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

合集下载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效率肾小球滤过的果素之阳早格格创做效率肾小球滤过的果素(一)灵验滤过压的改变形成灵验滤过压的三个果素中任一果素改变,皆将效率肾小球灵验滤过压,进而改变滤过率.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当动脉血压正在10.7~24.0kPa范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通过自己安排效率而脆持相对于宁静,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无明隐变更,肾小球滤过率脆持没有变.但是当动脉血压下落到10.7kPa以下时(如大得血),超出了自己安排范畴,肾血流量缩小,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隐落矮,灵验滤过压下落,肾小球滤过率缩小,出现少尿,以至无尿.2.血浆胶体渗透压平常时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动很小.惟有正在血浆蛋黑浓度落矮时(如赶快输进死理盐火),才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落,灵验滤过压降下,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本尿量删加.3.肾小囊内压平常时肾小囊内压比较宁静.当某些本果使肾小管或者输尿管阻塞(如肾盂或者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肾小囊内压降下,灵验滤过压下落,肾小球滤过率落矮,本尿量缩小.(两)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平常时,肾小球血浆流量约为每分钟660ml.当动脉血压正在一定范畴内动摇时,肾血管通过自己安排效率,使肾小球血浆流量脆持相对于宁静.惟有正在人体举止剧烈疏通、大得血、剧痛、宽沉缺氧战戚克时,接感神经镇静性加强,可使肾血管中断,肾小球血浆流量缩小,肾小球滤过率下落,以致本尿量缩小.(三)肾小球滤过膜的改变1.滤过膜的里积正凡是人单肾局部肾小球均处于活动状态,总滤过里积可达l.5~2m2.病理情况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使炎症部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径变窄或者实足阻塞,灵验滤过里积缩小,肾小球滤过率随之落矮,引导本尿量缩小.2.滤过膜的通透性正凡是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较为宁静,普遍只允许分子量小于69000的物量通过.当肾小球受到炎症、缺氧或者中毒等益伤时,某些部位的滤过膜通透性减少,使大分子蛋黑量以至黑细胞滤出,患者出现蛋黑尿战血尿.。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可以滤入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滤过液。

用微穿刺法实验证明,肾小球的滤过液就是血浆中的超滤液。

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外径6-10μm的微细玻璃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

在与囊腔相接部位的近球小管内,注入石蜡油防止起滤液进入肾小管。

用微细玻璃管直接抽到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图8-2)。

分析表明,除了蛋白质含量甚少之外,各种晶体物质如葡萄糖、氯化物、无机磷酸盐、尿素、尿酸和肌酐等的浓度都与血浆中的非常接近,而且渗透压及酸碱度也与血浆的相似,由此证明囊内液确是血浆的超滤液。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据测定,体表面积为1.73m2的个体,其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左右。

照此计算,两侧肾每一昼夜从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总量将高达180L。

此值约为体重的3倍。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例称为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经测算,肾血浆流量为66ml/min,所以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

滤过分数表明,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幔有小球小茁到囊腔中。

肾小球滤过率大小决定于滤过系数(K f)(即滤过膜的面积及其通透性的状态)和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率=K f×P UF,P UF表示有效滤过压。

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人体两侧肾全部肾小球毛细血管总面积估计在1.5m2以上,这样大的滤过面积有利于血浆的滤过。

在正常情况下,人两肾的全部肾小球滤过面积可以保持稳定。

但是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变窄或完全阻塞,以致有滤过功能的肾小球数量减少,有效滤过面积也因而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结果出现少尿(每昼夜尿量在100-500ml之间)以致无尿(每昼夜尿量不到100ml)。

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因素

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因素

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因素肾小球滤过率是我们肾脏功能的一个指标,其实,不只只是肾小球滤过率这一个指标,这些都反映出我们肾脏的健康程度,指标一旦超标就意味着我们的身体某些地方出现了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这些事情,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因素。

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个因素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化,都能影响有效滤过压,从而改变肾小球滤过率。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的改变实验证明,动脉血压在10.7~24.0kPa(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存在自身调节能保持相对稳定,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无明显变化。

关于自身调节的机制,多数人认为,动脉血压升高时,入球动脉管壁的平滑肌受牵张刺激而收缩,血流阻力增大,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流量不致增多,血压不致升高,因而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入球动脉管壁舒张,血流阻力减小,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流量不致减少,血压不致下降,因而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也无明显变化。

