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不良事件评定标准

合集下载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日期:年月日附件一: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重点专科〗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全套临床生理检查);2.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3.心脏监护CCU,RCU(血流动力学监测:动态血压,腔内压测定);4.冠状动脉成形术(气囊扩张)(可选);5.冠状动脉造影术;6.左心导管检查及造影;7.二尖瓣(气囊扩张)(可选);8.核素心肌显像;9.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10。

埋藏式永久起搏.〖三级一般专科〗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Holter,食管调搏);2.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抢救;3.心肺监护CCU或RCU;4.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可选);5.心脏压级量负荷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试验);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一、急性心肌梗死(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1.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者).(五)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七)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AMI)健康教育。

(八)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二、心力衰竭(一)实施左心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钾剂.(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五)醛固酮拮抗剂(重度心力衰竭).(六)住院期间使用利尿剂、钾剂、ACE/ARBs、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七)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钾剂、ACE/ARBs、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严重危害着国人健康,因心血管病而致残致死的患者中,超过75%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漫长,早期病变发生于儿童时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于中老年期,甚至在青壮年时期[1-2]。

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首次发病就可致残或致死。

因此,有必要对特定人群进行危险评估,识别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以降低其心血管病危险,预防心血管事件。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参照美国《2010年ACCF/AHA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指南》[3]、《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4]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5]等文献,并结合我国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撰写了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目的是采用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和无创检测技术指标,对目标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危险评估。

本共识的目标人群是没有心血管病症状且未诊断心血管病的成年人(以下简称无症状成年人)。

本共识不适用于下列人群:疑诊心血管病者;已确诊心血管病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已确诊为外周动脉疾病及脑血管病者。

1 应用“传统危险因素”进行总体危险评估心血管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际上,仅存在单一危险因素的情况少见,更多的是并存多种危险因素,而且心血管病的危险也取决于同时具有的危险因素数目及其程度。

因此,心血管病防治应控制心血管病的总体危险(Global risk),即一段时间内(通常为10年),某个体发生某类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6]。

本共识推荐应基于“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超重与肥胖、吸烟、血压、总胆固醇水平和糖尿病等),并根据我国大型队列研究结果建立的心血管病总体危险评估工具,进行危险评估[4]。

进行总体危险评估的具体方法可通过简易查表法(具体步骤见附件-1);也可以通过登录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信息网,将具体情况输入计算界面,由计算机计算得到(网址:/)。

实用总结∣心内科常用评分及其解析

实用总结∣心内科常用评分及其解析

实用总结∣心内科常用评分及其解析心内科疾病复杂多变,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一定难度,通过使用一些评分工具能够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患病风险或预后评估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线索,从而辅助疾病诊疗。

小编总结了一份心内科常用评分工具大全,包括冠心病诊疗中常用的GRACE、TIMI、CRUSADE、ACUITY、DAPT、China-PAR、Duke、SYNTAX评分,以及用于房颤的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等;分别从各个评分的定义、评分方法、临床意义、指南推荐和局限性方面对其进行解析,希望能对本文读者在临床诊疗心内科疾病过程中提供帮助!冠心病1GRACE危险评分➣定义GRACE,即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1];GRACE危险评分可对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不良事件的风险及预后进行评估并指导治疗策略。

➣参数GRACE 评分参数包括年龄、收缩压、脉搏、血肌酐、就诊时的Killip分级、入院时心脏骤停、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和ST段改变[2,3];若缺少Killip分级或血肌酐值,可加入肾衰和利尿剂的使用情况作为评分参数[2],各参数累计分值即为GRACE分值。

➣临床意义① 对NSTE-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及介入治疗的时机[2]:② 对STEM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0~109为低危,109~140为中危,>140为高危;评分危险程度越高,患者出院后1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就越大[4]。

③ GRACE2.0风险计算器可直接评估ACS患者住院、6个月、1年和3年的病死率,同时还能提供1年死亡或心肌梗死联合风险[2,3]。

➣指南推荐是《2015年ESC NSTE-ACS管理指南》[2],《NSTE-ACS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3]一致推荐的缺血危险评分系统;《急性STEMI 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5]推荐用于早期危险分层。

