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天工开物:稻、治铁》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精品
《天工开物》上篇·乃粒原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上篇·乃粒原文及译文作者:宋应星宋子曰:上古神农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
不然,神农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
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
而纷纷嘉种,必待后稷详明,其故何也?纨裤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
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总名凡谷无定名,百谷指成数言。
五谷则麻、菽、麦、稷、黍,独遗稻者,以著书圣贤起自西北也。
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牟、黍、稷居什三。
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饵膏馔之中,而犹系之谷者。
从其朔也。
○稻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亢,米曰粳。
粘者,禾曰余,米曰糯。
(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
)长粒、尖粒、圆顶、扁圆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
)最迟者后于清明。
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
秧生三十日即拨起分栽。
若田亩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
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
)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
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
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
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
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
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
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天工开物》两则_课件1
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亩逢早干、水 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 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 移栽二十五亩。
【翻译】:稻秧长到三十天后就要拔起分栽。若 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过 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 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实而已。一亩秧田所育出 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 “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 物这4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 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天工”表示自然 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 用,二者相合,表达了天人合一,人力与天 工相协调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开物成务:通晓万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
3.在基数词前加“且、将、约、几、盖、可”等表示。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4.在基数词后加“所”“许”“余” “有余”
“有奇yòujī ”等表示。
①一车炭,千余斤。(《卖炭翁》)
②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西 门豹治邺》
③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湿种/浸种
第三段:谈水稻的收获及成熟期。
收获和成熟,都因南北气候及稻 种的特性而有所不同,也与水源丰枯、 地势高低有关系。可见,农业是一门 最为务实的科学,要因时制宜,因地 制宜,不可一概而论。
③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 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 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 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 地无霜雪故也。
关系较为密切的冶金、陶瓷、纺织等行业
最新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第8单元 8《天工开物两则》ppt课件.ppt
江 名.南 曰名 劳.铁长芒 名者词曰,浏名阳称早,动名 词字 , 命 名 , 称 名 (3)名西门 名豹词治,邺名,声名.,闻名天望下 《 西 门 豹 治 邺 》
(2)其炎更烈于煤。(状语后置句) 译文:_它__的__火__焰__比__煤__炭__更__厉__害__。_
凡 今稻 夜旬 半日 ,失 方水 期.则 我死 决期 斗.某 至所 名《词大,铁期锥限传 》 (1)期 动 词 , 约 定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兰 亭 集 序 》 动 词 , 至 , 及 泥滓成枵而去. 动 词 , 去 掉 我从去.年辞帝京《 琵 琶 行 并 序 》 (2)去去.走来 了江 形以口 容后守 词,空 ,“船 过来《去”琵的,琶补行充音并节序助》词, 复无 合义 词 , 念去.去.,千里烟波 《 雨 霖 铃 》 复 合 词 , 越 来 越 远 , 往 前 走 了 又 走
阶
阶
段
段
一
三
8 《天工开物》两则
阶
阶
段
段
二
四
[知识·梳理]
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秔. ( jīnɡ ) 夏潦.( lǎo ) 枵.( xiāo )
粳.( jīnɡ ) 刈.( yì ) 淬.( cuì )
稌.( tú ) 汲.灌( jí )
婺.源( wù) 砧.( zhēn )
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方.其 副破词荆,州当, 下 江陵《 赤 壁 赋 》
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数 词 , 几 个 天有 名常词道,,规地律有 常 数.矣《 荀 子 · 天 论 》 (5)数识 蒙盈 冲虚 斗之 舰有 乃以 数.千 《数. 滕《 王赤 阁壁 序之 》战 》名动词词,,定计数算 数吕动师词孟,叔列侄举为罪逆状《 〈 指 南 录 〉 后 序 》 范增数.目项王《 鸿 门 宴 》 副 词 , 屡 次
高中语文 第8单元《天工开物》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ppt精选
34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分层训练
“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天工开物》一书涉及的农业、
工业生产技术近三十种,本课选取的两则,一农一工,颇具有
