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的思考
2024年中国传媒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分析报告
一、2024年中国传媒经济发展回顾
2024年是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从规模上看,截至2024年底,中国传媒行业实现了2852.4亿元的营收,2024年比2024年增长
11.2%,实现了历史新高,且传媒收入第一次超过了文化业和交通运输业。
其次,随着网络传播、社交媒体等新型营销渠道的成熟,中国传媒行
业进一步登上了发展的新台阶,其收入占比中新媒体收入比重由2024年
的9.8%增加到2024年的17.2%,视频收入比重从2024年的7.7%提升到2024年的10.2%。
二、2024年中国传媒经济前瞻分析
2024年中国传媒行业有望实现更快的发展。
首先,随着5G技术的不
断发展,宽带容量的跨越式提升将带来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更高的网络
效率,更灵活的网络设计,以及更多的技术应用。
这将带来更丰富的新媒
体传播形式,将为传媒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为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空间,今后传媒
行业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用户有更真实的体验,从而提升产品吸引力,从而改善传媒行业的发展态势。
总之,2024年为中国传媒行业带来充满期待的机遇,也需要因应新
环境趋势做出变革,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以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关于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思考
关于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思考关于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思考引言我国的影视传媒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发展,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明星。
然而,伴随着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也不可忽视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作品只关注商业收益和观众的娱乐需求,忽视了对社会价值的思考和传播。
本文将从文化认同、娱乐至上、品质下滑等方面对我国影视传媒行业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进行思考。
一、文化认同的单一化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但在影视作品中,这些特色却常常被忽视。
过度娱乐化的影视作品往往迎合了主流观众对好莱坞电影和西方文化的追求,在表现方式和题材上缺乏中国特色。
这导致我们的文化认同变得单一化,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二、娱乐至上的价值导向娱乐是影视作品的主要功能之一,但过度追求娱乐性却容易导致作品的价值丧失。
许多影视作品只追求商业收益,缺乏对人性、道德、社会问题等深入思考的内容,仅仅为了博人一笑而存在。
这种以娱乐至上为导向的现象使得影视作品的制作投入越来越高,而深入思考和表达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却被削弱。
这种价值导向的改变使得我们的影视作品越来越浅薄,无法真正满足观众对精神需求的追求。
三、品质下滑的现象与过度追求娱乐至上相伴随的是影视作品品质的下降。
随着商业化的推动,影视制作方往往更加注重票房收入,而忽视作品的创造力和内涵。
很多影视作品拍摄匆忙,剧本粗制滥造,演员和剧组成员的演技和专业素养也难以得到提升。
这使得许多影视作品在艺术表现力、剧情延展性和细节把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品质下滑的现象不仅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形象,也让观众备受失望。
解决途径面对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解决。
一、加强行业自律行业自律是影视传媒行业发展的基石。
相关行业协会和机构可以制定更严格的准则和规范,引导影视制作方更加重视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价值,避免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传媒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围绕中国传媒行业的现状展开论述。
一、数字媒体崛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数字媒体在中国传媒行业中崭露头角。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方便,同时也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各大传媒机构纷纷推出自己的数字媒体平台,例如新闻网站、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通过多样的内容形式吸引了广大用户的关注。
二、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尽管数字媒体的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传统媒体并没有被淘汰,而是通过转型升级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
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积极拥抱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在线平台,通过新技术手段提供更加精准、丰富的内容。
此外,传统媒体还积极探索与数字媒体的融合发展,通过整合资源、进行深度报道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三、新媒体引领行业创新新媒体是指结合互联网技术创造的全新媒体形态,通过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平台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和服务。
在中国传媒行业中,新媒体正成为引领行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通过新媒体平台,传媒机构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受众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内容,进一步增强用户粘性和传播效果。
四、产业链整合加速推进中国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链整合的加速推进。
不仅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之间进行深度融合,还出现了传媒产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
例如,在文化产业和娱乐产业方面,传媒行业与影视制作、艺术创作、游戏开发等行业之间增强了合作与互动,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五、国际传媒交流合作增多随着中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壮大,国际传媒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
中国传媒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性传媒展会、高端论坛等活动,与国外优秀传媒机构进行深度交流与对接。
同时,中国的影视作品、网络剧等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加强了国际传媒合作。
六、创新技术赋能传媒行业创新技术在推动中国传媒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变革。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摘要: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阐述了中国传媒产业在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解决困境的方案。