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ae

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ae

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ae
CTCAE即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是一个用于评估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的标准。

它按照MedDRA(医学词典用于研发药品和医疗装置)初级系统器官分类进行分组,每个系统器官分类里,不良事件按照严重程度描述和罗列。

CTCAE将不良事件分为5个等级:
1. 1级:轻度,无症状或轻度症状,仅临床或日常生活活动(ADL)诊断发现,无需治疗。

2. 2级:中度,最小的、局部的或非侵入性的治疗指征,年龄相关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受限,或衣服、使用电话、理财等等自理性日常生活活动受限。

3. 3级:重度或重要医学意义,但不会立即危及生命,住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时间,自理性日常生活活动受限。

4. 4级:危及生命,需紧急治疗。

该事件不一定与接受的治疗或产品有关。

5. 5级:死亡。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评价标准可能因药物、治疗或研究目的而有所不同。

如有疑问,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评估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评估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评估择期进行关节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价包括多个方面:术前的疾病,既往手术史和手术自身有关的风险等。

研究显示,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手术风险不仅存在于围手术期间,而且要持续几年,这种风险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心脏的疾病和可能在围手术期中发生的疾病包括缺血性冠状动脉病、心力衰竭和心脏瓣膜的疾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围手术期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高达18%的患者存在已知或者潜在的风险因素,如冠状动脉病。

在临床病例中,许多患者在术前都会由医生或麻醉师做出快速、粗略的心血管方面的评价。

许多内科医生却认为,这样做并不全面,得出的评价也不正确,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现不良事件的风险,例如出现严重的心肌梗死事件;应该建立全面的测评程序,包括患者的多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围手术期整个过程的心血管事件。

全面地测评程序可以为患者、社区医生、麻醉师、术者提供临床风险概况,并指导治疗方案。

随着围手术期处理知识的不断增加,不仅能够在术前鉴别出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最大风险,而且可以形成减少风险的治疗策略。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量术前的心血管评价指南发展起来。

这些大量围手术期心血管评价的系统和指南都包括几个相同的部分。

例如,病史、体格检查、非负荷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非介入的心脏负荷试验,以及介入性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或者是介入性的心脏电生理检查。

同时从术前冠状动脉的再血管化、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以及围手术期的监测这3个方面来减少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

这些指南也在不断进行完善,以后会加入新的知识来提高围手术期处理的能力。

一、心脏风险指数系统和术前检查的发展在过去25 a中发展了许多风险指数系统,也发展了基于多变量统计分析的计算方法,为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带来益处。

这些系统评价了心脏并发症的可能性以及需要进一步评价或治疗的条件。

术前评估要求医生对备术患者进行以下方面的工作:对患者目前健康状况进行临床评价以及提供一个临床风险评估;决定术前是否进一步进行心脏方面的检查;提出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相关处理建议以及为降低风险而需要改变的治疗。

心肌供血不足伤残鉴定标准

心肌供血不足伤残鉴定标准

心肌供血不足的伤残鉴定标准主要考虑心功能不全的程度。

一般来说,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或右室射血分数小于60%可诊断为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的分级如下: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呼吸困难或心悸,即心功能代偿期。

Ⅱ级:亦称Ⅰ度或轻度心衰,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者心绞痛。

Ⅲ级:又称为Ⅱ度或者中度心衰,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常的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又称Ⅲ度或者重度心衰,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可有充血性心衰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后加重。

此外,对于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如果存在确证外伤导致心内结构破坏的情况,可评定为轻伤一级。

而心脏挫伤致心包积血可评定为轻伤一级;心脏挫伤遗留心功能不全(Ⅳ级)可评定为重伤一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和鉴定机构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相关机构获取具体信息。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心内科常用分级评分

