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现代价值学习资料
苏东坡分析报告
苏东坡分析报告1. 引言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同时也备受争议。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对苏东坡的生平和其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进行分析和评价。
2. 生平概述苏东坡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自小就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和对文化的热爱。
他在家庭的熏陶下,对诗词和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展露出非凡的天赋。
苏东坡的才华非凡让他进入了士人的行列,并在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
苏东坡的政治生涯曲折而光辉。
他曾因反对当时的政治腐败而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并积极为民众争取利益。
他在改革地方官员选拔、推行农田水利政策、减轻赋税负担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在文学和艺术上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为中国文化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 文学成就苏东坡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可估量。
他的诗词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他的诗作清新脱俗、质朴真实,常常表达对自然、人情、爱国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慨。
他的诗词流传广泛,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散文方面,苏东坡也有着令人叹服的才华。
他的散文不拘一格,既有描述风景的抒情之作,又有浓厚的史论和政论。
他尤其擅长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引人深思。
苏东坡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风格受到了古人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个性。
他的书法作品大气磅礴,兼具刚毅与柔美,被后世誉为“苏体”。
4. 政治贡献苏东坡在政治上是一位杰出的改革者。
他敢于对抗当时的腐败政治,积极推动改革。
苏东坡曾被派往地方任职,在任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民生。
他注重选拔正直能干的官员,推行科举制度,并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和纪律约束。
他还积极推行农田水利政策,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
此外,苏东坡还提出了减轻赋税负担、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等建议,为百姓争取利益。
5.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苏东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东坡 解析
苏东坡解析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
他的文学作品以豪放激昂、雄壮豪迈的风格闻名于世,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
苏东坡解析就是对苏东坡及其作品进行详细讲解和解析的文献资料。
从苏东坡的生平、家世背景、成就,到他的代表作品和文学风格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
首先,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杰出人物,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境优渥。
他早年就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以诗文著称。
他的诗作大都直抒胸臆、豪情万丈,描绘了自然景色、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
代表作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文采斐然的才情和独立思想。
其次,苏东坡的散文也有着重要地位。
他的散文清新自然、富有感染力,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他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细节,通过真实的人物形象和琅琅上口的语言,表达出对人性、爱情、友情等主题的思考。
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赤壁赋》、《寒食帖》等,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苏东坡的文学魅力和独特的艺术境界。
另外,苏东坡的书法造诣也是举世闻名。
他的字体工整规范,线条流畅有力,自成一家。
他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美观大气,更能体现他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个性特征。
总结来说,苏东坡是一位文学家、书法家和美食家,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和成就。
他的作品既展现了他自身的人生感悟和独立思考,又传递了对社会、自然和人类情感的理解。
苏东坡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更体现在他对后世的影响和启迪上。
通过深入研究苏东坡及其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他的作品。
以上就是对苏东坡的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苏东坡,对现代人有何意义?
苏东坡,对现代人有何意义?作者:黄忠来源:《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17年第39期聚焦热点今年7月,纪录片《苏东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六集纪录片《苏东坡》,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个维度出发,多层面、多角度解读了苏轼的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以及“东坡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陆游说:“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陈洵说:“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王国维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从古至今,众所周知,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在诗词方面有极高造诣的文人,而且在书画、医药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
陆游、陈洵等一众文人墨客都提出了自己对苏东坡的看法。
那么,重新叙说苏东坡,对现代人有何意义呢?媒体热议《海南日报》:《苏东坡》展现了一个立体而客观的苏东坡形象,这是值得国人骄傲和景仰的。
