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_第四讲_英国政治制度及运作
英国的政治制度

英国的政治制度英国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它居民来自早期欧洲大陆的迁徙。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伦三岛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
公元43年,罗马帝国将英格兰便成它的一个行省,也是发现那里有大片土地,而且也有人居住。
罗欧亚大陆是联通的,4世纪的欧洲,被一股外来势力所纠结。
他们就是被中国赶出去的匈奴,罗马帝国再衰退,匈奴人的入侵加剧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地处德国和丹麦的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继续向西飘洋渡海。
他们成为英格兰的主宰,英格兰的名称就源于这里。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军入侵,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这个“征服者威廉”,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稳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与中国不同,古代欧洲封建国王的继承制度,是按照亲属关系亲密程度排序的,国王也受制于宗教。
13世纪,国王约翰从即位一开始就不被人们看好,人们疑心他是将侄子暗杀后,才得到王位继承权。
面对质疑,约翰与教皇就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任命出现争执,导致教庭向英格兰施以惩罚,约翰国王最后被迫于1213年向教皇屈服。
针对法国占领了英国在诺曼底大部份的土地,英国的贵族要求国王取回失去的领土。
约翰即在1214年发动对法国作战,却遭逢大败。
1215年,封建贵族乘机联合对国王不满的各方力量反对约翰王。
5月17日,封建贵族得到伦敦市民支持,占领了伦敦。
6月10日,英格兰的封建贵族在伦敦聚集,挟持英格兰国王约翰。
约翰被迫赞成贵族提出的“男爵法案”(Articles of the Barons)。
1215年6月15日,在强大压力下,约翰在兰尼米德〔RunnyMede〕签署《大宪章》。
其中主要反映西欧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即国王只是贵族“同等中的第一个”,没有更多的权力。
当今世界民主制度,多少带有探险者的印迹。
作为早期开拓者的后代,不免留有他们的思想痕迹,带有功利性、现实性。
因为物质成果受人尊敬,这一思想已经领导全球200多年。
美国也是英国的延续。
《大宪章》全文共63条。
有许多内容是保障封建贵族的权益。
西方主要政治制度PPT课件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思想主要内 容
❖ 政治的根本目的是自由,自由不是无法无天,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 的一切事情。真正的公民自由只有在法治宽和的国家里才能实现。没 有法制,就没有宽和的政府,也就没有公民的自由,公民的自由只有 在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保障。
日本明仁天皇 (1933—— )
美国第32任总统弗兰克 林·德拉诺·罗斯福 (1882-1945)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孟子· 离娄上》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荀子· 君道》
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 ——康熙
(三)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
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权力结构:一种 是直线型的,另一种是循环式的。
• 政治制度既非天然就有,也并非全是人为设 计,它是通过人类的政治行动而历史地形成的, 它是“在各种社会势力的相互作用和歧见中, 从逐渐发展起来的解决这些歧见的程序和组织 环节中脱颖而出的。人数很少、性质单纯的统 治阶级的解体,社会力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力 量之间日趋频繁的相互作用是产生政治组织和 程序从而最终产生政治制度的先决条件”。
国家组织结构:单一制和复合制
复合制国家又分为联邦制(federalism)和邦联制(confederalism) ✓ 联邦制国家的主要特点:1)联邦政府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地方政
府同时拥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它与联邦政府之间不 是隶属关系;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但在国家统一宪法范围内,地方 政府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3)联邦政府拥有外交权,但各联邦组成 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美、加、澳、印度、尼日利亚、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 奥地利、德、瑞典、俄罗斯…… ✓ 邦联制国家的主要特点:1)各成员国独立行使国家主权,相互平等, 只在某些方面采取一致行动;2)邦联一般不设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 没有统一的军队、赋税和国籍;3)邦联设有成员国协商机关;4)邦 联成员国之间的共同活动以各方共同签字的条约为基础。
British Political System 英国的政治制度

In the document the government outlines its planned programmes and the policies it intends to follow.
❖ When the one-week debates on the Queen’s speech are finished, Parliament is ready to begin the actual work of the new session.
The Queen’s Speech
The House of Lords
❖ It exercises the supreme judicial power. (最高司法
机关)
❖ It has over 1000 non-elected members: 1. Lords Spiritual (神职议员):
❖ It’s a tradition for the monarch to open Parliament in person.