.GRACE 评分Scr 单位换算:1mg/dl=88.4mmol/LKillp 分级 得分 收缩压(mmHg ) 得分 心率(次/min ) 得分 I 0 <80 58 <50 0 II 20 80-99 53 50-69 3 III 39 100-119 43 70-89 9 IV 59 120-139 34 90-109 15 140-159 24 110-149 24 160-199 10 150-199 38 >200 0 >200 46危险因素分值 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性别(女性)1 总分值9年龄(岁) 得分 Scr (mg/dl ) 得分 危险因素得分 <30 0 0-0.39 1 院前心跳骤停 39 30-39 8 0.4-0.79 4 ST 段下移 28 40-49 25 0.8-1.19 7 心肌酶升高 14 50-59 41 1.2-1.59 10 60-69 58 1.6-1.99 13 70-79 75 2.0-3.99 21 >8091>4.028CHA 2DS 2-VASc 评分.当评分>=3分时,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应当非常小心谨慎。

当房颤患者的CHA 2DS 2-VASc 评分大于2分,且HAS-BLED 评分大于2分,仍应给予抗凝治疗。

分 类需 采 取 的 措 施INR >3.0但≤5.0(无出血并发症)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或停服一次,1~2日后复查INR 。

当INR 回复到目标值以内后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重新开始治疗。

INR >5.0但<9.0(无出血并发症)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1.0~2.5mg ),6~12小时后复查INR 。

INR <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

INR ≥9.0(无出血并发症)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 1(.5mg ),6~12小时后复查INR 。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标准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标准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标准
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级
严重程度分类给患者造成损害的程度
Ⅳ类事件(隐患事件):未发
生不良事件
A级: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不良事件
Ⅲ类事件(无后果事件):发生不良事件,但未造成患者伤害B级:不良事件发生但未累及患者
C级:不良事件累及患者但没有造成伤害
D级:不良事件累及患者,需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不被伤害,或需通过干预阻止伤害发生
Ⅱ类事件(有后果事件):发生不良事件,且造成患者伤害E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进行治疗或干预
F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G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永久性伤害
H级:不良事件发生并导致患者需要治疗挽救生命
Ⅰ类事件(警告事件):发生
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死亡
I级:不良事件发生导致患者死亡。

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定义

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定义

心血管终点事件(cardiovascular endpoint events)是指一组可能导致严重心血管疾病并威胁患者生命的不良事件,包括:
1. 心源性死亡:由于心脏病变导致的死亡。

2.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但患者能够生存下来。

3. 缺血性卒中: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突发性缺血性病变。

4. 心力衰竭住院治疗:由于心脏功能受损导致的心肌无法有效泵血而引起的住院治疗。

这些事件通常被作为研究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预测患者预后和评估患者风险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建立风险模型,以便尽早诊断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防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

无症状成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

无症状成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
❖ Meta分析发现,在校正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 蛋白尿和冠心病危险存在量效关系。
现在是24页\一共有48页\编辑于星期三
同型半胱氨酸
❖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去甲基后形成的一 种含硫氨基酸。血浆HCY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病的独 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HCY血症可协同增加心血 管事件危险。两种情况并存时,心血管事件危险 明显增加。
❖ 我国高血压人群中,75%合并高血压和高Hcy血症。
现在是25页\一共有48页\编辑于星期三
同型半胱氨酸
❖ 血浆HCY水平升高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疾病 的独立危险因素。
❖ 在已出现肾脏、视网膜等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 者中,HCY水平明显升高。
❖ 高HCY血症也促进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 展。因此,了解糖尿病患者的HCY水平,有助于评 估其预后。
动脉弹性
❖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僵硬度增加,动脉弹性下 降。
❖检测动脉弹性常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和脉搏波分析[如主动脉反射波 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
现在是34页\一共有48页\编辑于星期三
动脉弹性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是反映动脉弹性变化的早期 敏感指标。PWV升高提示动脉硬度增加。研究显示, PWV异常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整 体心血管危险密切相关。
心脑血管事件 是中国首要死亡原因
❖ 2002 年中国
➢ 因心脏病死亡人数为 70.3万人 ➢ 因卒中死亡人数为 165.3 万人
全球第 2 全球第 1
现在是3页\一共有48页\编辑于星期三
触目惊心的数字
每15秒钟就有一位中国人被
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

这些关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评分,你都知道吗?

