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经验与启示
课 程 设 置 的宗 旨是 , 养 学 生 数 理 化 、 培 自然 科 学 、 语 能 力 外
设的专门机构评价通识教育课程 , 而大 部分美 国大学采 用
的 方 法 为 课 程 嵌 入 式 评 价 法 C A。 这 种 被 首 次 运 用 于 北 E 科 罗 拉 多 州 大 学 ( h n e t o o hm o rd ) 方 T eU i mi f . e C l ao 的 v y N o
课 程 设 置 委员 会 评 审 , 过 初 审委 员 会 的初 步 认 定 后 提 交 经
1 .明确的通 识教 育课 程 目标 。泰勒 ( y r 曾说 过 : Tl ) e “ 我们如果系统地研 究某 一课 程时 , 首先 必须 要确定 课程 要达 到的各种教育 目标 。 _ 美 国大学 通识教 育课 程 的设 ”】
教育 的一套标准 , 五个必 须” 一个有 教养 的人 必须有 即“ : 效地思 考和写作 ; 必须 能批判性地理 解 自然 、 社会 和人文 ;
必 须全 面 地 看 待 任 何 时 代 、 何 地 区 的 文 化 ; 须 能 深 人 任 必
思 考道德伦理 问题 ; 必须在某一领域 内深入研究 到介于 广
细化 并提出改革议程程序后 , 提交 院教 职员代 表大会表 再
最新-通识教育启示及作用 精品
通识教育启示及作用摘要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们各有特色,形成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模式。
2010年9月,美国学者皮尔森发表文章,对这两大体系进行了分析评论。
本文对皮尔森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性思考,同时指出上述两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对我们设计和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美国;通识教育;课程2010年9月号的《新标准》杂志①转载了美国曼哈顿学院资深学者皮尔森的一篇文章②,标题是哥伦比亚一筹胜哈佛——常春藤院校的通识课程体系之争。
该文全面评述了哈佛和哥伦比亚以下简称哥大这两所世界著名学府在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方面的建树,点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的根本差异,并对此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尽管目前哈佛模式效仿者众多,哥伦比亚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高等院校的理解和跟进。
文章最后认为,从长远看,哥伦比亚模式将在两校间的通识课程体系之争中最终胜出。
作为世界一流高校,哈佛和哥伦比亚在本科学生通识课程上的实践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很值得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在设计本校的通识课程体系时做参考。
应当指出的是,这里并没有简单的优劣之别,甚至也不存在接轨之说,关键在于要了解两校关于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了解他们在各自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反观自身,使我们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更符合教育原理,更符合我们的国情校情,更能使我们的学生从中获益。
鉴于中美之间教育体系和传统的差异,皮尔森的文章所提出的两所大学的具体实践不一定能完全移植到我们的环境中来。
尽管如此,文章关于高等院校本科通识课程体系的一些基本观点以及它所指出的两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差别、成功经验和所遇到的问题,对正在建设和实验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课程体系的高教工作者来说,依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这主要表现在关于通识课程的本质、目的和功能的论述,关于通识课程体系要合理架构的观点,以及关于通识课程的内容和讲授方法的实例等。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自由教 育 、 雅 教 育 . 意 义 可 解 释 为 “ 古今 之 博 其 通
变 , 天人 之 际 ” 它不 在 于 提 供 职 业 和谋 生 方 面 识 。 的训 练 , 在 于通 过 多 方 面 的综 合 教 育 , 养 具 有 而 培
丰富 知识 、 良好 修 养 的人 。我 国学 者李 曼 丽对 通 识
哥 伦 比亚 大 学 是 最 早 实 行 通 识 教 育 的高 校 。
11 9 7年 . 大个 别 教 师尝 试 着开 设 了一 门“ 文经 哥 人
教育 的 内涵 作 出 了 比较 全 面 的诠 释 : 就性 质 而 言 。 通 识 教育 是 高等 教育 的组 成 部 分 , 所 有 大 学生
的广泛 应用 有力 地 推动 了学 科 的分 化 和社会 的分
入 知识 的细 枝末 节 之前 ,能够 对他 所 置身 的世 界
工 .高 等教 育逐 渐演 变 为培 养社 会 所需 要 的高级 专 业人 才 的一 种专 门教育 ,这种 专 才教 育在 极大
促进 生产 力发 展和 社 会繁 荣 的 同时 ,也造 成学 生 知识 与思想 的割 裂 、 野 日益 狭窄 、 书 日益功 利 视 读
博 知识 、高雅 情 趣 和优 美 情 感 的人 才 的 高层 的文
明教 育 和完备 的人性 教 育 。 通 识 教育 是 美 国 高等 教 育 中最 引 以 为豪 的精
成 , 部 分是 “ 明史 ” 另 一 部 分 是 “ 一 文 , 人文 经 典 ” 。 “ 明史 ” 是讲 授 西 方 从 古 至今 的 历史 , 西 方 文 课 如《
2 0世 纪初 ,美 国大学 将 哲 学家 亚 里 士多 德 和
( 稿 日期 】0 O 0 — 2 收 2l一 1 2
通识教育
关于我院通识教育改革相关建议汉语国际教育2班李旻芳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起源于欧洲,成形在美国。
19世纪,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方面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广博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各个学科的底蕴,又有深厚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
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本科阶段前两年课程几乎都是所谓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后两年和研究生阶段学的才是专业知识。
通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在我国内地,通识教育近年来也因其独到的优势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2005年,复旦大学组建了包括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等六大模块在内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力求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
