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浅析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浅析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浅析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10金融班金森201002034048【摘要】生活中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是什么关系呢?在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中给出了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也举了例子证明,但是没有做出充分的研究,本文用数学知识严格论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从数学角度深层次的剖析了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解释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关系的经济问题,得出一般性关系结论,反过来我们又可以用这个结论来做出合理正确的经济决策,获得最大利润。

【关键词】需求价格弹性;总收益;生活应用一、相关定义1、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通常,用价格变动的百分率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来表示。

这两个百分率的比值,称为弹性系数,记为Ed。

2、总收益总收益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的乘积,记为TR=P*Q。

3、需求曲线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的曲线,称为需求曲线。

4、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别|Ed|=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Ed|=∞时,需求弹性无穷大;|Ed|=1时,需求是单位弹性;|Ed|<1时,需求缺乏弹性;|Ed|>1时,需求富于弹性。

二、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必需品弹性小,奢侈品弹性大。

2、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如毛织品可被棉织品、丝织品、化纤品等替代。

3、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弹性就大;比重小,弹性就小。

4、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它的需求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5、时间因素。

同样的商品,长期看弹性大,短期看弹性小。

因为时间越长,消费者越容易找到替代品或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

三、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由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以总结出以下的规律:四、论证此关系1、定性分析如果需求是富于弹性的,涨价后厂商收入反而下降,因为需求量下降的速度大于价格上涨的速度;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涨价可提高厂商收入,因为需求量下降的速度要小于价格上涨的速度;如果弹性正好为1,则厂商收入不变,因为需求量下降的损失正好抵消了价格上涨的收益。

西方经济学简答

西方经济学简答

1.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就可能越大;相反,越小。

3,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4,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2.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1.当E d>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2.当E d<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3.当E d=1时,销售收入和价格没有关系。

4.当E d=0时,降价使销售收入同比例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涨价使销售收入同比例于价格的上涨而增加。

5.当E d=∞时,既定价格下,销售收入可以随着销售量的增加无限增加。

因此,厂商不会降价;涨价收益会减少为零。

3.简述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形。

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要满足同一需求可以有多种商品供选择,在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会购买更多的这种商品以代替其他商品,因而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

反之,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称作替代效应另外,因为消费者的收入在一定时期内是既定的,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时候,消费者将感觉到实际收入下降而减少购买这种商品,因而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

微观经济学经典笔记

微观经济学经典笔记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微观经济学内容精讲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概论一、稀缺性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4.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

5.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二、选择1.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2.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

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三、机会成本1.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要选择就要有所舍弃,舍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

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五、理论(一)理论的内容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汇总内容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汇总内容

1-1.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

提示;(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引起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2-2.无差异曲线中,无差异的含义是什么?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提示:(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在这一概念中,无差异的含义就是对消费者来说效用是相同的,满足程度是无差别的。

(2)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3-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提示:(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

微观经济回答题

微观经济回答题

答案1.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需求价格弹性一般受五个因素影响:1、时间。

人们对价格变化调整的时间越长,需求弹性就越大。

2、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因为一旦这种商品价格上涨,甚至微小上涨,消费者往往舍弃这种商品而去购买它的替代品,从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任何东西都有替代品,但有些东西比另一些东西有更多的已知的替代品。

替代品越多,需求弹性越大。

替代品越少,需求弹性越小。

(你能看出时间和已知替代品的可用性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吗?我们常常需要时间来考虑和发现适当的替代品。

)3、商品的重要性一种商品如果生活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人们还得照样买,其需求就缺乏弹性,而一些非必需的高档品,向贵重首饰、高档服装等,只有消费者购买力提高以后才买得起。

4、消费预算在实际中体现在人们的生活预算中,预算中被用于某种东西的比例越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就越低。

需求就越缺乏弹性。

如果预算中被用于某种东西的比例较大,消费者就会变得更细心,精挑细选,他们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就越高,因此需求就更有弹性。

5、商品的用途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越大,反之就缺乏弹性。

任何商品的不同用途都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缩减其需求,购买力用于重要的用途上,使购买数量减少;随着价格的降低,会增加其购买量。