这些关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评分,你都知道吗?

这些关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评分,你都知道吗?在评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系数方面,有很多评分系统。

用好这些评分系统,可以很好地评估疾病的风险,判断患者的预后,甚至可以帮助选择治疗策略。

作者:大漠落日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1、评估房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和是否需要应用抗凝药物评分:CHADS2评分和CHA2S2VASc评分为了进一步评分更加全面、个体化,将年龄细化,将性别也加入评分系统,提出CHA2S2VASc评分:无论是CHADS2评分还是CHA2S2VASc评分,积分≥2,推荐口服抗凝药物;积分为1,可选择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物,但是推荐口服抗凝药物;积分为0,可选择阿司匹林或不用抗栓治疗,推荐不抗栓治疗。

2、评估房颤患者应用抗凝药物发生出血的风险评分:HAS-BLED评分3、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评分:GRACE(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评分GRACE评分分为两种评分,一种是对院内死亡风险的评分,对入院时年龄、心率、血压、血清肌酐水平、心力衰竭的KILLIP分级、入院时是否有心脏停搏、ST段偏离、心肌酶升高水平8项指标来计算积分,各项指标对应相应积分,各项积分相加得到总积分,积分越高,危险越高,院内死亡风险越大。

另一种是对出院后6个月的死亡风险的评估,使用于出院及门诊的ACS患者,对年龄、心率、血压、初始血清肌酐水平、是否有心力衰竭病史、是否有心肌梗死病史、ST段压低、心肌酶升高水平、非院内PCI史9项指标进行积分。

积分多少对应的危险程度见下表,积分的计算可以应用专门的计算器运算。

4、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评分:TIMI评分TIMI评分(NSTE-ACS)0-2分低危,3-4分中危,5-7分高危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出血风险的评分:CRUSADE评分,2011年ESC首次推荐应用积分越高,出血风险越大。

积分51-91分,为出血极高危,出血风险为19.5%;积分41-50分,为出血高危,出血风险为11.9%;积分31-40出血中危,出血风险为8.6%;积分21-30分,出血低危危,出血风险为5.5%;积分11-20分,出血极低危危,出血风险为3.1%;6、SYNTAX评分:主要用于针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病变,此评分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解剖特点进行危险分层的积分系统,根据病变位置、严重程度、分叉、钙化等解剖特点定量评价冠脉病变的复杂程度,根据积分的高低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初步判断,积分≥33建议行CABG,积分在23-32之间的患者可以选择PCI,也可以选择CABG,积分≤22的患者建议PCI、CABG均可。

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评估量表

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评估量表

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评估量表在上一个帖子中我们讨论到了病人如果能够登两楼则说明其心肺功能尚可,那么有没有更加可靠的能够量化病人围术期危险的方法呢?事实上目前这种量表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以下几个。

1977年的Gbdman评分11986 年Detsky 评分21999年的Lee评分32007 年的NSQIP MICA 评分"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National Surgical Quality Improveme nt Program, myocardial in farctio n or cardiac arrest) 2013 年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NSQIP Surgical Risk CalulatorGodman和Detsky两个评分由于时间过于久远现在已经很少用了,但是Lee也称之为RCRI, NSQIP MICA和NSQIP Surgical Risk Calculator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三个评价量表下表就是Lee评分表格,这个表格相对比较简单,总共6个危险因素,多一个因素多一分风险。

Lee IndexNSQIP MICA量表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量表,有基于网页版的,也有for IOS和安卓系统的APPo是开源的,但是计算相对复杂,不能手工计算。

基于web版的网址:在这个网址上也能找到forIOS的链接。

这个量表基于>20万例病人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计算的结果可以给出一个zhun 准确的百分比,但是只能计算心梗活心跳骤停的几率。

在这个量表中把手术种类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加入了年龄,肌酐的标准为>1.5 mg/dL.加入了ASA分级,增加了病人是否能够独立生活这几项指标。

