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mall World Phenomenon小世界现象-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看不见的运动》小粒子与大宇宙PPT教学课件4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看不见的运动》小粒子与大宇宙PPT教学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c42ee40825c52cc58bd6beb1.png)
2020/11/08
12
2020/11/08
13
• 观察下列各种状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思考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2020/11/08
14
2020/11/08
15
2020/11/08
16
观察:
2020/11/08
17
讨论与探究
1、奥运会“祥云” 火炬也来到我们 芜湖进行传递, 如果你是火炬手 你拿到火炬点燃 后燃烧,你的同 座看到冒出的烟 是不是分子运动?
2020/11/08
18
上述的实验现象表明:分子在 永不停息地__做__无__规__则_的__运__动_。
2020/11/08
19
提出问题
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下面能 还吊一重物把它们拉开?
2020/11/08
20
2020/11/08
21
2020/11/08
由以上两实验实 验现象可知: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 又有斥力,物体很 难被拉开,说明分 子间存在引力;物 体很难被压缩,说 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气压的高压。
6
2020/11/08
7
2020/11/08
8
2020/11/08
结果钢筒“流泪” 了,也就是说机油 从钢筒里渗透出来。 说明固体分子间也 存在间隙。
9
总结 结论
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就比 预计的要_小__,
职业规划PPT-第五章-探索就业资源
![职业规划PPT-第五章-探索就业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6d1ac827a45177232f60a285.png)
探索社会资源
27
人脉的建立与经营
人脉经营包含两部分内容: Ø 对人脉的日常维护; Ø 对人脉的深层次挖掘和进一步拓展。
方式: Ø 扩展朋友圈 Ø 提升你的价值 Ø 学会互利互惠
目 录
CONTENTS
28
个体资源 社会资源 家庭资源
探索家庭资源
29
一、如何在家风的熏陶中成长——家风家训
Ø 家风: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 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
探索个体资源
12
案例
晓娜是一个很有开放思维和规划意识的经济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她在大二下学 期时与计算机专业的师姐搭档,参加了“互联网+”大赛,她们的项目“共享单车停放区 域智能管理系统”在校内赛中拿到了三等奖。在准备大赛的过程中,晓娜接触到学校 的许多职业资源,与众多热情、有想法、有行动力的队友们一起接受创新创业的培训, 大大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视野,积累了丰富的策划与实施经验,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三阶段的专业实习时,这段经历为她加分不少,帮助 她在众多的竞争选手中拿到去心仪单位实习的机会。
不同教养方式的划分
探索家庭资源
32
教养方式 权威型 专制型
纵容型 冷漠型
不同教养方式的影响
维度类型 接受+控制 拒绝+控制
可能的资源 更加自信、自立 更擅长适应学校和社会的规则
接受+容许 拒绝+容许
更会表达自己的需要 自立和自我管理能力更强
探索家庭资源
33
课堂讨论:
你判断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更符合哪一种? 这种家庭教养方式带给你的资源有哪些?
对每个人来说,职业规划都是发现和完善自己,不断探索和运用资源的过程。如 果你是杨洋的同学,你会如何劝慰她,如何鼓励她行动呢?
第20章 小世界现象
![第20章 小世界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f9f5a3bf78a6529647d5391.png)
• 通过认识的人,不一定有多熟悉 • 中间路径:5-7步
网页之间的“社交”
•全球互联网超过几百亿的网页,比人口总数多 •问题
– 网页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也有“小世界”现象吗?
• Albert, Jeong, Barabási(1999); Barabási
(2013)
– 没有关系的两个网页之间的直径为18.59次点击
• 体现了同质连接和弱关系连接的概念,于是可以看 成是现实社会网络的一个合理近似
• 可以证明:在这样的网络中,任意两节点之间存在 短路径的概率很高
• 也可以证明,Watts-Strogatz模型不能很好地体现 第二个要求
– 短视搜索的路径太长,尽管短路径存在
在线测试题
• 下述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小世界现象意味着:
B
5 • 从0开始,以A为目标的短视搜
索:0-C-B-A
A
6 • 而不能是:0-F-A
9
8
7
“短视搜索”没走“最短路径”!