同时,本文对未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中国传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媒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困境;解决方案;发展趋势一、引言中国传媒产业是我国发展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传媒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在中国传媒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讨该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对未来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传媒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随着我国电影、电视、报纸、出版等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中国传媒产业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1. 初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传媒产业还比较落后,传媒技术、手段、质量还无法与国外媒体竞争。
但是,中国领导在传媒发展中给予了大力支持,不断改革和创新,加快了传媒行业的更新换代。
2. 发展阶段(80年代-9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中国传媒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技术和生产水平也得到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媒产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3. 建设阶段(2000年-2010年)在这一时期,中国传媒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技术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得到了国家领导的大力支持。
我国也加入了WTO,对国际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加速了中国传媒产业向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4. 新时期阶段(2010年至今)在这一时期,中国传媒产业经历了从“数量型”向“品质型”、从“单一型”到“多样化”和从“本土化”向“国际化”的发展,传媒产业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同时,也面临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冲击和转型,需要不断破解传媒产业发展的困境。
浅析中国传媒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析中国传媒企业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摘要:中国传媒企业因中国社会国情的特殊性有着其自身的特质,这种特质致使中国传媒企业在本国内与跨国传媒企业竞争享受政府的保护,存在相当的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传播渠道、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中国传媒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当下,一家独大,为我独尊的开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开展的步伐,中国传媒企业要与时俱进地改革创新,真正以企业化的身份、市场化的运营方式赢得国内乃至国际受众的青睐。
关键词:中国;传媒;企业;市场化;改革近年来,中国传媒机构面向市场化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报业集团纷纷成立,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大胆尝试,由原来的采、编、播一体改革为现在由传媒公司采集、制作,电视台、电台向其购置转播权,并且中国传媒业越来越多地向国外的传媒集团购置邻接权等一系列的转变都凸显了中国传媒业改革后的新气息,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必然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资金来源单一和行业垄断中国传媒业中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家的投资,长期以来都依靠政府资金经营,资金来源相对单一。
入世后这一局面有所改善,中国传媒业经营的环境宽松了许多,但是国家的控股仍是支撑中国传媒业开展的主要经济支柱,拥有垄断的市场。
中国政府在传媒业中时不时起着平衡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各传媒公司不必为广告资源、广告数量太伤脑筋,政府会出面协调让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可以找到些收入来源,使得传媒市场死气沉沉缺乏竞争意识。
在长期的优厚待遇中,中国传媒的与跨国传媒相比之下弱点日益凸现,传播观念相对保守,缺乏创新意识,传播技巧的相对陈旧,这些弱点削减了中国传媒的竞争实力。
中国受众是求新欲、好奇心很强、对中国以外的世界充满探索欲的群体,跨国传媒公司传播的各种相对新鲜的信息无疑对中国受众有巨大的吸引力。
跨国传媒集团的消费者至上,受众至上的效劳观念使其可以根据中国受众的特殊需要编排节目,传播信息。
跨国集团经营的媒体必然会给中国受众提供更广阔的信息空间,更灵活地选择。
中国传媒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传媒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媒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传媒产业包括广播、电视、印刷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其对社会影响深远。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产业国家,在传媒产业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
二、中国传媒产业现状分析1.传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传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
根据2019年《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传媒业总规模为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体、移动互联网、VR/AR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传媒市场的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2.媒体融合成为趋势媒体融合已成为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趋势。
政府已经提出了“新媒体”,并号召传统媒体加快转型。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行业边界日益模糊,信息融合相互影响。
传统媒体也开始布局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媒体平台扩大新闻传播的渠道和形式。
3.内容创新亟待发展内容创新是推动传媒产业的重要驱动力,缺乏创新将导致传媒行业的滞胀。
当前电视节目和品牌人物等已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具创新性和质量的内容才是各大媒体机构所需要打造的。
同时,新闻及时性、准确性是新媒体提高用户粘性的关键。
4.竞争格局初具规模传媒产业是国际性竞争的产业之一,包括政策、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竞争。
国际媒体巨头如谷歌、脸书等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传媒市场的竞争,中国传媒企业要积极转型升级,保持竞争优势。
三、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数字媒体发展迅速数字媒体成为当前传媒产业的重要趋势。
中国传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字化媒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全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宣传和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品牌意识到数字媒体的特殊价值,未来几年数字媒体市场的规模预计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2.内容升级提高价值内容的创新和升级将在未来成为传媒产业的重要趋势。
随着传媒产业不断发展,用户对品质和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传媒企业需要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好的内容服务和更好的用户体验等方面加强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传媒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媒体形态、传播渠道、内容生产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媒产业的发展愈发复杂和多元化。