但是,苏东坡却又不仅仅属于国人,他也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
纪录片《苏东坡》没有过多地着意于一些小的细节,而是用了不少篇幅,采用访谈的方式,汇集中外专家学者的目光,再现了一个最丰富、最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形象,既有历史本来面目的叙说,又有千年之后的文化定位。
这才是我们今天重新叙说苏东坡的价值,当然也是纪录片《苏东坡》的“过人之处”!《人民日报》:最近,一部名为《苏东坡》的纪录片,在党员干部中激起阵阵涟漪。
苏东坡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始终把干事作为追求,实实在在地造福百姓。
在黄州,他改易风俗、拯救溺婴;在杭州,他组织民众治理“六井”、疏浚西湖;在儋州,至今传诵着他办学堂、劝农耕的故事。
千百年来,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延绵不衰,发人深思。
《南京晨报》:“苏东坡经历过政治的风浪,这点小风雨对他来说又算什么!他知道,无论什么风雨,都是暂时的,终究会雨过天晴!”“读诗读到最后是体会人,看诗人对待人生的态度。
苏东坡相关信息
一旦翻开书作,便深深被苏东坡的人生说吸引,随着苏东坡一生坎坷多舛而心中波澜起伏。
苏东坡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历史的地位恐怕也只有李杜能与之匹敌,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前后赤壁赋、《明月几时有》等作品,意境高远,读完让人心往神驰,充满想象,不愧中国豪放派代表。
通过其生平,我了解到一生的境遇,塑造其鲜明的性格及特质,才能孕育出这样的大家。
反复阅读该书,愈发觉得苏东坡之伟大。
苏东坡的伟大,在于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天地万物,世间百态,了然于胸,遂能下笔入神。
从才华来看,苏东坡绝对是天才,纵使他不食人间烟火,也可为一代文豪。
那种天马行空,驰骋万里的意境,绝非常人可有。
当然苏东坡也是位博学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儒释道百家,工程农学,医学炼丹,可谓无所不精,就连小烹,亦有独到深刻见解,整一个百科全书,万能全才,无不让人佩服。
我认为才华,一来自天生,二来自后天,是为不同人比例不同,对于那些天才,自是上天垂爱,可遇而不可求,但亦非全部,否则终将泯然众人矣。
这就是后天努力之需,先天不足,后天补救,也可以笨鸟先飞。
天赋异禀而后天不辍,更是为人钦佩,苏门三杰便是例证。
苏东坡的才华,非世人所及,他的诗词,清新俊逸,摒弃繁词堆砌,往往能从小处着手,彰显大为,平淡间深富哲理,大俗中见大雅。
读他的诗词,不像李白诗词的高不可攀,随性所至,却能引领你在自己的天地中翱翔。
中国古代文人智者多如繁星,太多太多值得让人缅怀的人物,但后人在感慨他们之时,更多是怀着敬仰之情,他们是如此高高在上,顶礼膜拜。
但苏东坡则不然,人们喜爱苏东坡,除了他的才华,更多是在于他的人格魅力,苏东坡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传颂,津津乐道,因为他的大众随性,他的乐天开朗,为民请命。
通过该书,在我看来,一个世俗的苏东坡的确是个可爱的人。
苏东坡的乐天,源于他的生性豁达,纵然一生命运多难,也不悲观。
苏诗极少有那些婉转多思,情愫万千的作品,这便是读他的诗词让人能振奋前进,不为命运所低头。
苏轼——具有现代精神的文人
——读黄玉峰《说苏轼》一书有感封面复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先生,去年作客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文化中国》栏目,就《天地一文人——苏东坡》这一话题,以苏轼人生脉络为主线,结合苏轼在各个时期的文章、诗词,用20讲的篇幅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苏轼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文学成就、艺术修养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
在讲座的基础上,又对文本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和修改,出版了《说苏轼》这本书。
今天的4月份,他托人赠送了一本书给我,并在扉页上留言,让我好生感动。
在读完了计划中的丰子恺系列之后,赶紧拿起这本书,跟着黄玉峰先生的思绪,进入苏轼——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黄老师在扉页上的留言苏东坡是中国文化艺术历史上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他在诗、词、绘画、书法、从政……等诸多方面都有显赫的成就,几乎无人能够望其项背。
凡是研究古代中国文化艺术的人们,估计都不能避开苏东坡不谈。
苏东坡的也是一个在诸多方面引起研究者争议的人物,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分析研究苏东坡时的出发点不同,做出的功过是非的评判也各不相同。
不仅我们国家有一批热衷于苏轼研究的人,在国外,苏轼研究也非常热。
美国学者艾郎若说:“苏东坡不仅在中国,在欧洲、美洲,直至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少有的文化巨人。
他的诗、画、文章和哲学思想都达到了特殊的高度。
”另一位美国学者唐凯琳说:“在西方汉学家的心目中,没有一个中国传统文人能像苏轼这样得到肯定和重视。
这是因为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个浩瀚渊深的‘苏海’,几乎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 2000年,法国举行了世界名人评选活动,评选世界千年英雄人物,共评选出12位世界伟人,苏轼就位列其中。
那么,苏轼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通过读黄玉峰先生的《说苏轼》,我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印象:1.一个坚持自己主见的人坚持己见,不因为个人的既得利益而放弃原则,是苏东坡一个鲜明的特点。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历经坎坷,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固执”。
王安石新政时期,鼓动年轻有为的神宗皇帝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收到了司马光等一批老臣的反对,但神宗和王安石不顾一切,谁反对就罢免谁,连德高望重的司马光也没有办法,只好避开回乡去编他的《资治通鉴》。
苏轼 超越时代的文化巨星
苏轼超越时代的文化巨星据传,苏轼是中国宋代文化界的巨星,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学识成为后世人们敬仰的对象。
苏轼的作品横跨诗、词、文、书等多个领域,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生涯。
他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在政治、教育等领域也留下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苏轼的文学才华、学识造诣及对社会的贡献三个方面来探讨苏轼作为一个超越时代的文化巨星。
一、苏轼的文学才华苏轼作为文坛巨星,其文学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赏。
首先,苏轼的诗作令人叹为观止,其清新自然的诗风深深打动了后人。
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壮丽的山水诗,也有细腻的闺怨词,才情横溢,意境深远。
其次,苏轼还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在宋代乃至后世都有极高的地位。
他的词作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派的倜傥雄阔,又有婉约派的温婉婉约。
苏轼的作品集《东坡七集》至今仍是传世之作,广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
