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

合集下载

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

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

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简单的数字分析,过去一个相声节目,老艺人为了糊口可能会反复的在“地”上演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一、要知词意相声演员在学说一段相声之前,要知道这段相声作品的意义。

要知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

主题思想就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说明的问题。

人物思想是指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作者在作品里塑造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是有思想、有性格的。

演员不仅要知道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还要知道每句台词的意义。

这是说好一段相声的首要问题。

二、要吐字真作为一个相声演员,要有伶俐的口齿。

相声是笑的艺术,也是语言艺术。

什么段子也离不了说唱哏、学哏,也离不了说,因此它要求演员吐字要真,字字要送到观众耳朵里去,观众听得清楚,才能发笑。

观众听不清楚,就笑不了啦。

不能叫观众一边听,一边问别人:“他说的是什么?”那位回答:“我也没听真。

”这样就影响效果了。

吐字不真,如“钝刀割肉”。

有人主张“咬字要狠”。

我觉得咬字不能狠,咬字过狠,也使人听着不舒服。

相声演员为什么练习《绕口令》?就是为锻炼唇、齿、牙、舌、喉,要把平、上、去、入四声字说准确。

三、要发音准相声演员发音要准确。

发音主要指的是唇、齿、牙、舌、喉五音要准。

相声演员是用丹田发音,虽不象戏曲演员那样要求好嗓子,但也得能说能唱,丹田气足,声音要美,说出来好听,唱出来够味儿。

过去有好嗓子的不多,因为唱是竖音,说是横音,再加上那时生活所迫,一天要说七、八段,这样就把嗓子说横了,也就是累坏了。

在三、四十年代只有几位有好嗓子的,学戏曲、学唱大鼓、杂曲,学唱歌曲,唱哏并不多。

现在很多段子是又说又唱,它就更要求演员有好嗓子。

学说相声不但要锻炼吐字,还要练习发音。

声音要美,要注意轻重音儿、高矮音儿,尽量要把语气说对,把话说得悦耳动听,避免怪声、怪调儿、尖音儿、炸音儿,别使观众听着不舒服。

说唱出来,要使观众爱听。

四、要气口匀相声表演艺术,没有鼓板伴奏,看起来好象没有节奏。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三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三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三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三表演相声,并不是像有些同志表示的“能说几句俏皮话,脸皮厚一点就行”,相声演员除了应具备一般的表演此外条件之外,还必须按相声的督促,做到会说、学、逗、唱。

时说要做到口齿伶俐,语言清晰,发音准确,吐字宏亮,感情充沛;学要做到摹拟人物维妙维肖,抓住特点,装谁像谁。

学方言土语、吆喝叫卖也能掌握特色,绘形绘声,逗要做到善于挑起矛盾,恰当掌握分寸,甲、乙配合巧妙,语言引人发笑,表现幽默、滑稽、活泼、风趣;唱要做到戏剧经典歌曲歌曲都能巧唱,唱得别致,唱得优美,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不掌握这敞篷技巧,要正式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那是有困难的。

所以说,相声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必须下功夫学习,才能降至一定的水平。

我在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主要是努力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另外,自己常会反复体验、琢磨,在实践中力求以求做到逐步提高。

下面谈谈我个人学习中的一些体会,供业余爱好相声的同志们参考。

3.兼收并蓄有人说,相声演员的肚子是个平桥百货铺、杂货摊子,什么都有。

这当然是对相声演员的赞扬。

相声演员并不是“天上晓得一半、地上晓得齐全”的万事通。

不过,作为一个踏实的相声演员,除非学会兼收并蓄,什么都得学点儿,以备不时之需。

、相声演员的基本功要广。

过去的老艺人,他们对于仕农工商、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因都要观察,对于他们的特点、爱好、习性、语言、动作、都要懂得并认识掌握一些。

一些老一辈的演员都有此甚至特点。

我们现在也同样需要。

一个好演员,根据自己演出的需要有,他应该主动理论知识地去接触各方面的知识,哪怕学会一点皮毛也好。

知道一句、两句也行。

不管天文、地理、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工业、农业、军事、医学、商业、服务业,体育武术、杂耍游艺、古今中外、琴棋书画,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都要知道一点,存储一点,不定什么时候在创作或演出中用得上。

另外,从相声主要是说、唱的特点出发,还必须学习须要各种戏剧的曲调,各种地方曲调,少数民族的歌曲,甚至酒歌,叫卖声,包括和尚经的腔调也要学。

如何说相声

如何说相声

如何说相声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相声一词,古作象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为象声。

下面店铺来告诉你如何说相声吧。

相声:了解相声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三不管儿和南京夫子庙。

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

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

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鼻祖为张三禄,著名流派有“马(三立)派”、“侯(宝林)派”、“常(宝堃)派”、“苏(文茂)派”、“马(季)派”等。

著名相声表演大师有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苏文茂、刘宝瑞等多人。

二十世纪晚期,以侯宝林、马三立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师相继陨落,相声事业陷入低谷。

