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军事理论第一章重点

合集下载

2016--2017第一学期《军事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2016--2017第一学期《军事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2016--2017第一学期《军事理论》基础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定义:指国家为防御和反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举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备型、互相联盟型、自主中立型。

3、国防的主体:国家。

4、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5、国防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

6、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7、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XXX和准备役XXX、中国人民武装警察XXX、民兵组成。

8、国防动员的定义:也称为战争动员,是指主权国家采取措施,由平常状态转入XXX,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9、国防动员的分类: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第二章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的定义:是对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咨询题的理性认识。

2、军事思想的特点:一是具有鲜亮的阶级性;二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三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四是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3、军事书籍与作者:《孙子兵法》——孙武;《吴子》——吴起;《孙膑兵法》——孙膑;《尉缭子》——尉缭;《战争论》——克劳塞维茨;《海权论》——马汉;《制空权》——杜黑。

4、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是指广阔人民群众为抵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所举行的战争。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战略的含义:亦称军事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2、战略的特点: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

3、战略的基本要素:目的、方针、力量、措施。

4、《反国家分裂法》为了应对XXX势力。

5、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照结构及基本态势。

6、战略环境是指妨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性的客观事情和条件,要紧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事情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殊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

军事理论复习(大一)

军事理论复习(大一)

军事理论1(宁南火)国家安全理论1、安全的内容和涵义?安全,就是客观上不受威胁,主观上没有恐惧。

内容:(1)安全是一种客观态势。

(2)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国家所受到的威胁,可能是现实的危险也可能是潜在的威胁。

2、国家安全的内容?国家安全又可分为对内对外,对内是指国家的安宁稳定,对外是指国家免受外来侵略干涉控制。

内容:(1)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不受威胁,这是基本要素。

(2)国家政治独立,领土主权完整,这是最高利益。

(3)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3、我国安全政策的内容、目标和原则?内容:(1)卫主权,捍卫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统一。

(2)求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主义,维护周边地区和平。

(3)保稳定,确保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4)谋合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基础上,谋求与所有国家友好合作关系。

(5)促发展,加快发展经济为中心,科技教育事业,国防实力,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

目标:(1)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统一,维护海洋权益。

(2)维护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稳定的周边亚太环境。

(3)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4)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原则:(1)坚持党的新时期基本路线不动摇。

(2)改革稳定发展相互促进方针。

(3)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国际争端。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的独立自主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5)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以谈判协商的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7)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8)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军队防卫作战能力。

国防基本理论1、什么是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政治,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当面的建设和斗争。

2、国防历史的启示?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威慑力,是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稳定里力,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国防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军事理论课第一章中国国防

军事理论课第一章中国国防

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章 中国国防
近代国防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100多年间,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国力日趋衰落,国防每况 愈下,在外国列强弱肉强食的政策下,中华民族屡遭外敌的 侵略、欺辱,先后有近20个国家的侵略者践踏过我国的国土, 抢掠过我国的财物,屠杀过我们的同胞,有170多万平方千米 的领土被割占。国不成其为国,国防无从防起;家不成其为 家,国破家亡,凄惨哀鸣。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目前世界公认的中立型国家:
奥地利 芬兰 爱尔兰 列支敦士登 瑞士 瑞典 梵蒂冈 新加坡等
瑞士风光和武装
第一章 中国国防
中立国的义务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中立国不得对交战国提供与进行战争有关的直接或 间接援助; 第二,中立国必须防止交战国为进行战争而利用其领土, 这类义务称防止义务; 第三,中立国在本国国民做出对某一交战国进行有利的行 为而遭受损害时,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默许(受损害的内容 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哪一种,中立国均不能行使外交保 护权。
第一章 中国国防
4.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家要正常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的内外环境。一 个国家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难以建设和发展,而 且生存也会受到威胁。维护国家的安全也是国防的主要目的之 一。
一旦国家遭到外来侵略和颠覆,安全受到威胁,国防就必须 履行自己的职能,抵御和挫败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确保国家的 和平、稳定状态;当国内敌对分子勾结外国敌对势力进行武装 暴乱,危及国家安全时,国防力量就要采取措施,平息暴乱, 保卫国家安全。
第一章 中国国防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领土是指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 其底土和上空。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是构 成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国家主权与国家领土具有密切关系, 领土既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 没有领土,主权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和行使的对象。 国家的领土被侵占,主权必然要遭到侵犯。国防捍卫国家 主权的独立,必然要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军事理论重点(1)