但是剔除了脑血管病和糖尿病这一指标。

NSQIP Surgical Risk Calculator针对NSQIP MICA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包含的指标更多指标。

严重不良事件判定依据

严重不良事件判定依据

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简称SAE)在医学研究中,特别是在临床试验中,通常指的是受试者接受试验用药品后出现的严重不良医学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死亡、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要住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永久性或严重残疾/功能丧失,以及先天性异常或出生缺陷等。

判定严重不良事件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事件的后果:严重不良事件关注用药后事件的后果,如是否导致死亡、危及生命、残疾或功能丧失等。

这些后果通常是严重且不可逆的。

医学判断:在某些情况下,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根据医学判断来确定。

例如,心肌梗死可能根据其严重程度被分类为轻度、中度或重度。

重度心肌梗死通常被认为是严重不良事件。

与药物的关系:在判定严重不良事件时,需要考虑事件与试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虽然不能确定事件一定与试验药物有关,但至少应该存在一个合理的可能性,即不能排除事件与药物的相关性。

法规和指导原则:严重不良事件的判定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法规和指导原则,如国际协调会议(ICH)的E2A和E3指南等。

这些指南为严重不良事件的判定提供了明确的定义和标准。

总之,严重不良事件的判定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包括事件的后果、医学判断、与药物的关系以及法规和指导原则等。

在临床试验中,准确判定和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对于保障受试者安全和评估药物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

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

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
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后果,可以将其分为四个级别:
一级不良事件:指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没有明显损害,难以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

例如,药物过敏反应轻微,患者自行恢复或经过简单治疗即可恢复正常。

二级不良事件:指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轻度损害,可能会延长住院时间或给治疗带来一定困扰。

例如,患者因误食导致轻度腹泻,需要额外治疗,但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三级不良事件:发生了错误事实,未造成损害,或有轻微后果,不需要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例如,在输血过程中,护士错误地将AB型血输给A型血的患者,及时发现后,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四级不良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例如,医师在开具处方时误写药物剂量,但药房药师在配药时发现并纠正了错误,患者未受到影响。

请注意,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可能因医院或机构而有所不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机构或医院的规定。

此外,还有另一种不良事件分级标准:警告事件(非预
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未造成后果事件(发生了错误事实,未造成损害,或有轻微后果,不需要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以及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日期:年月日1234567附件一: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8附件二: 科室重点监测指标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重点专科〗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全套临床生理检查);2.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3.心脏监护CCU,RCU(血流动力学监测:动态血压,腔内压测定);4.冠状动脉成形术(气囊扩张)(可选);5.冠状动脉造影术;6.左心导管检查及造影;7.二尖瓣(气囊扩张)(可选);8.核素心肌显像;9.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10。

埋藏式永久起搏.〖三级一般专科〗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Holter,食管调搏);2.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抢救;3.心肺监护CCU或RCU;4.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可选);5.心脏压级量负荷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试验);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一、急性心肌梗死(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

1.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102.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者)。

(五)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七)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AMI)健康教育。

(八)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二、心力衰竭(一)实施左心功能评价.(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钾剂.(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

(五)醛固酮拮抗剂(重度心力衰竭)。

(六)住院期间使用利尿剂、钾剂、ACE/ARBs、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七)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钾剂、ACE/ARBs、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八)非药物心脏同步化治疗(有适应症)。

