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文本分析
《种树郭橐驼传》赏析质疑
语 文课 本第二 册第六 单元 。该 文是 柳宗 元 的一篇 第二 册 )将此 句 翻译 为 “传 播这 件事来 作 为官吏 的
很有 特 色的寓 言体传 记 ,既有史 传特 点 ,又有 文学 戒示 ”。似乎 ,“传 ”是 “传 播 ”的意思 ,那 么 ,读音 也
情趣 ,写 法运 用对 比和 映衬 ,主 旨表达 婉约 而多 就有 了问题 。笔者 认为 ,这里 “传 ”应为 为动用 法 ,
观察 、效 仿羡 慕 ”也不 妥 当 ;将 “遂 而鸡 豚 ”理解 为 成 ”,反 而 令 人 费 解 。
“喂大 你们 的鸡 和猪 ”,意译 尚可 ;可 是 ,紧接 着 又
四 、人 教 版 大 纲 版 高 中 语 文 课 本 将 本 文 和 《师
解 释单 字 “遂 ,成 ”,值得 商榷 。教师在 引导 学生 品 说 》《阿房 宫赋 》《谏 太宗 十思疏 》编排 在一个 单元 ,
学生鉴 赏文本 时 “咬文嚼字 ”、精益求 精 的学 习习 成”,值得 商榷 。古汉语 中“遂 ”有 “顺利成 长”义 。此
惯 。教材 注释将“争迎取养 ”解 释为“争着迎接 和雇 句 中可 将 “遂 ”理 解 为 “使 … ..顺 利 成 长 ”,活译 为
用郭 橐驼 ”似 乎不 妥 ;将 “窥伺 效慕 ”解 释为 “暗中 “喂 大… ..”,可 以理 解 ;但 是 ,单 独解 释 单 字 “遂 ,
想偷 学几招 ,“效仿 ”是其唯 一 目的 ,“羡 慕 ”何 须 学 生 品读 、赏 析文本 时 ,应该 提倡 、鼓励学 生质 疑 、
“暗 中观察 ”?“慕”在文言文 中有“效 法”之意 。该句 解 疑 的 良好 习 惯 。
应为 “窥 ”“伺 ”近义连用 ,“效 ”“慕”近义 连用 。句意
种树郭橐驼传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赏析1. 《种树郭橐驼传》这篇文章可太有意思啦!就像我们精心培育一盆花,看着它慢慢绽放,那种期待和喜悦,你懂吧?郭橐驼种树那真叫一个厉害,为啥呢?你看看他的方法,多独特!他不就像个经验老到的园丁,总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让树木茁壮成长!2. 哇塞,读《种树郭橐驼传》的时候,真感觉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的种树世界!郭橐驼难道不是种树界的大师吗?他的那些窍门,不就跟我们做事找对方法一样重要?想想看,如果我们都能像他种树那么厉害,那还有啥做不好的呢!3. 嘿,《种树郭橐驼传》里的郭橐驼可真是个特别的存在!他种树咋就那么厉害呢,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的吗?好比我们学习一项新技能,不也得找对路子才能事半功倍吗?4. 哎呀呀,《种树郭橐驼传》真的很值得赏析一番啊!郭橐驼种树的智慧不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好多扇门吗?他懂得顺应树木的天性,我们做事不也得顺应规律吗?5. 哇哦,《种树郭橐驼传》这文章,越品越有味道!郭橐驼就像是个神奇的魔法师,能让树木乖乖听话,这是多么了不起啊!这难道不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厉害人物,总能轻松搞定难题?6. 哟呵,《种树郭橐驼传》简直太棒了吧!郭橐驼种树的经验不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吗?这就好比我们发现了一个超级有用的秘籍,能让我们少走好多弯路呢!7. 哈哈,读《种树郭橐驼传》,你就会发现郭橐驼可太牛了!他的种树之道不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启示吗?我们是不是也该学学他的那份从容和智慧?8. 哎呀,《种树郭橐驼传》可真是篇好文章啊!郭橐驼那独特的种树方法,不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们的思维吗?我们平时做事咋就不能像他那样有妙招呢?9. 哇,《种树郭橐驼传》真的让我大开眼界!郭橐驼种树厉害得很呐,这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吗?10. 《种树郭橐驼传》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啊!郭橐驼不就是个种树的传奇吗?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只要用心,啥事都能做好!我觉得这篇文章真的很有价值,它让我们看到了做事的智慧和窍门。
《种树郭橐驼传》课程讲解
(第二段)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 以……为业 )种树,凡长 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移植), 无不活;且硕茂,早实( 结果实)以蕃( 多)。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暗中观察 仿效。效慕,仿效 ),莫能如也。
请概括段意:介绍郭橐驼种树的特异功能。
拓展阅读
照理,他可以心满意足,不再顾虑仕途枯荣。但是,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 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 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这年年初,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他还是按捺不住,欣喜万状,急急赶去。
当然会经过汩罗江,屈原的形貌立即与自己交叠起来。他随口吟道:南来不做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汩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汩罗遇风》)这样的诗句出自一位文化大师之手,读着总让人不舒 服。他提到了屈原,有意无意地写成了“楚臣”,倒也没有大错。同是汩罗江畔,当年悲悲戚戚的屈原与今 天喜气洋洋的柳宗元,心境不同,心态相仿。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问题: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柳宗元的形象,请举出一种手法,并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明确 正面描写。文章恰如其分地刻画了柳宗元在为文上有《诗》《骚》之风,关注现实,切中 时弊;在为人上重视友情,体贴朋友;在为官上体贴百姓,革除陋习。
明晰主旨
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针对当时官吏 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 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 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古文观止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作品介绍】《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
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
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
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原文】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
病偻集资[2],隆然伏行[3],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7],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9],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0],若甚怜焉[11],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12],督尔获;早缫而绪[13],早织而缕[14];字而幼孩[15],遂而鸡豚[16]。