军事理论重点(1)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国际安全形势的特点1 传统的军事国防安全仍然在全球安全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2 经济全球化将导致并加速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传播3 传统的军事国防安全仍然在全球安全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4 经济全球化将导致并加速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传播5 国家安全环境进一步宽泛和复杂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

一、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一)边界线长相邻国家多与我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有14个。

陆地边界线总长22000千米。

海疆线长大约32000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

我国的领土面积960+300=1260平方公里(二)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复杂印度:9.82亿印度尼西亚:2.06亿俄罗斯:1.47亿日本:1.26亿巴基斯坦:1.48亿孟加拉:1.25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存;各国所奉行的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不同(三)地缘战略位置重要世界分为两大地缘战略区,即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

美国属于海洋地缘战略区,中国属于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

中国的战略位置成为牵制和对付两大战略区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的国家。

对国家安全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是地缘政治因素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四)解决了与大部分国家的边界问题“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在中亚地区,“上海合作组织”从原来的边境地区军事互信机制发展为政治、经贸、文化等全面合作的国际组织。

在东南亚地区,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基本完成,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前景广阔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以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领域,核心是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

大一军理各章知识点

大一军理各章知识点

大一军理各章知识点第一章:军事意识和军事素养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军事意识和军事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军事意识是指个人和社会对军事事务的认知和理解,而军事素养则是个人具备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大一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将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国防观念和培养我们作为未来军人的能力。

第二章:军事地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研究军事地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地形、地势、气候和地理条件对军事活动的影响等。

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军事战略的重要性至关重要,并为我们的军事行动提供基础。

第三章:军队编制与组织这一章将介绍军队编制和组织的基本原则和要点。

我们将学习各个层级的军队组织结构以及每个层级的职责和任务。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军队运作的方式和军队内部的协作关系至关重要。

第四章:战略战役战术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战略、战役和战术的概念和区别。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军事行动的规划和执行过程非常重要。

我们还将介绍不同层次的作战指挥和战斗决策的原则。

第五章:军事通信和导航这一章将涵盖军事通信和导航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以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

我们还将了解导航和定位技术在军事行动中的应用。

第六章:军事法律和国际人道法这一章将介绍军事法律和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我们将学习军事法律对于军人和军事行动的约束以及违反军事法律可能产生的后果。

理解这些法律和规定对于培养我们的法纪意识和遵守规则至关重要。

第七章:军事装备和武器系统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了解各种类型的军事装备和武器系统。

我们将学习它们的特点、用途和技术。

理解这些装备和系统对于我们了解现代战争的能力至关重要,并为我们未来的技术军事行动提供基础。

第八章:军事心理学这一章将介绍军事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我们将学习军人的心理特征和应对战争环境的心理应对策略。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我们在军事行动中保持心理健康和处理战争创伤至关重要。

第九章:军事历史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研究军事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战役。

军政资料

军政资料

四川大学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有补充修正)阅读人数:1792人页数:7页xfzh1234前言1.2. 的知识体系,是社会科学众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3. 学习军事知识,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③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④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4. 三种意识:忧患兴邦,爱军尚武,全民皆兵。

5. 军事科学包括:军事理论科学,军事技术科学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1. 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理性,理论实践)2. ④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⑤是具有不断的创新性。

3. 4. 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5. 。

6. 秦汉时期军事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大一统的战争观②集中统一的建军观③长治久安的国防观④杜德、量力、较智、竞技的制胜观。

7. 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发展时期。

8. 唐代初期军事思想的发展,兵学盛行,兵学思想与其他思想进一步融合,使兵学理论更具有总结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9. 问对》7本兵书,合称《武经七书》10. 实纪》,以及茅元仪编撰的我国古代最大部头的兵学巨著——《武备志》。

11. 宋仁宗将《武经七书》列为武学必读之书。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是: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经历了秦到清朝前期的缓慢发展时期。

10.《孙子兵法》十三篇简介:《计》篇(本篇是孙子军事思想的总纲)主要内容:②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基本要素:(五事) 道、天、地、将、法。

(将):智信仁勇平。

③欺敌误敌的“诡道十二法”,目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④“庙算” 七个战术基本要素(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在后勤供应上要“因粮于敌”1/7《谋攻》篇(本篇主要论述用计谋战胜敌人的问题)主要内容:孙子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胜”思想。

