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的竞争1886年5月名叫John Styth Pemberton的医生发明了可口可乐,它是将“可可”提取精与“可乐”提取精二者相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成为“脑清剂”药的糖浆基。
Pemberton为此获得了专利,当年销售了25加仑的糖浆,并拿出销售收入的90%,约46美元用于广告宣传。
1886年,Asa Candler 投资集团购买了可口可乐的专利权。
1892年,可口可乐公司作为一个地处佐治亚洲的公司而成立,注册资本为0 万美元。
1893年“可口可乐”这一商标在美国专利局注册。
可口可乐公司于1894年在美国开始授权其他厂瓶装和销售可口可乐,到1899年它在美国几乎所有州都有瓶装厂。
1904年可口可乐糖浆的年销售量达到了100万加仑,全国有123家授权的瓶装厂。
1915年公司首先使用玻璃瓶装,并于1954年引进铝罐装。
铝罐装非常适用于长途及海外运输。
1919年,可口可乐公司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一个亚特兰大银行兼投资集团Ernest Woodruff。
Robert W.Woodruff取代Howard Candler而成为公司的总裁。
此后,公司采取了更大胆的发展战略,成立了海外销售部门,并开发出了糖浆浓缩液以减少运输成本。
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的1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工厂。
百事可乐公司创建于1898年,生产与可口可乐公司大致相同的产品,即“百事可乐”及其他碳酸饮料。
1938年名叫Loft的公司收购了百事可乐公司,并将Loft的名称全部改成百事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在饮料行业中进行着直接的竞争。
近百年来,可口可乐公司以其独特的品质称霸世界饮料市场。
在与可口可乐的无数竞争者中,唯有百事可乐经过近半个世纪不懈努力,自1977年以来,在美国软饮料市场的销售量开始赶上可口可乐,称霸百年的可口可乐究竟是怎样被百事可乐夺去市场半壁江山的?早在30年代,百事可乐饮料便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广播宣布,将当时最高价为10美分的百事可乐饮料降价一半,使顾客用5个美分就能买到双倍的饮料,从而拉开了软饮料行业中争夺战的第一幕。
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的营销案例
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的营销案例百事可乐是全球著名的碳酸饮料品牌,而可口可乐则是百事可乐的主要竞争对手。
两者在市场营销上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案例。
下面将列举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营销案例,以展示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策略和成功经验。
1. 百事可乐的"Live for Now"营销活动:百事可乐在2012年推出了"Live for Now"的全球营销活动,旨在鼓励年轻人珍惜当下,勇于追求自己的激情和梦想。
通过与流行音乐、体育和电影等领域的合作,百事可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时尚感和年轻活力的广告和活动,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2. 可口可乐的"Share a Coke"营销活动:可口可乐在2011年推出了"Share a Coke"的全球营销活动,通过将消费者的名字印在可口可乐瓶上,鼓励人们与朋友、家人分享快乐时刻。
这一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消费者纷纷分享自己与可口可乐瓶上印有自己名字的照片,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3. 百事可乐的体育赞助:百事可乐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参与体育赞助活动,如赞助超级碗、欧洲足球锦标赛等。
通过与体育赛事的合作,百事可乐成功地将品牌形象与运动、活力和激情联系在一起,提升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认知度。
4. 可口可乐的音乐赞助:可口可乐与全球知名音乐节和音乐人展开合作,如与MTV合作的"MTV World Stage"音乐节、与泰勒·斯威夫特合作的音乐巡回演唱会等。
通过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可口可乐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人群体的关注,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 百事可乐的社会责任项目:百事可乐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通过推出可回收瓶包装、减少碳排放、支持教育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项目,树立了一个积极的企业形象,并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和信任。
6. 可口可乐的创新产品推出:可口可乐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低糖、无糖、健康饮料等,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多样化选择的需求。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第一篇: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1886和1894年两个美国药剂师误打误撞发明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后的一个世纪,两大品牌统治着全球的饮料市场。
1928年、1981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分别进入中国市场。
在中国,百事可乐依然处于挑战者的地位。
双方在中国市场采用了各自的营销策略。
双方都采用了多元化和本土化的品牌策略,但可口可乐凭借多年的特许经营经验,在渠道经营方面具有优秀。
百事可口则凭借其独特的音乐推销,强调着自己的品牌是属于年轻一代,以此来与可口可乐抗衡,双方各有优势。
一、公司简介1、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洲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的root beer,水果国度以及大浪。