为了适应这样的变革,中国传媒产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其中产业融合成为重要的方向。
本文旨在以产业融合的视角,研究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中国传媒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中国传媒产业已经形成了广播电视、报纸出版、互联网媒体等多样化的业态。
然而,传媒产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首先是新闻媒体面临着业务陷入单一化、内容同质化、信赖度下降等问题。
其次是传媒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传统媒体还面临着与互联网媒体的竞争压力。
这些问题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产业融合的机遇与挑战产业融合是指不同行业之间、不同产业链环节之间的融合与整合,通过资源共享、创新合作等方式实现协同效应,提升整体效益。
对于传媒产业而言,产业融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产业融合可以促进传媒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互补与创新,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传媒与科技产业的融合,可以带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另一方面,产业融合也给传媒产业带来了挑战。
产业融合需要不同产业间的协同合作和资源整合,这对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机遇与对策当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如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传媒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契机等。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机遇,中国传媒产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传媒产业要加强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产业的深度合作,实现技术的转化与应用,为传媒产业注入高新技术创新的动力。
中国传媒行业需求变化及未来趋势
中国传媒行业需求变化及未来趋势中国传媒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传媒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传媒行业的需求变化及未来趋势。
1. 行业背景中国传媒行业经历了持续发展和快速变革的过程。
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传媒形式和传媒平台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给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 观众需求的变化随着信息的爆炸和社交媒体的盛行,观众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报纸、电视收视率下降,而网络新闻、短视频等新媒体崛起。
观众对于信息的实时性、互动性以及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
3. 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速铁路、智能手机的普及等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捷。
这也给传媒行业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工具。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促进了移动传媒的发展。
4. 内容供给侧改革为了适应观众需求的变化,传媒行业进行了内容供给侧改革。
各大传媒机构纷纷推出精品剧集、独家新闻报道以及综艺娱乐节目。
同时,强调原创内容和用户体验也成为了行业的趋势,这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
5. 新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给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机遇。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传媒机构可以更好地理解观众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
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传媒机构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广告定向投放。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为传媒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6.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传媒行业也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各国的媒体机构开展合作项目,进行内容交流与资源共享。
这使得中国传媒行业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不断扩大,也为中国传媒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7. 人才培养与创新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媒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传媒行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机制建设,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
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新闻传媒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新闻媒体的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报纸、杂志和电视等媒体形式正在逐渐被网络新闻、移动媒体和社交媒体所取代。
在新的生态环境中,新闻传媒业不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传统的报纸、杂志和电视正在逐渐失去他们曾经的庞大读者群。
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报纸在数字时代的冲击下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由于互联网的便捷和实时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获取新闻,而网络新闻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而且还具有多媒体的优势,能够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这强化了新闻传播的视听效果,并大大提高了用户对信息的吸收和理解效果。
其次,移动媒体也逐渐崛起并成为新闻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手机获取新闻信息。
相比于传统的电视和电脑,移动媒体具有更好的便携性和个性化特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选择所关注的新闻内容,并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或观看。
此外,移动媒体还融合了定位、社交以及支付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全方位、个性化的新闻传播服务。
这也促使新闻传媒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再者,社交媒体的兴起给新闻传媒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和分享新闻的重要渠道。
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获得实时的新闻信息,并且还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和分享等方式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来。
相比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具有更大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新闻传媒业在传播和传递信息方面具备了更强的能力。