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重点提纲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重点提纲

军理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要素:国防的主体:国家;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主权②保卫国家领土完整③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④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军事活动为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现代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中立型(瑞典、瑞士)、自卫型(中国)。

2.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国防法规: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一般特征: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

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八十四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国防法》是根据《宪法》而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部门法,亦称基本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三种形式:①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②按军官待遇入伍③作为士官应征入伍公民履行兵役义务主要有三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实行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VIP专享]四川大学军事理论重点

[VIP专享]四川大学军事理论重点

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的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问题。

军事思想的五个特点:深刻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不断地创新性。

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在奴隶社会时开始作为独立的意识形态出现的,是中国古代战争经验的理论总结。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中国军事思想产生、形成及发展1、产生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军政》。

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2、成熟时期:公元前8世纪初到公元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

重要标志:①在《战国策》《左传》等历史典籍中,对军事问题有大量记载,对军事理论的原则和内涵有较为充分的阐述,初步形成了军事理性认识。

②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著作中,对军事问题的思考和论述占重要的篇幅,极大地丰富了关于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思想在当时的思想领域中处于显学的地位。

③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思想家,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兵书。

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武经七书》中,有5部兵书,即《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都问世于这个时期。

3、丰富发展时期:约从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9世纪上半叶。

即秦到清朝前期。

标志:①宋仁宗时编撰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中,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收录了我国最早配制成功的火药配方。

还论述了现代意义上的火箭,颁布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和《李卫公问对》七本兵书,合称《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

②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以及茅元仪编撰的我国古代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

总结: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与春秋,经历了秦到清朝前期的缓慢发展时期。

大一军事理论各章节知识点

大一军事理论各章节知识点

大一军事理论各章节知识点军事理论作为学习军事科学的基础课程,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军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军事学奠定基础。

本文将介绍大一军事理论课程中几个重要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军事学的概念和分类在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了军事学的定义和分类。

军事学是研究战争和军队建设的学科,它包括军事思想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多个学科内容。

军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研究战争的规律和原则,还研究战争的组织、指挥和运用等问题。

掌握军事学的概念和分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军事学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

第二章: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军事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了战争和和平的定义和特点。

战争是指国家或民族之间为了争夺权益而采取武力手段进行的冲突行为,而和平则是指国家或民族之间通过和谈或其他方式解决争端并维持和平的状态。

了解战争与和平的概念和特点,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根源和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第三章:军队建设与装备现代化军队建设与装备现代化是现代军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了军队建设的概念、目标和内容。

军队建设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通过不断改善军事力量的编成、组织、装备、训练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军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装备现代化则是指军队在装备方面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新型武器装备,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了解军队建设与装备现代化的关键概念和内涵,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军队建设与装备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四章:战略学战略学是军事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也是军事理论的基石。

在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了战略学的定义、内容和研究方法。

战略学是研究军事战略的学科,它主要包括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手段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战略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战略决策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川大军事理论期末复习总结

川大军事理论期末复习总结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总结注:粗体的关键词重点记,*为选背第一章.中国的军事思想(重点占50分左右)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的概念:关于战争,军事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的概括。

*特点: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创新性2.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地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

这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3.军事指导思想上,“天命观”是其基本内容*4.宋仁宗时编撰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中不仅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收录了我国最早配置成功的火药配方。

还论述了现代意义上的火箭,反映了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

宋神宗时,颁布《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7本兵书,称为《武经七书》5.《孙子兵法》四篇重点(见P8开始)(1)《计》篇慎战思想“诡道十二法”目的“攻其不备,出其不意”(3)《谋攻》篇“全胜”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军事规律(7)《军争》篇孙子认为“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是军争的基本原则(9)《行军》篇行军,即在执行任务中处置,使用军队的原则和方法,分处军,相敌,附众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论述了“附众”问题,指出治军必须以“另之以文,齐之以武”为原则,使将帅“与众相得”,另行禁止,团结一致对付敌人。

(12)《火攻》篇“慎战”思想。

孙子一再告诫人们:“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因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因而应“明君慎之,良将警之”,这才是“安国全军之道”。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及其含义“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2.毛泽东的战争观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显示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立场和观点。

3.战争的起源和根源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充分说明:私有制是战争的起源,压迫者阶级,剥削者阶级是人类战争的真正起源。