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
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缺陷也是明显的。
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的发展日新月异,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
而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变化,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职业的变化。
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一个目标了。
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情况可能越糟糕。
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似乎比专业化更为有效。
而当前的产业升级和建立创新型和谐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深人了解人性、市场和社会的人才。
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院对通识教育的积极作用感受颇深,认为引入通识教育,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将他们培养成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述评及启示
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述评及启示(教务部教学改革与研究处 供稿)一、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趋势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学分所占比重一般为34%-35%。
(一)课程类别1、共同核心:通识核心课程通常采取科际整合的方法,或有连续性的编排组织,并将课程分为若干类(通常以五至七类最普遍),学生必须在每一类当中必修或选修若干科目或学分。
典型:圣约翰学院,规定每一类当中均为必修;哈佛大学,规定每一类当中由学生自行决定选修科目。
核心课程比较适用于知识背景同质性较高的学生,以及智力水准较高的学校。
2、分类必修(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也有人译为“分布必修”):分类必修是学校并未特别针对通识教育而另行编排设计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在某几类(如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类)当中,自行到各学院各科系修满规定的科目数或学分数,学校仅规定各类应修多少学分,而未特别规划或列举出科目名称和内容。
分类必修在各校的实施中又分为四种情形:(1)完全指定的分类必修(Prescribed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学生按照指定的科目和分类修习,几乎没有自己选择的空间,如密歇根大学的Residential College要求学生必须修毕一门“大一研习”(Freshman Seminar)、一门“艺术实作”(Art Practicum)、一门外国语文、三门人文学科、三门社会学科、三门自然学科。
分类必修的学校中,大约60%属于此类情形(Catalog Study, 1976)。
(2)少量指定的分类必修(Minimally Prescribed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指定必须研习的类别和科目较少,例如班宁顿大学(Bennington College),指定某一门科目,可以在该校的8个学院中任选4个学院的任一门课抵充。
大约有24%的大学院校采取此种方式(Catalog Study, 1976)。
教育课程论文
课程视野下的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摘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自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已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和美国相比, 有些教育方法和手段仍需改善。
美国的公民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其中,课程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都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我们认真总结美国课程教育的优秀成果,借鉴其具体实践经验与方法,勇于吸收其中有价值的东西,将有助于优化和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美国;课程;渗透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形成统一的民族精神,形成基本的价值观,认同美国这个国家。
高校作为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重要集中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尤其重大。
由于美国高校德育目标的隐蔽性和德育内容的生活性,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各门课程渗透性的间接方式来进行,而不是专门开设一门孤立的道德课。
在道德教育的方式上,美国高校不是大张旗鼓地正面宣传,在开展道德教育时,也很少进行说教式的道德理念灌输,而是通过相应的课程平台帮助学生在多元价值观中学会比较和选择,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美国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
一、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和我国高校的德育有所不同。
我国高校的德育有着完整的德育概念和独立的学科体系。
美国则是通过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通识教育学科的学习把意识形态传输给下一代。
美国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是一种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提供给学生一定程度的知识以培养具有综合判断能力人才的教育培养方式。
通过设置通识课程,一方面为学生在专业领域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供广阔的背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人文、历史、社会等内容进行批判性学习和思考,逐步内化美国社会的主流政治观、价值观和文化观。