此外,社交媒体还提供了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等功能,帮助新闻传媒机构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从而产生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新闻产品。
然而,新生态和新业态的出现也给新闻传媒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行业已经成为中国传媒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1. 媒体形态的转变传统媒体主要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而新媒体则具有互动性、实时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渠道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
2. 内容创作与传播方式的变革新媒体时代,内容创作更加多元化,并且传播途径更加广泛。
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实时发布和分享信息,也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内容创作和传播。
3. 广告模式的创新随着传统媒体受众的流失,广告主们开始转向新媒体平台进行广告投放。
互联网广告、自媒体广告等新的广告模式的出现,为广告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创新空间。
二、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1. 移动互联网持续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将有更多的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获取信息和娱乐内容。
因此,新媒体行业将继续关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出更多适应移动设备的应用和服务。
2. 视频内容的崛起短视频、直播等视频形式正在成为新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对视觉内容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未来,新媒体平台将进一步加大对视频内容的投入和开发力度,满足用户对高质量视觉内容的需求。
3.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媒体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内容推荐、智能客服、数据分析等方面。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平台将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4. 多样化的商业模式传统的广告模式正在逐渐失去效果,新媒体行业需要寻找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
其中,内容付费、粉丝经济、虚拟货币等模式将逐渐兴起,为新媒体平台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5.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重视随着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频发,用户对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
未来,新媒体行业需要更加重视用户隐私保护,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以提升用户的信任度。
中国传媒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传媒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传媒行业发展迅速。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单一的媒介输出到全球化的传播,中国传媒行业的形态正在不断转变。
那么,中国传媒行业的现状是怎样的?它将会如何发展?这些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一、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
这些媒体曾经是唯一的信息来源,但现在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新兴媒体对电视和广播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不必局限于电视和广播的时间表。
其次,传统媒体的观众和读者年龄层次逐步变老,却没有吸引到更多的年轻受众。
当年,新闻资讯类节目在电视上还是不太多,而现在就算电视上也有,年轻人多半会选择刷今日头条、看抖音和B站等。
再次,传统媒体的内容越来越单调,缺乏新鲜感和创新性。
每天都在传递类似的信息,使得受众感到枯燥无味。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传统媒体需要有创新的策略,以满足现在受众的需求,创造更多的价值并丰富内容。
比如,尝试与新兴媒体合作,推出更多有关时事、娱乐、科技等方面的节目,以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
二、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技术的提高,新媒体应运而生。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微博到微信,从B站到抖音,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有数据表明,中国新媒体用户规模已经达到9.2亿,高于传统媒体的受众数量。
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快速地进行沟通,扩大信息范围,与受众进行互动。
同时,新媒体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诸如情报、娱乐、生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
但是,新媒体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新媒体用户的平均观众年龄较低,很难针对大众受众群体。
其次,由于内容的来源不一定可靠,也容易被网友质疑。
再次,由于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太快,使得它在变化中失去了原始的使命。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探讨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局面,那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怎样的呢?首先,新媒体作为一个趋势,将继续向前发展,尤其是针对年轻一代的用户,强调交互性、体验性和趣味性,提供更多的娱乐和消费内容,打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我国新闻传媒业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新闻传媒业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我国新闻传媒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新闻传媒业在推动社会进步、服务人民群众、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与发展新闻传媒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国新闻传媒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多元化发展。
我们充分认识到新闻传媒业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过程中,我们提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这一方面表现在媒体形式的多样性,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媒体共同构成了我国丰富多样的媒体格局。
另一方面,我们也鼓励媒体间的多元化竞争,推动传媒业更加市场化,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关键之一是改善传媒职业素质和提高媒体质量。
媒体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媒体行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提出了提高传媒职业素质,提高媒体质量的目标。
为此,我们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同时,我们推动媒体内部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新闻采编流程和质量管理机制。
这些举措使得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在信息传递和舆论导向方面更加专业化、权威化。