2005年起,凭借在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艺术门类,实现了相声的二次复兴。

2008年相声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声:说相声的四大基本功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

●说:讲故事,还有说话和铺垫的方式。

●学: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和其他声音,学唱戏曲的名家名段,现代也有学唱歌跳舞。

●逗:制造笑料。

●唱:经常被认为是唱戏,唱歌。

实际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词”。

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本功唱。

说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

说,指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短笑话、趣闻轶事等。

曲目主要有《熬柿子》、《五星楼》、《天王庙》等。

批,批的曲目主要有《批生意》、《歪批三国》、《批聊斋》等。

念,指”贯口”,曲目主要有《菜单子》、《地理图》、《洋药方》等。

讲,讲的曲目主要有《讲帝号》以及单口相声《解学士》、《化蜡扦儿》等。

学各种口技、双簧,摹拟方言、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

曲目主要有《学四省》、《学四相》、《规矩套子》等。

相声表演技巧

相声表演技巧

相声表演技巧第一章怎样做一名相声演员粉碎“四人帮”后,相声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无论专业队伍,还是业余队伍,都不断的扩大。

有很多同志写信问我,怎样才能做一名相声演员,我在这里,简略地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做相声演员的条件要想做一名相声演员,首先要具备会说普通话的条件,嘴、舌无甚生理毛病,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口齿伶俐吧!否则,不宜做相声演员。

其次是嗓子要好,便于学唱,如果嗓子不好,只能说不能唱,也是演员本身的一个不足。

再次是模仿能力要强,要善于模仿各种人物形体动作、各种人物语言、各种方言、各种声音。

半天学不会一个动作,半天学不会一两句方言,是不适合做相声演员的。

还有一点,就是接受能力要强,反映得快。

初学相声的同志,恐怕最起码要具备以上四个条件。

2、做相声演员要有广泛的知识相声艺术题材广阔,内容丰富。

从大地上的一根草,到苍穹无垠的太空世界,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到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家长里短,社会风气,自然科学,真是无所不包。

我们需要多少知识,才能把它们反映出来呢?请看:《天文学》需要你懂些天文知识。

《地理图》需要你懂些世界地理。

《八扇屏》需要你懂些历史知识。

《君臣斗》需要你懂些官场知识。

《大相面》需要你懂些“相法”知识。

《解学士》需要你懂些对联知识。

《戏剧杂谈》需要你懂些戏曲知识。

……一段相声一个内容,一个相声演员需要很多知识,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老一代相声演员,大都是口传心授,有的没文化,不会写字,那是社会造成的。

而今天,相声不单单是起到娱乐欣赏作用,更主要的是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讴歌新长征路上的新人新事,鞭挞一切不正之风,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广泛的知识。

怎样才能具有广泛的知识哪?不说全懂吧,就是懂些,就需要学多少东西吧!一句话,靠学。

博学才能多懂。

要有广泛的爱好,要有广泛的兴趣。

第一重要的是文学知识。

因为相声是讽刺文学,本身就需要有较丰富的语文知识,文字要精炼,语言要幽默。

各种包袱就是文学中极特殊的句子,极特殊的结构。

如何写相声教程作文

如何写相声教程作文

如何写相声教程作文
《相声教程》
相声,这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以其幽默诙谐、引人入胜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如果你也对相声感兴趣,想要学习创作和表演相声,那么就跟着我一起来探索吧。

了解相声的基本知识是很重要的。

相声一般由逗哏和捧哏两人组成,通过对话、幽默的语言和巧妙的情节来引发观众的笑声。

它通常有“垫话”“瓢把儿”“正活”和“底”这几个部分。

在创作相声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多留意生活中的趣事、笑话,将其转化为相声的素材。

同时,要注重语言的锤炼,用词要简洁、生动、幽默,能够准确地传达出笑点。

可以运用夸张、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来增强幽默效果。

结构方面,要设计合理的情节和包袱。

包袱就是相声中的笑料,要让包袱有铺垫、有爆发,让观众在不经意间被逗笑。

还要注意节奏的把握,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让整个相声有张有弛。

表演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表情和肢体动作的配合。

逗哏要表现得活泼、机灵,捧哏则要起到烘托、辅助的作用。

通过生动的表演,将相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给观众。

多听优秀的相声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前辈们的表演技巧和创作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同时,要勇于实践,多在小范围内进行表演,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和表演。

学习相声需要耐心和努力,不断地积累和实践。

只要你有对相声的热爱和执着,相信你一定能够在相声的道路上取得进步和成功。

让我们一起用幽默和欢笑,为观众带来无尽的欢乐吧!
希望这篇相声教程作文能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对相声的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方向。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作者:叶敬林表演相声,并不是像有些同志认为的“能说几句俏皮话,脸皮厚一点就行”,相声演员除了应具备一般的表演条件之外,还必须按相声的要求,做到会说、学、逗、唱。