正如贝内特所说:“使学生既有知识又有技能,既有共同思想又有共同道德观知识修养。
……使他们掌握数学、科学、历史、文学知识,懂得如何进行思考处理重要问题,……,为将来进入社会,成为高素质的公民做准备。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史教育功能探析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史教育功能探析关增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200240)摘要:通识教育是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它由中世纪博雅教育发展而来,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大学课程进行设计,以建立能够适应通识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作为一门课程,科学史能够满足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要求,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
科学史融入通识教育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为适应通识教育要求,对科学史课程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关键词: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科学史;大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095(2012)02—0077—08通识教育是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它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
高等教育经历了由中世纪博雅教育到20世纪通识教育的转变。
这种转变与高等学校育人目标的转变是一致的。
通识教育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勇于负责任的现代大学生为己任。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问题应该对大学课程进行设计,以建立能够满足通识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作为一门课程,科学史能够满足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要求,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门核心课程。
对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已有学者做过探讨【13;对科学史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也有学者有所涉及[2]。
本文对之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大学教育由博雅教育到通识教育的转变当代的大学教育,就世界一流大学而言,经历了一个由博雅教育(1i beral educat i on)到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 i on)的转变过程。
博雅教育的名称,正式出现于罗马时代,其本意是指“适合于自由人,而非奴隶的教育”,同时也蕴含着“培养通达智能,而非专门技术”的意义。
[3]进入中世纪后,出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教会拟定的对上帝及世界的既定看法。
人们认为那就是真理。
既然真理已经找到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它传授给下一代。
关于通识教育的十个问题
关于通识教育的十个问题2014-12-19 23:26今天晚上沙龙是一位博士生做我国大陆通识教育20年回顾,同学从文本的梳理开始,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质疑。
他把通识教育概念追溯到十九世纪初的美国,并从词意上考察了general的含义(好像是借鉴了中世纪大学的general的解释,意指for all),重点对美国通识教育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当然主要是以哈佛大学为案例进行的,尽管也讲到了赫钦斯在芝加哥的名著运动,但没有展开。
报告对国内开展的通识教育方案多有异议(主要是指具有贵族性),当然也可以理解,但因为缺乏实地考察,恐怕没有说服力(在讨论环节有同学就认为试点阶段不宜人数过多。
而据我的了解,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采取自由报名方式,这种自愿性原则也是可以接受的)。
他划分了两个阶段,把文化素质教育自然作为通识教育的前身,这个认定可能会遇到很大的争议。
他建立的分析框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即从目标-内容-对象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单就目标而言,我发现他对我的教育理念接受得还是比较多的。
当然,这也可能是他自己固有的,可能是受到了我的影响。
不管怎么说,与我的理念吻合度比较高。
同学们在他报告之后提出了许多问题,集中为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包括通识教育与博雅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人们也质疑他对美国通识教育的梳理存在问题,比如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的做法没有进入考察视野(我印象是耶鲁大学所主张的仍然是liberal education,不是general education,哥伦毕业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我认为可能也是一种自由教育思想,因为它也是主张阅读名著)。
同学也质疑通识教育课程的界定,即哪些才属于通识教育课程。
此外人们比较感兴趣的是通识教育的成效如何评定。
当然,人们也关心究竟该如何在大学里推行通识教育。
同学们还进行了一些经验分享,如台湾通识教育的经验与问题,美国通识教育的经验及教训,也对国内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策略提出疑问,比如是先进行通识教育还是先进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能否融合进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应该独立进行还是配合教务部门进行,通识教育采取必修方式还是选修方式。
赫钦斯的通识教育理念述评
试论全球化视野下的通识教育
一民进行 西 方 文 明史教 育 , 以 所 很多学 校在 政 府 的资 助下 开设 了名 为 “ 战争 目的 ”
20 0 9年 9月
广 东女性职 业教 育论 坛
F r m n Gu n d ng W o n’ oy e hnc Ed c t n o u o a g o me S P ltc i u a i o
S p. 0 9 e 20 Vo . No 3 1 7, .