再次,我国新闻传媒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创新能力。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我们鼓励传媒业不断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新闻报道和传媒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加大了对互联网传媒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我国新闻传媒业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适应了人民群众对于信息的需求。
最后,我国新闻传媒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动媒体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媒体国际化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
我们鼓励传媒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外信息传播的力度,加强对外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使得我国传媒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我国赢得了更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资源。
后经济危机时代传媒业发展思考
早 报的 时间 将更 多地通 过新 媒体 获 取资讯和信息, 而不再是 真正意义 上的 " 早报 时间 " ; 在这 一阶 段, 报 纸的 分类 广告 也被新 媒体 尤其 是 垂直 细分 类网 站所 代替 � 第二 阶 段, 由于以前支撑报纸大 规模广告 的 " 早报 " 和 " 厚报 " 优势 都已经 消 失, 报纸 的广 告将出 现大 幅度 下 滑, 而报纸新的业务增长 点不足以 弥补广告大幅度下滑带来 的损失 � 第三阶段, 由于即时性信 息资讯和 广告同时出现问题, 报纸 只能退守 到纸 质媒 体最 为擅长 的深 度报 道 和权 威报道 领域, 日报 消亡 , 一种 可能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 中死去, 另一 种可 能是 转变为 精英 小众 类 的媒体继续存在, 主要提 供深度报 道等,可能会以周报的形 态存在 � 第四阶段, 可能会存在一 些印刷精 美的期刊, 或者说是报纸 完全杂志 化 �最后是否完全消亡谁也不能判 断, 但是其地位逐步被边缘化 � 从新媒体的发展实践来看, 以 新浪 , 搜狐 , 腾讯 , 网易 等大型门户 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借助 08 年 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 充 分发挥网 络媒 体的及 时 , 迅速 , 海量 , 互动 , 可展示性等特点, 不仅在 影响力上 突飞猛进, 尤其是在舆论 监督报道 方面 发挥 了其 它媒体 不可 比拟 的 功能, 已经成为名副其实 的主流媒 体, 而且 在广 告收入 上也 高歌 猛 进, 大大 抢占 传统媒 体的 市场 份 额, 开始变传统的 " 三分天 下 " 的传 媒业广告市场格局为 " 四分天下 " � 2 0 08 年 中 国 广 告 经 营 总 额 为 1 899. 56 亿元, 增长率为 9. 11 % � 其 中,电视台为 50 1 . 50 亿元 ,增长 13. 2 2 % ;广播电台为 6 8 . 34 亿元, 增长 8 . 7 9 % ;报社为 3 42 . 6 7 亿元, 增长 6 . 36 % �而 2 0 08年网络媒体的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一、传媒产业概述传媒产业是以内容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的产业,包括新闻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形式。
在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传媒产业发展也逐渐壮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产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中国媒体总产值达到了7267.1亿元,同比增长11.2%。
其中,互联网广告、游戏、在线音乐等领域增速最快。
二、传媒产业现状分析1. 新华社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闻媒体行业收入达到1555亿元,同比增长9.7%。
新闻媒体行业的主要受益者是网络媒体,收入增长了25.3%。
报刊和杂志行业受到冲击,收入同比下降3.3%。
2. 中国电视行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Hanet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电视用户规模达到7.8亿,同比增长了17.7%。
传统电视受众流失,观众消费习惯转化为观看网络视频。
3.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传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但是,互联网行业也面临监管、自律等方面的压力。
例如,“互联网热点”的追求已成为一些网站的主要经济来源,这种现象引发了相关部门的担忧,媒体行业的整治和监管已经成为当前的重点。
三、传媒产业发展趋势1. 移动端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将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移动设备可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智能制造可以提高传媒产业的效率和生产质量。
2. 内容创作和传播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在现有的文化基础上,文艺作品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同时,AR、VR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传媒产业创造更丰富的内容。
3. 全球传媒产业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传媒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将为媒体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提供一个新突破口。
同时,良好的国际化战略不仅可以扩大市场份额,还可以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创造力和生产力。
四、结论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传媒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高度重视自身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进媒体行业的自我卫生和德行建设。
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
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获取和媒体传播方式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革。
中国新闻传媒业也在这一变革的浪潮中逐渐形成了新的生态和业态。
本文将分析,并探讨对行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中,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成为主导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的普遍使用,新闻传媒渠道已经从传统的报纸和电视转向了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这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在新闻传媒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新闻媒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推送个性化的新闻内容,提高用户体验和粘性。
新生态下,表演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传统基础上,网络直播、网络综艺和在线游戏等新媒体形式的涌现,为中国新闻传媒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过网络直播和综艺节目,观众可以参与互动,实时与主持人或嘉宾进行互动沟通,增加了娱乐性和参与感。
而在线游戏则成为了一种另类的传媒形式,通过游戏媒体平台传播信息和文化。
例如,一些游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历史事件,让玩家在游戏中感受历史,传达出一定的历史教育意义。
然而,新生态和新业态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信息失真和低质量信息的泛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难以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一些不负责任的传媒机构甚至故意制造虚假信息来吸引眼球,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互动与整合问题。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相竞争,但又需要相互依存。