2、百事可乐公司百事可乐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软性饮料公司之一。
资产总额约151亿美元,居世界大企业第75位,职工26.6万人。
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市。
公司附属机构近百个,主要有百事可乐饮料公司、弗利托-莱公司、啤咂餐馆、北美运输公司和威尔逊体育用品公司等。
该公司子公司分布很广,国内涉及48个州,国外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翻开可口可乐的发展历史,有很多光辉灿烂的篇章。
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二战期间,象征着美国精神的可口可乐公司庄严承诺,美国大兵可以包括战争前线内的任何地方以5美分的价格买到可口可乐。
为了这个承诺,很多可口可乐的员工失去了生命。
当1945年战争结束的时候,大批美国人成了可口可乐的忠实拥护者,可口可乐也由此将他最接近的对手百事可乐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占有了近70%的可乐市场。
案例分析之百事可乐挑战可口可乐
案例分析之“百事可乐挑战可口可乐”一、分析百事可乐挑战可口可乐的竞争战略与策略:(一)根据迈克尔.波特归纳的竞争战略基本模式,我认为百事可乐在竞争中运用了集中一点战略(即:将经营范围集中于行业内某一细分市场),具体表现为:20世纪60年代,百事敏锐的发现二战后出生的新一代成为了社会的主要消费对象,便及时地把营销战略的重点放在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的身上。
(二)从进攻策略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百事可乐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进攻策略:(1)正面进攻(即:集中全力向对手的主要市场阵地发动进攻,也就是进攻对手的强项而不是弱项。
),具体表现为:可口可乐从1886年诞生至20世纪20年代,根本没有对手,成为了“世界饮料之王”,并享有“饮料日不落帝国”的美誉。
但百事可乐却在可口可乐全球市场的各个角落,与可口可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侧翼进攻(即:集中优势力量攻击对手的弱点。
),具体表现为:百事可乐利用可口可乐和包装商们的矛盾,争取了数家包装商的支持,是可口可乐遭受了一次非常公开的挫折。
(3)迂回进攻(即:完全避开对手现有阵地而迂回进攻:①发展无关产品,实行产品多角化;②以现有产品进入新地区的市场,是想市场多角化。
),具体表现为:①自20世纪60年代起,百事可乐就是图打破单一的业务种类,迅速发展其他行业,使公司成为多角化企业。
而可口可乐在70年代才开始其多角化的发展。
②可口可乐虽然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机开辟了牢固的海外市场,但尚有不少空白之地,百事可乐的战略就是进入可口可乐未进入或进入失败的“真空地带”。
(三)另外,面对强大的对手,百事可乐总是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如下竞争策略:(1)价格竞争策略(即:通过降低产品价格而谋求扩大销量,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竞争。
),具体表现为:1929年,美国进入了经济大萧条时期,此时,消费者对价格很敏感,而百事可乐瞄准时机向公众表示,同样5分钱,原来只可买到6.5盎司一瓶的可口可乐,现在却可以买到12盎司一瓶的百事可乐。
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之争背景: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是全球两大主要碳酸饮料制造商。
这两家公司自20世纪以来一直竞争激烈,拥有众多的知名品牌。
它们的竞争涉及产品创新、广告宣传、品牌策略和市场份额争夺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两家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策略以及其影响。
案例分析:1.产品创新:在历史上,可口可乐公司一直处于市场领导者的位置,但百事可乐公司也通过产品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一个典型例子是可口可乐公司于1985年推出的新产品“新可乐”(New Coke)的失败。
这款产品被认为是对经典可口可乐配方的改进,但消费者对这一改变的反应非常负面,迫使公司重新推出原有配方并命名为“可口可乐经典版”(Coca-Cola Classic)。
百事可乐公司在此期间通过推出新产品“百事可乐草莓味可乐”(Pepsi Strawberry)等各种多样化口味的产品,吸引了一部分年轻消费者。
2.广告宣传: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都在广告宣传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可乐”品牌一直以“开心”的形象出现,其广告更偏向于情感诉求和全球性的一致性。
而百事可乐公司则更注重时尚、年轻和个性化的元素,其广告常常邀请明星代言。
这两种不同的广告风格帮助两家公司在各自的受众中建立了明确的品牌形象。
3.品牌策略: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均采取了品牌多样化策略。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品牌包括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而百事可乐公司旗下则有百事可乐、7UP、渴望等。
这种多品牌策略为两家公司带来了更多市场份额,同时也使得消费者可以根据口味偏好做出选择。
市场影响: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竞争给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两家公司的竞争推动了碳酸饮料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其次,它们的广告宣传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品牌定位和形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最后,这种竞争也帮助两家公司保持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水平,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营销策略案例分析报告
百事成就
