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目标
- 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识字、识别及朗读能力
-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识字
- 研究新生字:热、鸟、乌、晴、雨、风
- 复已学字:冷、过、地、方、午、走
识别及朗读
- 识别并朗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阅读理解
- 通过阅读课文《小鸟和道路》和讲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
- 利用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识字
1. 师生共同研究新生字:热、鸟、乌、晴、雨、风,学生跟读
2. 复已学字:冷、过、地、方、午、走,师生一起复并巩固记忆
识别及朗读
1. 同学们带着课文《小鸟和道路》跟读,注意节奏和语调
2. 注重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进行识别和朗读,师生一起进行指导和示范
阅读理解
1. 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小鸟和道路》,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生字
2. 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问题,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语言表达
1.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小组合作演绎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2. 小组讨论,进行故事改编,发挥创造力,尝试编写自己的版本
教学评价
1. 对学生在识字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重点关注新学字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观察和评估,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发言情况
参考资料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 课文《小鸟和道路》。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教案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时间的流逝,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学会观察钟表,并能够说出钟表所指示的时间。

2.练习数数、数码的正确发音和书写,巩固数的加减法计算。

3.通过对寓言故事《蚂蚁与鸽子》的学习,激发学生珍爱时间、勤奋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观察钟表,并能够说出钟表所指示的时间。

2.通过对寓言故事《蚂蚁与鸽子》的学习,激发学生珍爱时间、勤奋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三、教学内容1.认识时间(1)日积月累课文朗读(2)钟表的基本构造(3)观察钟表,认识钟表所表示时间(4)玩转钟表2.数学(1)数数实践:“秒”、“分钟”、“小时”、“天”、“星期”、“月份”、“季节”等的把握(2)数码读写、添减练习3.阅读(1)儿童寓言故事《蚂蚁与鸽子》(2)阅读理解、情感体验,督促学生珍爱时间、勤奋学习。

四、教学方法1.讲解式教学:通过介绍通用的钟表时间、日历时间、节气时间、季节时间等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间的概念。

2.实践式教学:通过观察、感受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钟表读取相关知识,进而锻炼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通过情境教学、情感教育等方式,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感触。

五、教学过程1.认识时间(1)日积月累课文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读一遍课文,引导他们找出钟表、日历、时间差、用语等等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同时,进行点拨和适时解答疑问。

(2)钟表的基本构造首先,教师可以设定问题,让学生读一读时间,看一看钟表,自己分析一下钟表的构造要素有哪些。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对交流的内容进行总结。

最后,讲述钟表的基本构造。

(3)观察钟表,认识钟表所表示时间让学生分配策略,并用线索来推断出时针和分针现在所指示的时间,然后在白板上展示,让学生给出正确时间。

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并予以肯定。

(4)玩转钟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钟表并尝试读取相应时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教学反思美好的品质是黎明初升的太阳,赐予大地新生的希望;是黄昏时天边的夕阳,为回家的人们把归途照亮;是夜空中闪亮的星星,给迷路的旅人指引方向。

美好的品质是一个人的精神土壤,在爱和善良的滋养下,它将育出馥郁的灵魂之花,结出甘甜的美德之果。

走进本单元,你将认识举石砸瓮、救出落水的孩子的司马光;你将理解让忧郁自卑的小女孩鼓起生活的勇气的两次掌声所蕴含的重大意义;你将结识用爱与宽容引导小男孩改错的列宁;你将走近危急关头依然坚守手术台的无私大夫白求恩。

让我们从这些人的优秀品质中汲取养料,完善自己的人格。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进行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人物的美好品格和伟大精神,受到高尚的情感熏陶。

同时,初步了解记叙一件事情的基本方法,学会叙写一件简单的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时要注意,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帮助他们提高默读效率;二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理解课文;三是不要拔高文言文学习的要求,重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司马光2~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及与现代文的差异。

掌声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转换人称复述故事片段。

灰雀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人物的精神;体会列宁和男孩对灰雀不24司马光文本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

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

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

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统编版三年级上及教学反思园地八教案

统编版三年级上及教学反思园地八教案

《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教学案例【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设计理念】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发现者、研究者和探寻者。

”结合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同时,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探索成功、积极发现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享受学习”的境界!【教材分析】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

第一题引导学生在例句中区分“陆续”“连续”“继续”3个三年级学生容易混淆的副词,并选择一个说,一句话;第二题创设了“妈妈准备去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练习分类整理购物清单,知道分类列清单的好处,将语文能力运用于生活。

