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向流过滤膜结构与功能
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
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
切向流超滤膜包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它采用了切向流技术和超滤膜包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对水中微小颗粒和有机物的去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水处理技术。
切向流超滤膜包的原理是利用超滤膜包的过滤作用,将水中的杂质和有机物分离出来,同时通过切向流技术,使水在膜包内部形成旋转流动,从而增加了水与膜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
此外,切向流技术还能够有效地防止膜的堵塞和污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切向流超滤膜包的结构比较简单,通常由膜包、进水管、出水管和切向流装置组成。
进水管将水引入膜包内部,经过膜包的过滤作用后,清洁的水通过出水管排出。
切向流装置则通过旋转流动的方式,增加了水与膜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
切向流超滤膜包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饮用水、工业水、污水处理等领域。
在饮用水处理方面,切向流超滤膜包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提高水的质量。
在工业水处理方面,切向流超滤膜包可以用于电子、化工、制药等行业的水处理,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粒和有机物,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在污水处理方面,切向流超滤膜包可以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
处理厂,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处理和回收利用。
总之,切向流超滤膜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具有过滤效率高、膜的使用寿命长、防止膜的堵塞和污染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水、污水处理等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洁、安全的用水环境。
切向流过滤装置介绍
切向流过滤装置介绍切向流过滤装置是一种常用的筛选和过滤固体颗粒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石油、冶金、纺织、环保等行业。
切向流过滤装置主要由筛管、支撑体、进料管、排渣管、出口管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流体的强大冲击力和切向力,将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切向流过滤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流通过筛管时的高速旋转,使筛管周围的液体产生切向力,使固体颗粒沿着筛管壁面旋转与上升,当颗粒升至一定高度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会与液体分离,然后落入渣料滑槽,并通过排渣管排出。
而纯净的液体则通过筛管的中心穿过出口管排出。
1.高效过滤:切向流过滤装置利用强大的液体旋转和离心力,能够有效地分离固体颗粒,使过滤效果更加彻底,减少悬浮物的含量。
2.扩散性较低:切向流过滤装置的入口截面积较大,流速较低,能够减少颗粒在入口处的扩散,提高过滤效果。
3.不易堵塞:由于切向流过滤装置的进料口位于筛管下端,固体颗粒在下沉过程中不易聚集,减少了堵塞的可能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操作简便:切向流过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流量和分离效果,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
1.精细化工:切向流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地过滤微小颗粒,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纯度,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例如提取、分离和浓缩等工艺过程。
2.食品加工:切向流过滤装置能够过滤掉食品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常用于液体食品的生产过程,如果汁、酒类、调味品等。
3.制药行业:切向流过滤装置能够去除药物中的微小颗粒和杂质,提高药品的纯度和稳定性,适用于药物制剂、注射液、生物制品等领域。
4.石油化工:切向流过滤装置可用于石油和润滑油的分离和过滤,去除杂质和颗粒,保护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5.环保行业:切向流过滤装置可用于处理废水和废气,将颗粒物分离出来,提高处理效果和设备的寿命。
总之,切向流过滤装置是一种高效、可靠、灵活的固液分离设备,应用广泛,并且在不同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切向超滤装置的原理及应用
切向超滤装置的原理及应用概述切向超滤装置是一种常用于液体分离和浓缩的技术,它可以通过筛选微小颗粒物和高分子物质来获得更纯净的溶液。
本文将介绍切向超滤装置的原理,以及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原理切向超滤装置通过使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多孔性膜,来筛选液体中的颗粒物和溶质。
其原理基于物质的大小和形状,利用半透膜对溶液进行筛选和分离。
切向超滤装置的膜孔径通常在0.01-0.1μm之间,具有较高的筛选效率。
当溶液通过膜时,较小的颗粒和溶质可以顺利通过膜孔,而较大的颗粒物则被阻隔在膜表面。
通过调整膜孔径的大小,可以实现对不同分子大小的筛选,从而获得不同纯度的溶液。
切向超滤装置的另一个特点是,溶液在膜孔内不产生明显的流动,而是呈现切向流动。
这种切向流动能够减少膜孔被堵塞的机会,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应用切向超滤装置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食品和饮料工业•饮用水处理:切向超滤装置可以用于制备纯净的饮用水,去除水中的颗粒物、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
•酿造和乳制品工艺:切向超滤装置可以用于获得高纯度的酿造原料和乳制品成品,同时保留其中的有益物质。
生物医药工业•药物生产:切向超滤装置可以用于提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去除其他杂质物质。
•生物制品处理:切向超滤装置可以用于分离和浓缩生物制品中的细胞、蛋白质等物质。
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切向超滤装置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细菌等有害物质。
•废水回收:切向超滤装置可以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有机合成和化学工艺•反应物分离和纯化:切向超滤装置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和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分离和纯化。
•溶剂回收:切向超滤装置可以用于溶剂的回收利用,减少化学工艺中的溶剂损耗。
总结切向超滤装置利用多孔膜的筛选原理,实现了对溶液的分离和浓缩。
它在食品和饮料工业、生物医药工业、环境保护以及有机合成和化学工艺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其优势在于高效、可靠且操作简单,能够为各行各业的生产提供更纯净的溶液,解决了许多传统分离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
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1.引言1.1 概述概述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是一种用于处理各种液体和气体的过滤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超滤膜包实现对物质的分离和筛选。