这说明机体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调节,是通过肾血流量自身调节实现的,以保证机体在生理状态下泌尿功能的正常进行。

但如果动脉血压下降到10.7kPa(80mmHg)以下时(如大失血),超出了肾血流量自身调节范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将相应下降,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引起少尿,当动脉血压降至5.3~6.7kPa (40~50mmHg)时,可导致无尿。

高血压病晚期,因入球动脉发生器质性病变而狭窄时,亦可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导致少尿,甚至无尿。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波动。

只有在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才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增大,尿量增多。

例如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引起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就是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所致。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因素的介绍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虽然不会在体检的时候做光宇肾小球滤过率的检查,但是如果大家感觉自己的肾脏有些问题的话就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才能尽早的确诊,然后进行治疗。

2017年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2017年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6.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 ) A.近端小管 B.髓袢升支细段 C.集合管 D.髓袢升支粗段 7.关于肾小球的滤过,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出球小动脉收缩,原尿量增加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原尿量减少 C.肾小囊内压升高,原尿量减少 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原尿量减少 8.不论终尿是稀释尿还是浓度缩尿,哪一段小管液始终是低渗的( ) A.近曲小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 D.远曲小管 9.关于抗利尿激素,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由神经垂体释放 B.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加大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增加分泌 D.大静脉和心房扩张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10.水的重吸收在下述哪个部位接受ADH调节( ) A.近球细胞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11.肾糖阈的正常值为( ) A.8~9 mmol/L B.9~10 mmol/L C.10~11 mmol/L D.11~12 mmol/L 1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滤过量( )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先减少后增多 13.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 ) A.80 ml/min B.100 ml/min C.125 ml/min D.150 ml/min 14.肾小管中重吸收能力量强的部位是( ) A.近端小管 B.远端小管 C.髓袢细段 D.集合管 15.关于排尿反射,下述哪项不正确( ) A.排尿反射的基本中枢在骶髓 B.排尿时阴部神经抑制 C.副交感神经兴奋膀胱逼尿肌 D.交感神经兴奋膀胱逼尿肌 16.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
A.促进Na+的重吸收和对K+的排泄 B.促进K+重吸收和对Na+的排泄 C.促进Na+重吸收,抑制K+排泄 D.促进K+重吸收,抑制Na+排泄 26.浓缩尿液的主要部位在( ) A.集合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 D.近曲小管 27.肾小管实现排酸保碱作用最主要是通过( ) A.尿酸排出 B.H+的分泌和H+-Na+交换 C.K+的分泌和K+-Na+交换 D.铵盐排出 28.下列不属肾脏功能的是( ) A.生成尿液 B.分泌醛固酮 C.参与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D.与酸碱平衡调节密切相关 29.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醛固酮分泌减少 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D.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 (二)多项选择 1.皮质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 ) A.肾小球较小 B.髓袢较长 C.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动脉粗 D.球旁细胞含肾素颗粒较多 E.出球小动脉分出直小血管 2.与肾小球滤过有关的因素是( ) A.有效滤过压 B.滤过膜通透性 C.滤过膜总面积 D.肾血流量 E.肾小囊胶体渗透压 3.肾脏的生理功能有( ) A.生成尿液,排泄大量代谢终产物 B.参与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人体生理功能与健康:肾脏的排泄功能习题与答案

人体生理功能与健康:肾脏的排泄功能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晶体渗透压,滤过膜的面积C.肾小球血浆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内压D.肾小球血浆流量,滤过膜的面积,肾小管内压正确答案:C2、机体代谢产物排出的最主要途径是()。

A.皮肤B.呼吸器官C.肾脏D.消化道正确答案:C3、滤过分数是指()。

A.肾血流量/ 肾血浆流量B.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流量C.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D.肾血浆流量/ 肾血流量正确答案:C4、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不取决于()。

A.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B.有效滤过压C.滤过膜的有效滤过面积D.滤过膜的通透性正确答案:A5、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每分钟一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B.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C.每分钟一侧肾脏生成的终尿量D.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终尿量正确答案:B6、正常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约为()。

A.125ml/minB.1000ml/minC.100ml/minD.250ml/min正确答案:A7、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