【学情分析】“陆续”“连续”“继续”是三年级学生容易混淆的副词,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区分并选择其中一个说一句话。

引导学生练习分类整理购物清单,知道分类列清单的好处,将语文能力运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3个容易混淆的副词;2.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掌握分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互式白板希沃白板五一系列课堂活动进行授课,辨析“陆续”“连续”“继续”的用法,学会分类整理购物清单;2.通过班级优化大师对课堂教学中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小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辨析词语和词语分类,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用词准确,知道分类列清单的好处,将语文能力运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重点】区分“陆续”“连续”“继续”3个副词;【教学难点】分类整理购物清单,掌握分类的方法。

【教学方法】一堂好的数学课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以启发式谈话、探索式教学法为主,辅以创设情境、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中获得新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变得自信的故事。

《灰雀》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动人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意在让学生学会请教。

习作的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将自己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下来。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4.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5.在生活中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时懂得向别人请教。

6.积累名言警句。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难点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四、单元课时安排:《司马光》1课时《掌声》2课时《灰雀》2课时《手术台就是阵地》1课时24司马光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4.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难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入: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学生自由讨论。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 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 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三篇精读课文,及《一个粗瓷大碗》一篇略读课文,展现了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

课文中的人物,既有成年人也有儿童,既有古代史学家也有近现代革命家,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他们分别是: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男孩,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白求恩,不畏艰苦、以身作则、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赵一曼。

其中,《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

二、语文要素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在默读时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灰雀》要求默读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手术台就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默读的基本方法。

2.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

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要素分解1.将“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这一语文要素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身经历。

然后小组内或全班边交流边总结,最后通过“交流平台”进行方法的梳理与总结。

2.在动手写“那次玩得真高兴”之前,先安排学生回忆自己的实际生活,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自己玩得真高兴的一件事。

交流的时候,大家边听边互相评议,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写下来。

让学生在体会到习作的快乐的同时,坚定信心——习作并不难。

第八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

(2分)(1)大(dàdài)夫说:“你的身体没什么大(dàdài)问题,休息几天就好了。

”(2)子弹(dàn tán)射到那种材料上又弹(dàn tán)了回来。

第八单元单元导读课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单元导读课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单元导读课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熟悉第八单元《好书伴我成长》,了解阅读的重要性;2.了解故事的结构和角色,能够理解并流畅朗读故事;3.意识到书中的道理与人生经验的关系,启发学生积极阅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故事的结构和角色,能够理解并流畅朗读故事;2.难点:启发学生积极阅读,意识到书中的道理与人生经验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中,我们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好书伴我成长》这篇文章,其中包含以下重点内容:1.故事的结构和角色;2.故事的意义;3.阅读对成长的重要性。

2. 教学方法1.观看视频介绍,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2.借助课堂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合作探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3.课件呈现、教师问答、齐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与交际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热身•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发表一下自己的体会。

2. 导入•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主题《好书伴我成长》,引导学生理解阅读的重要性,启发学生积极阅读。

3. 阅读篇章•教师齐读篇章,让学生熟悉文章的声调和语境;•分组阅读,通过小组讨论了解故事的结构和角色。

4. 课文解析•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故事的结构和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针对故事情节和角色进行解析。

5. 课文演练•分别设置教师朗读、生硬朗读、情感朗读、小组朗读等环节,让学生在演练中陶醉于故事情节,感受故事智慧与情感。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旨,并开展一场汇报展示,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交流,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产生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同时要求学生积极投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习氛围。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司马光》这篇文言文。

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这个小故事的。

研究文言文的诀窍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现在我先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听。

请同学试读一次课文,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

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研究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各小组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

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XXX小朋友了。

请同学们说说在课文里XXX做了什么事?讨论XXX持XXX时,心里怎么想?继续探寻XXX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XXX在想什么。

最终得出结论: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

引读“水迸,儿得活”。

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XXX为了救一个掉进瓮里的小孩而砸瓮的故事。

整篇文章分为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了XXX的背景和与小孩玩耍的情景;第二段讲述了小孩掉进瓮里的情况;第三段描述了XXX砸瓮救人的过程;第四段总结了整个故事,表达了对XXX的敬佩之情。

三、精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注意语音语调,表达情感。

3.师生共同解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XXX会砸瓮救人?2)XXX为什么要用石头砸瓮?3)你认为XXX是一个怎样的小孩?为什么?4)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5)文章最后说“掌声是最好的鼓励”,你同意吗?为什么?4.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话,描述你们对XXX的看法。