该技术具有高效、低成本、易操作等特点,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会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进行阐述,说明超滤膜包是如何筛选和分离物质的。
其次,会探讨单向切向流的运动方式以及其在超滤膜包中的应用。
最后,会总结目前该技术的优点和不足,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2文章结构在这个部分,你可以详细说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以下是一个示例: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引言部分将概述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并介绍本文的目的。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超滤膜包技术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我们将概述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的深入探讨,提高读者对该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正文正文将分为两个要点来介绍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
第一个要点将探究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要素。
我们将详细讨论超滤膜包的结构以及关键组件的作用,例如滤袋、规流板等。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实例,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深入解析。
第二个要点将重点探讨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的工作过程和性能优势。
我们将详细介绍超滤膜包对液体中杂质的过滤和分离原理,并分析其与传统过滤技术的比较。
同时,我们将阐述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在能耗、处理效率和废液排放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其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结论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简要回顾单向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的重要要点和优势。
pellicon切向流超滤系统-使用手册
目录I. 概述.........................................................................................................................................- 2 -A. 切向流过滤....................................................................................................................- 2 -B. PELLICON系统的应用................................................................................................- 3 - II. PELLICON系统如何工作....................................................................................................- 4 - III. PELLICON系统的组装.......................................................................................................- 6 - A.拆箱................................................................................................................................- 6 - B.系统的装配..................................................................................................................- 6 -C. 泵和管子的装配............................................................................................................- 7 -D. 对泵的检查....................................................................................................................- 9 -F 膜包的安装.................................................................................................................- 12 -G 压紧步骤.......................................................................................................................- 12 -H.泵的操作......................................................................................................................- 14 -I. 泵和连接件的更换.......................................................................................................- 15 -J.标准有机玻璃的夹具到低残留夹具的转换............................................................- 15 - IV. Pellicon系统使用前的准备.............................................................................................- 16 -A. 预清洗和膜润湿..........................................................................................................- 16 -B. 标准水透过率(NWP)的测定......................................................................................- 16 -C. 完整性测试..................................................................................................................- 16 -D. 膜包的预先处理..........................................................................................................- 16 - V. Pellicon系统的操作..........................................................................................................- 17 -A. 操作模式......................................................................................................................- 17 -B. 主要操作参数..............................................................................................................- 23 -C. 测定参数......................................................................................................................- 23 - VI 用双泵操作Pellicon系统用于悬浮液的分离..................................................................- 27 -A.为什么增加一个泵.........................................................................................................