百事公司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200多个国家 和地区拥有14万雇员,2004年销售收入293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食品和饮料公 司。2004年公布的《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百事公司位列第166位,并 于最近连续两年被评为《财富》“全球最受赞赏的饮料公司”第一名。在2004 年《福布斯》杂志“全美最有价值公司品牌”中百事公司位列在前十名。2003 年8月《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排名中,百事公司旗下的百事可 乐品牌排名在第二十三位。
“百事”在中国本地化实践的八大表现
一、特许经营模式本地化 二、营销策略本地化 三、品牌发展本地化 四、原材料采购和设备本地化 五、员工本地化 六、农业项目本地化 七、公益事业本地化 八、研发能力本地化
百事可乐中国本土化成果
百事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是成功的。公司得到了中国政府 的信赖,产品广受消费者的喜爱,生产经营保持稳定增长。百事表 示,今后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在政策和法律许可的范围 内,与中方合作伙伴真诚合作,共创多赢。
百事后来者居上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的双 雄战早已打得不可开交,百事可乐 在其中令人称道的是它勇于挑战的 勇气和它的市场竞争手段。百事可 乐抓住可口可乐管理机构调整和人 事纠葛带来的良机,向可口可乐发 起有力的冲击,并取得了赫赫战果 。在国际市场上,百事可乐的竞争 策略也很独特,它看准时机,占领 了可口可乐的“真空地带”,不仅 避免了后入劣势和两败俱伤的局面 ,还在大片地区形成了垄断。百事 可乐对麦当劳等快餐公司的挑战主 要是有针对性地“提供质优、价低 的产品,高效、多样的服务,并不 断创新”。都是眼光独到、精准, 策略切中要害,深合顾客心理和需 求,因此能够行之有效。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战略分析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百年之争作者:10国贸2班小组:李俊、吕梦婷、王维、王猛、张华凯一、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战略选择的差异对企业各自成长的影响(一)可口可乐的特色优势和目标集聚战略。
经历了“世界大战”的洗礼,可口可乐在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心目中都具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从1886年诞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这种神奇的饮料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世界饮料之王”,甚至享有“饮料日不落帝国”的赞誉。
在特色优势上,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更具优势,这也是可口可乐销量上的一个“人缘”因素。
案例材料中指出,可口可乐销售额的80%依靠可口可乐的核心产品——碳酸饮料,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可口可乐的战略选择,也就是所谓的目标集聚战略。
可口可乐一直采取这种战略,集中力量发展碳酸饮料这一项业务,虽然取得了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但是这种战略对于可口可乐来说无疑是自取灭亡。
随着对健康保健需求的增加,人们对含糖饮料的需求市场日渐萎缩,可口可乐公司没能及时更改战略,而依旧将产品定位在原水平、原种类上,没能及时满足目标市场的变化和需求,错失了拓展业务的良机,以至于在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带来收入水平的下滑。
(二)百事可乐的多元化战略面对具有百年历史和强劲品牌优势的可口可乐,与其开展正面硬碰硬的较量,无疑是自讨苦吃,最终也只能获得两败俱伤的结果。
百事可乐自然分析了这些因素,并认真考虑了自己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在全面分析自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百事可乐深入结合市场营销,了解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推出自己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显然,百事可乐的决定是正确的,百事可乐并不在已是明日黄花的碳酸饮料产品上下功夫,而是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拓宽产品的种类,网撒的越广,捕到的鱼自然也越多。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百事可乐推出自己的健康产品策略,在低糖、健康等方面下重注,从含糖软饮料向更健康功能饮料转变。
百事可乐自知无法在软饮料上与可口可乐相抗衡,于是又将目标转向其他和自己产品相关的食品领域,收购一系列休闲食品公司,为自己的多元化战略铺路。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争霸之战〗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争霸之战〗案例分析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碳酸饮料制造商,也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他们之间的竞争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至今仍然是全球饮料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对手。
本文将基于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争霸之战进行深入分析。
一、竞争双方的背景介绍可口可乐成立于1886年,是由约翰·S·邓肯草拟并于1887年注册的商标。
可口可乐拥有强劲的品牌认知度和强大的全球分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渗透率。
百事可乐成立于1898年,是由克劳德·A·葛拉汉姆创立的。
百事可乐在全球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市场渗透率,尤其是在北美地区,百事可乐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可口可乐。