说要做到口齿伶俐,语言清晰,发音准确,吐字宏亮,感情充沛;学要做到摹拟人物维妙维肖,抓住特点,装谁像谁。

学方言土语、吆喝叫卖也能掌握特色,绘形绘声,逗要做到善于挑起矛盾,恰当掌握分寸,甲、乙配合巧妙,语言引人发笑,表现幽默、滑稽、活泼、风趣;唱要做到戏剧歌曲都能巧唱,唱得别致,唱得优美,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不掌握这四门技巧,要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那是有困难的。

所以说,相声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必须下功夫学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2.常用的技巧不管是单口、对口、群口相声,演员表演的基本技巧,不外四个字:迟、急、顿、挫。

也有的叫“蹬、谝、卖、踹”。

反正哪种说法,其含义基本一致。

相声表演上的迟急顿挫,好比音乐有高低快慢,好比说话的声音有抑扬顿挫,也好比话剧演员道白有轻重缓急,都属于技巧。

迟、急、顿、挫,就是指相声表演时要掌握的分寸,要把握的火候。

“迟”是指表演时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慢。

就能加深听众的印像,更好地表达内容。

如《新桃花源记》中的一段:甲:贤弟,愚兄有一事不明,要在贤弟台前领教,不知肯赐教否?乙:(放慢速度回答,给听众一个思考的余地)……这位说话怎么这味儿?啊,不必客气,有话请讲当面,何言领教……(放慢速度,准备翻包袱)我也受传染了不是!上面例子中,放慢速度的地方就是用“迟”的技巧,至于什么时候应该迟,这就应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表演者灵活;不该迟的地方迟了,那就影响到内容的完整表达,或使包袱抖得不是火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急”,是指表演过程中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该快的时候一定要快,决不要拖泥带水。

这种急,不要随便乱快,而是内容需要快时必须快,手法上需要快时必须快;感情的连贯上需要快时必须快。

论相声艺术中捧哏与逗哏的语言技巧——以德云社相声为例

论相声艺术中捧哏与逗哏的语言技巧——以德云社相声为例
孙:昂,不在家 岳 : 我说那我看看孙大爷好不好? 孙:昂,我父亲 岳:你看他干什么(语调扬起,角色定位在刘大爷身上)《铁 甲将军》 由此可知,叙事视角的变化通常使用词汇和语义的关系,以及 肢体语言的暗示来建构不同的人物身份。 此外,相声的捧哏逗哏常常注重叙事方式的转换,例如由设置 悬念转换为误导,最后再出其不意地揭开谜团。逗哏作为故事的叙 述者,在最初就必须要牢牢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需要设置悬 念。再者,他的语言是模糊不清,含义不明的,有非常明显的多重 的指向性,以此来误导观众,再加之捧哏配合的质疑,使观众在惯 常的猜想中一步一步地随着逗哏走向故事的真相,之后,陡然转换, 将表层叙述转换为深层叙述,破解悬念,形成包袱。[3] 而捧哏作为故事的推动者,在叙事的转换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捧哏需要利用“蹬”“踹”的手法去驳斥逗哏的荒谬,或者 利用“谝”或者“卖”,去烘托逗哏以达到话轮转换。抖包袱儿的 迟疾顿寸,甲乙二人都要掌握好,才能抖响。例如张鹤伦郎鹤炎的 《老郎的婚礼》片段: 张:这事儿,惊动了“媒体界”(设置悬念并开始误导) 郎:媒体界?广播呀报纸……(接话,引导) 张:不是,不是(转折) 郎:啊?(疑问) 张:就那个媒婆体育宣传中心 郎:啊?这俩行业挨着嘛?(疑问) 张:昂,媒婆天天跳跳广场舞,打打乒乓球的(破解悬念) 这个相声中,“这事儿”指的是老郎五十岁数却没个伴,惊动 了媒体界,观众按照常规思维,肯定会想到真实的媒体界,并且感 到讶异,不自觉地往下听,后面的“媒婆体育宣传中心”却出乎意 料又在情理之中,既荒谬又合理,达到这样一个引人发笑的效果, 抖包袱便算成功了。 3 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合作原则,是适用于语言过程中指 导交际和推导会话含义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有四条准则 : 数量、 质量、关联和方式准则。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 说话人有时会有意 违反这种会话原则 , 会获得一些特殊效果。郭德纲作为目前相声界 的掌门型人物 , 凭借他特有的幽默 , 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与追捧,他 的相声中语言的幽默笑料有时就是有意违背合作原则才形成的。[4] 有时,逗哏者根据语境需要向捧哏者提供适量信息 , 同时捧哏 者也相信逗哏者的包袱。如果在交谈中有意违反数量准则,会形成 意料之外的笑料。例如: ( 郭德纲先前说了于谦的爷爷弃文从武后十分了不起、受人尊