典型意义。虽然篇幅有限,但仍可以一窥其中的科学思想。首
先,宋应星置《乃粒》于卷首,开宗明义,表现了他的重农思
想,这与那些视务农为可耻的传统读书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ppt精选
16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分层训练
四、文言句式 1.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 2.其炎更烈于煤 3.以为受锤之地
___判__断__句____ 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 省略句_,__以__(_之__)_为__
ppt精选
17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分层训练
ppt精选
其次,从《稻》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应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
农学中的“三才”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古代的农学,
历来强调天、地、人三种因素的协调。如,《管子》的《牧民》
《权修》等篇提出了务天时、务地利、用民力等思想,《吕氏
春秋·审时》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 天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顺天时,量地力,则
分层训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赏读:淡泊名利才能显示出自己高尚的志趣,保持心态平 和宁静才能在思想上达到高远的境界。这是诸葛亮表达自己作 为一个读书人志趣清高的名言,被历来的读书人所推崇。尽管 不少人汲汲于名利焦头烂额,但其照样可以请人将此言书写悬 于中厅,以显示自己志趣的不同凡俗。
高中语文《天工开物:稻、治铁》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天工开物:稻、治铁》译文水稻的品种最多。
不粘的稻叫粇(粳稻),米叫粳米。
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
(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
)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粘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造酒,而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稻。
稻谷在外形来看,有长芒、短芒(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长粒、尖粒以及圆顶、扁粒的不同。
其中稻米的颜色还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杂黑等等。
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
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称做秧。
稻秧长到三十天后就要拔起分栽。
若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
育秧期已过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实而已。
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
稻秧分栽后,早熟的在七十天后即可收获(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
各地名称很多,不可尽述)。
最晚熟的要经整夏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后才能收获。
有在冬季播种,到仲夏就能收获的,这就是广东的稻,因为此地没有霜雪。
稻田十天无水,便有干旱之虞。
夏种冬收的稻,必须种在有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种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催苗速长。
靠湖边的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才能插秧。
育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撒播在地势高的土里,以待农时。
南方平原地区,多是一年两栽、两获。
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类。
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
晚稻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稻秧同时播种。
早稻秧一天无水即死,晚稻秧经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暴晒也不怕,这是个奇特的稻种。
种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时候,则始终都要灌水。
农家不惜勤苦,以满足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
稻要是十天离水就要死,于是育出一种旱稻,属于粳稻但不带粘性,即使在高山地区也可插秧,这又是一个奇特的稻。
还有一种香稻,只取其香味以供贵人。
天工开物·乃粒(3)原文
天工开物·乃粒(3)原文天工开物·乃粒(3) 吴郡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
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
假如有牛者,供办十亩,无牛用锄,而勤者半之。
既已无牛,则秋获之后,田中无复刍牧之患,而菽麦麻蔬诸种,纷纷可种,以再获偿半荒之亩,似亦相当也。
凡稻分秧之后数日,旧叶萎黄而更生新叶。
青叶既长,则耔可施焉(俗名挞禾)。
植杖于手,以足扶泥壅根,并屈宿田水草,使不生也。
凡宿田菵③草之类,遇耔而屈折。
而梯、稗与茶、蓼,非足力所可除者,则耘以继之。
耘者苦在腰手,辨在两眸,非类既去,而嘉谷茂焉。
从此泄以防潦,溉以防旱,旬月而奄观铚刈矣。
【注释】①牛力穷:缺少畜力。
②吴郡:江苏苏州一带。
③菵(wǎnɡ):一种生在田里的草,可作饲料。
亦称水稗子。
【译文】凡是收割后不再耕种的稻田,应该在当年秋季翻耕、开垦,使稻茬腐烂在稻田里,这样所取得的肥效将是粪肥的一倍。
如果秋天干旱没有水,或者是懒散的农家误了农时,到第二年春天才翻耕,最终的收获就要减少。
在给稻田施肥的时候,只怕碰上连绵大雨,那时雨水一冲,肥分就会随水漂走。
因此密切注意掌握天气变化,就要靠老农的智慧了。
稻田耕过一遍之后,有些勤快的农民还要耕上第二遍、第三遍,然后再耙田地,这样一来土质就会粉碎得很均匀,而其中的肥分也能均匀分散开了。
有的农民家里缺少畜力,两个人就在犁上绑一根杠子,两人一前一后拉犁翻耕,狠劲干一整天,才能抵得上一头牛的劳动效率。
如果犁耕后缺少畜力,就做个磨耙,两人用肩和手拉着耙,这样干上一整天相当于三头牛的劳动效率。
我国中原地区只有水牛、黄牛两种。
其中水牛力气要比黄牛大一倍。
但是养水牛,冬季需要有牛棚来抵御酷寒,夏天还要有池塘供洗澡,养水牛所花费的心力,也要比养黄牛的多一倍。
耕牛在立春之前耕地时用力过度出了汗,一定要注意避免让耕牛淋雨,将要下雨时就赶紧将耕牛赶进牛棚。
等到过了谷雨之后,任凭风吹雨淋也不怕了。
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经典原文8《天工开物》两则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经典原文8《天工开物》两则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天工开物》两则明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宋应星宋应星(1587-?),明代科学家。
字长庚,江西奉新人。
自幼聪颖,博闻强记。
年轻时致力于科举,以期金榜题名,重振门第(宋家乃名门望族,到他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