二、争霸之战的起因争霸之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在这个时期,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开始争夺国际市场份额,尤其是争夺中国市场这样的新兴市场。
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还体现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
三、争夺中国市场可口可乐于1979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但初始表现一般。
百事可乐于1982年进入中国市场,并表现出色,市场份额逐渐超过可口可乐。
双方为了争夺中国市场份额,进行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可口可乐通过广告宣传,拉拢名人代言,投放大量的广告费用,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
百事可乐则通过定制化的市场营销策略,推出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营销活动,提高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适应性,成功地抢占了中国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四、产品创新与市场营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可口可乐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推出了多种新产品和新品牌,如可口可乐零度、可口可乐樱桃味、雀巢可口可乐等,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百事可乐则推出了百事公司自有的一系列品牌,如百事可乐、7Up、百事果汁等。
双方也通过举办赞助活动、签约代言人等方式进行市场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五篇模版)
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五篇模版)第一篇: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可口可乐公司一改“给世界一罐可口可乐”的风格,正在向所有可饮用产品领域进军。
由于可口可乐的旗舰产品难有再多的起色,公司不再将精力集中在充气苏打水上,而是致力于扩大饮料的品种。
进入中国市场20年以来,可口可乐从推出单一品牌“可口可乐”,到拥有“雪碧”、“芬达”等国际品牌和“天与地”、“醒目”、“津美乐”等中国本土品牌,其发展非常迅猛。
其三种主要产品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0%、20%、10%。
但可口可乐并没有实施多元化战略,因为可口可乐过去在发展饮料之余,也曾做过酒厂,开过种植场,甚至涉足电影业,但都遭到了失败。
因此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规定,公司可以涉足茶、减肥饮料、八宝粥在内的所有饮料行业,但不能搞多元化。
专注于饮料业的可口可乐把主业做得精益求精。
它在发展任何一种饮品的时候都可以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使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同时也大大节约了成本。
百事可乐公司事世界第二大软饮料生产商,公司生产的软饮料包括百事可乐、激浪、斯里塞等世界著名品牌。
1980年公司销售额150亿美元。
百事可乐的国际开拓落后于可口可乐公司。
百事可乐公司还涉足餐馆和小吃食品。
1986年百事可乐公司收购了肯德基,其年销售额在美国为30亿美元,在海外达23亿美元,遍布57个国家。
1977年百事可乐公司收购了必胜客,其年销售额达33亿美元,在国际餐馆业中发展迅速,已经进入27个国家。
太坎贝尔1986年被百事可乐收购,它是美国最大的墨西哥食品快餐店,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
美国的小吃食品包括糖果、薯片、甜饼和饼干,Frito-Lay公司是行业主导者,其市场份额达40%,1965年百事可乐公司兼并了Frito-Lay公司,在1989年Frito-Lay公司成为其盈利最多的子公司,销售额和利润分别占到公司的35%和40%。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引言博弈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绝大部分领域共同的核心分析工具,它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
随着社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讯信息现代化,企业流通、宣传、销售等是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新特点,使得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情况常常表现在企业之间广告的角逐,近年来的广告形式趋向多元化,对于同类产品的广告宣传更是日益激烈,此类问题可以应用博弈论进行分析。
一、博弈论概述博弈论(Game Theory)可以被定义为是对智能的理性决策者之间冲突,与合作的数字模型的研究。
博弈论也称对策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时候所进行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论为分析那些涉及两个或更多参与者和其决策会影响相互间福利的局势提供了一般的数字方法。
就此而论,博弈论便为社会科学各分支的学者和实际的决策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视角。
近年来,有效地证明博弈论威力的是其重要应用的多方面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领域。
本文中涉及的博弈论主要是一种策略型共赢博弈,也就是双方在相同的经济环境中如何以广告策略的制定,实施来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一个不管形式有多么复杂的博弈,一般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参加博弈的成员,即当局人或参与者,至少有两个,也可以是多个。
博弈论假定当局人都是智能与理性的,即当局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任何博弈存在的前提必须有个科学、严谨的游戏规则,以保障当局人的合理利益。
当局人必须严格遵守这个游戏规则;三是奖金,即所有当局人竭力追求的利益。
博弈中必须有奖金才具有吸引力,才能衡量当局人决策水平的高低。