文言文《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作品介绍】《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
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
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
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原文】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
病偻集资[2],隆然伏行[3],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7],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9],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0],若甚怜焉[11],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12],督尔获;早缫而绪[13],早织而缕[14];字而幼孩[15],遂而鸡豚[16]。
唐宋散文:事理结合之趣——《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唐宋散文:事理结合之趣——《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言知识,理清文本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艺术手法,学习设事明理。
3.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时代背景,领会委婉讽喻。
4.文化传承与理解:联想总结,体会事理结合之趣。
《种树郭橐驼传》:因事喻理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本文词类活用现象很多,大家列举出自己读的过程中不理解的词类活用。
重点检测:“病”“名”“实”“蕃”“筑”“子”“爪”“硕茂”“早”“烦”等词。
(文章比较好读,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解决问题)另要注意:1.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为观游”为定语,后置)2.故不我若也。
(宾语前置)3.吾又何能为哉?(宾语前置)(二)任务一:阅读全本,理解文言知识,理清文章内容【提问】郭橐驼是个什么人?他性格如何?【明确】不知具体各字,只有外号的腰弯背驼的种树人(园林果树师傅),性格乐观豁达,暗示他手里绝活,因为身体有缺陷,却坦然接受别人有嘲讽意味的外号,要不然不会这么自信。
【提问】郭橐驼有什么绝活?(种树绝技,因为他有一本“种树经”)为什么说他的“种树经”是绝活?【明确】1.他的“铁粉”多:长安城所有的做园林的豪富人和种树卖果的人,都争相雇他去种树;2.他所种树效果好:所种之树都会活,特别是种的果树,不仅结果早,还结得多。
3;别人学不会:即使让别人看他种树,都学不会。
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即便把配方给你,也是相同的配方,不同的味道”。
绝了!【提问】与“别人的种树经”相比,郭橐驼的“种树经”有什么不同?【明确】【郭橐驼种树做法】总原则:“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翻译过来就是,科学合理,顺其自然。
(即学会偷懒)具体分两步:一、种时,种法要科学。
注意事项有四:1.把树坑刨大,让树根舒展,有足够的伸展空间;2.往坑里回填的土与地面持平。
低于不行,树木在晚上会产生无氧呼吸,呼出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转化为乳酸,会毒害根系,还会造成积水;高了也不好,会造成根系缺氧烂根死亡、不发根、不发芽、长势弱等。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郭橐驼种树技艺的赞扬。
2.分析课文中的对比手法,领会作者寓意。
3.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字词句解释和翻译。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课文的寓意和启示。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
2.课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种树有什么好处吗?2.学生回答: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提供木材等。
3.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种树的课文——《种树郭橐驼传》。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重点字词,理解其意义。
三、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郭橐驼的形象特点。
2.讲解课文第二段,分析郭橐驼种树技艺的高超。
3.讲解课文第三段,让学生感受作者对郭橐驼的赞美。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种树郭橐驼传》的第一段,请大家回顾一下,郭橐驼的形象特点是什么?2.学生回答:郭橐驼形象奇特,驼背、高额、深目、翘嘴。
3.引导: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种树郭橐驼传》的后两段。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第四段,分析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
2.讲解课文第五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寓意。
3.讲解课文第六段,让学生感受作者对郭橐驼的敬仰。
三、课堂讨论1.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郭橐驼种树的秘诀是什么?2.学生讨论,回答:郭橐驼种树的秘诀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3.引导: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借鉴郭橐驼种树的秘诀,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种树郭橐驼传》的后两段,请大家回顾一下,郭橐驼种树的秘诀是什么?2.学生回答:郭橐驼种树的秘诀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2.分析课文中的对比手法,领会作者寓意。
3.体会课文中的哲理,联系实际生活。
三、课堂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郭橐驼种树的秘诀。
种树郭橐驼传课文精讲
种树郭橐驼传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种树郭橐驼传》段落划分如下:第一部分(1\~2段):介绍郭橐驼的外貌特征、职业和才能。
其中,第1段描述了他的外貌特征和名字由来,第2段则详细叙述了他的种树经验和技能。
第二部分(3\~4段):通过对话和对比,突出郭橐驼种树的高超技艺和独特见解。
第3段通过与其他种树人的对比,凸显了郭橐驼的优秀技能和独特见解,第4段则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种树方法和理念。
第三部分(5\~6段):阐述种树的关键在于让树木自由生长,而不是过度干预。
第5段详细解释了如何做到让树木自由生长,即掌握树木的生命力、规律和习性,第6段则强调了种树人要懂得放手,让树木自己成长,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好的树木。
第四部分(7\~9段):通过郭橐驼与别人的对话,讲述自己种树的经验和态度,并批评那些执政者扰民、阻碍人民生产生活的发展。
