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研究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活动实践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选择一些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课堂实验、观察和调查等。

研究将采用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等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改进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研究结果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

4. 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选取适合的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进行文献综述和背景调研。

- 阶段二:设计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案,进行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

- 阶段三:分析和整理数据,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

- 阶段四: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和分享。

预期结果包括:- 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 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 为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

5. 研究的局限性和可能的问题本研究可能存在以下局限性和问题:- 样本选择的局限性: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研究样本可能无法代表全国范围内的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

- 数据收集的限制:由于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的局限性,数据收集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 研究结果的普适性:由于地域和环境的差异,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适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将根据具体研究内容进行整理和引用。

探索科学的奥秘小学科学课开题报告

探索科学的奥秘小学科学课开题报告

探索科学的奥秘小学科学课开题报告【标题】探索科学的奥秘——小学科学课开题报告【正文】尊敬的评委老师:我是来自××小学××班的××,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展示我的小学科学课开题报告。

本次课题是《探索科学的奥秘》,旨在通过创设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促进他们对科学的深入了解。

一、课题背景如今,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然而,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往往以理论讲解为主,缺少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科学原理,限制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和科学兴趣。

二、课题目标本课题的目标是: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科学的能力;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三、课题内容1. 探索科学实验我们将开展一系列趣味性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

比如,我们将进行“浮力与沉力”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测并解释物体浮沉的现象,理解浮力与沉力的概念,进而理解船只浮在水面上的原理。

2. 科学知识讲解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配合科学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的背后科学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融合实践与理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科学知识。

3. 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由四到五名学生组成,他们将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彼此交流、互相协助,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四、课题实施计划1. 第一周:介绍科学的重要性和本次课题的意义,并帮助学生建立对科学实验的好奇心。

2. 第二周:进行“浮力与沉力”的实验,通过实践感受浮力与沉力的差异,并观察物体浮沉的现象。

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课题的研究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起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并将科学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小学科学活动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实验资源不足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进行研究,探索适应小学生特点的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研究,分析现有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探索适应小学生特点的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研究成果将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意义:本研究将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丰富和发展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理论体系。

(2)实践意义:研究成果将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3)社会意义:通过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3. 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现有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2)探索适应小学生特点的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

(3)通过实际教学实践,验证所提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3.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文献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证研究:通过实际教学实践,收集数据,分析现有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探索适应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科学课题开题报告(通用3篇)

科学课题开题报告(通用3篇)

科学课题开题报告(通用3篇)科学课题篇1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课堂提问是老问题,从有教学开始,我们就开始用嘴,无论是最古老的教学模式,还是最现代的课堂,教师的嘴无一不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也许这是老调,国内外就这一问题已取得相当的成绩,但,老调新弹的原因,是我们以一线教师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嘴上的这一问,以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从我们的高度来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学校工作的需要朝阳七校新教师多,教师教学能力正在不断地进步当中,与学生一样,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头几年,往往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步最快的几年,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时机,在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发展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进步起来。

同时,我们的老教师虽然已工作多年,但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在不停地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功底,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再做些工作。

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教师如何进步得更快,我们很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恰逢课题立项期间,结合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工作,为教师发展搭建一个舞台,让教师的课堂精彩起来,也就会让学生的生命精彩起来,同样的,学校才有可能精彩起来。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因素有很多,而其中重要的,应该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是任何辅助工作,都是在教师语言的基本上进行的,而教师语言中,最重中之重的,应该是这一“问”,引入教学内容需要问,激发学生思考需要问,引发学生情感需要问,唤起学生共鸣也需要问,甚至在教学评价中也会用到问,有时是提问,有时是设问,有时是追问,等等等等,因此,从问入手,是打开优质课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成长的一把扶梯,我们选择精彩一问,选择更精彩的课堂。

2、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从理论角度: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小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

⼩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 ⼩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应该写些什么呢?下⾯随⼩编看看⼩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范⽂吧~⼀、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研究背景:“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改⾰所倡导的⼀种科学的学习⽅式,正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地⽣根。