第 7卷第 3期
收稿 日期 :09 0 -8 20 —60 .
作者简介 : 周小佩(92 17一
4
)女, , 安徽肥东人 , 教育学硕士, 浙江经贸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
试 论全球 化视 野 下的通 识教 育
20 0 9年 第 3期
是他 提 出 的“ 识 教 育 ” 主 张 。他 提 倡 大 学 生 在 不断 发展 , 通 的 而且进 一 步 地 表现 在 文 化层 面 的相互 尊
进入 专业研 究之 前 , 研究 “ 应 西方 经典 ” 。
重 、 互包容 、 相 相互 借 鉴 的动态过 程之 中。更要 紧 的
哈佛 大学 于 14 95年发 表 了《自由社 会 的通识 教 是 ,全球化 ” “ 已经不再 仅仅 是 一个 以 国家为 主 体 的
育》 的报告。该报告实际上是在二战结束后对哥伦 宏 观 问题 , 是 已经具 体 到我 们 每个 人 生 活 的微 观 而 比亚 大学 和芝加 哥 大学 经 验 的 总结 , 通 识 教 育 提 层 面 。有鉴 于此 , 把 我们 要 重 新 界定 一 下 通识 教 育 的
通识教育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启示
通识教育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启示陈艳红;江崇文【摘要】在通识教育成为一个全球性教育话题和世界一流大学共同追求的背景之下,反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虽然越来越活泼多样,但却往往流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进展。
梳理和总结可资借鉴的通识教育方法,可以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路,在对比中借鉴,在借鉴中超越。
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活跃,更具实效性。
%Libe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educational subject and a common goal of the worldPs top universities to pursue. Back in China, the mod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activated and diversified, but lack in substantial advancement. Combing and summarizing among different means of liberal education may provide good thoughts for the modes innovation of Chin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learn from comparison and surpass from learning. Thus we can achieve a more activated and effective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a.【期刊名称】《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1【总页数】5页(P102-106)【关键词】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式;启示【作者】陈艳红;江崇文【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1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热潮。
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其启示
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其启示作者:刘立园,宇文彩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5年第4期刘立园,宇文彩(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摘要: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得益于对通识教育真谛的坚守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安排。
本文通过分析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探讨其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核心课程DOI:10.16083/ki.22-1296/g4.2015.04.021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46—02收稿日期:2014—10—15作者简介:刘立园(1988—),女,河北邢台人。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比较高等教育。
宇文彩(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1754年,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创建,该大学属于私立的常春藤盟校。
在20世纪上半叶,该大学与哈佛大学及芝加哥大学被公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强”。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是最早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本科生院,时至今日,仍保持着美国大学中最严格的核心课程,它的研究生院更是因其卓越的学术成就而闻名遐迩。
一、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一)哥伦比亚大学设置核心课程的起因虽然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哥伦比亚大学和其他大学一样,都从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转向注重职业训练,但自由教育的支持者、逆时代潮流而行的反对者一直不乏其人。
例如:约翰·霍华德·范·阿姆林奇就认为哥伦比亚学院的真正目的不是培养学者或专业人士,而是“塑造人”。
他认为,学院教育对于年轻人的真正价值在于“教会他们瞻前顾后,并用适合公民身份的方式思考”。