四川大学军事理论复习(最全)★

四川大学军事理论复习(最全)★

四川大学军事理论复习(最全)★前言1.军事是一切与战争和军队相关事项的总称。

2.军事科学是反映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用以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战争准备和实施的知识体系,是社会科学众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第一章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军事思想的特点(5)深刻的实践性、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阶级性、明显的继承性、不断的创新性。

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载体是兵书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至清朝前期。

(1)产生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时期军事指导思想上的基本内容“天命观”。

产生的重要标志:《军志》,《军政》两部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

(2)成熟时期:公元前8世纪初至公元前3世纪初,春秋战国时期。

(3)丰富发展时期: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9世纪上半叶,秦汉至清代前期。

宋仁宗时:《武经总要》。

“指南鱼”火药配方。

宋神宗时:《武经七书》:《武经七书》:《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明朝最为杰出的兵书: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茅元仪:《武备志》是我国古代部头最大的兵学巨著。

“军事学的百科全书”。

全书240卷,约200万字。

二、《孙子兵法》(重点)(一)《孙子兵法》十三篇简介第一部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事学的基础理论和战略问题。

第二部分: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战术问题。

第三部分:火攻、用间,战争中的两个特殊问题。

1.《计》:①战争的重要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春旺知道,不可不察也。

”②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基本要素:(五事) 道、天、地、将、法。

军事理论重点---前言及第一章

军事理论重点---前言及第一章

前言三个义务,三个有利于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知识是公民的义务,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其具有的特点如下:一是具有深刻的实践性;二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三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四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五是具有不断地创新性。

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古代军事思想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经历了秦到前清的缓慢发展历程。

中国不带军事思想产生的标识:《军志》、《军政》(天命观)峰峰的发展时期:《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合称为《武经七书》定为武学教材。

明朝最杰出的兵书有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我国古代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孙子兵法《计》篇谈到战争的重要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基本要素:道、天、地、将、法。

《谋攻》篇提出“全胜”思想,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篇末所揭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为古今中外军事科学中的至理名言。

《虚实》提出用兵的根本原则之一“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战略战术上的主动权。

《军争》军争是指两军相对争夺制胜条件,争取战场上的主动权。

孙子认为“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是军争的基本原则。

《行军》指出治军必须以“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为原则。

《火攻》再次阐明孙子的“慎战”思想,孙子一再告诫人们:“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怒而致战”,因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因而应“明君慎之,良将警之”这才是“安国全军之道”,这种重视战争而又慎重战争的思想是极其可贵的。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干预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四川大学军事理论(精简重点版)

四川大学军事理论(精简重点版)

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的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问题。

军事思想的五个特点:深刻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不断地创新性。

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在奴隶社会时开始作为独立的意识形态出现的,是中国古代战争经验的理论总结。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中国军事思想产生、形成及发展1、产生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军政》。

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2、成熟时期:公元前8世纪初到公元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

重要标志:①在《战国策》《左传》等历史典籍中,对军事问题有大量记载,对军事理论的原则和内涵有较为充分的阐述,初步形成了军事理性认识。

②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著作中,对军事问题的思考和论述占重要的篇幅,极大地丰富了关于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思想在当时的思想领域中处于显学的地位。

③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思想家,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兵书。

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武经七书》中,有5部兵书,即《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都问世于这个时期。

3、丰富发展时期:约从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9世纪上半叶。

即秦到清朝前期。

标志:①宋仁宗时编撰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中,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收录了我国最早配制成功的火药配方。

还论述了现代意义上的火箭,颁布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和《李卫公问对》七本兵书,合称《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

②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以及茅元仪编撰的我国古代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

总结: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与春秋,经历了秦到清朝前期的缓慢发展时期。

军事理论课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课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课复习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定义、基本要素(1)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2)基本要素:①主体:国家,国防是一种活动,必须有组织者和参与者。

②整个过程即任务: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

③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④内容: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00千米领空。

]2、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美国)防御性(中国)联盟型(一元体——美:日、韩;多元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立型(瑞士——全民皆兵;圣马力诺——完全不设防)3、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统一和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坚强的关键;4、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动员法的基本情况;1)国防法2)兵役法3)国防教育法4)反分裂国家法5)国防动员法5、我国国防领导体制;6、我国武装力量建设;7、国防动员的概念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8、国防动员的内容。

第二章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的概念2、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及其代表性著作和理论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教程知识点大一