A.有效滤过压升高B.血浆蛋白含量增多C.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减少D.肾小管重吸收蛋白质减少正确答案:C8、一实验动物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为45mmHg,血浆胶体渗透压为25mmHg,肾小囊内压为10mmHg,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应为()。

A.15mmHgB.5mmHgC.0mmHgD.10mmHg正确答案:D9、葡萄糖和氨基酸在肾脏主动重吸收的部位是()。

A.远曲小管B.集合管C.近端小管D.髓袢正确答案:C10、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特点不包括()。

A.重吸收物质的量大B. Na+的重吸收主要为主动重吸收C.重吸收没有选择性D.重吸收的物质种类多正确答案:C11、肾小管对Na+:2Cl-:K+同向转运的部位是()。

A.髓袢升支细段B.髓袢升支粗段C.近端小管D.髓袢降支细段正确答案:B12、血管升压素的主要作用是()。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的机制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的机制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的机制一、肾小球滤过率的定义及作用肾小球滤过率(GFR)是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出的原始尿量。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每分钟约125毫升。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状态。

肾小球滤过率的正常水平对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保证了体内废物的排泄和水分的稳定。

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体内废物排泄减少,导致尿量减少。

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原因1. 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肾小球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细胞组成,是肾小球滤过的重要结构。

当肾小球滤过膜发生损伤时,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 肾小管功能不全肾小管是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起着重要作用。

当肾小管功能不全时,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能力减弱,导致尿量减少。

3. 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是指肾脏血管阻力和血压的改变,直接影响了肾小球的滤过率。

血管收缩使肾脏灌注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而影响尿量。

4.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其他原因尿毒症、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而引起尿量减少。

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的机制1. 尿液浓缩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肾脏对尿液的浓缩能力会减弱,使尿液变得更加浓缩。

这是因为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使尿液中水分减少,导致尿量减少。

2. 尿液稀释能力减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影响肾脏对尿液的稀释能力。

正常情况下,肾脏能够对尿液进行稀释,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肾脏对尿液的稀释能力减弱,导致尿量减少。

3. 尿液中废物排泄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导致体内废物的排泄减少,这也是导致尿量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

体内废物包括尿素、肌酐等代谢产物,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这些代谢产物在尿液中的排泄减少,导致尿量减少。

四、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的临床表现1. 尿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为明显的临床表现就是尿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肾小球滤过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肾小球滤过率低的原因有哪些导语:肾小球滤过率低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当我们身体内的肾小球滤过率低的时候就会引起我们少尿,或者是无尿的现象。

严重的时候会引起我们很多的肾肾小球滤过率低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当我们身体内的肾小球滤过率低的时候就会引起我们少尿,或者是无尿的现象。

严重的时候会引起我们很多的肾部的疾病。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肾小球滤过率低这一个现象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以下肾小球滤过率低的原因有哪些吧。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的改变实验证明,动脉血压在10.7~24.0kPa(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存在自身调节能保持相对稳定,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无明显变化。

关于自身调节的机制,多数人认为,动脉血压升高时,入球动脉管壁的平滑肌受牵张刺激而收缩,血流阻力增大,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流量不致增多,血压不致升高,因而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入球动脉管壁舒张,血流阻力减小,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流量不致减少,血压不致下降,因而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也无明显变化。

这说明机体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调节,是通过肾血流量自身调节实现的,以保证机体在生理状态下泌尿功能的正常进行。

但如果动脉血压下降到10.7kPa(80mmHg)以下时(如大失血),超出了肾血流量自身调节范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将相应下降,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引起少尿,当动脉血压降至 5.3~6.7kPa(40~50mmHg)时,可导致无尿。

高血压病晚期,因入球动脉发生器质性病变而狭窄时,亦可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导致少尿,甚至无尿。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波动。