虽然阿姆林奇力挽狂澜,但到20世纪初,四年的自由教育还是衰弱了。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精选资料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一、通识教育1 通识教育的来源、目的及其分类“General Education”即通识教育,它源自于欧洲的自由教育,形成则在19世纪末的美国,它是美国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的产物。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使其有社会责任感并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因此,通识教育是大学生应该接受的必不可少的非专业教育。
Levine等人的研究表明,通识教育主要有四种实施类型:(1)分布必修型(Distributed Requirements),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作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2)名著课程型(Great Books Program Curriculum),也称“巨著课程型”,是“美国若干高等学校为实施通识教育制定的一种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它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翰厄斯金(John Erskine)提出的;(3)核心课程型(Core Curriculum),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大量出现于美国大学的一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类型,《韦伯斯特新大学词典》(Webster's New College Dictionary)的解释是:“一种综合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课程设置”;(4)自由选修型(Free Electives),强调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的个性发展,主张自由选修,反对必修,例如哈佛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
2 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发展通识教育的理念是以培养社会的人为主线,让学生进行重新思考,通过通识教育,从新的视野、新的角度让学生重新取向。
坚持精粹主义(essentialism)理念,它所要求的能力是所有学生必需的,但需要把知识领域拓宽到生活领域;教育目的不是传授专业技能,而是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良好公民;注重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注重科技意识的培养;以国际化视野为未来作准备。
介绍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理念
介绍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理念学校名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所在位置:美国,1130 Amsterdam Avenue 212 Hamilton Hall, MC 2807 New York, NY 10027 (212) 854-2522创建时间:1754QS排名:8USNEWS排名:5学费:45290录取率:0.07哥伦比亚大学属于私立的常春藤盟校,由三个本科生院和十三个研究生院构成。
现有教授三千多人,学生两万余人,校友25万人遍布世界150多个国家。
学校每年经费预算约20亿美元,图书馆藏书870万册。
哥伦比亚学院是美国最早进行通才教育的本科生院,至今仍保持着美国大学中最严格的核心课程。
它的研究生院更是以卓越的学术成就而闻名。
整个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及芝加哥大学一起被公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强。
至2007年,哥伦比亚的校友和教授中一共有8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此外,学校的医学、法学、商学和新闻学院都名列前茅。
其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文学和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教育理念美国店铺介绍,哥伦比亚学院是美国最早进行通才教育的本科生院,至今仍保持着美国大学中最严格的核心课程。
公认在常春藤盟校中最难的两门基础课:“当代文化”和“人文文学”,就是核心课程的基础。
哥伦比亚大学对语言能力的强调,使得这里70%的毕业生能流利地讲几门外语。
每天早晨,都要有一个学生在同学面前演讲以锻炼当众讲话的能力,这已经形成了哥大的传统。
随着“中国热”的升温,哥大学生对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来哥大一个学期认识的3个朋友,依次是博士、硕士、本科生的Sara,Jeremy和Lillian,虽然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但如果不看他们的脸只听他们说的话,其语音语调语速会完完全全让你误认为是中国同胞。
最小的Lillian还到中国参加过中文辩论赛。
哥伦比亚大学最初的建校目标是:“在已知的语言、人文和科学领域内教导和教育青年。
核心课程举例子
核心课程举例子哥大在1917-1919年的实践就被公认为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起点,至此以后,诸多名校开始竞相效仿,甚至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闻名的教育体系。
但是,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到现在都具有学术挑战性,因为它涵盖了所有本科学生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学术领域。
不过,这种“打包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增大社会了解面,对他们有受用终身的意义。
哥大有九大方面的核心课程,学校要求每一个本科生在大一、大二修完这一系列的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外语:4个学期,可通过相应的测试。
体育:4个学分,还需提交游泳考试成绩或者“大学健康表格”。
科学:选修三门,至少9个学分。
艺术:介绍西方艺术史。
文学:阅读当代文学作品。
音乐:鉴赏西方音乐史。
历史:介绍西方历史问题。
文化:非西方文化介绍。
逻辑与修辞:锻炼批判性的思维以及清晰的口头和书面表述。
这九门核心课程,看似涉及不同的方方面面,实则相互联系。