第7段是郭橐驼与别人的对话,讲述自己种树的经验和态度,第8段则通过郭橐驼之口批评那些执政者扰民、阻碍人民生产生活的发展,第9段则进一步强调了郭橐驼种树的道理可以推及其他方面,如治理人民、国家管理。
种树郭橐驼传》以种树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对话,阐述了让树木自由生长的重要性,以及治理国家和人民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和人民意愿的道理。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简练生动,寓意深刻,是一篇具有很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著作。
二、文章赏析《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文章通过描绘郭橐驼的种树经验,进而引出他对于“养人”的独特见解,批评了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文章开篇先介绍了郭橐驼的命名、种树专长和种树之道,这是为了下文论述“养人”的道理做铺垫。
接着,文章通过对话和对比,突出了郭橐驼种树的高超技艺和独特见解。
他强调种树的关键在于让树木自由生长,而不是过度干预,这一理念也适用于治理国家和人民。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郭橐驼之口批评了那些执政者扰民、阻碍人民生产生活的发展的行为。
《种树郭橐驼传》公开课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种树郭橐驼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2. 让学生理解并领悟文章中所传达的种树之道,及其所蕴含的哲理。
3. 通过对郭橐驼形象的剖析,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文言文的语音、语调,增强语感。
2. 词汇讲解:讲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句子翻译:让学生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文章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郭橐驼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 词汇讲解:讲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如“橐驼”、“种树”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句子翻译:让学生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如“橐驼之种树也,其本欲其疏,其末欲其密”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 文章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总结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种树郭橐驼传》原文。
2. 相关资料:关于郭橐驼的生平事迹的资料。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4. 教学视频:寻找相关教学视频,丰富教学手段。
5.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与课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种树郭橐驼传》全文;(2)了解文章的背景资料,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3)能够分析并评价郭橐驼的人物形象及其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欣赏古代传记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从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哲理,提升个人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郭橐驼的植树精神和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3)激发学生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种树郭橐驼传》全文;(2)分析郭橐驼的人物形象及其品质;(3)领悟文章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与理解;(2)郭橐驼植树技巧的阐述及寓意;(3)如何从文中提炼出人生哲理并付诸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柳宗元及文章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郭橐驼的植树故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文章情感;(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文中不懂的词语进行标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文中生僻词语的含义;(2)分析郭橐驼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植树技巧及寓意;(3)分享从文中汲取的人生哲理。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补充;(2)详细解析文中郭橐驼的植树精神和高尚品质;(3)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郭橐驼植树精神的理解;(2)以郭橐驼为榜样,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付诸实践。
6. 总结拓展:(1)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2)鼓励学生将郭橐驼的植树精神应用于实际生活,为社会贡献力量。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种树郭橐驼传》全文;2. 写一篇关于郭橐驼植树精神的心得体会;3. 结合自己的生活,制定一个学习或生活中的行动计划,努力践行郭橐驼的植树精神。
文言文《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作品赏析【作品介绍】《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
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
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
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原文】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
病偻集资[2],隆然伏行[3],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7],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9],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0],若甚怜焉[11],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12],督尔获;早缫而绪[13],早织而缕[14];字而幼孩[15],遂而鸡豚[16]。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赏析《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
