏膜充血、出血 ,肠黏膜充血、出血,肝、脾、肾 等器官充血、出血。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 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 实验室检查。
病例二:亚急性死亡病例
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亚急性死亡病例多发生于10日龄的仔猪。
防治措施
预防仔猪梭菌性肠炎的关键是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加强饲养 管理,定期消毒,提高饲料品质。治疗仔猪梭菌性肠炎可以 采用抗生素治疗和补液治疗等方法,但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以减少死亡和损失。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进一步研究仔猪梭菌性肠炎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免疫 预防方法等,同时加强综合防治措施的推广和应用,以提 高仔猪的健康水平和养殖效益。
临床症状
病猪食欲减退,消瘦,腹泻,贫血,生长 缓慢。
病理变化
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肠黏膜充血、出 血,肝、脾等器官轻度充血。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 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05
结论与展望
诊断方法
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一种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 侵害1周龄内的仔猪。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 诊断等方法,可以准确诊断该疾病。
02
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观察
01
02
03
发病时间
仔猪梭菌性肠炎通常发生 在出生后36-48小时。
症状表现
观察仔猪是否出现呕吐、 腹泻、精神不振等症状, 以及粪便的颜色、形状和 气味等。
病程发展
记录仔猪的病程发展,观 察是否有恶化趋势。
病理学检查
尸体剖检
猪类病症课件:8-仔猪梭菌性肠炎 猪增生性肠炎
又名增生性回肠炎(proliferative ileitis)或 增生性肠病(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
由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LI)引起的一种断乳仔猪的肠道疾病,以 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根 瘤样增生为特征。
一、病原
2. 检测细菌毒素基因类型的PCR与多重PCR
3. Western blot
六、防制
口服抗生素或注射抗猪红痢血清,作为紧急 预防
母猪注射A、C型产气荚膜梭菌氢氧化铝灭 活苗:产前1个月和2周各免疫一次,仔猪出 生后吮吸初乳
仔猪出生后注射抗猪红痢血清,可提供2~3 周被动免疫保护
七、公共卫生
膜增厚; 回肠内充血或出血,并充满粘液和胆汁,
有时可见凝血块。
Vannucci, et al., 2014
Vannucci, et al., 2014
Vannucci, et al., 2014
Vannucci, et al., 2014
七、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以 做出初步诊断
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 LI),寄生于感染上皮细胞的胞质边缘
与弯曲杆菌相似,菌体呈杆状,两端尖锐 或圆钝,抗酸染色
用细胞培养技术分离本菌,大鼠肠细胞 IFC-18或人胎细胞系INT-407
细菌主要存在于肠上皮细胞胞质中,也存 在于粪便中
三、流行病学
宿主范围广泛,主要侵害猪,仓鼠、血貂、狐 狸、大鼠、马鹿、鸵鸟、兔等动物也可感染
慢性型:病程一周以上,粪便呈黄灰色糊状
四、病理变化
空肠呈暗红色,肠管充满红色液体,绒毛 坏死,肠系膜淋巴结呈鲜红色。
仔猪梭菌性肠炎ppt课件
二、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 主要侵害1-3日龄的仔猪,1周以上 仔猪很少发病。窝发率高,可达100%, 死亡率20-70%。
2、发病特点: 魏氏梭菌常存在于一部分母猪肠道 中,随粪便排出,污染母猪的奶头及垫 料,初生仔猪出生后接触被污染的母猪 体表和乳头、泥土和垫草,将本菌芽孢 吞入消化道内而感染发病。 3、猪场一旦发生本病,很难清除。
2、血清型: • 本菌能产生强烈的致死性毒素。根据产生的毒 素不同可分为A、B、C、D和E 5个血清型。 • C型产气荚膜梭菌主要产生α、β毒素,特别是 β毒素,它可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 • A型菌株导致轻度的坏死性肠炎与绒毛退化, 也是仔猪梭菌性肠炎的主要病因。
3、抵抗力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通常存于土壤、饲料、 污水、粪便及人、畜肠道中。 梭菌繁殖体抵抗力并不强,一旦形成芽孢 后,对热力、干燥和消毒药的抵抗力就显著增 强。加热80℃ 30min、100℃ 数分钟可杀死本 菌。
慢性: 病猪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病程 在1-2周或以上。排出黄灰色、黏糊状粪 便。尾部及肛门周围有粪污黏附。病仔 猪逐渐消瘦,生长发育停滞,最后死亡 或被淘汰。Leabharlann 持续的腹泻,极毒消瘦和脱水
四、病变
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含血液体, 有时可扩张到回肠; 病程稍长的,肠粘膜坏死形成黄色或灰 色坏死假膜,容易剥离,肠腔内含坏死 组织碎片; 腹水、胸水增多,呈红色; 脾点状出血,肾脏皮质出血点。
小肠严重出血
肠道弥漫性出血,内含坏死性组织