例如,哥大规定在选“修辞与逻辑”这门课之前,必须先修“逻辑与修辞概论”或“批判性写作”这两门课,这种先行后续的课程安排更有助于学生吸收课程内容。
其次,哥大的核心课程并不是与传统的课程相互脱节的,学生既有广阔的选课空间,又可以将通识类课程和自己的专业领域联系起来,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更高水准的过程。
如果说哥伦比亚大学是通识教育的开拓者,那么芝加哥大学把两年制扩展为四年制,使核心课程初步成型,同样为这种美国特色模式奠定了基础。
发展到今天,录取竞争日渐激烈的芝大把核心课程分为三大类:人文,文明,艺术自然科学,物理,数学社会科学以及可选的外语学习。
这就是知识的交互性。
举个例子,一个学工程的学生,可以把在数学课和物理课上学到的逻辑和推理方法运用到解决工程问题当中。
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核心课程所带来的知识积累,都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
其次,很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并没有准备好接受“专精”的学术课程,所以核心课程不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还是一个过渡的过程。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它是针对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来说的。
在儿童、少年阶段接受的教育,我们一般称为基础教育,这个阶段主要学习各类基础知识,如语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这些为了满足未来进入社会各种工作的基础。
专业教育就是针对一个行业、一个专业的教育,我们现在大学里说的专业就是专业教育的一种,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经过专业教育的人,可以从事本专业相关的研究和工作。
通识教育,有时也成为通才教育,主要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知识的广度(专业教育则是强调的深度)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受教育者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理念、分析方法和认知能力,为自己未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识教育并不是新事物,作为通识教育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先哲思想活跃时代,比如《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西方也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教育”思想。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
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不是追逐功利性与实用,而是根据自身兴趣所在进行选择,重在培养一个人的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学习,而是定位人生发展的方向和个人价值观的培育。
现在社会正面临多元化的发展,仅靠单一学科的知识很难取得巨大成功,很多重大突破往往是通过跨领域跨专业的交叉研究获得的,单一专业的知识迭代速度缓慢,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这也要求未来工作者既要有某一学科领域深耕专精,又要通晓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一般性常识,才能从容应对世界变化,甚至引导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更新,很多新行业不断产生,旧行业随之消亡。
比如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电报行业已经消失,数码相机的发展,导致了胶卷行业的消亡,智能手机的普及又将数码相机行业排挤为份额很小的行业。
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他山之石——评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本科通识课程体系之争
Ha v r - l m b a M o e san The r Si i c nc or Chi e e Pr c i e r a d—Co u i d l d i gn f a e f i n s a tc ZHANG o Ch ng
复旦教 育论 坛
2 1 年第 9 01 卷第 1 期
・
专 论 ・
大 学本科 通识教 育的他 山之石
— —
评 哈佛 大学与哥伦 比亚 大学本科通识课 程体 系之争
张 冲
( 复旦 大学 外文 学院 , 海 203 ) 上 04 3
摘要 : 国哈佛 大学和 哥伦 比亚大 学的通 识教 育课 程 体 系已有 一 百 多年 的历 史, 各有 特 色, 美 它们 形成 了 当代 美国 高等教 育 的两 大模 式 。 00年 9月 , 21 美国学 者皮 尔森发表 文章 , 对这 两 大体 系进行 了分析评论 。 本
2 1 年9 0 0 月号 的《 新标 准》 杂志① 转载 了美 国曼 哈
顿学 院资深学者皮尔森 的一 篇文章② ,标题是 :哥伦 “ 比亚一筹 胜哈 佛——常春 藤 院校 的通 识课 程体 系之
争” 。该文全 面评述 了哈佛 和哥伦 比亚 ( 以下简称 “ 哥
考 。应 当指 出的是 , 这里并 没有简单 的“ 优劣” 之别 , 甚 至也不存在 “ 轨” 接 之说 , 关键在 于要 了解两校关于通
・
通识课 程上 的实践及相互 之间 的差异 , 值得我 国各 很 级各类 高等院校 在设计 本校 的通识课 程 体系 时做参
e c t e ,t e f r r b i g wel k o o t ” it b t n lmo e ” a h o h r h ome e n l — n wn f r i d sr u i a d l .wh l h at r f r i e n r .T e s i o i t e l t t s mi a s h e e o s p e e t p p r sa t r ia o r s n a e tas wi a c t l c mme t o iro ” h r o u i e t r a d ,fl w d b h i c n n P e s n S W e e C l mb a B a s Ha v r ” o l e y a o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检评及启示
第 l O卷 第 4期
20 0 8年 7月
石 家 庄 学 院 学报
Ju n o Oa h a gU ies y o r  ̄ f h i u n nv r c S z i
Vo _O. o4 ll N .