纳什证明出,在有限局中人参加的有限行为对策中,至少存在一个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的组合,这就叫“纳什均衡”。
处于纳什均衡的状态下,每个人都不能通过改变策略来得到更大的收益。
二、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研究(一)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策略模型分析我们以一个策略型博弈模型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进行分析,之所以在众多的博弈模型中选择策略型博弈是因为策略型博弈具有非劣性,每个策略的选择与之行都是理性的,并且是对另一个局中人策略的最佳反应。
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篇一: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logo 策划回顾重大举措巨资调研新罐包装用红色和银色图案替代传统的红白相间的外观改变配方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老配方退出市场耗资400 万美元参与人数近20 万logo 分析新可乐推出市场不到 3 个月的时间,新可乐计划就以失败告终。
其原因在于: 1. 对美国精神的背离,对企业品牌价值的忽视 2. 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定位偏差:对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而言,口味已不是其主要购买动机 3. 市场调研的局限性:只重视口味测试,并没有深入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及品牌认知度。
4. 盲目冒进。
急着去抢占竞争者的市场,而放弃自己固有的市场启示一、可口可乐不仅是一种饮料,它所承载的那份文化内涵决定了它的无可替代。
企业应重视产品价值的挖掘和延伸。
二、新产品的上市应该要有一个试销的步骤,选择在一个小范围、小市场、小地域内试销,并根据试销的效果修正营销策略、进一步改进新产品,甚至要做出撤销新产品上市的计划。
而不应盲目冒进。
启示四、新闻媒介的导向力量不容忽视媒体并没有把可口可乐公司的决定当成单纯的商业事件,而是将其解释为美国传统的终结,这对消费者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三、竞争者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要弄清楚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营销策略和自己企业的差异。
在维护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再去抢占新市场。
消费者态度转变一、调研的失误与偏差 1 、少数几次调研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和内心需求;2、调研的重点放在口味测试,相比老可乐,新可乐的口味更受欢迎,但是消费者抵制新可乐的原因并不是厌倦了新可乐的口味,而是对老可乐所承载的美国精神的无法割舍二、媒体的宣传与轰炸在一片质疑声中,唤起了消费者对老可乐的怀念、对美国精神的归属感;也使得一批忠实的老可乐消费者的抵制情绪得以扩大蔓延,造成轰动效应【篇二: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口可乐 2 可口可乐乐简介被誉为“清凉饮料之王”的可口可乐在全世界最流行,每天销售量为亿瓶,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公司。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市场竞争分析
可口可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优势: 可口可乐诞生于1886年,而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晚12年。
一直以来百事可乐扮演着挑战者的角色,无论从市场渗透 率还是品牌价值,可口可乐仍远远超过百事可乐。 全球最大的软饮料巨人,拥有大厂优势和强大的全球竞争 力 强势营销能力、体系及企业广告 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已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 核心产品神秘配方处于极度保密,使其流行100年不衰 销售流程标准化、理念化。 产品拥有便利性、独特风味
一般场所固定,采用柜台式交易,销售较大,价格偏高。 21、第三方面消费渠道 即批发商、批发市场、批发中心、商品交易所等以批发为主要业务形式的饮料销售渠道。该渠道不面向消费者,只是商品流通的中间环
节。 22、其他渠道 指各种商品展销会、食品博览会、集贸市场、各种促销活动等其他销售饮料的形式和场所。
百事可乐(挑战者)的竞争策略
百事可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优势:
产品口感而言,百事可乐在口感方面比可口可乐好一些,没有那么多 的二氧化碳气体,也就是说没有那么呛鼻。同时百事可乐品牌内涵及 品牌高度都不错,与可口可乐一样同属世界500强的产品,相对可口 可乐而言它显得更年轻。
产品价格而言,百事可乐一直采取低价策略。 产品组合宽度而言,百事的产品类别丰富,经营范围广,涉及软饮料
运动用品,快餐以及食品 独特的音乐推销和名人广告效应,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往往别出心裁 消费群体而言,百事可乐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
人的可乐
百事可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劣势: 市场渗透率低。根据市场监测机构实施的“中国市场与媒
体研究CMMS”的连续监测,可口可乐凭借其“拉网式” 的市场攻略,全国布网,层层推进,市场渗透率一直领先 于百事可乐。百事可乐的可口可乐1999年2000年其全国 20个城市的渗透率分别是83.9%和85% 品牌价值低。相对于可口可乐来说百事可乐的品牌价值较 低。
营销案例分析:百事VS可口
从口味到价格、从定位到广告、从营销活动
到明星代言、从商业文化到包装变化……世界 两大可乐巨头燃起的这场硝烟似乎永无宁日。 百事可乐进入市场之初,可口可乐可以说已经 稳居行业榜首,并且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百事可乐在最初仿效策略受挫之后改变了游戏 手法,站到了可口可乐的对立面。就这样在短 时间内,百事可乐轻松地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 多年后成为一个实力雄厚、惟一能叫板可口可 乐的强势品牌。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百年之战 的背后,隐藏着后进品牌的成功秘笈。