5.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6.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四、拓展阅读。

1.介绍XX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写人的。

包括三篇精读文章、一篇略读文章、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赞扬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掌声》写了一次掌声改变了一位残疾姑娘的生活态度的故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很重要。

《灰雀》描写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述了白求恩大夫在炮火中坚持给伤员做手术的事迹,赞扬了白求恩大夫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41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正确读写新词。

二.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司马光》。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默读,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救人英雄司马光和白求恩,了解掌声的意义,看看“剃头大师”的趣事。

2.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

学习表现一个人品质的技巧。

【教学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

2.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中表情、动作、心理、语言的人物写作技巧。

2.学习文章中的人物的优点:如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课题课时完成时间课题课时完成时间24.《司马光》 225.《掌声》 226.《灰雀》 227.《手术台就是阵地》 2口语交际:请教 1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3语文园地 2单元测试与讲评 2约记(16)课时31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单元目标1.了解和掌握形近的字组词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2.能够清楚有序地叙述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能够通过简单的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绘画能力。

教学重点1.形近的字组成词。

2.细节描述的技巧。

3.图画表达的技能。

教学难点1.细节描述的组织和呈现。

2.图画表达的思考和创造。

教学准备1.课本和练习册。

2.图画纸和彩笔。

3.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及方法课程内容本单元主题为《我的童年》。

本课的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忆童年时的美好经历,包括冬天和春天的游戏等。

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童年时的美好时光,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绘画能力。

教学方法本单元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通过小组内同学之间的互动和自学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综合素质。

第一步:引入对于学生来说,回忆童年时所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

在引入环节中,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童年时的游戏玩具或其他有趣的物品,从而激起学生的回忆,并让学生在好玩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

第二步:导入在课文的开头,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课文中的一些词汇和用词,如“童年”、“冬天”、“春天”等。

引导学生在对这些词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

第三步:阅读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作者童年时的游戏和活动,并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形近的词进行分析,评估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第四步:口语表达在课文阅读后,让学生讨论并回忆自己在童年时所进行的游戏活动,并以最为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游戏和活动。

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化描述重要细节,让学生掌握清晰、生动、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五步:图画表达在口语表达环节结束后,让学生用彩笔或其他绘画工具表达自己对童年时所进行游戏的感受和印象。

在表达过程中,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让学生不断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步:总结针对学生在本节课程中的表现,让老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绘画技巧进行总结,然后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程进行回顾。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课后练习及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课后练习及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ā tíng dēng gāo zhòng rén fàng qì

)(
)(
)(

(二)、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足跌没水中。(
)
A.没有
B.埋没
C.淹没
2.光持石击瓮破之(
)
A.代词,指群儿
本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 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体会古文的 韵味。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学法】: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 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美读—熟读—诵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 味—成诵—读写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借助注释,想一想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生动,然后讲给别人听。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 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 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 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 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的语言是文言,比较凝练,刚读起来觉得很难明白其意思,只看注释, 理解起来也很困难。我们学的其他课文描写生动具体,语言浅显易懂。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学会欣赏和朗读古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学会欣赏和朗读古诗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实物(古诗词书籍、古代文人画等)。

2. 教学材料:《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古诗词选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古诗词的演唱视频,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

2. 新课呈现(20分钟):a.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词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

b. 教师朗读一首古诗词,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c. 学生跟读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 拓展活动(3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朗读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添加动作、音乐等元素。

b. 学生自由欣赏古诗词,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读,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

4.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总结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对我们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在朗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通过自由欣赏古诗词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全册第八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全册第八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反思《司马光》是一篇小古文,本文是中年级学生接触的简单的文言文,课文主要写了司马光看到嬉戏的小朋友跌到大水缸里去了,就机智地拿石头击碎水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

突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找准动词,读准节奏。

本课是三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小古文,所以在上课时,我把读准节奏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

课文只有两句话,根据句子基本构成就是“施动者+动作”,我要求学生抓住文中动词,试着朗读,进行断句。

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第一句中“戏、登、没”都是动词,第二句“弃、持、击、得”都是动词。