❖ On the day, the Queen travels from Buckingham Palace to Parliament in the State Coach (典礼马车, a golden carriage).
Function:
Make all the UK laws; Scrutinize (审查) government policy, administration & expenditure; Hear appeals (上诉) in the highest Court of Appeal (最高上诉法院)in Britain;
西方政治制度书本中各章节内容精要

《西方政治制度》课程内容、重点及考核要求导言一、课程内容政治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个统治形式,它不仅包含国体,也包含政体;不仅涉及政体、国家结构和政府制度,而且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
因此,政治制度实际上包含了政体、国家结构、政府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所有内容。
其中,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国体国体指的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即哪些阶级是占统治地位的,哪些阶级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由此决定国家的阶级属性,或者说,就是国家的性质。
国体决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形式。
政治制度包括政体、政府制度、国家结构、政治体制等。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包括国家机关的设置和权力配置的一整套原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具体指设置哪些国家机关,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以及如何组织、如何产生、权力如何划分、如何相互配合和牵制等。
当代政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最高国家权力的构成、产生方式和任期、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等,尤其是国家立法机关与国家元首和行政机关的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政府制度在这里被理解为国家中央行政机关,主要内容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及它在整个国家机关中的地位及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国家结构是国家形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指的是国家各个部分是如何整合而成为其为一个国家及其整合的形式;制度安排则具体表现为如何规范和维护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或全国政府与成员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
政治体制是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序和具体环节,如国家机关产生和选举的具体方式、具体形式、国家机关的决策程序、政府机构的具体设置和规模、中央对地方实行领导和控制的方式和手段、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选用和管理方式等。
西方政治制度精品PPT课件

▪ 比较政治研究可以有两个取向,一个是国别研究,一个是跨 国研究。
▪ 3.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
▪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就必须强调阶级分析。
▪ 研究政治制度,当然不能没有制度分析。
▪ 所谓国体,指的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 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 哪些阶级是占统治地位的,哪些阶级是处于被统 治的地位的,由此决定的国家的阶级属性,或者 说,就是国家的性质。
▪ 国体是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政治制度 的形式。
▪ 政治制度的形式有很多方面,主要有政体、政府 制度、国家结构、政治体制等。
(2)行省制度;
第二节 古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
三、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响 1.“共和国”的观念与制度的形式 2.古罗马的混合政体启迪了后世的政治制度设
计 3.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绐后人的最宝贵的遗产之
一
第三节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
一、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 1.进入中世纪 2.封建制度的形成 二、中世纪封建时期的西欧政治制度 1.封建君主制度(200901多选) (1)贵族君主制; (2)等级君主制; (3)专制君主制; 2. 中世纪自治城市的政治制度 (1)商业的复兴与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2)自治城市的政权组织形式 3.基督教教会统治体系
▪ 系统分析是指导系统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 的方法引进政治学研究而产生的一种分析方 法。
▪ 由系统分析还发展出行为分析、结构—功能 分析、文化分析等有用的方法。