只有在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才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滤过的三要素:
1.结构基础——滤过膜及通透性 2.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 3.物质基础——肾血浆流量
高职护理学专业
生理学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如:大失血等→交感 N 、NE↑→ 入球小动脉收缩
高职护理学专业
生理学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影响因素 ①滤过膜
滤过膜的孔径↑ 滤过膜带负电荷↓ 滤过膜面积↓ ②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Cap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 ③肾血浆流量↓
高职护理学专业
滤过率的变化
滤过率↑(血尿) 滤过率↑(蛋白尿) 滤过率↓(少尿)
滤过率↓(大失血) 滤过率↑(快速大量输液 ) 滤过率↓(结石、肿瘤) 滤过率↓(中毒性休克)
2)血浆胶体渗透压 如:快速大量输液→稀释胶渗压
3)囊内压 如:结石、肿瘤
高职护理学专业
生理学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高职护理学专业
生理学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 滤过膜
l 面积
正常时肾小球的滤过面积=1.5m2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滤过面积↓→GFR↓→尿量↓
l 通透性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高职护理学专业
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生理学
影响பைடு நூலகம்小球滤过的因素
3. 肾血浆流量
由图可见: 滤过平衡的位置决 定着毛细血管滤过 的长度。
高职护理学专业
生理学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3. 肾血浆流量
静脉大量输液时,血 胶渗压上升的速度减 慢,EFP下降速度减 慢,滤过平衡出现推 迟,有效毛细血管滤 过的长度↑,肾小球 滤过↑。

2020陕西医疗招聘考试医基资料: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020陕西医疗招聘考试医基资料: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球的滤过在生理学中已经成为常考点,中公教育的医考专家就肾小球滤过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进行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考题:1.【单选题】肾小球滤过率是指:A.单位时间内生成的终尿量B.单位时间内的肾血流量C.肾小球有效滤过压D.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E.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总量1.【答案】D。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正常成人约为125ml/min。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一)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正常情况下,人两侧肾小球毛细血管总面积约在1.5m2以上。

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增生、肿胀使管腔变窄或阻塞,使有效滤过面积减少,滤过率下降,出现少尿或无尿。

某些病理情况下,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使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明显增加,而出现蛋白尿。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全身动脉血压在70~180mmHg范围内变动,由于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机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可保持稳定,肾小球滤过率保持不变;当动脉血压变动超出该范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随之改变。

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正常情况下较稳定。

在静脉快速注入生理盐水等情况下,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

3.肾小囊内压:肾小囊内压也较稳定。

当输尿管阻塞,肾盂内压显著升高时,将引起肾小囊内压升高,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三)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

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位置靠近出球小动脉端,有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加长,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因素

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因素
变 ( 降 3 % ) 下 7 。
G R逐年降低 , 4 F 从 0岁开始 , 每增加 1 , F 岁 G R将降低 0 8~11m / i ; 2 随着 年 龄 的增长 , 血压 的 . . L m n () 高
患病率也不断增 加 , 促进 D 并 N的进展 ;3 随着 年龄 () 的增长 , 应用各种药物 的机会 明显增多 , 肾脏 负荷加 使
糖代谢紊乱是 发生糖 尿病微 血管病 变 ( MA ) D P 的 根本原 因。持续 高血糖 会加剧 D A M P的发 生 , 长
期 良好 的血 糖 控 制 可 以减 缓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Seo t n 2研 究 证 实 : 化 降 糖 治 疗 D 强 N相 关 风 险下 降
( 5 P5 P2, 7)
{与 高 血 压 组 比较 P < . 5 0 0
3 讨 论
高血压是糖 尿病 常见 的伴发 病之 一 , 血压 造成 高 肾脏损 害 主要通过 两条作 用途径 , 即动 脉高压 造成 的 肾动脉 狭 窄所 致 的 肾组织 缺血性 改变 , 以及通 过 肾血 流动力学异 常造 成的肾组织损伤 。本研究 中糖尿病患 者合并高血压组 的 G R比血压 正常组 低 , F 以高血压病 程、 收缩压 与 G R值作 为变量进行 相关 分析发现 , F F GR 与高血压病程 、 收缩 压呈 负相关 , 提示 高血 压 , 别是 特 收缩压升 高 , 可加 重糖 尿病 患者 的肾脏 损害 。英 国前 瞻性糖尿 病研 究 ( K D ) U P S 的糖尿 病 降压试 验表 明 , 降低 糖尿 病患者 的血压 水平 , 可预 防或减少 微血管病
}与 高血 压组 比较 P< . 5 △ 由 于 5期 的 患 者 只 有 4例 , 将 4 00 ; 故

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的临床因素探讨

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的临床因素探讨

・论著・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的临床因素探讨石 俊1,吴锡信1,陈江林2,彭 健1(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2.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 )与多种临床因素的相关关系。