二、苏轼的学识造诣苏轼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
他涉猎广泛,对诗、词、文、书等领域都有着深入的研究。
苏轼深知文化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在书法方面他也有精湛的技艺,被誉为“书圣”。
苏轼对经史子集和古籍有着卓越的理解和解读,他的文章常常表达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
他的学识造诣不仅体现在创作上,还反映在他的政治活动和社会贡献中。
三、苏轼对社会的贡献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家和学者,他也对社会有着巨大的贡献。
他热爱教育事业,在他的主政地——杭州,他积极推动并改进了当地的教育体制,为培养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外,苏轼还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他在官场上多次被任命为高职,担任重要的行政和监察职务。
苏轼在任职期间,为政治和地方改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综上所述,苏轼作为中国宋代文化巨星,他的卓越的文学才华、广博的学识造诣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使他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文化巨星。
苏轼的作品至今仍为后人所推崇,他的精神和影响力永远不会消失,他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对后世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给人的启示
苏轼给人的启示1.引言1.1 概述苏轼,北宋文学家、文人、画家。
他是中国古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苏轼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书法等多个文学领域,他的思想与人生追求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真实的展现。
苏轼的作品以其豪放、开朗、真挚的风格而闻名,他能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苏轼善于用自然景物、人物描写以及自身情感的独特表达方式,启示着后人对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
苏轼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世事的洞察和对人情世故的领悟,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于生活的痛苦和矛盾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用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苏轼的作品多愁善感,痛定思痛,恰到好处地反映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也为后人提供了对人生境遇的思索与启示。
苏轼不仅在文学方面给予人们启示,他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道德伦理的关注也是他作品中的一大特点。
他强调“道”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倡导追求真善美,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
苏轼的这种道德追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给予了后人关于人生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与启示。
总而言之,苏轼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一直以来都给人们带来了启示与思考。
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艺术家的才华,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独立精神、人生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苏轼的作品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审美的享受,更启发了我们对于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苏轼给人的启示。
通过清晰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容易地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已经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苏轼给人的启示的重要性。
在文章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两个要点,以展示苏轼对人的启示给予我们的影响。
第一个要点是苏轼对人生态度的启示。
我们将通过分析苏轼的诗歌和文学作品,揭示他对于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
研究苏轼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苏轼的意义和价值苏轼,著名的宋代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历史上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敬和最受追捧的文人之一,他给中国历史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且他的散文、书法作品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也受到赞誉,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苏轼的诗歌是他最被认可的作品。
他的诗歌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触及人们的内心。
他的诗歌更多的是表达他的生活情感,写出了他对古代遗留问题的思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反映出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其中,最有名的是《水调歌头》,它被尊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被西方文学家誉为“文学四绝”之一。
除了诗歌,苏轼还很擅长散文,被誉为“散文皇帝”。
他的散文更多的是表达他对历史和社会的看法,以及他在古典文学中的思考。
他的散文代表作有《题西林壁》,被誉为中国散文史上最佳作品之一。
苏轼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风格和形式延续了宋代书法的传统,受到广大书法家的称赞。
他书法作品最有名的莫过于《九成宫赋》,它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具独特性的著作”。
此外,苏轼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曾经担任太师,在宋朝历史上有过杰出的政治成就。
他曾经制定了一些改革措施,并且极力支持抗金,在宋朝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苏轼的诗歌、散文、书法和政治活动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他的政治活动也为中国史写下了不朽的一笔。
学习和研究苏轼,不仅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宋朝历史,而且还能激发我们关注历史、热爱文学的精神和保护文化遗产的精神。