第一章 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西方政治制度第四讲

(2)根据特制特征,分为“体制化”利益集团和“结 社性”利益集团
(3)根据追求目标,分为经济型利益集团和政治型利 益集团
(4)根据是否施压,分为压力集团和非压力集团
3.利益集团对政党政治的冲击
第一,利益集团以鲜明而具体的利益主张,直接地赢 得本团体的认同和支持
2.以政党在国家体制中的地位为标准,分为体制内政党和体制 外政党
3.以政治主张和政治倾向为标准,分为左翼、右翼和中间政党 4.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分为资本主义政党、社会民主主义政党、
共产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 5.以政党与政权之间的关系为标准,分为执政党、反对党(在
野党) 6.以政党的活动范围为标准,分为地方党、民族党和国家党 7.以政党的组织体制为标准,分为组织严密型政党和组织松散
三、西方国家政党的组织机构
1.党的领袖 2.党的中央机构。各国称谓不一:英国工党称领袖和
中央执行委员会,保守党称总部;美国称全国委员 会。 3.党的地方分支和基层组织 4.党的辅助机构和外围组织 5.党组织之间的关系 6.党内派别
四、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
1.两党制 (1)含义:指资产阶级国家中两个政党轮流执政的一种政
第四节 利益集团
一、利益集团的含义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目标的社会成员、 基于共同利益要求而组织的社会团体,其目的是维护自身的 利益。
二、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分类 1.利益集团的产生原因
第一,经济方面,社会化大生产促成了社会巨大变革 第二,政治方面,各国政府的权力和职能不断扩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利益集团的类型
2.利益集团政治扩展和深化了西方公民的政治参与 3.利益集团政治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制约机制
英国政治制度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简称议会君主制。其 主要特点是:议会不 仅是国家的最高立法 机关,而且是最高国 家权力机关,由议会 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 组织政府,是真正的 国家权力中心。君主 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
英国议会制度
•
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并对其负 责。英国的国会为两院制,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上议院又称贵族院,主要由王室 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的重要人物组成。上议院议员不由 选举产生,部分是世袭贵族。上议院是英国最高司法机关,议长由大法官兼任。和下 议院相比,上议院的权力相对有限,保留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司法权,有权审查下议 院通过的法案,并通过必要的修正案,还可以要求推迟它不赞成的立法,最长可达一 年。下议院又称平民院或众议院,其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下院的主要职权 是立法、监督财政和政府。
工党
• 工党成立于1900年2月,是英国的主要政党之一,由工会、合作社组 织和社会主义团体联合组成。前身是全国性统一组织——职工大会 (工联),1900年成立“工人代表委员会”并推选出自己的党选候选人, 1906年正式改名为“工党”。其建党目的是让劳工阶层在政治上也 有发言权。 • 英国工党(LabourParty,GreatBritain)英国两大执政党之一。 • 工党同工会之间始终保持着特殊关系。经费主要来自工会的捐助,绝 大部分党员是工会会员。多年来工党党员人数一直处于600~700万之 间,其中个人党员约60~70万。 • 英国历史上著名首相 工党代表人物——托尼· 布莱尔:托尼· 布莱尔是 工党历史上在任最长的英国首相( 1997年至2007 ),也是该党唯一 一位带领工党连续3次赢得大选的首相。
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主题二
美国宪法确立的分权制衡原则
结合下述史料,美国宪法是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
史料
同“主权在民”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限权
政府”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政府权力要受到授权者即人民 的权利和自由的限制。 制宪者们普遍笃信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认为“权力会腐 化, 绝对权力会绝对腐化” 。 因而在设计政府时必须实行分权, 以权力制约权力。1787 年宪法将政府权力分给了三个不同的 部门。
共和派 与君主派妥协 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 ________ 总统 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又相互制约。资产 的结果。______ 共和政体 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 阶级___________
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 完 ②法国历时百年才确立共和政体,是其___________