说相声捧哏的要领

说相声捧哏的要领

说相声捧哏的要领
1.配合主角:捧哏要适时地出现,与主角配合得恰到好处。


根据主角的说话节奏和情感变化,提供真挚的反应和支持,不要盲目捧。

2.表情配合:捧哏需要有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一定要在主角说
话之间给观众留足够的时间相应,这样才能营造出趣味盎然的效果。

3.语言幽默:捧哏必须学会幽默,让观众感受到整个节目的欢
乐风格。

它应该是对主角言辞和情感的一种聪明的回应。

4.尖锐的反应:有时候捧哏需要敢于给观众带来不可预期的瞬间,这种尖锐的反应可以使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5.适当的果断:捧哏需要适当地果断,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和自信,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你与主角真正互动的快乐。

6.不要过度耀眼:捧哏需要默默地保持,在主角将笑点传递给
你之前,不要过度耀眼或技高一筹。

学会呼吸,学会节制笑声。

相声的技巧和规律

相声的技巧和规律

相声的技巧和规律
相声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技巧和规律。

以下是一些相声的技巧和规律:
1. 对白技巧:相声通常由两个演员进行对话,一个扮演直角角色,一个扮演曲角角色。

对白的技巧包括对话的默契、语速的掌握、音调的变化等,以达到幽默、生动的效果。

2. 口技技巧:相声中常常会用到各种口技,如快板、绕口令、滑稽对口等。

演员需要通过口齿清晰、语速准确、节奏感强等技巧来表现口技,以引起观众的笑声。

3. 素材选择:相声的素材通常来自生活中的小故事、社会现象、人物形象等,演员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选择富有喜剧效果的素材,并加以夸张和夸大,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4. 身体语言:相声不仅仅是靠语言表达,演员的身体语言也非常重要。

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演员可以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形象,增强相声的喜剧效果。

5. 反衬技巧:相声中常常使用反衬技巧,通过对比来制造笑点。

演员可以通过对话中的对立、角色的反差等方式来实现反衬,以增加相声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总的来说,相声的技巧和规律在于巧妙运用对白、口技、素材选择、
身体语言和反衬等手段,以达到幽默、生动的效果,引起观众的笑声和共鸣。

相声演员怎么练口才分析

相声演员怎么练口才分析

相声演员怎么练口才分析相声演员怎么练口才一、改变自己:敢说人出生时都不会说话,都是后天学会说话的。

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上学时老师叫起来都脸红,不敢说话,从不举手发言。

被选为班长,不说话不行了。

被逼没责了,我就想,都是一样的人,别人敢讲,我为什么不成?我下决心改变自己,上课积极发言,班会认真讲评,不断锻炼自己,终于从一个在班上讲话就激动,脸红心跳快,锻炼成人越多讲话越兴奋,努力表达自己心声的“演讲者”了。

所以只要你敢讲,就一定能锻炼出好口才!二、充实自己:能说话说得好,肚里要有货。

一要善于学习,博览全书,从理论、实践中学习,知识面要广。

二要善于总结提炼,把别人的知识消化吸收,把实践的经验归纳提炼,变成自己的;这样才会对相关知识都有所了解,做到有话可谈。

三、锻炼自己:会说练口才的方法技巧嘴皮子首先是靠炼出来,其次是靠事先的准备、知识的积累和大脑的反应,三是坚持换位思考,了解听众想听到什么。

你若向相声演员那样勤学苦练,注意生活和知识的`积累,了解听众的需求,即使不能当演员,在你公司可能会是人物了。

口才好可以做销售,做老板要有对市场的敏锐度,要有目的性,能够果断地做出决策,要自信要执著,不为身边的小利益打动,眼光要放远,纵观全局,要有创造性,口才也不能太差,慢慢练,谁都不是天生的!做老板也不能说话太多,老板代表公司的文化,所以做事要谨慎,事情想好了再做,做错了能够自我发现立刻改正,因为你是老板,没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当然诚信是很重要的!而且要在员工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及优势,主动帮助员工解决问题,甚至是工作以外的问题,要把你的员工当作你的家人。

所以有能力,有气度,有激情,能合作才是老板的基础。

其他,自我发挥吧!做生意的口才技巧做生意有一个好口才是必备的。

生意方面的好口才来自你自己对所做业务的一种精通和对产品本身认知的能力。

你现在看门市,首先就需要你对所有的产品都有一个熟识,知道一些产品的生产场地,生产日期,是否属于中国名牌,有些产品的使用功能以及注意事项等等,在向别人介绍商品时让人有一种信任感,一种很内行的表现。

相声的结构与技巧

相声的结构与技巧

相声的结构与技巧嘿,各位看官,今儿咱就来聊聊这相声的结构与技巧,您可听好喽!相声啊,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旅行。

逗哏和捧哏那就是旅行中的伙伴,带着观众一路欢笑前行。

先说说这垫话,那可真是像旅行前的热身准备呀!得轻松自然,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就像给大家热热身,准备好跟着一起乐呵。