我要求学生在动词前用“/”划出节奏——“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朗读的节奏。

2.总结学法,学会学法。

小古文学生掌握起来比较难,对于这一类型的课文,教师需要教会他们学会方法,在本课教学中,第一我请学生自己看课文后面注释,“庭”注释意思是:庭院。

第二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如“破”,通过看图和上下文,此处指:大水缸破裂。

第三查找资料,知道司马光是宋朝的大文学家,博学多才。

第四让学生多读课文,读熟,读中理解。

第五让学生小组合作,试着说出古文的意思。

总结以上学习过程,学习小古文的方法主要有:看——联——查——读——说。

二、成功之处回顾整堂课文,我认为比较成功的一处是:对比人物动作,理解人物特点。

本文虽是小古文,但是故事内容学生都熟悉,总体意思了解以后,在理解第二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时,此处动词运用巧妙,体现了司马光急中生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特点。

在教学这一句时,我采用将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的动作进行对比的方法——司马光的动作“持、击”,别的小朋友是“弃去”,两者相比,鲜明无比。

三、不足之处回顾课堂,本堂课也有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有一些问题学生不是很明白,我着急,就立即回答了。

第八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案:第八单元(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积累优美的语句,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资料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两首》、《孔子拜师》、《司马光》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积累优美的语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情感体验: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八单元(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 板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背诵优美语句。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8 卖火柴的小女孩 精华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8 卖火柴的小女孩 精华版教案

8.卖火柴的小女孩【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及小女孩的愿望,领悟“幸福”。

语言运用: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思维能力:了解课文表现的内容,还要学习童话的写作方式。

审美创造:学会观察课文插图,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本文是第三单元童话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童话是学生们最受欢迎的一种体裁。

学习本文不仅仅要了解课文表现的内容,还要学习童话的写作方式,因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因此由读到写也是本文的重点。

关注结构:课文先写了小女孩悲惨的处境(1-4段),接着写了小女孩在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种种幻象(5-9段),最后写小女孩冻死街头的结局(10-11段)。

【教学目标】1.认识“捡、旧”等11个生字,读准“几、晃”等3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4个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重点)3.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捡、旧”等11个生字,读准“几、晃”等3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4个词语。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了解作者1.(出示课件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关注了哪些信息?有什么疑问?学生观察,交流。

(出示课件4)2.(出示课件5)引导:是啊,这还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呢,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小女孩为什么会孤零零一个人流落街头呢?让我们一起到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去找答案吧。

3.教师板书课题,(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齐读课题。

4.了解作者。

(出示课件6)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课件7)初读课文,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并做上标记。

2.学习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_第八单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_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尝试,改变了以前教学文言文时直接讲解课文含义的方式。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两个亮点、两个不足”。

两个亮点:1.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在朗读感悟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首先由学生自读,其次由小组长检查更正,然后分组比赛读,跟着老师读,最后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检查。

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不仅没有对课文的朗读感到枯燥乏味,而且通过这些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背诵了课文,感悟了课文的大意。

2.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引导学生交流课文的疑难词句后,我改变了原来的继续讲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而是开展“讲故事比赛”。

生动的故事语言配上精彩的动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两个不足:1.在对课文进行感悟时,横向指导不够。

学了课文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学生的回答都局限于:我们遇到危险时,要学习司马光沉着冷静,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遇到危险要急中生智,想个好办法;遇到危险……现在回想,我觉得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的安全知识教育。

也就是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不要忘了对学生传递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

2.学完课文后,没有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行总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任何课文的学习都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样,通过对学法的总结,可以为教师轻松教学下一篇文言文做准备。

25 掌声掌声,一个多么平凡的词语,但它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生像是一只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行驶的小船,而掌声好比指挥塔,指引你前进。

有人说恩赐能令人感到人间的温暖,那么掌声就是精神上的鼓励,激励着一些忧郁的人。

《掌声》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

本课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语文园地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既关注了默读的训练,也关注了阅读积累,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在区别近义词,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会分类,学习语文,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不足之处:由于是练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今后还应该设计有趣的情境或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反思两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反思两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反思两篇范文一:《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反思《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是第八单元的一个习作。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感到写作文很吃力,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

于是,我以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交流自己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课余生活,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年级习作教学目标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

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可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中年级学生刚入门写作时是多么重要。

因此中年级习作教学必须从激发兴趣开始,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本设计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实践出发,通过游戏实践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与自身潜力,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写作欲望,提高写作水平。

一.教学效果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阅读例文,师生交流,把握技法。

使学生明白集体活动有很多,要抓住其中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一次来写。

活动中的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写,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

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如果活动的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