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 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 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以 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 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国家元首 ,英王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作为英联邦 ①作为__________ 统而不治 ”, 首脑, 英王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英王“__________
【知能拓展】法国共和之路步履维艰的原因
【辨析提高】美国总统与国会关系同法国总统与议会(国会)关系
的不同之处:美国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与国会之间 相对独立;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受议会限制较多,经众议院同 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下院院会的开会时间:星期一、二、三、四的下午,星期五上午; 全年开会175-200天
立法程序
➢ 法案的提出:议员个人和政府有提案权,议员提的法案称议员法案,政 府提的法案称政府法案。议员提案通常要经委员会的挑选,再经抽签方 式抽中者才可列入议程。通常,财政案必须在下院先提出,而有关贵族 的议案必须在上院先提出,其他法案可先在任何一院提出。
的主要承担者,英国下院的权力逐步向政府和内阁转移。
内阁的变化:内阁的地位不断提高并最终成为国家权力的主要承担者。
➢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后,把亲信、顾问组成一个中央管理机 关——御前会议,后发展成枢密院。英王常与举足轻重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 少数亲信大臣秘密开会,处理内政、外交等事宜。威廉三世时,该委员会被 称为“内阁”。
英王亨利八世
坎特伯雷大教堂 自16世纪英国圣 公会与罗马分裂 以来,一直是英 国国教精神中心
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1603-1714)
➢ 1603年,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逝世,没有直系继承人,由旁系亲属 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英格兰王位,在英格兰称詹姆士一世,开始了斯 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都铎王朝的有限君主专制(1485-1603年)
➢ 都铎王朝由于不具有继承王位的血统合法性,不得不寻求议会的支持,以 民意作为权力的基础。
➢ 都铎王朝统治英国期间,虽建立了有限专制君主统治,但仍受到中产阶 级和下层贵族的欢迎。原因:国王比较尊重议会和民意;遏制了大贵族割据 势力;推行宗教改革(亨利八世),建立起受英国国王支配的英国国教—— 英国圣公会,分配了原属天主教机构的土地和财产……
区,熟练工人基本上获得了选举权,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主宰地位。 ✓ 1911年议会法规定了下院与上院的关系:确立了下院的财政立法权,且上院不
得否决。取消了上院的立法权力,下院事实上取得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 上院从此成为一个议政机构。
➢ 议会制度由议会至上走向衰落。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议会的一些重要权力转移到内阁。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的作用和首相的权力空前加强,内阁已成为国家权力
➢ 行政方面(任命首相、政府大臣、高级法官、高级官吏、高级军官、海 外属地的总督;制定文官管理法规)
➢ 司法方面(赦免犯人,减轻刑罚,停止刑事追诉等 ➢ 军事方面(统帅武装力量) ➢ 外交方面(对外缔结条约,承认新的国家和政府,宣战与媾和,派遣驻
外使节,代表国家出国访问) ➢ 英王个人的特权(法律除有明文规定外不适用于英王本人、不能强制执
英国宪政体制的特点:
➢ 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成文的完整的宪法。英国只有一些 带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这些宪法性文件并不具有最高 的法律效力,它们与一般法律的效力同等,它们也没 有特殊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均可由议会一般的立法程 序制定和修改。
➢ 不成文的习惯法(惯例)在政治生活中作用重大。
(二)英国的宪政体制特点和宪法性文件
英国的宪法性文件:
➢ 《大宪章》(1215) ➢ 《权利请愿书》(1628) ➢ 《人身保护法》(1679) ➢ 《权利法案》(1689) ➢ 《王位继承法》(1701) ➢ 《选举改革法》(1832、1867、1884、1885) ➢ 《议会改革法》(1911 )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王权的变化:王权进一步衰落,英王最终成为国家的 “虚位元首”,不掌管实权。
➢ 1629年查理一世强行解散议会,此后11年里未再召开国会。其倒行逆 施引起普遍不满。1639年,英国内战爆发。
英国革命经过
➢ 第一阶段(1642-1645年):内战阶段
➢ 第二阶段(1645-1649年):温和派与激进派之争
➢
➢ 第三阶段(1649-1660年):护国公统治时期
➢ 第四阶段(1660-1688年):王政复辟时期 ➢ 第五阶段(1688年):光荣革命
行,英王不能被起诉等)
2、英王在英国存在的理由及其实际作用
❖ 英王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 ❖ 英王是联系英联邦成员国的纽带 ❖ 英王是英国政治势力冲突的协调者 ❖ 英王政治经验丰富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
英国女王及其丈 夫菲利普亲王
(三)中央政府体制