传统媒体面临着用户流失和广告收入下降的困境,而新媒体虽然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着盈利模式不明确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新闻传媒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业内自律和监管,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提高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同时,加强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信息传播和社会责任的认识。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传媒产业也随之发展壮大。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呈现多样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结合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传媒产业的长足发展。
一、中国传媒产业现状目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处于数字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数字化对传媒产业有着巨大的影响,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和纸媒,数字媒体和新媒体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各种的网络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正在逐渐壮大,媒体门户网站也在向着数字化、多元化与平台化的方向加速转型。
在国内数字化快速发展之际,中国传媒产业也在积极探索国际化战略。
以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国传媒机构正在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而国外传媒机构则大力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企业合作,参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使得国际化竞争愈发激烈。
二、中国传媒产业未来发展趋势1.多样化发展趋势在数字化和国际化驱动下,传媒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
未来,媒体产业将更加普及于人们的生活与娱乐之中。
智能化和交互化的媒体技术将使传统媒体的生命周期更加长久,而新兴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将会带来各种文化交流与融合。
2.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媒体内容的制作和分发形式。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媒体的生产和传播将表现出惊人的速度和流媒体的广泛传播将迎来新时代。
所以传媒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新课题,数字技术的应用将会成为媒体行业的重要推动力。
3.国际化发展趋势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输出,各个国家之间媒体的竞争愈发激烈。
在全球化趋势下,多样化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媒体需要在国际化的竞争中突围,留住受众和文化影响力。
三、政策建议1.产业政策建议政府应该出台有利于传媒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在物质上支持传媒产业的发展,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以满足传媒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需求。
中国传媒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中国传媒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传媒行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传统媒体不得不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竞争,互联网、移动设备、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和平台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媒行业不仅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造自身业务模式,还需要充分把握新媒体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媒体的困境传统媒体主要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统形式的媒体。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面临着消费者流失、广告收入下降、内容创作难度加大等问题。
尤其是年轻群体对传统媒体的需求和接受程度逐渐下降,这对传统媒体的未来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传统媒体可以采取的应对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化转型:传统媒体应该尽快将自身业务数字化,建立数字化的管理和生产体系,并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以提升传统媒体的可视化程度和互动性。
2. 建立多平台的战略:传统媒体应该通过合作或自身创新,扩大媒体覆盖的平台,将内容发布到多个渠道。
不仅可以在传统媒体上进行内容创作,还可以将内容发布到互联网、移动APP、社交媒体等平台上,以适应多元化的用户需求。
3. 做好口碑传播:传统媒体在内容创作方面必须要做到专业、有深度、有价值,才能产生口碑效应,形成品牌知名度,保持用户粘性。
二、新媒体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主要指互联网、移动设备、社交媒体等新兴的数字媒体形式。
它们具有互动性强、随时随地访问、多媒体传播等特点,已经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媒体,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变得无处不在,多样化和个性化呈现就成为了新媒体的风格。
新媒体给传媒行业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开发全新业务:新兴媒体形式下,出现了一些新业务模式。
比如移动直播、UGC内容生产、自媒体等等都是传统媒体所没有的,而这些业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 把握新兴的消费习惯:随着线上消费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新兴数字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众娱乐和交互社交的主渠道。
中国传媒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传媒产业现状分析首先,中国传媒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
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传媒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收入超过了1.9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
同时,传媒业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24年底,传媒行业就业人数已经超过3600万人。
其次,传媒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数字媒体的崛起,传统传媒垄断的格局被打破,新兴媒体公司涌现出来。
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进入传媒领域,通过技术和资本的结合推动了传媒产业的发展。
此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5G技术的应用也为传媒产业的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第三,传媒产业的内容呈现多样化。
传媒行业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多元化。
传统媒体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网站、手机APP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