J1 0 8 u. 0 2
一
牧师及其政治领袖 , 这些学 院长期实行西方 的传统 事 、 升 精神 境 界和 人生 质 量 的教 育 。通 识 教 育 的 教育 , 提 即以希腊文和拉丁文为 中心的西方古典人文 源 头可 以追 溯 到古 希腊 的 自由教育 (brl d c— 教育。“ 国上层阶级向有名言 : 1 ea E ua i 英 虽然希腊文拉丁文
德学苑里研习的“ 七艺” 即逻辑 、 , 语法、 修辞、 数学、
几 何 、 文 、 乐等 古典课 程 . 天 音 就构 成 了 自由教育 的 主要 内容 。在 工业 革命发 生后 . 职业 教育进 人 大学 .
的学院常被称为西方大学的英 国模式 .在课程设置 “
上 , 学、 神 古典 人文 学科 与职 业训 练学科 并 置 ”]。 [0 2 4 17 86年建 立 的霍普 金 斯大 学 和 19 建立 的 82年 芝 加 哥大学 一 般被 公认 为是美 国现代 大学 制度 产生
美 国现代大学已经走过 了九十年的历程 , 经历 了一个从“ 国模式” 德 国模式” 到“ 英 到“ 再 英德混合 模式” 的发 展 历程 。美 国通 识 教 育则 是 在 大 学模 式
的多 次转 型过 程 中 出现 的 。 从 时间上 看 , 国大学 比美 国建 国的历 史 还久 。 美 早 在 殖 民地 时期 , 出现 了包 括 哈佛 在 内 的九 大学 就 院 。这时 , 创办 学 院 的动机是 宗教 目的 . 所学 院分 九 别 被 不 同的教 派 控 制 . 目标 是 培养 本 地 区本 教 派 的
美国名校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
面发 展 的人 , 即有 全面 的知识 、 阔的视 野和完 整 广
见识 , 为学生提供一种看待本土文化 现象 和传统的
新视角 , 3 共 3门课程 ( 包括学科交叉所 涉及 的历 史 研 究 A7门 、 历史研究 B 1门 、 文学艺术 C2门) 。
各 个大学的历 史不 同、 条件各异 , 决定了不同大学教育理念和人 才培 养 目标的差异 , 而使得各 具特 色的核 心 从
课程 百花 齐放 、 百家争鸣 、考察哈 佛大学 、 芝加哥 大学 、 斯坦福 大学 、 耶鲁 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 育理 念
及核心课程的组织与 实施 , 以看 出美国大学通识教 育体现 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 导向, 可 强调 了要立足基础知 识
一
知识 的场所 , 大学 的任 务 是提 供 博雅 教 育 和从 事
、
通识教育的课程体 系及价值导 向
智力训 练 , 学教 育 的 目的是 训I 良好 的社会 成 大 练
员 以提 升社会 的格调 ” 。美 国大 学通 识 教育 继
通识 教育 是美 国大学 教 育 的基 础 , 核心 课 而
的 人 格 的 “ 教 养 ”的 人 ( d ct n a d 有 E ua d me n e
w me 。 0 n)
当今 时代 , 息技 术 日益 发展 , 信 全球 化和 国际 化愈 益加强 , 识 教育 的 范 畴也 相 应 地 得到 了拓 通
国文化 l门 、 文学艺 术 C3门 ) 。 3文 学艺术 。该 领域 的基本 目的是 培养 学生 . 的审美情趣 和对 文学艺 术作品的批判性 理解能力 。 该领域分 为三大 板块 : 文学 艺术 A, 侧重评 论 和分 析方法 , 2 共 O门课程 ( 中包括学科交叉所 涉及 的 其 外 国文化 l门 )文学 艺术 B, ; 非文学 的艺 术作 品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最大特点是其简明和容易操作。
传统上主要由两门课组成,一门称为“当代文明”(Contemporary Civili zation),另一门称作“人文经典”(Humanities)。
“当代文明”这个课名很容易被误解为只是讲现代文明,其实这课内容是讲从古到今的西方文明,因此它其实就是以后美国各校普遍开设的“西方文明”课;而“人文经典”课则当时自然是指西方经典。
1917—1919年之所以被认为是美国现代通识教育的起点,就是因为首先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有个教师开设了一门“人文经典选读”课,但这门课开始时完全只是教师个人在学校开的一门选修课,该课程一个星期读一本西方经典,不要求希腊文、拉丁文。