- 27 -B. 双泵系统的应用...........................................................................................................- 27 -C.增加透过液泵/双泵系统的操作................................................................................- 27 - VII PELLICON系统维护........................................................................................................- 30 -A.泵.....................................................................................................................................- 30 -B. 夹具和膜包....................................................................................................................- 30 - 附录I 系统优化.........................................................................................................................- 32 - A.流量曲线(流通量与切向流速)....................................................................................- 32 - B.流通量随压力变化曲线..............................................................................................- 33 - C.流通量的衰减..............................................................................................................- 34 - D.优化运行条件..............................................................................................................- 35 - 附录II 问题与解决....................................................................................................................- 37 - 附录Ⅲ膜维护手册...............................................................................................................- 39 -A.选择清洗方法:..........................................................................................................- 40 -B.冲洗步骤.......................................................................................................................- 42 -C.清洗步骤.......................................................................................................................- 43 -D.清洗条件.......................................................................................................................- 46 -E.消毒步骤.......................................................................................................................- 47 -F.除热原步骤...................................................................................................................- 48 -G.水通量(NWP) 测量................................................................................................- 49 -H.膜堆的完整性检测.....................................................................................................- 51 -I.保存步骤........................................................................................................................- 54 -密理博中国有限公司I. 概述A. 切向流过滤在分离中通常有两种类型的过滤:垂直过滤和切向流过滤。
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
切向流超滤膜包原理切向流超滤膜包(TFF)是一种用于分离混合物的膜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它通过膜孔的大小和形状来实现溶质和溶剂的分离,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
切向流超滤膜包的原理是基于超滤膜的特性,超滤膜是一种具有特定孔径的薄膜,能够阻隔大分子物质的通过,而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剂通过。
超滤膜包括多层膜,每一层膜都有不同的孔径大小,以实现不同分子大小的分离。
在切向流超滤膜包中,混合物通过膜包的入口进入,经过多层膜的过滤作用后,在膜包的出口处分离出溶质和溶剂。
具体过程如下:1. 进料:混合物通过膜包的入口进入,进料流量和压力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2. 切向流:混合物在进料管道中形成切向流,即沿着膜包的表面流动,并与膜表面接触。
3. 过滤:在切向流的作用下,溶剂和小分子物质通过超滤膜的孔隙进入膜包内部,而大分子物质被截留在膜表面。
4. 分离:溶剂和小分子物质通过膜包内的通道流出,形成产物流,而截留在膜表面的大分子物质则被排除出系统。
切向流超滤膜包的分离效果主要取决于膜的孔径和形状,膜的孔径越小,其分离效果越好。
此外,进料流量和压力也会影响分离效果,过高的流量和压力可能导致膜的堵塞和破损。
切向流超滤膜包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高效地分离混合物,去除悬浮物、杂质、有机物等,使溶剂更加纯净。
其次,切向流超滤膜包具有较高的通量和较低的能耗,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此外,切向流超滤膜包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以方便地进行组合和安装。
在水处理领域,切向流超滤膜包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在海水淡化中,切向流超滤膜包可以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生产出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淡水。
在污水处理中,切向流超滤膜包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切向流超滤膜包可以回收废水中的溶剂和有用物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生物医药领域,切向流超滤膜包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离和纯化。
1切向流过滤原理
1切向流过滤原理切向流过滤原理是一种在流动系统中用于精细过滤微粒的技术。
它利用流体的流动和微粒的分散性质,将微粒排除在流体流过特定的过滤介质时。
本文将详细介绍切向流过滤原理的机制和应用。
切向流过滤原理基于流体流动时的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的状态。
当流体经过精细过滤介质时,流经微孔的速度会减小,从而减小了流体的惯性。
由于微粒的质量比流体大,所以微粒会保持它们的原始速度,以及取向和位置,继续前进,穿过过滤介质。
在切向流过滤中,流体通过一个慢速旋转的细长管道,过滤介质位于管道内部的壁面上。