军事理论教程知识点大一

军事理论教程知识点大一一、战略基础知识1.战略概念与分类战略的定义与意义、战略分类及其特点、战略层次与军事战略的关系。

2.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环境与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环境的要素、国际政治与国际军事形势。

3.军事理论方法与军事特征军事理论的方法与研究途径、军事理论构建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军事力量的实质和军事力量的构成要素。

二、战略对抗理论1.军事斗争本质与规律军事斗争的本质与规律、战争的客观性与复杂性、战争规律与不断变化的条件。

2.敌我力量悬殊条件下的斗争军事斗争力量要素与决定关系、战场力量分析与态势判断、主要军事力量数量及其组织。

3.战略决策与武器装备运用信息条件下的战争指挥决策模式、火力战条件下的军事力量对抗、信息化条件下的武器装备运用。

三、战略威慑理论1.战略威慑基本概念战略威慑概念与本质、战略威慑条件与机制、战略威慑层次与对象。

2.核威慑与非对称威慑核威慑理论与实践、非对称威慑原理与策略、军事力量发展与威慑力的关系。

3.威慑策略与手段威慑策略模式与特点、威慑手段与区域安全稳定、威慑战略条件与限制。

四、战略运筹理论1.战略目标与任务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层次、军事斗争的基本任务、联合战略行动与协同作战要素。

2.战略指导与资源配置战略指导的目标与决策、战场指挥体系与指挥方式、资源的调度与优化配合。

3.多线作战与决策风险军事力量多线作战规划与协调、决策风险评估与应对、战略部署与灵活性控制。

五、战略防御与攻击理论1.防御战略原理与组织防御战略的基本原理、城市防御与前沿机动防御、防空防御与防空体系建设。

2.攻防战略平衡与机动作战攻防战略平衡与制衡机制、机动战略思维与行动、人工智能与未来战争作战模式。

3.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战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战原理、网络战概念与战法、网络安全与网络攻防对抗。

六、战略战役指挥理论1.决策流程与指挥机制战略层次指挥体系与职能划分、指挥流程与决策步骤、基于信息化指挥平台的指挥机制。

2.战略战役指挥特点与技巧战略战役指挥任务与特点、指挥决策的逻辑与思维、信息化条件下的指挥技巧。

军事理论重点难点总结精华版必看不看后悔

军事理论重点难点总结精华版必看不看后悔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13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第三章毛泽东主义思想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反侵略战争、②军队建设和③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内容P43)(对每一点展开认识P55)——什么是积极防御?第六章侦察监视技术查在获取、传递和处理情报中尽量缩短时间,使得侦查情报具有一定的实时性。

3)手段上的综合化。

单靠某一种侦查手段难以完成侦查情报保障任务,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技术侦查手段,形成整体侦查的最佳功能。

4)侦查与攻击一体化。

具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部队,基本实现了情报、指挥与控制、打击一体化。

4.现代侦查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无线电侦查技术、照相侦查技术、雷达侦查技术、传感器侦查技术、其他侦查技术(战场窃听技术、战场电视侦查和炮位声测侦查等技术)5.伪装(技术)是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6.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装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第七章精确制导技术第十二章国际战略格局(P255)1.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第十三章中国周边安全环境(P281)1)实力。

是构成威胁的的客观要素。

2) 企图。

是构成威胁的主观要素。

3)环境、时机和方式。

3.威胁的类型(5*2),就时间方面讲,有现实的威胁与潜在的威胁;就强度方面讲,有全面威胁与局部威胁;就重点方面讲,有主要威胁和次要威胁;就武器方面讲,有核武器威胁与常规武器威胁;就手段方面讲,有军事威胁与综合威胁。

(展开说明)4威胁的转化,威胁不是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它是可以转化的。

(使威胁淡化的手段包括:外交斡旋、军事准备、经济手段)5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1) 祖国统一面临复杂形势。

台海形势发展严峻复杂,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军事理论知识点整理

军事理论知识点整理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定义:国防,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御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要素1、主体要素2、职能要素(1)捍卫国家的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是国家的象征。

捍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第一的目的和任务。

(2)保卫国家的统一(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安全3、行为要素4、手段要素(1)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防备和平息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所发动的武装暴乱。