F
0
1
测试:短视搜索
E
2
D C B
A
3 • 左图,距离(差别)由环上的 相对位置定义,例如,节点0
4 和A的距离为6
• 试给出从0开始,以9为目标的 5 一条短视搜索路径,它是0和9
– 人类社会网络的直径比较小 – 在人类社会网络中,人们之间的平均距离比较小 – 上述都不对
小结
• 对于重要的社会现象,如果可以用一个数学模型来 解释,尽管这个模型概括不了现象的所有细节,也 是很值得追求的
• Watts-Strogatz模型,抽象地表达了社会网络成因 的基本特征,从理论上说明了小世界现象(一个方 面)的必然性。
第20章 小世界现象_59608478
![第20章 小世界现象_59608478](https://img.taocdn.com/s3/m/1117720cde80d4d8d15a4f53.png)
15
Watts-Strogatz模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n paper)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three
type networks
a perfectly ordered network: a high L and a high C a randomly connected network: a low L and a low C a small world network: a low L and a relatively high C
想象大量节点排布成均匀网格状
连接近邻:确定性,连接远程:随机性
19
Watts-Strogatz模型
模型体现了同质连接和弱关系连接的概念,可
以看成是现实社会网络的一个合理近似
可以证明:在这样的网络中,任意两点之间存
在短路径的概率很高 也可以证明,Watts-Strogatz模型不能很好 地体现第二个要求
Jon Kleinberg (网络、群体与市场)
Navigation in a Small World Nature. 2000, 406(6789): 845. (被引用1227次)
WSK模型引入一个衡量远程弱连接跨越距离的
“尺度”
节点在r个网格步内与其他节点相互连接 节点的k个随机边以到该节点的距离衰减的方式生 成,由聚集指数q控制
14
Watts-Strogatz模型(in paper)
Two characteristics distinguish a small-
world network
a low average path length L
小世界问题
![小世界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ccd4ada0116c175f0e4833.png)
Stockbrokers
研究
结果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mall World Problem
4. 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ins
Receiver Friends and Acquaintances 86% Relatives
知识补充
1
故 事 引 出 “ 小 世 界 ”
简单:从世界上任意两个人开始,他们相互了解的可能性是多少
复杂:假设世界上的任意两个人并不直接认识,他们可能有共同 认识的人,甚至中间有一系列的连接 从世界上任意两个人(X和Z)开始, 把X和Z连接起来中间需要有多少熟人呢?
提出 问题
《The small world problem》
Group
Mean Intermediaries Boston Random 4.4 Nebraska Random 5.7
研究 结果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mall World Problem
(1)Chain Length
Group Mean Intermediaries Via Occupations Connected with Finance
1. COMPLETION 217/296= 73% 64tal Study of the Small World Problem
2. DISTRIBUTION OF CHAIN LENGTH
“Chain length” = Number of Intermediarie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mall World Problem
在大规模人口中追踪一定数量的真实熟人链
六度分隔理论
![六度分隔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c5cfa0716fc700abb68fc69.png)
六度分隔理论一、六度分隔假说(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现象(又称为“小世界现象”small world phenomenon),可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六度分隔”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
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体会到这种弱纽带的效果。
通过弱纽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
二、其数学解释如下:若每个人平均认识260人,其六度就是2606=1,188,137,600,000。
消除一些节点重复,那也几乎复盖了整个地球人口若干多多倍。
——摘录自wikilab三、六度分隔实验:Degrees of separation = no. of steps to go half way round circle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从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招募到一批志愿者,随机选择出其中的三百多名,请他们邮寄一个信函。
信函的最终目标是米尔格兰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
由于几乎可以肯定信函不会直接寄到目标,米尔格兰姆就让志愿者把信函发送给他们认为最有可能与目标建立联系的亲友,并要求每一个转寄信函的人都回发一个信件给米尔格兰姆本人。
出人意料的是,有六十多封信最终到达了目标股票经济人手中,并且这些信函经过的中间人的数目平均只有5个。
也就是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
1967年5月,米尔格兰姆在《今日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实验结果,并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假说。
科学《微小世界》单元复习PPT课件
![科学《微小世界》单元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1b2f985ef7ba0d4b733b05.png)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 )
3、自然界中的晶体都是有一定的规则。
( √)
4、有的晶体很大,有的晶体很小。 5、所有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缓慢地生长。
( √) ( ×)
6、玻璃、琥珀和珍珠是晶体。
( ×)
×
7、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
8、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三种。( √ )
9、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 ×)
2下列物体中哪些是晶体,哪些不是晶体?