6、销售收入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即说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小),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单价贵了,而卖出的量没有减少),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即说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大),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单价贵了,消费者不买了),反之价格下降收入增加(薄利多销)。

2.式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区别商品本身价格和其他因素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微观经济学提出了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两个不同的概念。

需求量变动是指只有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假设不变。

西方经济学期末模拟试卷A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模拟试卷A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A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 分,共计20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 C B D A D B B C A D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C D B B A B D D D C1.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C )A.概念相同;B.产生原因相同;C.需求的变化由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由价格因素引起;D.需求的变化由价格因素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由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引起;2.下列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的是( B )A.购买者偏好改变;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收入上升;3.如果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同时发生,( D )。

A.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B.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上升C.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D.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4.两种相关的常规商品,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化,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 A )。

A.正B.负C.0D.15.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下降了,则这种商品的( D )。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6.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主要差异在于两种商品的( B )A.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增;B.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减;C.效用是否可加;D.边际替代率是否不变。

7.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C.为负值,且不断增加;D.为负值,且不断减少;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造成的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 A )有关。

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部可以

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部可以

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不可以?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量和价格呈现反向关系。

当价格下跌的时候,需求会增加;当价格上涨的时候,需求会减少。

商家为了刺激消费,会使用薄利多销的策略。

降低价格,使商品的需求上涨。

但是,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这种策略。

这还与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关。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当一种产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由于正的价格变动引起了负的需求量变动,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一个负数。

但是我们需要弹性的数值大小,或者说是绝对值,因为它可以告诉我们需求的反应敏感程度。

为了比较需求的价格弹性,我们用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数值,并略去负号。

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有五种情况:(1)E d > 1表示需求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于价格的变动率是比较敏感的,E d > 1被称为富有弹性。

奢侈品多属于这种情况。

(2)E d < 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于价格的变动率欠敏感,E d < 1被称为缺乏弹性。

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属于这种情况。

(3)E d = 1是一种巧合的情况,它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率刚好相等,E d = 1被称为单一弹性。

(4)E d =0 表示需求量变动率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E d =0被称为需求完全无弹性。

(5)E d =∝表示在既定价格之下,需求量可以任意变动。

E d =∝被称为需求完全有弹性因此可以判断化妆品属于富有弹性商品,而药品属于完全无弹性商品。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①商品的可代替性。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可代替品越多,相似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对经济数学中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关系的一点见解

对经济数学中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关系的一点见解
1 p
对于 Q e ,显然是价格 p 的单调减少函数, p 0 ,此时商品的需求点弹性
dQ p 1 p 1 函数 e p ( 2 ) 1 易知其值域为(0,+∞),即 可以小于 1、 dp f ( p ) p p ep
1
大于 1 也可以等于 1,易得 p
1
1
在市场经济管理工作中, 进行定量分析常用的函数有需求函数与总收益函 数.设 p 表示商品的价格, Q 表示需求量, 则 Q f ( p ) 称为需求函数.。 一般说来, 商品价格低, 需求量大; 商品价格高, 需求量小, 因此需求函数
Q f ( p ) 为单调减少函数. 因而 Q f ( p ) 的反函数 p f 1 (Q ) 也称为需求函数.
Ey E x f ( x) y ' Ex Ex y
它反映随 x 的变化 f ( x) 变化幅度的大小, 也就是 f ( x) 对 x 变化反应的强烈 程度或灵敏度. 而 f ( x) 在 x x0 处的弹性 变时, f ( x) 改变
E f ( x0 ) %。 Ex E f ( x0 ) 的经济意义是:当 x 产生 1%改 Ex
量 Q 的乘积, 即 R p.Q pf ( p ) 。 总收益的绝对变化率 (导数) 称为边际收益,
则边际收益为: R ' ( pf ( p ))' f ( p ) pf ' ( p ) f ( p )(1 f ' ( p )
p ) f ( p )(1 ) f ( p)
对经济数学中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关系的一点见解 方壮英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数学教研组 广州增城 511325)
摘要 本文就经济数学中需求弹性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比较有关学者的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价格弹性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求助编辑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目录编辑本段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即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也就是说,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因此,需求量和价格的相对变化量符号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由于他的符号始终不变,为了简单起见,习惯上将需求看做为一个正数,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个负数。