根据微粒的运动原理和过滤介质的作用,可以将流体微粒的过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捕获、传递和排出。
首先是捕获阶段。
在管道中的过滤介质上,微粒受到细长管道壁的惯性作用,沿着壁面的切向运动形成一个薄层。
随着流体的通过,微粒在薄层中的位置被固定,靠近管道壁面。
然后是传递阶段。
微粒沿着管道壁面的切向运动,逐渐向下游传递。
由于过滤介质的细小孔隙,微粒不能穿过这些孔隙,只能继续沿着壁面运动。
最后是排出阶段。
当微粒到达管道末端时,它们因为惯性的作用而冲出流体,并落入管道底部的收集器中。
通过定期清洗收集器,可以将积聚的微粒排出系统。
切向流过滤技术具有几个重要的优势。
首先,与传统的一般过滤器相比,切向流过滤器具有更高的过滤效率。
其次,切向流过滤器能够过滤比一般过滤器更小的微粒,达到更高的分离效果。
此外,切向流过滤器的排污时间可控,允许方便的维护和周期性清洗,从而实现连续过滤。
切向流过滤器的应用广泛。
在工业生产中,它常用于精细过滤液体,如溶剂、纯化溶液和废水。
它还可以用于液态材料的分离、分级和纯化过程。
例如,在制药工业中,切向流过滤器常用于对药物精制过程中的杂质去除,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纯度。
在食品加工中,切向流过滤器可以用于果汁、酒精和糖浆等液态食品的细菌、颗粒物和杂质的分离。
总之,切向流过滤是一种基于微粒惯性作用的高效、精细过滤技术。
切向流过滤原理
默克密理博 生物制药工艺部主要内容过滤的分类 过滤的操作方式 切向流(TFF)过滤的基本概念过滤的分类 膜分离过程微滤超滤 反渗透/纳滤滤膜孔径分布反渗透 纳滤 超滤 微滤0.001 kD - 0.5 kD 0.00005 - 0.001 um0.1 kD - 2.0 kD 1 kD – 1 000 kD 0.001 - 0.10 um 0.1 - 0.65 µm区分谱图过滤方式普通过滤 (NFF) 滤芯形式或“死过滤”流向是垂直于过滤介质的 所有的液体全部透过过滤介质 颗粒被截留在过滤膜内部或表面切向流过滤 (TFF) 交叉流动过滤 流向是切向(平行)于过滤膜表面的一小部分液体透过过滤介质截留的颗粒从膜的表面被”扫除””普通过滤(死端过滤)液体流向膜表面过滤方式普通过滤 (NFF) 滤芯形式或“死过滤”切向流过滤 (TFF) 交叉流动过滤流向是垂直于过滤介质的流向是切向(平行)于过滤膜表面的所有的液体全部透过过滤介质一小部分液体透过过滤介质颗粒被截留在过滤膜内部或表面截留的颗粒从膜的表面被”扫除””切向流过滤(错流过滤) 透过流速溶液浓度 Cb切向流速膜表面浓度 Cw膜表面切向流过滤(TFF)料液浓度 Cb 料液切向流膜表面浓度 Cw透过液膜表面透过液膜表面[ ] permeate = [ ] retentate= 100 -VdfVdf(P R)) Permeate。
切向流膜包原理预处理
切向流膜包原理预处理1. 引言膜包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用于水处理的膜分离技术,通过膜包可以有效地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颗粒、微生物等。
其中,切向流膜包是一种常见的膜包方式,它以其高效的固液分离效果和较小的设备占地面积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切向流膜包的原理和预处理过程,以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2. 切向流膜包原理切向流膜包是一种利用压力差驱动水分子通过膜过滤,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水在施加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膜孔径较小的膜表面,而悬浮固体、胶体颗粒等则被截留在膜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具体来说,切向流膜包的工作原理是水从膜的一侧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而悬浮固体、胶体颗粒等则被过滤在膜表面。
由于膜孔径较小,只有水分子能够通过,而固体颗粒、微生物等则被截留在膜表面,形成了膜包层。
当膜包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就需要进行膜包清洗,以维持膜包的分离效果。
3. 切向流膜包的预处理在切向流膜包的运行过程中,为了提高膜包的分离效果和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步骤。
常见的预处理方式包括预氧化、混凝、絮凝、沉淀等。
(1)预氧化预氧化是指将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较小的无机物或使其降解,从而减少对膜过滤的影响。
预氧化过程可以通过添加氯氧化剂、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或采用臭氧、紫外线等方法实现。
预氧化可以有效减少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防止膜包受到有机物的污染。
(2)混凝混凝是指将水中的胶体颗粒、胶体有机物通过添加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等)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团聚体,便于后续的过滤分离。
混凝过程主要通过物理的凝聚作用,将水中的颗粒聚合成较大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3)絮凝絮凝是指在混凝的基础上,通过搅拌、气浮等方法使得颗粒更好地聚合形成团聚体,加快固液分离的速度。
絮凝可以使水中的颗粒更好地聚集在一起,减少颗粒与膜之间的摩擦,提高膜包的过滤效率。
(4)沉淀沉淀是一种通过静置的方式让颗粒沉积到容器底部,从而实现水中颗粒的分离。
切向流超滤系统工作原理
切向流超滤系统工作原理一、引言切向流超滤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那么,切向流超滤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从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系统结构切向流超滤系统由进料管道、膜组件、膜壳、排液管道和压力控制装置等组成。
膜组件是切向流超滤系统的核心部分,通常由多个超滤膜组成,膜壳则起到保护膜组件的作用。
三、工作原理切向流超滤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膜的分离作用实现物质的分离。
首先,通过进料管道将待处理的液体引入膜组件,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液体通过膜孔而分离成两个部分,即滤液和浓缩液。
滤液中的溶质、溶解物和微小颗粒等可通过膜孔,而浓缩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在膜表面形成浓缩物。
切向流超滤系统与传统的压力过滤系统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高效性:膜孔尺寸小,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能够有效去除微小颗粒和溶质。
2. 选择性: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孔径的膜,可实现对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进行分离。
3. 节能性:相比传统过滤方法,切向流超滤系统的能耗更低,操作成本更少。
4. 可控性:通过调节压力和流速,可实现对分离效果的精确控制。
四、应用场景切向流超滤系统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 水处理:可以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和工业用水处理等,能够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和病毒等。
2. 废水处理:可以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3. 食品和饮料工业:可用于浓缩果汁、提取食品添加剂、去除微生物和颗粒等。
4. 生物医药领域:可用于分离和浓缩生物制品、药物和疫苗等。
五、总结切向流超滤系统是一种高效、可控的膜分离技术,通过施加压力使待处理液体通过膜孔进行分离,实现滤液和浓缩液的分离。
切向流超滤系统具有高效性、选择性、节能性和可控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水处理、食品工业和生物医药领域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切向流超滤系统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切向流超滤PPT精选文档
微滤(micro-filtration)
超 滤 (untrafiltration)
反渗透(reverse
4
滤膜孔径分类
5
区分图谱
6
过滤方式
7
普通过滤(死端过滤)
普通过滤:随着浓缩的进行,膜表面的大分子逐渐增多。
8
切向流过滤(TFF)
9
为何采用切向流过滤?