然后呢,就是那正活,这可是重中之重啊!就好比旅行中的精彩景点,得有包袱,得有笑料,得让观众觉得值回票价。

这包袱怎么使呢?就跟变魔术似的,得巧妙,得突然,让观众想不到,“扑哧”一下就笑出声来。

再讲讲这捧逗之间的配合,那简直就是天衣无缝的默契啊!逗哏负责冲锋陷阵,抛出一个个包袱,捧哏呢,就得恰到好处地接住,再给添把火,让笑料更足。

这要是配合不好,那不就跟两人划船不同步一样,得在原地打转啦!还有那节奏,可不能快也不能慢,得像一首好听的曲子,有起有伏。

太快了,观众反应不过来;太慢了,观众可就不耐烦喽。

您想想,要是一段相声没了这些,那还能有意思吗?那不就跟吃饭没了盐一样,寡淡无味呀!再看看那些相声大师们,他们为啥能让人百听不厌呢?不就是把这结构和技巧玩得炉火纯青嘛!他们就像厉害的大厨,能把各种食材搭配得恰到好处,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咱普通人听相声,不就是图个乐嘛!那怎么才能更好地享受这场欢乐之旅呢?就得去感受那节奏,去体会那包袱,去沉浸在那欢乐的氛围里。

说相声难不难?那肯定难啊!但正是因为难,才更有挑战性,更有意思呀!咱不能因为难就退缩了,对吧?这相声的结构与技巧,就像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钻研,去琢磨。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好相声。

反正我是觉得,相声这玩意儿,真的太有意思啦!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能让我们忘掉烦恼。

您说,这么好的东西,咱能不喜欢吗?咱能不好好研究研究吗?。

相声的四门基本技法

相声的四门基本技法

相声的四门基本技法一、引子技法引子技法是相声开场白的一种表现形式,引子技法主要表现相声的开头,用于引发观众的兴趣和笑点。

以下是引子技法的几种常见形式:1.搞笑引子搞笑引子是相声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幽默和夸张的表演手法,引发观众的笑声。

搞笑引子通常包括对社会、生活、人物等方面的幽默描绘。

2.夸夸其谈引子夸夸其谈引子是相声中的一种经典形式,通过夸大、夸口、吹牛等方式,引发观众的兴趣和笑点。

夸夸其谈引子通常包括对自己、他人、事物等方面的夸张描述和评价。

3.反转引子反转引子是相声中的一种技法,通过颠覆传统观念,改变观众的思维方式,引发观众的笑点。

反转引子通常包括对常规行为、常识等进行颠覆性的改变。

二、对口技法对口技法是相声表演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声音、节奏、动作等的精确配合,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以下是对口技法的几种常见形式:1.对字对字是对语言、措辞的精确运用,通过对字的音节和音调的变化,达到表情生动、机智幽默的效果。

2.对句对句是对语句的精确对应和配合,通过声音、节奏、动作等形式的统一,使得表演更加协调、流畅。

3.对调对调是两个演员之间的对话形式,通过配合对白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使得表演更加有趣、富有情趣。

4.对咬对咬是通过演员之间的快速对话,以及语言的错位、断句等形式,达到幽默、机智的效果。

三、点题技法点题技法是相声表演中的一种重要手法,通过对话的引出和发展,突出相声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以下是点题技法的几种常见形式:1.题目明确题目明确是通过言辞和表演的方式,直接点明相声的主题和内容。

这种方式通常具有一定的幽默和夸张效果。

2.题目包含题目包含是通过对话的表现形式,将相声的主题和内容融入其中。

观众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并理解主题的含义。

3.题目反讽题目反讽是通过对相声题目的反讽和夸张,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

这种方式常常引发观众的共鸣和笑声。

四、快板技法快板技法是相声表演中的一种特色形式,通过快速而准确的节奏,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最新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五-精品

最新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五-精品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五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五作者:叶敬林表演相声,并不是像有些同志认为的“能说几句俏皮话,脸皮厚一点就行”,相声演员除了应具备一般的表演条件之外,还必须按相声的要求,做到会说、学、逗、唱。

说要做到口齿伶俐,语言清晰,发音准确,吐字宏亮,感情充沛;学要做到摹拟人物维妙维肖,抓住特点,装谁像谁。

学方言土语、吆喝叫卖也能掌握特色,绘形绘声,逗要做到善于挑起矛盾,恰当掌握分寸,甲、乙配合巧妙,语言引人发笑,表现幽默、滑稽、活泼、风趣;唱要做到戏剧歌曲都能巧唱,唱得别致,唱得优美,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不掌握这四门技巧,要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那是有困难的。

所以说,相声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必须下功夫学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在二十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主要是努力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另外,自己经常反复体验、琢磨,在实践中力求做到逐步提高。