关于探究学习的研究,如⾬后春笋般的迅速成长。

⽬前国内⼩学“探究型”课程的开发较为迅速,但探究性学习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实践经验较少。

鉴于上述状况,加强⼩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的内⼼深处都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科学学习过程是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

在⼩学科学教学过程引⼊“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发⽣、发展过程,彻底改变教师以例题、⽰范、讲解为主的“教”的⽅式和学⽣被动接受的“学”的⽅式,按照开展科学研究的⽅式进⾏教学活动,让学⽣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下⾃⼰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

这样,就能最⼤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限度地满⾜学⽣⾃主发展的需要;最⼤限度做到让学⽣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学习的⾃主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机勃勃的活⼒和效⼒。

应⽤价值:现阶段关于“探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较多,然⽽真正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学的却⽐较少。

研究的时间⼏乎都在课堂之外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践与研究的⼏乎没有。

为此,我们提出了“⼩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

预计通过此课题初步形成“探究性学习”在⼩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模式和框架以及教学过程中运⽤的策略,使之具有可⾏性和可操作性。

对科学实现再创造,使⼩学科学顺应⼈类学习的需要,从抽象、严谨、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以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再现科学的基本过程,再现科学与⼤⾃然和⼈类社会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小学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小课题开题报告小学小课题开题报告(通用9篇)大学生活在不经意间即将结束,大家都接到了要做毕业设计的任务,一般做毕业设计之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那么问题来了,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小课题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小课题开题报告篇1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

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二、小学音乐研究现状分析: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

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

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

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浅谈小学科学开题报告

浅谈小学科学开题报告

浅谈小学科学开题报告浅谈小学科学开题报告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学科学开题报告是小学生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通过开题报告,学生能够提前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本文将从开题报告的内容、编写步骤和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开题报告的内容开题报告是一份简要的实验计划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在编写开题报告时,应注意言简意赅,突出重点,避免冗长的描述。

实验题目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实验的主要内容,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实验目的是指通过实验来解决的问题或验证的假设,应明确、具体,与实验题目相呼应。

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实验的基础,应详细列举所需的材料和实验步骤,以便其他人能够重复实验。

预期结果是实验前对实验结果的推测,应与实验目的相一致。

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是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或疑惑进行预测,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编写步骤编写开题报告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确定实验题目、明确实验目的、收集实验材料和方法、设计实验步骤、推测预期结果、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首先,确定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地概括实验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其次,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应与实验题目相呼应,明确解决的问题或验证的假设,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三,收集实验材料和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或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与实验相关的材料和方法,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第四,设计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目的和所需材料,设计详细的实验步骤,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第五,推测预期结果。

根据实验目的和所用材料,推测实验的预期结果,为实验结果的分析提供依据。

最后,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材料不足、实验步骤不当等,应提前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科学活动实践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科学活动实践,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实践和思考,培养科学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科学教师存在缺乏科学活动实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及缺乏与科学活动实践相关的教学资源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有效教学模式和策略,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资源支持,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提升。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研究将围绕小学科学活动实践展开,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分析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现状与问题,了解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活动实践教学中的困惑和需求;2. 探索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有效教学模式和策略,寻找适合小学生特点和研究需求的教学方法;3. 设计和开发支持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实验设计、教学工具等;4. 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并进行评估和反思,验证教学模式和策略的有效性;5. 归纳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教学指导和建议。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科学活动实践的研究,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推进科学活动实践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步骤,具体如下: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2. 调研问卷:设计并发放问卷,调查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活动实践教学中的困惑和需求,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3. 教学实践:设计科学活动实践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并实施教学活动,观察和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情况和效果;4.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调研问卷和教学实践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和规律;5. 教学资源开发: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和开发支持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实验设计、教学工具等;6. 教学评估与反思:对实施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估,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和策略;7. 结果呈现:撰写研究报告,归纳总结研究结果,并将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和发布,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指导和资源支持。

《小学科学学科“问题解决”模式的实验探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学科“问题解决”模式的实验探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学科“问题解决”模式的实验探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确立:小学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科学知识、科学规律在不断改善着我们的生活。