1、死端过滤中,流速随过滤的进行而 降低。当过滤膜为孔径细小的超滤膜或 料液中固形物含量很高时,采取死端过 滤时流速急速下降。因而只适合处理小 体积样品。 2、TFF应用时,在过滤膜表面产生剪 切力,减小膜表面物质堆积,稳定过滤 速度。适于较大规模样品处理。
切向流超滤
1
压力过滤
定义:指以压力为推动力, 依靠膜的选择性,将液体 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的方法。 膜过滤法的核心是膜本身, 膜必须是半透膜,即能透 过一种物质,而阻碍另一种 物质。
2
过滤分类
1、微滤(micro-filtration, MF) 2、超滤(untra-filtration, UF) 3、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
循环结束后,关闭泵,将系统中的水排 空,用以下公式计算标准水通量 (NWP)
36
标准水通量Normalized Water Permeability :
R = 透过速度 ml/min Pin = 进口压 psi(bar) Pout=出口压 psi(bar) Pp = 透过口压psi(bar) T =水温°C
14
浓缩:随着浓缩的进行,溶液体积不断缩小。
15
浓缩:随着浓缩的进行,溶液体积不断缩小。
16
浓缩:随着浓缩的进行,溶液体积不断缩小。
切向流超滤系统原理
切向流超滤系统原理1. 引言切向流超滤系统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膜分离技术。
它通过使用特殊的膜来分离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实现液体的分离纯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切向流超滤系统的基本原理。
2. 超滤膜的结构和特性超滤膜是切向流超滤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分离特性。
超滤膜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微孔结构。
这些微孔的大小在纳米级别,可以过滤掉大部分溶质,同时允许溶剂和小分子通过。
超滤膜的分离性能主要取决于孔径大小和孔径分布。
通常,超滤膜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如低分子量、中分子量和高分子量。
这些级别对应着不同的孔径范围,可以满足不同溶质的分离需求。
3. 切向流超滤系统的工作原理切向流超滤系统利用压力驱动溶液通过超滤膜,实现溶质和溶剂的分离。
系统通常包括滤膜模块、泵和控制系统。
3.1 滤膜模块滤膜模块是切向流超滤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由多个超滤膜组成。
这些超滤膜被安装在一个容器内,形成一个膜堆。
溶液从膜堆的一侧进入,通过超滤膜后,在另一侧收集。
3.2 泵泵是切向流超滤系统的动力源,它提供足够的压力将溶液推动通过超滤膜。
泵的选择和设置需要根据溶液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进行调整。
3.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切向流超滤系统的运行参数。
它通常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和自动控制装置。
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控制系统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分离。
3.4 工作过程切向流超滤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预处理、过滤和清洗。
3.4.1 预处理在进入切向流超滤系统之前,溶液通常需要经过预处理,以去除悬浮物、颗粒和大分子物质。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加药处理。
3.4.2 过滤在过滤阶段,泵将预处理后的溶液推动进入滤膜模块。
由于超滤膜的微孔结构,溶剂和小分子可以通过膜孔,而溶质和大分子被滞留在膜表面。
这样,溶质和溶剂就被有效地分离开来。
3.4.3 清洗随着过滤的进行,超滤膜表面会逐渐被溶质和颗粒物堵塞,导致通量下降。
切向流过滤技术
切向流过滤技术TFF是切向流过滤,它是一种压力驱动的,根据分子尺寸的膜分离过程。
用TFF,样本混合物不是像直流过滤那样被强迫通过一个单一的通路来通过膜。
而是流体通过多次再循环的方式,切向通过膜的表面。
这种由施加压力带来的“清扫”行为,降低了初始样本在膜表面的积累。
比膜截留分子量大的目标分子得到了保留,然而小分子和缓冲液通过了膜。
切向流过滤是一种浓缩和脱盐10ml到几千升样本溶液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用来从小的生物分子中分离大的生物分子,捕获细胞悬浮液以及澄清发酵液和细胞裂解物。
TFF可以应用于一系列应用包括蛋白质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
本文将对切向流过滤技术的原理,主要参数和应用进行重点介绍。
常规过滤是指在压力的作用下,液体直接穿过滤膜进入下游,而大的颗粒或分子则被截留在膜的上游或内部,小的颗粒或分子透过膜进入下游。
在这种操作方式下,液体的流动方向是垂直于膜表面进入下游的,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死端过滤”(Dead End Filtration)。
常规过滤的应用包括澄清过滤、除菌过滤和除病毒过滤等等,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而切向流过滤则是指液体的流动方向是平行于膜表面的,在压力的作用下只有一部分的液体穿过滤膜进入下游,这种操作方式也有人称之为“错流过滤”(Cross Flow Filtration)。