松香 白糖 珍珠 琥珀 碱面 玻璃 食盐
晶体:白糖 碱面 食盐 非晶体: 松香 珍珠 玻璃 琥珀
智多星
制作白糖晶体方法是 : 减少水分
制作雪花晶体方法是: 降低温度
1-3怎样放得更大
本课要点: 科学概念: A、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 更大。 B、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 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A、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B、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来自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
8、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
判断题:
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 )
2.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
3.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4.蝴蝶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 (√ )
细胞的作用
消化\繁殖\遗传
组成生命体
运输二氧化碳
细胞作用
运输氧气 储存脂肪
制造养料
抵抗细菌
抵抗病毒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B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八章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八章 人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4dbef1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9.png)
与自我暴露程度相对应的是自我层次理论。
鲁宾(Z.Rubin)等把自我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自我的表层水平,涉及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 如对饮食、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等。
第二层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 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
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 的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个体的隐私部分,不会轻 易向别人暴露,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 的经验、念头、行为。
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我们可以了解 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我们同别人关系的 状况。当然,根据自己可以没有顾虑地对别人暴露哪一层 次的自我信息,我们也能了解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 度。
二、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吸引是基于与另外一个人的有回报性的经历,而这些经历 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取决于时间、地点及所涉及的人。
(一)接近性
接近性(proximity):又称邻近性,是指在人际交往的早 期阶段,人们由于在地理距离的接近而彼此喜欢对方。
生活的时空性决定了我们只能与空间距离接近的人有密切 来往(互联网例外),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 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光环效应 美丽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
3.外表吸引力的评价标准
美丽如何衡量?是有一套统一的标准还是“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
研究者们试图对可能的标准进行探索。
一种方法是先找出一组被评价为有吸引力的个体,然后看 看他们都有哪些共同之处。
另一种方法是测量五官和五官的分布与群体平均水平的差 异。
社会网络分析 PPT
![社会网络分析 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9b770dd15abe23482f4df5.png)
声望
结构洞
明星 联系人 桥 把关人 孤立点
建立在非对称关系基础上。有威信的行动者是关键的目标,而不是源头。类似于中心度的测 量,通过解释关系的方向来计算。 结构洞是信息流动时候的“鸿沟”,信息可以在两个连接到同一自我中心节点(ego)但是 彼此并不相连的节点间传播,那么这个自我中心节点处在跨越结构洞的位置,结构洞看起来 就是存在网络中两个没有紧密联系的节点集合之间的“空地” 处于网络中的成员 与两个或更多个彼此没有连接的群体具有连接但又不属于这个群体的行动者 同时属于两个或多个群体的成员 把网络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作为中介或控制流(两部分间唯一的连接)的行动者 没有连接或相对来说几乎没有连接的行动者
区分各种关系
• 即使是同一网络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关系。在这个政府间组织网络中可能存在着贸易关 系、同盟关系甚至敌对关系。哈夫纳伯顿等人重点关注这些国家在网络组织中的位置 所产生的权力关系。
收集网络关系数据
• 这些数据是多元的,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以及社会的。在哈夫纳伯顿的研究中, 使用了国家间军事争端数据(Militarized Interstate Disputes, MIDs)、国家组织会 员数据(State System Membership)等数据库以搜集关系数据。
− 自我中心网络是从个体的角度来界定社会网络,以特定行动者为研究中心,主要考 虑与该行动者相关的联系,以此来研究个体行为如何受到其人际网络关系的影响。
− 而整体网络关注的焦点则是网络整体中角色关系的综合结构或群体中不同角色的关 系结构。这两种类型的分析因其侧重点不同,主要使用的测量指标也不尽相同,但 并非毫无联系。
对称性 小世界性 传递性
网络中对称连接数与非对称连接数(或与总连接数)的比率 网络结构中存在一些块,并且块中行动者之间的距离很短 三个成员(A,B,C)是可传递的:如果A与B相连,并且B与C相连,那么C就与A相连。传递 性是可传递三元组的数目除以潜在的可传递三元组的数目(长度为2的路径的数目)
小世界现象
![小世界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021a4493aa00b52acec7ca2f.png)
模型中节点间有两
每
Watts-Strogatz模型
个距离的概念:网 格距离和网络距离
两
点 • 定义一种图(网络),体现上述因素
之 间
– 有许多“三角形”和少数随机的“远程边”
有
一
个
“
网
格
距
离”想象大量节点排布成均匀网格状 连接近邻:确定性,连接远程:随机性
些基本原理?