心血管不良事件评定标准

心血管不良事件评定标准
死亡
缩窄性心包炎
-
-
有症状心衰,或其他心脏病症状,对治疗有反应
难治性心衰或其他难以控制的心脏病症状
死亡
心力衰竭
无症状,实验室(如BNP)或心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轻中度活动或劳累时产生症状
静息或轻微活动、劳累时出现症状;需要干预治疗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如持续静脉治疗或机械血液动力学支持治疗)
二级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6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00mmHg);需要医学干预;需要联合药物治疗或比之前强化的疗法。儿科病人:与成人相同
危及生命的后果(如恶性高血压,暂时或持续的神经功能缺失,高血压危象);需要紧急干预。儿科病人:与成人相同
死亡
低血压
无症状;无需干预
需要非紧急医学干预
需要医学干预或住院
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例如:瓣膜置换、瓣膜成形术)
死亡
莫氏Ⅰ/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无症状,无需干预治疗
有症状;需要药物干预治疗
有症状,药物不能完全控制,或需要仪器控制(如起搏器)
危及生命的后果;肌酶轻度异常,无缺血性ECG改变的证据
严重症状;心肌酶异常;血液动力学稳定;ECG符合心梗改变
难治性心力衰竭,或其他控制效果差的心脏病症状
死亡
右室功能障碍
无症状,实验室(如BNP)或心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轻中度活动或劳累时产生症状
严重低氧血症、右心衰竭相关症状;需要输氧治疗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如心室辅助装置);需要心脏移植手术
死亡
病窦综合征
无症状,无需干预
需要非紧急干预
严重的,有临床意义的,需要医学干预
死亡
室颤
危及生命的后果;血液动力学异常;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在院跌倒、护理并发症、护理投诉及其他意外或突发事件。

2.科室具备防范、处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3.发生不良事件后,当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和当班医生汇报,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对患者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4.护士长要逐级上报不良事件的经过、原因、后果,并按规定填写对应的登记表。

情节严重的差错、投诉或患者自杀等突发事件2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其他不良事件48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查报告、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封存,以备鉴定。

6.科室对于护理投诉和纠纷应热情接待、认真调查、尊重事实、耐心沟通、端正处理态度,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重大护理投诉,上报医院备案、讨论。

7.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病区和科室要组织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8.执行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并鼓励积极上报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以及有效杜绝差错的事例。

