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巫山县
巫山县
巫山县[Wūshān Xiàn] 万县市辖县。北纬31°04′,东经109°52′。在省境东缘。面积2 958.21 平方公里。人口52.9 万。辖11镇、27乡。县人民政府驻巫峡镇。战国楚置巫郡。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废郡置巫县,属黔中郡。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建平郡,为郡治。西晋太康初析置泰昌县,北周改名大昌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以县有巫山改名巫山县,属信州,大业初属巴东郡。唐属夔州。元属夔州路。明属夔州府。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省大昌县入巫山县。1914年属东川道。1935年属第九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万县专区。1968年属万县地区。1992年12月属万县市。县境大部属巫山,北部为大巴山东南段,其山脊太平山海拔2 680 米,东部田家乡鳊鱼溪口海拔仅73.1米。长江西自瞿塘峡入境,左纳大宁河,右有官渡河、抱龙河注入,横切巫山形成长约46公里之巫峡,连同湖北省内之西陵峡,为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江河切割深度多在500~1 000 米左右,有阶地分布。山间有小块盆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7.1℃,7月平均气温29.1℃。年平均降水量1 049 毫米。有煤、大理石、石灰石及黄铁矿藏。森林覆盖率22%,多松、杉,有桦及栎类
等树种。有豹、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及薯类。有油桐、漆、柑橘、桑等经济林木,尤以乌桕著称,产量居全国第二,蓑草居第一。党参(庙党)为驰名中药材。有煤矿和发电、缫丝、卷烟、造船等厂。巫山—恩施、巫山—建始、巫山—奉节公路经此。大宁河与长江航道相接,设有巫山港。有中等专业学校3所,中小学640所,医院2所。名胜古迹有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宁河小三峡、陆游洞、大溪文化遗址、大昌古城及高唐观遗址。1936年于庙宇镇龙骨坡发掘出180万年前古人类门齿化石。
巫峡镇[Wūxiá Zhèn] 巫山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8居委会、32村委会。1949年为中和镇。1951年更名城关镇。1981年更名巫峡镇。1992年龙井乡、早阳乡并入。处低山丘陵。产芝麻、油菜籽、桐油、乌桕、柑橘等,县蔬菜生产基地。有卷烟、缫丝、食品、造船、石灰、砖瓦、水泥预制件、粮食加工等企业。巫恩、巫山—奉节、巫山—巫溪等公路过境。有中小学35所,医院、卫生院4所。有宁河小三峡之一的龙门峡、陆游洞等旅游胜地和汉墓群等古迹。北门坡有烈士陵园。镇人民政府驻地巫峡,在大宁河入长江处。人口1.5万。以处巫峡西口得名。战国以来历为郡、县治所。为县农副产品集散地。街道以巫山十二峰为名。镇西有高唐观遗址,城东龙门大桥通宁河小三峡。巫恩、巫山—奉节、巫山—建
始等公路始此。镇南巫山港可泊千吨级轮船。
水田湾[Shuǐtiánwān] 在巫山县巫峡东郊,大宁河沿岸。属巫峡镇。人口1 200。因地处山湾,水田较多,故名。有缫丝、水泥、汽车运输等企业。巫山—巴东(湖北省)公路经此。大昌镇[Dàchāng Zhèn] 在巫山县北部。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1居委会、30村委会。1949年为大昌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置乡。1987年复置镇。1992年七里乡、龙柱乡、洋溪乡并入。处低山丘陵。产油菜籽、棉花、蚕茧、乌桕、桐油、柑橘、雪枣等。是县蚕桑基地乡镇之一。有水泥、针织、印刷、酿酒、粮食加工等乡镇企业。巫山—官阳公路过境。大宁河通机动船。有中小学30所,卫生院5所。镇人民政府驻地大昌,在巫峡北23公里,大宁河两岸。人口1.1万。晋初置泰昌县于此,北周文帝宇文泰避讳,改为“大昌”,故名。为县中部工商大镇。以刺绣著名。西有新石器遗址,附近出土有战国、秦、汉时期文物。明大昌故城尚存东、西、南3座城门。巫山—官阳公路经此。河通机动船。
两河口[Liǎnghékǒu] 在巫山县巫峡北22公里。属大昌镇。人口500。因洋溪河与大宁河在此汇合得名。设有物资中转站。附近产桐油、乌桕籽、柑橘。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官阳公路。河通机动船。
七里桥[Qīlǐqiáo] 在巫山县巫峡北26公里,大宁河东岸。
属大昌镇。人口400多。因距大昌镇7里,故名。附近产桐油、柑橘、蚕茧。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官阳公路。河通机动船。
庙宇镇[Miàoyǔ Zhèn] 在巫山县西南部。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4.1万。辖1居委会、36村委会。1949年为庙宇镇。1958年改名庙宇公社。1984年更名庙宇乡。1985年复置庙宇镇。1992年长梁乡、大山乡4村并入。有煤、黄铁等矿藏资源。产桐油、蚕茧、油菜籽、柑橘及中药材党参等。有采煤、运输、水泥、酿酒、木器、农副产品加工等乡镇企业。巫山—奉节、巫山—建始公路过境。有中小学33所,卫生院3所。有龙骨坡古人类化石。镇人民政府驻地庙宇槽,在巫峡西南32公里。人口2万。因此槽地有数十座古庙宇,故名。为县西南农副土特产品重要集散地。有乡村公路北接巫山—奉节公路。
庙宇槽[Miàoyǔcáo] 巫山县庙宇镇人民政府驻地。见“庙宇镇”。
长梁子[Chángliángzi] 在巫山县巫峡西南31公里。属庙宇镇。人口700。因地形得名。有粮油加工、砖瓦等厂。四周为县大米主产地。奉节—巫山公路经此。
双龙镇[Shuānglóng Zhèn] 在巫山县中部偏北。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12村委会。1941年由龙雾堡、龙嗉堡合并建乡,故名。1949年为双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4
年复设乡。1992年改置镇。处中低山峡谷与丘陵。产桐油、烟叶、黄花等。有小水电、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大宁河通机动船。有中小学12所,卫生院2所。宁河小三峡
的巴雾峡、滴翠峡在其境。镇人民政府驻地巴雾河,在巫峡北15公里,大宁河东岸,北临滴翠峡,南靠巴雾峡。人口1 000。因此河段名巴雾河,故名。为大宁河旅游食宿地。有
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河通机动船。
巴雾河[Bāwùhé] 巫山县双龙镇人民政府驻地。见“双龙镇”。福田镇[Fútián Zhèn] 在巫山县西北部。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8村委会。因境内土质肥沃,资源丰富而得名。1949年为福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
年置福田镇,双桥乡、五龙乡、下田乡并入。处山地丘陵。有煤、铁等矿藏资源。产茶叶、黄花、桐油、乌桕籽、柑橘、蚕茧、生漆等。有酿酒、炼铁、采煤、运输、造纸、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产水口挂面。巫山—巫溪公路过境。有中小学39所,卫生院7所。镇人民政府驻地桥头溪,在巫峡西
北23公里,桥头溪与浑水河汇流处。人口1 300 。以溪为名。巫山—巫溪公路经此。
桥头溪[Qiáotóuxī] 巫山县福田镇人民政府驻地。见“福田镇”。天宫庙[Tiān’gōngmiào] 在巫山县巫峡西北27公里,浑水
河北岸。属福田镇。人口500。以庙得名。又名下坝田。附近产桐油、蚕茧、柑橘。有乡村公路接巫山—巫溪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