研究苏轼,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有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苏轼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散文、书法以及政治活动都会给中国的文学、历史和政治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研究苏轼,不仅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价值,我们有责任挖掘苏轼的政治、文学和思想遗产,推动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
苏轼知识点整理.doc
苏轼知识点整理.doc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苏轼知识点整理
苏轼
苏文
艺术成就
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1.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
政论文多针对现实,内容充实深刻;史论大都借古讽今,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如《教战守策》、《留侯论》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2.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山水亭台游记和人物传记。
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
特点1. 随物赋形。
意到笔随,如行云流水,变幻莫测,立意构思匠心独运。
2. 善于体察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态的精神微理3. 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
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
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文章如水波层层荡开去,文理自然。
3.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
杂记和随笔、记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
对苏东坡的认识
对苏东坡的认识
苏东坡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中国古代诗人、书法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宋朝文化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的诗歌大量,风格独持,成就卓著,被誉为“宋诗之祖”。
在中国诗歌史上,他拥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诗歌史上拥有很深的影响力,是一位诗人的偶像。
苏东坡的诗歌的特点以言语优美,节奏准确为主。
他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深厚的哲理思想,蕴含了大量的精辟论述。
他的诗歌以历史记忆、民族自豪、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悟为主要内容,思想深刻洞察,抒发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民族自豪感,将民族传统文化溶入其中,为文学创作增添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古典气质。
此外,苏东坡还是一位思想家。
他把自己的思想体系用作他的诗歌的基础,其中包括“尚德精神”和“文学传道”的思想,他的思想被认为是唐宋之治的最佳经典,被誉为“中国文学思想之父”。
苏东坡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他曾担任宋朝政治重要职位,为宋朝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当时的文学和政治体制,大力倡导反对封建制度、实行文治武功的政策,以及扩大经济贸易,使宋朝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深受世人称赞,流传至今,并在现代有很多的称赞。
苏东坡是一位有深厚情怀的诗人,他的诗歌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的思想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的政治思想还曾经影响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他的贡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是
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和推崇的文学家。
苏轼深度解读
苏轼深度解读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政治的动荡和文化的繁荣,对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文学成就非常高,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被誉为“文豪”。
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自然为特点,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时代感,代表作有《水调歌头》、《赤壁怀古》等。
他的散文则以议论、叙事、描写为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语言风格,代表作有《东坡乐府》、《赤壁赋》等。
除了文学成就,苏轼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在官场上多次担任要职,曾任礼部侍郎、翰林学士等职。
他的政治主张和行为受到了当时的政治势力的打压和迫害,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念和信仰,对北宋政治的变革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文化成就也非常丰富,他擅长书法、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文学、政治和文化成就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地研究和传颂。
苏轼专题_精品文档
6.赋: 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赤壁赋》 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
苏轼《枯木怪石图》
苏 轼 《 寒 食 帖 》 手 迹
苏轼《赤壁赋》手迹
7. 著名的医药学专家,著有医学专著《苏 沈良方》,收录了一百七十多副药方;以研 究气功来寻求养生之道。
东坡的婚恋(下)
苏轼的侍妾王朝云, 比苏轼小二十六岁。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 苏 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 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 朝云也先 于苏轼在惠州病逝。朝云逝后, 苏轼一直鳏居, 再未婚娶。撰写的楹联是 “不合时宜, 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 每逢暮雨倍思卿”。
向东坡居士学习!
1.贯通儒道佛三家,成为“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2.跳出自我的圈子,实现“利他人格”。
3.享受平凡与苦难,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日常生 活能力。
4.用高雅而多样的艺术爱好提升生活品质。
谢谢指导!