• 能否依据社会网络的某些基本原理,构建出反映这种性质
的网络模型?
后续研究
• 不少重复研究,包括Milgram(1970)自己 • 拓展
– 运用书信所做的研究具有重复性,电子邮件呢? – Dodds, Muhamad, and Watts(2003)
• 60,000个电子邮件用户 • 通过给熟人转发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邮件送达13个国家的18位收件人
v
道人们成为朋友的概率真的随空间距离递
减,并且递减强度幂次q真的等u 于2吗?
存在社会关系的概率与 空间距离的关系的示意
3/4, 3/10, 4/12, 3/14
利用在线社会网络进行验证
• 真实大规模在线社会网络是否体现了这个(W-S-K )网络模型的优化性质?
两人成为朋友的概率与其空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如果是,则说明随机形成的社会网络可能具有某种
人类社会的小世界现象
• 社会网络中两节点间包含丰富的短路径
– 任意两节点间存在短路径的概率很高
• 短视搜索能够有效地找到这些短路径
– 短视搜索:在达到目标节点过程中,每一步只能看到 邻居节点
对于“十分稀疏的”社会网络来说,这并不是必然的
小世界现象
![小世界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bd4e50b6d1f34693daef3eb8.png)
d-q:
为什么 q =2 时模型效果最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3
考虑节点v 随机落到距离在d到2d环内区域的概率 节点数与d2成正比(均匀分布,节点数与面积成比例)
q=2意味着随机连接到其中一个节点的概率与d-2 成比例
因此从v发出的随机连接落到该区域的概率与d无关 意味着(1)无论一个转发节点与目标节点相距多远,他都可能有一个离目 标距离近一半的朋友;(2)信件离目标越近,与目标有边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也意味着远 程朋友数在人 口数中的占比 随距离平方递 减 节点数与d2成正比, 连接到每个节点的概 率与d-2成正比, 于是到这个区域的概 率与d无关
同质性(选择,社会影响),三元闭包 家庭成员,邻里关系,同学,同事 对应社会网络中的大量的“三角形” 体现某种“亲近”(例如地理范围的) 弱联系 偶然的原因,认识的“远程”朋友 对其所在的圈子并不一定熟悉
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化网络,既体现这两种力量的 作用,也便于我们分析其中是否有小世界现象?
小世界现象
(六度分隔)
Stanley Milgram, 1933-1984
The Small-world Problem, Psychology Today, 1967
2
Stanley Milgram 的实验
几百名“初始者”,要求每人努力通过转发让一个指定的人收 到一封信; 向每个初始者提供了目标收信人的姓名、地址、职业等个人信 息; 规定:参与者只能将信件直接发给能直呼其名的熟人,并请他 继续转发。因此,如果一个参与者不认识目标收信人,则他不 能直接将信寄给他; 要求参与者力争让这信件能尽早达到目的地; 结果,约三分之一的信件经过平均六次转发到达了目标
六年级科学下1单元课件微小世界
![六年级科学下1单元课件微小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97159ddf0740be1e650e9af7.png)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 体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立方体、金字塔、针……
许多岩石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 这样的形状呢?