广告视频赏析
可口可乐奥运广告:奥运全明星
百事可乐奥运广告:草根英雄
三、百事可乐VS可口可乐 产品包装斗法
可口可乐的包装优势 :由亚历山大〃山姆森设计。瓶子不仅美观,而 且使用非常安全,易握不易滑落。更令人叫绝的是,其瓶型的中下部是 扭纹型的,如同少女所穿的条纹裙子;而瓶子的中段则圆满丰硕,如同 少女的臀部。此外,由于瓶子的结构是中大下小,当它盛装可口可乐时, 给人的感觉是分量很多的。采用亚历山大〃山姆森设计的玻璃瓶作为可 口可乐的包装以后,可口可乐的销量飞速增长,在两年的时间内,销量 翻了一倍。从此,采用山姆森玻璃瓶作为包装的可口可乐开始畅销美国, 并迅速风靡世界。600万美元的投入,为可口可乐公司带来了数以亿计 的回报。可口可乐经典6.5盎司玻璃瓶包装在当时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
20世纪70年代,百事可乐实施了一项名为“百事可乐的挑战” 的营销策略。被试验者被蒙住眼睛,辨别两种可乐饮料。结果被试验 者中,喜欢百事与可乐的比率为3:2。 由于百事的味道比可口甜9%,因此第一口感对百事有利。可口可 乐并不承认这个结果,自己也做了盲测,结果还是百事胜出!这下子 可口可乐有点发懵,他们不知道人们睁着眼睛喝饮料和闭着眼睛喝饮 料的感觉是不同的,自信心一下子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决定更改可口 可乐的配方。 百事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啊,那时候还不流行事件营销,没有那么 多攻击性炒作的人,我相信他们当时的反应是纯朴的:百事公司总裁 在致全体员工的信中欣喜若狂地认定,可口已经彻底输了,甚至宣布 “星期五全公司放假一天,以示庆贺”。 这次事件有两个巨大的意义:第一,百事彻底激怒了可口,两家 正式宣战;第二,大家都尝到了攻击性炒作的甜头,互相诋毁、辱骂 甚至动刀动枪都是假的,只有市场不断拓展是真的。
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篇一: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logo 策划回顾重大举措巨资调研新罐包装用红色和银色图案替代传统的红白相间的外观改变配方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老配方退出市场耗资400 万美元参与人数近20 万logo 分析新可乐推出市场不到 3 个月的时间,新可乐计划就以失败告终。
其原因在于: 1. 对美国精神的背离,对企业品牌价值的忽视 2. 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定位偏差:对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而言,口味已不是其主要购买动机 3. 市场调研的局限性:只重视口味测试,并没有深入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及品牌认知度。
4. 盲目冒进。
急着去抢占竞争者的市场,而放弃自己固有的市场启示一、可口可乐不仅是一种饮料,它所承载的那份文化内涵决定了它的无可替代。
企业应重视产品价值的挖掘和延伸。
二、新产品的上市应该要有一个试销的步骤,选择在一个小范围、小市场、小地域内试销,并根据试销的效果修正营销策略、进一步改进新产品,甚至要做出撤销新产品上市的计划。
而不应盲目冒进。
启示四、新闻媒介的导向力量不容忽视媒体并没有把可口可乐公司的决定当成单纯的商业事件,而是将其解释为美国传统的终结,这对消费者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三、竞争者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要弄清楚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营销策略和自己企业的差异。
在维护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再去抢占新市场。
消费者态度转变一、调研的失误与偏差 1 、少数几次调研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和内心需求;2、调研的重点放在口味测试,相比老可乐,新可乐的口味更受欢迎,但是消费者抵制新可乐的原因并不是厌倦了新可乐的口味,而是对老可乐所承载的美国精神的无法割舍二、媒体的宣传与轰炸在一片质疑声中,唤起了消费者对老可乐的怀念、对美国精神的归属感;也使得一批忠实的老可乐消费者的抵制情绪得以扩大蔓延,造成轰动效应【篇二: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口可乐 2 可口可乐乐简介被誉为“清凉饮料之王”的可口可乐在全世界最流行,每天销售量为亿瓶,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公司。
作业 案例4:产品策略类 百事可乐的战略选择
《市场营销管理》课程案例4 产品策略类百事可乐的战略选择百事可乐是世界上第二大软饮料生产商。
公司以积极进取的态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成为多角化经营的企业集团。
1980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150亿美元,税后净利9.02亿美元,盈利水平以年平均26%的速度递增。
公司的业务包括三方面:软饮料、餐馆和小吃食品。
公司通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保证产品质量赢得竞争优势。
公司下一步工作重点是:重新评价各个经营单位,保证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软饮料经营状况软饮料是百事可乐公司历史最久和规模最大的业务。
公司生产和销售的软饮料主要包括百事可乐、激和斯里塞等世界著名品牌。
在世界软饮料行业中,百事可可乐是仅次于可口可的第二大公司。
软饮料行业产品类别主要有酒精饮料的替代品和含有碳酸盐的饮料。
酒精饮料替代品市场中,咖啡和茶的消费量在最近20年下降了近1/3。
与此同时,含有碳酸盐的饮料市场却增加了 5.6%,销售额达到美国全部饮料消费额的1/4。
到1980年,这一市场连续增长了14年,销售量达到508亿加仑,这意味着美国每个居民每天要消费尽两罐的饮料,百事可乐公司占有软饮料市场的40.5%,居于领导地位。
销售额增长率为3.5%,高于2.5%的行业平均水平。
但国内软饮料市场增长速度放慢,导致主要生产厂家之间为争取市场份额而进行着严酷的竞争。
到20世纪90年代初,广告和新产品开发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而国际软饮料市场很有潜力,尽管世界人均软饮料的消费量仍然很低,但预计经过促销活动的推动,软饮料的消费量将得到较快的增长。
百事公司的国际市场开拓落后于可口可乐公司快餐业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人食品开支中用于餐馆就餐的费用一直呈上升趋势。