由于切向流在过滤过程中对膜包的表面进行不停的“冲刷”,所以在这种操作模式下有效的缓解了大的颗粒和分子在膜上的堆积,这就使得这种操作模式在很多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切向流(也称为“错流”)过滤中,泵推动流体通过滤膜表面,冲刷去除其上截留的分子,从而使滤膜表面的积垢程度降至最低。
于此同时,切向流体也会产生垂直于滤膜的压力,推动溶质和小分子通过滤膜。
如此方能完成过滤。
利用细分筛网分离沙子与鹅卵石的模拟试验,有助于理解切向流过滤的机理:筛网眼象征滤膜上的孔隙,而沙子与鹅卵石象征待分离的分子,在直流过滤中,沙子-鹅卵石混合物被迫向着筛网眼方向移动,随着一些较小的砂粒通过筛网眼落下,在筛网表面形成一个鹅卵石层,阻碍顶部砂粒向筛网方向移动并通过筛网眼,在直流过滤中,增加压力,仅能对混合物施加压力,而无助于分离的促进;相比之下,在切向流过滤模式中,通过混合物的再循环防止限制层的形成,此再循环类似于:振动以去除阻塞筛网眼的鹅卵石,使得位于混合物顶部的砂粒落下并通过筛网眼。
切向流超滤
TFF的应用
切向流过滤通常用于浓缩或收集透过膜 的物质: 1、小于膜孔的物质能通过膜,并且可 能被除热原,或从大分子溶液中分离出 来。 2、大于膜孔的物质被截留且被浓缩, 并与小分子物质分开。
切向流(TFF)过滤系统模型
浓缩:随着浓缩的进行,溶液体积不断缩小。
浓缩:随着浓缩的进行,溶液体积不断缩小。
完整性测试
膜堆完整性检测应在新膜首次安装使用 前进行,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对膜堆进行完整性检测之前,系统应 该经过充分的清洗和冲洗,残留的清洁 剂会对结果有很大影响
操作步骤
首先确定系统已经清洗好,并且膜已经完全湿透。膜的 润湿可以在TMP为2.4bar的条件下,用水循环五分钟 将系统内的水排空 把经过过滤的并且压力可调节的气源接到膜堆的进口或 回流口,最好选择位置比较高那一个口 把没有接气源的进口或回流口用阀门或其他方法封闭 透过液口是开放的 慢慢的加压到指定的气压,然后稳定五分钟让残留的水 排出 测量并记录气压、温度和从透过口出来的气体流量。气 体流量可用气体流量计测量或如图示测量一定时间内在 倒置的灌满水的量筒中有多少体积水被排走 比较测量的流量与表格中的指标,如果测量值大于指标, 为异常
切向流超滤
压力过滤
定义:指以压力为推动力, 依靠膜的选择性,将液体 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的方法。 膜过滤法的核心是膜本身,
膜必须是半透膜,即能透
过一种物质,而阻碍另一种 物质。
过滤分类
1、微滤(micro-filtration, MF) 2、超滤(untra-filtration, UF) 3、反渗透(reverse osmosisWater Permeability :
切向流过滤膜包原理
切向流过滤膜包原理切向流过滤膜包是一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它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切向流过滤膜包的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一、切向流过滤膜包的原理切向流过滤膜包是通过膜的孔径来实现物质的分离。
膜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微孔或纳孔结构,能够筛选出不同大小的分子或颗粒。
在膜包中,流体从膜的一侧进入,经过膜孔的筛选作用后,分离出所需的物质,而不需要加入任何化学药剂或应用高温高压。
切向流过滤膜包的原理是利用流体在膜包中的切向流动,使得较小的分子或颗粒能够通过膜孔,而较大的分子或颗粒被阻挡在膜表面,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
切向流的引入能够增加流体在膜表面的剪切力,使得物质更容易通过膜孔,提高分离效率。
二、切向流过滤膜包的工业应用切向流过滤膜包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处理:切向流过滤膜包可以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的净化和废水的处理。
通过膜的筛选作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水质的纯净度。
2. 食品加工:切向流过滤膜包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例如,在乳品加工中,可以用切向流过滤膜包对乳清进行脱盐和浓缩,提高乳制品的品质和口感。
3. 制药:在制药工艺中,切向流过滤膜包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化和浓缩。
通过膜的分离作用,能够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成分,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效果。
4. 生物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切向流过滤膜包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分离和浓缩。
通过膜的筛选作用,可以将目标产物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产量。
5. 化工:在化工工艺中,切向流过滤膜包可以用于溶剂的回收、废液的处理和催化剂的分离等。
通过膜的分离作用,能够实现溶剂的高效回收和废液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三、切向流过滤膜包的优势和挑战切向流过滤膜包相比传统的过滤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切向流过滤膜包能够实现高效的物质分离,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切向流超滤系统