下面小编带来的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赏析。
供大家阅读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唐代〕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翻译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雇佣他。
《种树郭橐驼传》解读
《种树郭橐驼传》解读作者:曹海英来源:《南北桥·教学探究》2009年第05期一、文章的写作背景今人一说到唐代,其印象大多是社会开放、经济繁荣、百姓富足、思想自由。
其实,盛唐一过,气象渐衰,积弊渐显,已远非贞观大唐气象可比。
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掠夺百姓,加重税收,政令烦琐。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陆《均节赋税恤百姓》)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盘剥下层,于是“通津大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中可见一斑。
柳宗元出生仕宦之家,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三岁任秘书省校书郎,管理国家经籍图书,二十五岁又考中博学宏词科,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可谓仕途顺畅,春风意气。
其思想也深受儒家传统“宽则得应”“使民以时”的重“民”思想影响。
在《送薜存义序》中说:“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显然是孟轲“民为贵,社稷次亡,君为轻”思想的发挥。
在其《辨侵伐论》中,则表现了他对国事动乱的极大关切。
可以说,经历“安史之乱”的中唐社会,柳宗元的这一思想是极大地顺应了民心和时代的。
“永贞革新”的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公元803—805年)柳宗元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到各地检查民事、军事、财政等现况,看到了各级官吏“恣其须索”,以致“百姓畏之如寇盗”的局面,于是作者写下了大量诗文以揭其弊;在《答元饶州论政理书》中说,整个社会是“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 。
《田家》诗写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则形象描绘道:“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籍。
”《种树郭橐驼传》正是柳宗元任监察御史里行的两年里,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侵民、伤民现象而作,可以看做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正是由于作者这样的思想和写作背景,有的鉴赏资料或对其文本解读说柳宗元在本文中表达了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这是很难讲得通的,是对作者本意的曲解。
《种树郭橐驼传》解读
《种树郭橐驼传》解读一、文章的写作背景今人一说到唐代,其印象大多是社会开放、经济繁荣、百姓富足、思想自由。
其实,盛唐一过,气象渐衰,积弊渐显,已远非贞观大唐气象可比。
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掠夺百姓,加重税收,政令烦琐。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陆《均节赋税恤百姓》)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盘剥下层,于是“通津大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中可见一斑。
柳宗元出生仕宦之家,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三岁任秘书省校书郎,管理国家经籍图书,二十五岁又考中博学宏词科,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可谓仕途顺畅,春风意气。
其思想也深受儒家传统“宽则得应”“使民以时”的重“民”思想影响。
在《送薜存义序》中说:“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显然是孟轲“民为贵,社稷次亡,君为轻”思想的发挥。
在其《辨侵伐论》中,则表现了他对国事动乱的极大关切。
可以说,经历“安史之乱”的中唐社会,柳宗元的这一思想是极大地顺应了民心和时代的。
“永贞革新”的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公元803―805年)柳宗元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到各地检查民事、军事、财政等现况,看到了各级官吏“恣其须索”,以致“百姓畏之如寇盗”的局面,于是作者写下了大量诗文以揭其弊;在《答元饶州论政理书》中说,整个社会是“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
《田家》诗写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则形象描绘道:“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籍。
”《种树郭橐驼传》正是柳宗元任监察御史里行的两年里,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侵民、伤民现象而作,可以看做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正是由于作者这样的思想和写作背景,有的鉴赏资料或对其文本解读说柳宗元在本文中表达了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这是很难讲得通的,是对作者本意的曲解。
《种树郭橐驼传》文体
《种树郭橐驼传》文体
《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以种树为喻,阐述了治理国家的道理。
文章的文体属于议论文,通过讲述郭橐驼种树的故事,来阐述作者的政治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柳宗元通过对郭橐驼种树的描述,来表达他对政治的看法。
他认为,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如果方法不正确,即使再努力也难以取得成功;而如果态度不正确,即使取得了成功也难以持久。
因此,他呼吁政治家们要像郭橐驼一样,用心去治理国家,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面对问题。
柳宗元还通过这篇文章来批评当时的社会现象。
他认为,当时的政治家们都太过于功利主义,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
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来唤起人们对于治理国家的正确认识和思考。
种树郭橐驼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
高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
3、掌握重要实词、归纳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学习重点:本文寓意的理解。
学习难点:1、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2、对比与衬托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作者、作品、背景。
二、基础积累
完成《创新设计》基础积累部分,并提出疑难问题。
巩固训练
一、文本分析
1、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2、郭橐驼种树有什么“秘籍”?方法是什么?