生活节奏加快,妇女更多地参与社会工作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促使人们乐于到家庭以外的场所去就餐。
美国快餐业1980年的销售额为771亿美元,其中最大的四种快餐产品为:汉堡包、意大利馅饼、肌肉食品和墨西哥食品。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分析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分析百事可乐是百事公司推出的知名碳酸饮料品牌,与可口可乐是目前仅次于雪碧的第二大碳酸饮料品牌。
百事和可口的营销策略各有特色,今天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们的营销策略。
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以轻松颜色为主色调,将“享受美好的生活”的理念灌输到消费者,强调个性魅力、活力和竞争力,以鼓励消费者将百事可乐带到激情的生活之中,帮助人们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百事可乐不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全球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推广,以期增强其品牌份额,以及通过偏向“年轻”类活动来提高青少年群体对产品的知晓度。
百事可乐还与各个大学合作,发起了多项以“年轻时尚”为主题的活动,进行大量宣传推广,投入大量资金,不间断的进行全球的广告宣传推广,以期增加产品在年轻人群中的口碑。
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拥有鲜艳的彩色和“活力可乐”的宣传画面,充分调动消费者的情感,向消费者传达“大爱可口可乐”的理念。
可口可乐同时抓住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通过打造“接地气”的产品形象,从而把产品推广到全国各个地区,帮助人们获得快乐。
可口可乐还重点聘请代言人,做电视广告、网络活动等多方宣传推广,强化其品牌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
可口可乐还经常发起新的宣传竞赛、活动、特别策划等等,并配连贯性的口号,让消费者更多的了解和认知可口可乐,增强消费者对可口可乐的认可感。
从上文可以看出,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都主要采用饱和度更高的色彩和宣传活动,但室友仍然各有特色,表达出各自不同的理念。
百事和可口牢牢把握年轻消费者的胃口,重新定义“激情”,大胆前行,利滑化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可口以广告为主,充分地去拉近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将消费者参与进入到生活中来,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提供消费者一种“生活活力”新体验。
案例一:品牌延伸的典型——可乐大战
案例一:品牌延伸的典型——可乐大战一、最白热化的竞争在消费者和几乎所有行业业者的心目中,“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可能是全美国(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对抗型竞争者。
“可口”和“百事”争夺业界老大的战争,已经和他们各自成就惊人的饮料本身一样知名了。
1991年,“百事可乐”的母公司“百事公司”名列《广告年代》全国一百大广告商排行榜的第五名,该公司所支出的广告费用在名单上为九亿零三百四十万美元。
同一份名单中“可口可乐公司”排名第二十八位,所支出的广告费用为三亿六千七百四十万美元。
由于“百事”旗下所经营的业务不只是可乐一项,所以拿可乐对可乐的广告经费相比,应该更能代表双方战事的激烈状况:光是“可口可乐”部分的广告费用是五千八百万美元,而“百事可乐”部分则是六千一百万美元。
到底这么惨烈的竞争所为何来?不过是苏打水罢了……1991年,“可口可乐”的营业额是一百一十五亿七千万美元,而“百事可乐”则是一百九十六亿美元。
截止目前为止,“可口”和“百事”在两大公司的品牌定位和日益增加的延伸品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桑德营销服务”(Sound Marketing Services)公司是一家位于西雅图的营销顾问公司,该公司总裁哈威(Richard D.Harvey)在1992年的一期《广告年代》杂志中撰文,好好地探讨了“可口”和“百事”两家公司一番。
哈威指出可乐饮料在食品店中开始呈现停止成长的趋势(过去八年中成长率约下跌了百分之四),他指责:“他们(可乐公司)不去建立品牌真正的价值和资产,反而采取削价竞争作风,企图用庞大的广告费用去创造更多的销路,以弥补减少的营收,这是一种华而不实、没有意义的做法。
”虽然营销人员和一般大众对于两大可乐公司耗资数百万美元请麦可尔·杰克逊、雷电·查尔斯、玛丹娜、艾尔顿·强等巨星拍广告究竟能获得多少回报,一直还辩论不出个结果来,但是哈威所言“不去建立品牌真正的价值和资产”一事,却对这两个有史以来最强势、最获认同、最赚钱的品牌不尽公允。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策略分析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策略分析首先,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差异化和创新方面。
两家公司在饮料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上不断寻求创新,希望通过产品的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Diet Coke(健怡可乐)和Coke Zero(零度可乐)等低糖或无糖饮料,并与一些著名品牌如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合作推出咖啡饮料。
百事可乐公司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品牌和新口味,如Mountain Dew(露露泉)和Gatorade(佳得乐)。
两家公司都致力于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口味需求。
其次,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市场营销上竞争激烈。
它们通过广告、促销活动和赞助体育赛事等方式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地进行广告宣传,如在世界杯和奥运会期间的大规模广告推广。
百事可乐公司则与音乐节、体育赛事和明星签约合作,通过与流行文化的关联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此外,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