万历四十三年(1615),与其兄同中举人,时称“奉新二宋”,但在此后15年间,与进士无缘。
多次北上的万里之游,开阔了他的视野,增长了他的见闻,田间农业技术、作坊手工操作都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作了不少笔记和工艺流程素描图,为日后写《天工开物》奠定了基础。
北上应试的屡屡受挫,社会政治的黑暗,使他对科举彻底绝望,遂下决心转向实学,研究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问题。
崇祯十七年(1644),弃官回乡,卒于清顺治年间。
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
他对劳动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
他才大学博,又勤于著述,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作除《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多已失传。
《天工开物》所产生的背景可以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两个方面来理解。
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手工业,闻名全国。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
宋应星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平民百姓接触,熟悉农业耕作、手工作坊的生产情况。
明思宗崇祯七年,宋应星任分宜县(今属江西)教谕,较为闲暇。
宋应星在工作之余,整理资料,从事写作,1637年,宋应星出版了他一生的力作《天工开物》,奠定了他大科学家的历史地位。
《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明末以前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百科全书,分上、中、下3部,原有20卷,只刊刻18卷,分别叙述了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纺织、制糖、冶铸、造船、酿酒以及制造火药、兵器等物品的生产过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⑧《天工开物》两则 优质教学设计
《天工开物》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注解,翻译全文;.进一步打文言基础,诸如文中的文言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过程与方法: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了解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学情分析本文是学生接触中古古代科技的唯一一篇课内作品,学生在有了基本文言基础的同时,对本课文的理解应相对较容易。
重点难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研读理解课文;2、了解《天工开物》的写作背景及特色;重点梳理课文,借助参考书,翻译并梳理写作思路难点注意重点字句的翻译【导入】一、知识链接1、宋应星及《天工开物》的简介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字长庚,南昌奉新北乡(今宋埠乡)人。
中国明朝著名科学家、诗人。
着有《天工开物》。
此书几乎论述了工农业所有部门的技术,反映了我国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很高的价值,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
全书共十八卷,包括种植、纺织、染色、粮食加工、熬盐、制糖、烧制陶瓷、冶铸、制造车船、锤锻、烧制灰硫、榨油、造纸、采矿、兵器、颜料、酿酒等诸多内容。
宋应星无论是对操作技术还是对工具本身都尽可能用数字进行精确的描述。
《天工开物》是保留我国科技史料最丰富的一部书,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我国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它也表明这个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比欧洲落后了。
同一时期的伽利略已经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定律了,而中国还停留在以收集整理资料为主的阶段。
2、背景简介:明代是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的阶段,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期后,部分地区,不少行业中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农业中,耕地面积扩大,作物品种得到改良和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天工开物》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天工开物》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天工开物》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天工开物》是中国科学史中有代表性的科技经典著作,也是一部世界科技名著。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8 《天工开物》两则2-人教版
《天工开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及对策:本文两篇文章《稻》和《冶铁》从体裁方面来说都是科技说明文,学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农业和手工业知识了解有限,许多学生可以说是“不识稼穑,不辨黍麦”,不了解水稻经历了怎样复杂繁琐的种植过程才被端上饭桌的,更不要说冶铁技术了。
生活中学生缺少观察实践的机会,书中所讲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
针对这种情况,我策略有三:1、细读原文,吃透文章。
2、图表梳理,化繁为简。
3、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理解。
教学目标:1、预习环节引导学生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通过对文段的细致解读,明晰《稻》一文所介绍的稻种类别、种植步骤、收获成熟周期以及一些特殊品种等知识点。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归纳总结《冶铁》一文的知识点。
4、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比较归类,指导学生运用图表分析文本内容。
2、引导学生明白作者重农、惜农、敬农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诗歌《悯农》导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同学们知道我们碗中的颗颗米粒是怎么来的吗?古人又是怎么记载水稻的呢?二、分析文本1、知人论世,总体了解《天工开物》依次:ppt2单元总览ppt3-4介绍《天工开物》ppt5介绍作者宋应星ppt6 两课生字词带读(字、词、文意在预习时已作布置)边播边讲,依次推进。
2、分析文本《稻》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
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
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引导学生注意不同颜色的关键字,学着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迅速梳理信息。