方法:用99m T c D T PA 清除率测定46例肾功能正常组和52例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的GFR ,同时采血测血清肌酐(SC r )、尿素氮(BUN )、尿酸、钾、钠、钙、血红蛋白,并测心率、尿质量比、24h 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体重指数、体表面积,记录测试者年龄,测定GFR 所用同位素剂量。

将各组及不同原发病的GFR 分别与同组的上述各临床因素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对与GFR 有显著相关关系的上述临床因素再与GFR 进行多元相关分析。

结果:在肾功能正常、肾功能不全及不同原发病者中,除例数较少的病种外,其GFR 始终与SC r 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临床因素的相关关系则不相同。

结论:在多种原发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及肾功能正常者中,SC r 是反映GFR 的理想指标。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99T c m D T PA 清除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机;肾功能中图分类号:R 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603(2003)04022603Study of the cli n ica l factors a ssoc i a ted with glo m erular f iltra tion ra te S H I J un 1,W U X ix in 1,CH ENJ ianglin 2,P EN G J ian 1.1.T he F if th A f f ilia ted H osp ita l ,Z hong shan U n iversity ,Z huha i 519000,Guang d ong ,Ch ina ;2.T he T h ird A f f ilia ted H osp ita l ,M ed ica l Colleg e ,J inan U n iversity ,Z huha i 519000,Guang d ong ,Ch 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 on sh i p betw een glom eru lar filtrati on rate (GFR )and po ssib le invo lved clin ical facto rs and to offer an basis fo r bu ilding m easu rem en t GFR by the calcu lati on m ethod .M ethods :GFR from 46cases of no rm al renal functi on group and 52cases of renal in sufficien t group w ere determ ined by u sing clearance of 99m T c D T PA ,serum creatin ine (SC r ),u rea n itrogen ,u ric ,po tassium ,sodium ,calcium and hemoglob in w ere determ ined .Si m u ltaneou sly ,heart rate ,u rine specific gravity ,24hou rs u rine p ro tein quan tum ,average artery p ressu re ,w eigh t index and body su rface area w ere determ ined .A ge ,iso tope do se fo r determ in ing GFR w ere reco rded .T he si m p le co rrelati on analysis betw een GFR in ever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p ri m itive diseases and clin ical facto rs m en ti oned above w ere perfo rm ed and the m u lti p le co rrelati on analysis betw een every clin ical facto rs m en ti oned above that had sign ifican tly co rrelati on betw een GFR and GFR w ere perfo rm ed as w ell.Results :GFR in no rm al renal functi on group ,in sufficien t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p ri m itive diseases had sign ifican tly negative co rrelati on w ith SC r ,w h ile the co rrelati on s betw een GFR and o ther clin ical facto rs w ere differen t .Conclusion :SC r is the ideal index fo r GFR fo r renal in sufficien t patien ts due to differen t p ri m itive diseases and patien ts w ith no rm al renal functi on .Key words :glom eru lar filtrati on rate ;clearance of 99m T c D T PA ;single pho ton em issi on compu tedtomography ;renal functi onCLC nu m ber :R 448 D ocu m en t code :A Article I D :10030603(2003)04022603 基金项目:广东省珠海市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3030)作者简介:石 俊(1956),男(汉族),山西省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副主任检验师,现任中国微量元素与健康学会理事,广东省珠海市医学会理事,珠海市医学检验学会主任委员,曾主持过5项市级以上课题。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肾小球滤过是肾脏的重要功能之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血液压力:高血压会增加肾小球的过滤压力,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而低血压则会降低肾小球的过滤压力,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2. 肾小球滤过率受到肾血流量的影响,肾血流量增加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而肾血流量降低则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3. 肾小球滤过率还受到肾脏的自身调节机制的影响,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钙素-肾素-醛固酮系统等。

4. 肾小球滤过率还受到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影响,胶体渗透压升高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5. 肾小球滤过率还受到肾小管的反吸收作用的影响,反吸收作用增强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6. 肾小球滤过率还受到肾小管分泌的影响,分泌作用增强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7. 肾小球滤过率还受到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影响,通透性增强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而通透性降低则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以上是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常见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也可能会对肾小球滤过产生影响。