就是这样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却不很喜欢,没有兴趣。

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熟视无睹,经历过、观察过的事情没有印象,没有质疑,没有发现,缺乏一探究竟的行动;对课堂上的知识不能联系实际,知识是知识,生活是生活,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应用分离。

即便课堂上将科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也是教师搜集资料,牵线搭桥,孩子们才勉强明白生活现象中蕴含的知识。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如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探究,如何让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们科学组教师认为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提出问题”是第一要素。

古人推崇:“学起于疑,思源于疑”。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好的问题能给思维以方向,给思维以动力。

课堂中只有让学生经历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茅塞顿开的激动,问题被突破的愉悦,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二、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小学科学“问题解决”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情感体验,注重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获取知识、了解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建构小学科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寻求方法,解决问题——总结评价——迁移应用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积极、自主地采用多种策略,寻求多种途径解决科学问题;3、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教师作为问题创设和解决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问题解决”模式的探究中,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科学活动实践在小学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科学活动实践在小学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科学活动实践在小学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 课题背景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小学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活动实践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强调实践、探究和动手能力。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实践环节不足等。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讨科学活动实践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2. 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科学活动实践的深入探讨,分析现有问题,提出有效的实践策略,为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研究意义①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③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3. 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分析现有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②探讨科学活动实践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③设计适用于小学的科学活动实践案例;④实证研究科学活动实践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等综合研究方法。

①文献法:收集国内外关于科学活动实践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问题和研究现状;②访谈法:访谈一线小学科学教师,了解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③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活动实践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④实证研究法:开展实验研究,验证科学活动实践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4. 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阶段(第1-3个月):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文献综述,分析现有问题;(2)第二阶段(第4-6个月):访谈一线小学科学教师,收集案例,总结实践策略;(3)第三阶段(第7-9个月):设计科学活动实践案例,开展实证研究;(4)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整理研究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愉快教学小学科学开题报告

愉快教学小学科学开题报告

愉快教学小学科学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讲授知识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愉快教学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通过创造积极轻松的研究氛围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促进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2.1 创造积极的研究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将注重营造积极和轻松的研究氛围。

通过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和活动,如游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注重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积极的反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2 引入实践环节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将引入实践环节。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和观察,探索科学背后的现象和原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2.3 整合资源和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和实物展示等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和多样化。

同时,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室和科技设备,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索和验证。

首先,选取若干个小学科学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实验组中,采用愉快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而在对照组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对两组学生的研究成绩、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愉快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和教师的反馈,探索和总结该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预期结果与意义预期结果是通过实践验证,愉快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探索能力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面临着教学方法单一、资源匮乏等问题,限制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为此,本课题拟对小学科学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为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 探讨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3. 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4. 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1. 当前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科学教育模式的探讨。

3. 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研究。

4.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和实践。

5. 实证研究:在某小学开展实验,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实证研究:在某小学进行实验,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

3.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小学科学教育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 对比研究:对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小学的科学教育现状,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

5. 总结归纳: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查阅文献,确定研究框架,撰写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开展实证研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案例分析、对比研究,总结研究成果。

4. 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

六、预期成果1. 揭示当前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 提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深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深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深入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科学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目前对于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深入研究还相对不足。

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和方法。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研究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特点和现状。

2. 探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研究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影响。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深入研究:1.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特点和现状分析。

2.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探讨。

3.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影响研究。

研究方法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特点和现状。

2.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等方式,研究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影响。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对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特点和现状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提出有效的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了解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影响。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为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提供指导和方法。

2. 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3. 填补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空白。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按照以下时间安排进行:1. 第一阶段(一个月):文献综述,了解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特点和现状。

2. 第二阶段(两个月):调查研究,探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科学实验活动课题的探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活动课题的探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活动课题的探究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科学实验活动在小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科学实验活动课题对于小学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二、选题意义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考虑:1. 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课题需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实验的内容。

2. 引发学生的兴趣:课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实验活动。

3.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课题需要具备实际应用价值,并且能够在小学实验室中进行,以便学生能够亲自实践和体验。