3、“养树”和“养人”有什么相通之处?
4、作者写本文的用意何在?
二、文本翻译
完成《创新设计》相关翻译。
课堂小结
资料补充
文化常识
1、鸣鼓:古代官府聚集百姓的一种方法。
2、击木;敲梆子集合民众。
3、飧:晚饭。
4、饔:熟食,早饭。
5、养人术:“人”即“民”唐时避太宗李世民讳。
6、官理:理即“治”唐高宗名李治,因避讳改“理”。
种树郭橐驼传分析
课时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第 1,2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题:种树郭橐驼传学生分析:教材分析整体分析:本文为自读课文,且书下注解也比较详细,所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着重解决重点字词,疏通文意;第二课时,分析课文,理解寓意,体会注重现实问题的风格。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对比和映衬的写法,掌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了解“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能力目标: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情感目标: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了解“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品德目标:理解有时过分的爱也是一种伤害。
课堂资源:多媒体课件主要方法:点拨、答疑、引导、讲解、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对比对“他植者”的批评种树映衬养人学习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韩愈和柳宗元。
他们两位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相同的见解。
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我们曾学过他的《师说》;而柳宗元则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就反映了"苛政给人民带来重压"这一社会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篇《种树郭橐驼传》。
二、作家作品(与学生交流资料,教师作以补充)柳宗元(773-819年),“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
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刺史,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
一生创作600多篇作品,有诗有文,如《黔之驴》《小石潭记》《愚溪诗序》《捕蛇者说》《江雪》《渔翁》等,著有《柳河东集》。
三、体裁与背景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种树郭橐驼传》主旨辨析
《种树郭橐驼传》主旨辨析作者:张倩邱道学来源:《中学语文·上旬》2021年第11期摘要以《教师教学用书》为代表的传统解读观点认为,《种树郭橐驼传》的主旨句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本文重新从文本语言层次、行文逻辑、思想主题三个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文章,指出“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才是文章主旨所在。
本文还借此反思了文本解读的一般方法,提出:“熟读”文本结构与内涵,体会作者的视角与逻辑起点,是解读文本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文本内容;文章结构;主题思想;阅读方法深受名门望族“积极用世”家风影响的柳宗元,自登上政治舞台就非常关心现实社会情况。
面对中唐赋税甚多、民不聊生的现实,柳宗元抱着对百姓深切的同情,提出宽简为政、与民休息的政治主张。
《种树郭橐驼传》写于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之初,作者在文中即明确表达了这些主张。
笔者研究发现,迄今为止,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仍存有不少误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在文中的作用,而将注意力放在了“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这句话上,导致了文本主旨句的错位。
下面,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统编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观点,据此展开讨论,以明确本文的主旨。
一、对《教师教学用书》内容的两点质疑对于《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主旨,《教师教学用书》有这样的阐释:第三段“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是总括种树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述,说明“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的养树法则,并由“顺木之天”推论出“顺人之天”,也就是“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规讽为政者,主张让百姓休养生息,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1]131但是,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以上阐释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从文章内容来看,“顺木之天”中“天”的具体表现就是“植木之性”。
为顺应“植木之性”,郭橐驼先是“其莳也若子”,其次才是“其置也若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树郭橐驼传》文本分析
第一段:通过描述郭橐驼的外貌和语言,表现出其豁达的性格,使得读者愿意了解关于他的更多的信息,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段: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郭橐驼种树技艺的高超,引出下文对其种树真谛的询问。
第三段:用正反对比的手法突出郭橐驼种树的根源——顺木之天而致其性。
“他植者”的做法又引起了下文对官理的看法。
第四段:由种树说到为官之理,强调作为政府官员,应该“繁其生而安其性”。
第五段:由问者的赞许引出作者的写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