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性病变
五、诊断
1、参考: 1-3d仔猪多发,红色下痢,发病快, 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变主要为小肠出 血性坏死性炎症。
2、动物试验(中和试验) 主要是查明病猪肠道是否存在A型或 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 取肠内容物与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混 合,离心,取上清,上清经细菌滤器过 滤,取滤液接种小鼠,对照组取滤液与 A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血清混合, 如试验组死亡,对照组健活,则可确诊。
仔猪梭菌性肠炎防治
治疗措施
及时发现病猪
对猪群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病猪及时 隔离和治疗。
抗生素治疗
使用抗生素药物对病猪进行治疗,如 甲硝唑、替硝唑等,以抑制病原菌的 生长繁殖。
补液和纠正电解质失衡
对病猪进行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 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中药辅助治疗
使用中药辅助治疗,如黄连解毒散等 ,以增强病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建议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养殖户对仔猪梭菌性肠炎防治的重视程度;及时发 现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消毒等措施。
06
相关研究与进展
Chapter
研究现状与进展
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一种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侵害1-3日龄的仔猪,死亡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仔猪梭菌性肠炎的发病率 逐渐上升,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病原菌的致病机制 、流行病学特征和免疫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为开发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控和治疗措施提 供支持。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 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也将有助 于推动仔猪梭菌性肠炎防治工作的 进一步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疫苗接种与生物安全措施
疫苗接种
对母猪和仔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降 低感染风险。
生物安全措施
对疫苗接种后的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消毒处理,避 免病原菌的传播。
避免交叉感染
对疫苗接种后的猪群进行隔离饲养,避免与其他 未接种疫苗的猪群交叉感染。
05
案例分析与应用
Chapter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规模化猪场,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 综合措施,有效控制了仔猪梭菌性肠炎的爆发,减少了死亡 和损失。
猪梭菌性肠炎--李俊霞
3、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小猪出生后1d开始发病,症状不 (1)最急性型:小猪出生后1 开始发病, 最急性型 明显,只见仔猪后躯粘满血样稀粪 虚弱, 后躯粘满血样稀粪, 明显,只见仔猪后躯粘满血样稀粪,虚弱,很快濒 少数没有血痢即昏倒死亡。 死。少数没有血痢即昏倒死亡。 (2) 急性型:最常见,排出含有灰色组织碎片的 急性型:最常见,排出含有灰色组织碎片的 红褐色液状稀便。消瘦和虚弱,病程约2 红褐色液状稀便。消瘦和虚弱,病程约2d,第三天 即死亡。 即死亡。 (3)亚急性型:持续腹泻,病初为黄色软粪,后 (3)亚急性型 持续腹泻,病初为黄色软粪, 亚急性型: 变为液状,内含坏死组织碎片。极度消瘦,脱水, 变为液状,内含坏死组织碎片。极度消瘦,脱水, 5~7d死亡。 5~7d死亡。 (4)慢性型:病猪在1周以上时间呈现间隙性或 (4)慢性型 病猪在1周以上时间呈现间隙性或 慢性型: 持续性腹泻,粪便呈黄灰色糊状。逐渐消瘦, 持续性腹泻,粪便呈黄灰色糊状。逐渐消瘦,生长 停滞,于数周后死亡或淘汰。 停滞,于数周后死亡或淘汰。
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充满含血的液体, 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充满含血的液体,空肠部绒毛坏死
5、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变特点,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变特点,如本病发生 周龄内仔猪,红色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 于1周龄内仔猪,红色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肠 腔充满含血的液体,以坏死性肠炎为主, 腔充满含血的液体,以坏死性肠炎为主,可作出初 步诊断。 步诊断。 确诊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确诊须进行实验室诊断,查明猪肠道是否存在 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取病猪肠内容物,加等量生理盐水, 即,取病猪肠内容物,加等量生理盐水,以 3000rpm,离心沉淀30min~60min, 3000rpm,离心沉淀30min~60min,上清液经细菌滤 器过滤,取滤液0.2ml~0.5ml静脉注射一组小鼠 静脉注射一组小鼠, 器过滤,取滤液0.2ml~0.5ml静脉注射一组小鼠,另 一组小鼠注射与C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作用40min) 一组小鼠注射与C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作用40min) 中和的滤液, 中和的滤液,如单注射滤液的小鼠死亡而中注射和 液小鼠健活,即可确诊。 液小鼠健活,即可确诊。