下面谈谈我个人学习中的一些体会,供业余爱好相声的同志们参考。

二、声音、动作、表情设计相声表演,简言之,包括声音、动作、表情三个方面、注意做到声音、动作、表情三者俱佳,那演出就算成功。

(1)声音造型一个段子的演出中,往往有演员的叙述评论,有人物的对话,有时出现几个人物的声音,所以在演出中应该认真地进行声音造型。

在声音上对于人物稍加区别,但也只是点到而已,不一定要求“全似”。

《舞台风雷》这个段子,是讽刺、揭露“四人帮”破坏文艺的罪行的,里面写了一个河南地方剧团的负责人,写了几个演员,还写了“胡批、乱砍、吓唬”几位部长、副部长。

为了烘托人物,逼真地表演一个河南地方戏剧团负责人的形像,在声音方面,给剧团负责人的声音造了型,从头到尾说河南话。

对于“胡批”,因为要表现这个“四人帮”黑手的“威风”,要辛辣地讽刺他那种“强不知以为知”,横蛮霸道、以势压人,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丑恶嘴脸,所以让他说话拉长音,好显出他那官僚的派头,端出他那帮凶的架子。

这样的声音造型,有利于塑造反面人物的形像。

相声的表演技巧

相声的表演技巧

相声的表演技巧“说相声,说相声,”可见相声主要是靠说话。

平常说话,沒有说清楚,可以再说;对方誤会了,可以解释,而说相声是绝对沒有这个机会的。

相声不管是叙述一段故事,描写一个人物,都是通过说话。

因此,相声演员的话要说得更真切,更具有表現力。

一、语言说话声音有长有短,有轻有重,长短轻重不同,给人的印象也就不同。

我们说话的时候,往往把一句话的主要部分,在声音上加以適当的强調,使人一听就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个被强調的地方就是这句话的重音。

比方,“夜行记”里有这么几句对话:“乙说:人家知道你是谁呀?甲说:是呀,我知道他喊谁哪?乙说:那就是喊你哪!”第一句话把重音加在“是”字上:“人家知道你是谁呀”,这句话就说明了,马路上那么多的人,警察不可能全认识。

第二句话把重音加在“喊”字上:“我知道他喊谁哪”,这句话就表达出甲蛮不讲理,明明是他違反了交通规則,交通警察喊他,他不认帐。

第三句话把重音加在“就”字上,“那就是喊你哪”,就把甲乙两个人刚才的对话全部弄清楚了。

“沒别人,就是喊你,因为就是你不遵守交通規則。

”如果把重音的位置变化一下,意思也就变了。

重音还有加重语气的作用:比如“夜行记”里:“您说这不是呕气吗?这不是受限制吗?”这句话里有两个“这不是”。

这两个詞由于轻重音的不同,语气就不同。

第二个“这不是”比第一个重一点儿,因为第一个“这不是”多多少少还帶一点商量的语气,感慨、不满、的情绪还不太重;第二个“这不是”就是完全肯定的了,而且感慨,不满的情绪也特別重了。

重音在相声表演里还有特殊的作用,在一定的语句里强調一定的字或者詞,是为了使这些字或者词给观众特别深的印象。

比如有一段相声有这么一段对话:甲:老太太把份旧的燒了以后,从紙店又买了一份新的,很尊敬地抱着往回走.碰见街坊一个小伙子。

年轻人见着上岁数的谁不得关照两句呀?乙:是呀!甲:“大娘,上街了?买佛龛了?”这不是好话吗?乙:啊!甲:老太太不愿意听啦!“年轻人说话沒規矩。

相声的表演技巧之谈

相声的表演技巧之谈

相声的表演技巧之谈相声的表演,是演员进行再创作,进而获得完美演出效果的重要手段。

过去,前辈相声演员很看重它,并在长期演出活动中总结了四个字;“帅、快、卖、怪”,即台上帅、“现哏”快、卖力气、怪相逗乐。

他们以此为要则,付之实践,力求增强相声的艺术感染力。

前辈人在四字要则里所阐述的这些主张,是相声艺术在当时发展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如“怪”)今天照搬使用显得不妥。

尽管如此,其中仍有不少主张具有借鉴和使用价值。

这里,就此谈些体会,难免挂一漏万。

帅:美的精神风貌帅是相声演员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风貌在演员表演中体现出来的是潇洒大方,轻松有序,不温不火,自然适度,从而给观众以幽默风趣,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和美感。

有人认为,演员长相俊秀,装束华丽,上台就帅。

这是一种误解,至少不够全面。

因为相声和其它姊妹艺术一样,有个再创造的过程,演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技巧和修养之外,还需要向生活学习,从中吸取营养,再经过仔细揣摸,反复锤炼,才有可能获得这种魅力和美感,才有可能做到帅。