在描写中要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

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要写好自己,写出感受,如做事粗心,吸取教训;做事要讲究方法,总结经验;不到最后不放弃,做事要善于动脑;要有小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等。

能让人分享活动的快乐,感悟活动的收获。

二.成功之处:阅读例文,师生交流,把握技法。

使学生明白集体活动有很多,要抓住其中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一次来写。

活动中的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写,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

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单元口语交际主题是《请教》,在我们有不会的问题是怎么请教别人。

注意使用请教的礼貌用语,小组合作,交流评价。

本次习作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把自己玩时快乐的心情写下来。

重点是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写下来。

本次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默读的方法,积累带有目字旁的字,辨析近义词,学会分类,积累名言。

重点是掌握默读的方法,积累字词和名言。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安排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的练习。

《掌声》中的“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英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灰雀》安排了练习“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手术台就是阵地》的重点要求是“默读课文,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2. 口语交际重点是注意使用请教的礼貌用语,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3.写作练习《那次玩得真高兴》,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怎么玩的?心情怎样?然后练习写一写。

4.语文园地板块重点指导学生用合作探究法来学习默读、辨析近义词,学会分类;指导学生诵读名言,背诵名言。

三、单元课时安排24.司马光………………………………………………………2课时25.掌声……………………………………………………………2课时26.灰雀……………………………………………………………2课时27.*手术台就是阵地口语交际:请教……………………………………………………1课时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1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24 司马光教学目标:1.把握好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八单元 司马光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八单元 司马光 优质版教案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言文特点1.读好课文,读出节奏。

(出示课件5)(1)学生跟着范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出示正确停顿。

(3)全班齐读。

2.感知文言文特点。

(1)(出示课件6)提问: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预设:字数比较少、比较难理解。

(2)(出示课件7)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认识文言文:在我国古代,要表述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如问某人吃饭没,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

所以文言文就是古人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设计意图:文言文与白话文相比,在遣词句上的风格截然不同,能否正确断句、流利朗读是学生们首先遇到的难题。

因此在让学生初读时,采用了跟着范读来读的方法,降低断句难度和心理压力,并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味。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出示课件8)请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人物的词语。

(1)学生默读,圈画。

(2)出示圈画出的人物,教师相机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词语分别指的是谁吗?预设:“群儿”指在庭院玩耍的所有孩子;“一儿”指其中一个孩子;“众”指除了司马光和跌倒在水翁里的孩子之外的其他孩子们;“光”指司马光;“儿”指登瓮的孩子。

2.借助注释,感知课文大意。

(出示课件9)出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借助课文注释,四人小组合作说说文中的人物都做了什么事。

提示: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古文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在难理解的字词右上角标一个数字标记,根据数字标记,我们可以在文章下面找到相应的解释,这就是注释。

(1)理解“群儿戏于庭”。

(出示课件10)①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来理解“群”“戏”“庭”的意思。

②指名学生说一说句子的大意。

预设: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③教师小结: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

(板书:群儿戏于庭)(2)理解“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出示课件11)①引导学生给“跌”“没”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教学重难点: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

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现在老师先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听。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1.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①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

学生说不准,教师应予以点拨。

②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③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

(光持石击瓮破之)(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

(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4)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5)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

(6)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

司马光砸缸砸得好!(7)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话?五、品读,读出理解和韵味。

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

“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指名读。

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

3.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

六、拓展延伸。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

板书设计:司马光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遇事沉着有主张教学反思:教学中,准确理解古文的意思与通过想象丰富故事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准确的理解是想象的基础,否则再丰富的想象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丰富的想象是准确理解的终极目标。

而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课堂上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既要把古文理解准确透彻,又不显繁琐冗长,不留牵引痕迹;既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又不离古文文本,想象恰到好处。

这两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操作起来往往容易失衡。

掌声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课前准备: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3.预习了课文后大家知不知道,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4.理解词义: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困难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主意。

骤然:突然。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①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

2.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

(出示:“说也奇怪……”)(9)英子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那就是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

大家来鼓掌(指名读)英子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5.出示: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第一段。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里,关注着她。

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4)英子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英子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6.同学们把要对英子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子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英子怎样了?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

齐读。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英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9.后来,英子上了中学,她给“我”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指名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

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

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板书设计:掌声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忧郁)热烈的掌声(关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改变的英子:快乐游戏跳舞(开朗)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只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英子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抓住了本文的主干。

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灰雀教学要求: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

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

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