编辑本段基本类型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编辑本段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编辑本段关系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与销售者的收入有着密切联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

这就是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一般是富有弹性的商品,因为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关系的分析。

总收益也可以称为总收入,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Q为销售量,P为价格,总收益的计算公式为:我们假设需求量也就是销售量,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需求量)的变动不同,从而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

西方经济学笔试简答题标准答案

西方经济学笔试简答题标准答案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简答)1.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益之间有什么关系?利用需求价格弹性原理分析“谷贱伤农”背后的经济学原因。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1、商品价格下降对销售者的总收益变动的影响。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增加。

2、商品价格上升对销售者总收益变动的影响。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的比率大于价格上升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减少。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1、商品价格下降对销售者总收益变动的影响。

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小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减少。

2、商品价格上升对销售者总收益的影响。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比率小于价格上升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增加。

2.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消费者均衡及其均衡条件(1)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序数效用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的。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3)消费可能线又称家庭预算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4)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图中的AB)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I1、I2、I3)中的一条(I2)相切于一点(图中的E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3.牙膏生产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说明该市场结构及其形成条件.(1)牙膏这种产品的市场属于垄断竞争结构市场。

这种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各种牙膏存在着差别,如不同牙膏在质量、包装、牌号、销售条件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别,这就会形成垄断;而各种牙膏相互间又可以替代,这又会形成竞争。

浅析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浅析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浅析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商家们总是关心着产品价格的调整对总收益的影响。

而需求价格弹性这一概念,为我们理解这种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需求价格弹性,简单来说,就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当价格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动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越大,我们就说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反之,需求量变动的幅度越小,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先来看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这类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

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会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导致总收益增加。

举个例子,假设某种时尚服装,原本价格较高,销量一般。

如果商家决定降价促销,由于这种服装是需求富有弹性的,价格的下降会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销量大幅上升。

虽然每件服装的价格降低了,但由于销量增加的幅度更大,总收益反而会增加。

相反,如果商家提高价格,需求量会急剧减少,减少的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总收益就会减少。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则情况不同。

这类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总收益会增加。

比如说,生活中的必需品如食盐,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即使价格有所上涨,人们也不会大幅减少购买量,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

所以,价格上涨会使总收益增加。

反之,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会减少。

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其需求价格弹性等于 1。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相等,价格变动不会影响总收益。

那么,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首先,商品的可替代性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一种商品有很多类似的替代品,那么当它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很容易转向购买其他替代品,需求量会大幅下降,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比如各种品牌的牙膏,当某一品牌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品牌。

其次,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

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小,因为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人们都需要购买一定的数量来维持生活。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这样,如果鸡蛋的价格上涨了10%,使得人们想买的鸡蛋数量减少了5%,需求价格弹性就是5%除以10%,即0.5。

需求价格弹性-公式用数学术语就是:需求价格弹性公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弹性=—————————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也就是说,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因此,需求量和价格的相对变化量符号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由于他的符号始终不变,为了简单起见,习惯上将需求看做为一个正数,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个负数。

需求价格弹性-基本类型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需求价格弹性-关系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与销售者的收入有着密切联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

这就是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关系的分析。

总收益也可以称为总收入,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Q为销售量,P为价格,总收益的计算公式为:我们假设需求量也就是销售量,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需求量)的变动不同,从而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

第一讲导论第一讲重要内容回顾1、稀缺性定义:人类需要超过现实的生产能力。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而引发的选择的必要性。

2、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3、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练习题1、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A)的研究A. 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B. 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经营企业C. 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D. 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2、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A. 门票的价格B. 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C. 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D. 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为零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B)A. 企业家以消费者的支出为代价而获取利润的不易察觉而隐蔽的方法。