TFF是什么?
TFF(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 切向流过滤,指液体在泵的驱动下沿着膜表面相
切的方向流动,在膜上形成压力,使部分液体透 过膜,而另一部分液体切向地流过膜的表面,将 被膜截流的颗粒和大分子物质冲走,避免他们堆 积在膜表面,造成膜的堵塞和流速下降。也常被 叫做交叉流过滤(cross flow filtration)。
TFF的分类
按照分离的精度一般可将其 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 渗透(RO)
微滤
能截留0.1-1 微米之间的颗粒。微 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 机盐)等通过,但会截留住悬浮物, 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微 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7bar。
超滤
能截留0.002-0.1 微米之间的大分子 物质和杂质。微滤膜允许小分子物 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的通 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 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示 超滤膜孔径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围 一般在1,000-500,000 KD之间,超 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1-7bar。
反渗透
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 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KD的有机物,同时允 许水分子通过。醋酸纤维类反渗透膜脱盐率一般 大于95%,反渗透复合膜脱盐率一般大于98%。 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 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 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在离子交 换前使用反渗透可达幅度降低操作费用和废水排 放量。反渗透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介于苦咸水 的12bar 到海水的70bar。
Unmodified Polyethersulfones (PT series)
Nylon & other Polyamid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向流(TFF)过滤高级培训课程
Regenerated Cellulose Composite 30 kD Membrane at 2014x
摘要
z 膜的结构和材质 − 微孔过滤 (MF) − 超滤 (UF) − 反渗透/纳滤 (RO/NF)
z 膜的关键特性 z 分离工艺膜的选择
1
膜的材质
Product Loss to the Filtrate [%]
孔径选择与产物损失 产物在回流液
Product Loss [%] = 100 * {1 - e^[(R - 1)*(ln VCF + N)]}
50
R = 0.8
40
R = 0.9
30
20
R = 0.99
10
R = 0.999
0
0
4
8
12
Feed
Membrane is
selected to pass
unwanted solute
Permeate
while retaining
Filtrate
wanted solute(s)膜被选择透过不要的溶液而截留想要
的溶液
–Also known as "Constant Volume Washing" /
微孔过滤膜
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 再生纤维素Regenerated Cellulose 聚偏二氟乙烯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尼龙Nylon
超滤膜
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 再生纤维素Regenerated Cellulose 聚偏二氟乙烯PVD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膜被选择透过想要的溶质
Feed
Retentate
Permeate Filtrate
9
Membrane Capabilities 膜的功能
Diafiltration透析
–Removal of low MW solute 除去小分子溶质
–Retentate is kept 截留不变
Wash +
Type of marker Number of markers Permits membrane QC within a retention band Computerized analysis Retention can vary due to adsorption Retention can vary due to marker shape Retention can vary due to marker charge Control of polarization variability by tangential flow Common set of solutes for different membranes
and the solute 液体和溶质的性质 z Concentrations - initial