这两家公司经常通过降价和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在特定的销售季节和活动期间。
此外,它们还常常与零售商进行促销合作,通过打折、奖励积分等方式来推动销售。
最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都注重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两家公司都与当地供应商和经销商合作,通过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来确保产品的快速交付。
此外,它们还与当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致力于环保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项目。
这些合作关系有助于两家公司在全球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竞争策略上都表现出高度的竞争意识和灵活性。
它们通过品牌差异化和创新、市场营销、价格竞争和合作伙伴关系等手段,不断寻求发展和扩大市场份额。
这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消费者将受益于它们之间的竞赛所带来的更多选择和更好的产品质量。
可口可乐与百事案例分析
案例讨论题经管学院市场营销092班孙希梅学号:**********1.要求了解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两家企业的发展、竞争状况。
答: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距今已有113年的历史。
这种神其的饮料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世界饮料之王”,甚至享有“饮料日不落帝国”的赞誉。
但是,就在可口可乐如日中天之时,竟然有另外一家同样高举“可乐”大旗,敢于向其挑战的企业,它宣称要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公司”,并且在与可口可乐的交锋中越战越强,最终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就是百事可乐公司。
世界上第一瓶百事可乐同样诞生于美国,那是在1898年,比可口可乐的问世晚了12年,去年是它100岁诞辰。
它的味道同配方绝密的可口可乐相近,于是便借可口可乐之势取名为百事可乐。
由于可口可乐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大力开拓市场,到这时早已声名远扬,控制了绝大部分碳酸饮料市场,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定势,一提起可乐,就非可口可乐莫属,百事可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不见起色,曾两度处于破产边缘,饮料市场仍然是可口可乐一统天下。
尽管1929年开始的大危机和二战期间,百事可乐为了生存,不惜将价格降至5美分/镑,是可口可乐价格的一半,以致于差不多每个美国人都知道“5分镍币可以多买1倍的百事可乐”的口头禅,百事可乐仍然未能摆脱困境。
在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个是市场领导者,一个是市场追随者(挑战者)。
作为市场追随者,有两种战略可供选择:向市场领导者发起攻击以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是参与竞争,但不让市场份额发生重大改变。
显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百事可乐公司发现,后一种选择连公司的生存都不能保障,是行不通的。
于是,百事可乐开始采取前一种战略,向可口可乐发出强有力的挑战,这正是二战以后斯蒂尔、肯特、卡拉维等“百事英才”所做的。
这时有一个对百事可乐的发展非常有利的环境。
二战后,美国诞生了一大批年轻人,他们没有经过大危机和战争洗礼,自信乐观,与他们的前辈们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小家伙正在成长,逐步会成为美国的主要力量,他们对一切事务的胃口既大且新,这为百事可乐针对“新一代”的营销活动提供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
可口可乐公司一改“给世界一罐可口可乐”的风格,正在向所有可饮用产品领域进军。
由于可口可乐的旗舰产品难有再多的起色,公司不再将精力集中在充气苏打水上,而是致力于扩大饮料的品种。
进入中国市场20年以来,可口可乐从推出单一品牌“可口可乐”,到拥有“雪碧”、“芬达”等国际品牌和“天与地”、“醒目”、“津美乐”等中国本土品牌,其发展非常迅猛。
其三种主要产品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0%、20%、10%。
但可口可乐并没有实施多元化战略,因为可口可乐过去在发展饮料之余,也曾做过酒厂,开过种植场,甚至涉足电影业,但都遭到了失败。
因此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规定,公司可以涉足茶、减肥饮料、八宝粥在内的所有饮料行业,但不能搞多元化。
专注于饮料业的可口可乐把主业做得精益求精。
它在发展任何一种饮品的时候都可以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使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同时也大大节约了成本。
百事可乐公司事世界第二大软饮料生产商,公司生产的软饮料包括百事可乐、激浪、斯里塞等世界著名品牌。
1980年公司销售额150亿美元。
百事可乐的国际开拓落后于可口可乐公司。
百事可乐公司还涉足餐馆和小吃食品。
1986年百事可乐公司收购了肯德基,其年销售额在美国为30亿美元,在海外达23亿美元,遍布57个国家。
1977年百事可乐公司收购了必胜客,其年销售额达33亿美元,在国际餐馆业中发展迅速,已经进入27个国家。
太坎贝尔1986年被百事可乐收购,它是美国最大的墨西哥食品快餐店,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
美国的小吃食品包括糖果、薯片、甜饼和饼干,Frito-Lay公司是行业主导者,其市场份额达40%,1965年百事可乐公司兼并了Frito-Lay公司,在1989年Frito-Lay公司成为其盈利最多的子公司,销售额和利润分别占到公司的35%和40%。
分别分析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和关联度(密度)。
你认为哪家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更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