B. 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的能力。

C. 即使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管制,但政府管制仍然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能力。

D. 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给无关旁观者带来成本的方式。

4、政府可能为了(D)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 保护产权B. 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 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 以上全对第二讲均衡价格理论第二讲重要内容回顾(一)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1、需求的定义: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①商品本身的价格。

反向变化关系-需求定理②收入(income)--正常物品(normal good)--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③相关物品的价格。

-互补品(complements)PA↑→QA↓→QB↓-替代品(substitutes)PA↓→QA↑→QB↓④爱好(偏好)(preference)。

⑤预期(预测)(expectation)。

⑥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⑦政府的消费政策。

(二)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1、供给的定义: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及理论运用

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及理论运用

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及理论运用作者:唐继碧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2期摘要:经济学中弹性理论从量的角度说明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之间量的关系,并且弹性理论的应用很广,而且在不断扩大。

本文通过微观经济学中弹性理论的相关知识点,介绍弹性理论在现实中的各种应用,为企业营销策略和定价以及国家制政策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需求弹性;理论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理论,运用这一理论,可以分析价格变化时对需求量变化的调节作用,为运用价格这一经济杠杆来调节供需关系提供理论依据;还可分析价格变化对商品销售收入的调节作用,为企业制定价格策略,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和国家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一、弹性理论(一)弹性的含义弹性是指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大小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率/自变量的变动比率。

我们计算的弹性系数可以被看成是百分比。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的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设:Q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DP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则:Ed=(△Q/Q)/(△P/P)。

二、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一)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替代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越大;相反,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少,替代程度越低,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如果一种商品具有多种用途,当它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当它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购买,将商品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用途上。

浅析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化与总收益的关系

浅析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化与总收益的关系

浅析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化与总收益的关系摘要】需求价格弹性在经济理论的定量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通常认为价格的下降会给销售者带来收益的增加。

那么是否所有的商品降价后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弄清楚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对此,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化与总收益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需求价格弹性价格总收益一、需求价格弹性及总收益概述(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衡量在某一时期内某一商品需求量变动对该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的定量评价指标。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通常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即用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作比。

因为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通常计算的值为负值,但是一般观察需求价格弹性大小只看数值的大小,所以一般会在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时前面加一个负号或用绝对值表示弹性系数值的大小。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1的大小关系,可以把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五种类型:1、需求缺乏弹性。

需求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的情况,即|Ed|<1,被称为需求缺乏弹性,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也就是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欠敏感。

在现实生活中,生活必需品多属此类,比如,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盐、粮食、水、看病的门诊挂号等,既没有很好的替代品,需求程度大而且稳定,当他们的价格变化时,需求量的变动就很少,这时需求弹性就小,即需求缺乏弹性。

2、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的情况,即|Ed|>1,被称为需求富有弹性,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也就是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比较敏感。

在现实生活中,奢侈品多属此类,例如黄金等珠宝首饰,因为需求弹性小而且不稳定,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较大,因而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也称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ed=(△Q/Q)/(△P/P)
注意:
(1)在需求量与价格两个经济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 ,需求量是因变量。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比率与价格变动 比率的比率,而不是需求量变动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绝对量 的比值。 (3)弹性系数的计量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一般取绝对值,为正值。 (4)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不同。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相对变动百分比/需求价格相对变 动百分比 ed=(△Q/Q)/(△P/P)
实例:
如果某件衬衫原先的价格是100元每件,销售量为 每天100件,若价格降低到每件90元以后,每天的销售 量增加到120件。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理论,计算需求价 格弹性为: 衬衫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衬衫需求量变动百分比/衬衫价格变动百分比 =20%/(-10%)=-2 从上述计算中可以看出,该种衬衫的需求价格弹 性系数是 -2 ,价格上升 1% ,需求量将减少 2% 。对于大 多数商品而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通常是负数,表示 需求量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TR = Q ·P
E d> 1
销售收入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销售收入与价格正方向变动
Ed < 1
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有些药品却不行?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
答: (1)化妆品能薄利多销。是因为需求富有弹性,小幅度 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 有些药品缺乏需求弹性,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
弹性的概念:
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弹性被 用来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动对 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弹性的一般公式: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自变量的相对变动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分析解答题答案概述(期末复习题)1、根据需求弹性理论画图分析并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含义?(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2、讨论下列问题:有人説,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説,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歉收以后农产品价格上升,收入会增加;对两种评论,你如何评价?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于1,涨价收入增加,降价收入减少,所以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