[学习资料]高中语文 8.1《天工开物》两则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天工开物》两则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不粘者,禾曰秔.(háng)B.泥滓成枵.而去(xiāo) C.待夏潦.已过(lǎo) D.六日刈.初禾(yì) 解析:A 项,“秔”应读“jīng”。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语..百千,不可殚述 方语:方言。
B.收实甚少,滋益..全无 滋益:滋养。
C.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 火墨:木炭。
D.西洋诸国别.有奇药 别:别的。
解析:D 项,别,另外。
答案:D3.与“乘其出火之时”中的“之”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 B.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惑之.不解 解析:A 项,代词;B 项,结构助词,“的”;C 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宾语前置的标志。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凡治铁成器.. B.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 C.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 D.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解析:A 项,古义,成为器物;今义,比喻成为有用的人。
B 项,古义,种类不同;今义,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
C 项,古义,已经经过;今义,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非无稽之说.也 B.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 C.地无霜雪故.也 D.其炎.更烈于煤 解析:A 项,说,动词活用作名词,说法;B 项,名,名词活用作动词,称为;D 项,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火焰。
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
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⑧《天工开物》两则 优质课件(31张)
教学环节
通读文本 勇于质疑 思考探究 比较辨析 联系现实
课后活动及探究:
•在周边调查《天工开物》中所记 述的手工业生产方式,看看哪些 至今仍活跃在民间,以小组为单 位写出调查报告,探讨思索中国 古代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作 用。
18 、人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就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修养、严于律己。你要求别人怎么样,首先必须自己先做到那样,身教的效果总比言 传更为快捷。严于律己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最可信赖的人。
意的时候要淡然。如果说挫折是生命的财富,那么创伤就是前进的动力。谁的人生也不会一帆风顺,以淡然的心态去面对暂时的失败,成功也 只是个时间问题。
9 、随时保持自信,认识自己的价值,做一个能真正坚定自己的珍宝商。 2 、喜欢一个人,就勇敢的告诉他或者她。追求你真正爱的人,只要自己认为值得,那就是值得的。 15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每天送给自己一个微笑。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 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读 第八单元 第一节 天工开物两则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 吴丽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文中涉及到的文言知识,了解作品及 背景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学生代表讲解,学生探究学 习,老师引导为主,教学为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 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问题,现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 神。感受科学价值和魅力,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热爱 科学的兴趣。
16 、拥有的时候,多加珍惜,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平安就是福。且行且惜,且走且悟,人生之中唯有自强不息,勇敢向前,方可走 出一条阳光大道。
8 、人没有获得成功的时候,成功是神秘的,值得人们苦苦地追求;但当获得成功时,会觉得不过如此,还会觉得有一种失去对手的空虚。 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8 、环境和条件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只有人的内因最重要,不能借口学习条件不好而不努力学习。 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 、我相信,无论今后的道路多么坎坷,只要抓住今天,迟早会在奋斗中尝到人生的甘甜。抓住人生中的一分一秒,胜过虚度中的一月一年! 10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生活如果都是两点一线般的顺利,就会如同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只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才是生活的全部,只 有悲喜哀痛七情六欲全部经历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14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他们想要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去创造机会。 10 、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19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外,谦虚谨慎是不可缺少的品格。自以为是的人永远也找不到成功的门路。 5 、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1 、没有人能给你光明,除了你自己。人的一生,总是失意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少,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要淡定。失意的时候要坦然,得
《天工开物》两则之《稻》教案(人教版选修)
《天工开物》两则之《稻》教案(人教版选修)教学目标:1、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2、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教学难点:1、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2、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璀璨的文学艺术,在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也取得了累累硕果。
那么,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呢?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
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2)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