4.表现手法的突破:“以诗为词”
打破词对音乐的依附。应歌而 作——案头文学
不惜改变格律,自度曲:《赤壁 怀古》下阕首句变645句式为654。
不惜用议论语、经籍语、口语入 词,语言翻新:“谁怕?”“人 有..月有..”
李清照批评: “不谐音律”
陆游评: “公非不能歌,但豪放 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曲终, 觉天风海雨逼人。”
一、苏轼的成就 和人生态度
一)、多才多艺的苏轼
1.词: 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 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 合称“苏辛”。
2.诗歌: 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 宋诗坛骄傲。“苏黄”。
3.散文: 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
走进苏轼学习
苏轼 《自题金山画像》
•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第29页/共32页
名二子说
•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 也。辙乎,吾知免矣。
第23页/共32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第24页/共32页
•为什么喜欢苏东坡?
• 有才情,有个性 • 关心民生,兴利除弊 • 积极心态,宽广胸怀 • 天才诗人,大家气度 • 谈笑风生,幽默豁达 • 豪放个性,婉约深情
第2页/共32页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出十二位千年 世界伟人,东方大国的中国,唯一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选 者就是苏东坡。你知道苏东坡东为什么能够 当选吗?
苏东坡喜爱烹调,以红烧肉最 为拿手,他曾以诗介绍其经验: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 自美。”百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 肉,那一年的春节,大家不约而 同给他送来猪肉、绍酒。苏东坡 收到这么多肉和酒,觉得应该与 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便吩 咐家人烧好,连酒一起回赠民工。 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 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 佳话。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为 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
从此以后,以这位大文学家命 名的“东坡肉”,也就成为杭州 的传统名菜。
论苏轼诗文的价值追求
论苏轼诗文的价值追求李斌钱宗武内容提要苏轼诗文光耀千古,其价值追求体现在:对社会,要求“应世”,即“有为而作”,不为空言;对个人,要求“应己”,即排解个人忧愤,以便达观处世;对文学自身,要求它如“金玉珠贝”,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苏轼;文学价值;应世;应已苏轼是宋朝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古代的一张名片。
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他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几乎都可以进入前三甲的位置。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全才,是宋代最有魅力也最有实力的“巨星”。
单说其诗文,许多篇什可说是光耀千古,令人除了敬叹别无他言,究其原因,除了其天资禀赋和后天的勤勉,对文艺价值之自觉的理论追求也是重要的因素。
关于文艺的价值,这是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们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苏轼亦不例外。
他针对当时特殊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曲折的人生遭际,再加上他本人渊博的文学才能,因而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看法。
一、应世“应世”,这是笔者依据苏轼常说的“应己”一词而杜撰出来的一个词,指的是苏轼对于文艺之社会价值和功能的要求,即他强调诗文应“有为而作”,不为空言,“言必中当世之过”。
他在任密州知州时,写了《凫绎先生诗集叙》,称赞颜太初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
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
”这里,他点明文艺应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指陈社会弊端,二是对社会要发生“疗饥”、“伐病”,消除弊端的功效。
也可以说,他在这时认为“有为而作”的一个首要目标是“言必中当世之过”,发挥文艺刺世、醒世、救世的作用。
因此,他对文艺创作中“好奇务新”、追本逐末、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提出批评。
其《题柳子厚诗》云:“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
”其《答乔舍人启》亦云:“文章以华采为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主张文艺要反映现实生活,敢于揭露社会矛盾,要以“体用”为文之根本,不能一味追求华美的词藻。
苏东坡的现代意义!(深度好文)
苏东坡的现代意义!(深度好⽂)苏东坡的现代意义苏东坡⼀共活了66岁,他的⽣平经历很丰富,成就是多⽅⾯的,我们不可能介绍他的⽣平,我只介绍他⼀点。
他66岁的⽣命历程,当他⾛到2/3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他44岁那年,也就是北宋神宗元丰⼆年,公元1079年,那年7⽉29⽇的晚上,这个时候我们的苏东坡还不叫苏东坡,他仅仅叫苏轼,字⼦瞻,东坡是两年以后才起的号。
那么,这个晚上他在什么地⽅呢?他在我的家乡江苏⽆锡的太湖上,他在⼀艘船上,他此时的⾝份是朝廷的钦犯。
前⼀天(7⽉28⽇)朝廷派钦差到浙江的湖州,当时他是湖州的地⽅长官,宋朝知州是地⽅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作为⼀个政治犯把他逮捕了。
本来连夜要送到汴京,但是因为船舵坏了,当天晚上停在太湖修舵,停了⼀晚上。
古代⽤夏历来计时,那个⽉是⼩⽉,7⽉29⽇也就是那个⽉的最后⼀天,当然是没有⽉亮的,但是当天的天⽓晴朗、繁星满天。
⽽北宋时候的太湖⾥⾯是没有蓝藻的,湖⽔⾮常清澈。
所以,这样⼀个诗情画意的良夜,但是这位当时还不叫苏东坡的东坡,他在船上忧⼼忡忡,因为他已经知道他这次被朝廷千⾥追捕,罪名⾮常重。
有⼈说他不单是批评朝廷的政治,⽽且诽谤皇帝,对皇帝有⼤不敬的⾔语,这个罪名就⾮常重。
他觉得抓到京城去可能后果很严重,⽽且说不定会受到种种的侮辱,还会牵连到他的亲朋好友。