一般从供给理论和弹性理论两个方面做答:1、气候不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总供给将减少,根据供给理论,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形成新的均衡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2、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一般在短期内,相对而言,把农产品看成是缺乏弹性的,根据弹性理论,价格上升对需求量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基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这个前提,农民收入将会增加.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了解总结的回答.至于具体的分析过程及相应的专业名词,可参考经济学教材,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一般经济学教材都会有讲解.3、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

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4、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说明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就是再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满足最大的效用的点因此在消费预算线一定情况下,无差异曲线越往外,效用越大当然,如果相交的话,说明效用还有提高的空间如果,相离,说明这种效用达不到因此只有相切最合适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预算线表明价格之比无差异曲线表明边际效用之比或边际替代率因此就说明消费者在价格之比=边际效用之比=边际替代率之比达到均衡三条U曲线为不同的三条无差异曲线。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

第一讲重要内容回顾1、稀缺性定义:人类需要超过现实的生产能力。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而引发的选择的必要性。

2、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3、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练习题1、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A)的研究A. 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B. 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经营企业C. 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D. 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2、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A. 门票的价格B. 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C. 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D. 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为零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B)A. 企业家以消费者的支出为代价而获取利润的不易察觉而隐蔽的方法。

B. 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的能力。

C. 即使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管制,但政府管制仍然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能力。

D. 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给无关旁观者带来成本的方式。

4、政府可能为了(D)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 保护产权B. 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 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 以上全对第二讲均衡价格理论第二讲重要内容回顾(一)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1、需求的定义: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①商品本身的价格。

反向变化关系-需求定理②收入(income)--正常物品(normal good)--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③相关物品的价格。

-互补品(complements)PA↑→QA↓→QB↓-替代品(substitutes)PA↓→QA↑→QB↓④爱好(偏好)(preference)。

⑤预期(预测)(expectation)。

⑥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⑦政府的消费政策。

(二)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1、供给的定义: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南京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期末模拟试卷

南京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期末模拟试卷

试卷A一、选择题CBDAD BBCAD CDBBA BDDDC二、名词解释1.需求:是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即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价格——数量”组合关系。

2.供给的变动: 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商品实际市场价格的差额,即消费者剩余=边际效用-销售价格。

4.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

5.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少。

6.经济增长:一国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三、计算题1.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劳动的价格P L=9,资本的价格P K=15。

2.假设一个萧条经济,消费函数C=15+0.75Y d,税收T=6,转移支付TR=2,政府购买G=10,投资I=20。

(1)已知c=15+0.75yd,t=6,tr=2,g=10,i=20,求yy=c+i+g ①c=15+0.75yd ②yd=y-t+tr ③由①②③得y=168(2)已知y=180,c=15+0.75yd,t=6,tr=2,g=10,i=20,求△gy=c+i+g' ①c=15+0.75yd ②yd=y-t+tr ③△g=g'-g ④由①②③④得△g=3四、简答题1.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益之间有什么关系?利用需求价格弹性原理分析“谷贱伤农”背后的经济学原因。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1、商品价格下降对销售者的总收益变动的影响。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增加。

2、商品价格上升对销售者总收益变动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1、商品价格下降对销售者的总收益变动的影响。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增加。

例:假定某种家用电器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Ed=2。

当价格为500元时,销售量为100台,若其价格下降10%,也就是价格降到450元时,会使销售者总收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解:因为Ed=2,当价格下降10%时,销售量增加20%,即Q2=120台。

这表明,由于这种电器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了。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商品需求量增加,商品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价格下降而总收益增加,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实行“薄利多销”的原因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