此外,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体形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然而,中国传媒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受到版权保护不足的限制,盗版、侵权等问题仍然存在。
对于内容提供者来说,他们创作的作品可能很快就被别人以非法、不允许的方式使用,这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们的权益,也降低了他们的动力和创造性。
其次,中国传媒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虽然中国传媒产业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色,但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存在诸多挑战。
相比于国外的传媒巨头,中国传媒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同时,中国的传媒制作和传播能力相对欠缺,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喜好了解不足。
此外,传媒产业还面临着监管不完善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愈发便捷和快速,但同时也加剧了信息流通的混乱。
虚假信息、低俗内容、违法违规的行为层出不穷。
为了保护公众利益和法律权益,传媒产业的监管需要更加完善,以塑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有益的传媒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传媒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内容呈现多样化。
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一、媒体发展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媒体行业逐渐壮大,最初以宣传为主,后来逐渐成为独立的社会经济体。
改革开放以来,媒体行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了大量新媒体,形成了多元化的传媒体系,媒体技术和内容不断更新。
二、媒体的种类和形式1. 传统媒体我国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纸、电视、广播和杂志等。
其中,中国广电集团、人民日报社等知名媒体集团成为了传统媒体的代表。
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2. 新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包括网络新闻、网络电视、微博、微信等。
新媒体的出现为媒体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便利。
新媒体也成为了一些品牌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用来推销品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三、传媒行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媒体行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传递传媒行业主要是为广大民众传递信息,传递政策、新闻、娱乐和文化等各种信息。
2. 舆论引导传媒行业具有舆论引导的作用,可以影响公共意识和态度,发挥社会监督力量,促进社会进步。
3. 文化传承传媒行业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传承历史文化,弘扬国家精神,保护本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四、媒体发展面临的挑战1. 信息爆炸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信息快速增长,媒体行业需要处理海量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及时性。
2. 消费需求的变化新一代消费者更加追求品质和个性化,对于媒体的生产、制作和传播要求也更高。
媒体需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留住观众、读者和用户。
3. 不断变化的技术与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传统媒体需要不断跟进新技术,掌握新工具,才能保持竞争力。
五、发展趋势1. 融合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未来传媒行业将会更加融合。
传统媒体需要学习新技术,拥抱新媒体,提高自己的创意和经营能力。
2. 科技驱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纷纷应用于媒体行业,正在推动着媒体的创新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的思考作者:舒培钰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2期【摘要】中国传媒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打着改革的旗号在运营,但是始终逃脱不开事业属性的弊端,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其迟缓的内容创新和节目制作已经被新媒体瞬息万变的信息淹没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怎样去适应。
【关键词】传媒;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新媒体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传媒行业,却是在改革上面一直没有大动作,甚至于落后于企业改革。
传媒改革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而传统媒体的寒冬是不是能够借助传媒改革顺利度过。
一、传媒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市场化改革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受益匪浅,特别是企业,其发展更是有目共睹。
20世纪90年代起,传媒往分众化道路的方向前行,这也是市场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只有把目标受众明确下来,针对目标受众制作相关的文化产品,才能把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遗憾的是,传媒行业的事业和企业属性从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模糊不清,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限。
我国广电传媒从1985 年起就被国家相关部门反复定性为产业,1992 年更是以中央级红头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而确认并纳入第三产业。
2001 年,中央正式文件(“十五”规划)首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然而就在2011年1 月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吴保安更是提出了三不“言论”:“不允许搞跨地区整合,不允许搞整体上市,不允许搞频道频率公司化、企业化经营”,强调电台、电视台作为党的重要新闻媒体和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坚持事业体制,坚持喉舌和公益性质,坚持以宣传为中心。
正当国企整体转制的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传媒行业却一直守着事业单位的光环,并且坚称传媒行业是“社会主义的最后一块净土”,一直不肯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过渡阶段当中走出来。
二、传媒改革困难前行的病根(一)传媒体制的“路径依赖”诺斯用“路径依赖”说明制度变迁的过程,他认为偶然的某种制度一旦确立下来,将在现实中产生自我增强机制。
制度的这种自我增强的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形成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
从传媒行业实行一元两制以来,传媒行业的改革成本逐步下降,并且传媒行业内部的利益也越滚越大,致使传媒行业自身贪恋过渡时期两头通吃的好处,一边拿着企业的利润,一边抓住事业单位的福利。
一旦深化改革,全面转制,把传媒彻底产业化,那它便失去了作为事业单位的应有福利,并且得自负盈亏,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这对于每一个传媒集团来说无疑是得三思而后行的举措。
但是,随着大部分国企的整体转制完成,传媒行业更加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大潮当中的一员,传媒行业的改革整整落后其他行业十年,这已经超出了改革过渡时间的限制。