这项举措在当时很是被学术同人嘲笑,认为不但读经典不合时宜,而且读经典不要求希腊文和拉丁文更被看成不专业而被讥为不伦不类。
但这课证明很受学生欢迎,因此其他教师都跟着他学,开设类似的人文经典阅读课。
但要经过20年后,到30年代后期,这门课才逐渐制度化为哥伦比亚的全校必修课,也即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
这就是所谓“人文经典”课的起源,它基本上是以阅读西方经典著作为中心,从古代一直读到现代。
在哥伦比亚大学,最初“现代文明”课与“人文经典”课是各不相干的,但到40年代,这两个课开始成为配套的全校本科必修课,构成了哥大以后的通识教育基本构架。
两门课的学时都是连续两学年四个学期的全校必修课。
在长期的实践中,这些课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内在理路。
例如,“当代文明”课第一学年的内容是讲西方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所以第一年这门课基本属于史学和人文学科的训练;而第二学
年这门课内容转向现代西方社会,这就必然引进了现代社会科学例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视野。
因此这门课两个学年的教育,实际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从“人文学科”的训练过渡到现代“社会学科”的训练。
而在“人文经典”课方面,则同样是从古代经典一直读到现当代经典,从柏拉图读到尼采、马克思。
而更重要的是,“人文经典”和“现代文明”这两门原先各自独立的课,成为通识教育基本构架后,隐然体现出了一种内在理路或配套原理:“文明”课讲的是西方文明的历史“演变”,而“人文经典”则强调经典著作提出的问题之永恒价值,即“不变”的东西。
从课程上讲,实际上“经—史”又是互相渗透的,因为讲史的课同样包括很多经典选读,而经典著作的课同时涉及这些经典的产生时代以及思想的传承关系。
哥伦比亚这一由“史”和“经”交互构成的通识教育构架,实际是以后芝加哥等各校通识教育课程体制都贯彻的基本原则。
这实际是非常契合我国传统教育的“经—史传统”的,“史”讲的是一个文明的盛衰变化,“经”或经典则是这个文明的最基本智慧结晶亦即科南所谓“传统形成的智慧”。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早把自己的“经史传统”扔得干干净净,我们现在的大学从未把中国历代经典还当经典看待,也从未有任何努力系统发展中国经典通识教育课程,而我们的悠久历史更被归结为“封建专制”四个字而弃之如糟粕,好像除了农民起义就没有什么有正面价值的东西。
我们对中国自己的传统实际还不如西方人更为重视,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在“二战”以后,在全校通识教育课程中发展了一套相当有名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这就是“东方文明课”(oriental civilizations)
以及与之配套的“东方经典课”(oriental humanities)。
两个课都是讲三个文明: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和印度文明,课时都是连续两个学期。
这两门课的设计理路也是仿照哥大的西方文明和西方经典课,即按“经和史”交互构成。
“东方文明课”讲的是历史,第一个学期讲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古典文明,第二学期则讲三个文明的现代转型,以日本明治维新作为三种文明转型的开端。
而“东方经典”课则把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历代经典译成英文阅读,我们熟悉的陈荣捷翻译成英文的许多中国经典,其实就是当时为哥大这两个本科通识课程用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的本科只有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