健康人肾小球率滤过率随增龄的变化影响

健康人肾小球率滤过率随增龄的变化影响
100.77±37.02 35.79±11.91 1.14±0.43 1.33±0.60 4.62±1.75 0.095±0.22 0.002±0.018 2.14±0.38
结果
指标
PRE(g/l) CRP(mg/l) CYSC(mg/dl) IL-6(ng/ml) TM (ng/ml)
D-Dimer (ng/ml) FIB (mg/l) ALB(g/l) CH (mmol/l) TG (mmol/l)
方法
为正确评价健康老年人群GFR水平,探讨 评估GFR的不同方法的效能。
2003.9--2004 .9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北京地区招募1627名社区居住成年人, 年龄30-98.7岁, 经健康问卷调查和体检后 纳入201健康人。
受试者纳入流程
1627
1254
方法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方法
Ccr(ml/min.1.73㎡) 热量摄入量(Kcal/kg/d) 蛋白摄入量(g/kg/d) 脂肪摄入量(g/kg/d) 碳水化合物量(g/kg/d) 尿a1-MG(mg/dl) UALB(mg/dl)
TRF(g/l)
Mean±SD 60.53±14.15 94(46.8%) 64.73±10.98 1.68±0.18 0.84±0.06 131.37±14.79 79.98±8.99 93.27±29.25 84.53±37.47 93.73±22.82
观察4种GFR测定方法以及cys C随增龄的变化趋势 分析99mTc-DTPA-GFR的影响因素 比较各种方法的差异并建立65岁以上人群的预测方程
研究人群的一般情况
指标 年龄(years) 男性 n (%) 体重(Kg) 体表面积 (㎡) 腰臀比(WHR)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Tm-GFR(ml/min.1.73㎡) CG-GFR(ml/min.1.73㎡) MDRD-GFR(ml/min.1.73㎡)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1.滤过膜通透性和有效滤过面积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程度和有效滤过面积是保持稳定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但在病理条件下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动。

当肾小球发炎时,滤过膜会增厚,孔隙变小,机械屏障作用增大,同时引起毛细血管堵塞或管腔变小,有效滤过面积缩小,从而导致滤过率下降。

但因为滤过膜各层的带负电荷糖蛋白减少,电学屏障作用减弱,使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也能通过,随尿排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

2.有效滤过压(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由于肾血流量具有自身调节机制,动脉血压变动于10.7〜24kPa (80〜180mmHg)范围内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维持稳定,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

但当动脉血压降到10.7kPa (80mmHg)以下时(如大量失血),肾小球毛细血管将相应下降,于是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也减少。

当动脉血压降到5.3〜6.7kPa (40〜50mmHg)以下时,肾小球滤过率将降到0,因而无尿。

在髙血压病晚期,入球小动脉由于硬化而缩小,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可明显降低,于是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导致少尿。

全身血压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也降低,并且全身性的低血压还能反射性地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肾血管收缩,肾的血流量减少,因此,有效滤过压降低,原尿生成减小,终尿量也减少。

(2)肾小囊囊内压肾小囊囊内压是对抗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囊囊内压是比较稳定的。

当尿液的流出通路发生阻塞,如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输尿管阻塞时,肾盂内压升髙,逆向引起肾小囊囊内压增高,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反之,则尿量增加。

(3)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机体处于正常情况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不会有很大的变动。

但当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有效滤过压增高,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加,滤出量增多,尿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2021上海医疗招聘考试医基资料: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021上海医疗招聘考试医基资料: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021上海医疗招聘考试医基资料: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人体正常产生尿液,需要经历三个过程。

尿生成的第一步为超滤液的生成,是体中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的滤过形成的滤过液。

可以称为超滤液,也称原尿。

肾小球的滤过需要滤过动力存在,而肾小球毛细血管上任何一点的滤过动力可用有效滤过压来表示。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首先我们先从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方面来考虑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一)有效滤过压1.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在安静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具有自身调节能力,故血压在7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流量通过自身调节能保持相对稳定,故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不变。

当血压超过180mmHg时,肾小球滤过增加,造成多尿现象。

2.肾小囊内压当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或任何原因引起输尿管阻塞时,小管液或终尿不能排出,可引起逆行性压力升高,最终导致囊内压升高,而囊内压相对来说是一个阻力。