在全国两会上,深化改革又被提上了重要议程,传媒行业作为全国人民思想上的引导者,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更加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改革的决策。
(二)媒体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弊端愈发明显中国传媒产业化的进程中,一再出现了市场、政府规制双重失灵的现象。
一方面,市场化的运作要求传媒业能够有流通的资金链,其资产能够自由调配并且能够把原有的资产做最大化的利用和再生产。
但是传媒是属于国家的资产,无法随意调配,但是市场是不会等人的,市场瞬息万变的特点决定了作为事业单位的传媒集团无法在市场当中占据最优先的地位,而是只能跟在市场后面去缓慢地做出应对,所以很难获得市场的青睐。
而我们看到国外的传媒集团在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之中,很多都走上了兼并的道路,形成庞大的传媒集团,来获得长足的发展。
但是媒体还有许多的管制单位,其产权不清晰。
产权界定不清,就导致实际的资本运营无法操作。
所以就没办法谈兼并,传媒集体化也非常艰难。
另一方面,管制下的媒体需要计划其资源配置,但是常常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例如,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过程当中,人们简单地把传媒的各个部门生硬的划分为企业属性和事业属性。
(三)新媒体的冲击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相继冲击之下,报业和广电行业作为传媒行业的两个支柱,其地位渐渐地被新媒体所撼动。
在国外知名报刊被迫停刊或者合并之后,中国的报业也迎来了寒冬。
报纸广告的投放量一落千丈,许多报社的生存都是靠着自身的事业属性,拿着国家的资金在苟延残喘。
而广电行业,也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积极迎战,在电视台的营运和节目制作上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变革。
但是,除了湖南台、江苏台、上海台等几个省台,能够在收视率上面赢得自己的地位,其他的地方台事实上也处于自身的寒冬中。
上有央视,下有湖南台这类崛起的省级卫视。
电视台的改革基本上全国都处于探索阶段,而类似于湖南台,找到了娱乐作为自己的发展主线,并且在改革当中首个进行上市,成为一个具有庞大财力的传媒集团,才能支持它自身的产业化发展。
作为没有转型向产业的地方台,依然保持着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老套路当中,每年依靠仅有的政府经费,做出一些创新性不是很强的节目。
要知道,做出一档有看头有创意的节目,最重要的是有前期大量资金的支持,这样就让许多地方台望而却步了。
因此,报业和整个广电行业基本都不肯放掉事业大属性这根救命稻草。
(四)对媒体属性的片面化理解在传媒改革的道路当中,各界持有不同的声音。
强调意识形态型媒介的人认为,只能改机制不能改体制,一旦改体制就可能导致意识形态失控。
而强调产业经营型的人认为,不改体制,产业无从发展,体制改革很难成功。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媒介理论也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媒介生存。
在战时的媒介是作为战斗的工具来使用,只有单纯的喉舌作用。
但是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媒介理论和媒介实际的发展也应该有所提升,并且贴近发展的大潮流。
媒介改革是必然的。
广电或者报业作为传媒的主流,应该看到媒介发展的前途是和产业化发展密不可分的,如果只是死死抱住事业属性,传媒的喉舌功能不放,只能坐吃山空。
现在媒介的改革已经比其他国企改革晚了十年。
三、传媒改革需各方共同努力,统一战线传媒行业的改革,涉及的领域太大了,无论是传媒市场的深入或者是传媒对国家整体发展的影响都是不容小觑的。
从上文知道,传媒的改革一直停滞不前,和政府改革的力度有一定关系,并且政府内部自身可能对传媒改革的意见也没有坚定,作为被监管的传媒行业,不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也是有理由的,所以,改革应该自上而下贯彻实施,不能空喊口号要市场化要产业化,而是实实在在给传媒行业吃定心丸,让他们可以放手去改革,求发展。
另一方面,传媒业不能死磕事业单位这个大属性,应该看到产业化之后传媒的发展前景,应该顺应改革的大潮流。
虽然作为政府和党的喉舌这一功能不能减弱,但是也可以在保留这一功能的基础上再大力发展产业,要清楚这两个方面是可以相互依存的。
只有统一战线,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力量去改革,保证改革的质量和速度。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虽说和西方国家有很大区别,但是其媒体市场化运作确实值得中国媒体借鉴。
西方的传媒集团,特别是传统媒体集团,在面临新媒体的冲击时,不是日益衰退,而是利用自身的资本积累,来实行转型,重新获得市场的霸主地位。
例如,《纽约时报》虽然它已经停止了纸质版报纸的发行,但是它的电子报订阅已经能够供它自身的生存了,而且它积极探索新媒体的融合,和谷歌合作,开发影评软件,利用其国家档案库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特点,走出自己的道路。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全世界的传统媒体都在探索新的道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二十一世纪可谓是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时代。
所以中国媒体也不能固守自封,无论从自身体制的转制或者自身的媒体发展方向的探索,都关于其兴衰。
在新媒体来临之际,党报乃至传统的主流媒体,也都应该看到机遇,并且抓住机遇。
旧媒体不是都会在新的媒体出现之后消亡,反之,只要人对传统媒体的需求存在,那么传统媒体就会继续生存下来。
电视,从诞生之际就是作为家庭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在世界各地,电视曾经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种电器,是作为家庭的一种符号象征。
而今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电视的娱乐功能渐渐被削弱,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对于家庭感情联络的功能依然是存在的,所以,电视基于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技术上,致力于打造出融合视听多媒体的智能家庭服务。
把电视从一屏变多屏,节目的收看延伸到电脑、手机和平板等其他终端,迎合用户的实用习惯。
另外,信息的获知作为电视的另一个功能,也开始向“互动”和“玩”的功能上面演化。
就拿广东省作为试点推广的“U互动”高清互动电视服务来说,除了能够三屏收看,还增加了无线wifi上网、时移、回看、视频点播、高清、3D等功能,向多功能电视发展。
电视业务的改良,正是把电视作为家庭娱乐工具的功能发挥得更加极致,并且把新媒体的技术和优势都增加尽量,不但没有掩盖电视的主体地位和功能,而且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其娱乐的功能。
在电视转型的过程当中,它找到了其依托的支点。
制播分离和第三方服务商的企业化合作。
我们知道,电视现在竞争非常激烈,单凭电视台自身的制作团队不足以支撑起整个电视台的节目播放,所以现在制播分离也被大多数电视台所采用,电视台委托独立的节目制作公司制作节目也是常见的事情。
制播分离,当然又得回到产业化的角度来看,如果媒体的市场化没有真正的落实,那么制播分离很难做得好。
现如今中国自创成功的节目少之又少,可以说是一个卖方主导的市场环境,很多火爆的节目都是先从国外买回来的高质量的节目模式,这对电视台的经济实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们可以看到类似于湖南台、江苏台这些产业化做的比较好的电视台,近年来其主打的综艺节目也是大热。
这里我们看到了市场化的必然性。
另一方面,游戏、新闻等软件也被作为第三方服务商被引入电视业务,增加电视可娱乐性和信息多元化功能。
因此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今后仍需往新媒体方向发展,才能保住自身作为主流媒体的霸主地位,掌控自己的话语权。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不断推动着媒体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风起云涌,媒体正酝酿着属于自己时代的飞跃。
参考文献[1] 朱剑飞,秦空万里.事业单位改革路线对中国广电业的昭示[J].现代传播,2011(10).[2] 周劲.转型期中国传媒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以报业改革为例[J].现代传播,2005 (1).[3] 陆地.浅论媒体发展新趋势[J].中国广播,2011(2).[4] 吴静.数字化媒体研究的若干热点—— 2006 年新媒体研究综述[J].新闻知识,2007(2).[5] 胡智锋,刘俊.王锟等.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3(3).[6] 吴云.论新旧媒体的竞争与融合[D].广州:暨南大学, 2006.作者简介:舒培钰,女,广东广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传播学(跨媒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