上院(House of Lords):代表特定人群(地区)的利 益。
英国议会上院
➢ 上院议员由各类贵族组成,终身任职,人数不定。 至2007年,英国上议院共有746席,其中615席是被任命的终身职,92席是世袭,
其它还有英国国教会的大主教和主教。 ➢ 上院议员的产生由内阁决定,由首相并列名单,再请国王颁授。上院议长在2006
➢ 1714年,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继英国王位,称乔治一世。1717年,乔治一世开 创了一个惯例,即:英王不再出席和主持内阁会议,而指定一位资深大臣 (首相)主持会议。
➢ 英国第一位受命主持内阁会议的是辉格党首领(时任财政大臣)罗伯特·沃 尔波(连任首相21年)。在其任期内,内阁与下院的联系日益加强。沃尔波 第一个进驻唐宁街10号官邸,并开创了一个惯例:若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 任案,内阁全体成员或集体辞职,或提请英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 1714年安妮女王逝世,德国的汉诺威选帝侯成为英王乔治一世,开 始了汉诺威王朝在英国的统治。乔治一世和后来的乔治二世因不了 解英国国情,对英国的事务不太热心,把国事交给枢密院(内阁) 大臣们掌管,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
➢ 内阁最初向英王负责,后转向议会负责,议会成了凌驾于国王之上 的真正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失去了传统的行政管理权,其司 法权后来也转交给各级法院。至20世纪初,英王成为虚位元首。
第四讲
英国政治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英国的宪政体制特点和宪法性文件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中世纪英国的君主制经过了三个主要阶段: ➢ 早期——盎格鲁-撒克森时代的贵族君主制(5-11世纪) ➢ 中期——封建集权君主制(11-13世纪) ➢ 晚期——等级-代议君主制(13-15世纪)。 从15世纪开始,英国进入了有限专制君主制(15-17世纪)
年以前由内阁提名、国王任命的司法大臣(大法官)担任议长。2006年7月4日英 国上院第一次采用选举的方式产生新议长。
➢ 上院的组成:皇家成年的亲王;世袭贵族;苏格兰、爱尔兰地区的贵族选举代表出 任上院议员;法官议员;宗教议员;首相与下院议长退职后大多被封为贵族,有资 格进入上院。
➢ 上院的主要职能:第一,参与行使立法权,主要体现在修改和否决议案以及对下院 的监督等方面。第二,单独行使最高司法权,上院除审理贵族案件和下院提出的弹 劾案之外,作为英国最高上诉法院,还有权受理除苏格兰的刑事案件之外的所有民 事、刑事上诉案件。
➢
➢ 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期满全部改选。议员可连选连任,连任 届次不加限制。
➢ 下院的职权:质询权 ;财政权;倒阁权 ;立法权;对国际条 约和外交条约的批准权
2、议会的组织机构和立法程序
➢ 上院开会法定人数为3人,通过法案的法 定人数为30人;上院不 设常设委员会
➢ 下院设3类委员会:全院委员会(筹款委员会 )、特别委员会、常 设委员会
都铎王朝的有限君主专制(1485-1603年)
英王爱德华三世 (1327-1377年在位 )
➢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国 的金雀花王朝与法国之间发生了一场 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断断续续进行 了116年,史称英法百年战争。
➢ 红白玫瑰战争:百年战争后,英国统 治阶级内部的两大集团(以红玫瑰为 标志的兰开斯特家族与以白玫瑰为标 志的约克家族)爆发了长达30多年的 红白玫瑰战争。最后兰开斯特家族的 亨利·都铎结束了战争,登上了王位, 称亨利七世,建立起都铎王朝的中央 集权君主专制。
英国革命的成果
➢ 光荣革命以议会的胜利告终,得胜的议会实质上代表的 是中产阶级的利益,因此议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代议制 立宪政体(议会君主政体)。
➢ 议会君主政体实现了在国王(君主)、上院(包含了贵 族制的一些残余)、下院(代表普通民众)之间的分权与 制衡。
(二)英国的宪政体制特点和宪法性文件
议会的变化
➢ 议会逐步由贵族的议会转变为资产阶级的议会
✓ 英国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工人阶级不满于被排除在政治权力之外 ✓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扩大了公民权,降低了选民的财产限制;取消了上院提
名下院成员的权力;调整了下院的席位。 ✓ 1867年选举改革:进一步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城市选民人数超过农村选
➢ 英国政党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从而获得组阁权。
二、当代英国政治制度
(一)议会 (二)国王 (三)中央政府体制
(一)议会(Parliament)
1、议会的构成和职权 英国议会采取两院制的组织形式:
下院(House of Commons):代表全国的利益,议员名 额按人口比例平均分配到全国各个地方。
英国传统的 大法官形象
2006年10月 24日, 中国全 国政协主席贾 庆林在英国伦 敦会见英国上 院议长海曼和 下院议长马丁。
英国议会下院
➢ 下院由议长、议会党团督导员、议员组成。议会的行政管理职权属于 议长。
➢ 下院议长由下院议员推选。上任后退出政党活动,表明是超党派的。
➢ 执政党和在野党均设一名议会党团督导员,其职责是在议会领导下, 根据本党领袖的意图,同议长商定议程安排,并督促本党党员出席议 会会议、尤其是出席重要议案的表决会,并在会上按本党领袖的要求 投票。
➢ 18世纪末19世纪初,内阁逐渐成为独立于王权之外、依附于议会下院的主管 行政决策的权力实体。19世纪后期,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 20世纪以来,内阁权力日益集中于首相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