阻力增加,从而使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这也是患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出现少尿现象的原因。

3.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不会发生大幅度波动。

静脉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使血浆蛋白被稀释,或在病理情况下肝功能严重受损,血浆蛋白合成减少,或因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均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因而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4.囊内液胶体渗透压由于肾小囊脏层足细胞上有电荷屏障。

故正常情况下超滤液中几乎没有蛋白质的存在。

所以我们在分析影响肾小球滤过因素时,可以认为囊内液胶体渗透压接近于0mmHg。

除此之外,肾血浆流量、滤过系数、滤过膜面积和通透性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肾小球滤过。

同学们可以在遇到相关考题时,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是比较多的,那么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朋友不妨接着往下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如下:一、有效滤过压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个因素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化,都能影响有效滤过压,从而改变肾小球滤过率。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的改变实验证明,动脉血压在10.7~24.0kPa(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存在自身调节能保持相对稳定,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无明显变化。

但如果动脉血压下降到10.7kPa(80mmHg)以下时(如大失血),超出了肾血流量自身调节范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将相应下降,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引起少尿,当动脉血压降至5.3~6.7kPa(40~50mmHg)时,可导致无尿。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波动。

只有在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才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增大,尿量增多。

3、肾小囊内压的改变正常情况下肾小囊内压比较稳定。

当发生尿路梗阻时,如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或肿瘤压迫等,可引起患侧囊内压升高,使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减少。

此外,有的药物可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下降。

二、血浆流量肾小球入球端到出球端,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逐渐升高,造成有效滤过压递减。

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的速度必然影响有效滤过压递减的速度。

当血浆流量增多时,其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变慢,有效滤过压递减速度随之减慢,肾小球毛细血管生成滤液的有效长度延长,滤过率增大;相反,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生成滤液的有效长度缩短,滤过率减少。

三、理化性质改变1、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大小可以用它所允许通过的物质分子量大小来衡量。

血浆中小分子物质很容易通过滤过膜上各种大小孔道;但大分子物质则很难通过,而且还存在涎蛋白的选择性阻挡作用。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机制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机制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机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以有多种机制,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机制之一。

当机体遇到应激或生理情况改变时,神经和荷尔蒙的调节会引起肾动脉收缩,导致肾小球血流量减少,从而降低了肾小球滤过率。

2. 血浆容量减少:血浆容量减少也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

血浆容量减少可能是由于过度出汗、脱水、失血等原因引起的。

当血浆容量减少时,肾脏会通过神经和荷尔蒙的调节机制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以保持体液平衡。

3. 肾小球损伤:肾小球损伤也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各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肾炎等,都可能导致肾小球结构的损伤,进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正常运作。

损伤后的肾小球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纤维化和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从而导致滤过率下降。

4. 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小管功能障碍也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球滤过的物质需要被肾小管吸收或排泄,如果肾小管功能受损,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的物质不能被有效处理,从而降低了滤过率。

肾小管功能障碍可以由药物、遗传因素、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

5. 肾血流灌注减少:肾血流灌注减少也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肾小球的滤过率直接取决于肾脏的血流量,如果肾脏的血流灌注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也会随之下降。

血流灌注减少可能是由于血管阻塞、血管痉挛、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的。

总结起来,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机制包括血管收缩、血浆容量减少、肾小球损伤、肾小管功能障碍以及肾血流灌注减少等。

这些机制可以独立或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正常功能。

深入了解这些机制对于诊断和治疗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
导语: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是比较多的,那么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仅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是比较多的,那么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朋友不妨接着往下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有哪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原因如下:
一、有效滤过压
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个因素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化,都能影响有效滤过压,从而改变肾小球滤过率。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的改变实验证明,动脉血压在10.7~24.0kPa(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存在自身调节能保持相对稳定,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无明显变化。

但如果动脉血压下降到10.7kPa(80mmHg)以下时(如大失血),超出了肾血流量自身调节范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将相应下降,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引起少尿,当动脉血压降至 5.3~6.7kPa(40~50mmHg)时,可导致无尿。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波动。

只有在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才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增大,尿量增多。

3、肾小囊内压的改变正常情况下肾小囊内压比较稳定。

当发生尿路梗阻时,如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或肿瘤压迫等,可引起患侧囊内压升高,使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减少。

此外,有的药物可导致肾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