所以,他看着船舱外⾯的太湖⽔,他突然起了⼀个不好的念头,他就想假如我此刻纵⾝⼀跃,跳⼊太湖,那么,以后的⼀切都画上了句号,⽣命就没有了。
我们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那天晚上苏东坡没有跳下去,⼀个是当时的官兵对他防守得很严,因为他是朝廷的重犯,必须严厉的看管。
第⼆,他这个念头只是闪了⼀下,他很快就回⼼转意了,决⼼不⾃杀了。
我们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们现在假设⼀下,假设公元1079年7⽉29⽇的夜晚这位苏轼在太湖的船上跳湖了,他的⽣命画上了句号,这个事情对于他本⼈来说,⽣命砍掉了1/3,少活22年。
但是,这个事情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部⽂化史它会产⽣什么影响?我给朋友们开⼀份清单出来,假如他那天跳了:在我们的古⽂宝库中间,包括《⾚壁赋》、《后⾚壁赋》在内的1500多篇古⽂就没有了,在我们的诗歌宝库中间,包括《荔枝叹》在内的1600多⾸诗就没有了。
解读贴近生活的苏轼
解读贴近生活的苏轼苏轼是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大文豪、大诗人,这是我们所熟知的。
一提到诸如大文豪、大诗人这些词,不禁留给我们超脱、离生活很远的印象。
超脱是固然的,但是超脱的是源于生活的,没有一颗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心;没有经历磨难是不可能变得超脱的,固超脱源自生活。
任何文学创作、艺术创作离开了现实生活都是没意义的。
下面向读者呈现一个离生活很近的“活”苏轼,首先了解苏轼的生平,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与思想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
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
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
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
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
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
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
但在费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
元佑四年,出知杭州。
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
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
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
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
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
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
苏东坡词今译
苏东坡词今译一、背景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东坡的词作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展现了他坚强不屈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然而,由于苏东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古文体制的限制,他的词作在今天的阅读中常常难以理解。
因此,对苏东坡的词作进行今译,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词学研究任务。
二、意义和价值1. 传承经典苏东坡的词作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对苏东坡的词作进行今译,可以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和欣赏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
2. 突破时代限制苏东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古文体制对他的词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他的词作在今天的阅读中常常难以理解。
通过今译,我们可以将苏东坡的词作翻译成现代汉语,突破时代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深入理解苏东坡的思想和情感。
3. 探索翻译艺术苏东坡的词作在形式和语言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对今译者的翻译能力和艺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今译苏东坡的词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翻译任务,通过对其进行翻译探索,可以提高翻译者的翻译能力和艺术造诣。
三、今译方法和技巧苏东坡的词作在语言上常常难以理解,今译时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以确保译文准确传达原作的意思和情感。
1. 理解古文语境苏东坡的词作常常借用古代的典故和意象,对古代的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厚的了解。
今译时,翻译者需要对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进行研究,理解古文语境,避免产生歧义或失去原作的意境。
2. 运用现代汉语表达苏东坡的词作语言优美,表达独特,但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常常难以理解。
今译时,翻译者需要运用现代汉语,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具可读性和理解性。
3. 保持原作的韵律和情感苏东坡的词作以其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富有激情和情感。
今译时,翻译者需要保持原作的韵律和情感,尽可能地传达原作的艺术特点和情感内涵。
4. 多版本校对校勘苏东坡的词作有很多版本,不同版本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和出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的现代价值
苏东坡的现代价值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讲座昨天下午去食堂的路上刚看到有关苏轼的讲座,十分兴奋,连党支部的活动都辞了。
像我们这种财经类的学校,这种重量级的讲座要不是赶上校庆还真是难得。
一面是自己的偶像,一面是非常著名的学者,这二者的结合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新的收获呢?