三、选题建议基于以上考虑,我建议选择以下课题进行探究:课题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探究课题背景: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它使得植物能够吸收阳光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通过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能量转换原理。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并能够通过实践掌握相关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植物、阳光、水、二氧化碳、测量工具等。

2. 设计实验: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情况,例如改变阳光强度、水的供给量等。

3. 进行实验: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分析结果: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

四、预期效果通过这个课题的探究,学生将能够:1.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和条件;2. 掌握实验设计和操作技巧;3. 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4. 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五、实施计划1. 预计实验时间:根据课程安排,将实验时间安排在科学实验课中进行,每次实验时间为1小时。

2. 实验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并确保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实验指导:为学生提供实验指导和操作指南,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验。

4. 实验记录和评估: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根据实验表现进行评估。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深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深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的深入研究开题报告1. 课题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时代的到来,科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起始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学实践活动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中,科学实践活动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化严重、缺乏科学性和探究性等。

为了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本课题将深入探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改进策略,以期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探讨有效的改进策略,以提高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意义:通过对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理论体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实践意义:本研究针对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提供指导,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

(3)社会意义:通过对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科学人才,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 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包括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组织等方面。

(2)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3.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2)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实际运行情况。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小学科学“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现阶段在我们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科学自主合作、互动探究学习”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科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处于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要领悟改革的真谛,顺应改革的思路,以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标》的精神为指导,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探寻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理论建构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大学生们都接到了要做毕业设计的任务,在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那么问题来了,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课题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篇1一、课题研究背景:高效课堂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各地对高效课堂研究由来以久,并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模式。

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等。

这些教学模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高度关注学生,充分相信学生。

具体表现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解放学生的学习力,激发学生释放潜能,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及时检测反馈,减轻学生负担。

这些成功经验为我们进行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发现,目前各地对高效课堂的研究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一是目前的研究大都直接指向课堂操作,更多的是获得经验层面的成果,缺乏对高效课堂本质的系统描述,因而难免在研究中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难以将研究推向深入,二是目前的研究大都在高中、初中展开,研究成果多指向高中、初中课堂,小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因此开展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校几年前就在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的高效课堂建构的基本策略,各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对高效课堂进行了一些探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性智慧,如李萍老师执教的《用连乘解决问题》,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成有层次的学习活动,王萍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计算公式的再探讨,陈鹏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问题交流中获得分数本质的理解,等等。

这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效课堂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㈠生本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虽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还很不完善,但他们身上包含着人类千万年进化所积淀的优秀基因,具备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潜能。

小学科学实验活动课题的探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活动课题的探究开题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活动课题的探究开题报告1. 课题名称“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研究”2.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公民的科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学实验活动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然而,目前我国小学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实验资源不足、实验教学方法不合理等。

因此,本研究拟对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3.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通过深入研究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揭示实验活动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机制,为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实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4. 研究内容和方法4.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当前我国小学科学实验活动的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探究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机制。

3. 提出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和优化实验资源配置的建议。

4.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1. 文献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和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小学生和科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科学实验活动的看法和参与情况。

3. 访谈法:选取部分小学生和科学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科学实验活动的认识和期望。

4. 实证研究法:选取若干所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长期观察和数据收集,以期揭示实验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题开题报告: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课题方案: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是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支撑下,依据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和学科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可进行个性化修改和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辅助系统。

它不但要反映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更要能够便捷地为师生提供有结构的教与学的材料、辅助教师备课、支持教学实施、实现资源共享。

科学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学、教研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应该直接面向课堂教学。

它既可以用来上课,实施课堂教学;又可以引领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成为一个科学的、便利的教学资源系统。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认为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特别是在“科学课”的课堂。

那么,怎样让科学课堂成为进行科学教育的沃土良田,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和教研员全力探索的问题。

我们的研究工作以此为基点,积极引导“课堂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力促进“课堂教研”新成果的推广与共享。

小学科学课在课堂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亲历时间和空间。

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等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寻找答案,而不是由教师提供现成答案。