单凭仪表就很难奏效了。

就说长相吧,有的演员年轻、俊秀,假如他表演时给观众的不是“蚂蚱脸”就是“满脸跑眉毛”,要么动作怪僻,举止僵硬,无潇洒,轻松之感,反而显得造作有余,使人生厌。

那么,长相再好管什么用?这就不能称其为帅。

帅是相声表演艺术的美学标准。

演员单凭装束华丽,当然也不能称帅。

近来,发现有些演员不顾节目内容的需要,在装束上一味赶时髦,学洋派,表演时不仅有穿西服系领带的,还有留着长发、大鬓角的,而且头梳得油光净亮。

这股风气很不好,应该煞住。

假如用这种装束表演反映有关“售货员”、“领导干部”内容的段子,不但“使身”受限制,而且显得不伦不类。

现在的售货员和领导干部有这种打扮的吗?!表演得再好,人家也不信服,兴许说你在出洋相呢!自以为这样装束很帅,其实不仅不帅,还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所以,相声演员表演时的装束如何,不可小看了,它直接影响着表演的艺术效果。

相声创作技巧讲座之结构篇(二)

相声创作技巧讲座之结构篇(二)

相声创作技巧讲座之结构篇(二)相声创作技巧讲座之结构篇(二)现在看到的对口相声,多用叙事体,这是生活决定的。

反映生活中的一个喜剧性故事,塑造几个喜剧性格人物,更适合运用叙事体。

辩论体的相声也是有人物的,这个人物往往便是甲与乙,甲经常在辩论中扮演不明理,不虚心,不懂装懂的角色,而乙则扮演机智聪敏,善于抓住对乙方弱点给以揭露的人物。

这两个人物也要掌握一定的分寸。

特别是甲,不宜渲染得如白痴一般。

他经常是自信的,狂妄的,而又是无知的。

这样狂妄与无知集中于一身,才能产生喜剧性格。

叙事体的相声,首先要看看是否有可笑之事可叙,比如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可笑的事情,有点积极的内容,就可以考虑写相声。

亦有些尽管是相当幽默相当有意义的一句笑话,但不一定就能构成一段相声。

有个办法可以检验,你把听来的或看到的那件可笑的事,先当笑话讲给大家听听,看看能否引起共鸣。

能引起共鸣的话,再借助包袱的手段写成相声,若大家反映平淡,就证明这件事的喜剧因素还不够,不忙动笔。

有些相声专门写某人因生理缺陷而遭到的种种不幸,以其尴尬的处境当笑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一个相声,还可以叙事体与辩论体合用。

比如开头部分(即垫话),用辩论体提出问题,然后改用叙事体推进情节。

叙述的过程中视条件也可以再插入一两节辩论体,使矛盾更尖锐集中。

相声《公社鸭郎》便是开始用辩论体而后转叙事体的。

开始甲乙辩论世界上什么鸟儿最美,乙提出大雁、鸳鸯、小白鸽……均被甲一一否定。

还有一种相声,它并没有叙述一个完整情节的笑话,也没有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争辩,而是一口气讲了极长一段台词,整个段子也就是几大段长台词构成的。

有的连报数百个地名(《地理图》);有的连数上干道名菜(《菜单子》);有的给几位古代名人立传,每传亦长达数百字,一气呵成报出(《八扇屏》)此种段子仍算叙事体,有个专门名字叫“贯口活”。

它的包袱一般不多,而是以贯口的气势取胜。

大段贯四台词,激情铿锵,有强烈的节奏和乐感,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相声写作技巧2

相声写作技巧2

相声写作技巧2(6)拟人包袱拟人出包袱、就是通过以物拟人的方法制造包袱。

如《打蚊子》:甲你刚睡着,那蚊子来啦,嗡……乙好嘛,这蚊子可够个儿。

甲这不是学蚊子么。

蚊子一瞧是您乐啦,“来呀,这有个肥的。

”乙这是蚊子说的?甲这是我说的。

(7)夸张包袱夸张,就是夸大的意思,过份强调人物的行为或一些生活现象都属于夸张的手法。

如《打电话》罗嗦在电话里噜嗦了半天,最后告诉他的未婚妻:甲下车之后,你往对面瞅,从西边数第三根电线杆子,我在那儿等你,好不好?七点一刻开演,我七点等你。

七点钟啊,哎,小王啊,那什么你别来啦。

乙怎么别来啦?甲现在都八点半啦。

这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夸大强调了打起电话没完没了这一生活现象。

在实际生活中,一对情人约会,本来能用一、二分钟说完的话,而一说说了两个钟头,这种现象在相声的表演当中是存在的。

它通过夸张的手法,有力地讽刺了罗嗦,取得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再如《假大空》:甲老万一听?别价,别树我,我树不起来,人家社员背后都骂我,他们都拿我吓唬小孩儿,有个妇女悠孩子让我听见了:“噢,宝贝,别哭了马猴子来了。

”那小孩还哭,“噢,别哭喽,别闹了,老万来啦。

”那小孩当时就不哭了。

乙这老万比那马猴子还厉害哪!在“四人帮”时期,象万人恨这样的人物,在我们生活当中是确有其人的,我们把万人恨这样的人物和他的作为呈现在观众面前,使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一番,从而产生了喜剧效果。

