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

本文分析了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因素,认为其中最关键是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体制落后,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缺少训练,成果转化率偏低等诸多问题,提出必须提高科研对学校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管理思想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给予了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投入,全国高等院校的蓬勃发展,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两者之间还存在不少的差距,特别是在科研成果上。这实际反映了目前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那些刚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院校。

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相关重要因素

一个学校科研成绩的好坏与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有关。管理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通过人来进行管理的,同时管理的对象也是人,所以在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

(一)科研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前瞻性:科研管理人员应该随时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形势,及时掌握国家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密切注意新兴学科的出现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努力树立起既有全局性又有前瞻性的思想和观念。

2.专业性:每个科研管理人员都应该受过系统的管理学培训,如管理学理论、计算机操作、统计、档案管理等技术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另外,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学科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科研管理人员更应该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3.计划性:科研管理人员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校科研短期能够达到的目标和长期发展计划,并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补充完善,切忌只做脱离实际“纸上漂亮”的官样文章。

4.公正性:任何一个学校的经费都是有限的,对于普通高校更是如此,因此,需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高校科研管理的对象是人,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应该一视同仁。科研选题的评审,年轻科研人员和著名专家学者在科学面前一律平等。把有限的经费投给最有发展潜力、最能取得成果的项目。当前学术腐败已被各方面所垢病,其中与科研管理人员能否真正作到“公开、公平、公正”有很大关系,无论他是普通教师还是有一定职务职称的人,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就必须有“一颗公正的良心”。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虽然对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对管理的对象也提出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重视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在管理中体现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科研人员、教师是科研活动的中心,对人的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点。如何提高效率,怎样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将成为管理的核心问题。

一般科研管理的具体对象包括人员、经费、设备、资料、仪器等,也就是人、财、物几个方面。在所有的对象中,人是第一位的,贯彻这一原则就是要想方设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激励机制,关心他们,了解他们,解决科研人员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使他们能安心研究。特别是普通高校更是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改变过去科研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严重的现象;改变过去轻视人的因素,只重视成果的做法。

当然,在充分重视“以人为本”原则的同时,也在政治上关心、信任他们,在职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进行培养和引导,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

(三)积极的学术评价制度

学术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它的价值在于对人类知识体系的贡献,因此对机构、团队、个人的评价往往都是通过对其研究成果学术价值的评价来实现的,这对评价对象的学术地位、社会声望和实际利益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显然,不公正的学术评价将会严重阻碍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学术评价必须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而学术评价规范正是学术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评价规范主要指学术评价的程序规范,设立规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学术腐败,减少消极作用。学术腐败的产生有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与学术评价体系不健全有关,因此,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学术评价机制,对于促进学术发展、遏制学术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术评价制度建设方面,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公正的评价程序”,为其规范要件之一,公正性应该做为学术评价制度之首要价值理念。虽然抽象的评价标准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每一

个评价对象,也不可能为每一个评价对象制定一个特殊标准。但是,每个高校科研管理者都应该懂得:“正义”的程序简单不要紧,只要游戏规则不偏向某一方并且被严格遵守,那么,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被认为是公正的。就是说,如果只有评价标准而没有公平程序,那么并不会得到正义的结果。但只要大家都承认评审程序的公正性,并严格按程序走完评审的全过程,其结果的公正性就不容置疑。

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体制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致使科研管理观念陈旧,存在着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科研管理的现象,管理模式和方法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至今许多学校仍然采用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方式,在管理目标上仅仅孤立、片面地追求课题数量,而忽视社会的需求;在管理过程中,热衷于立项目,忽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转化;在管理方法上,手段落后,满足于发文件发通知,缺乏组织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科研的才能。

经费投入不足。相对来说普通高校科研基础比较薄弱,实验条件差,经费不足,即使有了也往往以各种名义挤占和挪用,不能使有能力搞科研的人员安心工作,结果是高水平的纵、横向课题少,学术造诣高的带头人就更少。

只顾眼前利益。近年来在校生人数猛增,教师授课时间相应也大大增加,为了鼓励教师多上课,各校纷纷提高超课时费的金额。客观造成部分教师认为搞科研不如多上课那样经济效益更直接、更可观。

管理人员水平较低。许多学校的科研管理人员大多由教师或其他部门的行政人员转调而来,他们往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比较陈旧,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科学管理的系统训练,不能对本校科研状况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有效的组织。

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普通高校受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制约,缺少高水准的学科带头人,重复性的研究过多,很少有原创性的发明创造。此外,由于教师晋升与科研论文挂钩,结果往往同一内容可以改头换面反复改写,这种只重数量,不计科研成果转化的做法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后果严重。

(三)导师制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否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我院04、05级93人中,有79%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本科生培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82%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可见,绝大多数师生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本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