科学课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去,到自然界去,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活动来熟悉世界、发现世界。

农村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不依赖于教材,广泛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培养很强的课程资源整合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知识。

科学课堂教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以培养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看问题、想问题。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开发与利用好科学课堂教学资源是一个关键环节。

为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获得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资源。

科学教育的课堂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要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堂资源。

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但我们缺少这种观念与实践,对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研究也不得力。

科学课堂教学一方面在校内教学资源的普遍紧张所困,另一方面又造成各种校外资源的闲置浪费,课堂资源的短缺制约着学校、老师、学生的发展。

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凡是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都可以称为科学课堂资源。

它在空间上分布也很广,根据它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大致将其分为“校内课堂资源和校外资源”。

我们过去的科学教育,一度过于强调对书本上知识的学习。

课堂上,很多老师都习惯于采用“读科学、讲科学”的方式,简单地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这样的科学教育对孩子的科学学习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孩子往往感到科学课的内容过于抽象,课堂上的知识离自己的生活过于遥远,就是学到了一星半点的知识又发现自己没有将它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从而人为地造成了科学与学生间的距离,时间一长,学生便对冷冰冰的书本失去了兴趣,对科学学习也失去了热情。

在现实生活中,科学教育的内容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的,科学教育中关于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方面的许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而孩子也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在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老师能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关注孩子的生活环境、家庭实际,科学教育能结合孩子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周围事物能慧眼识金,充分利用身边具体、生动的课堂资源对孩子开展科学教育,那么科学对孩子而言就不再是冰冷和僵硬的东西。

目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科学教师以兼职为主,当今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学生虽从三年级就开始与科学课程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科学不够重视,缺乏运用科学原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大多数教师虽知道一些生活化策略,在教学中也有所运用,但是到底怎样运用,在什么时候运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最大还不得而知。

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

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只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

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

比较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中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老师的苹果”! 这个例子虽然是一个形象化的笑话,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实,却能折射出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两种做法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

其中,如果从课堂教学资源的角度而论,后一种做法的资源意识是比较淡薄的。

或许有人会说,中国的教师特别是贫困地区和那些薄弱学校的教师没有条件发给学生苹果。

但如果用课堂教学的眼光来看,我们的确没有条件发苹果,可我们有大地,有小草,哪怕是青山、绿水、小平房,它们的教育价值,它们对于实现课程目标以及发展学生感受和表达美的意义和功能却是同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运用它们。

当然,这种说法绝不能成为我们拒绝改善课程实施条件的理由,而应该成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的动力。

二、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课堂教学资源开发是目前新课程实施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十分关注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

但是他们着眼于大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

我镇“科学课中农村教学资源的研究和开发”而就如何开发和利用农村科学课资源的专题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点。

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的价值和意义,农村小学可利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师生的观念认可,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协作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探讨和研究。

三、理论依据1、《课程标准》1)《课标》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必须利用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

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它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它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多种资源进行科学的学习,将学生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帮助他们不断的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2、系统论: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整体功能在于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优化,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科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教育系统中的主要要素。

同时,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又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又是其子系统,只有将科学教育系统中各要素整体优化,才能高效实现课程目标。

3.创新学习理论:创新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

四、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的发展目标是:A、积极探索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初步探索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资源生活化,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B、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开发资源的素质,为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目标是:A、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通过课题研究的案例探讨,得出一些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教师教学的提高。

B、通过研究,开发出一批优秀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学校科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实现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C、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学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

1、通过研究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概况,为《科学》课的教学和科技实践活动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争取拿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

2、探寻一条适合山区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特点的实施途径,充分挖掘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有价值的科学教育资源,拓宽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渠道。

3、全面融洽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校内外环境,充分利用本地区科学课程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活动。

4、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极致地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五、课题研究内容立足生活——将科学问题生活化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科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

只要教者有心,科学知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生活化,把科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走近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问题提出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独立探究、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

其中,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从而改进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形式不仅充分调动的不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相互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返回生活——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要把这个新知再应用到实现生活当中,老师还必须安排一个“知识回归”的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