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的(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的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的是( ) 来源: A.心血的盛衰 B.脾气的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的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的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的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的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的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的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的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
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
A.肺气虚
B.肺阴虚
C.风热犯肺
D.风燥犯肺
20.急性阑尾炎伴有弥漫性腹膜炎时的饮食要求应是( ) A.半流质饮食
B.流质饮食
C.禁食
D.普食
21.熟地、当归属( ) A.补阴药 B.补阳药 C.补气药
D.补血药
22.参三七、云南白药属( ) A.凉血止血药 B.收敛止血药 C.化瘀止血药 D.温经止血药
23.升浮的药物能( ) A.平喘 B.潜阳 C.发汗
D.利尿
24.风热咳嗽的代表方是( ) A.桑菊饮 B.止嗽散 C.泻白散 D.二陈汤
25.痰浊头痛的代表方是( ) A.川芎茶调散 B.桑菊饮 C.天麻钩藤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26.阴虚阳亢之体须禁忌( )食物。 A.辛辣类 B.生冷类
C.油脂类
D.海腥类
27.有收涩作用的中药,一般为( )味。 A.甘 B.辛
C.酸
D.苦
28.陈皮、木香属( ) A.补气药 B.理气药 C.和解药
D.清热药
29.提捏进针法适用于( ) A.肌肉丰厚的部位 B.肌肉浅薄的部位 C.皮肤松弛的部位 D.皮肤有皱纹的部位
30.在方剂组成中,针对病因或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称(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七情致病的共同病机是( ) A.津液的运行失常 B.脏腑的功能紊乱 C.经络功能紊乱 D.气血不和 E.阴阳失调
2.脾的生理功能是( ) A.主运化 B.主藏血
C.通调水道
D.主统血
E.调节气血运行
3.面色萎黄主( )证。 A.气虚 B.血虚
C.脾胃虚弱
D.肝火上炎
E.瘀血
4.患者出现镜面舌提示( ) A.气阴两伤 B.胃阴枯竭
C.气血不足
D.胃气将竭
E.阴阳两亏
5.哮喘一般护理中,饮食护理的要点是( ) A.饮食宜清淡
B.忌生冷
C.忌海腥发物
D.晚餐不宜食之过多
E.忌辛辣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肝主疏泄表现为调节气血运行,协调消化和_________这三方面的功能。
2.根据五脏与五体的联系,肾主_________。
3.六淫和疫疬是_________致病因素。
4.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邪两方面,“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因_________盛引起的。
5.虚实两纲是辨别正气和邪气_________的两个纲领。
6.腻苔多由_________,湿浊上升所致。
7.昏迷患儿喂药可用鼻饲或_________给药法。
8.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_________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