其实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 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有的晶体是 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 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我们 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 的晶体。
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
•目、镜、物三者, 目不动,镜动或物 动。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运用放大镜仔细观 察一小块面积图片、屏幕、织物等)
• 图像---由色彩点组成――将图像分割成许多 网点(逐色印刷不可能!)负片拷贝
• 显示器屏幕――由色彩点(红绿蓝三色)组 成
用放大镜观察印刷物上的照片和电视 机、计算机的屏幕
凹透镜和凸透镜有何应用
• 由透明材料(如玻璃、水晶、透明塑料等)磨制成的两个折射面都是球 面,或一面是球面另一面是平面的透明体,叫做透镜。透镜可分为凸透 镜和凹透镜两大类。凸透镜的中央部分比边缘厚,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的中央部分比边缘薄,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又叫 发散透镜。光线通过透镜会聚的点叫焦点,焦点与透镜中心间的距离叫 焦距,焦距越小,会聚(凸透镜)或发散(凹透镜)光线的本领越大, 因此可用焦距的倒数表示透镜的折光本领,眼镜的度数就是通过焦距的 倒数乘以100来计算的。 凹透镜可以做近视镜,也可以用来制作显微镜、 望远镜。凸透镜可以做放大镜、老花镜、人工晶体、取火用(阳光下聚 焦)、显微镜、望远镜等。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人用冰作为透镜来生 火了。
• 凸度值 越大放大倍数越大,透镜视野 (通过透镜看到的区域)越 小 。
人眼最多可以看到多小的物体
《微小世界和我们》微小世界PPT课件4
![《微小世界和我们》微小世界PPT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35b365120242a8956aece48f.png)
选择
1、鼻子能感觉物体的〔 D 〕。 A、颜色 B、形状 C、透明度 D、气味
2、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的人是〔 A 〕。 A 、巴斯德 B、阿基米德 C、门捷列夫 D、居里夫人
3、下面三个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C 〕。
A、
B、
C、
4、以下食物的生产中,不需要利用微生物的是〔 B 〕。 A、面包 B、西瓜 C、蛋糕 D、酱油
显微镜的创造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 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观察工具的开展和观察范围:
眼
放大镜
显微镜
1/5
几倍—几十倍
300倍以上
〔看到动物肢体〕
〔看到细胞〕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200万倍〔看到物体的精细结构〕
人类征服病菌的道路:
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疾病到处 肆虐,人类对此只能束手待毙,毫无方法。随着 显微镜的创造和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 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从此开始了和它们 的斗争。
远眺图使用说明
1、远眺距离为1米-2.5米(远眺图电脑版比纸质版小 ,距离相应缩短),每日眺望5次以上,每次3—15分 钟。
2、要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高度标 准为使远眺图的中心成为使用者水平视线的中心点 。
3、远眺开始,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的感 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每一层的绿白线条。
举例说明微生物对 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 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 食物。
我们周围的垃圾处理和 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 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 成为垃圾的世界。
微生物的利于弊
提供食物〔做面包、泡菜、酿酒……〕 利 制造药品〔青霉素、胰岛素……〕
The Small World Phenomenon小世界现象
![The Small World Phenomenon小世界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a8de7ed1910ef12d2af9e78e.png)
Why should arbitrary pairs of strangers, using only local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be able to find short chains of acquaintances that link them together?
How many steps will we spend in phase j?
In a given step, with what probability will phase j end in this step?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node u has a node v as its long range contact?
What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node u has a node v as its long range contact?
Pr[ u has v as its long range contact ]?
v :v u [ d (u ,v ) ] 2 2 j n 1 2 4 j2 j 4 2 j n 1 21 j 4 [ 1 ln (2 n 2 ) ] 4 ln (6 n )
v:vu
Infinite family of networks:
r = 0: each node’s long-range contacts are chosen independently of its position on the grid
As r increases, the long range contacts of a node become clustered in its vicinity on the grid.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课件-微小世界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课件-微小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a831cf2e5022aaea988f0f76.png)
2、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補充知識:細胞學說、達爾文生物進化論、 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是19世紀自然的三大發 現!