两个小时的讲座总体上还是不错,因为之前看过很多苏轼的资料,包括《宋史苏东坡传》以及苏辙写的《东坡先生墓志铭》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对苏轼的生平以及性格等各方面都比较了解,而莫教授多半时间都在介绍苏轼的生平,就等于把苏轼重新温习了一遍,而且莫先生对苏轼的理解和我对苏轼的理解和看法都差不多(大概是苏轼是一个没有像王安石、司马光那样很受争议的人物的缘故吧),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新的收获,但不要忘了,讲座的题目是《苏东坡的现代价值》,而这一点,倒是有一点收获。
不得不说一下,题目虽说是《苏东坡的现代价值》,但莫教授今天的讲座更多的是对苏轼一生的回顾以及对苏轼人格魅力的解析,真正谈到他的现代价值的部分非常少,但有一点印象比较深刻,这里专门谈一下。
我们说苏轼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全才:集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烹饪师于一家,而且在农业。
工科方面都
有历史贡献,这在古代社会是无出其右的,但苏轼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启示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莫教授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苏轼在政治方面的建树。
说起苏轼在政治方面的建树,比起他同时代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来说,那就稍逊一筹了,他们几个都当过宰相,权倾一时,而我们看苏轼的政治生活,除了被贬,还是被贬。
他一生的政治生活,几乎都处在贬谪外放当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第一个被贬的地方都还没有到,第二道被贬的圣旨就已经下来了,但苏轼对他的一生却是这样的评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被贬最长的三个地点,但在苏轼的眼里却是他一生功业成就之所在。
当然,苏轼这里所说的,更多地体现的是苏轼在经过这三个地方艰苦的磨练后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升华和在心性修养方面的成熟,而他在政治方面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除了在徐州的抗洪抢险和在杭州做知州时对西湖的改造之外,更重要的是苏轼在北宋党争时表现出来的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正直的人格。
北宋到苏轼生活的时期,已经走过了九十多年的历程,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之前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已经把社会矛盾摆到了风口浪尖上,改革以迫在眉睫,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苏轼处于什么地位呢?原则上讲,他是属于旧党一派的,因为他从本质上是反对新党的改革的,
但他又不同于旧党,他反对的是新党疾风骤雨式的改革,他主张的是循序渐进,同时,他又不同意司马光任宰相时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
在这种情况下,苏轼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他既得不到新党的重用,有遭到旧党的诟病,司马光和王安石虽然在政见上不和,但他们的人格是非常高的,他们在做宰相时可以容忍苏轼的固执,但一旦王安石赋闲、司马光去世,接替他们的都是一群勾心斗角的无能之辈,他们所关注的是自身政治利益的得失,新旧党争已完全丧失了原有的面貌,取而代之的是不择手段的互相攻讦,这时候的苏轼也就身不由己了,无论是新党当政还是旧党,对苏轼而言都是非常危险的,“乌台诗案”就是最好的见证。
实际上,只要苏轼的态度稍微改变一下,单方面支持新党还是旧党,他都极有可能达到人生政治生涯的巅峰,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所坚持的是对大宋王朝走向的担忧,无论是新党激进的改革,还是旧党盲目的守旧,对国家来说都是危害巨大的,都极有可能引起社会的动荡。
这时候的他,早已抛弃了个人的得失,甚至自身的安危,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儒家士大夫所应有的“修齐治平”的伟大人格。
反观我们当前生活,今天中国的官员有几个能够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决择面前以大局为重,忘怀个人得失,站在民族国家发展前途的角度上进行选择,莫教授一再叮嘱我们财经院校毕业的学生将来从政的时候学一学苏轼的为政之道,这就是苏轼的现代价值。
我想,除了在政治方面的“高风亮节(莫教授对苏轼的评价)”,苏轼身上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两个小时的讲座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毕竟苏轼留给我们的太多了,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苏轼,研究苏轼,让他伟大的人格魅力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而影响我们现代人的选择,进而从他身上汲取更多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