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4)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5)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6)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
这些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的“科技之光”。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原文: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
板书课题:八、《天工开物》两则宋应星一、作家、作品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开始从死背经书、空谈转向对生产技术的关注,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
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宋应星,明代科学家。
《天工开物》:是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
《天工开物》中篇·冶铸原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中篇·冶铸原文及译文中篇·冶铸原文作者:宋应星宋子曰:首山之采,肇自轩辕,源流远矣哉。
九牧贡金,用襄禹鼎,从此火金功用日异而月新矣。
夫金之生也,以土为母,及其成形而效用于世也,母模子肖,亦犹是焉。
精粗巨细之间,但见钝者司舂,利者司垦,薄其身以媒合水火而百姓繁,虚其腹以振荡空灵而八音起。
愿者肖仙梵之身,而尘凡有至象。
巧者夺上清之魄,而海宇遍流泉,即屈指唱筹,岂能悉数!要之,人力不至于此。
○鼎凡铸鼎,唐虞以前不可考。
唯禹铸九鼎,则因九州贡赋壤则已成,入贡方物岁例已定,疏浚河道已通,禹贡业已成书。
恐后世人君增赋重敛,后代侯国冒贡奇淫,后日治水之人不由其道,故铸之于鼎。
不如书籍之易去,使有所遵守,不可移易,此九鼎所为铸也。
年代久远,末学寡闻,如珠、暨鱼、狐狸、织皮之类皆其刻画于鼎上者,或漫灭改形未可知,陋者遂以为怪物。
故《春秋传》有使知神奸、不逢魑魅之说也。
此鼎入秦始亡。
而春秋时郜大鼎、莒二方鼎,皆其列国自造,即有刻画必失禹贡初旨。
此但存名为古物,后世图籍繁多,百倍上古,亦不复铸鼎,特并志之。
○钟凡钟为金乐之首,其声一宣,大者闻十里,小者亦及里之余。
故君视朝、官出署必用以集众,而乡饮酒礼必用以和歌,梵宫仙殿必用以明摄谒者之城,幽起鬼神之敬。
凡铸钟高者铜质,下者铁质。
今北极朝钟则纯用响铜,每口共费铜四万七千斤、锡四千斤、金五十两、银一百二十两于内。
成器亦重二万斤,身高一丈一尺五寸,双龙蒲牢高二尺七寸,口径八尺,则今朝钟之制也。
凡造万钧钟与铸鼎法同,掘坑深丈几尺,燥筑其中如房舍,埏泥作模骨,用石灰、三和土筑,不使有丝毫隙拆。
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
油蜡分两:油居什八,蜡居什二,其上高蔽抵晴雨。
(夏月不可为,油不冻结。
)油蜡墁定,然后雕镂书文、物象,丝发成就。
然后舂筛绝细土与炭末为泥,涂墁以渐而加厚至数寸,使其内外透体干坚,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从口上孔隙熔流净尽,则其中空处即钟鼎托体之区也。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七单元7《天工开物》两则
经典原文 7 《天工开物》两则
-5-
7 《天工开物》两则
首页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宋应星(1587—?),字长庚,奉新人。明代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 (1615)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 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 到许多生产知识,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 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期间(1638~1654)写成了《天工 开物》。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
-8-
7 《天工开物》两则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2.解多义 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几,几个)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
(1)数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法则、规律) 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细密的) 撒于田中,生出寸许(表示大约的数量)
-6-
7 《天工开物》两则
首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作 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 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其他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也普遍推广,桑蚕 养殖、甘蔗加工、棉花生产都空前繁盛,万历以后从国外引进的玉米、 甘薯、花生、西红柿等农作物新品种,增强了对气候、地况的适应性, 扩大了食物种类。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 场,江、浙、皖一带的纺织业、印染业非常发达,松江的织造、芜湖的 浆染,闻名全国。另外,南北方的瓷器生产也盛况空前,特别是江西景 德镇,连绵十几里,烟火十万家,雇工数万人,形成了大规模工场手工业 的格局。明代的造纸业也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从造纸原料到名牌 产品都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他,如采矿、冶金及金属加工 工业也快速发展,永乐年间河北遵化的官营铁厂,工人就有2 500人之 多;广东佛山的民营铁厂,“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屈大均《广东新 语》卷十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7-
稻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稻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原文】天工开物·稻【明】宋应星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
粘者,禾曰稌,米曰糯。
(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
)长粒、尖粒、圆顶、扁圆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
)最迟者后于清明。
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
秧生三十日即拨起分栽。
若田亩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
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
)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
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
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
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
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