夸张有动作夸张、语言夸张,在相声的表演当中,都离不开这几种夸张的手法。

如《假太空》里的走路,属于动作夸张。

《油水大》里油水大主持婚礼时用的罗马教皇味儿,都是夸张的手法。

(8)俏皮话、反正话包袱俏皮话也就是歇后语,就是由前后两个部份组成的一个句子,前部份似谜面,后部份似谜底,而基本意却在后半部份,听起来很幽默。

如《买伞》:甲您别找我们换。

我们是来什么卖什么,质量问题我倒是想管,可被窝里伸脚丫——乙怎么讲?甲我们算第几把手?铁路警察我们也管不着那段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
作者:叶敬林
表演相声,并不是像有些同志认为的“能说几句俏皮话,脸皮厚一点就行”,相声演员除了应具备一般的表演条件之外,还必须按相声的要求,做到会说、学、逗、唱。

说要做到口齿伶俐,语言清晰,发音准确,吐字宏亮,感情充沛;学要做到摹拟人物维妙维肖,抓住特点,装谁像谁。

学方言土语、吆喝叫卖也能掌握特色,绘形绘声,逗要做到善于挑起矛盾,恰当掌握分寸,甲、乙配合巧妙,语言引人发笑,表现幽默、滑稽、活泼、风趣;唱要做到戏剧歌曲都能巧唱,唱得别致,唱得优美,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不掌握这四门技巧,要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那是有困难的。

所以说,相声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必须下功夫学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2.常用的技巧
不管是单口、对口、群口相声,演员表演的基本技巧,不外四个字:迟、急、顿、挫。

也有的叫“蹬、谝、卖、踹”。

反正哪种说法,其含义基本一致。

相声表演上的迟急顿挫,好比音乐有高低快慢,好比说话的声音有抑扬顿挫,也好比话剧演员道白有轻重缓急,都属于技巧。

迟、急、顿、挫,就是指相声表演时要掌握的分寸,要把握的火候。

“迟”是指表演时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慢。

就能加深听众的印像,更好地表达内容。

如《新桃花源记》中的一段:甲:贤弟,愚兄有一事不明,要在贤弟台前领教,不知肯赐教否?乙:(放慢速度回答,给听众一个思考的余地)……这位说话怎么这味儿?啊,不必客气,有话请讲当面,何言领教……(放慢速度,准备翻包袱)我也受传染了不是!
上面例子中,放慢速度的地方就是用“迟”的技巧,至于什么时候应该迟,这就应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表演者灵活;不该迟的地方迟了,那就影响到内容的完整表达,或使包袱抖得不是火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急”,是指表演过程中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该快的时候一定要快,决不要拖泥带水。

这种急,不要随便乱快,而是内容需要快时必须快,手法上需要快时必须快;感情的连贯上需要快时必须快。

例如《新桃花源记》中的一段:
甲:……(感情上的需要,加快速度)倘四个现代化需要我干什么,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就是死也心甘情愿。

乙:连死都不?
甲:我是不怕死的。

乙:为什么呢?
甲:(手法上的需要,加快速度紧接)我死一千多年了!
使用“急”的技巧,也要运用得恰到好处,该急的地方,应该不留空隙;抖包袱该急时,应该不“冷火”,一“冷火”,包袱就凉了。

“顿”,是指在表演时,为了强调某一句话或某一件事,根据需要,该停顿的地方必须停顿。

例如《新桃花源记》中的:
甲:山中一条白带,蜿蜒盘绕,莫非万里长城?
乙:万里长城在北京的北面。

甲:何时搬到此地?
乙:昨天……(顿)搬不了!那是……
“顿”的技巧在表演中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加深印像,给听众以鲜明、深刻的感觉。

“挫”,又称“错”,是指语气节奏恰到好处。

话说出来不迟不早,正打在点子上,分寸适合,使人听了感到甲、乙双方,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例如《新桃花源记》中:
甲:贤弟,愚兄要告辞。

乙:要走?
甲:此次多蒙贤弟照料,不胜感谢。

乙:那是应该的。

甲:本当买些重礼答谢,怎奈(挫)兜里没钱。

乙:我们不要!
迟急顿挫,这是相声演员表演中常用的技巧,不管逗或捧,都必须练习掌握。

这好比学二胡一样,最起码的指法、弓法必须学会,至于拉得如何,那就看熟练的程度和创造性的发挥了。

除了迟急顿挫外,相声演员还比较讲究即兴发挥。

即兴发挥是说上台之后,根据临场情况,随口编出来的内容,这是本本上没有的。

过去
老艺人很讲究这个,名之曰现“挂”、“砸飞挂”。

一个演员砸不了几个飞挂算不得有本事。

我们现在虽然不太强调即兴发挥,但这方面的能力非锻炼不可。

因为它对于突然发生的情况有紧急应对的作用。

对于演出时上下节目的衔接和静场等,均有调节、缓冲等作用。

具体例子后面还要讲到。

(完)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