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9.科室如实登记各类不良护理事件。

10.科室质控小组对不良事件每月汇总进行讨论,从制度合理性、制度执行、环节管理、工作流程、执业道德、主观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事件的情节及对患者的影响,确定性质,提出奖惩意见和改进措施,在全科护士会上传达,共享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窦性心动过缓
无症状,无需干预
有症状,需要医学干预
严重的,有临床意义的,需要医学干预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窦性心动过速
无症状,无需干预
有症状,需要非紧急医学干预
需要紧急医学干预
室上性心动过速
无症状,无需干预
需要非紧急医学干预
需要医学干预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心脏停搏
周期性心脏停搏;需要非紧急医学处理
-
-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无症状,无需干预治疗
非紧急医学干预治疗
有症状,药物不能完全控制,或需要仪器控制(如起搏器),或需行消融术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非紧急医学干预治疗
有症状,药物不能完全控制,或需要仪器控制(如起搏器)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无症状,无需干预治疗
非紧急医学干预治疗
-
-
-
心脏骤停
-
-
-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胸痛(心源性)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影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静息性疼痛;影响自理性日常生活活动
-
-
传导紊乱
轻度症状;无需干预治疗
中度症状
严重症状;需要干预治疗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中度症状,需最小的、局部的或非介入干预;限制年龄相关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严重的或有临床意义,但不是即刻致命的,需要住院或延长现有住院时间;致残;影响自理性日常生活活动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高血压
高血压前期(收缩压为120-139mmHg或舒张压为80-89mmHg)
一级高血压(收缩压为140-159mmHg或舒张压为90-99mmHg);需要医学干预;复发或持续(大于等于24小时);症状加重通过舒张压加大超过20mmHg或之前血压正常但现在大于140/90mmHg;需要单药治疗。儿科病人:复发或持续,血压超过正常上限大于等于24小时;需要单一疗法
死亡
缩窄性心包炎
-
-
有症状心衰,或其他心脏病症状,对治疗有反应
难治性心衰或其他难以控制的心脏病症状
死亡
心力衰竭
无症状,实验室(如BNP)或心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轻中度活动或劳累时产生症状
静息或轻微活动、劳累时出现症状;需要干预治疗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如持续静脉治疗或机械血液动力学支持治疗)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肺动脉瓣疾病
无症状的瓣膜增厚,伴或不伴有轻度瓣膜返流或狭窄(影像学观察)
无症状;中度的瓣膜返流或狭窄(影像学观察)
有症状;重度的瓣膜返流或狭窄(影像学观察);症状可以用药物控制
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例如:瓣膜置换、瓣膜成形术)
死亡
限制型心肌病
-
-
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或其他心脏病症状,对治疗有反应
有症状,不稳定心绞痛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类异常;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死亡
主动脉瓣疾病
无症状的瓣膜增厚,伴或不伴有轻度瓣膜返流或狭窄(影像学观察)
无症状;中度的瓣膜返流或狭窄(影像学观察)
有症状;重度的瓣膜返流或狭窄(影像学观察);症状可以用药物控制
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例如:瓣膜置换、瓣膜成形术)
死亡
室颤
危及生命的后果;血液动力学异常;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室性心动过速
需要非紧急医学干预
需要医学干预
危及生命的后果;血液动力学异常;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预激综合征
无症状,无需干预
需要非紧急医学干预
有症状,药物控制不佳,或手术可以控制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心脏失常-其它,需说明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仅需临床或诊断观察,无需治疗
有症状,需要药物干预
需要静脉给药
危及生命的后果;药物难以控制;需要心脏电复律
死亡
心包积液
无症状,积液少到中量
心包积液伴生理学后果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心包填塞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心包炎
无症状,ECG或体检(摩擦音)时发现心包炎
有症状性心包炎(如胸痛)
心包炎伴生理学后果(如心包缩窄)
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例如:瓣膜置换、瓣膜成形术)
死亡
莫氏Ⅰ/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无症状,无需干预治疗
有症状;需要药物干预治疗
有症状,药物不能完全控制,或需要仪器控制(如起搏器)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心肌梗死
-
无症状,心肌酶轻度异常,无缺血性ECG改变的证据
严重症状;心肌酶异常;血液动力学稳定;ECG符合心梗改变
死亡
三尖瓣疾病
无症状的瓣膜增厚,伴或不伴有轻度瓣膜返流或狭窄
无症状;中度的瓣膜返流或狭窄(影像学观察)
有症状;重度的瓣膜返流或狭窄;症状可以用药物控制
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例如:瓣膜置换、瓣膜成形术)
死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室性心律失常
无症状,无需干预
需要非紧急医学干预
需要医学干预
危及生命的后果;血液动力学异常;需要紧急干预治疗
死亡
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
-
-
由于射血分数下降引发症状,对治疗有反应
由射血分数下降导致的难治性或控制效果差的心力衰竭;需要左室辅助装置,注射血管加压药辅助或心脏移植治疗
死亡
二尖瓣疾病
无症状的瓣膜增厚,伴或不伴有轻度瓣膜返流或狭窄(影像学观察)
无症状;中度的瓣膜返流或狭窄(影像学观察)
有症状;重度的瓣膜返流或狭窄(影像学观察);症状可以用药物控制
危及生命的后果;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死亡
心肌炎
无症状,实验室(如BNP)或心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轻中度活动或劳累时产生症状
静息或轻微活动、劳累时出现症状;需要干预治疗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如持续静脉治疗或机械血液动力学支持治疗)
死亡
心悸
轻度症状;无需干预
需要干预治疗
-
-
-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无症状,无需干预
附件3心血管不良事件评定标准
参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2012年11月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一般原则》(征求意见稿)制定。
心血管不良事件评定标准(CTCAE 4.0)
分级
不良事件
1
2
3
4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有症状,进展性心绞痛;心肌酶类正常;血液动力学稳定
有症状,不稳定心绞痛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类异常;血液动力学稳定
难治性心力衰竭,或其他控制效果差的心脏病症状
死亡
右室功能障碍
无症状,实验室(如BNP)或心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轻中度活动或劳累时产生症状
严重低氧血症、右心衰竭相关症状;需要输氧治疗
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紧急干预治疗(如心室辅助装置);需要心脏移植手术
死亡
病窦综合征
无症状,无需干预
需要非紧急干预
严重的,有临床意义的,需要医学干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