(2)政治手段(3)经济手段(4)外交手段三、现代国防的特征1、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四、中国国防历史1、古代(1)秦·实行征兵制,“正卒”,“更卒”,“戍卒”·大规模的修缮、增补御敌的长城·修治“驰道”(2)汉·直接使用武力保卫边疆安全·采取外交手段·重视边疆地区的发展·实行“马复令”(3)唐·确定武备思想·以武力安抚边疆·采取册封联姻手段·改革府兵制(4)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收复台湾·收复黑龙江领域广大领土·维护统一,巩固边疆2、近代国防(1)1840 第一次鸦片战争(2)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3)1883 法国挑起英法战争(4)1894 中日甲午战争(5)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中国数千年国防历史给予我们的告诫和启迪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二节国防法规公民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护国防秘密义务5、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第三节国防建设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体制总参谋部海军总政治部空军中央军委总后勤部或者中央军委第二炮兵总装备部军区省军区集团军二、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坚持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建设和巩固国防3、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4、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主张第四节武装力量一、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1)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集中使用)、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其他兵种及装备(2)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3)空军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航空兵是空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战力量,包括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侦查航空兵、运输航空兵等)(4)第二炮兵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2、预备役部队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统一编制为战时实施成建制快速动员而组建起来的部队。

四川大学军事理论重点

四川大学军事理论重点

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的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问题。

军事思想的五个特点:深刻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不断地创新性。

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在奴隶社会时开始作为独立的意识形态出现的,是中国古代战争经验的理论总结。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中国军事思想产生、形成及发展1、产生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军政》。

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2、成熟时期:公元前8世纪初到公元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

重要标志:①在《战国策》《左传》等历史典籍中,对军事问题有大量记载,对军事理论的原则和内涵有较为充分的阐述,初步形成了军事理性认识。

②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著作中,对军事问题的思考和论述占重要的篇幅,极大地丰富了关于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思想在当时的思想领域中处于显学的地位。

③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思想家,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兵书。

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武经七书》中,有5部兵书,即《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都问世于这个时期。

3、丰富发展时期:约从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9世纪上半叶。

即秦到清朝前期。

标志:①宋仁宗时编撰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中,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收录了我国最早配制成功的火药配方。

还论述了现代意义上的火箭,颁布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和《李卫公问对》七本兵书,合称《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

②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以及茅元仪编撰的我国古代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

总结: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与春秋,经历了秦到清朝前期的缓慢发展时期。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3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3

第一章中国国防我国的国防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的自卫性国防。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①多种形式的斗争和角逐;②战争潜力的转化;③是综合国力的对抗与较量;④质量建设的道路;⑤威慑作用的功能;⑥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开展。

民族凝聚力∣灵魂经济实力基础综合国力支柱国防实力新中国国防建设回顾:第一阶段:恢复时期(1949~1953)第二阶段:调整时期(1953~1965)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1966~1976)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坚持依法治军,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部队做好战争准备,打赢战争的根本保障。

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公民服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四种: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训、拥军优属。

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经过动员后所有可以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

包括预备役部队、民兵和其它服预备役的人员以及经过军训的大中学校的学生。

国防后备力量的作用:①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持一定的国防威慑力;②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证雄厚的兵源;③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进行现代人民战争。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

国防建设目标:①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③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也是基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提出来的。

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

⑤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军事理论知识点整理

军事理论知识点整理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定义:国防,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御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要素1、主体要素2、职能要素(1)捍卫国家的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是国家的象征。

捍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第一的目的和任务。

(2)保卫国家的统一(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安全3、行为要素4、手段要素(1)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防备和平息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所发动的武装暴乱。