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
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
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旱干无忧,此一异也。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
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
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翻译】粮食作物中稻的种类最多。
没有黏性的一类叫做粳稻,舂出的米叫做粳米。
有黏性的稻叫糯稻,舂出的米叫做糯米。
(南方的酒都是用糯米酿造的,因为南方不出产黏黄米)。
本来属于粳稻的一种而晚熟且带黏性的(俗名叫“婺源光”一类),不适合用来酿酒,只能用来煮粥,这是另一个稻种。
从外形上区分,稻谷形状有长芒、短芒(江南称长芒稻种为“浏阳早”,短芒稻则叫做“吉安早”)。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宋应星《天工开物》序原文及翻译(最新整理)
宋应星《天工开物》序原文及翻译宋应星原文: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官商,横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若为士而生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
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耒吕);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
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
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
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复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凤缘之所召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众"“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时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选自《天工开物》)【注释】楚萍:楚国的浮萍。
苔鼎:苔国的铜鼎。
郑侨:郑国的子产。
晋华:晋朝的张华,编篡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
肃慎:先秦古国名.译文:上天覆盖之下,大地承载之上,物种称得上有万种之多,而万事万物随机变化,成为各种形态,而一点也没有遗漏,难道是人力造成的吗?事物已经有上万种了,如果等到别人的口头讲述和自己亲眼见到然后了解它们,又能知道多少呢?万事万物之中,对人生没有好处和有好处的,各占一半;世上有聪明博通事物的人,必为众人推崇.但是有的人连交梨、火枣都没有看过,就想揣度楚王得萍的吉凶;连釜的模样都没有见过,就想大谈莒鼎的真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工开物:稻、治铁》译文
水稻的品种最多。
不粘的稻叫粇(粳稻),米叫粳米。
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
(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
)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粘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造酒,而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稻。
稻谷在外形来看,有长芒、短芒(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长粒、尖粒以及圆顶、扁粒的不同。
其中稻米的颜色还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杂黑等等。
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
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称做秧。
稻秧长到三十天后就要拔起分栽。
若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
育秧期已过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实而已。
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
稻秧分栽后,早熟的在七十天后即可收获(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
各地名称很多,不可尽述)。
最晚熟的要经整夏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后才能收获。
有在冬季播种,到仲夏就能收获的,这就是广东的稻,因为此地没有霜雪。
稻田十天无水,便有干旱之虞。
夏种冬收的稻,必须种在有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种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催苗速长。
靠湖边的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才能插秧。
育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撒播在地势高的土里,以待农时。
南方平原地区,多是一年两栽、两获。
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类。
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
晚稻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稻秧同时播种。
早稻秧一天无水即死,晚稻秧经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暴晒也不怕,这是个奇特的稻种。
种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时候,则始终都要灌水。
农家不惜勤苦,以满足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
稻要是十天离水就要死,于是育出一种旱稻,属于粳稻但不带粘性,即使在高山地区也可插秧,这又是一个奇特的稻。
还有一种香稻,只取其香味以供贵人。
但结实甚少,滋养全无,不值得崇尚。
(选自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略有改动)
治铁
锻造铁器,是用炒过的熟铁为原料。
先用铸铁做成砧,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
有句俗话说,“万器以钳为祖”,并非无稽之谈。
刚出炉的熟铁,叫毛铁,锻打时损耗其十分之三,变成铁花、铁滓。
用过的废品还未锈烂的,叫劳铁,可用以改制成别的器物或原来的器物,再经锻造时只损失其十分之一。
炼铁炉中的燃料,用煤炭的占十分之七,用木炭的占十分之三。
在山林无煤之地,锻工选择坚硬木条烧成火墨(俗名叫火矢,燃烧时不会变为碎末堵塞通风口),其火焰比煤更猛。
即便用煤炭,也另有一种铁炭,取其燃烧时火势向内、火焰不虚散的优点,与烧饭用的煤形状相同而种类不同。
把要锻造的铁逐节粘合起来,在接口处涂上黄泥,再放在火中烧红后捶打,将泥滓打去,只将黄泥作为接合的媒介。
铁器锤合之后,除非烧红、用斧砍,否则是永不会断的。
熟铁、钢铁经烧红、锻打后,水火作用尚未调合,其质地不坚。
乘出炉时将物料放入清水中淬火,名为健钢、健铁。
这是说未“健”之前,作为钢和铁还存有软弱的性质。
焊接铁的方法,西洋各国另有奇药。
中国小焊用白铜粉作焊药,大件的锻接则竭力挥锤而强行接合。
但经年累月之后,接口终究不牢。
因此大炮虽在西洋有锻成的,而中国还只靠铸造而成。
(出处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