3、細胞對生命體的意義
消化
呼吸
遺傳
繁殖 排泄
生命體的細胞
發育
運動 生長
第七課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利用乾草來培養微生物 P17
控制微生物遊速的方法: ①載玻片上放少量脫脂棉纖維,再在上面滴一滴 池塘水,蓋上蓋玻片。 ②用吸水紙在蓋玻片邊緣吸走多餘的水分。
4、用減少水分、降低溫度的方法可製作晶體
第四課 怎樣放得更大
1、做個簡易顯微鏡的步驟:P10 ①、上下移動調整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 ②、直到找到物體最清楚的圖像 ③、用紙筒和膠帶把兩個透鏡固定下來。
2、列文虎克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 構的顯微鏡。P11
3、顯微鏡原理:一個凸透鏡把另外一 個凸透鏡放大成的圖像進一步放大(二 次放大)。
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 透明)和( 中間較厚、邊緣薄)。只要具有 放大鏡片透明、中間較厚的結構(比如加滿水後的燒杯、燒瓶 )等,就
具有同樣的(放大 )功能。 4、放大鏡正確使用方法有( 移動放大鏡 )和(移動被觀察的物體 )。 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 鏡片的直徑大小 )沒有關係,和(鏡片的凸度 ) 有關。放大鏡的( 凸度越大,放大倍數也越大 )。
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一凸二透)。自製放大鏡的方法有:
廣口瓶、玻璃杯、燒瓶、燒杯等裝( )水,冰塊、水滴、 透明玻璃球都有( )功放能大。(注:橫向放大,縱向不放 大)。
食鹽、白糖、堿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 規則幾何)外形的 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叫做( 晶)體。
六年级上册品德课件5.世界真奇妙 ∣教科版(共40张PPT)
![六年级上册品德课件5.世界真奇妙 ∣教科版(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7a39e9ff00bed5b8f31d91.png)
世界真奇妙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北 美 洲
南 美
美
说一说
世界上一共有 ( 220多 )个国家 和地区。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7:46:0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课外扩展: 2.节目推荐:
(1)完成书 上106的研究 报告。 (2)收集世 界之最。
《世界各地》 《综艺大观》
欢迎指导!
慢向下成九十度,两眼要 在额至胸之间,手掌向外
看鞋尖一秒种,同时腰成 倾斜,头稍微低下,对地
38°到45°,然后和头同 位高或年龄大者,双掌举
时抬起,全过程约三到四 得越高表示越尊敬对方。
秒。女子则必须双手于前
交叉、左手叠在右手上。
你知道 居住在新西兰的毛
利人非常好客,对待客
新西兰的毛 人十分讲究礼节与礼貌。
白宫
七道光芒象征世界七
自由女神像 大洲。被列世界文化
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ffectively incorporated closed triads and short paths into the same model
6
Modeling a social network
Imagine everyone lives on an n x n grid
4
Modeling a social network
Create a graph: node for every person in the world an edge between two people (nodes) if they know each other on a first name basis
If almost every pair of nodes have “short” paths between them, we say this is a small world
5
Modeling a social network
Watts – Strogatz (2019)
Created a model for small-world networks
Very short paths between arbitrary pairs of nodes Individuals operating with purely local information are
very adept at finding these paths
3
What is the “small world” phenomenon?
Goal: To advance the letter to the targe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2
An Experiment by Milgram (1967)
Outcome revealed two fundamental components of a social network:
The Small World Phenomenon:
An Algorithmic Perspective
Speaker: Bradford Greening, Jr. Rutgers University – Camden
An E target person Asked randomly chosen “starters” to forward a
Principle that most people in a society are linked by short chains of acquaintance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theory
Watts – Strogatz (2019)
Found that injecting a small amount of randomness (i.e. even q = 1) into the world is enough to make it a small world.
10
Modeling a social network
8
Modeling a social network
q: number of long-range contacts
add directed edges from node u to q other nodes using independent random trials
9
Modeling a social network
letter to the target
Name, address, and some personal information were provided for the target person
The participants could only forward a letter to a single person that he/she knew on a first name basis
Does this occur in all small-world networks, or are there properties that must exist for this to happen?
11
Modeling a social network
[d (u, v)]r
Pr [u has v as its long range contact] : [d ( u , v )] r
v:vu
Infinite family of networks:
r = 0: each node’s long-range contacts are chosen independently of its position on the grid
As r increases, the long range contacts of a node become clustered in its vicinity on the grid.
“lattice distance” – number of lattice steps between two points
Constants p,q
7
Modeling a social network
p: range of local contacts
Nodes are connected to all other nodes within distance p.
Kleinberg (2000)
Why should arbitrary pairs of strangers, using only local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be able to find short chains of acquaintances that link the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