(2)政治手段(3)经济手段(4)外交手段三、现代国防的特征1、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四、中国国防历史1、古代(1)秦·实行征兵制,“正卒”,“更卒”,“戍卒”·大规模的修缮、增补御敌的长城·修治“驰道”(2)汉·直接使用武力保卫边疆安全·采取外交手段·重视边疆地区的发展·实行“马复令”(3)唐·确定武备思想·以武力安抚边疆·采取册封联姻手段·改革府兵制(4)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收复台湾·收复黑龙江领域广大领土·维护统一,巩固边疆2、近代国防(1)1840 第一次鸦片战争(2)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3)1883 法国挑起英法战争(4)1894 中日甲午战争(5)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中国数千年国防历史给予我们的告诫和启迪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二节国防法规公民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护国防秘密义务5、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第三节国防建设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体制总参谋部海军总政治部空军中央军委总后勤部或者中央军委第二炮兵总装备部军区省军区集团军二、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坚持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建设和巩固国防3、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4、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主张第四节武装力量一、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1)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集中使用)、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其他兵种及装备(2)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3)空军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航空兵是空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战力量,包括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侦查航空兵、运输航空兵等)(4)第二炮兵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2、预备役部队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统一编制为战时实施成建制快速动员而组建起来的部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及发展(夏至清朝前期)
1.产生时期: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
西周时产生了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及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军政》
常以占卜、观星象认识决定战争——天命观
2.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前8至前3
《武经七书》
3.丰富发展时期
前3末至19世纪上半叶秦汉(大一统的军事观、集中统一的建军观、长治久安的国防观、度德量力较智竞技的制胜观)至清朝前期
宋仁宗——《武经总要》:指南鱼,火药,火箭,重视科学技术发展
茅元仪《武备志》(军事学的百科全书)
二、孙子兵法
1.技篇
慎战思想、五事(决定胜负的五个要素道、天、地、将、法)和七个战争基本要素(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欺敌误战的十二中战法、庙算重要性
2.作战篇:战略上速战速决;后勤供应上因粮于敌
3.谋攻篇:全胜思想,要求最高的谋攻原则,最好的用兵效果,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善战的最高标准
4.形篇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隐形(隐藏实力);以绝对优势之形,胜敌于未萌、易胜、必然
5.势篇:择人任势
6.虚实:战略战术上主动权;掌握敌我双方不断变化的情况;以水形比喻兵形,避实击虚,因敌变化而取胜
7.军争:基本原则(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基本方法
8.九变: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9.行军:处军原则、战场观察、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治军,使得与众相得,令行禁止,团结一致
10.地形
11.九地
12.火攻:进一步慎战思想(主不可以怒而兴军——亡国不可以复存)
13.用间:先知(不可取于鬼神…必取于人)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成分
2.毛泽东的战争观
1)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显示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立场和观点
2)战争从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有,用以解决阶级、民族、国家、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
展阶段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3)私有制是战争的起源;压迫者阶级、剥削者阶级是人类战争的真正根源
4)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从属于政治,是
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政治贯穿于战争的整个过程;战争还反作用于政治
5)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一切反抗阶级和民族压迫,谋求阶级满足解放,保护
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为了社会进步的战争是正义的)
6)战争的最终目的、消灭战争的途径:随私有制、阶级的的根除而灭亡
3.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
1)战争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战争规律的基础上,依据战争规律确定自己指导战争的根本方

2)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在战争产生发展过程中,战争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自
然地理等因素的本质联系及发展趋势,是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客观实际
3)着眼特点,看重发展(全力捕捉战争中矛盾的特殊性,揭示战争的特殊规律)(人们对
战争的认识要随战争的发展而发展,这是建立在战争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基础上的,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4)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实际: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立足全局,照顾局部,把握重要关节
4.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
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一)
3)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
4)三大民主:政治军事经济
5.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或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1)兵民是胜利之本
2)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3)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控制(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
备役)
4)根据地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5)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相结合
5.三种作战形式相结合: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游击战是非正规战)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主要包括战争与和平理论、国防建设理论、军队建设理论、军事战略理论
1.战争与和平理论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在和平与发展中,发展是核心问题)
2)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3)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只要推行霸权主义,都可以成为
战争的策源地;霸权主义,既有世界霸权主义,又有地区霸权主义,两者侵略扩张的本质相同;霸权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突出表现为国际事务中的“强权政治”
4)提出用和平方式:冲突双方应相互克制,求同存异,灵活地通过协商对话等一系列政治
方式,加以和平解决;“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经济合作”“和平对话”
2.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
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
和平时期的建设上来【军队建设以现代化为中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根本建设,提高军队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军队在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能力】
2)正确处理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防建设
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防建设作为国家整体利益的一个内在需要,必须同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起来
3)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国防建设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建立精干的常备军
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发展国防工业要实行“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方针;发展国防科技要坚持自力更生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
3.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总目标:1981年9月,邓小平指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四、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国防的论述
江泽民:努力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完成我军建设的历史性发展
战略目标:跨越机械化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胡锦涛:1.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上,提出必须把科学技术作为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2.在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上,提出军队要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
五、习近平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1.充分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明确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地位
1)结合国际国内的安全形势的全新变化,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2)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实现中国梦强有力的保证:习近平主席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讲
话中指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2.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坚持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统领,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
3.目标: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同国家现代化进程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