and final浓度-初始和最后 z Stability / solubility 稳定性/可溶性 z Effective pore size有效孔径 z Processing sensitivity 过程的敏感性 z Potential hazards 潜在的风险
紧密的膜孔结构可在高压下也可获得膜的截留率
Pore Rating 孔径
Based on retention of Globular protein markers for nominal
pore size ratings
相对孔径基于球状蛋白截留率的标定
Single solute testing most common
THICKNESS CONTROL
Asymmetric不对称 Finger voids or void-free 手指状或无缺陷 Non-composite or composite非复合或复合
MEMBRANE CASTING HYDROPHILISATION
Integrity Testing完整性测试
Ultracel™ PLC membranes
复合再生纤维素
5kD to 1000 kD 1-3kD 非复合
中等
推荐使用30-50% 推荐使用30-50%
分子量截留
分子量截留
低吸附
极低
1 - 14
2 - 13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s 微孔膜参数
Operating Pressure 操作压力
"Buffer Exchange“ – 比如”等体积冲洗””缓冲溶液的置换”
Retentate
Selecting a Membrane for a Separation 如何为分离工艺选择合适的膜?
z Objective of the separation分离的目的 z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uid
GVWP PVDF 0.22um B.diminuta
Bpt.
HVLP PVDF 0.45um S. marcesens
Bpt.
7
膜孔径选择与产物损失
• 截流率导致的产物损失受以下操作参数影响 – 体积浓缩因子 – 透析体积
• 对于在回流液中的产物损失计算 – % Product Loss to filtrate = 100 * {1 - e[(R - 1)*(ln VCF + N)]} – 3~5倍的余量
Filter Code PTGC
PLGC PTTK
PTHK PLMK PKMK
Material NMWL Retention
Passage
Markers
Markers
PS 10,000 Cytochrome C >90% Vitamin B12 > 70%
Albumin >98% RC 10,000 Cytochrome C >95% Vitamin B12 > 70%
– Adsorption吸附 –Particles are adsorbed into the membrane structure –颗粒被吸附在膜上
Porosity开孔率
– Defined by % of membrane made up by the pores定义膜上开孔的比率 –The higher the porosity the higher the permeability –高开孔率高通透率
Membrane Structure: UF Cross-sectional SEM's 膜结构
PES Membranes 聚砜膜
Conventional PES membranes with finger voids
手指状的传统聚砜膜
Void Free Biomax PES membranes 无缺陷的聚砜膜Biomax
Protein Mixed Marker Dextran
Test Test
Proteins Dextrans
2 - 3 15 - 20
NO
YES
NO
YES
YES
NO
YES
NO
YES
NO
NO
YES
NO
YES
Typical Membrane Retention Characteristics 典型的膜截留特征
复合再生纤维素 Ultracel
降低成本---产物是最重要的因素!
4
Characteristics of UF Membranes 超滤膜的材料特性
Property 膜材质 分子量截留 相对流速 相对截留
蛋白吸附
pH 范围
Biomax™ membranes
聚醚砜 5 kD to 1000 kD
快速
3
Membrane Structure: UF Cross-sectional SEM's 膜结构
Regenerated Cellulose 再生纤维素
Conventional Regenerated Cellulose传统再生纤维素
Composite Regenerated Cellulose Ultracel
膜的材质
– 物理性质
–可压性 –弹性 –韧性
– 化学性质
–pH –溶剂 –化学兼容性
– 热敏性质
–温度
2
Membrane Functionality 膜的功能
Capture mechanisms 捕获机理
– Size Exclusion大小排除 –Surface capture / Entrapment –表面捕获/内部捕获
Structure 结构
Open Cell Structure开放的结构 Track Etched or Cast Membrane蚀刻或铸造膜 Symmetric or asymmetric 相对或绝对
Integrity Testing完整性测试
Bubble point and or Diffusion tests泡点或气体扩散 Correlated to destructive tests关联到破坏性测试
0 - 45 psi High Flux rates because of open pore structure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membrane 开孔结构和膜的通透性决定了高流速
Pore Rating 开孔率
Based on retention of non-deformable particles 决定于不可变形颗粒的截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