猪梭菌性肠炎优选演示
五、病理变化
腹腔内有较多呈樱桃红色液体
五、病理变化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病健交界明显
五、病理变化
肠粘膜增厚,附有灰黄色坏死性假膜
五、病理变化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病健交界明显
五、病理变化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病健交界明显
四、临床症状
病猪拉含有灰色坏死 组织的红褐色液状稀 粪,消瘦,虚弱死亡
四、临床症状
病仔猪消瘦、虚弱,失去生活能力
五、病理变化
急性型: • 腹腔内有较多呈樱桃红色液体。 •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病健交界明显。 • 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 • 肠粘膜及粘膜下层有广泛性出血及数量
不等的小气泡。
亚急性、慢性型:肠出血病变不明显,以 坏死性炎症为主,切开肠壁则见肠粘膜 附有灰黄色坏死性假膜。
猪梭菌性肠炎
优选猪梭菌性肠炎
猪梭菌性肠炎 ( Clostridial enteritis oຫໍສະໝຸດ piglets)概况和历史
1
2
病原
3
流行病学
4
临床症状
5
病理变化
6
诊断
7
防治
一、概况和历史
• 梭菌性肠炎,有叫仔猪红痢、猪传染 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是由 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内仔 猪高度致死性的坏死性肠炎,主要表 现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 病死率高。
二、病 原
C型产气荚膜梭菌。 • 形态及染色:G+、有荚膜,不运动的厌
氧大杆菌,芽孢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 大于菌体宽度,菌体外观似梭状。
• 毒力:能产生α、β毒素,尤其是β毒素, 可引起仔猪肠毒血症、肠坏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临床症状
• 最急性型:常发生于出生后1-2天内的 仔猪,拉血样稀便,很快晕倒和死亡。
• 急性型:常发生于2-3天龄的猪,病猪 拉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的红褐色液状稀粪, 消瘦,虚弱死亡。
• 亚急性、慢性型:常发生于5-7天龄的 猪,拉黄色软、稀便,内含坏死组织碎 片,极度消瘦,脱水,死亡。
二、病 原
产气荚膜梭菌菌体
产气荚膜梭菌在血琼脂培养 基上的溶血现象
二、病 原
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 厌氧培养产生大量气体
产气荚膜梭菌 “勋章”样菌 落
三、流行病学
• 本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猪,其它年 龄的猪也可发病,但较少见。
• 传染源: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猪场 一但发生本病,不易清除;病菌常存在 于部分母猪肠道中。
五、病理变化
腹腔内有较多呈樱桃红色液体
五、病理变化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病健交界明显
五、病理变化
肠粘膜增厚,附有灰黄色坏死性假膜
五、病理变化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病健交界明显
五、病理变化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病健交界明显
四、临床症状
病猪拉含有灰色坏死 组织的红褐色液状稀 粪,消瘦,虚弱死亡
四、临床症状
病仔猪消瘦、虚弱,失去生活能力
五、病理变化
急性型: • 腹腔内有较多呈樱桃红色液体。 • 空肠肠壁呈深红色,病健交界明显。 • 肠内容物为暗红色液体。 • 肠粘膜及粘膜下层有广泛性出血及数量
不等的小气泡。
亚急性、慢性型:肠出血病变不明显,以 坏死性炎症为主,切开肠壁则见肠粘膜 附有灰黄色坏死性假膜。
二、病 原
C型产气荚膜梭菌。 • 形态及染色:G+、有荚膜,不运动的厌
氧大杆菌,芽孢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 大于菌体宽度,菌体外观似梭状。
• 毒力:能产生α、β毒素,尤其是β毒素, 可引起仔猪肠毒血症、肠坏死。
• 抵抗力:形成芽孢后,对外界抵抗力很 强。
二、病 原
呈杆状,外周有荚膜
猪梭菌性肠炎文稿演示
优选猪梭菌性肠炎
猪梭菌性肠炎 ( 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
概况和历史
1
2
病原
3
流行病学
4
临床症状
5
病理变化
6
诊断
7
防治
一、概况和历史
• 梭菌性肠炎,有叫仔猪红痢、猪传染 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是由 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内仔 猪高度致死性的坏死性肠炎,主要表 现为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 病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